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刘侠风事件背后的儿童新闻伦理探讨|教你9招如何识破假新闻

想必你已被“罗尔事件”霸屏了两天。高达两百多万的捐款数额让这一事件的性质远远溢出“父亲为爱女筹款”的边界而成为一起公众事件,而从刷屏到内幕曝出只用了短短几个小时,经历了大反转的公众不禁发出“诈捐”“带血的营销”的质疑。目前这一事件仍在发酵,当事人出面回应质疑、道歉。

各大媒体包括自媒体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追踪、评论,而大部分报道的标题中,都毫无避讳地写出了当事白血病患者、一个5岁女童的名字——罗一笑。有些媒体自觉不妥,以“罗某笑”代替。而对当事儿童照片,也没有丝毫避讳就拿来使用,甚至连马赛克都没有打。这样的报道到处都是:

关于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从来都需要进行周密的新闻伦理问题考量,采取审慎的方式。一个5岁的白血病患者女童,隐私信息这样暴露在公开环境中,媒体的做法真的妥当吗?显然不是。这极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隐性的受伤害风险,这里的伤害不单纯指身体伤害,还包括心理胁迫或社会歧视。这样一个关于儿童的新闻伦理问题,很多媒体又一次失误了。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的身份信息是其父亲罗尔首先公之于众的,这等同于经过了儿童监护人的许可——这里请注意,其父在文章中公开女儿信息,与主动向媒体自曝信息仍是有差别的,在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规范中明确规定:“报道中涉及他人隐私的,应征得当事人书面同意。对于报道对象向采编人员自曝隐私的,在采访时应及时录音存证,并让报道对象签字认可。”

罗尔刘侠风事件背后的儿童新闻伦理探讨|如何一眼识破假新闻?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孩子的信息已被其父公开,出于对儿童的保护、对“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考量,媒体仍需有这样的自律和自觉,不使用当事儿童的真实姓名、照片,在报道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那么,媒体工作者该如何判断当事儿童是否应因面临风险而应当受到保护呢?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保护问题媒体专家丽贝卡•福德姆给出过这样一条常用的经验法则——如果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愿意在涉及侵犯儿童的事件背景中或可能使其受到侮辱的情况下,让她或他的身份被公开吗?这将有助于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应当享有与其他孩子同等的权利,无论其是否为自己认识的孩子,无论是远方的孩子,还是身边的孩子。

事实证明,在记录侵犯儿童权利事件的图像中,采取充分保护当事人身份策略所获得的视觉影像也能够与其他拍摄方式一样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说服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高级摄影编辑艾伦•托尔米就曾建议,在拍照时让孩子们参与到保护其身份的行动中——例如,让孩子的脸不要正对镜头或者让孩子蒙住自己的脸。采取这样的方式,影像不仅不会乏善可陈或给人一种不自然地躲闪回避的感觉,反而突出体现了处于危险状态下儿童的情况,强调了对其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同时也维护了他们的尊严。

这些未成年人报道伦理是有法律依据的,另外,媒体行业、儿童相关保护机构也分别对这个问题的进行了操作规范,以下是小编(id:xjbcmyj)收集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规范》、《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BBC报道守则》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关于报道儿童问题的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一起来学习、参考。

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

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规范

采编涉及未成年人的负面报道,要遵守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未获得未成年人监护人同意,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址、肖像等能够辨别和推断其真实身份的信息和音像资料。

报道中涉及他人隐私的,应征得当事人书面同意。对于报道对象向采编人员自曝隐私的,在采访时应及时录音存证,并让报道对象签字认可。如此种隐私有伤风化,应拒绝报道。对于大曝他人隐私的,如婚恋案件,除非本人书面同意,否则,应拒绝报道。

特殊人物面部应虚化处理,其中包括案件涉及的妇女、未成年人, 批评报道涉及的未成年人。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采集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

罗尔刘侠风事件背后的儿童新闻伦理探讨|如何一眼识破假新闻?

