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刷不出大神钱钟书、张无忌 还是低头用点功吧

每位大神都不是朋友圈里刷出来的,他们一定寂寞地做过功课。

例如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之前,他已经在大学宿舍昏黄的灯光下,孤独地读完了几千万字的《明实录》。

《明朝那些事》的热闹繁华,就是从那昏黄寂寞的灯光下开始的。

文/刘黎平 (刘备我祖 微信号:gzliubeiwozu)

有一位书画界的前辈,有一回跟我聊起钱钟书杨绛。

我不知深浅,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对这一对“神雕学侣”的敬仰之情,等我滔滔不绝之后,他来了一盆冰凉的水:“杨绛不错,至于老钱,不咋样。”

看到小神嗤笑大神,我这只鸡虫,只能选择石化。

前辈继续讲他瞧不起钱钟书的道理:“老钱读书其实不多,他只不过空闲时间多,成天拿着本大英百科词典日翻夜翻,于是就翻出点道道来了,说他读书多,那是唬人的。”

原来钱大神是个翻词典的。

那位前辈本来想戳破神话的肥皂泡,结果,那肥皂泡在我心中反而更加绚丽了,更加坚固了。

不羡神仙只羡闲,原来,钱老前辈有那么闲,在悠长的岁月里,在懒洋洋的时光里,幸福地翻着一叠叠静静的字典、词典,摩挲每一个典故,抚摸每一个词语,慢慢地,悠悠地,不着急地,不经意地,将自己培养成一位大神。

他的学问,是翻出来的,闲出来的,在没有任何被打扰的时光里,生长出来的。

说实话,这是我最羡慕的生活。

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大神,他也是翻书翻出来的武林大神。

他被敌人追杀,爬入昆仑雪山的一个深谷,一个与世隔绝的深谷,然后碰上一只猴子,他从猴子肚子里扒出来一本书。

接下来的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他在这个深邃美丽的山谷里做功课,拿这本书做功课。

出山谷的时候,他已经是一流高手。

他,就是明教教主张无忌。

整个《倚天屠龙记》,让我最心许的,就是这一章。

那时候,我认为,人生最惬意的境界之一,就是在一个美丽而封闭的山谷里,苦读一本经典,将自己修炼成大神。

我曾经反复咀嚼这一章的景物描写,甚至反复模仿:

“(张无忌)他闭著眼定一定神,再睁开眼来,面前竟是个花团锦簇的翠谷,红花绿树,交相掩映。”

“他大声欢呼,从山洞里爬了出来。山洞离地竟然不过丈许,轻轻一跃,便已著地,脚下踏著的是柔软细草,鼻中闻到的是清幽花香,鸣禽间关,鲜果悬枝,哪想得到在这黑黝黝的洞穴之后,竟会有这样一个洞天福地?”

“放眼四望,旦见翠谷四周高山环绕,似乎亘古以来从未有人迹到过。四面雪峰插云,险峻陡绝计无法攀援而入。”

“张无忌满心喜欢,见草地上有七八头野山羊低头吃草,见了他也不惊避,树上十余只猴儿跳跃相戏,看来虎豹之类猛兽身子笨重,不能逾峰而至。他心道:老天爷待我果真不薄,安排下这等仙境,给我做葬身之地。”

“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比爽脆,苹果无比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请恕我大段引用,因为这些文字曾让我神往,乃至于看到后面,还时时反过来回味。

金庸在写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也在神往,若不神往,怎么会写得如此入神?

说得更到位一点,金庸写这一章之前,就已经在心中设置这么一处封闭美丽而供人闭关修炼的山谷。

进一步而言,他也曾在这样的山谷里默默地用过功。

在那个喧嚣的年代,香港那个孤岛,就是他默默用功的一处美丽幽谷。

我想,当钱钟书在深深庭院中翻阅大英百科词典时,他自己也设置了这么一个类似于昆仑山谷的,清幽花香,鸣禽间关,鲜果悬枝的绝妙胜处。

当年明月在宿舍走廊昏黄灯光下看《明实录》时,他所感受的,绝对不是昏暗、孤独而已,而是一种绝妙的体验,这种体验用画面表现出来,跟张无忌修炼的山谷无异。

每一位大神,在寂寞用功的时候,他的体验绝对不是枯燥黑暗无味的,而是一个充满鸟语花香、麋鹿野猿、外人进不来、自己也不想出去的世外山谷。

因此,金庸写的这一处风景,是一种经验和体验,只不过外化成风景,变成可感的画面而已。

记不起是哪一首欧洲歌谣,其中一段歌词就是这样:“我想做一个年少的学生,在山谷里一面放牧牛羊,一面刻苦地攻读。”

无怪乎“深山读书图”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绵延不绝的题材。

大神要成,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寂寞用功的。这是连高师都替代不了的,更不是刷脸能刷出来的。

张无忌身边不是没有一流高手教导,武当山的老当家张三丰,便是一流之上的一流,高师也就高到这里截止了。

即便是天下膜拜的武当祖师爷,为什么没能解开小张身上的阴毒,为什么手下七个弟子都平平庸庸?

