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武汉开幕,李彦宏 梁伟年 汪潮涌等出席

12月20日,以“文汇荆楚、梦圆长江”为主题的2016中国文化产业峰会暨首届荆楚文创节在荆楚之地的湖北武汉举行。峰会盘点展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斑斓图景,当天湖北省有文谷大厦、电视剧《梅岭一号》等20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总金额138亿元。涵盖文化地产、文化产业基金、娱乐影视及体育产业以及文化生态旅游等类型。

本届峰会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主办,奥山集团、经心书院承办,湖北省工商联、湖北省文化厅、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支持。来自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地方政府的领导、国内各大文化企业领军人物以及专家学者等近千人共聚一堂,围绕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回首历史文路,共书发展蓝图。

汪潮涌 王晓东 李彦宏  蒋超良 陈宏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了解到,会前,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委副书记、湖北代省长王晓东会见了出席峰会的重要嘉宾,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一行就发展湖北文化产业深入交换意见。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茂亮、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务贵,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奥山集团董事长邬剑刚,经心书院执行主席、湖北华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熊华敏女士、主持人郎永淳等出席本届峰会。

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主持开幕式,并宣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贺信。陈昌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对文化发展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峰会探讨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新对策,体现出对接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的主动性,将进一步拓展长江流域的文化合作领域,深化文化合作层次,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文化创新发展的引领区、文化开放合作的示范区。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致辞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致辞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致辞说,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产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大事抓,突破性地发展文化市场主体,既做大做强存量,又做大做强增量,既抓传统文化业态的转型升级,又抓先进新兴文化业态的培育壮大,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改善文化产业服务。今后,我们会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争取更大的发展成果。

湖北副省长郭生练主持开幕式说,要充分学习好、应用好峰会成果,推动湖北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为“五个湖北”战略实施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有力的经济增长动力。

20日上午,我国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发表主题演讲。李彦宏分享了在国家政策红利、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升级等利好下中国文化产业迎来的大发展机遇。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潮涌、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先后分享了在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的特点和趋势。承办方代表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奥山集团董事长邬剑刚发言。

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创始人汪潮涌、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分别在上午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在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的重要问题。

除了以上主题演讲外,峰会还举办了系列高端论坛:

长江经济带城市论坛

来自长江经济带城市的4位领导,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鞠丽,宜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川,宜昌市副市长王应华,重庆渝北区副区长吴德华,分享在国家战略下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谋划建设生态长江、涵养文化长江、繁荣经济长江。

文化产业投资论坛

文化与资本的共舞。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星美联合总裁赵枳程、清华大学商业模式与产业金融中心主任朱武祥,论道投资与文化产业大发展,探讨文化产业投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文化创新创业论坛,推动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蔚来汽车董事长、易车董事长李斌,快手首席执行官宿华,映客首席执行官奉佑生,摩拜单车首席执行官王晓峰,探索“互联网+”新态势下,文化产业的创新创业何去何从。

当天,峰会公布了“2016中国文化产业热点现象盘点”。该盘点由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联合文化产业高端智库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利用百度搜索大数据,以数亿网民的搜索行为作为数据基础,梳理文化产业的热点现象,盘点2016,展望2017。

峰会还举行了招商项目签约仪式,让文化产业项目在湖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更多的“金凤凰”会被吸引,带动湖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首届荆楚文创节也将在本届峰会上拉开帷幕,来自湖北省文化厅和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共同推荐的代表性文化创意企业参展,以及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荐的湖北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与项目参展。荆楚文创节充分利用峰会资源平台,展示湖北非遗文化、展现湖北文化创意企业成果与风采,为湖北文化创业提供与全国创投、风投机构的资本对接平台,助力本土文化创业产业发展。

12月21日,还举办了荆楚文创思享会,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工商联、省文化厅、省青联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企业家、荆楚文创节参展单位代表、著名天使投资人、风投机构代表、湖北本土文化创新创意青年代表等,将共同探讨文创产业热点话题。

峰会盘点展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斑斓图景:目前网络文学每天更新1.5亿字,优质IP动辄斩获十亿级收入;钟情动漫、游戏的“二次元消费者”达到2.6亿人,属于动漫的黄金新十年正呼啸而来;网络直播平台,仅2016年上半年就超过300家,主播人数近80万,市场营收成倍增长;而以papi酱、薛之谦等为代表人物的网红经济,在2016年创下了528亿元的规模,完胜中国电影2015年440亿的成绩,让人直言“网红比电影明星更能挣”。

峰会现场,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彦宏和与会嘉宾分享了他眼中文化产业的变革及发展状况,分析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助力下文化产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李彦宏认为,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传承,不缺好的故事,但却没有像哈利波特这样能够跨越文化、具备‘生态效应’的IP。如何让这些陈而弥香的文化“家底”飘香四溢,这就需要更好的技术、更好的创意、更好的商业模式和机制来进行重新包装,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文化产业发挥出最大影响力,辐射出最大的力量。他还表示,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质变,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文化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如此,技术还能帮助文化以非常规的方式打破其在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

除此外,移动电竞、VR、AR等全新领域,也在搅动2016年文化产业的格局。随着人们收入提高,为内容付费也正在成为文化消费的新习惯。

————————————— 氧分子网延伸阅读 —————————————

为什么李彦宏今天要聊bilibili、弹幕文化和《神奇动物在哪里》?

