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平:史记《任正非》

任正非,越国浦江人也,甲申年(1944)生于黔之镇宁,年十九,修工程学于渝,从于斯二十载,虽有功,无所成名。

年四十三,始为商贾,节制华为,乃有大为。

初,正非脱军籍,其妻节制南油,震一方,正非乃南油小吏,不得匹偶,竟离异。

乃落拓深圳城,逡巡无可依,路逢故人,故人曰:“吾有程控器,君有意为吾售乎?”正非曰:“然。”乃建华为,以货自港售深,有所盈焉。

正非喜曰:“吾长于电信,且所修乃暖供,吾功业所在,电信乎?”乃志于斯。

辛未年(1991),赁保安县斗室,始得为华为。草创初,不过五十人,休憩、庖厨、车间皆在一室,昼夜所寐,不过移时。卧榻不足,以泡沫续垫。

七年,华为大兴,凡售卖,八十九万万元;凡将士,十五万余,环视深圳,无所媲亚。乃远征欧,三军刻苦,亦以垫为床。然苦过甚,少年有不堪而暴卒者。

正非能兴,以其忍苦,知寰宇所趋,复能推赏于麾下,凡大盈利,多与将士,正非所获,薄焉。或曰:任公,出入庙堂,往来三军,非凡人哉。

其身富贵,资巨亿,虽一身家资不入天下前百,然华为所聚,虽马云李彦宏不能望其项背。又华为有头角,寰宇所知,欧美日所忌,美利坚时代邸报封百侯,正非与焉。

丙申年(2016年)三月某夕,有图见微博微信,一老者,垂垂矣,于机场,独负荷,发斑白,暮沉沉,常人老父也,然观者曰:此华为侯任正非也。

天下惊骇,谓富贵如此,无扈从之盛,踽踽然舟车,莫若乡里一吏,人莫不慨然也。

太史刘不知任正非之曲直,亦不明其隐微,华为所在,不敢妄议,然观其所录父母书,亦诚然动人也,略为韵语如右:

千禧岁前,吾偶暇闲,思及老母,愧然恻然。归去来兮,慈母吾盼。不先禀母,乃定航班。

慈母若知,朝夕不闲。不忍母劳,返也悄然。往昔来回,曾无盘桓。失陪父母,与客高谈。

周游列国,我为公干。母尝责我,句句泪眼。儿为功名,华发衰颜。儿有渴疾,切莫赴宴。

某朝出门,邂逅忽然。一朝见背,哀哉惨淡。吾在波斯,航班辗转。从此孝意,不及黄泉。

忆吾严君,死亦突然。一杯薄饮,泻痢伤元。吾父摩逊,自浙如黔。吾母程氏,黔中相伴。

文翁教化,设校深山。桃李皆成,卿相列班。家则不足,水恶山险。兄姊七人,被服不全。

冬铺草褥,夏着冬衫。羞见同窗,伤无衣冠。彼时国贫,节制万般。布匹凭票,着衣艰难。

室柜无锁,米在瓦罐。乡试在即,糠菜是咽。慈母怜我,贻我黍面。虽曰糙梗,享之若甘。

我远求学,家计益艰。独拥一被,兄弟益寒。父惟双履,赠我不还。赤足泥中,思之何惭。

柳传志睹斯文,题其文曰:

嗟乎,吾国此前尚贫,国人气不得申,万户萧索,今欲求将来之富贵,则不可不知往昔之贫,何以贫,何以弱且贫。

人不可不知史,不可不以史为鉴,吾辈虽为末流,亦见证者也。欲传此史于天下,吾辈之职也,岂敢疏乎?

