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春:如何根除酒量决定“工作好坏”的怪病

12月12日,蓬安教育局副局长到中华小学检查工作。中午吃饭,学校班子成员给局座敬酒,教导主任不胜酒力醉死。虽然目前未确定教导主任是醉酒造成了死亡,但这场酒显然脱不了干系。一位教师,没有倒在三尺讲台,倒在酒桌上,让人百味杂陈。(人民网,12月16日)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悠久的酒文化在异化和变味。喝酒的能力成了“干部升迁,工作业绩好坏”的标杆。

民间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能喝二两喝五两, 这样地干部我欣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才放心,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政绩观、业绩观出现了歪曲,酒量决定“干部升迁和工作业绩好坏”的怪病的根除,势在必行。

要根除酒量决定“干部升迁和工作业绩好坏”的怪病,必须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加强干部升迁和工作业绩考核制度的完善。对干部升迁,要公平、公开、民主,要让群众信服。不能搞关系,以酒论英雄。虽说现在有民主测评,但测评的结果几乎都没现场公布,有什么问题酒桌上酒杯一碰问题就消,这样的民主能是透明的吗?能信服吗?工作业绩的考核水分更重,只要酒桌上把领导陪好喝好,让领导高兴,一般也能喝出个优秀来。当然这也就是考验酒量的时候,喝不喝得也得往死的喝。这样的业绩能让公众满意吗?因此业绩的考核不能只听报告,看资料,拼酒量,应该多听听群众的声音。

第二、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要从思想上根除以酒量评干部的怪病。现在个别领导干部有了权,高高在上,下去检查工作等,不从实绩出发,弄得下级如不陪好,酒不喝高兴,结果难免得否定。这样就酿成了陪酒猝死干部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也说明从思想教育这个源头还得进一步加强。要使“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等的相关规定深入干部之心,起到敬畏作用,使领导干部真正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干部,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责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好干部深入人心。

第三、要加强监督处罚的力度。要让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充分的结合,各监督部门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对违法违纪的干部处理要严格、及时、公开,起到警示的作用。让酒量决定“干部升迁、工作业绩好坏”的怪病这一现象消失人间,让好干部、好政府深入人心。

  (文/建春)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