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振:志趣与志向(金台随感)

《论语·阳货》有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简明的语句,如今细细想来,感悟良多。

  譬如,人皆有记性、忘性与血性。这“三性”,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相近的。但记什么、忘什么、胸脯内的血向哪个方向流,却因人的习惯不同而差异甚大,有时,这个差距甚至有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那么远。

  生活中有人喜欢记自己给别人的好处与帮助,即便是自己职责内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事,也时刻挂在嘴上,时不时地提起,生怕别人忘记;而有的人却选择了忘记,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必须做的,不足挂齿,不值一提。不仅如此,他们更注意的是自己还有哪些事做得不到位,说过的话还有哪些没兑现,而且一直念念不忘,乃至心存愧意,还要设法补上。

有的人一旦遇到关乎个人名利、升迁的机会,即会瞪大双眼、血脉喷涌,甚至不惜闹得天翻地覆,也要为自己争得点什么;有的人却对此心存静气,不愠不争,顺其自然。可是,当遇到那些有损国家、民族利益与人民福祉的事时,他们反倒会热血沸腾、拍案而起,不吐不快,甚至挺身而出。

1953年的一天,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作报告,当讲到我国拍摄的故事片《翠岗红旗》时,一向温文尔雅、轻易不发火的他竟激愤难抑、声色俱厉地批评当时电影部门的领导人:“简直不像解放了的新中国人民的代表!”原因是,这部电影在参加东欧某国际电影节时,大获好评,并被由多国组成的评委和各国电影艺术的权威推选荣获大奖。但当时,我国代表团的领导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竟坚持不接受这个奖项,并再三自甘居后地细述它不配获大奖的理由。周恩来说,这部电影的真实性无可辩驳,格调的高雅也毋庸置疑。也许,在艺术上,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难道历届国际电影节所有获奖之作都那么完美无缺吗?由此,他认为,这是一种民族自卑感在作怪,并当着众人的面发起火来。无疑,这是一种血性。这种血性,实是一种底线,即祖国的荣誉至高无上。

无论是记性,还是忘性,或是血性,都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复习,三靠践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现,表面看,是习惯的不同,实际上,是价值观的差异。习惯,并非天生,而是一种思维和行为长期、反复训练的结果。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各自的习惯不能强求,但是,当一个人走上领导干部的岗位后,记什么、忘什么,还有没有血性,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志趣,更可以检验出一个人的志向。志趣有雅俗,志向有远近。志趣雅的,定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志向远的,定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天,甘洒热血写春秋。

在社会生活中,人之七情六欲,都差不多,并无伟大渺小之分,正所谓“性相近也”;而人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的种种样貌,则是“习”的表现,此乃“习相远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通过长期、不断的思维训练、行为训练,使其行为更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关乎党员领导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关乎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这决不是小事一桩。

张保振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15日   12 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