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航:滴滴出行垄断的“恶”,或将不亚于百度

共享经济的诞生,始终伴随着公平与效率之争!如果倡导公平,将会使出租车公司、银行、酒店等持牌机构怠于革新,消费者始终难以满意;仅为提升效率,新势力的野蛮出击,没有历史包袱,其光脚不怕穿鞋的监管套利特征成为被传统固有势力集体诟病的对象。弹性共存,柔性治理,将不得不成为政府最无奈但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也许内心深处,还乐见其成。

郭宇航:滴滴出行垄断的“恶”,或将不亚于百度

6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总额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加上招行牵头的银团贷款及中国人寿配套的长期债权融资,滴滴本轮融资的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账面上可支配的现金105亿美金,足以将竞争对手逼入死角。一家牛逼企业的崛起,同时也是又一家可怕企业的诞生。

滴滴的崛起,一个逆淘汰的故事

2015年初在一次小范围分享会上,听程维叙述滴滴的创业维艰。起初缺乏资本的支持,但阿里销售八年的经验及电商、团购厮杀的洗礼,使得程维硬是从抢先完成融资的竞争者设置的重重壁垒中杀出血路,直至腾讯入股。由于银行结算需要隔夜,出租司机刚开始只用软件约客,不愿使用打车软件收费,宁愿收现金。为了培养司机使用习惯,解决结算车费效率问题,腾讯开始垫资结算确保司机即时收到车资,并开始补贴司机使用支付功能,一个月后,补贴的效果惊人,从一天10万单,变为了一天100万单,三个月后变为了一天500万单!为了满足司机每天提现要求,腾讯不得不追加投入,程维在账上的钱被提空之后甚至于不得不半夜向小马哥求救!“快的”见势也不甘落后,阿里跟进才使得补贴白热化,宣布5亿补贴,瞬间化为飞灰,几度欲迎还拒,最终被资本强推合并!

资本、资本、还是资本!从当年起步时80万人民币,到今天坐拥105亿美金现金,前后不过三年,恍若隔世。

滴滴的这份可怕不是与生俱来,也并非其创始人的道德瑕疵,而是野蛮生长的过去与垄断未来的现实。它引发的争议,则可能是对法律尊严的伤害,以及对商业规则的颠覆。

滴滴确实创造了历史。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它都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可能是中国估值最快破百亿美元的创业企业,至少是史上最快从无名小卒到行业寡头的创业企业。当然,它肯定是最快让中央政府酝酿行业监管政策的企业,这一步,第三方支付走了9年,P2P走了7年,而滴滴出行只用了3年。

但是,滴滴也开启了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使它自己或许也将成为受害者。

滴滴崛起背后最大的逻辑,是在未来趋势与违法现实之间的孤注一掷,硬是在法律灰色地带杀出一条血路,将那些谨慎守法的同行几乎逼入绝境。

滴滴的起步是在出租车,但是其崛起却是网约车。这从其名称之间也能看出端倪,此前它叫“嘀嘀打车”,如今则改名叫“滴滴出行”。但是,在现行法律和体制下,前者是合法的,后者是违法的。违法的根源,在于打破了中国乃至世界车辆管理的基本原则,即运营车辆和非运营车辆的区别管理。所谓网约车,其实就是让非营运车辆抢了营运车辆的饭碗。

回顾网约车行业发展史,就是一部谁守法、谁淘汰的野蛮史。

当初在滴滴和快的打架的时候,快的创始人吕传伟技术出身、中年老成,面对各地交管部门严禁非法运营,便开始有意收缩战线,结果让不减速的滴滴迎头痛击。一位记者朋友曾告诉我,当时快的公关的尴尬在于,即使滴滴的非法营运车辆被抓了,也能成为一件经典营销事件,在舆论上博得一片同情,反倒是相对守规矩的快的落得下风。

摇摇招车,徐小平天使轮、红杉A轮,比滴滴提前一年多拿到350万美金融资,遭遇各地政府打压黑车,也是收缩战线,被滴滴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逼出了市场。

易到用车更是有段伤心往事。作为中国网约车的鼻祖,易到当初为了博得地方交管部门的芳心,承诺使用合法营运车辆载客。结果是,彼时易到几乎在上海市场绝迹,又给了竞争对手凭空让出一大块蛋糕。如今,学乖的易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补贴、黑车一拥而上,于是,易到用车上的注册车辆又慢慢多了起来。

