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李强:“一带一路”上的塞北四朝“辽、夏、金、元”

话说:千年之狐(胡),姓赵姓张;五百年狐(胡),姓白姓康。

上边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源流不断融合、同化的族群,说明汉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接收“新鲜血液”的民族。

历史学者李强:“一带一路”上的塞北四朝“辽、夏、金、元”

我们知道:世界上公认的文明有四个,有三个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另一个便是中国。

需要提醒引起注意的是:四大文明中,另外三个均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因此被称作“古文明”,而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数千年至今,且依然散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明肇始于黄河、长江流域,但不局限于此——在辽河上游流域一带,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以红山文化为代表。

在红山文化已经发现的先人遗存中,中华文明的标志物之一的玉器赫然忝列其中,并且出现了著名的“玉猪龙”,它不仅是中国古老玉文化的一次再发现再验证,同时将更为古老的民族图腾“龙”的形象,清晰明确地附着在一体,从而将中华文明先祖们活动的足迹从过去已知的黄河、长江流域,向北移动了上千公里!

不仅如此,红山文化还意味着再次证明了先祖们记述史实时诚不余欺、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即中原的地理范围概念,绝不是一些外国学者所说的局限于黄河流域、将明长城以北皆划入“外族”或“外国”的狭隘阴暗说法。

早在3000年前的周代,《周礼》就已经用“五镇”来框出了中原的地理范围:北镇医巫闾山,位于今辽宁省西部;中镇霍山,位于今山西省中部;西镇吴山,一说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一说位于今甘肃省陇南市;东镇沂山,位于今山东省潍坊市;南镇会嵇山,位于今浙江省境内。

不仅如此,无论其后朝代、政权如何更迭,无论汉家还是少数民族入住中原,均严格规范地按照上述说法来界定中原的范畴。

所谓中原,也称华夏,正是以汉人为主体,以汉文化为主要表征,在不同历史时期由多族群共同生活经营建设的核心文化文明区域,也正是世界四大文明中中华文明的具体地理和物质载体之所在。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其原因一直是全世界学人们好奇并皓首穷经去探究探索的重大学术课题。

在我们看来,大约有这样几个主要原因——

一、 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及其内在的文化张力,以及由此而生的强大的文明自信;
二、 汉字,这种兼具象形、会意等多种文字元素为一体的书写媒介,有效传承文化;
三、 中医药帮助中国人成功地战胜了无数次惨绝人寰的大瘟疫、气候水文灾难和数千次重大的战争伤害;
四、 包括契丹、党项、女真、蒙古乃至以前的匈奴、鲜卑、突厥等在内的少数族群,融合互通,共同为中华文明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笔者看来,第四条因素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种文明的传承发展,必须依赖一个个人去具体实现。

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弘扬,从来就是包括汉人在内的历史上多个族群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结果。

这也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特点所在。

我们知道,西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以肤色、人种、基因来界定或划分文明,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使得她从来不管是什么种族是什么肤色是什么相貌,而是看文化认同,即以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来作为划分族群的标志。

因此,假如我们可以回到盛唐时期的长安,您会在街头遇上高鼻深目的粟特人、黑发卷曲的突厥人、肤色黝黑深目塌鼻的昆仑奴(小黑人)、身材高大肤色白皙的昭武九姓人,也会遇到宽鼻低额的南岛人等等,但他们无一例外均彬彬有礼且出口成章,他们都以身为“唐人”而自信自豪自重。

历史上,少数族群曾无数次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曾无数次参与了中原这个所有生活在中华大地上人们共同精神和物质家园的建设,也曾无数次期待入主中原,成为光荣的中华文明的一份子。

早在商代,就有鬼方等少数族群与中原进行各种交流,周代则是各种狄人在北方出现,居住在中原的华夏人(汉代以前中原人的称谓)将中原之四个方向的少数族群分别称作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北狄人到战国末期时,一部分华夏化了,另一部分被叫做胡、淳维或者荤粥(因“xunyu”)的,则变成匈奴(“胡”也是“匈奴”的对音)。而匈奴东边,则是战国时期曾被燕国大将秦开大败的东胡人,实际也是北狄人的一种,因游牧于胡人之东,故称为“东胡”。