因为,大师不能取代寂寞。武当山虽然处在深山,但当它成为一个门派、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时候,事务便是一种常态,纷扰便是一种模式,寂寞便是一种奢侈,修炼更是一种负担。

没有寂寞,哪怕师傅神奇如张三丰,也解不了你的阴毒,也传授不了你神功。

那些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出场阅读量就汹涌而来,破十万如砍瓜切菜的大神,不知道他们曾经自己设定的寂寞山谷里里修炼过多少个轮回和劫数。

一篇神文,不知道读烂多少本书;一本神书,不知读遍多少个图书馆。

这不是刷脸刷出来的。

张无忌刷脸刷得够多了,够早了,冰火岛时认金毛狮子做义父;年少时就在武林各大门派面前刷脸,而且还跟着张三丰去少林寺刷脸。

刷脸刷来的是一次次的伤害、卑微和戏弄。

当他进入穷途末路时,金庸给他安排了一处寂寞的山谷,停止刷脸,用功读真经。

金庸想要成就他,也只能这么安排了。

因此,当你还是少年的时候,感谢还没有社会杂务来骚扰你,感谢还有父母学校给你营造的一个封闭的山谷,好好做功课吧,在这个生活无虞、单纯干净的山谷里,好好读几本书,静静地修炼自己。

张无忌读“九阳真经”。

钱钟书读“大英百科词典”。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刘黎平:唐僧不愿留女儿国的神秘原因

刘黎平:刘备是怎样找到富爸爸的

刘黎平:从政治和女人角度解读乔峰

刘黎平:读书有个卵用 但总比大师管用

刘黎平:唐僧师徒在盘丝洞夜总会干了些啥

刘黎平说三国:关羽的傲 其实是一种工作艺术

刘黎平:在堂而皇之说瞎话的童话里 还能坚持做正常人吗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纪晓芙和张无忌:一场若有若无的暧昧和启蒙说道:


    金庸写了一个很有名的“姑姑”,后来变成了侄儿的女朋友,那就是小龙女和杨过。

    但除了他们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姑姑”,她和侄儿的关系更微妙,意义更复杂,而且藏得很深,一般你都不容易察觉。那就是纪晓芙和张无忌。

    他们是什么关系呢?是性的启发和开蒙的关系。

    张无忌作为一个小男孩,开始懂得“性”这件事,是纪晓芙给他带上的路。他们有一点点类似于《红楼梦》里秦可卿和贾宝玉的味道。


    首先,“纪姑姑”很美。

    她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是在武当山上给张三丰祝寿,是一个“肤色雪白、长挑身材的美貌女子,低头弄着衣角”,大家都眼前一亮。

    所有客人里面,她大概是最美、最出挑的。在场的男宾大概都注意到了,偷瞄的偷瞄,流口水的流口水,小张无忌应该也注意到了。

    他们相差十岁,一个还懵懂,一个已成熟,对他正是最有诱惑力的阶段。纪晓芙和张无忌的关系还挺特殊,是他六叔未过门的妻子。

    偏偏,这个上自己家来的美丽女人,对自己还很好。

    张无忌的爹妈被逼死了,只有纪晓芙对他表示了善意——从头颈中除下一个黄金项圈,要套在无忌颈中,柔声道:“这个给了你……”

    大家注意,这是一个非常亲昵的举动,一个成年的已订婚的女性,把贴身饰品给了一个十岁男孩子。十岁,那个年代,说小也不小了。

    要知道,金庸下笔是特别有分寸的。纪晓芙要对张无忌表示安慰,有很多方式,摸摸头,拍拍肩膀都可以,但金庸让她选择了最亲昵的一种方式。


    纪晓芙送项圈,小张无忌的反应是什么?大声拒绝,将头向后一仰,道:“我不要!”

