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创业者的噩梦 – 明明我先想到的

一般人写文章,写到一些不那么好的案例呢,都是我的朋友谁谁。

不过我这边呢,就不太敢这么写,因为我的朋友都太厉害,各个搞个上市公司跟玩一样,所以呢,成功的案例,我的朋友比较多,失败的案例,我自己比较多。

所以今天说的其实是我自己。

曹政:创业者的噩梦 - 明明我先想到的

很多时候,看到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上市发布了,好评和口碑如潮,那个,朋友圈里我偶尔会得瑟一句,看到没,这不就是之前我提到的过的那个啥啥么,瞧瞧,我说这个领域有机会吧。

别人呵呵一下,心里说,就你懂,你早干嘛去了。

其实,很多创业者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是明明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点子,很正确的判断,但是最后眼巴巴看着别人把事情做成。

这就是创业中最重要的一项素质,也是我最欠缺的一项素质,执行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天天写创业,自己做的事情却不值一提的原因。

执行力的鸡汤文章多的不要不要的,但如果只是强调执行力的重要,那实在没有意义。关键是,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的要点

第一,从空想到方案
你有一个想法,和你有一个可操作的想法,这是两回事。
将想法变成可操作的方案,并且相对准确和实际的评估出操作成本。

第二,确认你或你团队的能力足以覆盖你的方案
我想发明一款高智能无人驾驶飞机,上班不堵车,还能自动规避其他飞行器,而且晚上充电白天就能飞。控制成本在30万人民币以内,以后买房在远郊,省下的钱飞去上下班。机翼可以收缩很容易进入普通停车位。

我这想法不错吧。

我自己搞得定么?肯定没戏。
我的团队搞得定么?还是没戏。
我能延揽到搞得定的技术人才么?想了想,还是没戏。

这种想法,再好的机会和市场空间,和自己没关系。

在这里,很多空想创业者会认为,只要融到足够的钱,就很容易找到满足诉求的人才。我不能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我肯定的说,如果你欠缺的是技术门槛比较高的人才,不管你融资多么顺利,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都是小概率事件,除非你的影响力跟李开复一样。

第三,抓住问题的核心
影响执行力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我一直以来没有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就是想太多。
但我和很多创业者不同。

一些创业者是想的过于美好,在产品还没有发布的时候,就会想到太多后续的形态和商业路线图,然后把太多精力放在根本不需要开始就准备的事情和问题上。

我的问题在于,我的负能量比较高,考虑太多负面的,不确定的,潜在的风险和麻烦,所以在这方面思考过度,也就影响了产品的快速设计和实现。

快速原型,快速迭代,快速试错,一定是需要抛弃太多细微末节,抛弃太多不必要的考虑和设计,抛弃一切过度的思考,紧紧围绕整个方案的核心来进行。

第四,克服问题的能力

很多创业者,遇到问题会停下来等,等找到合适的人,等找到合适的技术,等找到合适的资源,然后等着等着项目就黄了,或者看着别人做起来了。

克服问题的能力是,不代表你具有足够的技术,足够的资源,足够的人才,是的,很多成功的项目,你仔细分析,他们都不存在这样优越的背景。

你知道如何在人才,技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做好你的产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当年李兴平在即缺乏技术人才,也缺乏足够的其他资源的情况下,先后做出了中国最大的网址导航网站,小小游戏网站,音乐网站,以及一堆七七八八访问量很高的网站。这绝不是运气,只是我们很多人会有一种思维定式,以为做个成功的网站必须有技术,有人才,有优秀的设计,其实你抓住了核心后,发现很多都不是必须的。更多创业者经验:www.yangfenzi.com/tag/chuangyezhe

前段时间我看到知乎有个热帖特别好,题目大约是,哪些看上去很强大的技术其实实现方式很简单。(记不清具体题目了。。。) 我看了很多答案也是非常有意思,其中不少游戏行业的案例,一些小设计团队,小的开发团队,用很简单复用性极强的一种常人想象不到的设计思路,以最低的技术成本,实现了看上去很复杂很高大上的产品效果。 这样的案例在很多类型的项目中其实都有体现。