与华夏人同为黄帝之后的匈奴人(南匈奴人则比较明确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夏桀的直系后裔),文明程度较高,从战国时期开始不断南下袭扰中原,到秦朝时他们已经模仿中原先进制度体系,自行拥有了比较完备政权系统,已逐渐不满足于一般性的财富劫掠,而对占据中原疆域有了一定的政治追求。

位于匈奴东部的东胡系统少数族群,借着中原政权长期与匈奴进行拉锯作战的机遇,慢慢发展起来,以源出大兴安岭的鲜卑和乌桓两大兄弟族群为代表。

乌桓被三国时期的曹操消灭了,其民一部加入鲜卑,一部被中原汉人同化。

匈奴在汉朝连续打击下,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远遁欧洲,南匈奴南下被安置在华北地区,北匈奴未迁徙的十万帐则加入了鲜卑。

三国西晋之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西部少数族群纷纷入主中原,他们建立的政权国号悉数是汉家称谓,如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以及“前赵”等割据政权。

鲜卑因为有大量匈奴人的加入,而一下子势力空前强大,不仅在五胡十六国中建立了“后燕”、“西秦”等多个独立政权,更在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强大的北魏政权,与地处南方的汉人政权分庭抗礼数百年。

北魏虽然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势力大大削弱了,但东魏和西魏孕育了北齐和北周,北周则诞生了再次大一统的隋朝,并迅速演进为举世闻名的大唐帝国。

鲜卑人建立的魏政权,因其源于北方,疆域主要在北方,一般称作“北魏”;同时,为区别于先前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以及三国时期的魏国(也称“曹魏”或“汉魏”),北魏也被称作“后魏”;又因系鲜卑人创建,也被称作“鲜卑魏”,因系鲜卑人中拓跋部所建,也称“拓跋魏”,因拓跋后来改姓为“元”,因此北魏亦称“元魏”。更多一带一路解读:www.yangfenzi.com/tag/silkroad

东晋五胡十六国以及嗣后的南北朝长达300年时间里,中原政治生态圈中,鲜卑无疑是最为抢眼、最为持久也最为汉化的族群。

北魏创立了丝毫不逊于南朝东晋宋齐梁陈的灿烂文化,尤其在发扬光大东汉时期进入中原的佛教方面,北魏使佛教完全中原化、华夏化、汉化了。

北魏在旧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建设的“云冈石窟”,在后都洛阳营造的“龙门石窟”,将中华文明中最为精湛的造像雕刻艺术、建筑设计艺术、色彩调和艺术等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与升华。

云冈和龙门两大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中的两个,且均被列为当代为世界遗产,是鲜卑魏人历经数百年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也是保存至今已逾千年的艺术瑰宝,都是中华文明中值得骄傲的扛鼎之作。

隋唐两大王朝的杨姓、李姓帝室,本来就有亲缘血缘关系,且都是以鲜明的汉文化来彰显于世的,但这种强烈的华夏文明特征与其共同具备较多的鲜卑人血统并不矛盾,诚如前文所言,中国人或者说中华民族,从来是以文化区分族群的,而并非以种族、基因、血统来区分,只要大家文化同一,则必是“我族类”。

隋唐不仅建立中华文明史上疆域空前辽阔、声威空前远播的大帝国,而且在前人基础上兼收并蓄,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

其中,鲜卑人功不可没。

鲜卑人不断南下进入中原,留在东胡旧地——东北地区的一支,唐朝时从大兴安岭北段南下了。

与其祖先鲜卑和乌桓很相似,这支南下的鲜卑后裔,定名为“契丹”和“库莫奚”(简称“奚”),也是一对兄弟族群。

契丹人就是在唐朝灭亡不久的十世纪初由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的那拨人。《辽史》载:“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见于此。”

辽朝自916年-1125年,立国200余年(未包括西辽),其后,代之而立的是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1115年-1234年),立国100余年,女真人于1127年灭北宋(960年建国)。

其间,崛起于大西南松潘一带的党项人,其首领元昊(鲜卑拓跋部西迁的后裔)于1038年建国称帝,史称“夏”或“西夏”,而十三世纪异军突起的另一支东胡系族群蒙古人,则先后于1218年1227年、1234年、1279年灭亡了西辽、西夏、金和南宋(1127年建国)。