太史刘曰:

观任公为父母文,凄恻动于中,孝之于天下,无贵贱尊卑之分,况今日乎。然尝闻有子弟,雇于麾下,朝夕不得歇肩,少年劳瘁而死,此悲又何以书之?呜呼,天下父母心皆一也,子女心皆一也,天下本一心,今分别如此,悲哉。

然任公之起,亦英雄豪杰事也。以黔中寒门子弟,至达显于天下寰宇,马云未必望其项背,其必有过人者也,若普利策之获奖人,亦自寒微子弟起,所谓儿女当自强,请以此书观之————

《我相信,青春永不磨灭》

《我相信,青春永不磨灭》

美国两获普利策奖的著名记者、作家拉塞尔·贝克的职场传记,一段笑中带泪的青春奋斗史。

他12岁刚入行,只是新闻帝国的小卒子一枚——报童一个,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混进报社,却只能在社区警局间跑来跑去,与酒鬼、杀人犯打交道,两年无数人越过他得到升迁。最后却是凭着十个指头的打字能力坐进总编室,开始真正的新闻写作。因为善于学习又能抓住机遇,他的职业生涯得以一路走高,最终凭着专栏写作和传记《飞呀,少年!》两获普利策奖。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史,却也是真实职场的写照:一无所凭的出身,苦闷煎熬的低层生涯,峰回路转的机遇奇迹,热血肆意的职场奋斗,倦意丛生的中年危机,再上层楼的登顶之路……
2016年5月出版,定价:36.00元

上回有朋友获赠余秀华的诗歌集《摇摇晃晃的世界》的机会,可惜未能留下电话号码,故无法赠送,敬请后台给老刘留号码,谢谢。

【文/刘黎平 (刘备我祖 微信号:gzliubeiwozu)】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张正雄说道:

    任正非2004年作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编导说如果要获奖,就一定要出席颁奖典礼,但任正非说他不愿意参加,所以直到现在把中国有名的企业家都数遍了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也没有任正非。另外关于任正非有五篇文章比较出名,大多数的故事,语录或者猜测也是从这里来的。
    第一篇:《我的父亲母亲l (2001年)
    这里任正非比较详细的写了自己父亲和母亲个人介绍,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以及去世等情
    况,还有自己对华为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强烈推荐)
    第二篇:《华为的冬天》(2000年)
    这可能是流传最广, “争议”最大的一篇文章。文章虽然写于华为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却时
    时刻刻忧虑着华为失败了怎么办,如何才能避免失败。(必读)
    第三篇:《北国之春》(2001年)
    这是任正非考察完日本后,发表在《华为人》的一篇文章,讨论了日本在经济停滞不前的
    大坏境下,日本企业是如何发展的。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一段采访王石的视频。
    (熟读)
    第四篇:《一江春水向东流》(2011年)
    这是任正非去年末发表的,谈及了当时传得纷纷扬扬的接班人问题,同时也回忆了
    创办华为来的心路历程。(细读)
    第五篇:《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这是任正非向中国电信调研团的汇报以及在联通总部与处以上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推荐) 六篇:《任正非“2012实验室”讲话》
    关于任正非其实关于任的传说和故事,网络的信息太多了。但是因为其一般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为人低调。所以外界所知信息有限。但不可否认任是中国少有的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的反思,他写的文章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我之见,任正非是中国最有魄力,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他43岁从部队转业以后,用2W块钱,在深圳创建了华为。
    2、关于华为
    而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产品线是最全的。这其中包括:无线网接入、固定网接入、传输设备、数据通信、电信领域的能源与基础设施,也包括具有战略意义的云计算和终端产品。当然这些都是从大的范畴去讲的,细化起来就很多了。
    在这个互联网技术爆发的时代,互联网掌握着媒体话语权,也相对高调。所以,在网络上媒体上对于互联网的追捧和浮夸也不断的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在知乎这样地方,也不例外。互联网人相对集中的地方,你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对互联网相关的讨论多些。多部分人对通信行业不了解,从你这个问题出来到现在的答复和热度来看,也应该是受限于他们的热情和关注度吧。
    就我个人而言,若要论真正的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拓展。在中国,惟华为受屈一指。
    3、关于任正非的故事
    以上说的两点,可能有些偏离你所描述的主题。任正非个人强烈的风格,魅力以及性格也造就了华为。
    引用之前华为员工李玉琢书中所讲的故事,你也可以探究一二:
    “任正非的脾气很坏,是我见过的最为暴躁的人。我常看到一些干部被他骂得狗血喷头(高级干部尤甚)。有一天晚上,我陪他见一位电信局局长,吃饭吃到9点。在回来的路上我问他回公司还是回家,他说回公司,有干部正在准备第二天的汇报提纲(第二天李鹏要到华为)。我陪他一起回了公司。到了会议室,他拿起几个副总裁准备的稿子,看了没两行,“啪”地一声扔到地上:“你们都写了些什么玩意儿!”于是骂了起来,后来把鞋脱下来,光着脚,像怪兽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边走边骂,足足骂了半个小时。”
    任正非在听说李玉琢离职劝说其留下的一段,也颇有特色:
    接着任正非又跟我谈了一通华为的未来发展以及他个人的想法,也评价了我的人品和工作:“我们对你的人品和能力是肯定的,你在华为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这样的话此时已经不再起什么作用了。
    讲了大约半个小时,我打断了他:“任总,非常感谢你谈了这么多,但是我不想拖累华为。另外,我爱人又不在身边,我已经七年单独在深圳。”
    他说:“那你可以叫你爱人来深圳工作嘛!”
    我说:“她来过深圳,呆过几个月,不习惯,又回北京了。”
    任立刻说:“这样的老婆你要她干什么?”
    从这些片段看,似乎有种神似乔布斯的错觉。关于那位少帅李一男的故事,网上也流传的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但是,从这些细节,也能感觉出,或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塑造出今天华为这样伟大的公司吧。

