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成转移与洗钱帮凶令人惊愕

目前,中国正在有管控地改革外汇体制。如果作为大行从事地下钱庄的洗钱和转移金融资本到外海,使得中国外汇管制形同虚设,那将会造成两大危害:首先,造成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兴风作浪,危害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其次,造成大量的资金财富逃避管制而流失海外,对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带来巨大影响。

1
银行成转移与洗钱帮凶令人惊愕

“我们不管您的钱从哪来,怎么来的,都可以帮您弄出去”中国银行某支行的工作人员称,别管您的钱有多黑,多见不得光,银行都有办法给你洗白,并且安全的弄到国外(7月9日 央视)。中行对此回应说:我行认为,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理解上有偏差。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

咋一看,还真不敢相信媒体报道的情况。虽然对这个话语感到惊讶,但一看说这话语的是一个中行支行人员,以为是中行个别网点的个别现象、个性问题。然而,越往下面看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越来越惊愕般张大了嘴巴。帮助个人将资金无限额地汇往国外,帮助个人移民投资、洗黑钱、转移资金财富的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的“优汇通业务”,对内,覆盖了北京等全国许多城市中行机构;对外,把人民币先汇到国外,再由中行的国外分支机构兑换成外币。这种“里应外合”构成了将国内个人资金,而且无论其资金性质、额度多少都能畅通无阻汇出海外、流失国外的大通道。这个国内财富大量流失海外的“优汇通业务”大黑道,显然不是中行广东分行孤立能够完成的。如果说是广东一个分行自己开展的业务,绝对不能自圆自说。

如果如央视报道的情况,问题确实恶劣和严重了。

外汇管理对任何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体制改革中,任何国家对于外汇汇率和资本项目包括金融项下自由可兑换、可流动都非常之谨慎。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一再提醒,盲目放开金融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可能导致冲垮其汇率体制,乃至失去国内利率等货币政策掌控权。这是中国这么多年面对巨额外汇储备,仍然对资本金融项目自由流动改革慎之又慎的原因。既实行固定汇率制,又实行资本项自由兑换的国家,教训最为深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泰国汇率体制崩溃;南美金融危机时期,多国汇率体制崩溃,都是资本金融项目下自由流动酿造的。

目前,中国正在有管控地改革外汇体制。如果作为大行从事地下钱庄的洗钱和转移金融资本到外海,使得中国外汇管制形同虚设,那将会造成两大危害:首先,造成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兴风作浪,危害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进入时推高中国资本泡沫,撤离时造成泡沫破裂,酿造金融风险。而且直接冲击中国的外汇体制。

其次,造成大量的资金财富逃避管制而流失海外,对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带来巨大影响。最为严重的是,一些脏钱、黑钱乘机外逃。只要是通过中行的“优汇通业务”大黑道转移海外的资金,都不会那么阳光和干净,一些是来自于国内贪官污吏或者境内非法财产收入,如果有金融机构、移民中介配合,把这些应该予以清理和罚没的收入转移到海外去的话,那么对于惩处不法官员就是负面影响。有了这么一个随时出逃的机会和用脏钱度过下半生的机会,法律威慑力将大大下降。

中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或者以欺骗手段将境内资本转移境外等逃汇行为,情节严重的,处逃汇金额30%以上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如央视报道所言,那么,中行一些分支机构是监督落实机构之一,而现在不但不监督,反而同流合污成了帮凶。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从第八条到第十七条对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承担的反洗钱工作任务等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各级融机构内部都设立了反洗钱内设部门和人员。如果央视报道的情况属实的话,那么,中行作为一家大型银行、作为从事外汇业务的重点行,作为把好资金财富外流的第一门户行,一些分支机构竟然成为洗钱者的帮凶,竟然监守自盗。其影响之大、危害之深,着实让民众震惊。

如果央视报道属实,那么,令人深思的是外汇监管部门对涉及面如此之大、几乎是明目张胆公开逃避监管,帮助客户将国内资金转移国外甚至帮助客户从事非法洗钱的行为,为何就没有一点察觉呢?金融企业层层设立的反洗钱内部机构为何形同虚设、成为摆设呢?

我们注意到中行总行已经做出了回应,断然否认了央视报道的内容,回应说: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还真希望央视报道的确实不是事实。

央视言辞凿凿的报道,中行口气坚定的断然否定,那么,究竟真相是什么呢?

衷心希望央行[微博]、外管局等监管部门以及司法机构,尽快介入调查,查一个水落石出,或还央视或还中行一个“真身”和清白,给国家和百姓一个真相和说法。我们拭目以待!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余丰慧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