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龙:开发商生死时速大打“跑得快”

市场退潮后,中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跑路”、退地事件增多,交了钱拿不到房的人开始坐到政府门前,政府必须直面大拆大建冲动决策盲目扩张的责任,一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密集发生。更多的鬼城冒出来,青岛胶州市的一处海滨新城空置着2000套别墅,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鬼别墅群。

各地“鬼城”涌现
各地“鬼城”涌现

春节后,我写过一篇《我们听到了房地产市场冰山碎裂的咔嚓声》,两个多月过去了,冰山的裂隙在扩大,咔嚓声随时可能会变成一声轰然倒塌的巨响。

覆巢之下无完卵。房地产市场的一线城市上海,近郊别墅出现72折甩卖,同一天,经济观察报文章进了一个北京房姐李颖的“敦克尔克大撤退”的故事,从2010年开始,她已经去过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英国投资买房。

去年11月,在英国伦敦,她一口气买下五套房产,其中四套公寓用于投资,一套别墅用于孩子海外求学时自住。此前,她出掉了在北京的多套房产,前正在敲定第六笔海外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李颖庆幸地说“幸好去年卖掉了,放在今年就不好卖了”。

历经十年狂飙的国内房地产市场累积资产泡沫的脓包正在一个个相继挤破。二线城市龙头的杭州,每周都有楼盘跳水,月底更是传出两家销售公司为争抢客户拳脚相向的打人风波,在圈内引起热议,市场之冷清可见一斑。

许多人都感叹近期来自售楼部的推销电话、短信明显增多,甚至不堪其扰。越来越多的中西部二线城市加入到降价行列,华夏时报的消息说,长沙几乎所有的楼盘都在降价促销,“库存太大,严重供过于求,房子不好卖。”长沙的开发商分析如出一辙。

市场退潮后,中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跑路”、退地事件增多,交了钱拿不到房的人开始坐到政府门前,政府必须直面大拆大建冲动决策盲目扩张的责任,一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密集发生。更多的鬼城冒出来,青岛胶州市的一处海滨新城空置着2000套别墅,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鬼别墅群。“想消化掉这么多别墅,恐怕5年都不行,10年后再看吧。开发商要承受疯狂的成本。”胶州市相关人士说。

房地产业有个专属名词叫“去化率”,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如何快速消化存量、盘活资金,现在成了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最棘手的问题。所以出现无论是上海的“72折别墅”,还是杭州效外的对折别墅,都是开发商生死时速大打“跑得快”。

最近来自南京的消息说,一家开发商4月初在南京麒麟镇和苏州工业园区各拿下一幅地,半个月后,这家房企将在今年7月上市开这两处新盘的消息,从拿地到开盘只需三个月, 这种“光速盘”过去几乎不可思议。在所谓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背后,都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应急之策。

市场衰象的背后是全行业的流动性困难。不管是过去吃了一肚子地的,还是攒了一堆房子在手的,都感叹今年以来有价无市“变现难”。最近参加一个季度金融形势分析化,为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几乎所有银行都把涉房项目列为“审慎类”,对过去的存量贷款实施项目封闭管理,到期即收回。

在新增信贷资金分配上实行有保有压——只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以及中低价位的普通住宅建设,严控土地储备贷款、非住宅类房地产开发以及高档房产项目。监管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新增不多的开发贷款,9成用于保障房项目,说明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持续飙升的房价已令中国银行体现出现类似当年日本的“恐高症”和信贷恐慌,相应的是信贷资源日益枯竭,银行有钱但也不敢贷。实现上,从去年底下半年开始,80多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就大量出现负数。最近参加一个银行业的季度会议上,各家银行都按监管部门要求,把房地产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的数量、占比进行单列,这种情况以前并不多见。

个别银行对稍微增加的数字非常敏感,一串数据背后总要有一组详细说明。多家银行负责人坦言,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复杂,给银行控制风险带来严峻挑战。在信贷运行需要突出关注的问题中,都把“重点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放在突出位置。一季度本是银行信贷开闸放水的时候,但今年许多银行对房贷都表态“没额度”,说明银行业已经普遍“恐高”。

银行过去是房地产融资的主渠道受限,现在主动脉梗阻、个贷断流后,导致多家房企的现金流出现逆转,甚至一些地方连代理公司的代理费都因此出现支付困难。资金是房地产的血液,开发贷和按揭的双向收紧,使绝大部分开发企业面临失血状态,包括许多大型开发商都转向信托或者理财类融资。

南京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代销一家信托公司的地产项目,给投资人的保底年回报高达16%,即3年收益能达到50%,但出于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该期产品销售不旺,大客户避之唯恐不及。

前不久,浙江奉化兴润置业及关联企业惊曝总负债超过35亿元,初步核实已经资不抵债。这是继不久前浙江谛都房地产公司逾13亿债务链断裂后又一房企黑洞被揭开。而更多在高位拿地或者涉及民间高利贷资金的房企已经绞索套头,脚下的凳子随时可能被债权人抽去……

现在,无论是开发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因债务堆积而面临流动性困难。政府性债务逾20万亿元,繁荣的年景靠拆屋卖地,“总体风险可控”,但房地产市场一旦失速,土地市场下行,现金流难以覆盖债务敞口,风险警报就会骤然拉响。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银行面对层出不穷的劣化资产,能归还债务的优质客户凤毛麟角。一削减规模的同时风险敞口就会暴露,导致流动性陷阱。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瘦身“减肥”势在必行,高杠杆的房地产业则首当其冲。

伯南克曾把应对资产泡沫出现的方法分为“什么都不做”、“凭借风势”、“主动刺破”。当他在这三种方法中选择时,“主动刺破”这种方法完全排除了。因为没有哪个政府希望或者放纵房地产的崩溃。

但资产泡沫的运行有其内在规律,实际上,当经济进入拐点时,过度房地产化后经济体内,血液的黏滞属性增强,流动性减弱,就象人体内的高血脂和高脂肪堆积,血流不畅时麻烦丛生。无论是人体,还是一国的经济体,流动性是命,命就是流动性。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