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o:碎片化知识和碎片化学习

3月8日是妇女节。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在北京搞了一场有关知识付费的沟通会,分享了得到一年来的运营体会。不过,得到上目前挂牌的19个收费专栏,一水儿的男作者,没有一个妇女。

2011年4月18日摄于澳大利亚悉尼

2011年4月18日摄于澳大利亚悉尼

在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的定义中,得到是一个碎片化学习的服务,所以他必须说清楚碎片化学习这件事是成立的。他的理由包括,第一,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碎片化的,等到有了理论,形成体系,知识已经陈旧;第二,整个中国文化就是碎片化的知识,比如一部《论语》全都是孔子和弟子间碎片对话的零碎记录,毫无体系;第三,人们读书学习最后留在脑子里的,也都是碎片化的知识;第四,今天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第五,这代人有普遍的知识焦虑,需要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就是终身碎片化学习。更多罗辑思维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uojisiwei

这些理由里有太多似是而非,太多牵强附会。知识的产生固然是零散的,但不代表知识的学习也必须是零散的、碎片化的。

整个物理学,上至古埃及的金字塔设计师、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近到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直到现代的爱因斯坦、海森堡,上下几千年,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逐渐把一个“碎片化”的物理学,丰富成一套囊括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不同门类、不同领域的庞大而精密的现代科学体系。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只要用碎片化的学习,就可以掌握这套碎片化形成的物理学?

有种说法,人在娘胎里9个多月经历了整个生命进化史,出生后用20年左右的时间经历整个人类文明史,后一个过程,就是学习,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教育的系统学习。孔子的学说当然不是系统的理论,圣经、佛经也算不上系统的理论,唐诗宋词就离系统更远,即便仅仅以知道为目的,以增加一点可供炫耀的谈资为目的,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也很难用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掌握。

如果用大块时间认真读完一本书,留在脑子里的只是一些知识的碎片,那么让别人替你阅读,然后把这些碎片挑出来,花5分钟讲给你听,岂不是省时省力,效果相同?别说,这种事儿还真有人干过,几十年前就有人弄过《世界文学名著缩写本丛书(全10册)》,据说销量还不错。

罗振宇说,反对碎片化学习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压根儿就不学习的人;一种是知识特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比如说老师。我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支持碎片化学习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压根儿就不学习的人,一种是知识特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比如说正在做得到的罗振宇。

我一个做幼儿英语教育的朋友跟我谈了他对学习这件事的一些基本看法:首先,自学基本上是没戏的,偷懒、回避学习是人类的本能,除非自制力特别强的人,普通人只能通过系统化、强制化的教学来学习;其次,看起来很高级、很个性化的一对一教学是没戏的,须知大多数的学习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一个教、一个学,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疲惫,得有同学,有竞争,才能形成学习氛围。

当然你仍然可以说,这位也是知识特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自身利益。不过我这位朋友暂时还算不上既得利益者,他只是刚刚进入幼儿英语教育这个领域,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小规模的产品测试之后,得出的结论。

我并不反对碎片化学习,实际上我们大多数新知识的掌握,并没有经历一个专门的“学习”过程,而是在个人主观意愿的驱使下的时时用心,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我相信大多数人可以每月腾出读一本书的时间,却无论如何腾不出一年内每天5分钟读一个专栏的时间,后者的成本太高太高,高到无法承受。就好像每周打两小时羽毛球,大致上可以做到,每天锻炼一刻钟,成本太高太高,高到无法承受。而且,“每天5分钟”这种学习模式,真的是碎片化学习吗?

我一直认为,在这一轮内容收费潮流中,得到是感知比较早,做得比较专业的一家,而罗振宇一直扮演内容产业引路人的角色,也让得到受益很多。

在具体的操作上,罗振宇更在意那些自带注意力的头部内容,也就是具有最强带动作用和最大收益的部分。这有点像当年陈年操盘的卓越网,放弃长尾,专攻头部,做爆款,小品种大批量。大约传统媒体出身的人,对头部、精品、爆款情有独钟,也很擅长此道。但在我看来,互联网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不在乎头部、精品、爆款,它更在乎机制。