辽与北宋、西夏,金与南宋、西夏、西辽,金与南宋、蒙古等政权,都曾在几个世纪里长期对峙,都以占有全部中原为“奋斗目标”。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宋辽夏金元”历史断代时期。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史观基本都是以中原王朝的视角作为主轴,以汉人政权的观点作为主要的历史判断标准。

尽管历朝历代的史官们秉笔直书,坚持以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书写前朝或当朝历史,但鉴于史观的角度,必然在史料取舍、判断角度乃至行文篇幅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或不周到,甚至有些史籍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和政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贬损或刻意矮化。

历史学者李强:“一带一路”上的塞北四朝“辽、夏、金、元”

这些年来,笔者一贯秉承“历史自信、文明自信、民族自信”的理念,坚持以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族群和中原人两个视角,来体味和研究辽夏金元那段历史(鉴于两宋历史已经被多数人耳熟能详了,所以没有单独去做著述)。

无论是中国古代史籍,还是域外汉学家通过各种研究得出的结论: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是不折不扣的华(汉)式(化)的政权,只是其创立者耶律阿保机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而已。

富饶的燕云十六州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朝,从而让中原汉人成为辽朝建政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辽朝的人口,自建国一开始就以中原汉人占大多数,“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契丹人只占少数。

契丹人在入主中原以前,就已经全面接受了中原人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汉人康默记、韩延徽、韩知古、韩德让等都是耶律阿保机、辽景宗、辽穆宗乃至辽世宗时代的佐命重臣。

史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 。迫于五代十国长期战事困扰的中原汉人不断北迁加入契丹,极大增强了契丹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实力。

辽朝初期,完全依靠全盘引进中原先进文化、法度来强化皇权,在长城以北草原和辽河上源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在辽太祖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城郭、市镇、寺院与孔庙,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辽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相应不断增长。

辽代历代皇帝和贵族都极仰慕中原文化,醉心于汉化,苦学中原之学,他们中的很多人有很高的中原文化造诣,从现在辽朝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多数都是以汉字写成。史料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曾以能说汉语自诩。

在辽朝九帝中,以道宗耶律洪基的文学修养最高,善诗赋,作品清新雅丽,意境深远,一首《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添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完全是中原风格、中华气派!

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东丹王耶律倍有《乐田园诗》、《海上诗》;辽道宗的诗作很多,著有有诗文集《清宁集》(以其年号“清宁”命名)。

辽道宗的皇后萧观音写有《谏猎疏》、《回心院》和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辽末帝天祚帝之文妃有《讽谏歌》,这些契丹女性之作,充分反映了她们高超的汉文化修养。

辽朝还十分尊崇孔子,以儒家学视为治国之道。

太祖耶律阿保机将中原历史上有大功德圣贤进行供奉,还亲自奉祀,下令修建很高规格的孔庙于上京,其长子、东丹王耶律倍认为:“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朝坚持以隋唐以来中原实施的先进的科举制度、四书五经儒家规范等汉人标准来选拔任用官员,辽帝向来对中原出身的官员求知若渴,在南侵中原中,一旦遇到儒生或中原王朝的官员,便礼遇有加,且迫不及待要将这些人“请”到辽地。

据说曾有一位汉人侍读官给辽道宗讲到“夷狄之有君”时,因恐引起身为契丹人的皇帝龙颜不悦,遂喏喏不敢加以解释。

谁料辽道宗却说朗朗道:“先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可见,辽道宗的自我认同已是“我非中原异族也”。

澶渊之盟后,当时宋、辽两家均未视对方为异族他国,而是互认对方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往来国书中,宋朝称辽朝北朝,辽朝称宋朝南朝;双方使节互访和谈判中,均使用汉语交谈。

辽圣宗耶律隆绪常常阅读《唐实录》、《贞观政要》等,十分崇拜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事迹,称他们是“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

