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影:从罗尔为女罗一笑筹款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终于,罗尔事件落幕了。剧情几经反转。

也许你有过打赏,也许你转过文章,或是你被这件事情刷过屏。移动互联网世界里9000万PV的阅读量,在这背后,是数以千万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被卷入,这是一件与你有关的事情,你投入了钱、情绪、你是传播者、你是参与者。

你有没有发现?你是视角一直在“罗尔不该怎么样?”、“小铜人太过分了,带血的营销”、“微信原路退款干的好”、“罗尔有募捐资格吗?”可是这个事件还有一个真实的主角被忽略了,他直接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转,促成了事件的失控,促成了群体性的从同情满满到离奇愤怒,导致了密集型刷屏和官方出面。没错,这个主角是在朋友圈参与到每个转发、发表每一个意见的你。

罗尔刘侠风在暴风眼中,应该收获的够多了。那我们呢?这个事件,我们有错吗?这个夹杂了我们太多情绪的互联网事件,我们又能有什么成长呢?

作为一个一毕业就遇到了专业没落的新闻系学生,和一个现公益行业从业者,我有话想说。

赵书影:从罗尔为女罗一笑筹款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转发之前想一想,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

十多年前,我接受的是非常正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我听到做多的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世事洞明不脱一身书卷气,人情练达更兼满腔正义心”,读大学第一天,老师就说记者是新闻的“把关人”,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很可惜,我没有成为记者,也很遗憾,在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我所学的专业的一些理论框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慢慢解体。传统新闻行业在没落,自媒体在崛起。

现在每一个人,每一个发朋友圈的人、每一个转发他人文章的人,都成了信源,成为了“信息的把关人”,通俗点说能都扮演者传统媒体世界里记者的角色。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如何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呢?

发文、转发前可以问问自己3个问题,警惕2个问题:

① 获取信息时,如何让信源尽可能的真实?

信源是什么?可靠吗?如果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的官媒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可行度,肯定是会比一个抹掉部分信息的对话截图可信的多,但大家却更喜欢相信和传播后者。警惕没有出处的信源发出的信息。没有可靠出处,意味着不用承担责任。信任度会大大降低。

② 传播信息前,你有判断吗?

事情反转的时候,大家说罗尔三套房,诈捐,愤怒难平。这个时候,你可以做的是搜集更多信息,特别是搜集正反两面的信息。要搜集当事人发出的信息,涉及多方,要搜集多方信息,不能看单方发声。

罗尔事件发生后,我在网上搜到过一个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一现场》对罗尔本人的采访,看到插满管子、昏睡中的罗某笑小朋友,看到痛彻心扉的罗尔,你会有比简单的批判更深刻的思考。要警惕“道德审判”,人都是多面和复杂的,所处的情景也是有特殊性的。你可以自己尝试着如果是你遇到了此情此景,你会怎样选择?

③ 信息传播时,你是在表达情绪还是传播事实?是负责任的态度吗?

当你转发键按下的时候,你就参与了“媒介真实”的构建,你就可能成为一场网络失控的参与者。你是负责任的传播者吗?还是不加判断,成为了“集体无意识”下的“乌合之众”。警惕悲观的情绪的渲染,事实明确前,至少可以选择不发生,给事实浮出水面一点时间。

④ 还有一些需要特别警惕的

警惕朋友圈里的转发要求:微博世界里,“你转发,就怎么样”这种句式,可能还是真的。微信世界里,转发绝大多数都是假的。微信的价值观和规则里,是禁止诱导转发的行为的。微信里常常看到的“转发这条消息,XXX就捐1块钱”;“今天是XX的生日,转发这条消息,就能XX样”,千万别信。如果你一定要信且还要转发,请参照前面的1-3条注意事项。

警惕大家都在转发和刷屏的内容:遇到这些事情,一定要有判断,因为这很有可能是“集体无意识”的陷阱。

赵书影:从罗尔为女罗一笑筹款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捐款之前想一想,你要对你的爱心负责

信任的建立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而信任的破碎就在一瞬间。我所在的腾讯公益这几年来,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通过互联网力量、产品能力推动公益更透明上,但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是刚刚的的那个思考逻辑。当我们抱怨公益不透明的时候,当我们认为善意被消耗的时候,我们自己又可以怎么做,才能对自己的爱心负责呢?更多罗尔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uoer

先做一个判断:个人求助,还是慈善捐赠?