BBC报道守则

BBC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公平合理地对待采访对象,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在对待儿童的时候这一点特别的重要。

BBC运作的模式当中,很基本的一点就是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除非明显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否则私人行为、信件和谈话不应该被公诸于世。

由于新闻报道在网站上都有存档,所以注意BBC有关照片要得体和贴切的这个原则是重要的。例如在9.11事件期间,我们认为发表人们跳出窗口的照片是不恰当的。您也必须注意,所有不同年龄层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上互联网,所以我们在选择照片时要更加谨慎。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不能让任何儿童蒙受进一步的耻辱;避免可能使儿童招致报复的的归类或者描述 ,包括进一步的身体或者精神伤害、终身虐待或者遭到当地居民的歧视和排斥。

对下列儿童,应使用化名并且对其视觉形象进行模糊处理:

(1)遭到性虐待或者剥削的儿童;
(2)施行暴力或者性虐待的儿童;
(3)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除非儿童、其父母一方、或者监护人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同意公开身份;
(4)被起诉或者定罪的儿童。

【文/text | 小愚 措大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

————————————————————————————————————————————————————

《如何一眼识破假新闻?赫芬顿邮报记者教你9招》

作者:NickRobins-Early (赫芬顿邮报国际新闻记者)
来源:Huffingtonpost 编译:小愚 措大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由于Facebook出现的误导性信息可能左右了美国总统选举,外界对此不断提出批评,前一段时间,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加入了相关讨论,他表示,在Facebook上重复这些“彻头彻尾的谎言”将使人们真正开始相信他们。

而同时BuzzFeed News的调查显示,在总统竞选的最后三个月里,该网站上的假新闻比真新闻更受欢迎,也吸引了更多互动。

作为普通受众,在鱼龙混杂的信息迷雾中如何保持一双慧眼,小编(xjbcmyj)编译了赫芬顿邮报给出的9个建议,教你如何识别假新闻。

Facebook上的假新闻,声称索罗斯去世。

如果你最近一直在关注Facebook,你可能已经看到这些新闻:弗朗西斯教皇支持唐纳德·特朗普;由于致命的疾病,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城市被隔离;德国刚刚批准的儿童婚姻。其实,这些事件都没有发生,但这并没有阻止这些所谓的“新闻”像病毒一样在传播。

假新闻——尤其是在选举年——越来越成为社交媒体的“标配”。这些旨在欺骗的虚假新闻在互联网上泛滥,很多时候,读者转发之后才发现新闻是假的。更多罗尔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uoer

公然发布假新闻不是数字时代才有的——看看你附近的超市的过道上的小报就知道——但是值得人警惕的是,这些新闻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读者轻易地就能看到、点击、分享,有大量读者同时在做这样的事。

根据BuzzFeed上周发布的调查结果,在大选结束前的三个月,Facebook上的20个流传最广的假新闻参与程度,要超过19家主流媒体的20佳的“正牌”新闻。

Facebook上一个美国新闻页面,链接了一个假新闻。

事实就是这样,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没有检查和制衡来防止假新闻的出现。在未来的日子里,社交媒体平台需要解决更广泛的问题,包括像Facebook的编辑在审查其内容时该采用怎样的尺度。

在相关问题逐渐平息后,Facebook周五宣布,它将开始寻找办法从源头中清除一些种类的假消息。 Google也表示,计划停止假冒新闻网站使用其广告销售服务。

罗尔刘侠风事件背后的儿童新闻伦理探讨|如何一眼识破假新闻?