辽兴宗耶律宗真以中国水墨工笔画为擅,曾绘自制自己画像一幅送给宋仁宗,还请宋仁宗回赠他一幅真容画像,称“以笃兄弟之情”,待宋仁宗的画像送到辽廷时,兴宗已驾崩,即位的道宗就把宋仁宗画像和辽兴宗等先祖画像同堂悬挂祭祀。
辽人还颇喜宋朝人的诗文,对三苏的作品多能道其详。当宋朝大学者欧阳修出使辽国时,辽国因仰慕欧阳修的才学举国轰动。辽道宗和满朝官员热情款待欧阳修。他还对欧阳修说:“如果人生有轮回,愿后世生在中国。”

北宋宰相富弼这样评价契丹人和辽朝:“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都与中原为标准),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他们都有);彼之所长(他们所有的),中国不及(我们都赶不上)”。

如果说开国之初的辽朝在文化上相对中原还有些许“自卑”的话,到辽世宗以后已经毫不犹豫地以中华文化的继承人自居,以精通中原之学为骄傲,自认为承袭中原正宗,自认为从秦汉以来的中原文化器物都在辽国,周和宋朝的文化器物都是仿制的冒牌货——《辽史》载:“秦汉以来,帝王文物,尽入于辽,周(柴荣)宋(赵匡胤)按图更制,乃非故物”。

辽圣宗耶律隆绪针对中原传国玉玺,专门写了一首名为《传国玺》的诗作:“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慎守,世业当永昌。”

与北宋和辽朝三足鼎立的西夏王朝,在推行儒学时实行汉学和蕃学并存的双轨制,互为补充形式,当朝统治者始终矢志不渝的推行蕃学,即使在儒学发展全省时期,蕃学也没被取消,是区别于辽、金全面汉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西夏曾经与北宋因为边境榷场的开闭问题、疆域问题等长期发生战争,但在学习中原文化方面却表现得出人意料——有时在谈判中已经占了先机,但为了能从中原引进比较先进的经文书籍等,西夏统治者不惜牺牲物质利益。西夏统治阶级,为了借助中华文明的力量来发展自己的文化,还专门编著了著名的党项文和汉文对照的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

金朝、元朝同样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下边,列举几位金朝、元朝帝王的诗作——金海陵王完颜亮(1122-1161)是金朝第四位皇帝(1149-1162在位),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太祖阿骨打庶长子完颜宗干之次子,系弑金熙宗自立为帝,自海陵王始金廷从上京黄龙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迁至中都燕京(今北京市),并将原有宗庙、府第等尽毁而农耕。

曾创作大量汉诗词,《立马吴山第一峰》是其中的一首:
大柄若在手,
清风满天下。
万里车书尽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备注:吴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金世宗完颜雍(1123-1189)是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1189在位),女真名乌禄,开明的政治家。其父为金太祖阿骨打之第三子完颜宗辅(后改名为宗尧)。

世宗在位期间被称作“大定之治”,他本人被后世尊作“小尧舜”。他曾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这里辑录一首:
《减字木兰花·赐元悟玉禅师》
但能了净,万法因缘何足问。
日月无为,十二时中更不疑。
常须自在,识取从来无挂碍。
佛佛心心,佛若休心也是尘。

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是金朝第六位皇帝(1189-1208在位),小字麻达葛,金世宗完颜雍之孙。当时金朝立国已超过七十年,“礼乐刑政因辽、宋旧制,杂乱无贯,章宗即位,乃更定修正,为一代法。”极力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强力推进女真人的全面汉化。

章宗时期的政治尚算清明,后世称为“明昌之治”。在位前期国力达极盛,后期因水患、经济政策缺失和蒙古人袭扰等原因走向衰落。录其一首:
《蝶恋花》
聚骨扇,几股湘江龙骨瘦。
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
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
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
忽听传宣须急奏。
轻轻褪入香罗袖。

元世祖奇渥温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是元朝第一位皇帝(1271-1294)、蒙元帝国第八位元首(含“监国”)(1260-1294在位)。

明朝官修皇帝实录《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给北元兀纳失里大王的信中,对忽必烈的评价如下:“昔中国(原)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太祖之孙(忽必烈)以仁德著称,为(元)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