当然,后来滴滴自己也成了受害者。2015年滴滴为了在上海拿到全球第一块网约车平台牌照,乖乖接受上海市交通部门的监管,结果可谓是图虚名而找实祸,业务瞬间被外来的更加野蛮的对手Uber反超。

据内部人士透露,此前Uber创始人TK曾造访滴滴总部,他自己走到会议室最中心的位置坐下后,对着程维和柳青毫不掩饰地说,你们要么准备被收购,要么等着被我们打死。虽然滴滴没有吃TK那一套,但是确实也被Uber折腾的够呛。
就像很多黑帮片里的桥段,当年的古惑仔成了黑帮老大后,试图洗白上岸时,却发现难以回头。

如今的滴滴,靠着分享经济的加持,以及数以百万辆的非法营运车辆的共谋,几乎将政府逼上了进退两难的道路——如果将其平台上的车辆全部合法化,则会动摇整个车辆管理体制,显失公平且后果难以预料;如果听之任之,则等于默认其灰色模式持续壮大,而那些遵纪守法的出租车公司、租车公司的日子则会日益难过。

滴滴的创新,在于让出行更加便利,这是互联网红利在交通业的释放,这是它的历史功绩;滴滴的野蛮,在于开启了“守法者吃亏”的恶例,通过比对手更大胆的抢跑,以造成既定事实,最终绑架市场和政府。

滴滴开启了一个有互联网精神的商业创新,也走出了一条刀口舔血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金融,也似曾相识

在P2P行业内,曾经有人这么教导我:在中国做生意,要学会野蛮生长,做得足够大的时候,你就是标准,就是正义!这才叫接地气。

2010年以后,P2P早期发展过程中,有些公司为了规避公司经营范围限制,创始人自己成为几十亿债权的个人放贷人,然后切割份额销售给大量投资人。其创设的专职放债人的债权转让模式在法律界还在争论不休之时,却帮助交易量一骑绝尘!数万名地推人员蔚为壮观,也为未来P2P行业输送了大量基础人才。而今漂白上岸,成为一个鲜活的励志成功案例。

垄断的滴滴,或将比百度更可怕

让大家质疑滴滴垄断不是别人,而是滴滴自己。在滴滴的宣传材料中,这样的证据随处可见。近日,艾瑞咨询发布《2016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15年全年数据显示,滴滴专车(快车)用户覆盖数量占比高达88.4%;同时在中国专车(快车)移动端出行服务行业中,滴滴专车(快车)日均订单量占比达到84.1%,占据了绝对行业领导者地位。此外,研究机构Trustdata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滴滴顺风车市场占比高达76.8%,已占据整个市场四分之三的份额,仅用半年时间改写了市场格局。”

独占出租车叫车市场、专车市场占比近九成、顺风车市场占比超过四分之三。一个出行市场的垄断者就这样诞生了。它也曾是市场孕育、自我拼搏的一家好公司,但资本的持续助推,让它瞬间成为了“史瑞克”。当年的微软也是这么一路走过来,走向垄断的绝路的。

壮大后的滴滴,在价格上的变化最为明显。早在2014年那会,坐出租车比公交车便宜,身边不少朋友都体验过1元坐出租甚至0元坐出租,阿姨们早上买菜都改坐出租车了。时过境迁,叫车热门时段,如果不选择打表来接或者支付调度费(自主定价,50元封顶)的话,很难叫到出租车了。

顺便提一句,在上海加价叫出租车是不合规的,因为出租车价格是经过听证会才确定的,此前滴滴在上海也阉割了该项功能,但是后来又默默上线了。

不必说滴滴这种前恭后倨的变迁是否恶劣,只是想问各位看官一句,如今你们还有对滴滴说NO的权力吗?实际上,在我们在选择补贴的那一刻起,就等于放弃了未来拒绝的权利。如今,虽然易到、神州也在疯狂融资补贴,但是这只是补课而已,不足以动摇滴滴的江湖地位。而外来和尚Uber 由于过激的全球化策略,陷入过度亏损的困境中。虽然Uber中国自负融资,自负推广,但在律师出身的柳甄带领下,其市场占有份额、扩张速度远低于滴滴。

