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o:互联网 O2O 网红 直播 金融科技…下半场,开始了吗?

有这么个笑话,说在终场哨吹响前,一个人匆匆进入球场,坐定,问旁边的人:几比几了?答:0比0。那人长舒一口气:还好,总算没迟到。

但我错过了中场休息。

现在流行“下半场”:互联网下半场,O2O下半场,网红电商下半场,共享出行下半场,金融技术(Fintech)下半场,手机直播下半场,网络视频下半场⋯⋯总之,你能想到的所有网络概念,都可以加上“下半场”这个后缀,甚至连电子商务都进入了下半场,名字顺势改成了“新零售”。已经在场上拼杀了十几年的互联网巨头,不曾回到休息室喘口气,马不停蹄地直接进入下半场,不免有点心疼他们。

2009年2月14日摄于南非比勒陀利亚

2009年2月14日摄于南非比勒陀利亚

下半场本来是美团CEO王兴在公司内部提出的一个概念,核心意思是,就像中国经济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吃光了人口红利,于是“新常态”就成为中国经济的下半场;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吃了二十几年,也吃光了,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不得不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追求纵深和创新,这就是互联网的下半场。

后来在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王兴再次公开阐述了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这一次不但得到一众互联网大佬的响应,这个概念还被正式纳入新华社的官方话语,“下半场”开始在媒体上泛滥。

不过下半场这个词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它有着太生硬的时间起止点。如果以1995年邮电部宣布向社会开放互联网接入服务为起点,到2016年为止,互联网上半场一共进行了21年,那么请问,下半场将进行多少年?互联网要打加时赛吗?

我一直以为,像互联网这么了不起的变革,我们终其一生恐怕也只能经历一个极短暂的片段,如果拿足球比赛来类比,顶天了也就开场哨后踢了5分钟球吧。就像1834年开始的电力革命,至今已近两百年,仍然不能说终场哨已经吹响,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惦记着用电力车替代汽油车呢?不曾想,互联网的上半场竟这么快就踢完了。

而且,既然是下半场,那也不应该比上半场更长,所以,互联网只剩21年寿命了?

其二,所谓的人口红利,从一个角度说,它是个中国故事,它指的是规模化的、廉价的、熟练的劳动力,这个故事本来就是不可持续的。从了一个角度说,人口红利不过是任何一种新技术从进入市场,到被普遍接受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跟上半场、下半场扯不上关系。

飞利浦推出了电动牙刷,用户数每个季度都在增加,你可以称之为电动牙刷的人口红利,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市场普及的过程。还举电力的例子,如果从电力照明普遍进入家庭开始算,电力的人口红利也早早地就没有了,但电力真正的革命却发生在照明之外,它带来的红利远非人口红利可以概括,从中获益的绝大多数也并非做电灯泡的企业。即使是做灯泡的,感叹人口红利不在的,也一定不是GE、欧司朗这样的不断以新技术引领照明行业的企业。

我以同样的态度看待互联网。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互联网巨大潜能的冰山一角,它根本不会把中国网民达到7亿当成一个阶段性目标,甚至当成半场结束的标志。网民数量只是一个角度,是互联网创业者很容易关心、关注、并被它左右的一个角度。但互联网是一种注定重写一切规则的力量,正像电力作为一种力量,并不以多少个家庭亮起电灯为目标。

即便是人口红利,用户增长停滞或放缓的,也主要是那些已在特定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的巨头,而对大多数用户数很有限的产品和服务来说,所有尚未成为其用户的人,不都是它们的人口红利吗?但是所有的创业者应该都很清楚,无论网民数量是否增长,无论有没有人口红利,获得用户并持续留住用户,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存在一个容易获得用户的上半场。这跟制造业曾经普遍受益于廉价劳动力这种人口红利,完全不具可比性。

造一个概念来简化复杂的世界,如果是为了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这是好的,比方说,黑洞;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回避复杂,则是偷懒,比方说,互联网下半场。因为我们被局限于一个井口大的世界里,便误以为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并据此做出各种偷懒的论断。搞笑的是,这种偷懒还被视为勤于思考。更多互联网解读:www.yangfenzi.com/tag/hulianwang

当你跳出井口,面对更开阔的场景,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狭隘和固执。现在请你告诉我,美国经济的下半场是从哪年到哪年?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是否更早地进入了互联网下半场?Facebook目前处在上半场还是下半场?Snapchat呢?Airbnb呢?互联网下半场概念,只适用于中国吗?中国互联网真的只是互联网的一个特例吗?

现在让我找到我的座位,等我问问身边的人,下半场真的开始了吗?上半场比分是多少?谁跟谁踢?下半场换球队了吗?

《原标题:下半场,开始了吗?》【文/keso(keso怎么看 微信号:kesoview)】

keso:互联网 O2O 网红 直播 金融科技...下半场,开始了吗?

———————————— 氧分子网精选网友评论 ————————————

洪涛:应该叫互联网第一季第二集
keso回复:妙。还是老司机厉害。

刀巴李:下半场说法有一种既得利益的满足感

狼迹:只是按他人生奋斗的上下半场来定义

杨精博:香港歌坛最风云的时候,大多数劲歌都是日本的曲,香港词人再度填词,或许他们认为,Beatles之后,世间无曲,流行音乐进入了下半场,而事实呢?诚然,互联网行业从一个知识精英介入的新兴长尾经济,一下子成为了吃个成都小吃盖饭都不忘谈一嘴的生意,蓝海看似成了红海;流量也被巨头垄断,创业成了比融资烧钱。但,冷静环顾左右,有多少创业者是秉承真正互联网平等,普世,从用户出发的精神不浮躁前行的呢?造纸术和印刷术最大的功绩应该是突破信息的壁垒吧,他们的上下半场数以千年,是否太长了?

Siri:许多概念到了媒体嘴里,就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两年不知道多少人毁在了这些概念之上。类比周鸿祎前几天说的,“下半场”这种概念,是人家上流社会说的话,咱们是下流社会的人,就踏踏实实做事情。

Giau:下半场不合理还可以造一个新赛季,甲级乙级晋级降级……

zane 乐不思蜀:制造目光短浅的新概念,混沌对未来的期望,云稀泥,辩证的互联网,令人呆化。

刻奇:赞同keso。套用安西教练说的话,“不要轻言放弃,一旦放弃了,比赛就结束了。”不要轻言下半场,不要轻易陷入别人的概念设定,新的格局需要独立思考的人格。

刻奇:还是想刷这句 让keso去读互联网,我们来读keso!

翔:然而害怕的是黑哨啊

许九徽@爱高高:@王帅,你的下半场?互联网是一场持久战,未来也有着无限的可能,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好多地方连网都没连通,王总就说进入下半场了,让人情何以堪呐

是非莫辩:这个下半场可能是对目前几个独角兽公司的下半场,分胜负见生死

翔宇:太赞了,这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最好的关于互联网上下半场的文章!

俞宇一口酥:凯文·凯利说的那句话:你们还没有真正拥有互联网。

耀:互联网即使已经发展多年,依然可以说瞬息万变,别说20年,三年前和现在就已经有非常大的差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节点来支撑这个下半场的概念,这个概念充其量能拿来当公司方向与计划进行调整与转变的说辞,如今拿来当做宏大叙述,听过便算了。

蓝客老林:就稀罕keso这样谁热跟谁急,而且还急得特么有理有据。。。 “如果以1995年邮电部宣布向社会开放互联网接入服务为起点”。。。//想起俺96年就申请@public.xm.fj.cn邮箱和modem拨号上网还突然有点傲娇了起来。。。
keso回复:你的傲娇不是没有理由的。

vein:完全以电力的两百年来类比是否不妥,近代的科技发展速度是指数级上升的(可能都不止),如果人工智能的奇点到来,人类是否还有和平发展的机会呢? 虽然有点科幻,但keso你怎么看
keso回复:人工智能仍然以互联网为基础,尤其是互联网积累的数据。

海:下半场大概是这些互联网老人们自许的吧。互联网的革命才刚开始,就好比你刚刚准备接受变化,但变化已经又变化了。于是这些老人家就想用各种名字来固化这些变化,当然,结果肯定是徒劳。

lin_kv:真得不能同意再多,边看边期待keso能说出我内心想说的话,终于,在文中找到了,这段话尤为赞同:造一个概念来简化复杂的世界,如果是为了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这是好的,比方说,黑洞;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回避复杂,则是偷懒,比方说,互联网下半场。因为我们被局限于一个井口大的世界里,便误以为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并据此做出各种偷懒的论断。搞笑的是,这种偷懒还被视为勤于思考。

keso:互联网 O2O 网红 直播 金融科技...下半场,开始了吗?

艾心:用一个新概念替换上一个概念而已,本身就是一个热点一个话题点一个争论点。k老师这么煞有其事,不就是这个战术这个发明有且仅有的价值吗

李鹏:历史都是后来人和胜利者人为划分的,现在哪能知道刚过去的十几二十年在历史中处于个什么地位呢?个人觉得下半场媒体语气更浓些,没啥实质意义

Maksim_矛盾体:人口红利转换到普及过程的说法有点牵强,个人觉得,人口红利耗完是一种说法,但有另外一个也需要提的就是,过度消费。每当新出一种玩法的时候,用户很快就被各种产品采用一样的方式忽悠一番,见怪不怪之后,原本应该好好沉淀一番的产品只能疲于做所谓的创新,最终产品没积累,用户也麻木了。

墨南:怎么觉得是BAT时代的终点到了

Stone:王兴说的是他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吧?

沙隆巴斯:留给TMD 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画丘:对于有一些“大咖”来说。不说(造)出来几个名词都不好意思自己是在互联网混过。

Siri:人们会有这种想法的本质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生命最多不过100年,不管这场比赛多长,他只能从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去看。那么必定是狭隘的。

省三:商业上的造概念,都为了营销:创造话题,制造传播,误导看客,后来一堆的认同,也是利益同共集的推波助澜。

飛:没有终场,也就无所谓下半场。不过这也就是个文字游戏,上下半场说成是XX时代也一样,能对后来者有个提醒就行。

Nick.Cheng: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目前还在加速,互联网50年走完不是没有可能,随着ai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带来一个新的时代。

没有最丑:感觉下半场这个概念是有的人提出来为了进一步催化资本的效应。但是互联网下一步是什么样也很难有人预见。毕竟流量越来越贵,创业公司越来越难崛起。新的公司如何做?您有什么看法么?
keso回复:行业早期进入,风险高,一旦做成收益也大;行业成熟后进入,风险小,成本低,收益也不会太高。就是一个权衡。

魏力&媒体训练营:下半场是伪概念。。。

端木蕻川:昨天世俱杯冠亚之争,下半场比赛刚开始,凭着鹿岛鹿角的柴崎岳的进球,领先皇马。但是最后的胜利者却是皇家马德里。即使有加时赛。

z7:其实是给vc的ppt内容要进入下半场了

依落彼岸:还没有入场,他就下半场了。

木头:讨厌这种用自己的狭隘丈量世界,从而获得安全感的行为

D.D:在行业越来越在意深度的时候。。不是才是改革的开始么

艾可:他们是这么想的,不创造几个名词不好意思当互联网大佬

夏谛御:所以把自己经历的互联网的一个阶段称为上半场,是否有自我标榜的嫌疑?

ABG:在不出色的球员,只要是一进球,人们就会给他买单!,关键点在于如何创新性的去吸引顾客,就像我,什么人的公众号我都没去看,就唯一看keso的,而且一看就是看几遍…

陈卿:第一次听到“互联网下半场”的时候就在想,这辈子有机会能看到互联网从兴起到衰败,此生足矣!

小虫-mengbin:下半场留着力,加时赛才精彩

大川@倍蓝:第一次听说“下半场”这个说法……惊讶评论区那么多爱学习的朋友了解这个概念……keso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没有理解这个“下半场”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一切都还很原始啊

hackmind:可能是大佬们觉得突然发现进入中场休息了,就以为要开始下半场了。他们以为是在踢足球赛,其实,这是篮球赛,休息次数很多

Grace.W:想约稿……不是公关稿……真的不是……尽管我是个PR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未来20年互联网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 李彦宏最新演讲勾画未来互联网

➤ 未来十年,互联网将如何颠覆这17个传统行业

➤ 蔡文胜:未来富豪榜前20都是互联网企业家

➤ 和菜头:白岩松三问 这些年互联网都带来了什么改变

➤ 阿里巴巴高红冰:互联网发力经济,中国比美国更有机会

➤ 听俞永福讲移动互联网那些事儿:看到移动趋势,就下创业决心

➤ 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成主角,再现互联网顶级饭局

您可能还喜欢…

8 Responses

  1. 以史为贱说道:

    诗云: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过去,人工智能在科幻电影中,创造了虚幻,创造了票房,创造了GDP,似乎就是没有创造现实;然而,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这一次真的来了!在悄无声息的的潜伏了10000年之后,她终于露出了温柔的狰狞,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

    一、一个小拐点的到来

    一个月前,随着张小龙的一声哨响,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

    如图,吹哨的时间是2016年的9月21日。这一天,张小龙在朋友圈宣布了微信小程序。做小程序这件事,腾讯已经憋了很久,为什么是9月21号才宣布啊?既不是2015年,也没有等到2017年,那为什么选择的是2016年的这个时间节点呢?如果再告诉你另外一个消息,就有点意思了:那就是在同一天,百度出售旗下91无线的 iOS 业务,这个曾经花了天价19亿美金的业务,卖给智度股份(000676)下属全资子公司福建智度。这互联网圈内一高调一低调两个事件,宣告的是App分发时代的结束,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较量。

    作为互联网行业金字塔尖的老大,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他们高高在上,信息掌握得最全面,如果连他们都感到了一阵寒意和压力,那其他的小PP还玩个P呀。大佬们已经知道这个上半场结束了,碰巧的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今年9月21日,分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是高调的求变,另一个是低调的剥离,但都是对现有模式的看衰。

    站在成本的视角,逻辑链条是这样的: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渠道获客成本增高;渠道获客成本增高,必然转移给下游的App,导致App运营成本增高;APP运营成本高,转移给VC的同时,也对APP的模式进行分化;刚要转移到VC资本头上的时候,资本方宣布资本寒潮来了,烧钱和输血终止,然后就是尸横遍野,一片哀嚎。

    具体说,受人口红利的消减,小米、应用宝、91助手、360作为渠道他们的获客成本也大幅攀升,作为稀缺资源的渠道,他们将成本转嫁给下游的APP移动互联网公司,包括像新浪微博这样的编外媒体也顺势抬升自己的流量价格,导致APP整体获客成本高企不下,渠道成本的抬高就像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后续一连串的市场反应,这一成本的抬升就像抬起水面的堰塞湖,淹死了个子矮的APP,同时也将成本传递给了VC,后续的VC一看形势不妙,高呼资本寒潮,纷纷停止供血,导致又一批APP死掉。于是APP的模式出现分化。

