刘黎平:史记《钱钟书夫人杨绛传》

杨绛,本名季康,无锡人也,宣统三年生京师。父荫杭,讼师也,尝为浙江通判。姑杨荫榆,京师女子学堂祭酒,周大学士所痛恨者,然殉国以终。

绛生未百日,家南迁于沪。其于诸姊妹,容貌短小,杨父戏曰:“猫之良者,矮身短足也。”好读书,能文学,中英文俱佳,负笈东吴时,以文学称。杨父尝问:“三日不读书,如何?”绛答曰:“寡淡。”再问:“七日不读书,如何?”绛答曰:“虚度。”

年十七,欲入清华,惜乎东南中额不足,乃辗转东吴学堂,与费孝通同窗。绛虽未为佳丽,然清秀慧敏,温婉和蔼,慕之者众,男子每欲申意,费生必阻之,曰:“诸君好逑,我则为槛。”不欲绛为他人妻也。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年二十一,东吴大学堂群生汹涌,停课似无已时,绛无奈,乃北上,投燕京学堂,复又清华。费生闻之,夜不能寐,迎之者三,渴慕如此。

悠游清华,逢钱钟书。人生初见,绛以《醉翁亭记》目钱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钱郎也”。盖当时钱郎,倜傥拔秀,虽敝袍旧袄,布履老镜,然风流不可掩。钱郎见杨女,盖心许矣。当时不交一语,然终生之志,不可移也。

钱郎有表弟曰孙令衔,谓钱郎曰:“杨女已有许配。”又语于绛曰:“钱郎已有婚娶。”钱郎闻之而疑,窃曰:“既与杨女同城,何必仰息他人,直取可也。”乃寄鸿雁,相约黄昏后,甫见,钱郎汲汲曰:“吾未婚娶。”绛笑曰:“妾未许配。”乃定上邪之好。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费生闻,大恨,质杨绛曰:“诸生之中,能为汝之夫君者,莫非吾也,以吾与汝相识久矣。”绛曰:“君尝有言,吾与尔不过朋友,然非情好,若君欲相好,则吾与尔绝矣。”费生怅恨,然亦无如何。

年二十四,嫁钱郎,其时在姑苏,钱郎衣玄,酷暑,汗涔涔,衣衫湿,有黄渍,诚狼狈也。钱学士曰:吾遇夫人前,未思婚娶;吾娶夫人后,不悔。

当时,钱学士乘桴往牛津,绛在清华,为夫君故,弃学从之游,生女于法兰西。

钱郎博学,然迂阔人也,百事不晓,拙于家计,点灯灯灭,倾茶茶泼,绛则不然,十指能抚弦,拳头立得马,彼时批注经史,此时庖厨烹鲜。夫君每有狼狈,绛则曰:“无碍”,钱学士赖以安。或赞曰:杨氏者,妻中称贤,女子称才。

民国二十七年,归来,颠沛辗转,或在蓝田,或在湘西,归沪。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杨师能文,成名先于钱学士。淞沪沦陷,为喜剧《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沪人皆睹,当时闻名。

民国三十八年,九州剧变,当时风骚,多赴海外,钱与杨皆留。后数十年,有以此问杨师者,杨师曰:从昏朽小朝廷遁于海,诚非吾志;归于港澳,诚非斯文之地也;吾以襁褓母乳中,则已为中国人,舍此何归?

杨师以研究员聘。是时万象更替,杨师钱学士亦与于其中,杨师感其事,为小说曰《洗澡》,盖洗涤自新也。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初阅之,以为乃余楠之事也,然则非也,书中不惟一人二人之事,一人二人之像,乃众生之事,众生之像。人人皆曰自新,人人皆难自新,所谓自新,不过见其峥嵘而已。书中奇妙处,许彦成、姚宓、丽琳三人行,些许暧昧,游目属意,书尽意未尽。

丙午岁,乱,钱学士不得免,己酉岁,其婿王德一闭门自缢死,诬其不敬于林帅,钱学士流信阳罗山干校,明年,杨师亦流于此。其时七月,杨师行,晓月凄凉,目皆路人,不见夫婿,不见娇女,杨师独行,泪溢于襟,入鼻咽腹,痛不可语。