    父母刚刚惨死,他当然很愤怒,无心接受礼物。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小男孩的矜持和自尊。

    因为这次拒绝,张无忌对纪晓芙背负了一点小小的心债。金庸说,事后他每次想起,都很承纪晓芙的情。

    他倒不一定后悔,但也多半会觉得,如果再来一遍,有更好的方式和她互动。

    纪晓芙在张无忌的心里,是有位置的。多年后的一个夜晚,他见到她和人打斗,是什么反应呢?是“险些失声而呼: ‘纪姑姑!’”“一颗心便去帮助纪晓芙一边了”。

    叫得很亲,“纪姑姑”。张无忌叫峨眉派其它女弟子,比如贝锦仪,一定是叫“贝师叔”,但叫纪晓芙确是自然而然地“姑姑”,而且一颗心就飞去关心人家。其实她和殷六叔并没有结婚啊。

    在小说里,经常见到小张无忌对纪晓芙的这种殷勤和热忱。

    时隔几年后,他无意听见纪晓芙说话,自称是受了伤,又是什么反应?是“纵身抢到门口,叫道: ‘纪姑姑,是你么?你也受了伤么?’”

    然后,“抢上扶住纪晓芙肩头,道: ‘纪姑姑,请进去休息一会。’”

    两次抢上去,关心溢于言表吧。


    最特别的是,张无忌对“性”的启蒙,是因为纪晓芙。

    十来岁的那个晚上,他躲在草丛里,听见人骂纪晓芙:你把娃娃养在了哪里?你是武当派殷六侠的未婚妻子,怎地去跟旁人生了孩子?

    书上说,张无忌听了这些,“心中一片迷惘”,因为此前,他“对男女之事不大了然”。

    那当然,以前从来没有人教他男女之事。他爹妈、义父不可能在冰岛上搞性教育。他的成长经历特殊,一向没有小伙伴,书上明确说“从未交过一个小朋友”,不会有大男孩教他性知识。

    此前对男女之事不了然,那么这一夜的偷听之后呢?当然就慢慢了然了。

    尽管金庸也在往回找补,说张无忌听了之后,如春风过耳不萦怀,但试想一下,一个美丽动人、对自己又亲的纪姑姑,被人赤裸裸揭发两性私事,而小男孩偷听在耳里,心里一点冲击没有,一点联想没有吗?

    也许,对一个懵懂少年来说,女神变成了堕落女神,形象会更复杂,更有刺激性吧?

    我认为,纪晓芙无意中是当了张无忌性意识的发蒙人的。这很像秦可卿与贾宝玉,只不过秦可卿似乎是有意的,而纪晓芙是纯粹误打误撞的。


    大家注意,这之后,张无忌和纪晓芙的几次对话,常常都是在很暧昧的情境下,笼罩在一种奇怪的氛围里。

    比如两人的下一次邂逅,一个扑面而来的主题就是“性”,当时纪晓芙正带着私生女杨不悔,猛地撞见张无忌,让她“又羞又窘,胀得满脸通红”。

    这时张无忌已成熟了,表现得很有风度、很睿智,“神色如常”,说了一句特别有水平的话,我们来品味一下:

    “笑道: ‘小妹妹,你的名字倒跟我有些相像,我叫张无忌,你叫杨不悔。’”

    是不是举重若轻、避实就虚?它尤其妙在,这话不是对纪晓芙说的,而是对杨不悔说的,又亲切,又自然,毫不大惊小怪。所以书上说,纪晓芙一听,心下立刻就宽了,对张无忌的好感大概也猛增吧?

    然而,假若说这一次对话表现了张无忌男人的睿智,那么下一次对话,可就暴露了张无忌男人的狡黠了。

    他居然找纪晓芙约谈,把“姑姑”带着走了一里多路,找了个山坡,在草地上坐下来,支开杨不悔,然后借着治病的名义,追问人家的私事。

    你问就问吧,关键还加了一句:“这些事跟我无关,原是不该多问,但眼前之事甚是蹊跷,请你莫怪。”

    这个举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有意无意的调戏。它至少客观上暗含了两重味道:

    第一、我关心你、保护你,所以不当众问你,而是躲到这里问。

    第二、这事别人不能给知道,但是我必须知道。因为我不一样。

    纪晓芙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作为老司机,“脸上一红,明白了张无忌话中之意”,然后回答说:“你救了我的性命,我还能瞒你甚么?”

    她这话里,不但没有防御,没有推拒,反而在把两人的关系继续拉近,简直能加上一句:“你救了我的性命,(我的命已是你的了),我还能瞒你什么?”