    接上面对App模式分化的逻辑推导,高额的获客成本导致,只有真正好模式的APP才能运营下去;而事实是,一开始大家就抢的是最大的市场最好的模式,而后续可以选择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一边是成本的升高,一边是可选做市场空间变小,就像两把刀子合成一把剪刀,最终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希望给绞死了。

    上半场结束。

    (所谓后续APP可选择的市场空间变小指的是:好比一个大罐子,我们要塞满他,成功的策略是,先塞大个的,比如西瓜,然后是苹果橘子,然后才是核桃,最后才是绿豆小米。在现有模式下,越到后来,空间越小,无论是市场空间、适用人群、适用频次都在急剧下降,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元素占比在急剧萎缩。而与此同时,获客成本却在逐月上升,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始固化,注意力已经被锁定,来自市场的获客成本却在急剧上升。此消而彼长,这个平台上的创新空间和创业机会就没有了。)

    二、上半场的逻辑

    马后炮的小结一下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的几个逻辑:模式验证、三波浪潮、时间窗口。

    模式验证

    所谓模式验证,就是从三个维度独立验证。第一个是市场规模,就是通常投资人嘴里的赛道长短,滚雪球要找长赛道,才能滚的大。

    第二个是规模效应,规模越大,利润率越高,所谓越有规模越挣钱,这是一条铁律。如果一个业务模式在小规模下盈利,但规模大了反而不盈利,这样的模式肯定是成长不起来的。

    第三个,也是最有意思的,就是赌非线性增长。就是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系统出现相变,开发出更大的市场需求,业务增长更快了,整个商业模式和公司生态呈现出一个新物种。好的公司,都是经历了几次相变,整个公司一直在不断的演化,有的是一开始是个工具,随着业务的增长,变成了社区,随着业务的运营,变成了平台,最后走向生态。

    除了上述的三个维度之外,还有就是时间窗口的问题,“为什么是现在?”以及“如果是现在?”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各种模式、设想都曾经存在过,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创新,关键要回答和验证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现在?”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是现在又该怎么办?”你有技术门槛,商业模式门槛,这些能帮你建立和维持优势吗?显然不行。那该怎么办?这就是上半场验证出来的执行力——饱和性攻击。关于饱和性攻击,在本文有专门的文字描述。

    三波浪潮

    所谓三波浪潮,指的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之后,有三波商业浪潮依次展开、依序而来。这三波商业不仅有迹可寻,有其固然的规律,而且还可以指导未来对商业机会的捕捉。比如,在PC的互联网时代,第一波就是门户,然后最有利的位置就是搜索的机会,然后才是社交。

    那么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三波浪潮分别是工具、娱乐、本地商务。这点早在2011年的时候就被人预言了——创新工场的汪华。他比较早的看清了移动互联网的几个大机遇,并且梳理出从基础工具、娱乐和本地商务这三个大阶段来进行投资布局,详见下图。

    三波浪潮图

    这是新技术与市场需求媾和的产物,绝大部分新技术都没有能够得到推广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需求。而任何一个新技术之所以能够遍地开花,一定是跟需求的结合。移动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三波浪潮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的规律。下一波AR平台中,是否依然暗合工具,娱乐,商务这三波浪潮,逐步渗透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时间窗口

    这个逻辑本质上讲的是执行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趋势或机会一旦暴露,就会有无数强手像苍蝇一样蜂拥而至,留个大家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

    技术上的能力、商业上的能力,融资上的能力,都是很多公司引以为傲的能力,但都不足以构成门槛。那么什么是必杀技呢?跑得快,对但不确切。以小米和滴滴为例,两句话:一是“暗度陈仓”,就是一开始尽量让你看不懂;二是“饱和性攻击”,就是一旦你看明白了,发现来不及。

    所谓饱和性攻击,是原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在美苏争霸时期,研究使用反舰导弹打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时制订的一种战术——即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弹,使敌航母编队的海上防空系统的反导弹抗击能力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来自百度百科)

    简单说,以十倍以上的优势兵力做时间段的歼灭战,快速清理战场。在正确的道路上,时间才是创业者的敌人,而非对手。想想滴滴的策略:补贴大战,用未来的10倍的钱来打现在的战役,时空变形,毕其功于一役,海陆空投入全线力量,拖死了对手,跑赢了时间,活到下一个时间窗口。

    三、下半场的逻辑

    跟上半场的疯狂投资,拼模式,拼速度不同,下半场进入到一个新逻辑:拼增长,拼防守,拼储备。

    增长黑客

    如果用公司的核心角色来区分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话:在上半场,公司是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协作系统,产品经理在公司起到一个核心的作用,想想张小龙,就知道产品经理在公司的影响力和作用,他们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业务的发动机,整个组织是以产品经理为核心构建起来的。

    在下半场,是以增长黑客为核心的协作系统。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增长黑客,这是硅谷出的一个新角色,字面理解是这样的:黑客,是中心词,指的是人,而增长,是修饰词,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个负责公司业务增长的人。具体而言,增长黑客,就是为了实现产品增长目标而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手段将目标落地的人。

    下半场是增长黑客的舞台,他们将带领公司将当初产品经理吹过的牛给实现了。

    军火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到增长黑客,就得说给他提供趁手兵器的军火商,也就是在下半场为业务增长提供支撑的各种工具和数据源。那么增长黑客要的武器和弹药具体是什么样呢?我们以量江湖为例简要说几点:

    首先,他要的是真增长,真实用户的增长。市面上的刷量渠道的造假用户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而量江湖不仅通过UBP(用户行为模式)的识别方式快速甄别真假流量,为渠道质量做评估,还可以对用户的价值,包括付费意愿、影响力、兴趣匹配度进行评估打分,从一开始就知道用户的质量和渠道的质量。不仅实现真用户的增长,而且找到更有效的渠道,实现更低成本的真增长,这点在获客成本高居不下的时代特别有意义。

    其次,精细化运营的前提是对用户进行深度画像,不仅仅了解在站内APP内的行为,还要了解用户在全网的画像,消费分布,然后投其所好,做所谓的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的核心在于对用户理解程度,未来没有深度了解用户的运营是耍流氓。同一款APP的Push,给育儿中的妈妈看的内容,能和给喜欢游戏的大学生一样吗?同样是大学生,一个是喜欢学习,不断进取,尝试认知升级,寻找实习机会的学霸,跟另外一个沉溺游戏、懒癌上身的学生,看的内容能一样吗?无论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还是商业运营,其核心思想在于,见人下菜,投其所好,就其所好。

    包括反作弊系统、用户画像系统、推荐算法系统、媒介评价系统、运营优化系统等都是军火商在武器层面的贡献。

    弹药与后勤系统,指的是数据源的整合。在智能时代,机器吃的不是电而是数据。过去互联网企业很在乎内部资源和内部数据源的整合工作。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外部数据源的整合,同样以量江湖为例,本身是以5亿鲜活用户的全网用户行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用户的社交图谱、消费图谱和兴趣图谱,5400个标签将用户画像的分辨率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增长黑客提供精细化运营和决策依据。

    利用外边系统和外边数据整合将是互联网公司运营精细化提升的一个关键。

    储备与蓄势

    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机器学习、VR/AR、大数据等各个领域,从BAT到新兴互联网公司,到传统行业,再到初创公司,各种人工智能的报道如雨后春笋一般,都在储备着下一场的较量,所有的布局、泡沫、妄念,随着太阳升起、阳光追逐地平线的那一米又一米的普照,而被揭晓。

    四、技术的逻辑

    说到上半场、下半场如何如何,那么这个赛季又如何?整个联赛的历史又是如何?

    要想看清一个事物的本来面目,有的时候需要退的远一些,我们往后退10年,退100年,退1000年,退10000年,随着我们退后的尺度不同,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技术生命

    技术是有生命的。我们一直认为只有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才有生命,其实不对!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中医和西医,却给出高度一致的答案:西医称之为新陈代谢,中医上叫吐故纳新。生命,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接受新的东西,能够排掉旧的东西,然后自己会变化,也会繁殖。当然我们生物吞吐的是物质和能量,而技术吞吐的是注意力和信息。技术在我们注意力的关照下,不断的成长,繁殖,连接、组合,不经意之间,俨然一个庞然大物已经潜伏在我们的身边。

    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与人的关系,就如同水跟鱼的关系一样,鱼从出生就生活在水中,而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同样,我们一直生活在技术为我们创造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之中,就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而意识不到技术对我们生活和思想的塑造。

    麦克卢汉说:“起初,我们塑造了工具,最后工具又反过来塑造我们”。

    我们人类的第一个技术是语言(有人有不同意见,认为是火,不影响结论。),当我们人类第一次发明语言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工具,语言就是我们工具,就在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后来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度的群体合作。

    然后是小麦,与其说我们人类驯化了小麦,不如说小麦的生命周期驯化我们古人的生活方式,造就我们不再四处游牧射猎,而是画地为界,固定群居,围绕着小麦的生命周期而展开生活、生产,有分工,有合作,有农忙,有农闲,产生了过年、祭祀等各种社会活动,也催生了文字、历法、天文、气候等相关认知,更进一步衍生出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

    同样塑造了我们生活的核心技术还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没错,是四大发明(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祖先喝彩)!后来还有:会计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无线电、广播电视、集装箱,避孕套,晶体管,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

    这些核心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我们人类连接自己、连接资源的方式,把我们从Hunter,变成了Farmer,再改成了Worker,再变成White-collar,最后变成Dreamer。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将所有自生长的技术连接到了一起,早期,互联网在为人服务,让我们活的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帮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慢慢的,我们发现完善这个万物之网是最值得干的工作,我们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金都投入其中,无论是科研、医疗、还是艺术创作,都在为互联网提供数据,让它更完善。终究有一天,互联网会发展到人类无法理解的地步。算法之间相互配合和升级,算法自己产生新的算法,互联网会独立于人类而存在。

    人与技术的关系的另外一个隐喻就是授粉与繁殖,随着人类对技术的授粉,技术就不断的繁殖与生长,技术生长的同时不断接管了我们的手、脚和各种能力,技术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与技术的关系,就是互为需求,我们为技术受精,帮助他们繁殖,而技术不断的替代和接管我们的能力,不知不觉中,人和技术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依赖关系,形成了新的物种,就像人体与细菌的关系:人体需要依赖细菌的分解能力来消化获得营养,而细菌也只能依附人体的环境而存活。没有看错,人类是细菌,而技术是人体。

    这是后退10000年,我们看到的尺度。

    能源革命

    我们再看看100年的尺度。

    为了说清这100年的变化,我特意买了一本卖断货的书,叫《手艺中国》。讲的100年前的一位德国人,在上世纪一零年代去了美国留学,然后从他导师拿了笔资金跑到东亚(主要是中国)调研这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因为他有充足的预算,所以留下了珍贵的影视资料,跟我们国内的一本《天工开物》是齐名的,因为有照片,一下就卖断货了。

    这本书让我们回到了100年前的天朝祖国,我们发现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对能源的使用方式完全不同:无论是生活、生产,甚至战争,基本上都靠肩扛,手提,牛拉,马拉。那时候整个社会的协作方式就是建立在生物能源的基础上,是对能源的使用技术塑造了我们如何耕种,如何吃饭,如何谈恋爱,如何过节,如何婚配,养多少个子女。

    如果没有了电,世界会怎样?《手艺中国》就给了我们一种猜想,退回到100年前的生活方式去。过去100年最大的变革实际上是能源革命,所谓工业革命的本质是能源革命。是通过蒸汽机等技术,将各种能源(生化能源,风能,水能等)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协作体系当中,构建了今天人类文明的辉煌。

    智能革命

    这是未来10年的尺度。未来十年,智能就像当年的能源一样,输入到我们的协作系统当中,再一次塑造我们的大脑,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繁殖。

    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这都源于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就像生物第一次进化出中枢神经系统一样,将所有的技术连接在一起。刚开始这个简单的中枢神经系统只能做简单的应激反应,后来他的适应性越来越好,神经结构越来越复杂,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卷入了更深刻的资源,当卷入的节点越多,会不会发生相变?现在是50亿+的节点,未来IOT,那是上万亿的节点数量,当量变发生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不会发生质变?就像当年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演化过程一样,当神经元细胞足够多,连接足够多,突触足够复杂的时候,结构进一步复杂,忽然诞生了高等社会性动物,再因一两个意外而产生语言,产生群组内深度的协作,进而演化产生了经济体一样的生命体。

    开始接管

    是的,人工智能已经在悄悄的接管我们这个生活的操作系统了,比如决定了我们在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想,我们去哪儿玩,跟谁结婚。

    我们买什么?

    我们上亚马逊的网站,准备买书看。网站上囊括的书籍超过1000万本,可是终其一生你看的不会超过1万本,那些书是你在那一千万个里面挑出来的吗?不是,是机器推送给你的,算法推送给你的,我们买什么是算法决定的,是机器决定的。

    我们应该想什么?

    再如今日头条。过去我们应该怎么想问题,政府很关心,所有的教育、出版、媒体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通过对人的管控来让我们怎么想问题。比如媒体,是由编委会的成员及其记者、编辑决定出什么栏目,什么内容,什么形式,而在我们阅读他们这些“指定”的内容之后,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情绪。而今在今日头条,不再是人工编辑控制你看什么了,而是算法!是推荐算法根据商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了让你看什么,怎么想,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产生什么样的点击和购买行为,这都是由机器决定的。你还觉得你有自由意识吗,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有人会问,那天朝的舆论岂不失控?嘿嘿,我天朝的AI也会讲党性的。我们将来不是算法委员会有政委,就是AI参加党委学习讲党性。)

    稍微再做一点延伸,假设Uber把北京市的交通接管之后,自动驾驶接管之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了司机,算法在控制车辆的行驶,因为算法既不打盹,也不会生气,她开车又快又稳,关键还不占地方,车里空间很大,还可以躺着,可以4个人打牌。整个城市也没有堵车,交通由原来两个小时变成20分钟。它将影响了你所有的东西:你在哪上班,住在哪里,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到哪里游玩,跟谁散心,甚至与谁结婚。

    人工智能把你的生活方式都已经塑造了,接管了你的脑子,接管了你的手,接管了你的腿,那你是什么?你还有智能吗?我们跟机器的关系到底如何?

