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发布12月十大热词:长城 罗一笑 雾霾 南京大屠杀上榜

惊鸿一瞥又惊人,作为2016的结尾,12月里从国际到国内,从政治到娱乐,各有各的精彩,来自正义审判的聂树斌案让人看到法制的进步,国家公祭日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更是对历史的铭记,这一幕幕,一滴滴,都是我们对12月的记忆。百度指数大数据揭示2016年十大热词:洪荒之力 特朗普 神舟十一号

百度百科发布12月十大热词:长城 罗一笑 雾霾 南京大屠杀上榜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讯 2016年12月低,百度百科发布了“2016年12月十大热词榜单”,通过十大热词来回顾过去一个月发生的大事记,每个热词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TA说名家解读”的点评。据了解,百度百科十大热词是百度百科创立的项目,由百度百科权威数据、网友投票综合评选得出,分为月度榜单和年度榜单。十大热词能够反映时代特色、记录时代点滴,是社会热点的真实体现。

十大热词揭榜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诚执导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2016年8月26日作品在日本上映。12月2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作品讲述了男女高中生在梦中相遇的幻想故事。重要的人,不能忘记的人,不想忘记的人,只要记住你的名字,不论你在世界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去见你。画面美得令人沉醉,故事让人有感而发,原来世界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并不是一部以往用美到每一帧都近乎完美便可形容的新海诚动画,这一次的新海诚可以说成功的逾越了他与宫崎骏这样真正的动画电影大师最后的一道鸿沟——剧情,而回到这部作品本身来看,其电影人物并不繁多,始终围绕于少年与少女间的奇缘为展开,故事也算不上新颖,互换身体的套路早已是好莱坞喜剧一个备选的脚本,但新海诚却用幻想与现实的交织,透过与日本原生信仰神道教的结合,在时间与空间双重穿越的构思中,第一次让人感觉到其导演的动画电影剧情也可以如此充沛,以此所着点涤荡心灵的纯爱与画风如鱼得水的结合,共同酝酿了这部无可挑剔的大成之作。

——来自:搜狐新闻、电影网特约影评人、百度百科影评团成员:梦里诗书

长城

《长城》是由张艺谋执导,该片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宋朝时期,讲述了欧洲雇佣兵威廉·加林在被囚禁在长城期间,发现可怕的掠食怪兽并加入了一支由中国精英勇士们组成的大军,共同对抗怪兽饕餮的故事。该片于2016年12月15日晚19点在中国350家IMAX影院超前上映。影片的定位自始至终都非常明确,就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是一部中国风浓郁的电影,传递中国文化和价值,电影主题关乎人的成长与转变,但也在强调集体的作用,从整体上看,依然是一部非常张艺谋的电影。

百度百科发布12月十大热词:长城 罗一笑 雾霾 南京大屠杀上榜

看过之后,个人感觉好于预期。影片有好莱坞大片的即视感,也有张艺谋一贯的风格烙印:整体划一的大场面,大红大绿的色彩以及大鼓、孔明灯、秦腔等优美的中国元素。此外,与西方好莱坞大片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的是,影片强调中国式集体主义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可能也正是这样,导致影片中没有哪个角色的塑造让人印象深刻,整个故事缺乏说服力。作为一部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也许我们过于苛求了,但没办法,观众对张艺谋的要求不止如此。更多《长城》解读:www.yangfenzi.com/tag/changcheng

——来自独立影评人、资深策划人:禾木兄

好莱坞特效团队以及高昂的制作经费,确成为了张艺谋完成这部自诩中国奇幻大片的奠基,而对于如何塑造宏大的场面,从那巍峨的中国长城,华丽的铠甲到对色彩美学娴熟的运用,仍让人所见张艺谋过人的导演魅力,但这样精湛的金玉其外却败于了那满是褴褛的内在,五位好莱坞编剧所合谋的重心是如何将一个突兀的外国男主马特·达蒙融入到这场说着英语,打着怪救我华夏于倾倒的意淫,而不是去完成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长城故事,牵强附会的美式英雄打怪套路,使《长城》这一熟悉的命题,变的如此陌生而空洞。吐槽长城:不如说是对张艺谋 冯小刚 陈凯歌等一批老导演的失望

——来自:搜狐新闻、电影网特约影评人、百度百科影评团成员:梦里诗书

夏达

夏达,中国漫画家,2015年,夏达凭借漫画作品《长歌行》获得第12届中国动漫金龙奖中国漫画大奖,2016年12月11日,夏达发表长微博,表示要结束与姚非拉(夏天岛CEO)的10年合作。版权,这个具有法律意义的词汇,在近年来出现的越来越多,作为作家,专心创作的同时兼顾作品运营有些吃力,因此,作家与公司的纠纷也变得纷繁起来,保密协议、不公平对待接踵而来,如何保护作者的智力成果,需要的不仅是作者自己,还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