忽必烈以一首《陟玩春山纪兴》存世:
时膺韶景陟兰峰,
不惮跻攀谒粹容。
花色映霞祥彩混,
垆烟拂雾瑞光重。
雨霑琼干岩边竹,
风袭琴声岭际松。
净刹玉毫瞻礼罢,
回程仙驾驭苍龙。

(备注;有说该诗为别人所作而托忽必烈之名;也有说该诗为忽必烈原作蒙古语诗词改写为汉诗)

元文宗图帖睦尔(1304-1332)是元朝第八位皇帝(1328-1332在位),具有很高的诗歌和绘画水平。
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颇有意于兴文治。录其诗歌一首:
《七律/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
穿了氁衫便著鞭,
一钩残月柳梢边。
二三点露滴如雨,
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
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
七十二峰都在前。

(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1338-1378),元惠宗妥懽帖木尔之长子,1370-1378年在位,都哈拉和林(蒙元旧都,太宗窝阔台1235年所建。遗址位于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西北,系该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之核心部分)。
昭宗汉文化功底深厚,书法酷似北宋徽宗的瘦金体。其诗歌亦颇有大家风范,这里,录其一首:
《新月诗》
昨夜严陵失钓钩,
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
也有清光遍九州。

按照其建国时间的先后顺序,“辽夏金元”是纵贯四个世纪的中华文明一个断代的连续进程,是与中原汉人政权并立、对峙的四个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也有人根据辽夏金元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均发轫于塞北,因此将其合称“塞北四朝”。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西夏王:英雄之生,当为王霸》一书,“以西夏景宗李元昊为主轴,讲述了少数族群党项人的漫长起源,以及党项皇族在西北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并发展壮大,直至消亡的历史。本书钩稽史料,著述严谨,深入分析党项人的源流与去向,破解党项人及其他少数族群与汉人的关系,解密西夏文明,揭示了少数族群与汉人共同创造发展中华文明的特有历史规律。

西夏王:英雄之生,当为王霸

曾霸西疆主一方,文治武功尽辉煌。”1038年,党项人在李元昊的带领下建立王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大夏“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号称“万里之国”。西夏王朝称霸西北近二百年,先后有十位帝王登基,以其独特的姿态,先后与北宋、辽鼎立,与南宋、金对峙。文化历史学者李强:西夏与党项族,一个王朝和族群的苍凉背影

编辑推荐:1.他们像鹰一样崛起,像烈风一样消失,独霸西北二百年,长期对峙宋辽金!贺兰山下,黄河岸边,战鼓和马鸣声中,流传着党项皇族的传奇!《西夏王》一书,生动描述了十位西夏王的生平与事迹。2.宋、元两代皆未编西夏史。蒙古灭夏,党项后裔不知去向。《西夏王》寻根溯源,记述了党项皇族在中国西北建立政权并发展壮大,直至消亡的历史,廓清了与中原王朝抗衡近二百年的西夏王朝的本原。3. 风沙掩埋了楼兰古城,战争灭亡了西夏王朝,西夏文与汉文档案、典册及其他实物多流失海外。地处“丝绸之路”的西夏文化,是党项、汉、契丹、吐蕃、回鹘等族群文化长期交融、彼此影响吸收而形成的一种多来源、多层次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篇章。《西夏王》一书拨开云雾,还原西夏人马背上的身影,讲述尘封千年的璀璨光彩的西夏文明。

作者简介:李强,文化历史学者、教授、研究员。作为当代少数民族史学家的代表人物,在历史地理学、姓氏谱牒学、宗教民族学、分子人类学等领域亦有心得。于历史遗存游历中,体味探索发现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契丹、女真等古代边疆少数族群与中原人民水乳交融、团结发展之关系。关注考古成果并以世界史大视野看待中国史,著有《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金太祖阿骨打的完颜家族》《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等断代史作品。作为文化学者,秉承“文明自信、历史自信、民族自信”理念,多年坚持以授课讲座和捐赠图书等形式,向党政机关公务员、大中小学校师生、读书会成员、央企单位员工等社会各界传播推广国学,弘扬传统文化。作为独立公益志愿者,长期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子,帮扶其家庭逐渐脱贫致富。积极帮助地方开展文物再发现和文化旅游业策划推介工作。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唐朝是如何打造一带一路的?强大国力、繁荣发达的海陆丝绸之路