    五、商业机会

    互联网商业五行图

    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商业的机会总是在受这个五个因素的影响,他们分别是:人、平台、入口、内容、服务。这五个元素始终都在变化,人在变化,平台在变,入口方式在变,内容也在变,服务也随着变化,而且都受到其他另外四个元素的影响,或促进,或制约。

    先看互联网的第一个时代——门户时代,平台是Wintel联盟,入口是yahoo,内容是静态网页,服务比较薄,新闻,文学,基本资讯。

    到了第二代,随着卷入的网民越来越多,各种网站,各种内容出现指数级的增长,-》内容率先变化,导致过去的入口方式门户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入口的变化-》搜索引擎,Google应运而生。Google替代Yahoo成为新的入口方式,建立了新的平衡。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之后,率先发难的乔布斯直接改变平台——iPhone软硬件的平台方案,同时也部署了入口的方式——AppStore,那么移动互联网初期的格局变成了,iPhone与Android构成的双平台,AppStore和应用市场构成了入口,然后内容变为一个个场景化的App。

    然而事情永远在变化:超级APP微信,由于其占据了用户大量的使用时长,从一个内容的位置下沉到入口的位置,并且在内部构建了新的内容生态——2000万的微信公众号,现在又来搞小程序。微信已经不是内容了,而是入口,他们会不会继续下沉?

    同样,内容创业之所以成为热点,就是因为当平台、入口的争夺尘埃落定之后,能争夺的就剩下内容了,而这里的内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平台和入口是对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征服,而内容只能争夺用户的时间,理论上所有APP都是对用户时间的竞争。逻辑思维谈到的GNT(总用户时长)和时间的战场,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进入后半程之后,平台和入口的格局落定之后,创业者的无奈之举。

    这个模型中貌似影响权重最大的是平台,从技术的角度是这样的。但对于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的人来说,五元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我们姑且假设人的变数确实也是最核心的。每一次变革,无论是平台级的变革、入口级的变革,还是内容上的狂热,服务上的适应,本质上还是人的需求的变化,我们可以假装看成是技术对需求的适应(更长远的看,是技术对人的塑造)。

    机会分析

    人工智能已经俨然成为一门显学,上至教授砖家,下至商卒走贩,外有新闻媒体,内有码农CXO,四处都可以听到人们对他的讨论,你能想到,人工智能已经沦为一场泡沫了。是的,未来,泡沫才是常态!

    泡沫在过去,被看成是经济问题,看成是财富的非理性转移,看成是零和游戏,泡沫散去终究是一地鸡毛。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泡沫,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繁荣现象,一种资源聚集现象,只不过来的比较快,比较没有理性,但它依旧是一种资源的组织方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的资源集中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容大量的、过剩的资源(资本、人力)集中涌入某个领域,比如过去的荷兰郁金花、东北君子兰,刚刚过去的O2O和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泡沫破灭之后,反而筛选出廉价、高效、系统的生态,快速高效构建了一个新生态的过程。有人说“通往成功的路,是尸体铺就的,而不是我们VC”,好吧,祝福你们。

    我们先看看这个泡沫有多疯狂,而机会却隐藏在疯狂的底下。

    按照前面的五元素模型,首先技术变革最大的变数在平台,每次平台的变化都将掀起巨大的产业革命,无论是成功在先的Wintel组合,iPhone平台,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Google Glass,以及错失上次智能手机良机的HTC,每天叫嚣和鼓吹VR,都在赌这个层面的机会。在平台这个层面,巨头们在虎视眈眈的把持着,比如:【Microsoft系】HoloLens、【Google系】Magicleap、Google glass、Project tango、【Intel系】Daqri、【AMD系】Sulon Q。(有人提到了脑波,这个确实早了点)

    入口。这块竞争图谱错综复杂,主要提几个主流的思路:

    语音交互:【Apple系】siri、【Google系】Google now、【Mircosoft系】Cortana;

    应用商店:Wear VR、暴风魔镜 App、DreamVR 助手;

    社交平台:【Google系】Altspace、VRchat、second life、oculus social、High Fidelity;

    全身动作捕捉:【Microsoft系】kinect、xsens的mvn、【intel系】realSense、faceshift、【8i系】signia;

    面对泡沫,博弈的机会在于两个策略不同选择,1)赌;2)跟。

    赌,就是赌大机会。要想赌,需要知道你是谁,赌博的入场券是什么,赌平台,还是赌入口。在巨头环视的牌桌上,赌输了是常有的事情,砸10亿美金,赌一次,没问题。关键是:你能赌多少次。微软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甭管输的再惨,但就是不下赌桌,从浏览器,到门户,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交,再到手机,再到AR,一输再输,但一直没有下来牌桌。关键是:有钱,有牌,有雄心。

    跟,就是跟小机会。既然是跟,平台和入口就不要赌了。不赌不等于不看。而是要紧盯平台与入口,跟内容和应用的机会。

    1)深度研究巨头们的产业布局,就是现有的格局是什么的?留给内容和服务的机会是什么?

    2)跟踪巨头之间的博弈关系,在内容环节下功夫,考察模式的关键点依旧是三层漏斗:市场空间,规模效应,连续的非线性增长;

    六、未来职业选择

    三种人

    在面对每次的变革,特别是技术变革,社会都会分化出三种人:强者参与变化,智者适应变化,而弱者辱骂变化。无论是蒸汽机的出现,还是珍妮纺织机的量产,无论是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还是21世纪中国的互联网电商浪潮,无论是大到国企改革职工下岗,还是小到中下企业内部的组织变化,都会分化出三种人来。

    广场舞的本质就是上次国企改革中被分化出来的一帮人,从办公室或工厂赶回家,在家又待不住,扎堆壮胆到小区广场消磨时光的文化现象。其根子在国企改革,而国企改革的根子在改革开放和技术引进。技术才是我们人类协作关系的骨架,经济生活是其血肉,而文化现在不过是掩盖在皮肤上的那层化妆品而已。

    以东北的国企改革为例,截然分为三类人,第一类是强者,借着MBO,以低廉的价格侵吞国有资产,摇身一变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然后转身去加拿大买房置业,推动红叶国的房地产发展;第二类是智者,他们身处底层,无权无势,面对这样的变化,他们继承了先辈们闯关东的创业精神,选择南下到北京、广东求发展,很多人最后日子过的也非常好;第三类是弱者,在挣扎无望的情况下,被扫地回家,拿低保,骂政府,跳广场舞。

    认知升级

    三类人群的划分,本质跟认知有关。在这个时代,人和人的最大差距已经不是权力、土地、房产(关于这块的详细说明,请阅读本人知乎专栏文章的另外一篇文字《李商隐,一个公务员的中年危机与认知升级》),而是认知。

    面对轰隆而来不可逆转的智能时代,面对纷繁芜杂、泡沫丛生的人工智能与世间万象,我们都是焦虑的!我们需要在这个信息时代进行一次认知升级,来适应这个时代。因为过去我们积累的很多知识不再是财富,而是负债,掌握的越多,束缚就越大。

    所谓认知升级,就是适应这个时代升级。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将随着人与技术关系的巨大逆转,而发生一次悄无声息的转变,整个人和人的协作关系发生一次悄悄的迁移。换句话,现在有的工作岗位90%以上会消失,而未来稀缺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现在只有很少人具备。具体而言,认知升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识升级,就是知识体系结构升级,另外一部分是专项技能和专项知识升级。限于篇幅和鄙人的陋识拙见,本文仅就第一个问题抛砖引玉。更有趣的内容欢迎入群讨论。

    所谓知识体系结构升级,简单说就是改变自己的信息格局和信息阶层。几乎所有人的焦虑都与阶层有关,甚至就是因为阶层而来的,不同阶层焦虑的东西也不一样。解决当下阶层的焦虑的办法之一,就是攀爬到另外一个阶层。过去,参加科举、中进士、跃龙门;现在呢,嫁豪门、互联网创业,说到底不就是想改变一下自己的阶层吗!

    在农耕文明的时代,拥有土地的多少决定了你的阶层,皇室宗亲富有四海,那是金字塔尖的位置;将相王侯沃野千里,紧随其后;大地主阶层则是良田百倾,然后就是小民百姓、佃户与自耕农,最后就是失地盲流;

    而即将过去的工业时代,是通过在城市中的房产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人和人的不平等体现在:你是有几百套房子,还是几十套,还是几套房子,还是扛着三座大山的房奴,还是努力的想成为房奴;

    而在信息时代,你的信息格局和位置决定了你的阶层,展开了说就是:你是处于信息的源头,还是处于信息发酵的中段,还是处于信息洪流的末端,还是处于信息的孤岛。

    如果,我们处在信息洪流的末端,那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就如同这个时代身处偏远农村的、不会使用手机的、年事已高的务农者,他们每天处于信息的孤岛,没有信息,就没有烦恼,挺好!

    如果处于信息洪流的末端,每天躺在朋友圈里,偷吃各种信息零食和杂嘴,不是“养生方子”,就是“不转不是中国人”,其实也挺好,他们几乎没有能力攀爬到信息发酵的中段,也没有信息泛滥的痛苦,没有分辨,就没有烦恼,挺好!

    如果身处信息发酵的中段,这几乎是活的最为焦虑、最为痛苦的一帮人,他们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有不同路的信息源,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甚至还有一定的信息输出能力,但正是他们所处的二手信息的位置,反而是加剧他们的这种痛苦,因为这些自相矛盾、不求甚解的信息酿造出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底层价值观上不一致性,而这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价值观不一致性就是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土壤。

    如果站到了信息的源头,就是站到了时间的源头。那么就可以俯视一切,看着信息是如何从涓涓细流,变成滔滔江河,最后回归平静的大海。

    人工智能时代的阶层分化逻辑下。强者,参与人工智能对社会规则的改造,他们或通过权力和既有利益入股规则,更有算法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以智力和见识入股,还有创业者携身家性命、各类资源综合入股。他们或参与到平台级公司的建设中去,或跻身入口级公司产品的,他们或持有股份,或握有期权。

    智者,是适应变化,或者围绕着强者做服务:工程师、产品经理、运营人员、设计师;或占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山头、抢占信息源头,参与到内容的创业中去,或称为知识网红,如罗辑思维;或称为情绪网红,搬弄情绪,玩味是非,引导消费,比如:papi酱、咪蒙;或称为生活方式的网红,不断输出价值观。

    结束语: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绝望中制造泡沫,在泡沫中苟延残喘,在残喘中成长和寻找希望。有幸身处如此聚变的智能时代,我们面对的观念冲突和社会变迁远超任何一代的先祖。

    面对新时代,我们扪心自问,到底是与之合谋,还是只想当个看客?即便是个看客,应该武装一下大脑,带上眼镜,让自己看的清楚、看个明白。因为房价疯狂的背后,我隐约看到了人工智能和技术生命推动的影子。

  2. 二水水说道:

    直播行业的热度仍在持续,但人们已经对以主播为核心的秀场内容感到疲惫。各平台也在渴求更多形式的优质内容。作为传统内容和新媒介的交汇点,「直播综艺」或大有可为。转型即机遇,在直播大战的下半场里,我们会看到另一个《中国好声音》吗?

    与2016年初直播平台百团大战的状态不一样,今天直播平台已基本结束了排位赛。除了上市公司YY以外,该领域还出现了斗鱼、映客两家独角兽创业公司,前者C轮融资15亿元,后者估值也超过了70亿人民币。

    直播行业的热度仍在持续,但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对直播间里以主播为核心的秀场内容感到疲惫。因此,直播大战下半场,内容升级成为了各家争夺的关键点。36氪关注到,今年下半年以来,斗鱼、优酷、熊猫直播、全民直播、芒果直播、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直播平台都在试水“直播综艺”这项新生事物。

    因此,36氪文娱小组希望从研究当下直播综艺流行的原因、现有产品形态及商业模式、竞争态势等方面入手,来揭示直播综艺CP的发展趋势,并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

    直播大战第二回合里,有可能杀出下一个“灿星”吗?

    之所以拿“灿星”类比,是因为它抓住了电视时代制播分离释放的机遇,做出了此前《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爆款综艺,现今估值50亿人民币——行业很多人觉得这仍是被低估的。我们关注的是,直播释放的机遇也能成就下一个“灿星”么?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主要探讨这些问题:

    为什么会涌现如此之多的直播综艺CP?

    那些已上线的直播综艺都是什么样的?行业竞争格局几何?

    直播综艺发展中面临着哪些问题?

    直播综艺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从直播综艺切入,内容团队做出规模效应的机会点在哪里?

    以下是正文部分:

    首先我们需要介绍下直播综艺的起因,移动技术直播的成熟是其活跃的先决条件。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直播这个移动入口恰好催生了一个新的红利期,而平台此时也缺乏优质,因此内容团队都在纷纷进场卡位;其次,媒介即信息,直播作为一种新的直播形态具体实时性和强互动的可能性,理应能产生节目形态的创新;还有,相比传统综艺动辙上千万的投入,直播综艺节目对后期剪辑需要很弱,而且为素人释放了更多表现的空间,而且直播场景本身也刺激了创业者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总得而言,除了主播的爆发,直播综艺内容的生产力也实现了大大释放。

    行业现状与问题

    公司

    我们梳理了涉及直播综艺的内容公司,发现轮次处于天使和A轮的居多,说明这个内容赛道还处于早期阶段。

    直播综艺制作公司(不完全统计)

    直播综艺配套资源提供方(不完全统计)

    据统计,内容制作方面,不少阶段稍靠后的公司都在原有业务线基础上开始尝试直播综艺。例如兰渡文化早期是以《深夜蜜语》等女性情感类综艺入手,今年八月份与腾讯互娱合作推出《拜托了!粉丝》,以“QQ劲舞游戏IP+偶像养成”模式切入直播综艺领域。与此同时,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以PGC直播内容为核心业务的早期公司、例如艺人袁成杰牵头的榴莲娱乐与熊猫直播合作紧密,而明明娱乐也给咸蛋家输送了多档直播综艺节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直播、内容产业链内部分送水公司也可能参与到直播综艺制作中来。例如主播网红经济公司、电商公司等,都能在不同环节对内容制作方起到辅助作用。

    内容格局

    经36氪不完全统计,大概半年时间里,斗鱼、优酷、熊猫直播、全民直播、芒果直播、小米直播、腾讯视频、爱奇艺等8家平台总计已经上线60余档直播综艺节目。

    国内直播综艺节目(不完全整理)

    直播综艺分类统计(不完全整理)

    梳理结果发现,偶像(或明星)养成/真人秀和游戏竞技类综艺产品数量最为集中。图表中,我们用不同色块标出了各平台里的头部直播综艺节目。

    我们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类型有着明显的互动属性。比起在已经成名的妹子房间里刷火箭获得“谢谢宝宝送的黄瓜”成就,通过你的投票和礼物支持,就能实时改变一个素人接下来的成长路径,这种有点“鬼父”的心态可能更能戳中直播主流人群。

    同时选秀本身也跟直播秀场属性相符。近两年国内综艺的火热区就在真人秀领域,因此在用户培育方面积累了基础。许多节目邀请明星很好理解,毕竟带流量的明星显然是极大的加分项。这些节目有《Hello!女神》、《花漾大爬梯》等。

    同理,由于PGC直播的拍摄手法和节目策划都不足够成熟,场景较固定的狼人杀、卡牌游戏也是直播综艺比较好的切入点,另外一方面,这些竞技类综艺节目其实在游戏直播平台会比较集中,游戏竞技类题材其实也是戳中了垂直人群,这类节目中包括《饭局的诱惑》、《Panda Kill》等。