识别假新闻,这里还有一个快速入门指南。

1:不要只读标题

假新闻得以传播的方式之一,就是繁忙的读者会只看了标题和开头,就决定转载。假新闻的传播者有时会利用这一趋势,将新闻的开头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展开,之后填充一些明显虚假的信息。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文章标题耸人听闻,但点进去之后的内容与标题完全无关。

2:留意发布新闻的媒体

在不熟悉的网站中出现全大写的标题应该立刻产生怀疑。搜索网站的名称并检查其发布的其他文章,从而确定该网站是否值得信赖。

有一些假新闻网会直接声明他们是在进行讽刺或不提供真实的内容,但有些网站则会模仿主流新闻媒体,读者要学会检查页面的URL信息,确保它不是伪装成可信来源的虚假网站。

3:检查刊发日期和时间

假新闻另一个常见因素是旧事重提,让人们误认为一个旧事件是刚刚发生的。检查发布日期可以防止被误导。

有时,找到新闻发生的时间可能还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比如,刊发的日期是最新的,但其实文中是在描述一件过去的事情。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事件真正发生的时间。

4:作者是谁?

注意文章的作者可以揭示很多新闻信源的信息。检索作者以前的文章,就能看出他是一位职业记者还是有编造新闻历史的人。

5:检查文中链接及来源

文中缺少明确的来源是假新闻的明显信号。虚假网站可能也会提供大量链接来证明其文章,但基本上都是链接到假新闻的网站。检查这些链接,看看来源是否可靠。

6:检查可疑的引用和照片

对于假新闻作者来说,虚假的引用,甚至将引用来源指向大众,是非常简单的做法。看到那些令人震惊并可疑的引用,我们可以去检索一下受否有其他的地方报道了同样的事情。

同样道理,对于照片的“移花接木”也非常容易:将一个新闻事件的照片说成是另一个的。照片可以针对某个新闻进行修改,利用谷歌或TinEye等工具,检索图片来源也是辨别假新闻的方法。

7:警惕明显的偏向性

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三观一致的新闻。假新闻也不例外,很多文章都旨在激发读者偏见的情绪。

坚持新闻的事实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分享新闻应该是因为它反映了某种事实,而非因为新闻是支持某一方观点。

8:是否有其他媒体报道了同样的新闻

如果一个新闻看起来可疑,那读者可以检索一下,看看是否有其他媒体做了同样的报道。一个来自可疑信源且叙事宏大的单一新闻,应当引起怀疑。如果没有其他可信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那它很有可能是假的。

9:三思而后分享

假新闻就是依靠读者的分享来传播。在极端的情况下,假新闻可能会失去控制而对那些涉及新闻的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比如,有假新闻声称,希拉里·克林顿在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披萨店性虐儿童,该店的老板和店主都收到了死亡恐吓和恶意骚扰。在假新闻被揭穿之后,该店的员工依然还是受到威胁。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罗一笑白血病事件:圣母病是病,得电|不必爱心泛滥不必过度纠结

➤ 罗一笑事件是刺向善心的一把剑|网友怒斥罗尔 刘侠风消费网民爱心

➤ 连岳:圣母的G点是骗子永远的战场|罗尔用罗一笑悲情营销的背后

➤ 魏武挥:这个让人纠结的媒体生态|罗一笑 罗尔 小铜人的那些事

➤ 马云资助小马云其实是个谣言 范小勤只是阿里公益基金受益人之一

➤ 小马云范小勤爆红:大企业如何介入社会舆情,别让爱心毁了他

➤ 刘黎平:史记《罗尔小铜人事件记》|你在看热闹,别人在捡钱

➤ 太想出位忘了初衷:我国媒体最没奥运精神,缺乏人文和启蒙意义

➤ 中国首善马云和公益那点事儿:帮助别人是改变自己

➤ 媒体为何如此容易上钩——浑水煮面和郭美美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为明确新闻的真实性,Google 推出“事实查证”标签,Facebook 又该如何出招?说道:

    尽管 Facebook 否认自己的新闻媒体角色,但它也不应该逃避这种角色下的责任。

    Google 宣布,将在 Google News 添加一个“Fact Check‘’(事实查证) 标签,便于用户查找浏览真实信息内容的文章。Google News 汇集了多个来源、多种渠道的新闻,并会给这些新闻打上分类标签,包括“深度”、“评论”和“高度引用”等。现在,用户可以在热门话题旁边看到“Fact Check‘’标签。

    为明确新闻的真实性,Google 推出“事实查证”标签,Facebook 又该如何出招?