慈善捐赠的主体是具有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一些个人在慈善组织的监督下进行筹款和善款使用,在专业机构监督下的慈善行为更可信,但你会面临的是,拨款流程比较复杂,监管慈善机构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你在朋友圈看到的轻松筹,We救助都属于个人求助,真实性由项目发起人负责,判断和甄别由善款赠与人负责,更便捷,更多人使用,也存在更高风险。

从执行的专业度判断:慈善捐赠>个人正规渠道求助(类似轻松筹)>个人直接用朋友圈文章求助,前两者意味着更多的约束。

遇到个人求助注意什么?

① 看事实:看身份信息,看家庭情况,看病历,看治疗方案

② 看计划:是否有资金募集计划(筹多少钱),资金使用计划(预计花多少钱,花在哪里?善款没有使用完怎么处理?)

③ 看风险:对于募集资金不设上限的,给出私人帐号让大家打钱,在多个平台同时发布的筹款信息的,都存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赠与善款前一定要特别谨慎。

④ 看反馈:项目是否有反馈计划,以及反馈的通路。一个成熟的赠与人,会主动的关注项目进展与反馈。

⑤ 心态管理:当你经过观察和思考后的赠与行为,代表着你当时当刻的善念与行动。你也体会着这件事情赋予你的意义。也许很多事情的发展和你的预期会有偏差。可那又怎样呢?你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必对于你无法把控的事情太多介怀。因为这个世界总有各式各样的人面多这纷繁复杂的情景。

另外两个假设与思考

两个问题,我也是很想问的,这两种情况在“罗尔事件”的现实情景中,没有出现,但一旦发生很可能也会造成舆论的反转,不妨我们现在一起来想一想。更多罗一笑事件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uoyixiao

① 罗尔的女儿罗一笑如果不是一个5岁的孩子,如果不是在ICU插满管子并不知道外界关于她爸爸给她写的文章引发了这么大的舆论风暴。一个重病的孩子,能看到并看懂由于她的疾病引发的这么多探讨,她是否能承担这些?这些纷扰的舆论如果影响了她的病情,这个结果谁来承担呢? 还好这只是一个假设。

② 如果罗尔找到专业的慈善机构合作,他收到的每一笔善款都会被监督。但是慈善机构会收取符合法律规定的管理费。打个比方,罗尔筹集50万,慈善机构收取2万元的管理费有多少非公益行业的人能够理解呢?大家一直希望爱心不被滥用,可是去监督善款是有人力和实际的成本的呢。是不是下一次,遇到管理费的问题,大家可以更理性一些?

碎碎念了这么多。虽然被罗尔事件吵得晕头转向的,有很多文章砸过来。我发现还是专业性与跨界的内容最精彩。可惜,订阅号不能超链,可以自己搜索,写的都很棒。

分享罗尔事件几篇文章

职场视角:《不只是罗尔,有这样窘迫的中年》-姚瑶

罗尔不仅是罗尔,他是每一个人中年生活的窘境,只是大家有着不同表现形态。

公关视角:《关于“罗某笑事件”的说明》-腾讯公关团队

这是公关的范本,但是抛开套路外,产品/公司的价值观决定了你怎么看待每一次问题,以及每一次事件对于你的意义。

专业与法律视角:《限制是唯一的拯救 | 金锦萍教授详解罗尔事件六大问题》

“而无论做什么,都别忘了:限制是唯一的拯救。立法如此,求助如此,助人如此,慈善与商业结合如此,评论和言说又何尝不如此?