  2. 无常说道:

    华为经常会贴出处罚通知,比某某用公司的打印机干私事,每张罚款50元。有一次华为修了一个小建筑又拆掉了,几天后贴出通知,因规划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决策人罚款一千元,被罚者:任正非
    任正非:历史的灾难是周而复始的
    我(任正非,下文皆以“我”代替)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时我已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这个人生真谛。我看过云南的盘山道,那么艰险,一百多年前是怎么确定路线,怎么修筑的,为筑路人的智慧与辛苦佩服;我看过薄薄的丝绸衣服,以及为上面栩栩如生的花纹是怎么织出来的,而折服,织女们怎么这么巧夺天工?天啊!不仅万里长城、河边的纤夫、奔驰的高铁……我深刻地体会到,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力大无穷的。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在创立华为时,我已过了不惑之年。不惑是什么意思,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环境变动缓慢,等待人的心理成熟的一个尺度。而我进入不惑之年时,人类已进入电脑时代,世界开始疯起来了,等不得我的不惑了。我突然发觉自己本来是优秀的中国青年,所谓的专家,竟然越来越无知。不是不惑,而是要重新起步新的学习,时代已经没时间与机会,让我不惑了,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刚来深圳还准备从事技术工作,或者搞点科研的,如果我选择这条路,早已被时代抛在垃圾堆里了。我后来明白,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我转而去创建华为时,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在时代前面,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从事组织建设成了我后来的追求,如何组织起千军万马,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难题。
    我创建了华为公司,当时在中国叫个体户,这么一个弱小的个体户,想组织起千军万马,是有些狂妄,不合时宜,是有些想吃天鹅肉的梦幻。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那时我还不懂期权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这方面很发达,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创立之初我与我父亲相商过这种做法,结果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在三十年代学过经济学。这种无意中插的花,竟然今天开放到如此鲜艳,成就华为的大事业。
    在华为成立之初,我是听任各地“游击队长”们自由发挥的。其实,我也领导不了他们。前十年几乎没有开过办公会类似的会议,总是飞到各地去,听取他们的汇报,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听听研发人员的发散思维,乱成一团的所谓研发,当时简直不可能有清晰的方向,像玻璃窗上的苍蝇,乱碰乱撞,听客户一点点改进的要求,就奋力去找机会……更谈不上如何去管财务的了,我根本就不懂财务,这与我后来没有处理好与财务的关系,他们被提拔少,责任在我。
    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我那时被称作甩手掌柜,不是我甩手,而是我真不知道如何管。今天的接班人们,个个都是人中精英,他们还会不会像我那么愚钝,继续放权,发挥全体的积极性,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呢?他们担任的事业更大,责任更重,会不会被事务压昏了,没时间听下面唠叨了呢……相信华为的惯性,相信接班人们的智慧。
    到97年后,公司内部的思想混乱,主义林立,各路诸侯都显示出他们的实力,公司往何处去,不得要领。我请人民大学的教授们,一起讨论一个“基本法”,用于集合一下大家发散的思维,几上几下的讨论,不知不觉中“春秋战国”就无声无息了,人大的教授厉害,怎么就统一了大家的认识了呢?从此,开始形成了所谓的华为企业文化,说这个文化有多好,多厉害,不是我创造的,而是全体员工悟出来的。
    我那时最多是从一个甩手掌柜,变成了一个文化教员。业界老说我神秘、伟大,其实我知道自己,名实不符。我不是为了抬高自己,而隐起来,而是因害怕而低调的。真正聪明的是十三万员工,以及客户的宽容与牵引,我只不过用利益分享的方式,将他们的才智粘合起来。
    公司在意志适当集中以后,就必须产生必要的制度来支撑这个文化,这时,我这个假掌柜就躲不了了,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大约在2003年前的几年时间,我累坏了,身体就是那时累垮的。身体有多项疾病,动过两次癌症手术,但我乐观……