    接下来就轮到 Facebook 出招了。

    Facebook 现在已经扮演起了一个现代报纸的角色,向用户展示大量的新闻内容。虽然这些新闻内容与个人照片、视频、状态和广告夹杂在一起,但仍有近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是通过 Facebook 来了解新闻信息。所以,Facebook 有责任来严肃对待这件事情,让用户能够浏览货真价实的新闻(通过了事实查证、报道、审查、合法的新闻,而不是谣言、骗局或阴谋论)。

    今年 8 月底,Facebook 解雇所有新闻编辑,将热门话题的编辑、推荐和排名全部交给机器算法以保持公正性。然而,几天之后就有一篇关于“叛徒”新闻主播 Megyn Kelly 因为力挺希拉里,被福克斯踢出公司的假新闻被顶到 Facebook 热门话题榜的首位,之后被 Facebook 紧急撤掉。另据《华盛顿邮报》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Facebook 自 8 月底以来已多次出现假新闻故事内容。《华盛顿邮报》从四个账号对 Facebook 在 8 月 31 日至 9 月 22 日的热门内容进行了追踪,发现其中有5 个热门事件要么“必假无疑”,要么“极不准确”。

    Facebook 在 9 月份发表声明称,公司将推出一项技术用来解决热门话题中的假消息,但是显然,目前还没有施行,也可能是 Facebook 宣称的这项技术目前还胜任不了这个任务。

    无论如何,Facebook 都需要在事实查证方面有所作为。因为 Facebook 网站的许多内容都是由用户、家人及朋友发布,直接呈现在他们的个人资料里能够直接访问。而且,分享得越多,传播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成为热门话题,呈现在该地区每一位 Facebook 用户的页面上,所以公司仅仅通过 News Feed 来降低假新闻的可见性是不够的。

    基于事实查证后的文章与仅仅由用户顶起的帖子内容存在本质的区别,Politifact(政治真相新闻网)与个人博客的价值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然而,Facebook 却可以将这些内容平等地进行展示。

    也许要求 Facebook 能做到新闻网站的准确度与真实性有点不现实,毕竟它只是一家社交网络服务公司,也因此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 永远只是一个科技平台,而不会成为一家媒体公司。

    但是,尽管 Facebook 否认自己的新闻媒体角色,它其实已经扮演了新闻媒体公司的部分角色,因此也不应该逃避这部分角色下的责任。谷歌现在已经开始加紧探索解决方案,接下来,就看 Facebook 的了。

  2. 霍炬:“假新闻”时代,我是如何阅读新闻和媒体的说道:

    最近关于付费阅读,内容创业,新闻和媒体我有不少想法,打算逐渐写出来。恰好上周《新闻实验室》创始人方可成邀请写写我的媒体食谱(新闻实验室的一个项目,邀请大家来分享如何阅读新闻和获取信息)。这篇文章首先发布在新闻实验室,但是版本略有区别,发在我自己帐号的这篇会更详细一点,也会加入一些个人感受。