“B站是个二次元、花痴、鬼畜的聚集地,它和修文物这种严肃主题形成了‘反差萌’。”

“虽然‘贤二小法师’用到的还只是非常简单的人工智能技术,却已经引起了很多人对龙泉寺的好奇。 ”

“其实中国不缺好的故事,但却没有像哈利·波特这样能够跨越文化、具备‘生态效应’的IP。”

“贤二”、“B站”、“弹幕”、“哈利·波特”……

是的!你没看错!12月20日在武汉举行的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峰会上,李彦宏在演讲里以这些网络流行文化及二次元文化进行了举例,表达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考。

忍不住给厂长P了根魔棒

忍不住给厂长P了根魔棒

中国文化产业峰会是中国文化产业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每年都会吸引诸多企业家、行业精英参会。

李彦宏在本次演讲中与大家分享了对技术变革、消费升级下文化产业新机遇的思考,强调了技术对于文化的再塑造能力,并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期望。

以下为李彦宏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到武汉参加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峰会。

去年的峰会在古城“长安”举行,今年我们又到了“荆楚”,这些地方都是中华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今天我们在这里可以追溯到炎帝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诞生了千古传诵的楚辞,我们的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武汉又有黄鹤楼,已经在长江边上屹立了将近两千年。这么重的文化积淀跟我们现在的文化产业规模其实是不成正比的。在世界经济版图当中,中国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美国,历史只有短短的两百多年,而中国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所以从文化方面的发展空间来说,我们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荆楚大地不仅有历史的传承和悠久的荣耀,更有着充满现代气息的发展节奏和文化活力。我知道,我们今天这个大会的举办地“武汉光谷”里,就有一个全国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我还听说,这里不定期举办的“光合集市”吸引了一批有志于文化产业的年轻人,也催生了不少有潜力的项目,成为很多文化创业企业的发展起点和精神家园。

所以在这里,我既有一种回到中华文明源头的亲切和磅礴,也能感受到文化产业因为时代变化而日益兴盛的脉动和热力。

再次没忍住,给厂长加了弹幕

再次没忍住,给厂长加了弹幕

· 1 ·
发弹幕、看直播、买会员
网络文化元气满满

过去这一年让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中国居民消费的升级。随着大家温饱问题的解决,衣食无忧,文化开始变得更成为一个显性的需求。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用户更愿意为文化产品付费。比如爱奇艺付费会员过去这两年增长很快,到今年6月份已经超过了2000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开始倾向于追求更高质量的内容和享受,这在五年前、甚至是三年前我们都觉得是很难想象的。原来以为网络视频只有靠广告变现,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它付费。

这样的趋势相应也使得艺术家、演员、艺人的商业价值被不断地放大,他们现在无论是拍电影电视剧、参加真人秀、广告代言、出席商业活动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前几天参加一个聚会,有个朋友说今年明星扎堆儿结婚,但是现在的女明星都不嫁企业家了,都是嫁给男明星,因为男明星挣钱比企业家更厉害。当然这说是玩笑,但讲的却是一个真实的现象。现在老百姓需要好的文化内容,而且愿意为之付钱,谁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挣钱就是水到渠成的。百度这几年在内容生态的建设上也在不断努力,通过百家号、信息流等实现了通过多种途径帮作家、自媒体、演艺明星等做内容的人更好地去变现。让内容的原创者有更强的动力去做事情,同时也能收获相应的回报,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现在的用户,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也更喜欢有个性的东西,因此催生了文化产业新形式、新平台的崛起。大家今年肯定感受到了网络直播特别火爆。根据文化部发布的数据,网络表演、也就是直播上半年的市场规模82.6亿元,同比增长209.3%,到年底我们估计有可能突破200亿元,而它还在以一种井喷式的状况在发展。明年网络直播可能达到的市场规模,乐观地估计已经到了500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电影工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一年的规模也就是两三百亿,直播仅仅用了这一两年的时间,就很容易可以超过过去的文化形式。

随着直播这样的新兴网络平台的出现,确实也赋予了一些文化作品新的生命力。比如与直播平台相伴而生的“弹幕”这种现象。有部纪录片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今年1月曾经在央视播出,当时的反响也不错,但也没有大火。后来有网友把《我在故宫修文物》放在了B站上播放,它突然火起来了,连同最近上映的同名纪录片电影也成了网友追捧的“爆款”。有人说,这是因为B站是个二次元、花痴、鬼畜的聚集地,它和修文物这种严肃主题形成了“反差萌”。这个事情启发我们,文化产业从业者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文化作品的展现形式和展现平台,不要为自己设限,不要觉得这不可能、那不可能,一个意想不到的市场很可能就潜藏在你觉得“不可能”的地方。

B站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头弹幕

B站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头弹幕

· 2 ·
技术助文化“进球”
让你捧腹,让你泪目

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元年。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质变,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开始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链接,是介绍北京的龙泉寺。这座寺庙有专门的动漫组和IT组,不仅发行过关于佛法的漫画、动画短片,还开发了一个机器人叫做“贤二小法师”,在网上和人对话,把一些哲理用聪明又卖萌的形式说出来。虽然这个小机器人用到的还只是非常简单的人工智能技术,却已经引起了很多人对龙泉寺的好奇,不仅让佛法文化更加喜闻乐见,还带动了“贤二小法师”以及龙泉寺其他周边产品的市场。

贤二小法师

贤二小法师

这还只是简单的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这几年的发展,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以及用户画像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在安静的环境下已经达到了97%,97%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它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听力水平。所以,它能做的事情、可以应用的地方已经很多了。

具体到文化产业来说,我们用语音合成的形式理论上讲其实可以合成任何一个人的声音,即使他没说过的一些话,我们也可以做出来,让他“说”这些话。前一段时间我们做过一次张国荣声音的合成(点击蓝字回顾相关内容),他已经去世13年了,很多人怀念他,我们让他“复活”、用他的声音跟现场的观众进行对话。这已经变成了可能。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所有这些明星的语言,甚至将来他们的形象都可以用合成的方式来向观众和听众进行展现。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以后这些艺人不用自己去演电影、电视剧,只要签字授权,我们用电脑的方式都可以合成出来。


百度用技术合成张国荣语音

其实不仅仅是对明星而言,对每一个普通人以及我们的家人来说,这些技术都可以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家里的老人,你可以把他的声音、照片、视频录一些存到网上,有一天他们不在了,其实你不仅可以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再回顾,甚至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合成出来,让他继续地和你进行对话。这些都是未来人工智能对产业能够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文化在不同的群体之间是有隔阂的,但技术能帮助文化以非常规的方式打破这种隔阂,就好像一场足球赛,面对一条严密的后卫线,技术往往能传出一脚好球,帮助文化“造越位”,直接面对球门。