➤ 历史学者李强:建设“一带一路”首先要了解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

➤ 姜万军: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上的发言

➤ 历史学者李强做客中国民航大学“蓝天修身文苑”谈诚信道自信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离北京太近,离上帝太远?海陆兼备的天津为何挤不进一线城市?说道:

    文字 | 制图 | 编辑:孙绿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东南亚与东亚是紧密相连的两个地区,东南亚诸国也有着最大规模的海外华人群体。但在文化与宗教上,伊斯兰教和小乘佛教背景的东南亚诸国却与东亚差异显著,

    为什么古代中国强盛之时也没能把东南亚纳入中华文明圈,反而是印度、伊斯兰甚至西方基督教在东南亚获得成功?在与读者的大量交流中,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简单聊聊东南亚。

    佛教的泰国、伊斯兰教的印尼、基督教的菲律宾

    一个东南亚?七个东南亚?
    在很多人的脑海中,东南亚是一大群热带岛屿和热带半岛的组合体,似乎东南亚诸国的环境类似,但国情为何还差异巨大?

    对我来说,热带雨林还真没啥不一样

    事实上,我们比照东南亚的人口分布、民族分布、宗教分布等来看,东南亚由七大区域组成:缅甸、湄公河流域、北部越南、海峡区、爪哇与苏门答腊岛、菲律宾、东南岛屿。

    东南亚七大区域

    这些区域因不同的原因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虽然同处热带,但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中南半岛,其农业条件远好于热带雨林气候下的群岛部分,但印尼的爪哇岛是个例外,由于岛上大量火山带来的肥沃土壤,使得爪哇岛承载着印尼的绝大部分人口(也已经人满为患)。

    红果果的爪哇岛

    爪哇岛某火山
    及其周边拥挤的农田

    中南半岛上有山地的阻隔,在诸多大河流域形成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湄南河-湄公河平原是最富饶的地区,西北角的伊洛瓦底江流域(缅甸)处在中、印、泰之间,东北角的红河流域则紧挨中国。

    湄南河-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红河

    而从红河流域(越南北部)向南发展,则受到长山山脉的限制,以至于无论古代中国在越南的统治还是如今的越南,都被局限在长山山脉以东,无疑也限制了古达中国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播。以至于东南亚国家中只有越南被纳入了古代儒家文化圈。

    无论是中国西汉还是如今的越南
    都只能在长山山脉以东向南扩张

    不过,越南的长期向南扩张
    确实也拿到了极其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

    在中南半岛与群岛世界之间的海峡区则因为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而具有特殊的价值,然而海峡区缺乏广阔平原和有价值的内陆腹地。

    这给了外部力量可乘之机,无论是曾经的泰国、印尼(室利佛逝)、中国、英国,都曾通过控制海峡区来掌控贸易。而外部力量的变化也改变着海峡区(如新加坡)的结盟对象。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枢纽

    菲律宾由于炎热的气候、南海的阻隔、并且不在古代通往印度洋的航线之上,所以开发很晚,以至于殖民者带来的文化反而占据上风,成为东南亚主要的基督教国家。

    显得有些突兀的菲律宾
    不过,伊斯兰教刚来的时候应该也很突兀

    而中南半岛与爪哇岛之外的大部分岛屿,则存在感较低,热带雨林的开发成本仍然较高,或许有些位置具有战略价值,但仍然人口稀少。

    缺乏存在感组合

    可见,在诸多个东南亚中,中南半岛、爪哇、海峡区的价值最大,而中华文明对他们的影响却主要局限在越南,除了地形因素,天时不利也是重要原因。

    路漫漫其修远
    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段内,东南亚诸国主要受到来自印度的文化影响,中国的影响则主要辐射越南,而印度的衰落和华人群体的大规模南下改变了这一状况,但此时也已是西方殖民全球的前夜了。

    中南半岛上的古代文明(除越南北部外),以及苏门答腊与爪哇岛上的古文明,大都经历了来自印度教和佛教的两轮影响,其最显著的遗迹如吴哥窟(印度教)和婆罗浮屠寺(佛教)。

    宗教传播方面
    古代中国显然是慢了很多拍
    (先不论儒道是不是宗教)

    当然,印度本身也是宗教万花筒
    他后面还有很多教排着队要往东来….