    很多人有过这个疑问,我们做为非媒体从业者,是否需要真正认真考虑每天阅读什么信息,或者是随便看点什么消磨下时间就行了。新闻和信息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对实际生活能有什么帮助和改变?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没有什么确定的答案。从长期看,我相信阅读足够多的信息一定会有长期效益,无论是未来做什么,从事什么行业或者在什么地方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在最近的10多年都经历了非常精彩的变革时代,很多人的命运都是不知不觉改变的,比如,我们应该在什么领域投入时间,未来行业会有什么变化,应该在什么地方生活,甚至似乎有一个机会,我要不要冒险试试看?是打好这份工还是去创业…相信在过去的10多年里面,每个人都不止一次面临这样的问题。在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根据什么,做出什么判断,如何选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在综合一些信息考虑之后的结果。对个人来说,真实可靠的信息,最大的帮助莫过于此。而阅读新闻的短期效应,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但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是不被蒙蔽。从更具体的案例说,可以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如果现在你有两周假期,有足够的钱,去瑞典旅游安全吗?一个版本是川普说的,瑞典经常出事,看看这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另外一个是所谓“主流媒体”说的,瑞典很安全,犯罪率比美国大城市低得多。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
    对于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而且往往不能代替别人做决定。所以,对非媒体从业者来说,阅读新闻、获取更多准确和专业的信息是有意义的。退一步说,新闻写出来本来也是给普通人提供信息的,大多数媒体并非面向专业人士。我的f媒体食谱分为几个部分,分别为:全局性的、直接关联的、社交和非社交网站。具体内容如下:

    全局性的信息主要来自大报。我读的比较多的是纽约时报、卫报、独立报。其中纽约时报是付费订户,因为它的时效性、覆盖面、准确性上有比较好的平衡,篇幅长度合适,也有比较丰富的历史链接。除了获取信息,当作英语阅读材料也不错。除了新闻,我还读纽约时报的美食和旅游两个分类,质量也都很高。卫报和独立报都是英国媒体,很多时候他们能体现出另外一种视角,是不错的补充。

    纽约时报成立已经166年,历史上出过不少错误,也道歉过,长期来看,它是值得信任的。如果不信任美国媒体,也很正常,有一些新闻事件当事人也这么想。比如斯诺登曝光棱镜事件,就选择先向卫报记者披露自己的身份。在斯诺登相关的一系列新闻报道里面,卫报总编受到了来自英美两国政府巨大的压力,但最终他们抗住了压力,以实际行动捍卫了新闻自由。如果觉得纽约时报和卫报都太左了,那么独立报是著名的中立派,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订阅纽约时报有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它提供了一个叫做“时间机器”的功能,可以查从166年前的创刊号至2002年所有出版报纸的内容。在这之后的内容就直接以网页数字形式存在了,等于对于订阅用户,纽约时报的166年新闻都是可以随便查询的。翻翻历史上某一天报纸的头版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从里面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就算不为研究目的,只为满足好奇心都划算,比如,去查查自己生日,或者父母和朋友生日的头版什么的。

    图:随手在时间机器里面一翻,找到了这一张,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直接关联的信息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理位置上的关联,比如我住在加拿大渥太华,为了熟悉这个城市和知道我身边发生什么,从搬到这里我就在本地寻找一份质量比较高的媒体做日常新闻阅读。地方媒体的投入比不上大报,但也有质量不错的。渥太华公民报(Ottawa Citizen)就是当地人比较喜欢的媒体。我主要读它的本地新闻事件和活动信息,比如市政新闻、选举、法律法规变更、火灾、事故、每周城市里的特色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有加拿大全国性媒体每日邮报,从这里主要关注一些联邦级事件、新闻以及的分析,这些没有城市级别事件那么密切相关,但仍然有比较强的相关性,知道它们绝无坏处。

    这两部分主要来自专业媒体。我帮两家比较出名的媒体(一家美国、一家英国)做过后台系统,知道他们的产品逻辑,工作流和每个角色的权限级别,至少从技术的角度看,我相信他们的专业性和严谨流程。虽然中美两国都在指责美国大媒体假新闻,但实际上从严谨和规范上讲,目前还很难找到比他们更可靠的新闻来源。个人虽然能提供一些补充,但做处理远远不够。新闻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至少到目前,还很少有个人能做到这样的投入。所以,信任专业媒体,再加上个人视角来做补充会比较全面。以上列出的专业媒体都是英文媒体。中文媒体质量问题很大,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有政策性原因,也有行业水平和眼界原因,在此不展开论述此事。我是非常推荐大家去读英文新闻的,起步有一些困难,要查着字典读,开始可能读的很慢,一天读一篇甚至两天读一篇都有可能,但读两周就会发现阅读速度快速上升。美国大选之后,每天美国新闻如同美剧一般精彩,我因此也读的比过去多很多,觉得越读越轻松。这也是个提高英语水平的好机会,总之,没想象的那么难。

