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员“年龄造假”背后那只“手”

日前,一条关于《辽中县政府副县长人选魏汝翔12岁工作15岁入党》的微博引起关注。对此,沈阳市委组织部回应,“魏汝翔真实出生日期为1961年3月,现已取消其任职资格”。(《新华网》,11月23日)

在石家庄市原团委副书记王亚丽年龄造假之后,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多起领导干部公示出的简历年龄跟实际年龄不符的所谓“年龄门”事件。有的“简历年龄”比真实年龄小了3岁,还有的“12岁就参加工作”。比较典型并经查实的,当数山西临汾市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沈庆华,“13岁参军,15岁入党”,“档案年龄”比真实年龄小了5岁。不管是小3岁还是5岁,这些深陷“门”内的领导干部一个共同特点,自己忽然之间都变“年轻了”。不管是因为主观故意,还是网站录入“技术差错”。

如果真的是“录入错误”之类的技术差错,倒还不复杂,承认过失,改过来就是。怕就怕有意为之,故意把年龄改小,目的无非是想让自己再年轻一点,或是卡上哪个年龄档,或是图个多拿几年俸禄,抑或是其他目的。

官员年龄造假不是小事,连年龄都敢造假,还有什么不敢造假?按理说,领导干部应是诚信典范、道德楷模,如果连自己的年龄都不讲诚信,还能指望他在别的方面保持纯洁?年龄造假涉嫌腐败,因为年龄缩小,该退休不退休,属于对权力的不正当侵占,不仅扰乱了官场正常的升退,还挑战了法律法规。

要警惕官员“年龄造假”背后那只“手”。任何一名官员的年龄造假,往往都需要相关人员配合,这种配合有主动有被动,有故意有不知情,对暗中帮助官员修改年龄的人,乃至幕后指使者,难道不该依法依规严惩?

不难看出,“年龄门”事件频发,反映出一些地方人事档案监管的缺位。倘若从一开始就严格管理,领导干部的年龄岂能如儿戏般地忽大忽小?其间必有可钻之漏洞。从这个角度看,网友发现问题不是坏事,有关部门正好借此机会,弥补管理“盲区”,强化监管职责,不给造假者以机会。

 (文/邱少雨)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