杨师有文曰《干校六记》,效《浮生六记》也,曰其在干校,多为稼轩事,割菜储粪,凿井学圃。为储粪,逢路人,则恭敬请之曰:“可粪于吾圃”。其态可掬也。

与学士相去,不过里余,每相见,若西厢张生会莺莺,杨师戏曰:吾与夫君之会,岂胜却人间无数,虽才子佳人后花园,莫若妾与钱郎也。

孔子云:温柔敦厚;《国语》云:怨而不怒。《干校六记》有之。每于大事,隐晦之,其于琐碎,则不辞其繁,不舍其细,历历过目,如在境中。其书乡野老妪,与杨师共稼轩,曰:“先生此时虽苦,然终为朝廷之人,不过片时,当得返城,吾辈终生田垄,岂能与先生论。”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太史读《干校》,慨然深者,乃杨师某夕彷徨,见夕照在山,荒野无际,乃大顿悟,曰:吾为谁乎?吾为五台山鲁智深乎?踽踽然无所归,怅然满怀。太史读书至此,眼前心中空明,几欲散发乘舟去。

杨师钱学士,皆通晓西语。其时,伟人著作,欲为外文,周公曰:“吾知钱学士,此事非其不可。”乃征钱学士为编修,故得无事,杨师亦返。杨师外文,或胜钱学士,其晓英法语,年花甲,又修西班牙语,居然了悟,译《堂吉诃德》,风靡九州,售册百万。

初,钱学士不得闻达于天下,年八十,《围城》见于天下,以此闻名,天下亦知杨师。然仨读书自乐,朝夕闭门,不与世事。

或曰:初,乔公欲拔擢聂绀弩,以书与聂公,欲其为序,聂公怒曰:“鄙哉此文,吾不忍为序。”乔公乃转而拔擢钱学士。此事不可考也。

天下尽知钱学士杨师,然不知其女钱瑗亦高人也。博学巧慧,亦长于文学,三人实天作一家也。三人尝约:家中事,人各为记,合而为一,名曰我们仨,亦一乐也。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然钱瑗病矣,寝疾不起,自知大限,曰:“女儿不久,此书委吾,可乎?”父母噙泪颔首。钱瑗疾作,几不能握管,力书之五章,已不能食,不能言,历六日,居然死。其时丁丑年,明年,钱学士死,杨师孑然。

杨师其时八十七,顾室中空空,斯人不在,呼钱郎,钱郎在镜框;呼爱女,爱女在黄泉。朝夕清冷,几无生趣。然虽恸极,思夫君娇女,事业未竟,乃埋首扉页,觅亲人于书卷间。

其时钱学士书稿,往来烽火,蹀躞南北,历抗日内战,其时久矣,或碎裂如蝶,或黄黑难辨,杨师辨其迹,探其源,提其要,钩其玄,虽琐碎杂细,皆一一复原。数年,钱学士书稿得全,七万余纸,非常人所能堪也。
阅《我们仨》,多会心处。钱瑗曰:我与我父,兄弟也,且吾为兄,父为弟。萌态跃然,读之不能忍笑。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遥想杨师孑然空室,见夫君爱女遗文,昼夜研磨,何其痛也。白乐天所云:“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沉痛语也。

杨师自持淡泊,罕与世交,然杨师忘世,世不忘杨师,每有鸡汤佳文,则曰:杨师文也。其百岁,世间又有杨师百岁文,曰:吾即世界,与他人无涉。然语多假托,与仓央诗类。

丙申岁(2016),四月十九,公历5月25日,辰,杨师死,寿百又五岁。天下知与不知,皆哀之。或笑曰:尔等不读杨绛书,滥吹斯文,刷屏以吊杨师,谬哉,矫情哉。太史则曰:不然,不读杨师之书,而吊杨师之人,足见天下读书种子不绝,虽不学,亦曰有学。

刘黎平:史记《杨绛传》

或曰:杨师犬儒,某岁上书,斥后生诋钱学士。其事难辨,然欲知其为人,观其文可也。杨师为文,语多平实,温婉机智,罕涉是非,少詈辱人,读之莞尔,似非以攻讦为事者,方之当下,亦长者也。

天下浮躁,老少皆竞,杨师以淡泊系天下风俗轻重十年,大功德也,然今日先生死矣,先生死矣!