以前我也提过这个能力,就是简化的能力,将复杂的东西简化的能力。

在把握核心诉求不损失的情况下,能够善于简化工作,就能极大提高执行力,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特别是时间成本。以及,规避一些看上去很复杂的技术问题,或者其他各种设计问题。

第五,步步寻求反馈,进度分解到位。

又是我做的非常不够的地方。

创业者,觉得自己想清楚了,任务也布置下去了,团队也都表态了,好像也没啥困难和问题了,然后,忙其他事情去了,过了俩月,拉团队出来说,进度咋样了?那么结果有以下几种。

1、啊,延误了?为什么?
2、产品出来了,赶紧瞅瞅,等等,做的这个是啥。
3、产品出来了,赶紧瞅瞅,看上去不错啊,上线发布,哎呦,用户一上就垮,赶紧修复,啥,无法修复,要全部重构???

以上几种可能,结果其实都一样,就是在你预期的时间内,完全,彻底的达不到你预期的效果。

步步寻求反馈,从产品的原型设计,到技术的原型设计,到技术的核心模块,数据结构,都要求给予明确的反馈,你说你不懂技术,但你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指标,比如说,这个产品最频繁的调用请求会集中在哪里,这个请求频次会在什么量级上。

很多技术人员有个误区,觉得说我做完了代码,做完产品,然后再去做压力测试,再去调优。

当然,实话说,作为快速实现的产品,我们也许不奢求性能多么卓越,或者考虑多么长远,但是对一些核心诉求的部分,至少应该有一个及格标准,也就是至少可以保证稳定发展种子用户的能力,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这个东西就没有可用性了,那么这个压力测试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呢? 你的数据结构出来,你整个功能里最核心的几个高频次SQL写出来的时候,这个压力测试就可以做了,灌进去几百万条数据,关掉query cache,做压力测试,看看是否符合预期,这个及格了,你后面写代码就心里有底了,但如果这步没有做,等你上线后发现,哎呦,这里有问题,这改动就小不了了。

从产品的设计,到技术的实现,每一步都要得到执行者的反馈,和预期进度的对比,并且要清楚在整个团队里,谁可能成为瓶颈,谁可能正在坐等他人的进度而无所事事。

而这种反馈,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有真正的彼此共识和细节的认知,并将各种可能理解歧义或者产生隐患的问题尽早暴露出来,达成共识,而不是一句空洞的总结,“今天,完成模块1,明天,计划模块2。”

很多时候,团队人越多,这种反馈和进度的确认就越难。

有些创业团队,在这里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资金的消耗,简直是惊人的。

第六,不论成败,认真细致的总结

有很多情况,也许做的已经足够努力,但结局依然不尽人意。

一句简单的方向错了,或者说能力不足,或者说资源不足,来盖棺定论,是对不起所付出的努力和工作的。

作为创业者,做坏一个项目,做坏一个产品,没什么大不了,重头来过就是了,但学费要交的有价值,团队和创业者的成长要有价值,否则就等于是白交学费,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所以认真细致的复盘非常重要,对事不对人,在哪个环节,哪个步骤上,思考的地方错了,还是执行的方式错了,还是选择的技术方案,产品设计路线图错了,要认真的总结到位,不推诿,不埋怨,找到真正的问题,这学费才算值了。只有这样,下一次的成功率才会更高一些。

想到了,只是很小的一步,从想到 到做到,要迈很多很多步。

——————————————————————————————————————

关于罗永浩和锤子,真的没啥可说的,只有少数人看出来,我上一篇文章其实已经代表了我的态度了。

今天中午,我发现,如果要是做营销号,今天就应该立即深扒流年不利的朴槿惠与邪教,很容易做出一篇十万加。内容都不用多费力,把知乎的回帖重新整理一下洗个稿足够了。不过想想算了,实在不想靠这个涨粉,那样的话,我跟“今日头条”还有啥区别呢。 有兴趣的童鞋自己去知乎扒吧。

【文/曹政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写给创业者:如何抓住黄金十年?