Google不太喜欢在搜索结果中删除作弊网站,它更喜欢通过作弊网站发现机制的漏洞,然后去修补漏洞,杜绝更多的网站利用这种漏洞。微信公众平台不做公众号推荐,不做分类导航,不做内容运营,它通过为公众号作者赋权、赋能、提供工具,为优质内容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环境。我认为这才是互联网的方法。

年初我在朋友圈分享了罗辑思维CEO脱不花的一个演讲,核心就是抓头部内容,重运营。我分享时附了一段评论:“得到确实做得不错,但从内容平台价值的角度看,目前中国还没有任何一个内容平台的价值,抵得上微信公众平台的十分之一。恰恰是去中心化、长尾、不运营等等这些得到看不上的特质,决定了一个内容平台的价值。”罗振宇在下面评论说:“不是看不上。是那个机会对我们这代人不存在了。”

其实不然。我并不是要让得到成为微信公众平台,我想说的只是看待事物的不同观念,是技术的观念,还是媒体的观念,是去中心化的观念,还是中心化的观念。传统媒体出身的人,多半会接受中心化的观念:我是精英,我比大众更清楚大众需要什么。信仰技术和互联网的人,则更喜欢去中心化的观念:我们希望建造一片森林,让所有的生物自由生长,但它们不是我们培育出来的。

2000多年前,当罗马将军恺撒漫步在被他的军队焚毁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中,想到曾经存在过的70万卷藏书,我不知道他是否有过知识焦虑。如果有人每天花5分钟时间给他讲10本书的碎片化概要,他的焦虑会不会减轻一些?不过庄子老师早就说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涯的生命,追求无涯的知识,那还不焦虑到死?

所以,看开点,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上,哪怕你把每一个5分钟都用来碎片化学习了,你还是学不到九牛一毛,还弄得人生特别凄苦,何苦呢?

本文首发于36氪“开氪”收费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欲第一时间读到最新文章,请订阅。

【文/keso(keso怎么看 微信号:kesoview)】

keso:碎片化知识和碎片化学习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精选评论 ———————

晓眉缕喵:作为一个写paper的人每天要花很多时间看很多专业的书籍和论文,算是系统化学习专业知识; 我不排斥碎片化的学习,我也在得到上订阅了几个专栏每天有关注。但是我不欣赏罗一直吆喝碎片化学习的作法。他自己恐怕也知道真正的学习必然是系统的辛苦的不在舒适区的刻意练习。但是这并不冲突人们进行碎片化学习啊。然而反复强调碎片化学习的好处,是对自己做的事情不自信么?如果仅仅为了赚钱去误导大众,这样就不好了。

I am a CAD:两点思考,跟keso分享一下。第一,碎片化学习和系统性学习并不矛盾对立。学习一个知识体的关键是把先把基本原理掌握,然后往上添加引理,例证,和应用方法。这些事情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也可以完成。比如,得到的薛兆丰老师的课,每天用十分钟把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原理讲清楚,然后解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上完之后学生虽然不能建数学模型做专业的经济学分析,但是基本的框架搭建起来了,可以指导生活中的决策,其实也就够了。用同样的方法,其他领域的老师也可以每天十分钟用一年的时间把大学的一堂入门课讲好,怎么不算系统性学习呢?第二,“技术型”平台和“媒体型”平台只是两种不同的形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微信固然百花齐放,得到把优秀知识筛选出来,节省了用户选择和试错的成本,也同样很好。我觉得,往各种不同的方向探索,保持物种多样性,本身就值得鼓励。

Vendetta:碎片化学习能学到的就只是谈资而已,就像高晓松说的,猪下水。逻辑思维说到底只是一档脱口秀,脱口秀不产生知识也不传输知识,一个娱乐方式罢了,以前的人们是娱乐至死,现在的人们会不会是碎片至死?磨练琴房创始人余怀民:从某种意义上讲,碎片化的学习是中国式的,因为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学生被培养成只对facts感兴趣,而不去思考facts背后的成因或因果关系。碎片化的时间可用于获得facts,但却不能用于对成因的深入思考。正因为人们不对成因感兴趣,所以就只需要碎片化的知识了。但是,真正的学习,永远是要学会如何思考成因,而不是facts的简单获得。