    那时,要出来多少文件才能指导,约束公司的运行,那时公司已有几万员工,而且每天还在不断大量地涌入。你可以想象混乱到什么样子。我理解了,社会上那些承受不了的高管,为什么选择自杀。问题集中到你这一点,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把你聚焦在太阳下烤,你才知道CEO不好当。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仍然是一头雾水,衣服皱巴巴的,内外矛盾交集。
    我人生中并没有合适的管理经历,从学校,到军队,都没有做过有行政权力的“官”,不可能有产生出有效文件的素质,左了改,右了又改过来,反复烙饼,把多少优秀人才烙糊了,烙跑了……这段时间的摸着石头过河,险些被水淹死。
    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真的,不是公司的骨干们,在茫茫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心,来照亮前进的路程,现在公司早已没有了。这段时间孙董事长团结员工,增强信心,功不可没。
    大约2004年,美国顾问公司帮助我们设计公司组织结构时,认为我们还没有中枢机构,不可思议。而且高层只是空任命,也不运作,提出来要建立EMT(ExecutiveManagementTeam),我不愿做EMT的主席,就开始了轮值主席制度,由八位领导轮流执政,每人半年,经过两个循环,演变到今年的轮值CEO制度。
    也许是这种无意中的轮值制度,平衡了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使公司得以均衡成长。轮值的好处是,每个轮值者,在一段时间里,担负了公司COO的职责,不仅要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要为高层会议准备起草文件,大大地锻炼了他们。同时,他不得不削小他的屁股,否则就达不到别人对他决议的拥护。这样他就将他管辖的部门,带入了全局利益的平衡,公司的山头无意中在这几年削平了。
    经历了八年轮值后,在新董事会选举中,他们多数被选上。我们又开始了在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他们在轮值期间是公司的最高的行政首长。他们更多的是着眼公司的战略,着眼制度建设。将日常经营决策的权力进一步下放给各BG、区域,以推动扩张的合理进行。
    这比将公司的成功系于一人,败也是这一人的制度要好。每个轮值CEO在轮值期间奋力地拉车,牵引公司前进。他走偏了,下一轮的轮值CEO会及时去纠正航向,使大船能早一些拨正船头。避免问题累积过重不得解决。
    我不知道我们的路能走多好,这需要全体员工的拥护,以及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理解与支持。我相信由于我的不聪明,引出来的集体奋斗与集体智慧,若能为公司的强大、为祖国、为世界作出一点贡献,廿多年的辛苦就值得了。
    我知识的底蕴不够,也并不够聪明,但我容得了优秀的员工与我一起工作,与他们在一起,我也被熏陶得优秀了。他们出类拔萃,夹着我前进,我又没有什么退路,不得不被“绑”着,“架”着往前走,不小心就让他们抬到了峨眉山顶。
    我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这些年来进步最大的是我,从一个“土民”,被精英们抬成了一个体面的小老头。因为我的性格像海绵一样,善于吸取他们的营养,总结他们的精华,而且大胆地开放输出。
    那些人中精英,在时代的大潮中,更会被众人团结合作抬到喜马拉雅山顶。希腊大力神的母亲是大地,他只要一靠在大地上就力大无穷。我们的大地就是众人和制度,相信制度的力量,会使他们团结合作把公司抬到金顶的。
    作为轮值CEO,他们不再是只关注内部的建设与运作,同时,也要放眼外部,放眼世界,要自己适应外部环境的运作,趋利避害。我们伸出头去,看见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多变的世界,风暴与骄阳,和煦的春光与万丈深渊……并存着。
    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仍要大胆拥抱未来。面对潮起潮落,即使公司大幅度萎缩,我们不仅要淡定,也要矢志不移地继续推动组织朝向长期价值贡献的方向去改革。要改革,更要开放。要去除成功的惰性与思维的惯性对队伍的影响,也不能躺在过去荣耀的延长线上,只要我们能不断地激活队伍,我们就有希望。历史的灾难经常是周而复始的,人们的贪婪,从未因灾难改进过,过高的杠杆比,推动经济的泡沫化,总会破灭。我们唯有把握更清晰的方向,更努力地工作,任何投机总会要还账的。济越来越不可控,如果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延伸爆炸,货币急剧贬值,外部社会动荡,我们会独善其身吗?我们有能力挽救自己吗?我们行驶的航船,员工会像韩国人卖掉金首饰救国家一样,给我们集资买油吗?历史没有终结,繁荣会永恒吗?
    我们既要有信心,也不要盲目相信未来,历史的灾难,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我们对未来的无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找到方向,并使自己处在合理组织结构及优良的进取状态,以此来预防未来。死亡是会到来的,这是历史规律,我们的责任是应不断延长我们的生命。千古兴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太平洋,流过印度洋,……不回头。