    各平台直播综艺数量(不完全统计)

    而从平台维度来看,目前对直播综艺倾斜最多的是斗鱼。保守估计,斗鱼上的直播综艺节目已超过25档,其次是优酷,熊猫位列第三。

    分析来看,目前综艺节目较多的普遍都是主打PC端的直播平台。原因在于这些平台的横屏设计对直播综艺的内容呈现更加友好。而斗鱼出现最多数的直播综艺也一定程度的说明了其行业地位。

    优酷排在第二则跟其商业模式有很深的联系。优酷与阿里深度绑定并推出边看边买,让内容团队做商业转化时过度更加顺畅。同时,优酷在未来三年会投入20亿资源,找100家左右的内容制作公司,推出500档甚至更多的互动综艺。

    第三名的熊猫虽然在数量略微落后,但在直播综艺资源投入上其实也是大手笔,《Hello!女神》号称一亿的投资也是目前直播综艺成本之最,在直播综艺押宝也符合其娱乐直播平台的定位。

    商业模式

    梳理了当下直播综艺的商业模式后我们觉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直播给传统综艺在商业层面带来的改变,这句话应该是:直播综艺颠覆了之前内容必须to B的商业模式,打开了C端变现场景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目前直播综艺的变现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打赏

    打赏是直播最基础的变现手段,经过上一波秀场热,大部分网友已经非常习惯用这种方式和主播互动了,因此打赏可以很自然地嫁接在直播综艺中。我们注意到,不少直播综艺制作方都在节目机制中巧妙融入了打赏模式,这在偶像养成类节目中尤其明显:打赏、礼物相当于网友的投票权,可以决定选手去留。举例来说,《花漾大爬梯》赛制是末位淘汰,网友除了可以用礼物刷高选手的排位,还能给不喜欢的选手送负相礼物,如此一来打赏、送礼物的频次就被大幅拉高了。

    2.广告

    作为视频内容商业化主要出口的广告,越来越应“内容即广告”这个趋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广告越做越“软”,趣味性越来越强。《奇葩说》开了个好头,马东直接把广告说成了段子,这种做法后来成为了不少综艺的标配。我们认为,直播的实时互动的现感场能够让广告植入更加顺畅。主要原因在于,直播形式不会给人以强设计感,观众和节目中嘉宾的心理距离无限拉近,这种时候嘉宾无论顺手拿起某品牌的饮料,还是其它,从观感上给人感觉都会自然一些。

    3.版权

    想同时抓住直播的互动性和录播的后期效果,现在不少节目的做法是同一内容,出直播、录播(或剪辑)两个版本。这意味着,现在内容制作方手上会有两次版权分发的权利。米未传媒《饭局的诱惑》就做了这样的尝试:录播版卖给腾讯视频,而直播版则选择和斗鱼合作。版权能卖两次实际意味着——直播内容的沉淀自然放大了原本的商业价值。

    4.边看边买

    直播场景下,用户参与感很强,也容易被整体氛围带动,因此“边看边买”被不少人认为是电商的下一个出口。而 PGC 直播通过策划编排,对观众的引导性会更强。叶一茜作为主咖的美食类直播网综《茜你一顿饭》就尝试了优酷和淘宝双平台的播出方式,并打通购买环节,用户点击购物车就能购买节目的赞助商品。

    直播综艺面临的问题

    梳理完现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直播综艺可能面临着的问题。

    1、政策

    广电对直播平台和直播节目态度暧昧。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相关规定,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依法开展直播服务。

    《通知》指出,直播平台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我们观察到,拥有试听许可证的单位截至今年上半年共588家,其中大部分是传统媒体和老牌视频网站。有牌照的直播平台仅战旗、映客、YY/虎牙、六间房、板栗等为数不多的几家。

    同时,只有拥有《许可证》且许可项目为第二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第七项,才能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开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目前受政策影响,一些在直播平台开设节目直播间的PGC内容公司,都决定先将节目暂时下架。

    不过,截至当前广电总局还没对PGC直播采取一刀切的执行态度。一些业内人士对36氪表示,对于这条政策的具体执行大家也在观望摸索阶段,做节目策划时会比较谨慎。

    《花漾大爬梯》现场图

    2、内容同质化

    直播综艺1.0时代,同质化是最显性的问题。

    前面,我们对目前已上线的60档直播综艺节目做了归类——已经发现偶像养成、选秀类节目的扎堆现象,比如熊猫的《Hello!女神》、斗鱼的《超神偶像》、虎牙的《九宫局》都属于这一类。而排名第二的游戏竞技分类中,很多节目也出现了“撞题”现象。单就狼人杀这一个模型,就有《Lying man》、《Panda Kill》、《Best Killer》、《饭局的诱惑》四档节目。

    3、制作成本

    如果从目前直播综艺的制作成本具体的数字来看,要比传统综艺低很多,比如直播的《全民奥运翼起约》总共花费100万人民币,均集6万元。

    但这是直播综艺素人是主流的情况下的数字,如果有更多明星进入,其实成本要比现在传统综艺要高。

    目前直播综艺成本主要集中在卡司、拍摄和场地物料等方面,跟传统拍摄相比,要将直播独有的互动性体现出来,需要更多技术和物料的支持。比如在《Hello!女神》这档综艺中,为了追求互动效果,主播妹子的直播房间都经过了特殊设计,用户可以通过刷礼物的方式来触发房间里的互动机关,与主播互动,负责这个系统设计的人员就有一个30人的团队。

    而未来直播综艺互动元素会更多,这方面导致的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大。

    另外一方面,跟传统综艺需要后期的剪辑制作不一样,直播综艺制作集中在前期,在后期的时间周期去掉后,其播出频率要比传统综艺会更高,跟传统综艺周更相比,目前很多节目都是一周两更,甚至出现了一些日更的节目,当频率增加后,单位周期内的制作成本也在增加。

    4、平台用户群差异大

    当传统团队一股脑杀到直播综艺领域里去时,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 录播综艺与直播综艺,或者说视频平台与直播平台存在的人群差异。把录播综艺的玩法直接搬到直播平台上,看惯了秀场的直播平台用户可能接受度就没那么高。

    直播综艺发展趋势

    现在的直播综艺是一个新生事物,仍处一个探索阶段,国外也无太多可对标的样本。但我们仍希望把它放在综艺和直播这两个已知维度上去推导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直播综艺产品类型会更丰富,并借鉴传统综艺中的优秀元素

    直播综艺是传统综艺基础上,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但既然同是综艺范畴,体系成熟的录播综艺还是能给直播综艺带来一些思路。36氪报道过的DG女团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过去的一年中,他们一直尝试在直播中融入各种传统综艺的碎片化元素,找到合适的就沉淀下来。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当直播综艺大体还停留在美女选秀,点播综艺已经走到了哪一步?

    事实上点播综艺的品类已被无限细化。真人秀概念出现后,早期最火的音乐领域已经出现了《美国偶像》、《蒙面歌王》等多个IP;而近年出现的趋势是内容更小众、长尾。例如,从贝爷开始,户外竞技类节目迅速升温,美国的《忍者勇士》、日本的《极限体能王》、还有国内引进过的《极速前进》都属于这一门类。而围绕健康这一民生级话题,《超级减肥王》、《拜拜啦肥肉》等节目也应运而生。甚至,韩国已经开始出现综艺与电视剧、电影等不同形式相融合的玩法。

    当前直播综艺面临内容同质化,或许借鉴录播综艺的发展方向与策划思路会是不错的破局办法。

    需要找到专属于直播的互动感

    对于直播综艺制作团队来说,传统综艺值得借鉴,但硬搬只会水土不服。PGC直播的关键,是将直播天然的互动性融合到策划内容中去。

    互动性方面,我们认为《Hello!女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案例。在这档素人养成节目中,主播妹子的直播方都经过了特殊设计,用户可以通过刷礼物的方式来触发房间里的互动机关,与主播互动。如果有喜欢的主播,还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帮她买关键道具。

    不过目前直播综艺在互动方面的设计,大多都集中在最后阶段 —— 让用户投票或刷礼物决定嘉宾去留。在节目推进过程中,用户更多时候还是旁观者,这让节目与《饥饿游戏》里那种实时互动相比仍有距离。要让用户更充分地参与到节目中来,在游戏机制和现场把控力上,可能需要投入更大成本。

    王思聪在《Hello!女神》录制现场

    商业模式会有更多可能性

    前面我们已经对现阶段直播综艺的变现路径做了归类,其中包括礼物打赏、版权、广告、边看边买等等。但也有节目方表示,与这些相比,他们更看重直播综艺能带来的长线价值。

    所谓“长线价值”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从IP衍生方面来讲,与录播相比,没有后期环节的直播综艺制作周期短,甚至可以边播边拍,这在传统综艺中是很少见的。这么一来直播就可以成为 IP 的试验田,观众反响好再加大投入资金做IP产品的跨形态衍生。拿游戏竞技类综艺来讲,如其角色设定、游戏化机制足够吸引人,符合讲故事的需要,直播综艺也有向游戏或电影转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从C端用户和创作者的关系来讲,观众通过打赏对嘉宾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塑造偶像-粉丝的关系,基于这点节目组可以往艺人经纪方向做尝试。

    与平台的技术融合会更加紧密

    现在直播产品已经能很好的支撑UGC内容生产。但针对直播PGC的技术的迭代才刚刚开始,技术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内容的表现力,比如,有些平台仍不支持横屏观看内容,而竖屏对画面的承载力有限,这是直播PGC团队在选择投放平台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增强内容的实时和互动性、及商业变现能力出发,我们认为直播PGC对技术的诉求主要有三点:1.互动模块的增加;2.直播内容推流技术互动模块;3.商业化基础设施支撑。

    互动模块就是进一步增强直播综艺的互动性,让观众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到直播内容走向中去,实现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目前《花漾大爬梯》、《Hello!女神》等节目已经撬动平台来为其做定制的互动模块。

    而平台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观众的反馈信息转化为内容呈现在视频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直播综艺的某个角色被观众投票退场,观众是否就在观看的视频流上直接得到反馈,而不是现在的统计结果给主持人后,再去反馈。

    商业化技术则可以参照现在优酷的边看边买模式 —— 在不影响观看的情况下跟淘宝无缝对接。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边看边买可以有更多场景拓展,比如跟旅行相关的订机票、垂直领域电商等等。

    如果接下来平台和CP能够共同将这几个技术问题解决,出现一个通用的SDK,直播PGC可能迎来新时代。

    猜想:如果你想做一门大生意,直播综艺会是适合的切入点吗?

    直播综艺还在等待一个爆款。属于它的《中国好声音》或者《奇葩说》尚未出现。

    在这篇报告的前面几部分,我们试图从行业现状出发,分析出几个打造直播综艺爆款的大方向。但对于内容创作团队来说,在打造爆款的道路上,还有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直播综艺是一种可常态化的内容形态吗?

    从内容出发,还能做些什么来盘活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对一家公司而言,第一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直播综艺投入产出比是否能支持公司追求的规模化效益。不过截至目前,这或许还没有一个定论。

    36氪采访了几位该领域的相关人士,发现多数人是看好直播综艺的远期价值的。只不过现阶段直播对带宽、引流、导流的要求都比较高,导致直播综艺成本也相对较高。但半年、或者一年后,各方面基础配置逐渐完善,商业模式链条打通后,直播的延伸空间会比盈利模式单纯 to B 的点播综艺大很多。

    至于直播综艺制作团队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与其他内容公司并无二致。单一品类的内容生产会承担过高的风险。因此,内容行业领跑者的做法,往往是在持有爆款的情况下,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我们拿电视制播分离时代出现的灿星、PC互联网UGC-PGC转型中出现的万合天宜、网生综艺匮乏时出现的米未传媒分别来讲,前者是把握住了制播分离的机会,打造出了《中国好声音》等爆款,随后也切入了选手的经纪业务、商业演出等,并涉足包括音乐学院、演唱会、音乐剧、线下演出等在内的全产业链。以及引领了网综潮流的米未传媒在打造了《奇葩说》等爆款后,也孵化出了米果文化这样的教育信息咨询型新公司。

    而万合天宜用一部《万万没想到》在短视的红利期内站稳了江湖地位,然后再把打造《万万》的经验横向复制在其他节目的制作上。搭建出万合系内容矩阵后,这家公司也拓展了IP衍生、艺人经纪等业务。

    转型就是机会,现在直播内容也迎来了一个类似的转折点,我们期待下一个灿星的诞生。灿星的诞生。

  3. 夕月牛刀说道:

    什么事件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呢?如果在全球范围来看,07年底08年初,低调地发生了两件事,一是Google在收购Android之后正式release了这个开源的移动操作系统,二是苹果发布了划时代的机型iPhone 3GS。
    08年初我本科毕业加入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实习,微软、诺基亚、华为都是我们的客户。实习面试中,boss问了一个问题,怎么看待Android的发布?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是短期内象征意义居多但长期会改变行业的整个格局,boss说we’ll see。实习做项目也亲身了解到,诺基亚其实比苹果更早起步研究触摸屏技术,当时已经很成熟了,但在塞班和QWERTY全键盘机如日中天的世代,N记内部直接否定了触摸屏的未来,也并没有把新一代iPhone的上市看做某种大的威胁。

    一个大时代刚到来的时候,如同圣经所说“那日子如同贼一样到来“,局中人大多并没有什么反应。

    如果看国内市场,12年初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真正成形的时间。发生了几件事,一是4G的落地,用户突然发现换卡不换号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流量了,速度还巨快;二是小米的横空出现,不管今天大家如何吐槽小米烂大街的互联网思维,但必须承认,当初小米的批量发售确实让大量中低端消费者借助千元智能机一步跨入移动互联网,输送了巨大的新增移动人口;三是出现了手游《忘仙》以及后面的MT等,第一次把手游行业的流水量级拉到千万,移动互联网开始成规模的盈利了,当然,还是通过游戏。

    接下来几年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手游、电商、O2O、共享经济,一波又一波的风口,有的猪被吹起来,有的又掉下去。人口红利加上移动付费的普及,形成所谓的戴维斯双击,把产业激荡得好不热闹。

    直到今年,移动网民的增长明显放慢了,移动付费也已经被微信和支付宝达成了全民普及。我们一下子发现,手游已经不适合创业者了(其实从去年甚至前年就已经开始了),O2O的泡沫被挤了又挤快被挤干了,风口是如此的匮乏以至于直播和AR/VR被炒了又炒直到没有味道。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来了。

    我认为下半场的移动互联网会更好玩,机会更多,只是随便低头赚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如果PC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带来的放大系数是n,那么移动互联网至少是n²。用户从自然人到PC互联网的映射是一对一的单维度向量,所以B能一家吃下整个搜索入口,T能吃下social,A能吃下所有做生意有关的事情。然而移动互联是多维向量,用户的映射是一对多的,一个自然人映射到移动互联网的平面上,会因不同的场景,而发散成N重的投影,比如拍照这件事,就有熟人传播(朋友圈),生人传播(ins),技术流(美颜相机),卡哇伊流(各种动漫相机),直播流(美拍),等等。而在PC时代,投影只有一个,叫做QQ相册。

    其实在上半场,各种维度和各种场景就已经被不断发掘出来。但是在量变主导的阶段,跑马圈地是最重要的事情,这种发掘并不足够。下半场,当流量昂贵无比,各个大品类都有一票独角兽在做的时候,自然会倒逼新的创业者在场景的发掘上动更多脑筋,带来新的增量。(插个广告,我最近在想,蹲马桶是个典型的高频刚需场景,能做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聊聊…)

    除了这个机会外,下半场的第二个机会是继续找新的人口红利。不要被市场报告上几亿几亿的数字和XX%的增长率蒙蔽了眼睛,还是有大量的人口是没有被有效接入到移动互联网的,比如孩子,比如农民,比如老人。

    下半场的第三个机会是…做IP,没错。IP有几个很牛的属性,一是自主流量buff,也就是现在流行的社群经济、网红经济背后的逻辑。这里最重要的是自主两个字,因为流量增量越来越少了,流量存量越来越集中了,所以非自主的流量交易成本会越来越高,而自主的流量也就因此越来越值钱;二是不可替代性,这和现在国内土豪一窝蜂买体育版权和国外球队是一个道理,世界上只有一个英超一个NBA,我买了就没有你的份,你有再多钱也砸不出来第二个;三是可持续,看日本的动漫产业,一个IP一旦做成了,就是一台几十年的赚钱机器,以12-为例,有Pokemon,有面包超人,有妖怪手表。当然,好IP真的不容易做出来。但是,如果你没有好的方向,又有一颗踏实做内容的匠人之心,选个细分领域耐心做IP吧,这是肯定不会走歪的路。

    各位晓得,近几年来,虽然中国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很大,但新经济逆势发力,一枝独秀,成为资本追逐与媒体追捧的焦点。在“加快发展新经济”的目标被明确写进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这匹被政府寄予厚望的黑马还会狂奔多久?