6:我是比较反反对碎片化学习的,1.碎片化学习很容易让人产生我学了很多东西的错误感觉 2.碎片化学习的知识很多无法被强化记忆! 3.那么碎片化学习学到的东西对我们有什么用呢?(个人感觉只能当个段子去听听)。 再来来看看罗振宇请的老师,他么每个人都是自己专业里的佼佼者,因为他们术业有专攻所以他们才被罗振宇请去“得到”开设专栏授课。所以同学别傻了,书该看的继续看,毕竟每个人看书里面的内容都是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想法的,该好好学习的还是好好学习吧!毕竟罗振宇可以学个个领域的知识人家就是靠那个吃饭的。

Tough Man:罗做的,本质上就是跟互联网背道而驰的东西。所谓互联网的,就是去中心化的,也是社会化的。罗振宇精英式、管控式、中心化的内容供应跟历史上的电台、报纸、电视没有太大的差别,依旧做着老东家CCAV干的活。相反,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是很互联网的产品。对于罗振宇的成果,是在各种好的坏的信息极大丰富后,人总是渴望“优质”内容,而罗振宇做的就是“优质”内容筛选并巧妙地把你当婴儿将真正的知识嚼碎吐出来让你更容易地吞咽,而你以为这些嚼烂的东西就是知识或者美食。那是因为你还小没吃过美食,或者以前在信息的海洋吃的是比嚼碎的东西差得多的东西。并不反对碎片化阅读,但反感极力推崇和误人子弟啊。

侯一:有一本书叫《人是如何学习的》,其中有专门一章详述了专家与新手的知识差异,主要区别就在于专家是系统有组织的知识,而新手是碎片的。现在我们的生活会导致碎片化的学习频繁发生,但不能等同于学习或者说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过分宣扬碎片化学习或者混淆碎片化学习行为与碎片化知识,不科学也不负责任。另,学习本身的过程,是包括了内容、动机和社交多种因素,幼教哥们描述的班级、老师和同学其实是为了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学习的持续进行。

S.H.He:我觉得keso老师说到心窝里了!我最开始也觉得得到挺有意思的,能开阔眼界。不过我目前为止,只订阅了万维钢老师的栏目,真的觉得他的课很有意思,当然,其实更多的是在乎新奇的观点,而不是所谓的什么收益。后来得到专栏越来越多,我反而有点疑惑了。说实话我每天看一个专栏,都有些吃力,毕竟还要思考一下嘛,五分钟真的不够。订阅太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走马观花,碎片时间利用了,可未必就比拿来休闲更有收获。现在我更多的倾向于认为罗胖其实就是个商人而已,营销做的很好,作为读者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实比追风,比多追几位老师更重要。

瑞秋儿:我即认同也反对作者的观点,罗胖是一个聪明的商人,打着知识升级的旗号聚集一批爱求知的人,产品也越趋向商业化,大部分专栏都扣着经济学、商业、金钱以及社交人脉的帽子,其实不就跟书店里畅销书大都是成功类书籍一样的性质嘛。当他看透事物本质再去满足人们的需求基本能有利益存在,产品的多样化就有了,因此一条商业道路就形成了。我追捧罗胖但不盲目,是他帮我建立起对虚拟类产品的消费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虽然每天几分钟的阅读未必能积累多少知识,但是当这种自发养成的学习态度就算很珍贵了。人除了睡觉或工作,其余时间基本都被碎片化,所以当我无聊拿起手机时想到的是去了解一下知识碎片而不是刷朋友圈时,我觉得我赚啦。

许泽宇:“首先,自学基本上是没戏的,偷懒、回避学习是人类的本能,除非自制力特别强的人,普通人只能通过系统化、强制化的教学来学习;其次,看起来很高级、很个性化的一对一教学是没戏的,须知大多数的学习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一个教、一个学,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疲惫,得有同学,有竞争,才能形成学习氛围。”这段对我的启发真的很大。我个人在“自学”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两个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后者,我自己都完全没有意识到(以为仅仅是自控力的问题)。然后我去请教了一个自学能力非常出色的同学(22岁)。他对此的解释是“我发现我实际上是在微博、朋友圈、论坛这些地方交流,形成了新形态的学习氛围”。(有点跑题,我只是想根据这一段话引申出来谈谈自学这个概念,并不打算讨论碎片化学习这个概念)