百度百科发布12月十大热词:长城 罗一笑 雾霾 南京大屠杀上榜

我也很喜欢漫画,认识不少漫画家朋友,所以对夏达事件天然地比较关注。2016年末,发生的漫画家夏达声称自己10年没拿过聘雇工资和签约金这件事情,着实令人痛心。出现这种事情,一方面与国内大部分漫画家思想单纯可爱,社会经验严重不足,以及缺乏法律意识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漫画行业不成熟有关系。中国的很多所谓漫画公司,严格来讲不能称之为漫画公司,本质上是经纪公司,根本没有出版发行的能力。不过,事已至此,希望双方能够坦诚相待和理性解决,唯有这样,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对作者来说,想必都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来自著名经济学家、评论员:宋清辉

许多作者初出茅庐,无法直接与优秀平台实现直接合作。因此,掌握资源优势的经纪公司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大脑与商业大脑是两个系统,再加上急求出路,往往在签订合约的时候,就注定了不平等,想直接参与市场运作,更是难上加难。这事儿谁也不怪,怪的是产业机制不成熟。养“才”给“财”,养“宝”管“饱”,谁都别给自己的功利找借口,正常。

——来自作家、主持人:关熙潮

看过一句话“有些人慢慢活成他原来最讨厌的样子”其实不然,我想姚非拉是活成了他曾经最渴望的样子了吧。他已经从一个漫画家变成了资本家,也终于不用再扮演受迫害的角色,而变成了迫害别人的人。但是对于这样失去了人心的行为,最后也只能是黑暗在等待着他。像夏达这样,能够表达出中国传统的家国情义的人,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是,因为我坚信无论何时,坚持和勇气都会将糟心的事和糟心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来自作家:代琮

聂树斌案

2016年12月2日,在第3个中国宪法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终审判决聂树斌无罪。从1994年案发到1995年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再到2016年最终判定无罪,正义终于到来,而这起案件也会铭刻在中国的法制史上。这是一起全民关注的大事件,不断地引发公众的讨论,这既是对司法的监督,也是对民智的启迪,只有你知道了,我知道了,你在乎了,我在乎了,你坚持了,我坚持了,才能让真正的法制时代到来。余少镭:清朝的两起“聂树斌案”

1995年聂树斌因杀人罪被执行死刑。2005年真凶现身。在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下,历时十多年,聂树斌终告无罪,其过程之艰辛令人唏嘘。人死不能复生,然教训必须记取,追责是记取教训的必要手段。切实推进法制建设,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终将写进历史。

——来自著名作家:柯云路

罗一笑

罗一笑,女,深圳媒体人罗尔的女儿,11月25日,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逐渐刷爆朋友圈。此后,为救助罗一笑,公众自发募捐,但随后被爆罗尔家底深厚,此事被指背后营销,一时激起热议。“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追求成为品行高尚的人,伟大的人通过维护国家、民资的利益,而芸芸众生则通过对无助者、弱小者施以援手,但公众的感情不能随意“忽悠”,只有真诚方能获得尊重,但理性也不可忽视。平安夜里难平安,罗一笑走了|防患白血病,呼吁幼儿远离有毒装修

罗尔以有节操的文字做了没节操的营销事件,真相大白之后仍有很多人去打赏,因为孩子无辜。类似社会事件让我们逐渐冷漠,但大多数人仍然愿意选择善良,它能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孤单。赵书影:从罗尔为女罗一笑筹款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来自作家:夏苏末

罗一笑小朋友走了,除了一时的悲伤,相信罗尔事件留给人们的愤怒和困惑依然在。一天上三当,当当不一样,稀里糊涂地感动,不明不白的捐款,翻转再翻转的剧情,人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答案: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许,这个事件唯一的真相是罗一笑患白血病的病情,罗某及其团队被戳穿前后的可笑与拙劣,则是微信煽情的一个剧毒案例。刷爆朋友圈的背后,拷问的不仅是公益和慈善的良性机制,更考验着每一个人是否具备良性的真相判断力,如果不能坚持对“我所不知道的真相”保持质疑,每个人都可能再次陷入“不转不是中国人”、“你给我站住”的情绪浪潮中。罗一笑事件是刺向善心的一把剑|网友怒斥罗尔 刘侠风消费网民爱心

——来自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徐凤文

首先,值得肯定是:人性本善。人有恻隐之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打赏金和捐助说明社会公众的良知和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仍旧是正确的,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其次,针对“罗尔”夫妇,“护犊情深”,天下父母都有的爱子情结是可以肯定的。些许的自私让他们做了一件让“大众”无法接受的形式来相信那是“善良之举”;针对公众一致猜测的“事件策划人”刘侠风无论各方各执一词,没有定论,中国9月1日出台的慈善法中规定网友打赏并不属于募捐行为,没有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性出现问题进行必要的规范。不得不说整个事件暴露了我们慈善事业和网络“行善平台”当下“捉襟见肘”的不足,但凡慈善法或者网络资助平台加大管理,及时核实事情真伪,防止虚假信息扩散化、事态化,便可以遏制广大群众的“同情心”被利用。更多罗一笑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uoyixiao