今年百度和传奇影业有一项合作,用“百度大脑”的能力为电影《魔兽》来提升票房,具体做法是用人工智能当中用户画像的技术将电影观众分成三类,一类是魔兽的死忠,这些人即使你不对他进行宣传,他也一定会去看这部电影;一类是中间这种摇摆的人群,是可被影响的;还有一类是无论你怎么宣传都不会去看的人。其中,这种摇摆不定的人群就是电影宣传中真正的目标人群。所以,《魔兽》根据这种分类精心设计了推广方案,主要想影响这样一类人,使得票房提升了200%,远远超预期。他们原本认为能把票房提升百分之十几就已经很满意了,但实际的效果确实提升了200%。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帮《魔兽》穿透了本来对它不感兴趣的群体,扩大了影响力,这就是得到技术助力之后,文化成功“造越位”之后的漂亮“进球”。

国外文化产业对新技术非常积极进取,今年的AR游戏Pokemon Go口袋怪兽它就是一个现象级的AR产品,据说让很多宅男宅女走到户外去捉小精灵。相比之下,我们对新技术反应还不够快,只能是跟着别人的脚步在后面走。

· 3 ·
新瓶装旧酒
四大名著也要像哈利·波特那样成为国际IP

我们今年还看到,在文化产业,IP继续发挥着超强的“吸金”和“吸睛”效应。不久前,有个好莱坞的新电影叫《神奇动物在哪里》,是“哈利·波特”衍生出来的,票房非常好,再次展示了《哈利·波特》强大的IP号召力。其实中国不缺好的故事,但却没有像哈利·波特这样能够跨越文化、具备“生态效应”的IP。我们的四大名著、历史故事、甚至金庸先生的武侠都挺好,但我们所做的只是不厌其烦地翻拍影视剧,一版比一版“槽点”更多,在产业链层面没什么实质性拓展。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学习好莱坞那种充分挖掘IP价值、组织集团作战的能力,加强“生态思维”,让一个IP的影响力能最大化,像哈利波特那样成为消费者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当然,这样的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刚才我们讲中国现在的经济地位是全球第二,但文化地位却远远不能和我们的经济地位相匹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在面对美国文化时都有一种仰视的感觉,但在面对中国文化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完全地接受。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中国人需要去提升和改进的地方。

虽然说要学习好莱坞,但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学习是为了最终的超越。在面对在全球创造着巨大经济利益和“世界趣味”的好莱坞范式,我们的存在感又在哪里?

过去,中国元素一直被西方符号化、脸谱化,中国男性出现在西方影视剧中往往都长得不是很好看,中国女性在西方眼中都是像“花瓶”一样。但当时我们对负面、狭隘的印象没有太多的作为,而今天,我们在技术和经济的层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有实力去成为文化的创新者、引领者,所以是时候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了。

“有渊源以出新。”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传承,如果把这些陈而弥香的文化“家底”比喻成窖藏的“旧酒”,那么要让这些“旧酒”飘香四溢,就需要更好的技术、更好的创意、更好的商业模式和机制这些“新瓶”来进行重新包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新瓶装旧酒” ,才能让中国的文化产业发挥出最大影响力,辐射出最大的力量。

在回顾中国互联网20年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近200年才渐渐落后。但只要沿着现在的道路、速度继续发展,中国一定会再次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产生最有力的文化影响。当然,这也是我们企业家的责任,需要在座各位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强国应该有的文化影响力。

正如Robin在演讲中提到的,我们希望技术的加入推动文化领域的发展,能更多地帮助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近期,百度有个程序员爸爸利用了AR技术复原了朝阳门的原貌,来告诉女儿一百年前老北京的样子。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朝阳门的原貌,我们将这项AR技术在朝阳门地铁站进行了展示,这两天小编也将把这个活动介绍给大家。

Robin说打造有文化影响力的强国,是我们的责任。那么,当文化产业有了智能化的翅膀,也许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国际IP”!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秦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个趋势

➤ 石述思:亚洲首富王健林为何炮轰互联网思维?

➤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成立 百度李彦宏当选会长

➤ 优酷会员超3千万,俞永福带领阿里大文娱生态爆发还能带来什么?

➤ 清华大学文创院成立:陈旭 柳斌杰 于群 熊晓鸽 龚宇 都说了些什么

➤ 互联网+ 藏文化:绿色生态电商产业高峰论坛在甘南州隆重举行

您可能还喜欢…

9 Responses

  1. 对话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移动互联网时代已进入下半场说道:

    或因家乡情结,汪潮涌每年回湖北的机会都比别的地方多。此次归来,是为了参加2016中国文化产业峰会暨首届荆楚文创节。

    作为国内顶尖投资机构的掌门人,他的眼光出了名的精准,在信中利的投资版图上,文化产业约占30%,展现出他对这一领域的信心。

    在汪潮涌看来,湖北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基础,包括他家乡蕲春的医药文化。

    10年翻40倍 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

    记者:从2005年投资华谊兄弟到现在,你对文化产业一直很看好。

    汪潮涌:信中利的九大投资领域里,有一块是“大文化”,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占投资项目的30%左右,文化娱乐、教育和体育是三角鼎立的格局。12年前,我在一个论坛上碰到王中军,他说要和好莱坞拍片,苦于没有资本,问我能不能帮他寻找投资。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和李嘉诚的家族基金一起投资了华谊兄弟。当时中国国产电影票房整体不到10亿,去年这个数字超过了400亿,今年超过500亿。这是怎样的一种增长速度?10年翻40倍,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30年前,我在华尔街,周末娱乐就是去看场球赛,或者看一部好莱坞大片,当年在欧美发生的事情,而今在中国正在兴起,因为我们的消费能力提升了,中产阶级崛起了,年轻人对娱乐消费的热情,助推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

    记者:现在的经济形势不太好,你觉得还有没有好的投资机会?