个人行动视角:《作为一个公益人,我会怎么捐款》

其实公益是件专业的事情,捐款也是有路径让你选择把钱用到更需要、更有效率的地方。

媒体视角篇:《罗尔事件:一个父亲的原罪与救赎》

文章的作者在风暴眼上见过罗尔,所以我相信这是更接近事实的。通过文字,能感受到悲悯心和真情的力量,这些是难能可贵的。

公号第一篇,重新写字之于我是一种收获,希望你也能喜欢。

赵书影,腾讯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

【文/赵书影,腾讯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鹅厂里的公益人;爱公益、爱社会创新,爱插花,爱旅行。公众号:书影的伯利恒之星(ID:shellyzhao2016)】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罗尔刘侠风事件背后的儿童新闻伦理探讨|教你9招如何识破假新闻

➤ 罗一笑白血病事件:圣母病是病,得电|不必爱心泛滥不必过度纠结

➤ 罗一笑事件是刺向善心的一把剑|网友怒斥罗尔 刘侠风消费网民爱心

➤ 胡海升:爱心毋需营销,善意拒绝绑架|罗尔为女罗一笑买文事件

➤ 小马云范小勤爆红:大企业如何介入社会舆情,别让爱心毁了他

➤ 刘黎平:史记《罗尔小铜人事件记》|你在看热闹,别人在捡钱

➤ 连岳:圣母的G点是骗子永远的战场|罗尔用罗一笑悲情营销的背后

➤ 魏武挥:这个让人纠结的媒体生态|罗一笑 罗尔 小铜人的那些事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霍炬:那些喜欢等反转的人都是缺乏主见的说道:

    互联网的世界永不停歇,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前几年人们习惯发表看法,那时候更多人有强烈的感情,但到了现在,等反转已经成了固定模式,这是非常悲哀的。在我看来,喜欢等反转的人都是缺乏主见的。一件事情除非完全是伪造的,否则根本没有反转这一说,后面就算发生了变化也只是对事件本身的信息补充而已。太多人分不清反转和公关说辞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个人如果有比较好的判断能力和正常的三观,他并不需要等反转,而是可以指出事件之中哪里存疑,哪里不实,也不会对反转抱有什么期待。而一心等反转之后兴高采烈的说“看,我就说这事情没这么简单”,这种行为不仅懦弱,而且毫无主见,只是等着用一种说辞来证明自己心理的阴暗。

    这种行为模式是社交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人被社交网络以关系隔离开。很多人考虑的是自己在好友网络中的形象,而不是事实本身如何。在社交网络之前的年代,人们在互联网上比今天更真实,那时候流行的说法是“互联网上没人知道屏幕后面是一条狗”,因此“你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掩饰”。社交网络破坏了这种匿名性,人要顾忌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互联网变得和现实生活一样,要重新带上假面具。

    尽管我理解这种行为模式的动因,但是仍然不会赞同等反转这种行为,因为最糟糕的情况,你也可以选择不说话。

    以这几天的“程序员股权争议”事件做个例子。虽然原始的《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一文有比较大的煽情成分,但仍然不难找到要点,如下:

    当事人是该企业最早的员工,工作7年。
    当事人为公司董事。
    当事人获得过公司奖金,但至今没拿到股份。
    当时人公司CEO正在注册一家新公司。

    知道这些要点之后,根本没必要去等什么反转。只需要问一个问题:“公司是否承诺当事人过期权或股份,如果承诺过,为什么没发放” 这就是关键问题,其他都不重要。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法律专家,但是至少每个人都应该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在这件事里面,就要理解股东权益和劳动者权益是不相关的。如果当时承诺授予他股权,他就获得了股东权益,无论他在公司表现如何,是否被开除,已经授予的股东权利是不能简单剥夺的。

    用当事人是否称职,是否跟得上公司发展之类辩护的,在坏和糊涂之间必占其一。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当事人不称职,这是劳动者权益,不称职就没有工资或者奖金甚至开除,跟不上公司发展可以调岗甚至开除,但这都不能改变他早期加入公司是承担了风险,也作出了贡献的,已经拿到的股权是历史贡献所致,和后来是否跟上公司发展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就算后来他一无是处,被公司开除,已经获得的股权也是不能被直接剥夺的。