——来自知名作家、策划人、资深媒体人:张晓磊

“从最开始人们对这个小女孩的无限同情到最后被翻出是营销手段,也不过短短几天。评论几乎一面倒地声讨孩子父亲,又担忧日后真的需要钱的病患再无法得到善待。一切纷扰是真是假看不太清,网络水太深简直可以将人溺毙——我只关心那个孩子。如果所骗的钱都用到了那个孩子身上,哪怕只有一部分用于给孩子治病,减轻她的痛苦,延长她的生命,我就觉得算是值得。”邓飞:一个父亲罗尔的网络救女罗一笑史

——来自作家:冷胭

我们乐意善良,但不接受善良被愚弄,我们愿意帮助,但不需要用尊严来交换。就像是老太太跌倒讹人、就像碰瓷儿被监控一样,很多时候那些表现得很弱的人,的确是在拷问着我们的人性,也让更多的好心人变得心寒。所以对于个人而言,我确实相信罗一笑需要钱治病,父亲也是爱女心切,只是这种带有幕后操作的营销性质的行为是否恰当,让人深思。刘黎平:史记《罗尔小铜人事件记》|你在看热闹,别人在捡钱

——来自专栏作家、情感专家、知名自媒体人:老丑

雾霾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在新世纪的我们,应该遵守相应政府的政策,与国家共进退,共同面对环保问题,从小事做起,承担自己的责任。更多雾霾解读:www.yangfenzi.com/tag/wumai

曾几何时,对大众而言“霾”还是相当生疏的字眼。现今“霾”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呼吸着霾而生存而发展。大自然用“霾”作为警示,告诉我们规律的不可抗拒——过分索取必然招致报复。“霾”是看得见的污染和伤害,但水、食物等更多的污染和伤害就在我们身边,整个社会都要警示。理解未来讲座《王跃思:雾霾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开讲

——来自著名作家:柯云路

雾霾是由于一个地方的环境恶化而产生的,这是事关生命健康的大事,不可以轻视。遗憾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还未到将改造环境列为第一要务的程度,现今有许多人屈服在非人性的异常诱惑中,为满足物质欲望而无节制的掠夺资源,肆意破坏环境,人类生存的未来问题以及生态和环境问题往往成为少数人的问题,虽然各国都在生态环境这一问题上都有关注,但在掠夺的贪欲中的驱使下,他们总是从自我质问又轻易地返回到犹疑不决,所有的努力往往是虎头蛇尾。雾霾是一种警示,为了生存,我们也必须要为保护环境而付诸于切切实实的行动了。中国古代有雾霾吗?古今霾有别,古为雨土今为人类活动排放物

——来自知名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独立学者:殷谦

雾霾似乎已经变成常态了,网民议论的时候也多从惊慌忧虑变成了调侃,这是中国人最常有的随遇而安的心态,当一件事情改变不了的时候,那就只能改变自己。政府每年都在宣称治理雾霾,但好像也没什么成效,也真的不能指望雾霾会一夜间再也不见,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必经的一个阵痛。我建议为了安抚广大群众,可以多一个雾霾假,只要有雾霾的日子就带薪休假,这样群众们看到雾霾也不会再抱怨了,没准还盼着雾霾停留多一点时间呢。天津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召开雾霾防治研讨会 重霾来袭我们怎么办

——来自青年作家、编剧:吴忠全

雾霾最严重的那两天,奔走于京津两城。早晨乘高铁在天津站前广场拍下的短视频,画风诡异得令人惊恐。“凭什么北京的孩子是花朵,天津的孩子只能当绿萝”——网上流传着各种跟雾霾有关的段子和吐槽,而雾霾期的限号令、停课令让雾霾再次上升到了“全民话题”的高度,于是想起贾樟柯前几年在北京拍环保公益广告时的一次遭遇:“胡同里突然冲出几个大妈大爷,高声嚷嚷:‘他们在拍咱们的雾霾’,快把摄像机扣下来”——(敲黑板)是的,咱们的雾霾渐渐成为咱们生活的常态,随意吐槽,持证冒烟。刘黎平:史记《雾霾传》|清博研究院解读雾霾舆情的前世今生

——来自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徐凤文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是指2016年12月,就读于中关村二小的斌斌(化名)被同学扔厕所垃圾筐,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孩子一身。中关村二小13日,披露此事基本经过及调查情况,并表示对该事件发生“深深自责”,对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的伤害“深表歉意”。这起事件让“校园霸凌”这个词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眼,很多霸凌事件被轻描淡写为孩子之间的“开玩笑”,但和开玩笑不同,霸凌行为对受害者具有威胁性以及深层次伤害,在现实中,希望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让这片笼罩在校园上空的乌云早日散开。

校园霸凌一直存在,只是近几年随着网络的便捷渐渐更多的浮出水面,成人世界有成人世界的规则,那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有孩子的规则,成人世界的背后规则是法律,那孩子的背后规则便是成人。做了错事家长的偏袒,对年纪还小的放松警惕,与孩子相处时输出的价值观有误等等,都会让一个好孩子变成坏孩子,这归根结底来说是教育的问题。所以应该做到从小就大错必罚小错必究,而不是一句还是个孩子来宽容,也不要等孩子进入叛逆期已无法管束再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亡羊补牢,补得再好也迟了。最后提醒一句那些受欺凌的同学,一群人打不过时就要抱住一个使劲揍!