风的子民:这样就可以了吗?子民不相信光靠每天二十分钟的学习,就能帮助你的核心能力提升多少。碎片化学习替代不了深度学习,你安身立命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仍旧需要你克服困难,整合时间,系统深入的学习、练习和思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深度学习更加重要。同样,大牛的思考不能替代你的思考。大家都知道看电视对思维能力发展帮助不大。付费的东西是有效用的,可以帮你吃到知识快餐、帮你聆听大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给你带来了一种快感——就像动作片带给你出神入化的幻觉一样,我们瞬间感到,可以与一群互联网大牛粉共同的主播、听一样的音频,甚至几乎站在同样的思想高度上……这种幻觉很可怕。并且,你的时间、你的意识被牛人提炼的思想长期占据,你还有时间自己消化知识、深度思考了吗?真正促进时代发展的,是很多精进的突破性思维;真正促进你人生发展的,也是你基于自己的现实困境,思考并实践的解决方案。成功人士总结的经验,没有他们走过的路精彩。听着别人总结的PPT,不如自己迈开步子探索。在越热闹的时候,越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请掌控自己的自省能力,不做学习界的穷忙族。金融的子民:品牌营销、团队管理、职业生涯杂谈。零售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观点分享。

麦子:前几天跟朋友聊到罗振宇和他的“得到”,很感性地说“他们的做法很坏。”当时只是闲聊,没有细想这种不好的感觉源于什么。去看他3月8日“沟通会”的演讲,联想到《机器人历险记》里的锯齿:“成为更好的自己,升级吧,别去修修补补你破铜烂铁的人生了,换套银光闪闪的高级装备!”倒不是说罗振宇是大反派,他只是一个商人,而且很坦白,直接告诉大家:我就满足大众这样一种心理需求。看过《机器人历险记》的人应该感觉锯齿的台词好熟悉,会想到很多广告词吧……通过利用人们“成为更好的人”的心理需求来卖货而已。只是“利用”不是去真正“满足”。“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像罗振宇说的:他陪一个朋友去看房,全是几千万的豪宅,但过得跟猪窝一样的生活,没有审美,没有起码的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的能力。是的,有2000万买个别墅,但把它装得像个能住的“家”,是需要能力的。但这个能力,这个审美,不是去买几个“有审美有能力的专栏,碎片时间看看就能有的。“得到”的很多内容本身是有价值的,但确如keso老师讲的,“得到”渲染的“知识焦虑”和它的运营方式应该就是我感觉“很坏”的原因。我个人期待的是《机器人历险记》里的大焊,他发明创造,给破铜烂铁们生产零件,帮他们修修补补,也有口号:不管你是否是金子做成的,但你都能够发光。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罗辑思维,为什么越来越不“地道”了

➤ 魏武挥:知识变现的可能性与知识经济

➤ keso:知识多少钱一斤?知识变现可能真的跟知识无关

➤ 罗辑思维收费阅读APP《得到》上线分享功能:花钱请朋友阅读

➤ 曹轶宁:试论“罗辑思维”的必须倒掉,再论“自媒体”的陌路与末路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这些年杂七杂八写了很多东西,总会有读者问,你是从哪获取到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写了五年不够你得瑟的,怎么还没完没了了?早期写东西是因为之前的十几年积累了很多素材和想法,输出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重新去收集知识和素材、学习、进化,然后再次输出。这个阶段并不是串行的,而是并行的。大家会看到,很多习惯写作和分享的人,一般都是持续输出,生命力长的作家,作品也是一本接着一本,不敢长时间的中断。停下来容易,但是重新上路,就需要更大的驱动力才行。这也是很多人无法坚持的原因。

    很多人会说,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前提是你得有这个知识库才行,如何管理自己的知识库呢?估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我也有,办法虽然很土,对我来说还有些效果,分享给大家。

    收集知识对我来说大概有两个阶段,开始的时候目的性极强,比如想学习 Linux,买的书和上网找的资料都是 Linux 相关的,然后进行整理和消化吸收。后来功利性没这么强了,无论是技术、文学、传记、影像,看着好就会把一些片段或入口保存自己的知识库里。当然,任何时候都有需要针对性的知识的时候,比如写推荐算法的文章,还是得去找到特定领域的资料以确保自己写的内容是相对严谨的。

    读书
    构建知识库就像建一座摩天大楼,开始的时候要把根基打好,结实、端正、坚韧,有人过来踹一脚,能做到不动如山。知识是金字塔,地盘越坚实,越容易构建上层建筑。如何打好基础呢,当然是读书喽,这个阶段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去追击一些知识碎片,效果反而很糟。