    汪潮涌:不太好的主要还是传统行业、制造业、一些需要去产能的产业。像我们今天论坛谈到的这些文化产业,都是非常有活力,有成长性的,这些领域会去引领推动,去催生中国的新消费。

    美国媒体都说 硅谷应该向中国学习

    记者:你觉得现在国内的创业投资环境如何?

    汪潮涌:非常好,与17年前我刚创业时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中国本土的基金堪称凤毛麟角,基本上不投高风险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好的高新技术公司、互联网公司,哪怕仍在研发和烧钱阶段,都能找到投资人。目前市场上有上万家创投机构,和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捆绑,其中80%以上历史都没超过5年,而打造一个专业创投机构起码要10年以上,他们还需要历练。

    记者:与国内相比,在硅谷投资的感受如何?

    汪潮涌: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现在硅谷的投资热点和国内很相似,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智慧出行、无人驾驶等等。技术上,硅谷或许有些硬科技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的创业团队,在解决本地化应用和用户痛点上,更为专业,更有中国特色。这一点,包括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也在说,硅谷应该向中国学习。

    无需复制 我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记者:之前李彦宏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结束”,你怎么看?

    汪潮涌:没有结束,只是到了下半场,游戏规则和打法不一样了。移动互联网早期投资额不大,商业模式也不太清晰,现在的优势是海量用户群,商业模式清晰。但问题是,投资金额越来越多,会影响回报率,加上BAT(百度、阿里、腾讯)巨头的影响,要打造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级公司,没有几十亿美金是做不成的。

    记者:以你投资人的眼光来看,进入下半场,创业者还有多少机会?

    汪潮涌:现在创业,比较有挑战,几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是机会,一个商业模式有一批公司都冲进去做,成功率会大大下降。那些行业巨头出身的团队,懂得借力,借助BAT现有的流量、用户、技术平台等优势,可能催生一批成功的企业。当然,团队的融资能力也很重要。

    记者:你是最早进入华尔街工作的内地留学生之一,现在的年轻人留学机会更多,有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与他们分享?

    汪潮涌:没必要复制我的经历,时代不一样了,机会自然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机会和路径,我这个模式也不一定就是好的。现在的金融业,跟当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变化也很大,留在国内也有很多机会,像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创业者,并没有留学经历,反而比很多海归更加成功。

  2.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助力中国文化繁荣大发展说道:

    近日,由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主办的“2015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西安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陕西省工商联主席冯月菊,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等出席了本次峰会并发言。

    文化产业发展是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出来,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对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钦敏在此次峰会上表示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经营主题,如何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信息经济时代,加在现在提出来的“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快机遇,加快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高度关注和主要服务的业务。对此,李彦宏表示:“一定要用商业的形式来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企业要担负起这项使命”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共有1600亿元资金涌向文化产业,其中最显著的现象就是互联网企业对文化企业的并购。对此,业内文化产业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逐渐渗入到传统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预计到2016年底,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占比将达到70%。同时,多网、多终端市场的形成需要大量内容服务,这些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会。

    他强调:“用信息化的手段,用技术来推动文化的发展,这正是我们企业的优势,同时也都是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走的路子。其实文化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不仅对国家很重要,对于商业发展也很重要,文化产业可以做得很大。”同时更应该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李彦宏例举了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案例。

    他说:“不仅美国人认可迪斯尼主题公园所代表的美国文化,甚至连美国以外的很多人也认可迪斯尼式的美国文化。迪士尼在东京、香港都有,很快在上海也会有,整个东方都在认可和学习这样的文化,背后有很多商业力量在推动。然而,我国近几来也出现了不少主题公园,但更多的是公园,而比较缺少主题,更缺乏垂直整合。我国没有像白雪公主、冰雪奇缘、米老鼠这些主题让青少年更好去喜爱,这就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让消费者喜欢你的服务,认可你的文化,这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繁荣文化产业要以”内容为王”

    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寻求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曾经有业内专家认为,在新型的互联网时代下“内容为王”仍是市场的规则,只有把内容产业做好,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李彦宏表示,“内容的价格却越来越贵了,产业繁荣也就开始了。如果创作的内容能够越来越贵,如果导演、演员、制片、编剧、作家辛勤创作的内容越来越贵,挣到更多的钱,就自然会有更多的钱进到这个领域里来,用他们的创意、天赋、辛勤汗水来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要用管理、资金、技术多管齐下的方式去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李彦宏说,“促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文化行业的充分对接,并加强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的建立。”
    他说:“我们每一个做企业的人,每天都在思考如何管理的问题。如何用好的管理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用资金的力量去推动文化的发展。用信息化的手段,用技术来推动文化的发展,这正是我们企业的优势,同时也都是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走的路子。

    商会的助力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聚合势在必行

    对于中国的文化产业民营企业家,在很长一度时期内,都在观望和等待。无论是政策还是机遇。对于中国商协会组织,有很多,但像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这样的非营利机构,就编者了解,很少。在14年至15年,举办公益活动及推进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如:14年“有你救有力量”云南鲁甸群星赈灾慈善夜、“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计划”等。

    商会成立于2013年,在过去的3年里,商会也随着会员不断增加自身实力也不断扩大。商会会长李彦宏、执行会长王强以及副会长们倾注了很多精力在商会的运营与管理上,也让商会更加有凝聚力,商会聚集了一批有共同理想和希望改变文化发展现状的有志企业家。也正是有了他们,让中国文化产业的上下游链条更加有效的串联、让文化发展的业态更加清晰、让文化产业的民营企业发展更有方向,商会通过提案及与全国工商联的密切沟通也拉近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及合作,为企业家争取更多权益和政策扶持。

    商会的助力,必将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聚合发展。会长李彦宏也表示,”希望通过企业家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为这个时代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文化有更大传播和繁荣的机会。为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赢得一个大国、强国应有的地位和尊重而努力奋斗!”