    虽然以现代版图来看,中国距离东南亚似乎更近,似乎更有资格对东南亚进行文化输出。但当前版图乃是基于两点:中世纪之后南中国的彻底汉化、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入侵以及印度的被殖民。

    虽然中国早在秦代就在两广与越南北部设置郡县,但长江以南的广阔丘陵一直使岭南如同遥远的热带化外之地。中国通过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诸流域已是隋唐时代(6-10世纪)。

    虽然中国离东南亚看似很近
    但在岭南得到充分开发之前
    北方军事贵族眼中的东南亚
    估计像长生不老一样遥不可及

    这段时间内,唐朝流放岭南的官员仍感沿途荒凉人烟稀少,两广地区仍开发不足。而爪哇岛上的佛教婆罗浮屠寺则已在同一时期兴建而起。

    开发程度低?

    开发程度高?

    可见,虽然岭南离东南亚近,但此时中国重心在北,岭南尚且开发不足,遑论海外扩张,而印度的核心区恒河流域则直面孟加拉湾与东南亚,这便如同中国北方直面朝鲜和日本。

    更何况隋唐之后,中国失去越南,并持续受到来自北方的冲击,巨大的陆上国防压力耗费大量资源,明朝海外探险的中断亦有此因。加上一元化政治观念使政府反感百姓在海外的自由殖民,以至东南亚虽华人众多,但长期得不到明清政府的官方支持。

    全球十字路口
    虽然中国这边受到限制,但印度那边也麻烦不断,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伊斯兰教-军事集团开始统治印度北部,这对印度完整性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和恒河三角洲(孟加拉)的伊斯兰化。

    一个没有印度河流域、恒河三角洲、
    斯里兰卡的印度

    以此为跳板,伊斯兰教传播至东南亚并获得巨大成功,如今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以其庞大的人口已成为最大的穆斯林群体。

    此时的东南亚已不再只是中印两大文明的中间地带。在全球化时代,东南亚已是全球的十字路口之一,因为,太平洋变得重要了。

    来自美洲殖民地的大帆船使菲律宾成为西班牙在远东的贸易中转站(虽然绕了大半个地球);菲律宾当地的华人移民被西班牙削弱甚至遭到屠杀;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宗教和血缘渗透也颇为成功(西班牙人后代或混血成为当地贵族,这也类似于西班牙的其他殖民地)。

    西班牙用美洲白银交换中国产品
    塞维利亚——阿卡普尔科——马尼拉——澳门

    不服从我的统治
    等同于违抗上帝的旨意

    这时,中国的东岸沿海就不再是受海洋保护的安全的税源,而是要面对全球竞争的柔软腹部,近现代中国人与东南亚华人的众多悲剧故事,在鸦片战争之前便已拉开序幕。

    由于观念、技术、布局等各方面的落后,不止东南亚曾经臣服天朝的海上小国落入欧洲帝国的囊中,琉球、朝鲜、台湾亦被北方兴起的日本侵夺。

    日本开始逐步侵夺周边岛屿
    并南下控制中国通向太平洋的岛链

    日本是东北亚面向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菲律宾则是东南亚的),他显然抓住了这个海权时代的新机会。并在全面侵华后向东南亚挺进,企图完全控制中国和中国周边。这次冒险遭到彻底失败,日本的势力也被逐出东南亚(但或许在台湾有所残存?殖民时间久)。

    一旦日本控制第一岛链和菲律宾
    会如何?

    至此,东南亚所汇聚的因素已相当复杂:印度、中国、伊斯兰、欧美、日本。可以说包含了东南亚的四面八方(暂不包括澳大利亚)。

    而当前:中国和印度的重新崛起、日本在东南亚建立遏制同盟的企图、美国的强大势力、中南半岛国家的灵活外交、印尼马来的伊斯兰影响力、澳洲的潜在影响,共同组成了我们眼前复杂和模糊的东南亚图景。

    另:本文着重东南亚所受外来影响,并不表示不存在一些具有独特优势的东南亚本土文化特质,但这或许是以后要讲的故事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