  3. David说道:

    无论是深夜坐经济舱挤在摆渡车上的任正非,还是今天在虹桥机场排队等出租的任正非,一直以来均以睿智、低调、朴实为网友所称道,用“既伟大又平凡”两个词汇点赞。作为中国企业家最杰出的代表和“珠峰”人物,任正非穿着朴素的衣衫,在机场和车厢里的人挤在一起,同经济舱乘客一起排队等车,有人发现了任正非,就用手机拍下他的照片,而绝不接受任何记者采访和拍照的任正非,也没有拒绝和制止。
    对比大多数富豪企业家的奢华和招摇,对比某些土豪、明星的私人游艇、会所、香车美女甚至私人飞机,任正非就是一个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企业家。“奢华的时代不是任正非的,也产生不了任正非”。正是这位与时代看上去“格格不入”的长者,他领导下的华为,去年销售收入3900亿元,是中国最大也是在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之一。,那是那个艰苦时代的产物,而且华为能这么伟大也跟任正非性格也就是个人经历家庭有关,多兄弟姐妹家庭的大哥,愿意分享懂得分享,把利益给自己员工才使得员工这么拼命。但是现在的企业家肯定做不到。不是在贬低其他企业家而是这是人之本性,也是环境经历使然。华为的狼性精神是团体的狼性,是众人拾材火焰高,能管理这么大的商业帝国,任正非的坚韧与刚毅,真是罕见。对他的了解仅此而已。关于华为,真心树大拇指。思科把华为作为全球最强劲的对手不是偶然,成绩有目共睹。《华为真相》算是比较靠谱的读物,不妨阅读。很有魄力的一个人,《任正非的真实世界》算是写的比较真实的了