【文/刘黎平 (刘备我祖 微信号:gzliubeiwozu)】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杨绛的百岁感言
➤  老纪读书《听杨绛讲往事》
➤  刘黎平:史记《与蔡英文书》(为祖国统一呐喊 请高抬贵手)
➤  刘黎平:江苏考生唐伯虎的悲惨遭遇
➤  刘黎平:湘军名将清朝学士嫖娼被捉记
➤  魏新:唐伯虎点秋香的悲情真相
➤  《台湾,好自为之》——蔡英文当选,两岸还能和平统一否?
➤  刘黎平:史记《魏则西传》  刘黎平:史记《任正非》
➤  刘黎平:史记《王小波传》  刘黎平:史记《女子颐和酒店惊魂记》
➤  刘黎平:史记《咪蒙小记》  刘黎平:史记《李一男传》
➤  刘黎平:史记《金庸赋》  刘黎平:史记《李世石大战阿尔法记》
➤  刘黎平:史记《三八女神赋》  刘黎平:史记《傅艺伟传》
➤  刘黎平:史记《莱昂纳多传》  刘黎平:史记《上海女逃离江西记》
➤  刘黎平:史记《情人节赋》  刘黎平:史记《年终奖赋》

您可能还喜欢…

12 Responses

  1. 苑子文说道:

    被杨绛先生辞世的悲伤消息刷屏。忽然想起来很小的时候跟弟弟争执“到底是谁先认识妈妈”,后来当然像每一次争执一样,我都妥协让着他,直到看到杨绛先生写女儿与钱钟书先生争执同样的问题,我才觉得惊奇。先生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我想,尽管我们都一生坎坷,却有幸在先生的文字里与她温婉贤德温暖相拥。愿先生一路走好,从今以后,再无别离。

  2. 头条新闻说道:

    #钱钟书夫人杨绛去世#【新浪新闻特稿-先生杨绛:百年中国百岁人生】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去世,享年105岁。 “先生”这个称呼,放在女人身上,带着浓浓的民国味道。与“普通男人”也能称其为先生不一样,能称为“先生”的女人都是不普通的,要有大学问、有风骨,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3. ShirleySho说道:

    杨绛先生辞世,朋友圈刷屏转发先生文字,写上缅怀伤心的话,好像大家都爱读先生的文章,个个一副知识分子模样,但真正看过的有几人,又看过几本,现在世道大家都爱跟风,不显示自己有格调就落伍的样子。。。

  4. 零落萍萍说道:

    她曾说过,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能做互相陪伴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5. Spirit_zmy说道:

    她和钱钟书的生死与共的爱情,这对文坛伉俪终于可以在相隔二十年许久在另外一个世界见面了,正如钱先生对她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6. 孤山独不降说道:

    其实我对杨先生并无好感。九十年代她经常给丁关根写信,说谁谁谁写文章骂钱钟书了,然后写文章的人如果在事业单位的话基本就丢饭碗了,如果没有单位的话那发表的刊物领导都要检讨。作为一个文革中被打压过的文人,反过来得势时用权力打压他人。这是老太太一生最大的污点。

  7. Sinsin同学说道:

    她曾说过,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能做互相陪伴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8. UGREEN9-说道:

    那样的刚刚好 从此再无生离与死别 心里疼 “阿瑗去世 锺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 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 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 我不知道 我还在寻觅归途。”—《我们仨》结束语 杨绛

  9. 小余不列顛群岛说道:

    高中还是有为青年的时候看过两位的纪录片,记忆尤为深切的就是文革那段。佩服二老,有着完美的人生轨迹和磨难的人生,不屈但又不同于傅雷夫妇的极端。愿天堂没有磨难

  10. 央视新闻说道:

    【杨绛先生遗体火化,遵遗嘱,丧事从简,不留骨灰】据新华社,杨绛先生遗体27日在京火化。遵照杨绛先生遗嘱,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杨绛和钱锺书著作权中因作品使用获得收益,全部用于“好读书”奖学金!这是一段杨绛生前珍贵视频!送别先生!

  11. 徐晋如说道:

    杨绛先生去世,有人引述我十年前记述的一段传闻,谓她曾向丁关根哭诉,致令两位研究者的书遭禁毁。此事我当日得之于三位友人,实则是一方之言,我的偏听偏信,致令杨先生声名遭玷,殊感不安。谨此向泉下的杨先生及天下所有人致歉!另外,有朋友纷纷转我的朋友余杰谈钱锺书的文章,该文也引述了我的观点,即我认为李慎之先生的历史价值大于钱先生,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反对很多朋友攻击钱先生为“犬儒”。

  12. 追喜剧的人说道: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杨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