➤ 冯大辉:创业者的责任,至少包括“创造价值与兑现承诺”

➤ 曹政:断崖式下跌-创业者的噩梦 居安思危,时刻反省,成事不易

➤ 商业丛林法则:银泰集团创始人沈国军对创业者的三点忠告

➤ 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战略是科学,也是艺术和手艺

➤ 马云的湖畔大学第二届开学,内部课程首次曝光

➤ 湖畔大学学员陈方毅、汪小菲、王利芬等拜师马云

➤ 马云:湖畔大学主讲失败案例,要做民营企业家自己的大学

➤ [潘谈会]潘石屹、雷军、冯仑与创业者对话:创业OK ? 创业OK !

➤ 神奇百货王凯歆负面缠身,那些红极一时的年轻创业者们还好吗?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王晨阳说道:

    今日头条那一句亮了!两年前就不用今日头条,非常看不起今日头条骗点击量的小伎俩,顺带也想不通周围使用今日头条的原因。感觉现在网易新闻和zaker的文章质量也是越来越差

    再请教曹老大一个问题,对于今日头条这种自己不产生内容又没有人工把关的媒体软件,推送文章质量经常层次不齐,甚至存在有失偏颇的文章,而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有没有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常见问题?(百度搜索,知乎,头条都有类似情况)

    总结的很赞,转发给公司同事学习,执行力是每个初创公司常遇到的问题,眼高手低是创业命门。执行力,创业公司必备,一个人顶几个人用。Android,Ios,服务器,修改图片,电商等都要懂一点。同时同事里要有某个领域是很精通的。后面要是资本雄厚慢慢招人。小公司不好招人。特别是不离不弃加班加点的人。

    边做事边总结各方面的时候都考虑到了居然没有考虑股权纠纷,我还是太天真了,后来公司在去年倒闭了,我糖尿病医疗服务方面的辅助。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有的就是擅长研究和多想,有的擅长执行运营,有的擅长人际关系也资源整合。只不过前者的重要性与乐趣往往不在职位与金钱上体现而已。

    有思考,有烧脑,对比点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执行力往往更稀缺。
    和无数人讽刺小米一样,但人家就是牛,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
    自我感觉一是没有冲动,冲动是双刃剑,而且是特别需要智慧的。再就是一点都不想号召别人干什么事情……总的来说雄性激素太少了?

    哈哈 别用嘴炮救国 曹老师想表达个对某人的态度也太谨慎了 分两篇文章来表达 发现好多靠谱的人对批评罗永浩都有点忌讳 是怕沾一身腥么

  2. 祁媛媛说道:

    曹老师能否对互联网公司的职员职能做一次细致的阐述,比如产品、技术、运营…… 这些,我觉得还是亲身经历公司发展的人理解得更深刻。

    各种新闻APP里层出不穷的标题党 早已成了读者的噩梦

    今日头条的娱乐性内容,实时性的小新闻和流量不能忽视。我微信公众号在朋友圈分享根本没有粉丝,积累很久才几百个。在今日头条上一个月就能把一千个导过来。同时我今日头条每个月还有几百块的广告收入。对于某些方面的奇闻坏事别的渠道估计都看不到相关的内容。头条的目标用户都变成农民工了,你们喜不喜欢人家根本不在乎,民工看新闻只在乎爽,民工人数好几亿,秒杀中产阶级。

    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莫总以为别人抄袭你。你发明了鞋子却见到一个与世不通的岛国人们都穿上了鞋子那么别人抄袭你的可能性便不存在。人性相通需求相通,商事宜快勿慢,切记。

    记得之前看 有个书 程序员的呐喊吧,作为一名员工,清晰的看到程序的问题,以及公司的一些的问题,可是老板就是不听,然后看到对手一点点起来,看到对手上电视,气的想砸电视。其实作为曹大这个级别的,不需要那么强的执行力。能够比大多数人更早看到趋势,用较低的价格投资这个趋势里面的优秀团队。就抓住了这个趋势了,而且比自己做效率更高。

    有些人有想法, 执行力差些。 有些人没什么想法, 但执行力强。 创业需要想法和执行。 能两者皆有的最好, 但是门槛稍高就极少, 因为要达到门槛都需要积累。 没门槛, 乱抄袭的方向才会单纯强调执行力。 没法两者兼得的可以找互补的一起做。 现实中成功的大多是组合的。

  3. 曹政:谈谈创业这点事之 单点突破说道:

    翻知乎的时候,发现有个旧帖,是关于百度贴吧俱乐部和百度空间app相关的讨论,有个人整段引用了我百度空间的旧文,然后,我发现我都忘了写过这样的文章。再然后,我发现我当时的判断居然又是正确的。

    原文引用如下

    最近百度上了两个 社区产品,一个是贴吧俱乐部,一个是空间APP平台.
    说实话,caoz一个都不看好.是不是说他们做的东西没有用户需求? 当然不是,有需求,而且需求强烈,但是caoz仍然坚持不看好.不看好的原因是百度把不同产品需求硬凑在一起的做法.
    caoz一向认为,互联网的事情和传统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每件互联网的事情都可以在传统领域找到映射,所以做了两个简单的比喻, 贴吧好比就是大排挡,生意火爆人流密集,各种风味应有尽有. 然后您在大排挡后面搭了一个棚子,就敢说这是私人会所,这事靠谱吗? 这就是贴吧俱乐部的问题. 百度空间好比是咖啡厅,茶馆,不少人在那里读书看报聊闲天,已经有了自己的口碑和品牌, 然后突然看到人家"开心网"娱乐城生意好,在自己咖啡厅里硬放上一排游戏机,这事靠谱吗?这是APP平台的问题.
    小公司做产品,大公司做资源,但是事实上还是产品做好是最重要的, 所以开心网才会后来居上,异军突起,资源有时候也是包袱,没有资源反而更能激发产品的创造力. 希望把贴吧的资源,空间的资源利用起来,然后以此做出来的东西只能是四不像,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不断的妥协,caoz说过,妥协的产品就一定不是好产品,就算你用到了无敌的竞价位,抢到了"开心农场"搜索结果的第一名,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当然,打脸的事实是,没想到开心网后来完了,被腾讯击溃。

    (说个事实,贴吧俱乐部最开始,我算是提议者了,当时我在百度产品部门,最后一年,我建议学习豆瓣小组,搞百度群组,贴吧是以主题为纽带的社区,我希望有以人为纽带的社区,但强调内容的积累,以此对抗QQ群。但当时我强烈建议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产品,然而后来公司大概是认为没必要做重复的事情,而且贴吧的产品团队有足够的经验和用户基础,所以这个事情后来并入成为贴吧俱乐部,这是我一直不认可的。当然,事后看一下,即便让我负责群组,能做成功的几率也非常的不高)

    这里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做产品,不要试图把不同需求杂糅起来,不要试图针对不同诉求的用户提供一个大而全的产品。

    我好像没公开暴露过我自己的创业史,说来很惭愧,没啥成就,不过有些经验教训,和这个观点密切相关,还是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次创业
    我最早看网易搞免费域名三级 yeah.net,通过免费域名弹出广告窗口,那是98年底,99年初的样子好像是,我觉得这个模式不错,也照着搞了一个免费域名服务,但用户注册量不多,使用率也不高,几个月没什么效果,后来看到付政军(后来9158的创始人,CEO,搞到香港上市,中国网络直播领域的第一家。),韩啸(现在互动通科技CTO,算是从太极链创业一路延续下来,近20年从未换过工作。中国最早的门户视频广告是他搞的)他们搞了太极链,一个文本广告交换系统。 当时觉得这东西发展很快,而且技术门槛不高,于是花了两天时间复制了一个,作为免费域名的增值服务。

    然并卵,对免费域名服务毫无帮助。

    后来想干脆独立出来做,结果很快冲到了市场第二,并且保持了相当长时间,虽然说那个年代,赚钱不容易,但中国最早的一批站长,都知道我的产品,从知名度和好评度来说,也不算很失败了。

    那么反思一下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广告交换和域名服务,虽然都是面对站长服务,但用户目标诉求不一致,放在一起并不能彼此帮助,分开做才有机会。

    n年后,同样的事情又重现了一次,当时文本广告交换江河日下,失去了市场,(我记得旧文提过,因为搜索引擎的时代来了,站长的流量获取方式发生了改变,而我落伍了)。当时我搞清楚了一个能够提升统计系统负载能力的关键技术(其实蛮简单的),然后做了一个网站统计系统,一开始又犯傻了,作为文本广告交换的增值服务推出,试图扭转持续下滑的局面,结果又是然并卵。 后来觉得这东西应该独立出来,结果一独立出来,机会就出来了。