  4. 风痕说道:

    任总:你说未来有一个中国公司领导世界,我相信那一定不会是华为,因为华为是全球化公司,不是一个中国公司。为什么有这么狭隘的荣誉感呢?不要总想到做领袖的光荣,不要去背上这个沉重的口号和包袱,荣誉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用的。我们说未来要领导世界,是为了鼓舞大家信心,让大家奋斗去做得更好。其实我们都很笨,但是我们依托了一个大平台获得了成功。我们这个成功,是为了自己给老婆多赚点钱,不是为了世界荣誉,不是为了当世界领袖。华为想的是,不局限于国内,华为对于中国人想到于苹果对于世界(有吹牛逼成分),但是华为想的是代替苹果,而且也是说一下终端,别老是宣传爱国情怀了。
    华为要做大做强,就一定要国际化,世界上各地人民提到苹果第一印象是,牛鼻。而不是美国公这个标签如果你看到一个企业,第一反应是其国籍,就说明这个企业实力的影响没有超,过国籍的影响也就谈不上领导,再说下领导世界,可以是苹果这样的国际大公司,也可以是某国研究所
    未来有一天,成飞牛鼻了,世界第一,也算领导世界
    但是华为明显不是这条路
    华为要甩包袱,之前的爱国情怀已经收获颇多,再宣传就是累赘,就是枷锁
    。。说句题外话,爱国品牌华为想摆脱爱国情怀
    老对手小米却频频提到新国货。。。然而前者难以摆脱,后者难以得到。。。滑稽,一句话就能让人高潮或是低落, 是不是阀值低了些?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1. 中国公司在国际上声誉不好.
    2. 中国公司在国际上受各种牵制.
    3. 该公司的背景受到多人多国多组织的质疑.
    4. 华为的发展有可能受到以上条目制约. 如果影响很大, 是不是走向全球化公司是一种很好的应对?
    他是任正非,他说的话,在今天就像一张画上皇帝盖的印一样,他有华为的产业,华为的品牌为其背书,好评会很多的。其实,类似的话,很多人都说过,像世纪初倒下去的那些人,他们都说过。评价话没啥,我们吃瓜群众看华为的行动就好了。大家都是倒果为因的人,好的时候夸一下。不好的时候骂一骂,但是别踩。很多好公司被踩死了。希望华为好。瓦爲。一直以为公司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贴上民族 爱国的标签总感觉怪怪的,除非是国企。一个追求全球化的公司更不该宣称自己是XX国公司,这不是很正常吗?
    当然如果以后叫嚣爱国要买华为的海军少一点的话就更好了。在国内的公司基本都知道一件事,除了国企,发展都是有瓶颈的,并且都是有把柄的。国企是有瓶颈到最后也是没有瓶颈的,毕竟亲儿子和干儿子是不一样的。无非是想强调公司是全球化的罗,无非是让公司员工多多放眼国际市场,别总那么盯着国内市场罗。理解!我只是觉得那些叫嚣着要支持国货让大家都买华为手机的口号帝这下也该消停些了吧,至少人家早就不指着你们给他喂奶了。

  5. 高洛逸ZhenGuan说道:

    任总确实很厉害,但是柳老也不是吃素的。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荡,能毅然决然的放弃中科院的饭碗,下海经商,其间决心岂是尔等之辈所能比拟的。在经历过被骗子将大部分的创业资金骗掉后还能坚持下去。经历过无数的挫折,翻越过一个又一个的山丘。联想现在劲头不行了,但依然是全球PC行业的老大,像当年牛逼的摩托罗拉也已经被联想收购。。。。。。
    联想是站在了PC时代的巅峰,时代在发展,任凭那个商人再牛逼,也终难逃脱被逐渐取代的命运。就像是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先生,祖籍浙江金华浦江县黄宅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21世纪以后的历史学家完全可以加上一条典故,“任总下岗,华为崛起”!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田涛、吴春波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版,就中国企业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而言,华为是绝无仅有的一家民营企业,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垄断型央企;BAT、联想虽然号称互联网巨头、信息产业巨头,但就技术开发投入、年销售额、全球化布局、专注执着于自己的特长领域而言,均远远不及华为。
    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既然是企业家论剑,那就只能以“谁的企业更加厉害”作为最终评价指标。本文就采用这一论调。华为自1987年创业以来,栉风沐雨29年,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与美帝信息产业的支柱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思科,以及韩国举国支持的三星,是处于同一重量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与老牌帝国主义、制造业强国相比,华为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德国博世、日本本田。由于传统制造业需要长期的技术积淀,IT产业却始终以摩尔定律指数增长,可以预测,专心、专注、专业的华为仍然会高速成长——在终端消费领域,“赶星超果”,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下一步,我们中国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打造更多的类似华为这样伟大的公司。
    华为是中国最早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科技公司,时间是2010年,当时排名第397名,上年营收218.21亿美元,净利润26.72亿美元。
    2014年华为营收为467.74亿美元,净利润45.20亿美元;2015年华为的排名是第228名,根据2015年年报,华为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业务全球销售收入达3950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33%。经营现金流达到493亿元。
    就2014—2015财年的研发投入而言,联想仅仅与百度、腾讯持平,甚至远远落后于阿里巴巴和中兴,更遑论遥遥领先的华为。对于一家中国IT产业的“老字号”,真是情何以堪!
    笔者曾经这样认为,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2014年,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民经济规模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标志着中国成功地跻身帝国主义行列!然而从研发投入来看,如果没有华为,中修帝国主义在世界最强研发支出企业榜上无名,脸面大大地无光,实在对不起自己占据的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宝座。所以,华为的成功,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而是升华为民族主义的情怀高度!
    华为总裁任正非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企业战略思想家;无论传统产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我很少看到各行各业的大佬巨头们,如联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万通的冯仑,还是互联网大佬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以及王健林、郭广昌等能够挑出华为的问题。
    互联网实验室总裁方兴东甚至认为,华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国际化企业。无论是观察者网、知乎、微博、微信,还是真诚的爱国者们、产业经济分析师们(例如:杜建国、铁流、张庭宾等),甚至金融专家宋鸿兵,不惜成本代价,都自动自觉为华为呐喊助威!
    华为与联想的关系,非常类似于19世纪欧洲强权舞台上的一对德意志兄弟——新教实力派普鲁士和传统盟主奥地利君主国。
    如果投身于政治军事,那么任正非将会是类似俾斯麦、毛泽东式的战略大师。
    俾斯麦虽然出身于传统的容克地主阶级,但他所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最终证明是一个既保守又开放、既集权又民主的现代开明专制政体,19世纪开始在欧洲泛滥的各种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浪潮都对它无可奈何。正因为如此,这个无拘无束的巨人善于在波云诡谲、复杂多变的欧洲强权政治舞台发挥其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它清楚地知道,最重要的是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且并非不加节制、咄咄逼人,以至于引发集体性反制。
    与华为相比,联想就是哈布斯堡君主国,多民族,力量涣散,联想规模虽然庞大,高层背景深厚,1984年成立,科研资源、政治资源不可谓不丰富,起点不可谓不高,曾经大于华为,也是500强企业,但就技术研发的投入,全球化的拼搏这两项硬功夫、真本领远远不及华为。
    话说,联想老总柳传志倒是很欣赏华为总裁任正非,就像奥地利人在1871年以后,以崇拜的目光注视着德国。
    1880年代,奥匈帝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以一种不加掩饰的嫉妒看着富强发达的西欧,尤其是德国首都柏林,1870年以前只是小小的普鲁士王国的首都,随着德意志帝国的创建,以及德国经济的高歌猛进,柏林逐渐展现出了日照中天、恢弘壮丽的盛世景象,而维也纳恪守自己的传统,与德意志新康德主义的哲学潮流始终保持距离,自然主义的文学与艺术风格也没有在这里产生重大影响。
    但仅仅保持距离,并不能舒缓心底的惶恐疑惑,奥地利林茨人赫尔曼·巴尔这样写道:“截至目前,他们有色当战役、俾斯麦和瓦格纳,我们有什么?”

