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下乡养儿”动了谁的乡愁

我忽然想明白,儿子这一代人,注定就是玩iPad长大的一代。如果我们的孩子因为生长在城市里,难以体认父母亲的乡村经验,这也是正常的代际嬗变

 

最近坊间出了一本新书《下乡养儿》,讲的是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恐惧上学的孩子,选择住到乡下去。“一年的乡下生活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作者夫妇,一家三口都长大了、正常了。”

对于这本书,不乏有人叫好。如作家熊培云在推荐语中表示从中“得到了某种慰藉”,“也为今日不曾带自己的孩子久居乡村而耿耿于怀”。作家十年砍柴干脆说:“下乡养儿,对今天多数住在都市中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奢侈。”

我理解这两位朋友的看法。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在农村长大、在城里生养孩子的爸爸。对于从小熟悉的乡村环境,我们一样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我经常感到遗憾,儿子快读小学了,可每次回老家,都只是短暂住几天,从来没有长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过。到现在,他还不会说老家的闽南话,有一段时间还把这种方言称作“日本话”。

不过要看到,这本书的作者选择“下乡养儿”,有自身特殊原因。作者夫妇本身工作、生活状态不正常,不喜欢人际交往,而小孩对上学有恐惧心理,连续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只好辍学。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住到人情味浓郁、风气淳朴的乡下,对大人和小孩都大有裨益。比如小孩,在乡下可以随时串门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耍,这在无形中能够给小孩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从这点来看,这对夫妇的选择是正确的。

换作其他家长,这么做却可能是错误的。比如说,让我们把儿子送回老家读书,或者长期住到农村去,我们肯定做不到。

小孩的安全保障首先就是个问题。虽说自己从小就是个野孩子,平时到处乱跑,下河摸鱼、水库游泳、上山摘果子,无所不能。以前可以这样,是因为大人和小孩都缺乏安全意识。其实,每个农村小孩的成长都充满着凶险和偶然性。在我小时候,就发生过邻居小孩落水身亡的事例。我可不敢让儿子把我小时候的生活重新来一遍。

再者是生活理念和方式的问题。父母亲那一代人的育儿理念,和我们不一样。他们那一套思维,又未必适合当下。比如小孩发高烧了,老一代人恨不得裹粽子似的,把小孩紧紧地捂在被窝里。我们从医生那里得到的忠告却是,打开门窗,解开小孩衣服,或者给小孩洗澡降温。如果把小孩送回乡下,父母亲却没有跟着去,恐怕每天都要提心吊胆。

农村的教育环境和城里也存在巨大差异。我们这一代人,努力从乡下迁徙到城里,为的是实现理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体现在孩子教育上,就是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条件。当前,优质教育资源都是往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倾斜。何况,农村的教育方式比城里更加“应试化”,这对小孩成长颇为不利。我想,多数父母不敢冒这个险,把孩子送回乡下读书。

时代已经变得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抱有乡村情结,或者囿于传统观念,而试图把孩子拉回“过去”。这样做等于让孩子脱离现代社会,与时代隔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经验。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们融入这个时代,而不是背道而驰。

以前我总是为儿子玩iPad感到忧心忡忡,既担心他的视力,也害怕他“玩物丧志”。但有一天我忽然想明白了,他们这一代人,注定就是玩iPad长大的一代。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硬是把iPad从他手里抢走,他就可能和小伙伴们失去共同话题,被甩出同龄人的人际交往圈子。这对他的性格培养和个人成长,反倒不是一件好事。大人要做的是,限制小孩玩iPad的时间,培养他的自制力,而不是让他远离现代生活。

让小孩多亲近自然、了解乡村,其实也没必要采取“下乡养儿”的方式。近日有报道称,一位妈妈带10岁儿子第一次回乡下走亲戚,结果儿子闹出了把家猪当成河马、水稻看作草坪的笑话。其实这很正常。孩子的视野,决定了他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程度。小孩没见过家猪,当然可能不知猪为何物。如有一次我发现,很难和儿子讲清楚自己小时候放羊的事情。其实,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这对夫妇“下乡养儿”的故事,显然触动了一些人的“乡愁”。有人把农村出身、落脚于城市且事业有成的男人,称作“凤凰男”。由于农村记忆给他们打上了深刻烙印,他们虽然身处城市,却总念着乡土生活的美好。对他们而言,“下乡养儿”或许是情不自禁的一种浪漫遐想,或者是面对城市生活各种困境时,不自觉地想到的一条退路。但我觉得,这样做既不浪漫,也不切实际,更不负责任。

我们不能把这种“乡愁”强加给孩子,更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孩子当作试验品,让孩子重走自己的人生路。如果我们的孩子因为生长在城市里,从而不再拥有田野记忆,或者难以体认父母亲的乡村经验,这也是正常的代际嬗变,还是顺其自然吧!

作者:魏英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