——来自青年作家、编剧:吴忠全

校园霸凌事件不是热词,但“霸凌”却是一个中文新词(敲黑板),据说来源于英语Bully,堪称跟罗曼蒂克一样精妙的汉语翻译。区别在于,这是发生在三线城市的校园还是发生在中关村二小这样的帝都名校。区别还在于,即使《人民日报》破天荒地转载了家长写的《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依然有人怀疑当事人母亲很会编故事,中关村二小依然一如既往地“霸凌”。(敲黑板)“扣屎盆子”是否是事实的真相,这个容易调查明白。校园里为何盛产霸凌,一时却找不到答案。或者找到的答案比较无奈,或者找到的答案比较敏感。

——来自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徐凤文

“中关村二小的欺凌事件,我个人的建议:1、校园欺凌行为,学校不能简单以“孩子乱开玩笑”而轻视之。过去研究显示,校方及老师的容忍及不作为,是助长校园欺凌行为的主因。2、施暴的孩子,往往因为心里也受伤(被父母打骂、被同学欺负),所以对施暴学生的心理援助,和对受害学生的心理辅导同等重要。3、父母应重视家庭情商教育,帮助孩子有能力处理负面情绪,解决人际冲突。”

——来自心理学博士、心理学家:张怡筠

整个事件我们遗失掉了最基本的、最应该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公众教育在引导孩子成长中推卸不掉的重大责任。《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何为“上”?何人“养”?归根究底还是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方面方式、方法、利益取舍造成了这一出“闹剧”!古语有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治世之责任,何为责任?责,上“刺”,下“贝”,合意为求;任,保也.”而责任的含义,即“求得承担和保证”,试问这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谁来担保?无论道德还是法律,多大的人才有能力承担起这推卸不掉的责任和义务?

——来自知名作家、策划人、资深媒体人:张晓磊

实话说,中国确实有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弱小的孩子被他们的同学欺凌或勾结校外的社会青年欺凌,这种异常的病象严到了不得不令人担忧的地步,时代以及社会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不注重公民道德的培养而导致大气候和大环境的病变,导致道德危机。这种反常的现象风靡一时,好像人生不再有明确的目标,许多人不顾道德准则而耽于对物质的追求,迷恋暴力,不相信公正和正义的存在,甚至嘲笑健康积极的价值,可谓人性到了最恶劣的地步。我认为愤起而对抗这种现象是值得鼓励的,黑暗时刻必生光芒,不能让邪恶战胜正义,不能让邪恶打败善良。

——来自知名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独立学者:殷谦

学校作为孩子心灵建设的载体,教孩子们做人比读书更重要,孩子需要扛挫,却不该面对这种校园暴力。成长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引导,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连车都谈不上,又怎么成为变形金刚。

——来自作家:夏苏末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超过30万。2014年,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重申,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日本国内极少数人试图抹杀、掩盖、歪曲这段历史,是对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

百度百科发布12月十大热词:长城 罗一笑 雾霾 南京大屠杀上榜

“淡忘”,似乎是时间的本能。然而在仅剩的104位幸存者心里,在一片历经危难的国土上,是容不得的。不是简单的国仇家恨,这是关于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兽性的永恒命题。我们活在一个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刻骨铭心的喧嚣时代,有些伤疤永远在,谁也不能忘了疼。史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刻历史 莫勿国耻 吾辈自强

——来自作家、主持人:关熙潮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也是国家公祭日。历史不能忘记,我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同时我们也还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纪念这一天,不是为了仇恨,也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东亚各国更持久的和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了珍珠港,也希望有一天日本的领导人,能在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日上进行忏悔。只有以这种方式解决的历史问题,中日才能维持持久的和平。更多南京大屠杀资料:www.yangfenzi.com/tag/nanjingmassacre

——来自学者、专栏作家:王冲

我对“南京大屠杀”一直都在关注和研究,但是南京大屠杀历史惨剧的幸存者和见证者却在一个个地逝去,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目前仅剩下104位,亟需通过访谈记录等还原历史真相,揭露侵华日军犯下的累累恶行。有一个离世者的口述我记忆尤新:193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她只有14岁,与家人躲避在南京市上海路附近的“五条巷”一处。有一回,她亲眼看到日军搜找“花姑娘”,所幸她躲在不显眼的楼梯角落里没被发现,但同住在一起的原“国军”88师一位军官太太却不幸落入魔掌……日军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可耻的一页。用历史档案还原历史真相——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综述