  6. 高洛逸说道:

    奥地利皇帝、匈牙利国王——弗兰茨·约瑟夫
    如果说,我对华为有担忧,那就是自然人的寿命有限!战略大师俾斯麦不常有,但强敌环伺的德意志帝国必须时刻面对欧洲强权(先是处心积虑图谋复仇的法国,嫉妒愤恨的俄国,最后是离岸平衡手——大英帝国)的挑战;任正非不常有,但更新换代速率极快的IT产业面临的竞争则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同盟国失败告终,德国虽然丧失了海外殖民地以及1/8的领土,仍然是欧洲最强的工业国。我们甚至惊奇地发现,它部分实现了其战略目标:法国损失惨重,英国负债累累,伦敦金融城丧失了趾高气昂的全球最终投资者和放贷人的地位;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十月革命后,俄国陷入了长期内战和列强封锁,丢失了大片富饶的土地——自公元1700年以来,德国忽然发现自己周边没有了像样的制衡对手。所以,当纳粹德国崛起后,大展神威、拳脚如意,周边国家纷纷臣服于希特勒脚下,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被元首轻松地吞并,匈牙利也选择了与纳粹政权结盟。
    当然,我们这些后来人知道,希特勒低估了苏联的工业化潜力,这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犯下的错误。不过,希特勒在1938年~1941年还是稳固了东线。苏德战争爆发前,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遏制德国的兵锋。
    两次世界大战,威廉二世和元首都违背了俾斯麦的俄德友好传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以及冷战的冰火煎熬,1989年以后 ,俾斯麦创建的德国仍然以巨人的雄姿傲立在欧盟的核心区,法兰西与德意志的握手言和,同样都是欧洲联盟的中流砥柱,且德国的经济地位、产业竞争力越发突出;而奥地利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欧洲发达国家。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天下风云突变,丧失了核心竞争力、利润微薄、研发投入较少的“美帝良心想”会有怎样的下场。

    当年的“巨大中华”,以及1980年代成立的400多家通信企业,除了中兴通讯依靠深圳特区的优越探索环境,开发出“国有控股,授权经营”这样的发展模式外,与华为齐名外,巨龙已经倒下,大唐已经衰落。

    联想和海尔,由于所在的产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已经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而通讯领域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所以华为创建29年来,始终专注聚焦,形成了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柳传志和张瑞敏都非常推崇通用电气(GE)及其多元化,视杰克·韦尔奇为偶像。然而,笔者很遗憾地认为,GE毕竟是100多年历史的老牌制造业巨头(1879年爱迪生创建,1892年摩根财团出面为其重组、兼并),借助美国崛起的天赐良机,方才有今日之规模。其核心技术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无不靠着深厚的积累与时间沉淀。
    2015年,GE 宣布将缩减金融业务,重新回归“制造为主业”的工业公司 ,计划到2018 将金融产业的比例减少到10%!看来,他们也意识到了集中优势兵力、专业聚焦的重要性。中国企业,除非是国有老牌,还是不要轻易东施效颦。
    正因为同为IT领域的中国企业巨头,规模同样是世界500强,柳传志称最敬佩任正非,我们广大网友自然而然会把联想与华为相比较,我们多么期盼,联想也能在技术研发、全球市场开拓领域达到华为的层次。这是自然而然的,甚至可以说理所应当。很可惜,柳总的接班人杨元庆太令人失望!不同行业之间,可以比纳税,比营收,比利润;
    科技企业之间,可以比研发经费,比专利,比纳税,比营收,比利润。
    否则会闹出清华北大跟蓝翔都是各自领域的王者,谁也不比谁牛逼的奇葩结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