    最后,张无忌和纪晓芙还有很多身体亲密接触,金庸还写得又细友密。

    他先隔着衣服给她刺针,“取出七枚金针,隔着衣服,便在她……七处穴道上刺下去。”

    还有剪破衣服看她的伤,还给她接骨,“剪破她创口衣服,发觉她肩臂上共受了三处刀伤……”“于是替她接骨疗伤,敷上生肌活血的药物”“他初次替人接骨,手法未免不够敏捷,但忙了个把时辰……”

    最后,纪晓芙临死前,把女儿托付给了张无忌,求他送去昆仑山父亲那里。

    张无忌慨然允诺,跋涉千里,把她的孩子送到了。他为她尽了最后一次的殷勤。

    然后呢?他又坚决拒绝了她的男朋友——杨逍的笼络和帮助。“我帮你送了女儿,但是我不要你的男人帮我。”在他的潜意识里,有没有这层意思呢?那我就不知道了。

    以上这些,有可能都是过度解读。也许张无忌对纪晓芙根本没有任何仰慕,没有任何幻想,没有任何懵懂少年对一个美丽、成熟、自己又洞悉其秘密的小婶子的复杂情愫。

    可是,谁知道呢?

    以前你看《飞狐外传》,我要说小胡斐对马春花有想法,你是不是要说我神经病?可是金庸新改的版本里,还真就把马春花写成了胡斐的第一个幻想对象:

    “马姑娘要是肯让我亲亲她的脸……不论要我做甚么都可以。我肯变成只小狗,伏在她脚边……”

    看得脚板心都抓紧了对不对?相比之下,纪晓芙和张无忌关系的处理,更高明,更微妙,你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一个超一流的作家,他的笔巧妙地一划,就若有若无地沾上了几丝暧昧的味道,曹雪芹是这样,金庸也是这样。你要真去细究,他却又狡黠一笑,偏不给你证据,让你无迹可寻。

  2. 六神磊磊读金庸:一文看懂金庸人物“交朋友”的门道说道:

    都别拦着我,今天我要讲成功学。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一个很大的学问,就是交朋友。他笔下,好多人赢也赢在交朋友上,好多创业者死也死在交朋友上。

    以前我讲过,慕容复兴复大燕为什么惨败,输得底裤都没了?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交朋友。

    今天打算用一篇文章、几张图,讲清楚金庸笔下的人物“交朋友”的学问。


    话说,一个江湖人物,他对朋友的选择可以简单地分成三类:

    1、追随谁(跟着谁混)
    2、喜欢谁(找谁撸串)
    3、排斥谁(见一次打一次)

    每个人,基本上都有自己追随、喜欢、排斥的人。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例子:向问天,看看他是怎么选朋友的。

    向问天是魔教的光明使者,高级管理人员,是教主的助手。他找朋友的方式做成一张连线图,大概是这样的:

    他追随什么人呢?追随强大的人,例如说任我行。任我行是他的教主,是他的老板,是他的领袖。这个关系,我把它叫做事业同盟。

    他喜欢什么人呢?喜欢有趣的人,比如令狐冲。令狐冲这个人,最典型的特点不是强大,而是有趣,没心机,对兄弟仗义,胸襟敞亮等等。向问天一看见令狐冲就开心。这个关系,我把它叫做情感同盟。

    那么他排斥什么样的人呢?一句话,没用的人,包括猥琐的人、人性不好的人等等。比如他瞧不上东方不败那个没用的男朋友杨莲亭。这个关系叫什么呢?叫做鄙视链。

    向问天的这种找朋友的方式,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经典的模式。我们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希望追随一个强大的人、一个单位、一个公司,然后和有趣的人做朋友,排斥猥琐的人。

    所以说,向问天,虽然外号“天王老子”,很牛,武功也很高,但他骨子里其实是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人,令狐冲。他就比较有意思了。
    令狐冲和向问天就不一样了,他不追随强大的人。他只追随自己。

    一般人都是喜欢追随强大的人的,特别是见到了任我行这类“霸主”“雄主”,多少都容易贱骨头发痒,忍不住就想要顶礼膜拜。令狐冲一开始其实也有一点:

    “觉得这位任教主谈吐豪迈,识见非凡,确是一位平生罕见的大英雄、大豪杰,不由得大是心折。”

    但是“霸主”不是你光崇敬就可以的,他是要使唤人、是要扭曲人,是要奴役人的。令狐冲偏偏是个绝不肯扭曲自己的,他和任我行很快就发生了价值观上的冲突,两人尿不到一壶了,终于分道扬镳。