    这样机制公平不公平?如果上来承诺10%股权,之后发现这人完全不能胜任工作,10%股权又必须给出去,这当然对企业是不公平的,但是现在企业制度早就发展出了“股权成熟机制”。即股权托管第三方,签订协议,以创始团队身份为公司工作每工作一年,就可以获得承诺股权的一定百分比,这个过程叫做“成熟”(Vesting)。用这个办法几乎可以毫无争议解决类似问题,如果一个人不称职,就可以和他结束合同,已经成熟的股权是他的(公司回购还是保留另外说),但未成熟的就不再发放了。非常公平。遗憾的是我们最近看到的各种案例,无论是这次发生的还是以前冯大辉和丁香园的争议,最终都是因为公司没有贯彻这种模式。说辞当然有很多,公司太小、公司不成熟、想以后做但是没来得及…这些说辞根本站不住脚,两个案例都是发展了好几年的公司,但是这种简单、有成熟解决方案问题常年解决不了,很难以一句拖延症解释。

    本来发生这些事情之后都是拷问业内风气,推动制度成熟的机会。然而每一次事件结果都莫名其妙偏向了诡异的方面,冯大辉事件变成了“CTO是否应该写代码”,这次的就更荒唐,变成了当事人老婆胸大不大,虚荣不虚荣,是否乱花钱。这些事情和问题本身一点关系都没有。当这样的"文章"被四处传递的时候,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为什么会把这种文章发到朋友圈,难道不觉得会显得人品很差,脑子很笨吗?

    社交媒体发展到今天,产生了很多几年前人们没料到的情况。一方面就是各种假新闻和极端言论的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用极恶劣的方式蹭热点。两者的共同点是能获得传播,最终就能变成流量进而获利,所以就会有人专业制造它们。它们能得到流量自然是因为有人在传播,构成这些传播的主力就是这些缺乏主见的人,他们基本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看不到这种文章的荒唐和恶意。但是这类文章确实满足了一些人试图证明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心理,他们就兴高采烈的转了起来。

    社会进展到今天,无论是企业制度还是法律,都早就有了无数案例。从里面找到漏洞或者缺陷通常不太容易,只有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对于大部分日常情况,如果没有采用流行的成熟模式,其中就一定存在问题,用程序员一句俗话讲就是“不要重复发明轮子,你新发明出来的轮子多数情况都是方的”。试着用固有的制度、案例、法律来分析问题,就不会对反转有什么期待。就算最终情况真的发生了变化,那也不是反转,它仍然处在这些分析区间内,只是不同的事实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放弃等反转,学会分析问题,对于个人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早晚遭遇到一些烦人事,也许是股权纠纷这样的大事,也许是离职补偿之类的小事。如果每次遇到这种事件去学习一点法律和制度安排,而不是纯做吃瓜群众等反转看戏,等自己遇到麻烦事情那一天,准备就会比较充分,可以立刻知道事情哪里不对,什么是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否则到那个时候就会变成了被别人看戏。

    今天翻海报正好翻到了这么一张,觉得很有意思,几乎可以完美对应最近发生的各种事情,贴到这里给大家分享。

    很多时候,你认为自己是左上角,兴高采烈叽叽喳喳跟着讨论。但实际情况,很不幸你是右下角。

    另注:当事人公司CEO今天回应了《兄弟阋墙,不出恶声》,http://tech.qq.com/a/20170224/027874.htm 这篇文章回应方式很聪明,应该能化解很大危机。它也同时回答了我在前面提出的问题:“期权承诺了,当事人有贡献,但未发放到位”。7年期权未到位,惊人但不意外,因为还有无数公司也是这样的。希望双方能圆满解决解决此事吧。

    参考备注:

    标题图:Image used under Standard license from Shutterstock.com (这张图是我们付费购买的,转载也可直接使用,不用换掉它)
    朱峰写了一篇: 《写给技术人的合伙攻略》 http://mp.weixin.qq.com/s/v-8s2uS5jV_kMewj10rP7A 是一些具体办法,可以看,但实施起来仍然有难度,不过多知道一些可能性总是没错
    原文:《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http://mp.weixin.qq.com/s/C5aDa0pzoUGk6_4q-qKCaQ
    感谢昨天Keso的推荐,我不敢继续偷懒,赶快更新了一篇