    最后是社交和非社交网站,所有非专业机构产生的内容都放在这里。比如 reddit 和 twitter。reddit 从新闻首页起家,但现在实际上是无数基于共同兴趣社区的聚合地。我在这里除了看看被用户顶到首页的热点新闻,还关注了了不少板块,除了个人兴趣之外,和媒体/信息相关的还有:中立性讨论政治的板块 NeutralPolitics、向历史学专业学者和研究者提问的 AskHistorians、用户分享日常发现的 todayilearned。这三个板块消息都不多,质量和气氛都很好。没事的时候随手翻一翻经常能遇到值得一读的讨论。Reddit很好玩,它是Geek创建的,但是对于新闻、媒体和历史行业有巨大贡献,普通人得以在此讨论新闻和发布内容,并且被更多人看到。在社交网络逐渐替代论坛的今天,Reddit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它介于社交和非社交之间,像论坛又不完全是论坛,非常特殊。在中文也难以找到对应者。而且Reddit用户范围相当广泛,世界各国人都有人泡在上面。比如在关于美国医保的新闻讨论下面,经常会看待美国人,加拿大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分别讲述自己国家医保系统的优势和缺点,相当全面。除了这些新闻类的内容,我还特别喜欢reddit的Food板,这里也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大家会把自己做的满意的食品照片贴上来,如果有人想要菜谱也会提供菜谱。不同地方人吃的东西虽然千奇百怪,但概括起来人类总共也就那么多种烹饪方法,那么几种食材,人和人之间的差异远远小于人们认为的。经常看看这个板块可以让人不太狭隘,看多了会发现世界各地的人其实都差不多,这时候再去看新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图:一个用户分享的自制薰牛肉,一看就让人心情很好。

    Twitter 对我的作用逐渐成为了一个新闻摘要系统,我在上面fo了大批记者。他们经常会早于媒体的正式报道发布一些片段,或者在媒体发表文章之后挑出来文章里面重要内容截图加上一点评论。我不是职业媒体工作者,虽然关注媒体范围大,但不可能全部都读过来。于是这些记者们的“随手一发”对我帮助就很大,等于他们人肉摘要了一次,有利于帮我挑选重点。在 twitter 上我也是按照前面所说的层次关注了不同的记者,全局性的,比如 @melissakchan (前半岛电视台驻华记者陈嘉韵) @PhilipRucker(华邮白宫记者站站长)@ryanjreilly(赫芬顿邮报资深记者)等很多人,就不挨个列举。对了,还有中国记者安替 @mranti 。还有一些渥太华本地以及多伦多的报纸记者,电视台节目制作人等,也不在这里列举了。

    最后还有我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孵化器 Y Combinator 的 Hacker News,它也是由普通人收集和投票产生的新闻首页,主要集中在技术、互联网、Geek、科技等话题,质量不错。每天我会至少打开一次,扫下标题,有感兴趣的话题就点进去仔细看看。

    微信朋友圈没事的时候也会翻一下,只做消磨时间用。

    在以上所有这些信息来源里面,reddit/twitter 占了相当重要比重,很多信息虽然来自我关注的报纸之列,但实际上是在这两个平台上发现之后点过去的。在 reddit 和 twitter 上还可以看到普通人对新闻的评论和看法,这些也很重要。对于本地新闻尤其重要,它是比较全面了解周围普通人对社会看法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获得信息主要依靠文字内容,电视和广播我用的很少。因为大多数时候我的工作都是盯着计算机屏幕看,看电视对我来说远不如看文字直接和高效。而且我没有太长的日常开车通勤时间,广播也就显得没有必要。电视和广播有及时性强的特点,但 twitter 给了足够的实时性,足够补上文字媒体实时性的不足。