      在全国人民疯狂分享新经济盛宴之际,我只想冷静地抛出几个内心的疑问:这一波势能巨大的新经济浪潮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否将中国重新带回高速增长的轨道?新经济颠覆了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我们不能忘记,新经济只是形式的创新,任何商业创新都不可能离开基本经济常识,即供给与需求的朴素原理。比如,很多P2P 平台承诺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0%,非常诱人,但从资金需求方来看,现在什么生意可以有20% 以上的回报率?是不是骗局就一目了然。又如,共享经济如今被炒得热火朝天,其本质实际上是追求低价,一旦共享成本超过占有成本,所谓共享模式还能持续吗?这些问题是我个人在混乱局势下观察后的疑问,也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新经济创业大潮中,各路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相互厮杀尤为惨烈,经常是短兵相接、近身肉搏。在资本催化下,各个卷入其中的行业都开启一轮轮快速洗牌,行业格局瞬息万变。一旦对潮头趋势判断失误,将被滚滚洪流无情吞噬,连以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咖们都惊呼“离破产只有30 天”!

      此时此刻,对每一个雄心勃勃的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错了!不是寻找风口,而是认清行业本质,回归商业常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新经济大变局下,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坚守自己的行业本质。唯有如此,才能克服种种诱惑,远离机会主义,不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所淘汰,赢得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不管风起何处,都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4. 黄有璨说道:

    移动互联不是指人吗?当下很火的pokemon go就已经开始有点这种味道了,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会发展得与人更加的贴合,以至于最后大街上每个人都是一个互联网终端,而一部手机,一块手表,只是这个终端的信息连接工具而已。
    2016年,有一个概念在互联网领域被我们反复的提及,那就是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场。在下半场来临之际,围绕着创业,围绕着产品该怎么做,运营该怎么做,行业里有大量的说法,那么——

    究竟该如何看待下半场这个概念?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对于不同的公司和产品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未来五到十年,产品和运营应该扮演的角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不同团队里,产品和运营这两个部门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下文中,我将与三位嘉宾——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老师、水滴互助CEO@沈鹏老师、懂球帝联合创始人牛飞老师——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在过去一年中,这三位大咖的创业项目或者产品,都吸引着整个行业里瞩目。在下文中,我们也将深入探讨「得到」、「水滴互助」、「懂球帝」这三款产品的发展历程以及背后的逻辑。

    主题:互联网下半场来临之际的产品和运营

    嘉宾:快刀青衣、沈鹏、牛飞

    主持人:黄有璨

    1.

    主持人:从你们的判断,下半场这个事情对于你们自己公司、自己的产品会有什么影响?或者说你们是怎么看下半场这个概念的?

    快刀青衣:我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当时有点纳闷,“互联网的下半场”,大家都在聊,来之后才在百度上搜了搜大家都是怎么说的。从做产品的角度而言,什么下半场还是上半场还是中场休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不在场上。还有一点,国足是能踢足90分钟,但是他踢得好吗?你是下半场还是上半场上场,还是中场休息,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在场的时候能不能全力以赴。

    主持人:这件事对你们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这么理解吗?

    快刀青衣:对。

    沈鹏:以前我做美团团购,美团外卖,现在我改做互联网保险这个方向,我感受下半场是非常明显的。

    过去很多互联网创业机会有很多在线红利,过去很多讲的概念都是LTV,赚LTV的钱——也就是说,我的平台一辈子能赚多少钱,我先拿出1/10来获客,拉过来再说,未来再想怎么赚钱。这是过去的思维方式。因为获取用户的成本不高,相对比较快,爆发也比较猛。美团外卖做了一年,用户就到了一亿多,非常快的。

    而我出来创业之后,正好赶上了下半场这个节点了,你会发现能快速把握红利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很多机会都变成硬骨头,都比较难啃。但硬骨头的赚钱机会,不管是用户接触你的频次还是和线下的结合,还是和金融监管方的交流频次、深度都会变得越来越重,未来的生意更偏传统一些。赚钱的方式也不是LTV的思路了,投资方也不买这个账,更多的还要赚UE的钱。用户来到你的平台,在尽短的时间内,让他通过操作你的产品,产生情感,你能给他精确的匹配,这个过程中你能实现盈利,这个更关键。

    主持人:可以理解为,包括从你们自己做事情来讲,在运营上需要做的更精细一点。

    沈鹏:对。过去赚LTV钱的节奏是非常粗放的,不同的场次做不同的事情,过去粗放是合理的,因为获客成本低,竞争非常激烈,市场格局都是一家独大的。现在就不一样了。

    主持人:三位产品的感觉有点不太一样,沈鹏在做的是一个互助产品,「懂球帝」社区的感觉更强一些。

    牛飞:我也不知道下半场的概念,来的时候也没有查。我更多的会关注我们产品本身,或者解决这一块需求本身,没有太跳出去看整个互联网各个方向。下半场大概的意思可能是说,比如前一段时间经历的运动化场景的变化已经结束掉了,是不是变化少了,所以产品少了?但是从我们自己做的「懂球帝」来说,我们产品是2013年底上线,到现在快接近3年,没感觉到下半场的状态。

    主持人:对你们来讲,始终在一条线上?

    牛飞:对,也没有特别多的对待。

    2.

    主持人:说到下半场的概念,行业里面提“下半场”一个很关键的事情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的红利已经过去,获取用户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件事情反推回来,推到行业里面具体的从业者,对于产品和运营而言,他们也许会有些变化。我记得在今年下半年以来,行业里面开始慢慢有人有这样一种声音,因为你产品可创新的空间没这么多了,现在可能做一个App注册流程,直接抄就行了。有人觉得过去十年产品经理在行业里面还是蛮重要的角色,在未来五到十年,产品和运营这两个角色的职业前景,或者他们应该扮演的角色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牛飞:这个问题我想过,非要产品跟运营比个高下是吧?接下来五年,产品拿的工资一定会更高,我估计还是不会变化。因为产品做的工作是0到1的事情,这件事情运营不可能替代。这里面的一个问题是:产品走出来的人会很少,但是拿的工资可以很高。运营是一个很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运营入门门槛不会那么高,但是走出来的焦虑会很高。产品和运营是两个不太一样的岗位。

    主持人:我可以理解为,你觉得产品的角色在行业里面有可能会越来越精英化?

    牛飞:是这样的。

    主持人:运营这个职能的需求量会更多?

    牛飞:对。

    主持人:这个是牛飞的看法,沈鹏你呢?

    沈鹏:我觉得产品和运营都是思维方式,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做事情。拿最近两年接触到的优秀的人来说,未来能做CEO或者在一个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他更多的既是一个好产品经理,又是一个好运营,能够相互跳跃出来,能够来回切换。一个真正好的产品经理很难是一个不好的运营,是一个好运营,他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未来,优秀的公司越来越注重精英化,特别是资本寒冬的情况下,能够有大发展,能够真正有独当一面的人,应该是两条腿都能具备。很多人跳离不出来,只站在一个角度看问题,很难把事情做好。

    主持人:你是觉得应该更多的尝试着从另外一个角色思考问题?

    沈鹏:如果二选一的话,我倾向于给运营的同学投一票。我过去的职业经历更偏运营这个岗位,他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处理事情的能力能锻炼出来。因为我是一个创业者,站在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待,谁能把这个事情开一个好头,这就是竞争力。现在来看,你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但是不能把这个事情推出来,不能接触外部资源或者协调一些人脉把这个事情推出来,而且还是一个好点子的话,有可能会被别人copy。但是运营更注重执行力。

    快刀青衣:我本身的职业经验,前六年是运营,做了六年的门户网站体育编辑,后六年做了六年的产品经理,6:6。从我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提的太鸡贼了。

    我们内部经常会问:产品经理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很多产品经理会把运营、技术的护城河建的特别好,这块东西就是运营来做,产品不要碰;那边东西就是产品来做,运营不要碰。这对于大公司来说非常适用,可以减少沟通成本;但是对于小公司来说,这种方式非常致命。产品经理角色相当于一个创业团队的立交桥,他能负责连接CEO、商务、客服、技术,但是要通往对面,只有立交桥或者没有立交桥都是不行的。

    在我们团队内部,不光产品经理,技术也会做一些客服工作,在用户群里面给用户打电话,产品经理也要了解运营做什么东西,自己也要是一个好的运营。运营本身也应该是一个比较懂产品的人。在一个公司里面,特别是在创业团队,公司的发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能力培养。如果你只在一个公司就负责那么一小块业务,你的边界始终无法拓展,除了在这个公司有立足之处,过了三年这个公司死了呢?

    我之前面过一个500强公司亚马逊九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面完之后的第一个印象是,我觉得一个月的实习生也能干他的活儿,但他待了九年。未来对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你是运营,但不代表你不懂产品,你是产品,但并不代表你不懂运营。

    主持人:快刀老师建议在互联网领域工作,某种程度上来讲,你是鼓励大家要尝试更多的角色、更多的岗位?

    快刀青衣:一定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好奇心很重要。

    3.

    主持人:不同的公司里面,产品跟运营肯定是两个很重要的团队,但是不同公司里面这两个团队的关系往往会有些不一样,有的公司产品定义主要的功能,运营是配合,把功能里面的基础信息填好,管上线,光推广,更多的是配合的角色。但是也有公司更多由运营主导需求,产品配合他推进上线,一起实现运营指标的拉升。在三位你们的团队里面,产品和运营这两个部门通常的配合或者通常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快刀青衣:我们团队没有什么节操,也没有什么规范,总体来说比较乱。具体就事论事,做什么样的东西怎么样最快速的做出来,是运营发动还是产品发动无所谓。未来公司内部如果把权责分得特别清楚,很多时候会出现——那块因为运营要这么做的,产品不想这么做,那你上线的时候你干嘛去了?提意见的时候你干嘛去了?或者运营说那是产品经理做的,你运营为什么不提意见?我告诉他们你一定要明白你做的所有决策,出去之后别人只会评价整个团队是不是傻逼。

    主持人:你们推进事情的方式更偏项目制,谁发起这个项目无所谓,我有一个想法,你能说服大家,就领导他们,其他人来配合你。

    快刀青衣:对,所以我们这边运营工资也挺高的,有好的运营可以到我们这边来。

    沈鹏:我们的情况和快刀老师那边差不多,入职的时候是一个岗位,真正入职之后发现,很多事情还是项目制,事情阶段性的重点不一样,根据事情的关键点剖析出来,最关键的是哪项技能,我们可能会从团队里找出这方面更强的人做临时的项目组负责人。我个人的心态是,通过事情来凝聚人、培养人,一个关键的项目、一个关键的事情可能会单独的沟通,来组成一个小项目组。我会跟他讲明权责,通过辅导,把这个事情搞定。企业微信结构长期没怎么变,但汇报线和情况,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就会微调一下。

    主持人:所以你也要收人吗?

    沈鹏:这个必须的,来我们这边还是有很多锻炼机会的,人才绝对不会被埋没。

    4.

    主持人:两位老师提到你们团队比较灵活的工作方式,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想要推这种方式,项目制,内部偏扁平化,相对自由。但是这个事情在很多公司都失败了,真正能把这事儿做的比较好的公司是很少的,为什么?一家公司实行项目制的管理,他有什么前提要素?

    快刀青衣:首先老板不能有助理,老板能自己干活,老板要跟大家坐在一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人人公平、人人平等的地方。我们公司要聚餐什么的,老板没去他们都吃完走了。有一天我们开完会过去,发现全是剩菜。最开始我们三个创始人一起来做这块东西的时候,罗振宇是从央企出来的,他知道这种弊病,我之前是从门户网站出来的,也知道臃肿的互联网公司里面会有哪些弊病,所以我们在创业之初就定下来是一个非常扁平化的公司,内部我们把自己叫做长老会,其他所有员工都是一样的,公平的,对外也都是一样的。包括项目制,你在自己的项目里面是团队领导,其他项目里面就是组员。包括奖金的发放和工资的升级都是以项目主导来管的。

    主持人:利益分配这件事有可能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吗?