在滴滴给股东的信里,除了使用“压倒性的份额”这个字眼外,滴滴也强调了他们的政府关系与政策层面的鲜明优势。

在补贴的银弹攻势下,司机、消费者择利而从,无可厚非,但滴滴的垄断神功练成之后,每一位消费者即将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返利。出来混,总要还的。收获打车便利的同时,失去了未来选择的权利,还真不好说是否明智。

郭宇航:滴滴出行垄断的“恶”,或将不亚于百度

今年,作恶的百度引发了不少人的吐槽,但是百度也并非天生就会作恶,这更多是在其独孤求败之后才开始。常被拿来反衬百度的Google,也并非本性纯良,“棱镜门”中曝光的资料显示,Google也深陷其中。Google所谓不做恶的宗旨,只是在严法之下的最优选择,而且,Google长期以来一直饱受欧美的反垄断调查,其每一项强势业务或收购都可能遭致调查。而且,在Google母公司的Alphabet的宗旨中,“不作恶”已经悄然改为“做正确的事”,至于是政治正确还是商业正确,则不再细说。

远到Google,近到滴滴,这些互联网企业的蜕变,都证明了一个道理,互联网是不公平的,还会拉大不公平的程度,但是会营造出公平的假象。

在无线电时代,巨头AT&T从成立到被联邦法院分拆,前后跨越90年(1895 -1984年);在PC时代,微软从成立到被美国司法部指控垄断,前后跨越了22年(1975 – 1997);在互联网时代,谷歌从成立到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反垄断调查,前后只用了9年(1998 – 2007);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速度或许会更快。至少,滴滴崛起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BAT中的任何一家。滴滴官方也承认,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仅次于淘宝。一家企业能够作恶,其实是政府、同行、资本和消费者合谋的结果。今天很难说滴滴已经开始作恶,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对其没有底线的纵容,其引发的恶必将不亚于昨天的百度。

【文/郭宇航(微信号:guoyuhang1006)】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滴滴出行VS优步Uber:柳青说数据才是最大资产
为何中美互联网论坛没有”不作恶”的谷歌,因为有”可依赖”的百度?
石述思:百度为何无惧谷歌重返中国?
教你几招判断医院是不是“莆田系”:骗子医院,长啥样?
为百度衰落而落泪:李彦宏及百度高层该向腾讯和阿里学点什么?
腾讯正在通过“微信”走向伟大,张小龙是腾讯的“中兴之臣”
张朝阳:创始人需要再造,我会继续做好人、但更强调责任
你还不知道的滴滴快的合并内幕:两年谈了三次
滴滴出行天使投资人王刚团队Alice张璇:特种兵的识人方法论
一场由滴滴、神州专车嘴仗引发出行共享经济与伪共享经济的反思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葛甲:百度重返网约车市场,首汽约车成无人车首个落地场景说道:

    10月26日,首汽约车与百度公布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发力智慧交通及车联网的建设。具体举措是,百度会向首汽约车提供DuerOS和Apollo平台的解决方案,首汽约车则会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营。首汽集团总经理周红及百度公司总裁陆奇到场,共同见证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从行业角度看,这是全球范围内无人车技术的首个落地合作场景,首汽约车成为率先“吃螃蟹”的那个企业。

    百度是国内最早动手研发AI的企业,在无人车方面的技术积累也很雄厚。百度Apollo计划在从今年初承诺开源以来推进速度很快,已接连推出了1.0和1.5版本,开放了五大核心能力,并与奇瑞、北汽、金龙多个汽车生产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上升势头强劲。过去一年百度股价已上涨了约74%,每一波上涨都几乎与无人车重大进展同步,资本市场对无人车概念的热情已逐渐高涨。

    百度推动无人车快速落地的愿望较为迫切,却又因各种相关配套措施的不完善,而无法指望无人车满地跑的情景很快到来。无人车的研发和生产更偏后端,但研发和生产出来的无人车最终却是要在前端落地的,因此找到一个让无人车有序落地的商业体合作共同来做这件事就显得尤为必要,网约车是一个非常好的无人车落地场景,而从事网约车业务的首汽约车则是个非常好的标的。