    最后方可成提了两个问题:

    Q
    方可成:当年你移民加拿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的讨论。你觉得自己移民前后的媒体食谱有明显变化吗?我的感觉是,有一些人虽然“穿墙而去”,但肉身到了墙外,获取信息的渠道却还是墙内的,这一点在微信普及之后愈发明显。在媒体食谱上穿墙,似乎比肉身穿墙还要困难。不知道你是否同意这样的判断?对“精神穿墙”有何建议?
    A
    霍炬:非常同意。我所知道的大部分海外华人仍然重度依赖中文信息,特别是微信发展起来之后,这个现象更明显,其中一些人英语水平还应该远远好过我,但这种依赖性始终丢不掉。更糟糕的是,我们觉得微信国内信息质量不高,但微信海外帐号信息质量竟然可以更差。

    我移民前后的媒体食谱有一些变化,因为生活的环境和关注的东西改变了。在中国生活我不会关心渥太华发生什么,更关心北京上海发生了什么。甚至在中国我也没这么关心美国发生了什么,在加拿大,美国的距离太近,你没法不关心自己的邻居。不过虽然内容有变化,阅读媒体的结构没什么变化,仍然是按照这样的层次来分的,只是调整了各项比重和来源。

    精神穿墙比肉体穿墙困难的多,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种现象。语言在短期应该是一个难克服的障碍,我相信未来计算机一定可以解决语言翻译问题,但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提供更准确、质量更高的翻译或摘要也许是一个办法。我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条状态来更新美国正在发生的政治新闻,告诉朋友如果想看就点赞,这样我在下面评论他们就可以收到。至少在我的朋友圈里面获得了不错的反馈,我想人们可能并不排斥更准确的新闻,只是我们还没有谣言跑的快。

    Q
    方可成:我在这里提出对程序员群体的一种偏见(当然你肯定是例外)——他们可能太忙了,总要不断学习更新换代的代码,没时间看新闻关心社会;又或者他们可能从小接受理科教育,所以对人文社科的内容不感冒。请批判这种偏见,谈谈“神秘的程序员”们的真实精神世界。
    A
    霍炬:程序员和其他群体差不多,虽然有一定专业造成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受所在环境以及长期受到的教育的影响。相对来说程序员有好的获取信息能力,如果说平均状况,虽然没法有确切的数据证明,但我的直觉和认识的人的抽样看,他们应该比其他职业对社会关心的还稍微多一点。

    另外,互联网和软件行业的程序员也不太一样,互联网本身就是信息服务的一部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对信息也更渴求,关注的也会更多。很多程序员不仅关心社会,还对技术改变社会充满了巨大的热情,很多程序员考虑过设计让信息传输更自由的工具,大部分程序员会着迷于去中心的架构。这些想法可能没有特别强的人文社科基础,但信息行业的发展让他们通常具有这种“朴素信息正义感”。

    如果不说中国的特殊情况,世界范围看推动信息自由的程序员非常多,比如Aaron Swartz,Reddit联合创始人,或者wordpress创始人Matt Mullenweg,这套blog系统的完成和开源对新闻和媒体的贡献怎么夸张都不为过,还有Phil Zimmermann,他冒着被美国政府起诉的风险发布了免费的加密算法……以及比特币的发明人中本聪(我们至今不知道他的真正职业,到底是不是职业程序员,不过至少程序应该是他写的),以太坊发明者Vitalik Buterin……我们今天使用的各种隐私保护工具,P2P系统等等的提供者都是程序员们。除此之外,很多技术从业者本身也是新闻爱好者。我觉得我并不是程序员里的例外,而是更接近自由世界的程序员和Geek。

    本篇虽然是我写的,但原发于《新闻实验室》,这里发布的版本是增加更多个人感受的非专业版。本次公众号推荐也是《新闻实验室》(公众号ID: newslab),创始人是方可成,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生。帐号内容非常靠谱,也是我一直订阅和阅读的内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