——来自著名经济学家、评论员:宋清辉

无人潜航器

2016年12月15日,中国海军一艘救生船在南海有关海域发现一具不明装置,该装置为美方无人潜航器。中美双方经友好协商,于12月20日中午在南海有关海域顺利完成美无人潜航器的移交工作。中美双方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应当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有效的管控着九段线以内的海域,这是中国正确行使自己权利。马航MH370失联客机空中搜索正式结束 各国空军大合影

近年来,南海国际争端不断,各方势力都想对中国利益横加干涉,或明目张胆巧夺豪取,或挑起事端浑水摸鱼,或隔岸观火意有所图,而最近无人潜航器的出现,不能不说是暴露出一些美国的南海战略意图。其实不管该装置说是军事侦察工具或科学研究也好,合法拿还是非法偷,就此事中国政府处理得有理有节,没得说!不仅重申了国家主权的立场,而且还愿意为中美合作的大势退还不明装置。我想,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个经济大国有竞争很正常,有利于造福全世界,但在同样是两个军事大国甚至强国之间出现敌意,世界就危险了。如今中美双方已经顺利移交无人潜航器。事实证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友好协商才能解决两国争端根本问题!

——来自著名网络评论员、专栏作家:鲁国平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打了一个很通俗的比方:“在大街上捡到了一个东西,你也得去检验一下。有人来问你要,你也得核查验证,这个东西是否属于那个人。”此语一出,众声喧哗。无人潜航器是什么鬼?出现在南海是想搞事情?特朗普在推特上说“我们不想要回来”到底是何居心?美军无人潜航器被扣背后是否有个“大计划”?坐在小酒馆里和朋友聊大天儿,从24节气说到360行,从去年的股市谈到今年的房价,从聂树斌案的平反聊到“犯罪情节轻微”免于起诉,从女大学生裸贷扯到南海风云,朋友看我说得唾沫横飞,忍不住来了一句:你这两天脸是不是大了……(捂脸)

——来自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徐凤文

俄驻土耳其大使枪击事件

俄驻土耳其大使枪击事件是指土耳其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9日,土耳其安卡拉,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在参加一个艺术展活动时遭枪击,受伤严重不治身亡,另有三人轻伤。枪击者已被击毙。国家利益高于天,俄罗斯和土耳其在历史上是两个不太合睦的国家,单为了国家的利益,正确处理好本次事件则是两国的共同期望。倡导和平,打击恐怖主义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和世界和平。更多百度百科解读:www.yangfenzi.com/tag/baidubaike

从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被杀,到德国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全球连一天内发生四起恐袭事件,这再次印证了我的一个判断,这个世界不再是独裁跟民主之间的斗争,而是野蛮与文明之间的斗争。面对以人的生命为目标的野蛮行径,所有的文明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随着,伊斯兰国的根据地被压缩,他们今后发动恐怖袭击的概率会增加,这对于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来自学者、专栏作家:王冲

12月19日,土耳其安卡拉发生恐怖袭击,导致俄罗斯联邦驻土耳其大使遇难。这件事情影响之甚远,是要写入历史中去的。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世界各国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和所有国际法义务,采取一切手段应对恐怖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这起恐怖事件,还一个小细节没有引人注意,那就是事后土耳其媒体爆料的,即枪杀俄驻土大使凶手曾为俄使馆执勤!正中了“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来自于内部!”这句话。2016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份,英国脱欧、川普上台、右翼倾向在全球抬头、朴槿惠……因此,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遇刺的背景可能比你想得更复杂。

——来自著名经济学家、评论员:宋清辉

土耳其,土地神奇。这个东西方接壤的国度,与横跨东西方的国度俄罗斯,一直有着枝蔓纠缠的利益矛盾和历史矛盾。对于这种独狼式的极端恐怖袭击,以及行凶者的警察身份,严密的安保最终还是百密一疏。这是骇人听闻的偶然,也是军事漩涡里的必然。

——来自作家、主持人:关熙潮

十大热词评选活动负责人:花阳184 文案小编:浅知滋味、紫雪510、工口太伊、海的青天、紫色蓝鸢、yingwenlee、緈諨江安 图片小编:苏慧娟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百度百科发布9月十大热词:乔任梁、G20、天宫二号、莫兰蒂上榜

➤ 百度百科发布8月十大热词:王宝强,青云志,张继科,傅园慧,女排上榜

➤ 百度百科发布7月十大热词榜单,老九门、北京瘫、特蕾莎·梅上榜

百度百科七月十大热词出炉了!十个词回顾整个七月

➤ 百度大数据2016年中盘点:哪10个词上半年刷了我们的屏?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百度百科想学知乎、微信公号,还是今日头条?说道:

    当张小龙定位微信为工具而不是平台时,百度百科这款工具却在努力地成为一枚平台。

    继百家号之后,百度百科也开始凸显创作者的角色。

    百度的内容开放平台百家号9月28日上线之后两个月,就宣布100亿的内容创作扶植计划,此前,今日头条头条号出了千人万元和短视频作者扶持计划,BAT中的腾讯推出芒种计划、阿里系的UC推出订阅号。

    百度似乎在宣告着要进军内容生态建设的决心。百科无疑被选为了这个重要计划中的一员。

    百度搜索的危机

    今年,百度百科先后上线了秒懂、TA说两款内容产品,说要做开放视频知识分享平台。它们采用的是PGC+UGC模式,只要符合百度百科内容规则的短视频都会在尽快上线供网友点阅;同时与小世界、飞碟说、百思不得姐等视频PGC生产机构达成合作,用短视频解读各种热门词条。

    昨天(12月29日),百度百科宣布,将在2017年采用搜索+Feed双驱动模式,指的是百科中的内容会被推荐到手机百度Feed流、百家号、甚至智能硬件度秘中;还会通过优化百度搜索结果,将“秒懂”“TA说”的内容,直接输出到阿拉丁卡片。也就是说,百度会用其所有可能的方式为“优质内容”导流。

    除了导流之外,2017年百科将加大对创作者的扶持力度。具体做法包括:作品署名;增加作者集合页;定制化百科词条,打造自媒体及机构百科官网;与百科联合运营品牌栏目。与此同时,百科也将尝试内容产品的商业化,通过打赏、付费内容、分成广告、经纪服务等多元变现方式,共享知识经济红利,其中付费内容是指针对“百科TA说”等高质量原创版权内容。

    导流+扶植计划+打赏,这不是微信、今日头条、知乎,甚至是微博这些内容平台做的事么,为什么要来插一脚?

    其实百度很早之前就在搜索页面增加资讯流,已经开始切入内容,但估计还没想到要做平台,大概只是为了增强用户粘性的尝试。百度搜索作为一种工具产品,用户在其自有页面逗留的时长很短,基本上是所谓的“用完就走”,在移动搜索主页中加入资讯流,无疑有助于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

    虽然这个资讯流中推荐的各种“接地气”的新闻堪比今日头条首页,而且知乎网友们还专门开了个问题来喷这个资讯流。然而人性中的low总是会被这种顺应人性的推荐引擎激发出来,在今年三季度,这个资讯流的流量在三个月之内增长了20倍(当然也有可能是基数小……)。

    后来百度推出了百家号之后,资讯流中也随之加入了百度号的推荐内容,为了内容创作者导流;如今则开始将百科,以及百科中的“秒懂”和“TA说”加进了资讯流推荐。这也意味着,百度搜索已经开始更多地将流量留在百度自身的体系之内,而非单纯为其他网站导流。

    在PC时代,百度搜索几乎可以所搜索到所有网页中的信息,人们使用百度也许有两大原因:Know something(获取信息)& Get things done(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前者是寻找知识,后者是寻找工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都装在APP中,像是一个个信息孤岛,百度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搜索到里面的信息。从寻找工具方面来讲,从前工具类的网站也能通过百度搜索到,但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垂直领域的APP出现,用户可能会直接在应用商店里面找到需要的APP;而从单纯资讯获取的角度,反而是聚合了大量内容的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甚至是知乎,已经危及到了百度的搜索业务。

    现在,某些用户在寻找信息的时候,已经开始直接在微信或者今日头条中直接寻找,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人认为,微信已经是一个搜索工具了。

    百度是无法搜索到微信中的内容的,除非微信提供接口,但微信自己却可以自行做搜索功能(目前使用的是搜狗的技术)。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在APP中,百度能所搜到的东西占比会缩小,用户使用百度的频率也会降低,打败百度的就不一定是另外一个搜索工具了(何况搜狗已经傍上了微信)。

    所以,你看,也许不知不觉,当年做不成搜索的马化腾,就这样曲线救国做成了。

    为什么是百度百科?

    再来具体看看百度这个内容生态建设做法,除了上面的智能推荐+内容扶植之外,百度还会采取一些做法提高活跃度,比如向作者推荐擅长类别的高PV词条,指导作者创作;还通过打分和个性化推荐,帮助优质内容脱颖而出;增加用户交互功能,如点赞、评论、关注等,实时获取用户反馈,帮作者留住粉丝……

    这些做法,除了跟上面提到的微信、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很像之外,百科的词条创作邀请制和打分制度,以及其打出的知识分享平台,倒是跟知乎有点像。

    百度不是没有推出过类似产品,既然要切入内容生态,为什么不通过百度原来就对标的百度新闻和百度知道?