    国内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公司有好几家,运营方面则是各有特点。首汽约车是国内发展最为规范的网约车平台,业务覆盖全国52城市,运营车辆超6.6万,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在23座城市获得了001号线下资质认证。这家公司的鲜明特点就是规范,无论车辆、司机或平台本身,均坚持三证齐全,合法经营,深受监管部门信赖。网约车发展曾有过混乱时期,各种不合规现象百出,对监管构成了巨大挑战。如今在新规已出的背景下,像首汽约车这样的合规经营平台更易受到监管祝福。

    首汽约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服务的标准化和高品质,在车辆状况的控制上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对司机的培训也非常严格,对经营中的相关服务流程做到极度细化,以期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输出更好用户体验,其服务在乘客群体中有口皆碑。首汽约车的背后是首汽集团,而在首汽集团背后则是深厚的旅游行业背景,举凡食、宿、娱、游、购、行均有较高标准,且彼此相互加持与扶助。

    正是由于首汽约车规范化的运营和标准化的服务品质,使得其与百度无人车的合作成为天作之合,无人车系统本身就是个标准化技术体系,与现实存在的标准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最为恰当。从现行规则制定和配套完善情况来看,无人车真正实现上路尚需时日,不过在通往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

    DuerOS是种能听会说的人工智能系统,解决的不仅是司机与汽车之间的人机交互问题,首汽约车可利用车联网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利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某些功能来为服务进行加持,将无人车技术系统加入自身的运营和服务体系,提升整个体系的服务效率等等。在无人车真正上路之前,相关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开展。通过服务输出来对无人车技术进行验证和反馈,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准备方式,对无人车本身的技术研发进程也有莫大好处。

    因为你无法用孤立的视角去看未来的无人车上路行驶,无人车是自动驾驶的核心,但缺了相关的道路条件、规则条件、场景条件等也是无法成行的,首汽约车的任务就是提前测试与准备这些条件。如果未来无人车需要上路测试运营,首汽约车无疑会是首选,因为首汽约车已通过合作而开展的前期准备,积累与沉淀了运营经验,做好了上路准备。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绿色、共享和智慧出行将是大趋势,国家也鼓励与支持在这方面的创新,意在建设交通强国。首汽约车和百度的此次合作,在中短期内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并不比远期的无人驾驶更小。网约车一直以来希望实现的运营目标,就是通过智慧出行方式降低出行成本,乃至于降低整个交通大环境的负载成本。而如今,这一目标有可能通过首汽约车与百度的合作而实现突破。

    首先从服务上,过去的网约车需要口头核实乘客地点,因为通用的地图仅能标注大概定位,这在服务上是个痛点。在首汽约车使用了百度Apollo系统提供的高精地图后,口头核实地点就变得没必要了,高精地图可以将乘客定位精确在厘米,司机或系统可以根据定位精准制定行程接驾路线,直接停在乘客面前。而根据系统对城市交通的实时动态指引,未来行驶过程中也较少会出现遭遇拥堵耽误乘客时间等意外情况。

    车辆在人工智能驾驶系统的辅助下,将会变得更聪明,对城市道路情况洞察更清,甚至在搭载顺风车乘客的效率和可行性上也会成倍增长,提升乘客的出行效率并为其降低成本。在另一方面,城市的有限道路资源会得到优化利用,交通压力将在车辆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之下得到缓解,交通事故也会大量减少,真正实现智慧交通的作用与成效。所有这些,都是在无人车真正能够上路之前就能够看到的前景。

    首汽约车已锻造成型的标准与规范,使得其成为百度无人车技术落地的一个最佳场景,因此百度无人车首单花落首汽约车,也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了。目前首汽约车虽然仅有6.6万辆汽车投入运营,但正处于将模式进行快速复制并推广出去的临界点。2018年首汽约车计划将自营车辆和加盟车辆扩展为50万辆,这比原来的规模大了8倍,服务的范围将扩展到150多个城市。

    百度与首汽约车的此次合作,可以被视作百度重返网约车市场的一个信号。此次并非像上次投资Uber一样采取单纯的资本合作方式,而是选择了更为复杂且深入的业务合作方式。首汽约车占领的是中高端网约车市场,无人车是代表未来的尖端科技,也是百度投入重注的战略重心。相信此次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开拓未来,对现有的网约车市场格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市场巨变即将到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