    凡是这一类政治强人,令狐冲终究都是合作不来的,任我行、左冷禅都是。他的个性注定了要排斥他们。归根结底,他喜欢的是有趣的人,桃谷六仙、田伯光之类。

    那么我们再看看任我行。他的找朋友的连线图会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霸主型的交朋友方式。任我行追随谁?他不可能追随任何人,只会追随自己。他这种人是注定要做老板的,是不会屈于人下的。

    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强大的人。因为对他有用,能辅佐他的霸业。至于有趣的人,他欣赏不来,也没工夫去欣赏。最后,他排斥没用的人,因为身边容不下废物点心。

    要强调一点:一个人交朋友的方式,是会变的。

    随着他身份的不一样,他找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最典型的就是东方不败。

    一开始,东方不败和任我行争霸,抢夺日月神教教主位子的时候,两个人结交朋友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只追随自己,喜欢强大的人,排斥无能之辈(如上图)。

    可是后来,东方不败当教主当久了,位子坐稳了,开始腐化了,慢慢地就变了:

    你看,他开始喜欢没用的人了,身边逐渐被吹牛拍马跪舔的人包围起来,比如男朋友杨莲亭,武功又差,人又蠢,东方不败让他去管教务,结果管得一塌糊涂,瞎指挥,公报私仇,干尽坏事,要命的是他还贪财,买官卖官,收受贿赂。

    东方不败还开始排斥强大的人了。身边那些有能力的人、想干事的人,他看见就烦。例如长老童百熊,有资历、有能力,还忠心,他却把人家抓来杀了。

    金庸写得很准。江湖上,一个人做孤家寡人做得久了,交朋友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我们再分析一个失败的人:慕容复。

    他是胸怀大志的,想要兴复大燕,乍一听好像也是一个霸才,是任我行、早期东方不败那样的人物。

    可是仔细一看他找朋友的方式,你就会发现错了,他是一个假的霸才:

    (敲黑板)看清楚了,这是一个假霸才的标准交友图。

    他喜欢没用的人。你看他闯荡江湖,结交群豪,最乐意去拉拢的都是一帮水平不高的人,准确地说,是水平比他差的人。

    比如什么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之类,对于这种小脚色,他就礼贤下士,刻意结交。说白了他是武大郎开店的心态,比我高的员工都不要。对水平比他差的人,他相处起来就感觉很好,可以享受众星捧月、人中龙凤的快感。

    他排斥什么人呢?排斥强大的人。一遇到水平高过他的人,可能会抢他风头的人,他就本能地抵触,和人家翻脸。

    比如乔峰,比如段誉,比如虚竹,这都是强大的人,按理说,这才是对他慕容家的复兴大业真正有帮助的人,而且人家也都和他没仇没怨,愿意和他做朋友。他却本能地排斥人家,一个个都闹僵了,搞成仇人。

    这一点上,他和任我行、东方不败恰恰相反。任我行求贤若渴,见到令狐冲能干,就拼命拉拢,女儿可以给,位子也可以给,封官许愿,无所不为。可是慕容复就不行。所以任我行、东方不败能做成事,慕容复却输了个清洁溜溜。


    最后,我们用一点篇幅,讲一讲没用的人。

    他们又是怎么交朋友的呢?来看一个典型——大武小武。

    这两兄弟是郭靖的徒弟、郭芙的师兄,武功又差劲,人品又猥琐。书上说他们是“好脓包的徒弟”。

    他们找朋友的连线图是这样的:
    他们也懂得要追随强大的人:师父郭靖。但是他们又本能地排斥强大的人,比如怕师父。师父太优秀了,要求又太严格了,会给他们很大的压迫感和挫败感。

    同样的原因,他们也不喜欢杨过,因为杨过也傲娇、优秀,好像是无形的鞭笞,也会给他们带来挫败感。

    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喜欢没用的人。准确地说,他们两兄弟互相喜欢。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这两兄弟,哥哥一看弟弟这么差,就放心了;弟弟一看哥哥这么差,也放心了。他们互相都是对方的按摩棒。

    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很常见。比如一个机关的办公室里,大家都不做事,都不学习,都没有长远打算,都整天东家长西家短,然后互相之间彼此安慰,觉得谁也不比谁差,不是我不努力,生活就是这样。

    如果大武没有这个弟弟,或者小武没有这个哥哥,只能和杨过比,说不定他们会努力一点,更出息一点。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金庸小说里,教一个徒弟容易教好,教一群徒弟反而不容易教好。王重阳教了一个周伯通,就教出来了,教全真七子反而教不出来。

    因为七子们都在互相比,觉得大家都差不多。人生路上,他们手拉着手,互为参照物,一起不进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