    庞升东和姚剑军先后用这个系统的第二个版本,第三个版本,做成了一统统计和CNZZ统计。先后成为国内免费统计市场的No.1。 那么,反思一下,还是同一个问题,统计服务和广告交换服务,依然是不同的诉求,捆绑在一起,前者并不能对后者带来多大的帮助,但分开反而更明确目标,更有价值。

    那么,我还有一次彻底失败的创业,在2004年,当时做了一个oa系统,从代码规模来说,那是我做过的最复杂的系统(代码量是cnzz的100倍吧,不夸张的说),当时试图复制一个国内领先的oa系统,很佩服自己的一点是,如果仅仅从功能的罗列而言,我基本上一个人(先后有两个初学编程的助理在我的辅导下协助了一部分代码)把一套复杂的商用oa系统复制出来了。 但,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这么做。

    2004年前半年,我还不认识俞军,对产品的概念很模糊,罗列功能和追求全面是产品的设计思想,结果到最后,客户会反映,这玩意实施困难,操作不友好,而我呢,总是认为,他们太笨了,根本就没认真研究我的系统。

    今天我会明白,自己做的那么不友好,那么复杂,人家凭什么要研究我的系统。

    oa的彻底失败,主要是因为我自己,没有真正做需求分析,没有真正去研究用户的目标和痛点,没有抓重点,抓核心,完全是基于山寨成熟产品,然而,又没有任何交互设计的基础,也没有营销能力,基本上,就是各种不靠谱的组合。话说回来,交互设计的短板其实一直存在,CNZZ能做成,虽说服务端和前端的数据展示逻辑是我做的,但交互设计这块,我提供的版本其实全都被阿飞改过了。

    从1998-2004,说来我从业六年,算是互联网经验丰富,但是直到遇见俞军,我才重新认识了互联网,而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观的彻底变革。

    不要试图功能全面,不要试图满足所有需求。

    俞军老师前段时间分享产品设计原则,提到一个观点,用户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我们要知道,不同的用户,存在大量彼此矛盾,彼此不兼容的需求,满足所有人,等于满足不了任何人。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是产品设计的必由之路。

    前段时间创业分享会,有个男粉丝的创业项目,是关于户外旅游的,标题和用户痛点很好,我非常欣赏,他说,中国新移民在新加坡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无聊!我觉得这个选点太特么的对了。然后私下我们交流很多细节,说专业玩家自虐游,他们有;普通健身出游,他们有;家庭休闲亲子游,他们也有,爬山,越野,徒步,漂流,潜水等等等等,合作伙伴很多,提供的产品类型也很多,突然,我发现这里有问题了,你们才几个人,才多少精力,面面俱到最后肯定出问题,那么我的建议是,做多不如做少,做全不如做专,抓住核心用户人群,抓住核心诉求,坚决舍弃其他。

    小公司,创业团队,务必找准你的目标诉求,找准你的业务方向,做多不如做少,做全不如做专。做加法的产品经理满街都是,会做减法的才是真正高手。

    大公司其实也同理,针对不同领域的探索,新领域,新产品,不要试图一款通吃,不要试图以一个产品满足所有人。腾讯如此强大,微信和QQ还要左右互搏,用户群依然有区分。

    有些类型的产品,用户需求集中度高一些,比如搜索引擎,有些,用户需求集中度低一些,比如游戏。集中度高一些的领域,有可能存在垄断性产品,但大部分领域并非如此,特别是针对小公司,创业者,你必须找到一个细分领域,从一个突破点做起,才有比较多的机会脱颖而出。成功之后,你可以试图去用扩展新的用户群,但切记不要试图用一个大而全的产品包打天下。