  3.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召开党支部成立大会说道:

    2016年9月6日下午,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党支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隆重召开。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人事部部长郭孟谦同志,会员部商会处处长王兆成同志到会指导。

    商会副会长王贵玉同志主持了大会,商会秘书长赵承同志、副秘书长王延平同志、秘书处专员王恒同志参加投票选举;古代艺术品收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岱晓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列席了大会,共同感受和见证商会发展史上这一重要时刻。

    大会选举赵承、王贵玉、王恒为商会第一届党支部委员。具体工作分工:赵承为党支部书记,王贵玉为学习委员,王恒为组织委员。

    赵承书记代表党支部委员作讲话,他指出商会党支部将坚定不移的在全国工商联党组和机关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和执行全国工商联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服务立会宗旨,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引领广大商会会员进一步增强“四信”,把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努力把商会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优秀商会。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人事部部长郭孟谦同志为商会党支部授牌并讲话。郭孟谦同志首先代表上级党委对商会党支部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社会组织的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要不断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成立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结束。党支部的成立将为商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4. 凌孤鸿说道:

    当今中国的文化产业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还只是起步阶段,不过这几年国家在政策、财政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发展速度很快,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 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为了迎合市场,文化产品或服务呈现庸俗化的特点。
    在国家政策和财政的刺激下,地方政府也在大搞文化产业,不过很多都是搞的政绩,今天一个动漫基地,明天一个影视基地,实质上全部变成了圈地,演变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真正的文化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指向性不明,太过于宽泛了,学了之后让人感到迷茫,相对而言,文化产业专业性要强点。
    结合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趋势,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潜力大,特别是在中国。个人觉得文化产业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还是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特别是将文化产业进行整合发展,不过在文化产业领域要求的专业性较强,力量贡献最大影视具体的行业人才,如漫画家,作家等。

    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我们逐个分析中央各部委从1995年以来的一应相关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方面的政策和行政文件,并结合广州、深圳、上海、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过去十年来相继出台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鼓励政策。目前这部分政策分析的工作还进进行,但是定性的情况已基本明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处于一种“冲突与矛盾”之中(不客气地说)。
    首先,文化部、工信部等部位从1995年开始(甚至更早)制定各种政策,内容涉及文化演艺事业、广告体育赛事和影视内容转播(尤其互联网转播)、音像和图书出版、网络游戏开发、动漫制作等领域。这些政策一方面声称推进市场化改革,另一方却不断建立各种行政审批。以文化演艺事业为例,文化部规定任何在国内举行的文艺演出在演出去3个月必须将演出计划上报审批,如果演出者包括境外人士,那么该人士的情况还需要另行审批(时间好像超过3个月),同时文化部授权个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文化局或体育局)拥有对任何演出的零时巡查权利,即这些部门人员可以无条件巡查演出现场(大家发挥下想象力,想想那些黄牛票都是怎么来的)。又以动漫制作为例,文化部规定中国的网游企业的身份要审批,还是每年审批一次(怎么感觉像交保护费啊)!总体而言,这么多年的政策通读下来就一个感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央不会马上放手市场化,而是在进行市场花运作的同时加强行政审批。原因你懂的!
    再次,各地方政府为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均出台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应鼓励政策。这些鼓励政策的基本共同点是:都是以要素资源作为鼓励和扶持的“抓手”。这些要素资源包括土地、融资(贷款)便利、财政资金、税收优惠、劳动力优先保障等等。但是,各种优惠政策所“扶持”的都不一定是文化产业的原创人,或文化创意内容的开发者,而是“包装者”——你想获得这些扶持不仅要手头有文化产业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原创),更要看你怎么去包装和宣传。当然,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也很重要,这个自不用说。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文化产业政策上的冲突与矛盾:中央各部委在进行行政审批,狠踩市场化的“刹车”;而各地方政府为了GDP和结构调整的绩效,在大量“踩油门”,为非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提供“燃料”。
    题主问当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在这种对冲的矛盾中任一产业能发展成什么样?首先,认真做文化创意开发的人,每年要被审批,动不动要被审查,所以被迫寄居在那些跟审查部门很熟的“平台”(比如地方电视台、报社、国有剧团等)之下,自由创作的市场价值无法得到释放;其次,原创人并不受到优惠政策的直接扶持,加之文化创意领域范围太广了,现有的知识产权法根本涵盖不了,所以抄袭剽窃成风(说得不好听的),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圈子左右文化产业发展(说得好听的);再次,由于企业意识到打文化产业的旗号就可以获得扶持,但是全力进入文化产业市场又要支付高额交易费用,因此多选择”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做些房地产啊、餐饮啊之类的传统高利润业务。
    题主还问,文化产业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何区别,又能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怎样的力量。个人认为文化产业专业属于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领域,是经济学大学科的范畴;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属于管理学的应用领域,是管理学大学科范畴。区别就在这里,一个以经济学为学科课程结构的核心基础,一个以管理学为学科课程结构的核心基础。至于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个人认为专业或学科对相应的行业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联。我们很多人工作的行业或职业与其所学的专业也都是不一致的,不也都做得很好嘛!学什么不一定做什么,不学什么不一定就不能做什么。今天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文化企业能否找到规避行政干预的方法,并在规避行政干预的前提下利用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别忘了,做了”中国第一“以后,往往就很容易做”世界第一“。

  5. 郑涛说道:

    “文化产业”应人们的“文化”的需求而生。正是商业文明带来普通人文化素养的提高,才为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农业社会中文化不成产业,它的受众只是极少数所谓精英分子。所以,文化和商业并不冲突,它不过是商业所涉及的众多领域之一。

    此外,商业不会产生垃圾文化。文化的品质受文化需求决定,商业(市场)作用下的文化产业不过是满足此种需求而已。如果文化需求是高品质的,那么文化产业自然会在市场调解下产出高品质的文化。

    现代社会(特别是中国)之所以会产生庸俗文化,除了需求群体的文化素养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纯利率居高不下。如果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居民安居乐业,人们就会有足够的耐心对未来进行投入,相对“现货”,“期货”的价值就会升高;相反,如果处在一个朝不保夕的年代,人人浮躁、急功近利、渴望享受却惮于付出,就不会有耐心去进行长远的投入,也只能产出粗糙的浅薄之物。

    所以,稳定的年代才会产生高品质的文化。要想杜绝垃圾文化,只有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纯利率降下来。