    快刀青衣:我觉得是公平,这是一个很关键因素。你只要付出劳动,你在这边就得到认可。

    沈鹏:很相似。能不能项目制,你们能不能扁平,还是看核心创始人的想法,包括过去的工作环境,都很有关系。我以前在美团外卖,美团外卖能够快速崛起,也是因为项目制,我当时是美团外卖的项目经理,自己想做,公司讲明白了,就设了,线下拉人搞起来就OK了。我当时领导也是产品经理,现在美团点评的总裁,他也是很灵活、很随意,向他汇报的人都是15个以上,很少有低于15个人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人向他汇报。我们内部也是,可能一个人用高薪、比较高的头衔拉过来的,但是依然会有试用期没过的情况,依然会有阶段性不向我汇报的情况,可能有一个人就是实习生,但是可能会跟我对接的更多一些。这个阶段都得以“天”为单位来看,看竞争情况,看外部环境的情况。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团队最初核心人的过去背景和经验。

    快刀青衣:我可以分享一下内部公司面试的小经验,一般是三个人一起面试,一个是跟主要工种相关的同学,这三个人一个是前端另外两个可能是后端,可能是客服,可能是运营。为什么要有三个人?创业团队的协作能力比最开始的起步能力更重要,所以这时候我们内部有一个话叫做“谁也不愿意和傻逼一起工作”,所以我们三个人先界定一下。

    沈鹏:利益分配的问题,我们刚成立7个月,真正的利益分配还没有开始,腾讯帮我们做了一个整体激励,整体方案还没有出来,还是很灵活。不同节点做不同贡献,会给你一个分配,但是过去已经实施、落地的,不能变,但是每年还会重新审视一下每个人的成长情况和承担情况来调整。

    牛飞:对小公司不要讲规矩,规矩是给傻人制定的。一个公司如果人不是特别多,产品跟运营也一样,这件事情到最后会落到谁的头上,谁就去支配其他资源,也很简单。出了一个产品方案,研发突然跑过来问你这个分支怎么做?之前没有想,现在给我一个答案吧,产品的想不明白,运营可能给了一个答案,因为他知道用户会走到这个分支上,慢慢地研发就不问你了,就问运营了,这个事情就落在运营上。在一个小的创业团队里面,一个不讲规律的地方,大家又不是蠢人,你自己hold不住这个事情就hold不住了,在「懂球帝」只要你给出解决方案就能hold。

    5.

    主持人:刚才关于下半场的一些节点和关于下半场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三位老师都给了一些看法和回答。接下来我们想聊聊你们的产品。你们的产品在过去一年里面,在行业里面都是非常受关注的。

    关于快刀老师,我们都知道「得到」在这一年冒出来,也是一个非常让人惊喜的产品,「得到」走的是一个“影响力变现”的逻辑。在过去十年的互联网世界里面,当我们讲到影响力变现这件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广告或者电商,直接去卖货。令我特别好奇的是,「得到」最终走的路线是售卖内容,这件事情是整个互联网行业里面过去十年从来没有发生的,这个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思路要做内容电商?

    快刀青衣:我让团队里面不管是产品还是运营,多看实操性的东西,概念性的东西尽量少看,特别是像十年概况这种东西,诺基亚十年前还特别牛呢。看趋势很难看出东西,但是要知道你现在手里有什么事情。你刚才说的有没有电商、广告,罗辑思维在「得到」之前内部做了好几个产品的尝试,或者起不来,或者起来一两个月的数据明显看到它不是一个能活的产品,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果断把它砍掉。你不要为了证明自己这个产品未来可能能活,就慢慢养这个产品,这个最开始特别是对于产品或者对技术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

    我在之前的公司待的部门,差不多有五六十人,要维持的产品也有几十个,每个人的精力特别分散,没办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永远没有好的产品。做产品,就要全力做一件事情。

    我们一直在卖货、在卖书,直到去年6月份,我们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情况,有很多用户爱找我们聊天,经常跟我们说:“我经常听你们的视频。”后来我们想一想这句话,“我经常‘听’你们的视频”,我们想音频可能是一个能触及的点。

    「得到」在去年10月份上线,做产品中间纠结了好多次,最开始都不知道这个产品会是什么样的,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直到现在,这个产品的内部QQ群还叫做“音频产品怪物群”。

    罗总给我提的第一个需求是我希望它是一个俄罗斯方块,每个知识是落下来的,落下来最后消掉。我还真画这个原型,找我们的开发,我们的开发说我要辞职:“我之前都是做应用,没有做游戏,现在谁玩俄罗斯方块?你们70后?”

    第一个版本特别简陋,每天就六条音频,下面一有一条推荐的电子书。为什么到10月份才推出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很粗糙的东西?我发现我在7月份、8月份产品已经做出来,运营跟不上,内容跟不上。我们觉得推出来的音频不对,他一直在念稿子,念稿子就特别容易跳出来。大家在听电子书的时候,特别是在打开很多电子书的自动语音读的时候,跟你听一个人讲述的东西是逻辑完全不一样的。当时录了1000多条音频,最后成功上线的不到100条。我们在不断梳理里面的语速,它不能是一个特别复杂逻辑的,听的环境里面脑子复杂不了。讲述时看完一个稿子我来讲,一遍不行讲两遍。到10月份有200条的东西,能维持一个月的量,我说先拿出来。

    一直到今年4月份,「得到」在任何应用商店上线的时候,都没有提罗辑思维的字眼。我怕忠实粉丝过来。

    所有产品经理都跟我说不要做APP,APP已经没有前途了。但是事实上你们不行并不代表我不行,所以我们就试了试,到4月份的时候没有提任何“罗辑思维”的东西,等它自然增长,到达到40万的用户,我们觉得这个路子对,那就继续往下铺。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在「得到」上面有很多付费专栏,付费专栏是「得到」最主要的收入模式。如果走这样一个模式,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这个付费专栏也是在养很多大V,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他们增加影响力,把他们的影响力变现。如果从这个逻辑上来看,会不会有一种担心,这个地方会面临一些教培机构曾经面临的名师绑架?

    快刀青衣:你这个问题还叫敏感?太谦虚了。我们内部最开始有过担心,现在是我们是一个精选的逻辑,不是一个平台逻辑。平台逻辑我可能是非常简单地把东西po上去,上传东西、上传内容就好了,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会非常深入地进入到生产环节的每一部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万维刚老师是美国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专门辞职写这个专栏,我不让他担心任何其他的事情,不管是编辑、校对,包括找资料,每个老师都会配备两个人员来协助他。

    主持人:帮助他生产内容?

    快刀青衣:对,帮助李翔老师,李翔老师就在我们楼上。你把自己这一块的东西搞的更专业,未来老师会发现只要把他自己的东西做到百分之百、做到极致,剩下的产品、运营都不用担心。做好自己就好了!

    6.

    主持人:我跟沈鹏认识非常早,大概2012年的时候就认识了,我记得当时你从美团离开的时候,已经是美团外卖的高管,当时美团外卖的形势还蛮不错的,至少在外卖大战里头你们应该是占有一定先机的。当时为什么想到要从美团外卖出来做「水滴互助」?

    沈鹏:首先我这个人比较爱折腾。一个人一辈子创业可能只能做三件事情,不能太多。我经历过美团。美团也非常拼,我离开之前美团已经是全国范围的第一了,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个成功可复制的方法,个别商圈不是第一,但是用美团的方式做下去,肯定第一。后来我离开,也是考虑到体力比较有限,加上美团点评合并,人才济济。

    做「水滴互助」可能还是因为情怀。现在说情怀别人不太信,当时美团点评合并完,我这条线,总部的运营加全国分公司,包括监察反腐、客服都归我管,全职员工6500人,兼职人员也小10万。每周都会有一些事情报到我这里:配送员被车撞了,或者某一个员工家属得病,求款……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老百姓的医疗没有被满足。我有一个冲动性,想做这个方向的事情。当一个人面对重大疾病的时候,医疗资金的解决方案,怎么能够救急的解决,而不是三个月只有给你报销,关键时刻没钱治病。

    要是理性来看,消费在升级,食品质量、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重大疾病癌症的早龄化越来越明显,并且发病概率越来越高。中国70%、80%的破产家庭都因为得癌症而破产。绝大部分人对癌症或者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有恐惧感。大家对重大疾病的健康保障是有重大需求的。另外人口结构老龄化也已经非常明显,70后、80后、90后又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的压力也非常大,也有这种需求。

    主持人:在很多人看起来,现在的「水滴互助」会面临这样一个情况:你们在做的事情是一种保险产品,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你们又不能对外公开声称自己做的是保险。这件事对于你去打市场、面对用户,会造成很大的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它的?

    沈鹏:产品层面、运营层面都有考虑。

    产品设计的时候,把用户加入的门槛降得更多。它的年度费用是常规保险的1/10左右,性价比非常高。另外我们又把保障费用碎片化了,一般的保险都是按年交,我们是你多少钱保大概什么样的天数。在讲明逻辑上还是OK,讲的还是比较清晰的,保障保险大家都还OK。

    从运营层面上,用了几个点。早期讲故事的方法用的更多,通过媒体讲明白我们业务逻辑是什么,创业的内容是什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获客,更有温度,更容易让大家认同,带来的用户比例还挺高的,150多万里面,占了1/4左右。另外一个是邀请返保费,把我们的链接分享到微信群里,别人通过这个链接购买了,返你5块钱券,你可以消费。另外做一些饥饿营销和饱和营销,阶段性理清用户定位,倒推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这些用户的触点,连续三到五周瞄准这些用户猛攻,不管是软文还是投放等等相结合,都很有目标性。

    主持人:会针对性的打特定的用户?

    沈鹏:对。

    主持人:把运营拆的更精细。

    7.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跟牛飞聊一下,「懂球帝」这款产品是一款蛮让我个人惊喜的产品,我自己在两三年前是新浪体育忠实用户,「懂球帝」2013年底出现的产品,短短两三年时间里面,「懂球帝」几乎可以看作是足球领域的第一移动社区。为什么「懂球帝」能做到这一点?当时新浪和虎扑的存在都是很强势。

    牛飞:我们和虎扑和新浪体育不在一个战场,「懂球帝」就是一个移动端的产品。

    主持人:你们不受PC的约束?

    牛飞:我们不考虑PC。所以说,解决需求的场景跟他们不在一个地方,他们不会对我们造成围剿。对我们造成围剿的有可能是网易、今日头条之类的,因为他们也解决了类似的需求——就是用户快速地获取足球资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获取这样一个内容的需求,他们跟我们在某些阶段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他们没有把我们干死,是因为他们连接的是用户和资讯,我们连接的是用户和足球。用户在用「懂球帝」之前,我们的目标用户对足球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他可以在网易去看,当他有一天用了「懂球帝」以后,就回不了网易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地方是他和足球的连接,不是简单的获取一条消息,跟别人斗一下嘴那么简单。

    主持人:类似于一种独特的社区氛围的感觉?

    牛飞:差不多是这样。讲一个例子,我们特别想做一些特别重大的消息——因为我觉得球迷也是需要的——比如说国庆阅兵诸如之类的。一个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我们想知道用户是怎么看的。我们尝试着多种手段推出来,用户都不接受。后来没办法,选了这个专题名,叫做「不说足球」,至少标题里面还带“足球”两个字。

    主持人:在我看起来,足球是一个蛮特别的领域。快刀老师他们做「得到」,这个事情取决于我找到一个特定的人,他持续生产内容,我服务他,但是生产内容是什么样是要一起去策划的。但是在足球领域里面,行业里面天然就有很多事件,比如欧冠决赛什么时候打,这是固定的,某个大球赛什么时候打,也是固定的。你们做产品的时候,会有独特的办法或者思考吗?怎么跟随这个节奏?

    牛飞:「懂球帝」作为一个资讯来说,是一个有标地的需求。跟头条不一样,我们的用户就想知道昨天的结果,就想知道谁的伤是不是好了。我们就讲这个PGC是有优势的,PGC的核心就是你投入,你手勤快一点,把活儿干得很扎实,就会有收获。

    我讲一个推送的事情,我曾经去工体看过球那次看球的时候专门找了一个包厢,包厢里面有电视,我看了一下表,现场哨响以后,北京卫视大概用了20秒结束,CCTV5用了15秒结束,「懂球帝」对一个重要比赛的推送结果是,哨响推结果。

    主持人:你们是对内容推送的及时性,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懂球帝」能从夹缝中生存出来,有什么重要的驱动力吗?

    牛飞:第一是时间窗口,有很多事情找对窗口去做可能会简单一点。第二内部会用简单的办法处理任何事情,就是集中目标。我们内部经常说,如果有一个事情你去做,发现有两个目标,当两个目标会让你纠结的时候,决策人一定要有能力只保留一个目标。我们当年特别惨痛的经历:当时内测可以做到5毛钱一个用户,我们的老板和我特别高兴,我们说研究一下把它做到3毛钱一个用户,3毛钱一个用户肯定是有吸引力的。但是这个事情是错的,你的目标不是性价比,而是把客户快速找出来。我们做社区的时候想怎么样能活?我们想可能需要内容,可能需要KOL。但这都不是根,社区的根是什么?社区是需要流量的,如果想要做一个社区没有流量,先不要做社区,先做一个东西,或者可以找一堆钱也行,先把流量弄过来。

    主持人:前面需要一个吸引流量的东西,社区才能成立。

    牛飞:需要持续的流量,这是一个社区的基础,流量足够了,你还要干什么?那就话题,把这些人搞到一个话题里面去。你发现大家也能进去说了,他该长草了,下一拔草。阶段的时候,集中所有力量做一个目标,当发现目标很多的时候,把这个过程拆解拆解再拆解,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小步上,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这样就走出了「懂球帝」的今天。

    主持人:「懂球帝」前面靠资讯持续聚拢流量,流量反哺社区。

    快刀青衣:我在「懂球帝」买过球鞋,买过球包,你们放的那么隐蔽的地方都被我找到。

    牛飞:去年有一天我特别高兴,中超卖了87亿,我当时还在招一个人,我说兄弟你知道吗?赶快过来吧,「懂球帝」已经估值翻一倍了。他不信。我说中超已经卖到87亿了,我一个卖中超产品的人不会涨几倍吗?

    但是过年的时候就有点害怕了,是因为「懂球帝」是不做直播的,我没有版权,那个平台我玩不起。我过年的时候就在想,明年中超开始以后,这么大的IP,我怎么样才能拴得住用户让他稍微记起「懂球帝」?我记得初二还是初三的时候给我们运营发了一个短信,我说你设计一个竞猜,让球迷每轮都来一下「懂球帝」,我们花了170万,确实帮我们拴了不少用户。

    8.

    主持人:这个环节时间差不多了,三位老师最后各自给我们在场的同学们一句建议吧。

    牛飞:创业这么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很认同一句话,做事情一定得快,出结果最重要,哪怕是错的,快快快,做出来再说。至少在互联网上一定是这样。

    沈鹏:我们还是一个非常早期的创业公司,我就讲讲创业相关的。创业最关键的还是三个点,一个是学习能力,第二是投入度,第三是体力。今天大家都能来参加三节课,首先大家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都是OK的,这里也打个招聘广告,不管想做什么岗位,都可以把简历投来「水滴互助」。

    主持人:意思是,在场的人投简历主要是看体力了。

    沈鹏:现在我们的业务增长还是非常快的,只有业务增长快的时候,才能快速成长。这个非常关键。

    快刀青衣:我想提的建议是,大家尽量在工作中多自己拍板,少开会讨论。这种时候要想清楚,未来的时代一定要特别有自信的人。我以前觉得职场最牛的人是聪明人,现在觉得是不要脸的人,一定是不能怕失败。很多事情不要去想会有多少人支持我,就想这件事情要不要做,要做就去做。说句不好听的话,死也是公司先死,你出去还可以找工作。我们团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要死了,大家能赶紧跑就赶紧跑,因为本事都在大家自己身上。如果失败了,也有这么多人一般帮你承担呢。多自己决策,少开会!

