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重新定义“攻势足球”

尽管两三天过去了,世界杯半决赛巴西1:7惨败德国,看台上巴西球迷绝望的神情依然历历在目。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突然退赛的时候,鸟巢几万名中国观众惊愕乃至哭泣的一幕吗?相比之下,将足球视为信仰且为之骄傲的巴西人,在那一天所承受的痛苦或许要十倍于此。

斯科拉里赛后主动承担了惨败的责任,这无疑是一种诚恳的态度,毕竟比赛的战术、用人以及临场指挥都是主教练的职责范畴。

有一些舆论将巴西的惨败归咎于内马尔和席尔瓦的缺席,这种观点乍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只不过经不起推敲——阿尔及利亚队有内马尔吗?有席尔瓦吗?答案是:没有;但八分之一决赛中,德国人90分钟别说7次、就是一次也没能攻破阿尔及利亚的球门。

所以,惨败与两名球星的缺阵没有必然联系,我的意思是,即使内马尔和席尔瓦那天都出现巴西队的首发阵容之中,并且以同样的打法呈现,巴西人也逃不过一场劫难,无非就是1:7和1:5或者2:6的区别。

问题是,这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像考试得了58分和50分一样——结果都是“挂”。

错误的战术部署是失去理智的前兆,再加上场上球员过于亢奋的精神状态,巴西人从比赛的第一分钟就开始进入了一场“危险的游戏”,一切都几乎“畸形”——畸形的战术,畸形的心态。

之前两场淘汰赛180分钟常规时间内只打进区区1球,同时比赛中始终追求类似巴萨式无休止的传球倒脚,让斯科拉里和他的队员们轻视了德国人的攻击力以及攻击速度,于是,头脑发热的巴西人觉得本方后防压力不会太大,进而有恃无恐向对手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即使10分钟左右角球防守出现明显漏人,导致0:1落后,在巴西人的潜意识里,这只不过是一个“意外”,丝毫没有警觉,反而更大幅度地压上进攻。

殊不知,德国人借此开启了“对葡萄牙模式”——小组赛第一场,日耳曼人让C罗领衔的水果牙净吞4蛋!

攻得越猛,死得越快,葡萄牙人的遭遇,这一回让同样说葡萄牙语的巴西人不仅粘贴复制了,而且还是个“升级版”。

当克罗斯、赫迪拉们6分钟之内连进4球的时候,巴西足球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终于降临了。

失衡的攻守,失衡的心态,是巴西人惨败的根源;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本届世界杯上,类似的悲剧其实早已发生了数起——上面提到的葡萄牙0:4德国,还有西班牙1:5荷兰,瑞士2:5法国,包括日本1:4哥伦比亚,这种大比分的惨败根本不是双方实力的正常反应,之所以发生,都是输球一方祭出了错误的战术——一味猛攻,不服不忿同时又不知深浅,最终无疑不自食恶果。

前文提到,90分钟德国人可以轻轻松松进葡萄牙人4个球、进巴西7个球(其实如果不是心慈手软,本可以进更多),却无力攻破阿尔及利亚的球门;荷兰人可以挥挥洒洒进西班牙5个球,却无力攻破哥斯达黎加的球门;法国人可以从从容容进瑞士5个球,却只能依靠最后时刻对方门将低级失误以及后卫低级乌龙2球小胜尼日利亚……

这不是偶然,这是因为:错误的战术可以让一支“强队”变得弱不禁风,正确的战术可以让一支“弱旅”变得强悍无比。

显然,巴西人以一个近乎天文数字的“1:7”,成为那些自恃过高、摆不正位置,一味强攻,忽略攻守平衡的所谓“强队”最终遭遇大比分惨败的集中体现。

现代足球发展到今天,战略战术对于比赛胜负的作用正在越发凸显,如果追求漂亮的进攻却忽略了稳固的防守,强队阴沟翻船是随时可能的,强队大比分被强度虐也是随时可能的。

巴西惨败德国24小时之后的阿根廷VS荷兰一战,双方格外谨慎小心的样子,就是一种受到“惊吓”的自然反应。

所以,我觉得未来有战术大师潜质的主教练,身价会和那些天才球星一样扶摇直上。

作者:董路,知名足球评论人、节目主持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