    西方的文艺史里有一个时期是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 LZ的想法里有潜台词就是文化和商业存在对立性,商业化会阻碍追求高品质文化。也就是一种对“文化为什么会产业化”的困惑。过去中国文化里有君子固穷的信仰,浪漫主义时期的典型形象就是一个艺术家在贫病交加中幻想着眺望大海。
    然而现实中艺术从不曾真正脱离金钱。且不说文艺复兴离开艺术赞助商就可能推迟很久,就是现代的艺术,也基本有一个共识,艺术家的地位是由市场决定的,具体说就是艺术品投资人决定的。典型例子如saatchi与damien hirst的关系。hirst的一夜成名是saatchi用惊人拍卖价格抬起的,而hirst成名后又与saatchi反目,甚至从他手里买回当年自己创作的作品,扬言要证明它真正的价值,这句话的潜台词又是艺术的价值是恒定的。但真的如此吗?

    谈了很多艺术与商业的关系似乎有点离题,但我想这才是lz想问的吧?
    至于说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其实早已有之,其定义也要简单许多。我个人同意David Hesmondhalgh和baker的定义,即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本text为生产原料来进行有组织的产业化开发继而创造利润的产业。比如影视,核心不是明星脸而是故事,甚至明星的呈现本身也是一种text。比如动漫和游戏,都是试图传达某个故事或某种精神。比如博物馆,每件展品的背后必然是文本为核心,抽空了文本这些就什么也不是了。至于水平低劣的产品如中国式大片,也只能说建立在低劣的文本之上,并非纯粹贩售明星效应或感官刺激。

    文化产业并非文化与商业结合这么简单。只不过商业方法将文化产品生产销售更加专业化了。一切精神反映到物质上都不可避免走到消费品上去,古代文人货与帝王家难道不是将自己的才学作为资源进入商品交换吗?如果能从定义上明彻什么是文化产业就会发现,当代第三产业中很少不是文化产业的。博物馆、服装设计、时尚产业、摄影、绘画、舞蹈、体育、电子⋯⋯实在太多了。因此计较文化与商业是不是对立,在文化产业这个命题范畴里,实在是一个伪命题吧。

  6. 峰少说道:

    如何打造超级IP》是秦阳和秋叶撰写的中国版。

    《如何打造超级IP》涵盖了互联网IP的精髓与核心内容,从IP是什么讲起,涉及IP识别、IP打造、IP商业化等多个方面,涵盖IP打造的全部环节,讨论了大量经典运营案例,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IP的打造方法。

    秋叶,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中欧商学院私享会导师,网易云课堂在线教育受欢迎课程开发者;腾讯原创微信公众号“秋叶PPT”运营者。

    秦阳,专业PPT达人,“秦友团”团长,《说服力—教你做出专业又出彩的演示PPT》等畅销书合著者;从事过传媒、营销、电商等行业,现任秋叶品牌运营人。

    第一章 IP之谜·什么是泛IP?
    IP根源于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但又不限于知识产权。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话,或各种可能被用来改编成类似电影、电视剧、网游、话剧等各种形式的娱乐媒介甚至是网红都可成为IP。
    第二章奇货可居·如何识别高价值的IP?
    通过内容质、人格化、影响力和亚文化四个维度绘制IP价值图,IP现在有多火并不代表什么,关键是看它的生命周期,以及在生命周期中所爆发出的商业价值;毕竟长尾理论已经过时。
    第三章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打造IP?
    1.IP可以带来用户,另一方面围观用户的基数到了一定的程度也能成就IP
    2.抓住时机打造爆款、多平台占位快速积累粉丝、系列化产出可以快速变现IP
    3.从无到有打造IP,必须要触及用户的痛点,建立并壮大自己的粉丝基数
    第四章待价而沽·IP如何商业化?
    影视、游戏、本土、跨界、周边和产业链化是IP商业化的六条通用路径,但对于个人人格化IP却必须要切合内容贴近用户才能持续提炼价值。
    第五章未来畅销·IP将颠覆什么?
    超级IP将颠覆原有的商业规则,赢者通吃;品牌以及品牌创始人都必须向IP转化,而普通人却距离IP越来越近。

    秋叶版的《如何打造超级IP》认同了安妮塔·埃尔伯斯的《爆款 如何打造超级IP》中对超级IP的定义以及超级IP是未来商业趋势、赢者通吃的局面;

    但却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国内兴盛的网红经济、以及人格化超级IP的普及,最后甚至还提到了从无到有打造超级IP的可执行步骤。

    可以说安妮塔·埃尔伯斯的《爆款 如何打造超级IP》有它的先见之明;但秋叶版的《如何打造超级IP》却也不乏它的实操性。

    相比于安妮塔·埃尔伯斯《爆款 如何打造超级IP》在豆瓣上7.2的分支(76人评价),
    秋叶版《如何打造超级IP》却是高出不少。

    而在评论方面秋叶版《如何打造超级IP》也几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萧秋水的评论却是给它增色不少。
    至于其他的,峰少总结了一个观点:
    似乎欧美人都喜欢用一个理论加上举例论证扩充成一本书籍;但国内作者虽然也喜欢举例,但却更喜欢将一些觉又指导价值的实操方法。

  7. Annz颜说道:

    韩国有三宝:韩剧、组合、冒险岛(开玩笑)
    仔细一看,发现韩国的东西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韩剧用来俘获少女、大妈们(这里的大妈指早年最开始接触韩剧的少女),一票少女、美男组合用来圈青少年粉,网游电竞则笼络了网瘾少年。
    本来是我的专业领域,但是我不想用太学术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前面几位答主的回答都很有道理,关于发展史,关于政策,关于机构。

    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的成功,原因是全方面的,这个全方面涵盖了运营模式、管理、立法、政策、融资、市场、人才、创新等的方方面面。