    人们常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大意就是买的容易读来难,最终买了个收藏知识的幻觉。我对此倒是不以为然,买书肯定是好事不是坏事,但你别想着买了的书能全部读完,凡事都有转化率,买了,就有可能读,不买,那可能真的永远不会读。况且有些书是用来收藏的,有些是用来当参考手册的,有很少一部分是买了需要立刻读完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呢?这是个可以写本书的话题,简单来说,要对阅读进行层次划分,同一本书,因为性质和场景不同,我们可以简读,速读,精读,甚至可以用学者的方式阅读。什么是学者的方式?就是知识拆解和重新组合,安姐在她的极客时间专栏里谈到了编程语言的学习,别人去学怎么使用,她想的是语言是怎么实现的,类型系统是什么,计算能力的边界在哪。学者方式的阅读也是类似。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有的人遇到看不懂的图书和文章就会觉得作者写的烂,遇到浅显解惑的内容又会认为作者肤浅,却从来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场景、阅读方式和理解问题。有的人希望快速阅读一本书,有的人希望找到好书,有的人则希望能够通读并拆解一本书。读书时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光读书当然是不够的,想学以致用,还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人和知识的连接。我的方式就是写下来。无论是读纸书还是电子书,我都喜欢在读的过程中里写写画画。读完之后,如有必要,就会把纸书里写的文字和划线部分,电子书里的摘要和评论,全部记录下来,甚至写成一篇文章。书里有些内容特别好的,我会把原文在电脑上重新敲一边,以便随时阅读。

    柯南在刻画福尔摩斯这个人物的时候,创造了记忆宫殿这个类比,其实普通人也是类似的记忆模式,写下来的过程就相当于你把某些知识放到了记忆宫殿的阁楼,阁楼多了,也就形成了宫殿和记忆图谱,用的时候自然可以按图索翼,追根溯源,最终把这些知识连接起来。

    构建知识库,就像酿酒,无论原材料多好,挂着霜的原产地葡萄也好,深山老林的矿泉水也罢,最终出来的得是酒,而不是汽水。知识的发酵也是如此。

    至于这些知识放哪,如何分门别类的管理,每个人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我一般用 Ulysses 写比较正式的、可能发布的东西,用 Evernote 记录碎片化的、非正式的信息。这方面很多人比我做的更好更系统,后面再说。

    稍后读,而不是稍后再也不读
    除了系统性的读书,我们还会从现在的付费专栏、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以前的 RSS 和博客上汲取知识,这些相对碎一点的内容,基本上都会提供收藏或者稍后读功能。大部分人看着好点击了收藏或者稍后读之后,这些知识就消失了,因为大部分人稍后也不读……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有了一个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阅读列表和堆积成山的 PDF,然后开始梦想到一个人迹罕至的森林小木屋里苦读一年以期迎头赶上 —— 对了,要是每天清晨沿着林中小溪散步时会有人带来食物并带走垃圾就更好了。围笑。

    我自己把稍后读的内容分成两类,一种是当做参考消息的,收藏起来,将来能搜索到就行。另一种则是真正希望稍后读的。对于第二种,我会每天拿出固定的半小时把这些文章找出来过一遍,有价值的内容写上价值所在,做个标记放入我的知识库,读完了了的,干脆删除了事,防止信息干扰。

    稍后读的工具挺多的,比如 Instapaper、Pocket、Evernote、Send to Kindle 等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因为资质平平,我在构建知识库的过程,差不多遵循的原则是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现在看来,虽然学的慢,但也不是学不会,于是有了这些年的输出。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不用想,一定有。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这方面的专家:分答上的陈华伟老师。

    陈华伟在平时的工作和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知识管理课程」,有效的工具是 Evernote 和 脑图。对此姬十三(果壳网CEO,在行&分答创始人)的评价是:

    浅尝辄止的时代,需要深度学习。陈华伟的知识管理课程,就是深度学习的一个有效落地方案。

    这门课程可以帮助你:

    1、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2、通过笔记本编代码来规范知识体系;
    3、用费曼来消灭收藏夹;
    4、要特别克制地使用工具;
    5、按 Why What How How good 讲故事;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