    主持人:再一次感谢快刀老师,感谢沈鹏,感谢牛飞。感谢三位!

  5. 房玉玺说道:

    微信内容平台的红利窗口基本已经结束。 新内容的大号冒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基本上每个行业和领域都已经有大号站位。 从大行业的方向来看,互联网进入投行时代,新的冒头最佳的退出方式是卖身大头,互联网平台获得了全价值链的最强势地位和最大的利益分配,就像一个国家的官僚集团非常富有。 下一代颠覆性的创新需要有新的平台,微信下半场的机会在于如何用小程序结合服务,为平台使用的人提供价值。

    1.物联能力,听说增加了zigbee功能,家居联网是一大特点,以后我们购买的智能家居不需要那么多的中控中心了,一个相框就可以搞定。
    2.摄像头功能,开放了摄像功能,像小朋友与家长视频互动呀,都不在话下,关键是,微信很多功能,是优先在相框上发布的。像XX在家的功能,很容易实现的。
    3.高清屏幕,高像素,很逼真。
    4.软件功能会升级,听说已经可以连接很多智能硬件设备,这是很期待的。

    其实在公众号的后台一直有人问我:现在移动开发还好找工作吗?安卓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其实根本无需我回答,因为在你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就已经知道答案了。这就像女生和朋友一起去买衣服,问:看看,这件怎么样?其实在你问你朋友的同时,你就已经看上这件衣服了,不过想得到认同罢了。资本寒冬,难找工作,996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真的进入低潮期了吗?

    进入正题之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996”是什么意思,我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所谓的996就是上午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上六天班,周日休息,一般这种情况下还不会给加班费。理由:我们是创业型公司。

    先谈996工作制

    996这两天火了,起因是这样的:

    据爆料称,58同城正在展开全员所谓“996工作制”,要求公司2万多员工每天上班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6天班,而且公司不会给任何补偿。

    王健林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之后,58同城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干它个996。一时间,58同城上了头条,996工作制这个词火了,就跟先挣它一个亿似的,其实在58同城展开996工作制之前,小米公司就一直在实行,我在北京上班的时候,公司还学过小米呢,雷军是我公司老板的偶像。咱们暂且先不管58同城实行996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单说我们互联网人的加班本来就多,工作压力就很大,再次去挤压员工的生活时间,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吧?在北京上下班的时间加起来平均也得至少2两个小时,那就意味着早上最晚八点出门,晚上最早到家也得10点多了,基本没了个人生活,只有星期天了。

    在创业公司,创业就是老板的伴侣,但是你不能让员工孤独终身吧?用目前最流行的话来说:没有加班费的加班,给你加班是情分,不给你加班是本分。创业公司确实起步很困难,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强制所有员工都实行996未免有点一刀切,不顾及员工大家的感受了。相对于加班来说,我认为效率才是最重要的。相信大家都加过班,有几个人在加班的时候干的活最好,最有效率了?提高平时的办公效率才是降低成本的最佳实现方法。

    回到58同城的996上来,有人说58同城可能希望借此逼迫一些员工主动辞职,可能是赶人的节奏。我们都知道最近两年资本融合的一些现象,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了,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了,走掉一半人公司就能盈利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等。而且听说,仅仅是听说,京东集团副总裁何刚发送内部邮件,要求京东云管理层实行每周至少70小时的工作制,即俗称的“996”(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6天班),京东云管理层带头要实行996工作制了,以身作则,你让下属们情何以堪啊!

    互联网公司实现996的工作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我下面的资本寒冬和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分析后,你们再自己感受下,好好琢磨琢磨应该能得出点答案。

    资本寒冬

    都说今年是资本寒冬,都说这次资本寒冬要持续到明年年底,这就意味着这次资本寒冬要持续小两年啊。进入到2016年开始,不管是走到天使轮,Pre-A轮,A轮,甚至B轮的公司都雨后春笋(冷如雪花)般的倒闭了。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移动互联网进入了筛选期,何为筛选期,就是创业项目进入到了淘汰筛选阶段,好的留,不好的走。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真的是没钱吗?非也,如果想要违背自然规律的话,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投钱搞补贴,提高用户的活跃率,说实话这个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前期是非常有效果的,为了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但是现在你看看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优步中国合并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了,58和赶集合并了,优酷和土豆合并了。投资人,资本家都是靠资本合并要挣钱,这些合并后的公司,在各自的服务领域都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在筛选期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再不会傻到花钱搞补贴了,因为要逐渐转入挣钱阶段。

    进入了这个筛选期的阶段,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开始趋于理性了,冷静了,进入了考察和分析阶段,不再会大面积撒网捕鱼了。2011年到2015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最火热,发展最快的五年,这五年每天有多少创业公司兴起?又有多少项目呢?经过了五年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相关的项目和想法,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没有关系的,也有了。能挣钱,会赚钱的项目,都已经浮出水面了,水下即使再浑浊,投资人眼也不瞎,水上面的看的一清二楚。

    所以,并非进入到了资本寒冬,也不是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没有钱,有钱图的创业项目,投资人难道会傻到不投钱去图钱?所以资本寒冬只不过是所谓的失败的创业者的借口罢了。相对于资本寒冬这个说法来说,我更同意美团王兴说的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的概念。

    互联网的下半场

    前一段时间,美团的王兴在公司的讲话中,说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这个下半场他是这么说的:

    “从宏观角度看,对于整个中国的互联网也是刚刚进入‘下半场’。之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红利,不管是早期PC网民的迅速增加,还是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激增,大家发展的方式哪怕粗糙一点、成本高一点都不要紧,因为用户在快速增长,每年卖几亿部智能手机,大家的业务跟着水涨船高。”王兴如是说,“但是现在可以看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智能手机的年销量已经不增长了,总体网民的增长也大幅趋缓。这个时候两条路:要不开拓海外市场,可能还有更多用户,但是国际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不你就得精耕细作,把原有的用户服务得更好,通过每个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通过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我们知道,之前我们基本靠的是用户红利,靠的是粗放增长,现在我们需要真正去创新、真正通过精耕细作来服务好用户,从而发掘用户价值。你看成功的人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创业失败,融资困难的创业者说是进入了资本寒冬期。所谓的资本寒冬就是失败者的借口。互联网进入的下半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缓慢稳定增长,并趋于一个平衡点的时期,成功并非那么容易,这就是投资人为什么理性和冷静的原因。

    说到这里你肯定会问:移动互联网走到终点了吗?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低潮了吗?我想说:我们看不到终点,也没有终点。优秀的创业项目还存在,只不过融资和以前相比没有那么容易了,特别优秀的创业项目还能很快的融到资金。我想问大家一句话:2016年移动互联网界的热点是什么?是AI,VR,AR,所以这就是未来的热点方向,怎么把握就看你自己了。

    再谈996

    看完的所谓的资本寒冬,看完了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的说法,关于996你能想到什么?我就一句话:醉梦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噢,对了,看到很多人问我今年找工作很困难,该怎么办?其实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看看资本寒冬,看看互联网的下半场,心凉了一大截。关于找工作我就说两点,一是: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进入了筛选期,所以找工作难是正常的;二是:程序员就跟移动互联网界的创业项目一样,饱和的不能再饱和,他们饱和找不到投资,我们饱和当然找不到工作了,每年毕业和培训出来的程序员有多少?不用我说了吧,你们自己心里有数。但是,我想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用实力和技术来征服他们。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大器晚成怕什么,好饭我们不怕晚。

  6. 笼行天下说道:

    近日,我们的联合创始人、CTO汤老大受邀参加了由CHTA Global Conference在云南举行的“Transforming之共享经济和大数据”高峰论坛。与会上,汤老大做了主题为“场景战争-旅行场景与共享出行”的演讲,他认为,“共享出行大战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就是基于场景的战争。”

    同样的共享出行,大不一样的玩法。在他看来,我们易到提供的是更深入的场景化服务,与酒店、机场、景点等密切结合。

    汤老大表示,滴滴、Uber的合并宣告了共享出行下半场的开始。在他看来,未来的共享用车是场景战争的天下,所以我们率先提出了“全生活场景”服务,以专车为入口,加码O2O版块,打通线上与线下,将消费、购物、娱乐等嵌入,帮助用户一站式获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易观公布的今年十一长假出行数据显示,易到专车出行的总行驶时长超过了200万小时,相当于233年半的时长。专车出行的总行驶里程数达近600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近1500圈。专车出行的活跃用户154.4万,等于澳门总人口的3倍。专车司机活跃数量达60.8万人,相当于毛里求斯的一半人口。各项数据表明,专车出行巨大的市场需求量。

    以酒店行业为例。专车出行和酒店用户有非常高的匹配度。易到自成立以来,一直都致力于为中高端商旅用户提供高品质出行,6年多积累的中高端商旅出行用户和酒店业、旅游业用户息息相关。这要依赖我们对用户出行大数据的深度挖掘。

    大数据分析显示,机场有超高粘性的使用场景。因为很多商旅用户最头疼的就是往返机场的出行。基于这部分用户需求,我们推出了至今为止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CIP用车通道。用户使用我们的接送机服务,便可以免费享受CIP专属服务,不用排队,大大节约了出行时间,还可以免费享受专属贵宾休息室。

    其次,酒店也具有高粘性的出行场景。比如从机场到酒店,或者从酒店去机场。另外酒店用户和会员对于当地旅行也有较高需求,比如预订第二天的景点出行,我们的日租、半日租,还有特色景点产品,如八达岭路线,都可以很好的满足这部分商旅用户对出行便捷性、舒适度、本地化的需求。

    “酒店+出行强强结合,打造服务死循环,为用户提供了更好更方便的体验。”在汤老大看来,酒店有为用户提供高粘性服务的需求,希望提高用户和会员的忠诚度。而我们的产品服务和酒店契合度非常高。比如可以为你的当地旅行提供最全面的建议和指导。从下飞机,入驻酒店,当地旅游,到返回机场,我们的司机都可以提供一站式的个性化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仅有高质量用户,如今也是一个巨大的互联网流量入口。汤老大表示,酒店业的用户相对稳定,而我们的用户覆盖面更加广泛,可以帮助酒店、旅游业合作伙伴实现商业价值变现。

    “场景是一个刚需、高频,并且高客单价的产物。”他表示,不仅仅是共享出行,所有的共享经济都需要挖掘场景,通过场景,激发用户购买欲。“所以整个共享经济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我们希望把自身的流量、技术、大数据分享给更多行业,共同挖掘更深层次的玩法,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对于有野心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握手言和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2015 年,我们看见携程和去哪儿、滴滴与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58 和赶集,这四组直接竞争公司的突然合并。共同的原因是资本寒冬、股东推动、各自的产品和服务重合,以及短时期内无法分出高下。但合并真的是最优选择吗?
    合并肯定要付出整合成本,投资者也会要求更高的收入和利润,这都会影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投入,同时也不会减少行业竞争——比如滴滴与快的合并之后,又出现了 Uber,整合了 Uber,又有易到和神州。而这正是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的魅力,总有后来者挑战一家独大的形势。
    我们希望通过四篇文章,探讨这一系列合并带给整个互联网产品、市场、用户等层面带来的变化,以及这些公司在合并前后的挣扎。

    2015 年 10 月,快的打车联合创始人李祖闽以新的身份开启了他新的互联网车险创业项目“四叶草”,同时他还曾是另一家打车软件“大黄蜂”的联合创始人。
    尽管滴滴快的合并至今已超过一年半时间,李祖闽仍然清晰地记得在合并消息正式宣布前,为保证这次并购顺利进行,各方的律师和财务人员连续加班加点,敲定各种细节。
    随后,在去年情人节那天,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宣布合并,并称人员架构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促使这次合并的主要原因正如快的 CEO 吕传伟在内部邮件中说的那样,“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
    合并后,原快的打车副总裁付强带领原来的团队,开始筹备滴滴代驾业务。合并后的滴滴出行像是一辆跑在快车道上的赛车,朝着平台化的目标狂奔。
    毫不夸张的说,滴滴快的的合并是中国互联网并购史上经典的一页,同时也掀起了一轮合并潮。今年 8 月 1 日,滴滴出行在与新的竞争对手优步长达近两年的较量后,最终同样以合并优步中国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新公司估值高达 350 亿美元。
    滴滴出行先后两次合并揭示了中国互联网市场新的规律,当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互不相让的竞争对手不得不靠更强大的资本阵容和补贴抢占市场空间时,无论对于背后的投资方还是创始人来说,若想早日实现其翘首以盼的盈利能力,合并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滴滴出行的两次合并并没有将出行行业引向终点,随着网约车新政对各个出行平台的限制,以及神州专车杀入 C2C 市场、易到启动新一轮融资,出行市场仍然变数重重。
    优步促进融合 快的打车成试验田
    通常来讲,两家互联网公司合并往往会经历漫长的融合过程,部门、业务如何整合,双方高管谁退谁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况且过程中还有可能会伴随大量裁员。然而,这些问题在滴滴快的身上却并没有露出什么痕迹。
    6 个月,是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对两个团队融合给出的预计时间。实际上,从后来滴滴快的平台上接连上线的多元化业务能够看出,双方融合的时间要比这要短得多。
    合并后的两个月,滴滴快的双方职能部门已经实现了完全整合:出租车事业部的技术和业务人员整合完毕;原有的快的骨干在主导代驾业务;专车业务则由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的团队共同负责。
    腾讯科技了解到,合并后不久,程维特意从北京飞到杭州快的打车总部举办了一场动员交流大会,他甚至还被拉到快的打车的员工群里给大家发红包。那天很多快的打车的员工把程维发红包的截图发到了发朋友圈。
    在滴滴快的整合中,优步意外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外部推动作用——正是优步在中国市场表现出来极快的反应和强悍的作战能力,让滴滴快的迅速做好迎战准备。