    原因似乎也很简单,要吸引作者进驻,这两者的流量(或者活跃度)太低了。据易观智库的数据,百度新闻在资讯类产品中,排名未入前五。

    至于百度知道,现在你能在上面找到的回答也许只能找到几年前的了。要炫耀自身渊博学识的精英们,估计都跑到知乎去了,后者最初用的是邀请制,初始KOL的存在培养了认真回答的氛围(虽然有些问题也有“百度知道化”),使得社区的回答更专业,用户形成品牌认可;而且挑选回答上用点赞+编辑推荐的形式,突出作者个人,引发持续讨论。相较于知乎,百度知道的精品回答更少、用户质量更加参差,而且使用的是悬赏回答的形式,无论如何都要选出一个答案来,你不选系统也会帮你默认选一个,没法活跃用户。

    百科却似乎是个相当神奇的存在。

    知乎上往往能找到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其实,热点在百科上,也会以及其迅速的方式反映、甚至是参与到其中。(还记得当初的清华理工男怒改百度百科PX词条事件吗?)

    在多次不为人知的刷屏爆炸新闻,百度百科的词条都能在被门户网站还要快的速度在更新。比如:林宥嘉微博求婚、孙杨夺冠、王宝强离婚声明等。

    你看,这种时候,当你听到一个热点去百度搜的时候,还需要看媒体吗?看百度百科就够了。这样的反映速度让百度公关们也得意了一番,借此机会给自己PR了一下。

    你可能会以为这是百科小编不辞劳苦每天盯着热点更新,但据百度方面表示,这都是网友们的杰作,百度只是负责审核。

    我们的审核策略是基于百度大数据技术支持的,百科的审核系统和百度搜索数据相通,对大数据挖掘到的热点词条,系统会自动优先审核,符合百科编辑规范的版本就能直接通过。也就是说词条热度越高,审核通过的速度也越快。
    不得不说,能挖贪官能编段子还能当要闻记者。这届网友可以。

    不过,究竟百度能不能抢滩内容生态,看来要看这届网友给不给力。

  2. 见证:我所亲历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说道:

    1937年,我19岁,亲身经历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至今仍历历在目。

    日军围攻南京中华门

    我叫唐广谱,原籍江苏阜宁,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街上居住。1937年,我19岁,亲身经历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至今仍历历在目。

    当年,我在国民党教导总队第三营营部当勤务兵,驻守上海江湾。蒋介石下令国民党驻上海部队全部撤退时,我也随教导总队从上海江湾退到了南京。

    我们来到南京还不足一个月,日寇就逼近南京了。上级命令教导总队在城内担任城防任务,指挥部就设在新街口原国民党交通银行地下室,我负责警卫。

    我们进驻交通银行地下室不久,日军就攻下了中华门。当得知日军冲到太平路时,教导总队的头头们拔腿先逃跑了。我和五个弟兄,也赶忙向下关方向逃命。这五个弟兄中有个名叫唐鹤程的,是盐城人,与我最要好,故我俩相约结伴而行,至死不离开。

    我们六个人跟着逃难的人群,一齐涌向挹江门。一路上,逃命的国民党军队潮水般地奔向挹江门。当我们赶到挹江门时,挹江门门洞口被人流堵得水泄不通。有的人被绊倒,人们就从他们身上踩过去,他们就再也站不起来了。看到这情形,我们六个人相互用绑腿把手臂连接起来,相约不管谁倒了,两边的人就要把他拉起来。就这样,我们六个人硬是挤出了挹江门。溃逃的国民党军队官兵把整个下关的大街小巷挤得满满的,望着前面的长江,人们没了主张,不知往何处逃是好,我们也随着人流盲目乱跑。这时,有个当官的,骑着大马,冲进人群,手拿话筒高声喊叫:“……弟兄们,要活命的,跟本人冲啊!”乱兵们看到有当官的指挥,顿时就镇定下来,秩序也就好多了。那个当官的叫轻、重机枪在前面开路,步兵随后,往上新河方向逃跑。当大量溃兵奔到上新河桥时,桥窄人多,多数人没有过桥。我和唐鹤程也没有挤过桥,其他四人则和我们走散了,不知去向。我与唐兄没法,只得跟着没有冲过桥的溃兵们,沿着长江向龙潭、镇江方向跑去。

    我们利用比人高的芦苇作掩护,在江边芦苇中高一脚低一脚地向前奔逃。当我俩逃到一座桥前面,看见日本鬼子已在离桥不远的城墙上架起几挺机枪,把桥封锁住了。许多想冲过桥的人,全被打死在桥头和桥尾,血流遍地。我和唐鹤程趁着鬼子扫射停歇的片刻,冲过桥去往燕子矶跑。到了燕子矶街上,已见不到一个人影了。我俩找到一块剁肉的大案板,使尽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才把它抬到江边,放在水中,想靠着它渡到江北去。可这时我们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扶着它在南岸江边打圈圈。没有办法,我俩又重新回到燕子矶。