    淘宝那么厉害,还要拆出来天猫,然后是闲鱼,飞猪等不同品牌,来针对不同诉求做细分。

    写公众号也是如此,满足细分人群就很好了,试图满足所有人,非人格分裂不可。

    做多不如做少,做全不如做专,会减法才是真懂产品,这是今天分享给各位的创业心得。

    赞赏是我开公众号最大的理由,我不认为关闭赞赏有什么伟大的。毕竟赞赏是完全依赖于用户自己的价值判断所进行的付费行为。

    各位可能看到了,我很久没放广告了,其实我邮件里有一堆广告合作申请,但是鉴于对个人品牌的一种过度的珍惜吧,反正我最近是一个都没敢接。

    当然,有合适的我还是会考虑接的。

    下面发一个推荐,不是广告,是推荐。

    之前 我的文章 知识分享,红利期还有多久,提到北冥乘海生 这个家伙,在知乎live就赚到了十多万,让我羡慕嫉妒恨不已。幸好文章收到了他的大额赞赏,才让我平复心情。 最近看他的文章,互联网广告作弊系列,整理的还是非常到位的。 倚老卖老的说一句,在这个领域,我算是前辈,但世界毕竟是属于年轻人的,我看了看人家的工作经历和相关文章,感觉现在初入行的年轻人跟他学似乎比跟我学还要靠谱一点。

  4. 孙文亮说道:

    这思想曹总你要跟网易说说。 看看他们的游戏产品,总想着把所有能想到的游戏元素都杂合到一个游戏中,希望达到让玩家不那么快失去兴趣的目的。 结果他的几个大型3D游戏都要死不活的。 倒是他的西游系列还有老客户在玩。

    设计产品时确实有时把握不好要不要加某些功能,读完很受启发,结合自身经验有了一些思考,非常感谢曹大大的分享。另外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曹大大以后写文章时在引用文字那里也能够在各个段落之间多空一行,格式强迫症表示这样阅读起来会比较舒服。

    1、成功者心态,上来肯定要干大的,要不太没面子了。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从无名小辈开始,从一无所有开始。作为一个成功者,恭喜你。但是,很遗憾,你再也回不到籍籍无名,什么资源都没有的原点了,也就是人说的“初心”。单点突破需要这种初心才行。这个难度究竟有多难?!我看,说起这个难度,就像你要重新回到娘肚子里,从小到大,再重生一次吧。当你看到王健林豪情万丈,联手腾讯、百度,一出手就50亿。你就知道他已经丧失了单点突破的可能性。结局不用我预测就已经注定。 2、 所有瞄准、学习和挑战的榜样,都是已经成功的互联网公司。BAT也好,小米也好,京东也好。它们都是经历了很多年“单点突破”之后,如今都财源滚滚,任性地四面出击。大家的榜样都是今天不再需要单点突破,成功之后的它们。而没有人会去学习当年它们的初创阶段,那是根本无人关注,灰头土脸的时候。事实上那才是走向成功的真正关键!当看到黎瑞刚整合百视通和东方明珠,打算打造出一个BAT级的体制内的新媒体巨无霸,但是只要你看看那一堆具备垄断性资源的所谓全媒体业务,你就知道,他再也没有机会单点突破了。结局也是谁也改不了的。

    互联网的成败首先是点的艺术,不贪大求全,要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把一个点逐渐做强做大,最后才开始部署面的格局。有了点才有做面的资格和基础。所以失败的共同点机会都是抓面不抓点,最终劳民伤财,功败垂成。

    首先,“单点”。这一个点,要足够专、精、尖。第一类的点,类似腾讯的QQ和微信,百度的搜索,阿里的淘宝、支付宝,小米的智能手机。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同时符合趋势,未来是风口,现在不是风口。提前强攻,占据主导,让自己成为这个点的代名词。当然,不能找到这种第一类的点的话,第二类第三类也行。总之,有点才能有面,面才有意义。 其次是突破。突,就是格外突出,格外突兀,要能够脱颖而出,能够鹤立鸡群,能够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破,是能够破局,颠覆原有格局,奠定现在与未来根据。也就是说,哪怕只是出色一点点,也要成为用户的“首选”。并且,要取得别人再很难逾越,很难让别人再突破的主导力量,或者垄断性力量。抓点是容易的,随手就可以抓一个点,但是难在把一个点做到极致,做到让人最终望尘莫及。无人再可以挑战。在线教育是很有未来爆发力的点,但是,目前没有谁能够把这个点做到赢者通吃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