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谬论何必用真情包装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3月7日,《信息时报》报道)

王平委员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乍眼一看标题,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户籍歧视等等。但王平委员有她自己的逻辑,“目前大学生求职不易,农村孩子上大学后可能找不到工作,反而因学返贫。但如果农家子弟在中专或高中就读,则会返回农村。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读完发现,王平委员的这一“神论”言之凿凿,带着对农村孩子的真情实感,颇有些发自肺腑的味道,似乎有些道理。不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神论”完全是谬论。

本末倒置,颠倒是非。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市场供给量大,其二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教育体制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企业难找技术工人,其三高等学校教、用脱节,培养的学生素质不高,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得问题,关键不在鼓励农村籍孩子不上大学。

当今社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拼爹“的现象,”农二代”与城里孩子相比,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是客观事实,需要国家层面的改革措施来加以解决。由于不公平竞争的存在就鼓励农村孩子不上大学,甘于待在农村,说到底,这其实是户籍歧视。

文/望平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