    天黑了,日本鬼子杀人的枪声越来越近。我与唐鹤程没命地跑上山,蹲在坑里,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天还没亮,我俩被日本兵搜山时发现,鬼子把我俩押至街心的一个空场地,背靠背、手臂对手臂地绑起来。此时,场上已站满了被捆绑的人,鬼子还陆续把许多人赶到场上,捆绑起来。后来,我俩随着这一大群人,被鬼子押解到幕府山原国民党教导总队野营训练的临时营房里。在这七八排竹泥结构的棚子里,塞满了被抓来的人。在这里,连饭都不让吃,到了第三天才给点水喝。日寇稍不如意就开枪杀人。五天过去了,我们饿得肚皮贴着脊梁骨,只剩下一口气了。很明显,这是日寇要把这些人活活地饿死。这时,一些有胆有识的人提出:相比饿死,不如拼命死个痛快。他们暗中商定,以放火为信号,每个房间的人一起冲出去。晚上,有人把竹屋给点着了。火光就是命令,人们不约而同地一起向外冲。当大家推倒营房四周的竹篱笆时,都傻眼了,挡住出路的竟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水沟。为了逃命,大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纷纷跃入水中,拼命向对面游,可是到了沟对岸,又被一堵绝壁拦住了。由于体力耗尽,再也无计可施了。当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鬼子的机枪无情地向人群扫射了,顿时,中国军民的鲜血把水沟全都染红了。活着的人被押回营房,因为烧掉的房屋所剩无几,人们只得拥挤在极其有限的地方,像塞入罐头一样,透气都感到十分的困难。

    第六天清晨,天还没有大亮,敌人就把我们拉到院子里,把所有的人臂弯对臂弯地用绳索捆扎起来,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把被抓来的人全部绑完。然后,日本强盗又用刺刀逼着我们排成队,向老虎山方向走去。当时,大家已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哪能走动?但是,鬼子兵在队伍两侧,看谁跟不上队,就给谁一刺刀。走了10多里路,天已经黑了,敌人改道把我们赶到上元门离江滩不远的空场地。六天六夜没有进食了,又走了许多路,一停脚步,大家就瘫坐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一时间,场地上黑压压的不知坐了多少人。

    当人们觉察到日本鬼子要下毒手——集体屠杀时,求生的欲望使我们相互用牙咬开伙伴的绳结,准备逃命。大家还没有全部把结头咬开,四周的探照灯亮了,亮得使人头脑发昏。接着,江面上两艘日舰上的机关枪以及三面高地上的机关枪,一齐疯狂地向场地上的人群扫射,大屠杀开始了。

    机枪一响,我和唐鹤程赶忙趴在地上。人们纷纷中弹倒下,我憋着气,动也不敢动,20分钟后,机枪停了,我右肩头被打伤也没有知觉,死尸堆积在我身上,感到特别重。我战战兢兢地摸唐鹤程,拉拉他,低声问:“你怎么样,受伤没有?”他回答道:“没有,你伤着没有?”话声未落,机枪声再次嗒嗒嗒响起来了,我吓得赶紧伏下,藏在死人堆里,纹丝不动。等到第二次扫射停止,我发现唐鹤程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当我摸他的头部时,才发觉他头部已中弹,鲜血还在往外涌,我很害怕,连忙缩进死人堆里……

    过了许久,周围再也听不到任何响声了,我想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于是,我慢慢地从死尸中探出头来。前面横七竖八的尸体挡住了我的出路。如果从同胞的尸体上往前爬,肯定会被敌人发现。急中生智,我用脚勾住后面的尸体小心翼翼地向后缩,当我缩到死尸堆边时,再也不能动了……

    探照灯早已熄灭,黑沉沉的夜,淹没了日本恶魔屠杀中国人的现场,江水哗哗,如同凄惨的哭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到了鬼子收拾东西的声音,接着便是敌人走动的声音,汽船也突突地开走了。待敌人走远了,我才大胆地连走带爬,向下游走了十几里。我扒在一个窑洞边,只见窑洞口也躺着被日寇杀害的许多同胞。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爬进能避风寒的窑洞里。

    我迷迷糊糊地等到天亮,又迷迷糊糊地待到中午。傍晚时分,我突然影影绰绰看到一艘小船直向窑洞方向摇来,吓得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赶忙躲起来。小船靠岸了,看见船上是一老一少两个中国人,我便放心上前打招呼。原来,他俩也是家住南岸,为逃避日寇的搜捕才跑到对岸八卦洲躲起来的,今晚趁鬼子的巡逻艇不在,过江来装牛草。我迅速奔向船头,请求老人家救我一命。老人见我浑身是血,十分可怜,就让我藏在船舱里,用稻草盖好,把我带到了八卦洲。

    后来又经过几次危险的周折,我才到达解放区——竹镇,定居下来。以上我的回忆,只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片断。当年,日寇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大血案,屠杀30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其惨状比我所经历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广谱口述,吴燕整理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16年第24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