    我会在每篇文章结束推荐一个我比较喜欢,但阅读量不高的帐号。同时这些推荐列表会放到我公众号菜单的推荐阅读菜单下。推荐标准是:我喜欢读、有一定历史、流量低、更新频率不太高、没有参加任何联盟。不接受推荐和自荐。这是为了改善目前大号过大造成的题材单一现象。让我们把更多的关注投给那些有趣的个人帐号吧。下面是本次推荐。

    吃很重要(公众号ID: wehavetoeat)

    这个帐号我很早就想推荐,但是一直拖到了今天。西维写过很多文章,分布在很多领域,无论是在网易另一面写时政,还是在雪球写金融,后来自己开了这个公众号写美食,都是一流水平。她是喜欢刨根问题的那种作者,所有事情事无巨细非要弄清楚,非常可贵。我一直非常喜欢读她的文章,每个领域都喜欢。

    因为我的拖拉,西维把这个帐号从个人爱好发展到商业化。这不太符合我一贯推荐原则,但这是我的拖拉造成的,内容质量并无下降,所以仍然推荐。她同时还在招聘人一起做这个帐号,订阅的同学别忘了去看看招聘那篇,最新一篇就是,没准适合你呢。

    本文来自霍炬的微信公共帐号“歪理邪说”,用微信添加 wxieshuo 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帐号信息,内容必须与本文保持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本公众号一切内容禁止摘编、衍生及演绎。

  2. 腾讯提供20亿资源助力公益,互联网让公益更有温度说道: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互联网对生活、经济各个层面的渗透,也见证了互联网科技本身的迭代。不过,对于互联网公益事业而言,过去十年仅仅是开篇。”

    今天,2017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北京召开,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Charles(陈一丹)在峰会上说。

    2007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收到了第一笔来自陌生网友的善款,而十年后的今天,腾讯公益已经成为一个不断进化迭代的互联网公益平台,上线了超过20000个公益项目。

    十年后的今天,腾讯公益平台累计获得捐款18.9亿元,参与捐款人次1.1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众慈善筹款平台。腾讯宣布,推出旨在进一步推动公益生态发展的“腾讯创益计划”,首个重磅动作,就是拿出价值20亿人民币的广告资源,助力全国的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提升公益创意传播能力。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有机会将公益的理念真正贯穿到互联网的产品当中,腾讯的技术团队已经开始践行。在今天的峰会上,来自腾讯优图实验室的周可菁为大家分享了腾讯利用海量人脸检索技术,让AI助力公安、公益寻人的故事。

    2017年3月,腾讯优图团队将人脸检索准确率从原来的99.65%提升至99.80%。这0.15%的提升,使得优图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上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同时,今年4月,腾讯优图以83.29%的成绩在海量人脸识别数据库MegaFace测试中拔得头筹。

    依托腾讯优图世界领先的人脸检索技术,今年3月,由福建省公安厅与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联合发布的“牵挂你”防走失平台正式上线。

    这一次,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它变得温暖而有价值,因为这意味着能够更多走失儿童、走失老人有更大的可能被找回,让更多的家庭有希望早日团聚。

    鲤中派出所送走失老人林某回家

    “优图天眼”支持亿级身份人脸检索,具备毫秒级检索速度。不仅能够帮助找回走失人员,还能迅速完成人脸和逃犯照片库的匹配,精准实时返回可疑人脸数据,实现报警通知,助力公安建立智能追捕逃犯体系。

    在今天的峰会上,腾讯优图联合腾讯互联网+、腾讯云和腾讯志愿者正式发布“优图天眼寻人解决方案”,并诚邀全国公安、政府机构与我们开展合作。据了解,这套系统已跟QQ全程助力、宝贝回家等寻亲平台沟通接入合作。

    “十年来,科技手段对于公益事业的推动能量是不可想象的,腾讯公益平台将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公益项目与公众之间连接器的作用,继续促进公益的透明与信任,连接更多的善念。”

    正如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Leon(郭凯天)在公益峰会上说的一样,未来,我们还有更多的可能。

    除了移动支付普及、“指尖公益”的流行所带来的便利之外,互联网公益平台也在不断变得透明和可追溯,让人们的信任能有所依托,变得越来越乐善好施、更乐于慷慨助人。

    “我们站在互联网公益十年这个节点,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希望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聚微爱成浩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