    (2014 年 2 月 Uber 在上海举办活动,正式宣布进入中国)
    为了能够真正了解中国市场和快速试错,优步起先在上海进行试运营,随后才进入广州、深圳和北京等地。2015 年优步在北京、成都、广州等几个城市取得成功后开始大量拓展新城市,截止当年 9 月,优步已经在中国的 20 个城市提供服务,而一年前这家公司进入的城市仅为 8 个。该公司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甚至放出豪言,要在未来 12 个月覆盖中国 100 个城市。
    随后,为了更好适应中国本地发展特点,卡兰尼克决定在上海自贸区成立美国之外的唯一一家独立公司“优步中国”。
    “新公司如何保证锐利和速度,不仅不能慢下来,反倒踩一脚油门,要面对很多挑战。”程维说。一方面,滴滴快的需要应对优步等竞争对手的威胁,另一方面,他们还要迅速研发新的产品,完成“打造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的目标。
    合并后,快的打车的市场声量变弱很多。但实际上,这个和滴滴打车同时成立的团队已经开始着手打造新公司的代驾业务。“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整合之后,快的打车在整个滴滴出行的平台上更像是一个试验田。”付强对腾讯科技表示。
    (快的打车联合创始人付强)
    付强原是快的打车副总裁,曾带领快的出租车和专车团队开辟了北京和天津两个市场,并拿下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两家公司合并后,他成为了代驾业务的带头人。
    2015 年 4 月 2 日,滴滴快的合并后首个推出的非营利性搭车服务“一号快车”在杭州、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天津 7 个城市上线。付强告诉腾讯科技,之所以做此安排而不是一上来就接入滴滴软件内,就是为了测试产品和了解用户反馈。一切安排妥当后,滴滴快车才正式上线。
    “目前从流量、品牌上来看,未来快的打车还是有差异化发展的可能。”付强说,随着整个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来对快的打车等这些品牌进行一个差异化发展的定位。
    相比于快的打车,合并后的优步中国依然保持品牌的独立性,至少从柳青和程维向原优步中国城市经理们表明的态度来看是这样,团队依然按照之前的架构体系和工作流程独立运营。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的品牌的弱化曾给了当时竞争对手优步中国很大机会。显然,这次滴滴不想再给竞争对手们同样的机会。
    重回高端市场:价格上涨+补贴锐减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两家公司合并后的一年时间里最直接和明显的感受就是价格上涨,低价专车已经成为过去。这一现象在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后表现更为明显。
    腾讯科技发现,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滴滴司机端与乘客端的补贴力度便明显减少。从前以低价著称的滴滴快车、人民优步价格上涨直逼出租车,甚至在早晚高峰期间高于出租车价格,滴滴顺风车也有明显提价。以北京为例,腾讯科技从多位司机处了解到,滴滴快车已经取消满单奖励,目前仅保留早晚高峰 1.2 倍奖励。
    如果从源头上来看,滴滴快车的低价策略,与当时已经推出的人民优步有很大关系。
    2012 年,滴滴在创办之初选择以出租车市场为切入口,原因在于出租车市场盘子最大,更容易让司机和乘客培养使用习惯。随后滴滴才进入定位于中高端商务用车服务市场,价格、用车体验分别高于和优于出租车。
    (越来越多的服务上线,包括快车、顺风车、代驾)
    2014 年,滴滴与快的合并后需要面对低价专车人民优步的围追堵截,快速上线了价位与人民优步相当的快车服务,并通过大额补贴和平台效用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再加上随后对顺风车业务的大力推广,滴滴更是实现了扩大市场份额、吸引用户、绞杀竞争对手易到、合并前的优步中国以及神州专车的目标。
    进来滴滴价格和补贴的变动,或许是网约车市场重回中高端定位的征兆。如今网约车价格调整正处在阵痛期,加之网约车新政对价格的限制,未来专车整体价格将略高于出租车,司机收入也将会回落到理性状态。
    毋庸置疑的是,一旦重回中高端用车市场,滴滴就要重新面对易到、神州专车,以及首汽约车这样一直主打中高端商务用车定位的角色。而缺少了价格和补贴优势的滴滴如何通过差异化留住司机和乘客或许是其最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空间缩窄 创业公司机会渺茫
    “原以为滴滴快的之间的竞争就是总决赛了,合并之后就可以好好建设家园了,后来才发现那只是亚洲区的小组赛。”程维去年 9 月的一句感慨犹言在耳。
    滴滴出行从诞生起就面临最为残酷的竞争,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更替,从当年的快的打车变成了后来的 Uber 中国、神州专车、易到、首汽约车。可以说,战争仍在持续,神州专车、易到相继融资,加之各平台之间模式的差异以及监管政策对于不同模式的影响,让本应该趋于稳定的互联网出行市场平添了几分变数。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专车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易到。滴滴快的合并前夕,易到曾试图通过举报前者垄断来阻挠,因为二者的合并对易到很不利,易到 CEO 周航多次感慨当时“已站在悬崖边上”,这家公司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市场的声音。
    直到 2015 年 10 月,乐视汽车正式签署对易到的股权投资协议,易到的危险处境才得以改善。在易到 2016 年战略目标中,生态专车成为重中之重,同时易到在一个月后加入补贴大战。而今年下半年,易到面临周航离职、订单数下降以及融资受阻曾传闻,可谓麻烦不断。
    不仅如此,滴滴快的的合并更是让出行市场细分领域的创业公司“压力山大”,成为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
    快拼车、爱拼车、51 用车等在滴滴顺风车的碾压下全军覆没,即便是尚还存在的嘀嗒拼车也不得不在炮火中求生,希望通过深化社交的方式和滴滴形成差异化;再比如和滴滴巴士对标的考拉班车因为融资受阻以被滴滴收编结束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e 代驾在 2015 年 7 月底开始面临碾压,彼时 e 代驾备好 1 亿美金的“弹药”,苦战4个月但依然没能抗住,同年 11 月 e 代驾开始规模裁员,员工从 1500 人减到 500 人。
    在创业机会已经缩窄的形势下,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等瞄准“解决短途出行痛点”的创业公司反而找到了新的切入点。随着 ofo 获得滴滴、小米、顺为资本的新一轮融资,摩拜单车引入腾讯和美团创始人王兴入股,共享单车的创业公司有望催化出出行行业的另一个新赛点。
    网约车新政下的新一轮混战
    无论是滴滴快的合并,还是后来与优步中国的合并,都没能让出行市场的发展态势稳固下来。相反,随着神州专车对社会开放加盟私家车、易到启动新一轮融资,以及网约车新政对各个平台上车型、车牌、司机的限制,出行市场的下半场混战将重新拉开序幕。
    程维曾预测,互联网时代的上半场已经结束,在“互联”之后,下半场的关键词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回顾 2013 年到 2014 年,滴滴快的爆发的补贴大战让用户养成了通过手机软件叫车的习惯,快的打车投资方、经纬中国管理合伙人徐传陞曾把 2014 年 1 月滴滴快的开始的补贴大战形容成“流水的花钱方式”。最高峰的时候快的打车一天曾经花了 3000 万人民币。
    到 2014 年底,80% 以上的中国出租车司机都开始用上了打车软件,这种发展速度在当时已经远超电子商务、团购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改造速度。
    程维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曾表示,和专车市场早期的补贴大战相比,滴滴现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上,比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更多地去了解用户的需求。
    (程维)
    这从随后滴滴挖来的高管便可看出一二,比如成立滴滴研究院,邀请人工智能专家何晓飞负责滴滴研究院和大数据团队建设;曾经在阿里任职七年,担任过淘宝网资深技术总监、淘宝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副总裁、阿里开源委员会主席等职务的章文嵩出任滴滴高级副总裁,负责 CTO 线基础平台部兼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席;硅谷安全专家弓峰敏与网络安全资深专家卜峥加盟。
    同样,这也是出行市场经过几轮征战、充分享尽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后,各个平台都亟需考虑的问题。
    尤其在网约车新政落地后,补贴不再是抢夺市场的法宝,对于用户来说,平台如何为其推荐目的地,避免司机绕路;对司机端来说,平台是否能够为其分派合适的订单,这些才是出行市场的竞争者们在下半场的竞争核心。
    而对于滴滴出行本身来说,像兼并快的那样成功地整合优步中国这家“外企”公司、以及应对出行市场上述新变数则是其眼下需要攻克的难关。

  7. 以色列没有唇膏说道:

    直播可以说是获得存在感所花费成本最低的地方了。
    你想在知乎拽一拽,起码要是个211,985。在微博拽一拽,至少要有个10W粉。
    只有在直播里,你只需要送出几个火箭卫星空间站,就可以让主播俯首帖耳,大叫哥哥爸爸老板总裁。

    以前在上海松江待过一段时间,有几天连续暴雨,网络特别不稳定,被迫要去网吧。
    有次呢,我身边一个黝黑的小伙就在YY看直播。
    那名可爱的女主播打着高光,面色苍白,白到我无法分辨她是不是长着鼻子,
    我身边的小哥看了一会,忍不住了,就开始从裤子里掏奇怪的东西
    哦,是手机。
    然后准备微信扫码买礼物,
    钱不够~
    “喂,赵哥,能微信转我50不。发了工资就还你!放心!”
    麻辣,这小哥哥是要借钱送礼吗?
    我就看着这个小哥,扫了某平台二维码用微信付了款。过了一会,屏幕里女主播嘟起嘴对着摄像头就是一阵piapiapia,然后还用手比爱心。我撇了眼小哥,发现他脸上都笑开花了。然后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了“妹妹开心就好”。
    可惜我听不到声音,不知道那个妹妹是怎么发嗲的。弹幕里也刷了起来,呦,土豪XX哥又来看了!再来一个礼物!
    后来呢,我就特犯贱,那几天去网吧就要看他在不在,在得话就找机会坐他旁边。打开网易云音乐,靠在沙发上,装着听音乐的样子。然后我看他,他看直播。就像那句诗里写得,
    “你在网吧看直播,不看直播的人在网吧看你”。
    可惜的是没什么切入话题。之后几天我发现他也会打游戏,我就借口和他一起玩,慢慢就聊上了。得知,他在一公司码头做卸货,每天没日没夜给老板干活,也是累得死去活来,但是没一句得到认可的话,公司那些打领带的也不正眼瞧他一下,和工友也聊不来。还不如在这看直播舒服,有人叫老板,有人叫哥哥,何况付出得也不多。就图个乐呵,谁把谁当生活呢。

    土豪也罢,屌丝也罢。都是在直播里图一乐,有人一掷千金换戏子一笑。有人榨干心血,换红唇轻吐。找个存在感,回家睡个好觉,明天还是黄土地和太阳天,生活要继续,直播也要继续。

    人啊,还是需要一点存在感的吧,不然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你发现熬了十年只换来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听完了二十多首唱诵梦想的不朽赞歌,却发现自己还是无家可归寂寥落魄。
    台上的灯光舞美和你很远,台下的人声鼎沸稍纵即散。

    尹天仇对着柳飘飘背影大喊,“我养你啊!”,柳飘飘在车里哭成傻逼。
    阿银说,那是柳飘飘脆弱的心遭受了太多不堪和窘迫,突然被呵护了一下,防线瞬间崩塌。不再接客,学起了织毛衣。因为她找到了存在的意义,获得了去“生活”的理由。
    这打赏又何尝不是呢,那一点点存在感,可能也是让一颗脆弱的心灵,在这城市里继续苟且下去的理由。难道没有过哪个陌生人在黑暗的窄巷里为你点亮过一盏小灯吗?给了你走出黑暗小径的勇气,让你不再惧怕脚下的荆棘和坎坷,当你走到他身边时,他只会轻轻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
    “大哥,买手电筒不?”

    呵呵!!怎么,难道屌丝就不可以有个英雄梦?嗯?

  8. 牛顿麻辣烩说道:

    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委屈和不满,房价压得人透不过气,讨媳妇儿各种阻力,领导一言不合要加班,客户分分钟甩你冷脸,甲方桌子一拍就骂你这整的什么狗屁方案!

    一个人远离家乡,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乎你的感受,很多人都会问你过得好不好,却鲜有人关心你活的累不累。

    当你在一个直播平台,稍稍出点钱打赏一下,就能得到主播萌妹子各种温暖撒娇,真诚感谢,早已疲惫不堪的你,自然是心间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这个钱花的值,很多时候不就是花钱买乐子。

    难道你双十一狂买不需要的商品,心情不好找人喝酒,就比主播打赏更高级一些麽?所有最终的目的都是消愁,减少焦虑,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打赏一个看着顺眼的妹子呢?

    你想想,你在微信上跪舔女神,今天发在么,明天发一起出来玩,结果人家妹子一直不睬你,你一个人多么的受伤,多么的心灰意冷。结果一个红包立刻就知道到底在不在,你看是不是很现实。

    现在你在直播平台上打赏一下,长得比你追的妹子还好看的主播,立刻千恩万谢,好哥哥喊个不停,叫爸爸也不是不行,你何曾体验过被一个女神跪舔的感觉!

    你说作为一个男人,憋屈的上班挨吊,追妹子被冷暴力,你说这日子咋过,心里该多难过!

    你在人群里没人正眼多看你一眼,但是在直播间,只要一打赏,就有妹子殷勤感谢,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人的惊呼,你说这感觉爽不爽,你说你本来的那些窝囊是不是稍微缓解了一些。

    有人跟我说,这些都是虚拟的快感,没有太多生活的改观,那我要说了,套路玩得深,谁把谁当真!

    玩游戏也是虚拟的快感啊,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获得快乐抚慰心灵的方式而已。

    2、获得大众更多的关注,实现身份认同感

    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埋没在人群里,得不到别人的关注,但是这个世道,就是绝大多数人注定得不到太多人的关注,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吃瓜群众。

    但其实我们的内心也是渴望关注的,渴望引起别人的注意的,大家都在玩知乎,当你还是一个小透明时,你认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希望更多人看到,希望被顶到最靠前的页面,甚至被知乎日报收录。

    当这些真实发生的时候,你的内心一定是欣喜激动的,因为你输出的是有价值的,是得到很多人认同的,你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

    同样的,你直播打赏的时候,更多的人注意到了你,更多的人为你喝彩赞赏,那一刻你是无比爽快的,那一刻你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吃瓜群众,那一刻你从台下走到了台上。

    仿佛走上了领奖台,底下的观众山呼海啸,主播妹子啵的亲一下,爽翻天啦!

    你说你在现实生活中能有这样被关注的感觉麽?通常也就坐在台子底下拍手吧,还能怎么样。

    而且打赏也意味着自己是有经济地位的,就像古代的老爷们给戏子打赏一下,这是一种身份认同,在生活中是万万体会不到的,体会更多的是给人做牛做马吧。

    3、从众心理作祟

    看到那么多土豪出手了,虽然可能是刷的,但是不同人的价值观不同,决定着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当所有的人都为直播里的壕无人性所震撼时,自然也是觉得自己打赏一点小钱也无所谓了。

    更何况人们只愿意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我们外人再怎么不信,总有那些价值观趋同的人深信不疑。

    就像看到一个糕点店前,有很多人排队,自然也会觉得这家的饼确实做得好吃。就像看到双十一打折,我们跟那些冲向超市买打折鸡蛋的大妈有什么区别???

    从众心理容易得到一个群体的认同感,而进入了土豪群体,自然也会极大的满足虚荣心,将自己现实可能很吊丝的身份抛却,这不就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嘛?

    当然也有人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些主播,希望自己的一点打赏能够鼓励她一直做下去,也算是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