    单单运营模式和管理上来说,从英国的“一臂之距”原则(Arms’ Length Principle)到日本的“产官学”产官学结合_百度百科,都是十分成功的典范。
    韩国原来是农业国,20世纪80年代才初步完成工业化改造,同一时期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但是我们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是,短短的30年,两国发展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1992年12月当选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民选总统的金泳三1993年上台之后提出了“新经济五年计划”,开始行政改革、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改革。废止了了文化部和体育青少年部,在文化观光部设置文化产业局,政府的文化政策向产业方向转变。韩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关注文化产业新形式,例如游戏产业、动漫产业等等。
    到了金大中总统时期,废除了《电影审查法》,从政策上给韩国电影百花齐放的沃土。

    某种程度上来看,我国相关部门的做法实在是不得人心。

    “韩国政府为了发展文化产业,制定了诸多《文化产业振兴法》等诸多完善的法律、政策法规,设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建立了尖端文化产业基地以构建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韩国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法律制度建设、国家及社会的认识、创造性的内容开发、专门人才的培养、搞活投资以及流通体系、地区文化产业以及进入外国市场来实现。”——(韩)李普京:《韩国:为什么必须发展文化产业》

    开头我提到了韩国文化产业三宝,音乐产业和影视业前面都有人说了,那我就说一下韩国的网络游戏。
    玩网游打电竞的人对韩国的电子游戏应该不会陌生,具体有什么游戏我就不举例了。数字游戏的确是被确定为韩国的国家战略产业。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号称电子竞技世界的奥运会)由韩国政府直接主导推动举办,在早期的比赛中,组委会主席由韩国总统担任。这放在TC简直想都不敢想。

    对于我国的启示借鉴,任何都是可以借鉴的。但个人认为,我国文化产业现如今的最大的问题是:
    1. 创新乏力
    2. 管理僵化
    3. 版权保护意识薄弱
    关于创新,从电影、电视、动漫等等行业,大家都是可以看见的,在“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领域,没有创新与想象,就谈不上任何发展。
    关于管理和版权,我想不用我再说什么了。

    ——————————————————————————-
    前面有人提到老祖宗的东西,我认为这未免也不是不可。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大国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英国政府的文化投资领域非常明确:
    1. 严肃艺术,如戏剧、古典音乐、歌剧、芭蕾等
    2. 国家级的重点文艺团体和事业单位,如皇家歌剧院,大英图书馆等
    高质量的艺术节目

    英国的戏剧院每年都在上演莎士比亚、萧伯纳、王尔德,每年到英国旅游专门观看戏剧的游客有18%。英国戏剧艺术每年至少为英国创造27亿英镑产值。

    即使存在着文化折扣,但是某些东西确实是世界性的,比如一些普世价值,比如一些人类最难得可贵的情感。故事讲得好,表演精彩,一样可以打动人心。

    按照正确的官方解释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让韩国政府认识到娱乐文化产业对韩国的促进作用,而且娱乐产业对环境无污染对于韩国的国家形象有正面的帮助,所以韩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对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扶持,韩国对文化娱乐产业的扶持不单单是资金上,更多是利用国家的行政力量为不同的行业进行引导和技术上的帮助,哪个环节缺什么什么环节薄弱韩国政府就想办法补充和加强该环节的弱势,举个例子,韩国网游刚开始发展对各个公司来说没有技术人才和资金开发和购买引擎,于是韩国的政府就拿资金招募人才开发了一套引擎免费授权给韩国各大游戏公司使用,在初期这种方式让很多游戏公司可以专注于游戏本身的设计,后期大浪淘沙还剩下的公司实力强了之后自然有资本和技术开发引擎或者直接购买国外的引擎了
    然后电影电视剧韩国政府的扶持就体现在剧本上,早期韩国有类似于广电的部门,后来一群海外归来的电影人才剃光头向政府抗议总算改革了审查制度并且建立了分级制,然后韩国政府知道影视产业最重要的编剧剧本对韩国来说比较薄弱,所以鼓励和扶持开办了大量编剧班,有大学里的影视编剧专业也有密布在首尔街头的各种编剧培训班,而且鼓励有兴趣的人去参与,而且鼓励很多在家的专职家庭妇女也去参加培训,这几年培训出来的有很多成了韩国电视剧的主力军,很多有名的韩剧就是这帮家庭主妇编出来的,而且韩国对于编剧的保障是影视剧环节里最有话语权的,也就是编剧能决定剧情的走向,不能擅自更改,不像中国编剧编完得到稿费就没你什么事了,在韩国编剧的稿费相当高,但是电影相对更专业,所以韩国电影的编剧反倒更多的科班出身,韩剧70%的编剧都是女性,韩剧跟韩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至于韩国的音乐产业发展了解的倒不多,但应该也是像上面说的游戏和影视剧那样政府会对该行业最薄弱的环节去扶持,而不是简简单单出钱就行了
    至于中国有什么借鉴的我还是觉得不要过多的保护不要过多的干涉让整个行业朝专业化发展,适者生存对于市场的壮大更有利
    还有像韩国政府那样扮演一个雪中送碳的关键角色对于行业真正需要的环节进行背后的扶持和引导才是体现政府有心发展该行业的决心

  8. 熊猫人也是人啊说道:

    所有文化的产生都是始于经济增长,基于政治利益。至于能否从韩国的文化崛起中取长补短,拿来借鉴,我们需要先提到一个事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和艺术作为文化军队中的力量,是对抗封建文化和已经适应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反动派的武器,文化军队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中国革命。
    要求①必须站在党的立场,包括当的政策和党性。
    ②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和干部,创造的艺术必须是他们熟悉的问题。认为艺术语言是脱离群众、生活空虚、是无味的,而人民群众的生活语言才是需要艺术工作者认真学习的。你的艺术道理,百姓群众看不懂,不买你账,你就是要改
    ③他反对艺术作品从爱出发,反对超越阶级的爱、抽象的爱、以及抽象的自由、抽象的真理、抽象的人性,等。他认为这是受到了资产结局的深刻影响,而这种落后思想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绊脚石。

    再讲现在,在中国特色的背景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中,社会被消费市场影响,文化呈现从国家到市场的转型。对于文化市场而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和市场机制带来的消费产品产生的巨大矛盾。这种挑战权威式的冲击,使得他必须做出限制大众文化宣泄和个体欲望的表达。
    我都懒得跟你说韩国文化产业,我就跟你说,为了道德秩序,社会稳定,不是学不了别人的好,是不愿意学别人的好。不是不能自由,是不想给你自由。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从韩剧来看,(韩国综艺节目也类似)韩剧作为一种媒介文本,寓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于文本之中,通过电视媒介影响观众的消费形态,培养受众的“消费共同意识”。
    1.商品消费意识的培养
    韩剧历来以重视细节和场景设置著称,电视剧中韩国人前卫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和时尚的消费用品刺激着每个观众的消费欲望。
    韩剧的流行,带动了其他相关韩国商品相继跟进,进而缔造出更多的商机,即影视产业链的形成。藉由韩剧这一媒介文本,逐渐打开市场, 影响到受众。
    2.旅游消费意识的培养
    韩剧拍摄地点的选取十分讲究,这不仅是追求诗化剧情的需要,更是把旅游业与影视剧结合的一种商业策略。
    目前,韩国针对国外的观光市场策划有许多是针对韩剧拍摄地点而设计的。
    3.偶像消费意识的培养
    韩剧主演大多是俊男靓女,很多主人公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明星。
    青春偶像的文化传播以影视剧为载体,通过大众传媒特有的“地位赠予”功能,在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中迅速扩张。
    因此,偶像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社会示范效果,其行为、言语、衣着、饰品等都可以成为其崇拜者追捧和效仿的对象。
    因此,我国可借鉴以下:
    首先,韩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电视剧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
    其次,通过媒介文本的影响,逐步形成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系列“商业链条”。
    第三,相比之下国内电视剧的价值实现形式还处于主要依靠广告这种原始、传统的单一文化传播模式,以至于观众对冗长的广告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
    最后,国产剧在挖掘电视剧的媒介文本影响力价值和培育影视剧市场产业链意识这两个方面有必要借鉴韩剧的成功经验。
    其盈利性是文化之所以成为产业的关键,更何况过程中也是反过来赋予了文化产业更多的有形文化内涵。

  9. 二得离奇说道:

    韩国文化部其实叫文化体育观光部,是15个内阁部门之一,经常去韩国旅游的就会在各种宣传片里看到这个部门。

    我注意韩国文化部是因为文化产值在韩国的GDP的比例里超过15%,比很多欧洲国家还高,这么高的比例算是世界第三了,前两位一个是有好莱坞格莱美奥斯卡的美国,一个是AKB火影忍者宫崎骏的日本,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比例是30%,日本是20%,虽然数字上看并不是首要战略级的,但只要稍微比较就知道规模了,我只能说某亚洲国家还不到3%。

    因为韩国和日本的国土面积小,资源也少,只能重点发展这些污染小,占地小,能源消耗小,利润大的产业了。只说我见到的一些例子,军队、学校甚至各种展览会请艺人来唱歌跳舞,国家会补贴,类似像出口退税一样。相当于国家在扶持优秀的演艺公司。除了拉动韩国内部的娱乐产业,韩国政府当然支持各种男团女团去日本中国捞金了,最近大火的Bigbang就算是其中之一。但韩国歌手在海外赚钱最多的地方还是日本,毕竟日本版权保护的好,周边产品卖的又贵又好。

    看韩国电影也可以看出文化体育观光部的开放,各种骂征服,例如辩护人是说卢武铉当年怎么对抗黑暗统治的全斗焕,恐怖直播骂政客冷漠,熔炉骂私法不公。这相当于在美国骂奥巴马一样,只要是有内容有事实的,就是正义。这里插两句废话,全斗焕时期被打压的社会精英,因为没有传统的晋升通道了,后来很多进入了电影圈和电视台,一来可以获得某种抗衡征服的话语权,二来也是因为传媒利润大。在美国如果恐吓奥巴马谩骂奥巴马一样会有犯罪嫌疑,因为奥巴马这时候不是一个自然人了,而是国家象征了,恐吓国家危害美国稳定一样会被当做嫌疑人。但攻击奥巴马的很多政见,一般来说都可以接受。

    在韩国分级制度也很发达,和日本一样,过了深夜,上演各种19禁的节目。里面的女演员也是一个比一个老,男的一个比一个像龟公。一看就是那些很low的路边货。即使大白天放音乐节目,跑男这种综艺节目之前也要写上适合多大年龄的看。另外,美国的新闻周刊说韩国人均在情色产业上每年要花526美元,日本人均156美元,而美国人均只有44美元。这可能和韩国人少有关系,但也至少说明韩国人有足够畅通的消费通道。

    按说这么成熟的文化产业市场,韩国的文化部应该很有经验才是,可实际上,韩国文化部很多时候也是喜欢拍脑袋做决定的,上世纪90年代,韩国音乐快速发展的时候,文化部的老头子们看了几次音乐节目就火了,说男歌手的头发染的颜色太难看,发型太非主流,如果大家不懂可以看下当年HOT的专辑。我估计那意思就是像杀马特,不符合韩国传统文化。这些年又禁播了很多女歌手和女团的性感mv,去年连女歌手跳舞的动作都要管。韩国电视台禁播的9种舞姿 唯一的解释就是,韩国文化部认为这些音乐节目针对的都是青少年,要比其他文化产品审核的更加严格。

    唯一差距就是,咱们的一切都在为了政治服务。不纯粹

    天朝还没到那个年代,好多方面起步都因为某些历史因素比较晚,现在国内是经济飞速增长,转变为国力发展的时候自然也会出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了。时间因素而已,保持现在的发展状态,在进行一些改革和纠正,“赶英超美”并不是放卫星。补一刀,文化都是需要经济支撑的,半岛南面当过四小龙,国民有钱了就得想着有点什么玩,发展也是看需求的。国内借鉴就是把自己的人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需求有了,市场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就自然带动起来了。这个只是大方面的情况,细节的东西也得是“摸着石头过河”。吸取经验的话就是学学老美,这个世纪互联网和文化产业最赚钱。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