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锷:国内政务新媒体发展格局与趋势

\

随着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网络电台、微视频等新锐媒介的不断涌现,不同形态媒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进一步加强,虚拟网络间社会的公众性、与公众的社会性不断趋于真实对应,在这种媒介大融合、大变迁的趋势和背景下,政府与公众、传统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也随之改变并发生着改变。承担着政务信息传送等功能的政务新媒体,既要紧跟信息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又要保持在媒介变化过程中传播效能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正面临着多样化发展格局。

政府网站步入智能化政务平台建设

尽管目前IT业界和传播学界有关人士认为,政府网站是web1.0时代的产物,大多功能是侧重于“我说你听”类的静态信息的权威发布,其互动效果不如web2.0时代微博平台之上“你说我也说”、“你说也听我说”、“我问也请你答”。但实际上,近年来政府部门积极践行网上群众路线,也在与时俱进地对政务网站的功能进行着不断的改善和提升。

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仍然是政府政务公开、对外提供系统信息检索与数据查询等综合服务的“总平台”,也是信息化时代政府集中信息安全存储备份,和与社会公众之间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根服务器”和电子政务服务窗口。从当前政府“网络问政”的普遍性实践应用来看,我国政府网站正处于转型期:正由单一资讯提供功能的“内容导向”,向网上业务受理与办事功能的智能化“电子政务导向”平台发展。

政务微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经历3年多的发展,中国政务微博在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增进政民对话交流,以及处置突发事件、澄清不实传言和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传播功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以文件的方式,将“政务微博”正式确立为继政府网站、政府新闻发布会及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后的第三大官方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也是在新媒体平台确立的首个政务公开与沟通社会的官方渠道。

虽然最近一年多来,微信的火爆发展客观上分流了一部分微博用户,使政务微博的活跃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综合观察,微博与生俱来的媒介属性,使其重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真实相嵌、镜像交映的网上“微社会生态”。因此,政务微博在政务传播与政民互动方面依然占据极大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尽管当前政务微博的运营现状还存在信息发布流于形式、微博综合功能割裂定位,以及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和绩效管理不尽合理等诸方面的问题,但其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勃勃生机,表明政务微博在精耕细作层面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进一步丰富政务微博的移动式现场发布、碎片化信息即时发布、不确定信息的确认式发布等信息发布形式,都是政务微博顺应媒介传播环境变化,实现从理念到行动升级而亟待提升的关键能力。因此,持续重视和深化发展政务微博的问政效能,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必须明确确立的一个重要方向。

政务微信谨慎前行

从2012年8月,腾讯推出微信公众平台至今,政务微信的发展路径可谓跌宕起伏。一方面,在2013年8月份微信升级5.0版之前,一些具有敏锐先见力并早期入驻微信公众平台的政务微信在应急管理、舆论引导、社会组织动员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创造了许多经典实践应用案例,更产生了积极而实效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微信5.0版升级并完成“去媒介”功能之后,由于功能上“订阅号”与“服务号”的划分以及一系列限制性规则的制订,政务微信发展一度受到较大的影响。但随着国家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动政务微信的发展,使得政务微信从数量上又呈现出激增态势。据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最新不完全统计,全国政务微信数量已突破6000个,仅2014年一季度的增长量就达到了2013年全年增量。

微信5.0后,政务微信进入到以“服务号”为核心主导功能的“后政务微信”时代。相较于“订阅号”,“服务号”虽然具有即时到达显示、智能查询和提醒功能,但每月只能推送发布4条信息。同时,由于平台二次技术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等因素,也影响了政务微信“服务号”应用的拓展速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80.31%的政务微信为订阅号,点开率、阅读率和转发率普遍较低,且订阅用户增长缓慢;“服务号”在总量中仅占19.69%,且其中90.21%的“服务号”因未进行二次开发,已名存实亡。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2013年底的专项调查显示,政务微信对自身平台功能的定位从高到低依次为:“行业知识与政策法规的普及宣传”17.41%;“政务信息公开与及时权威发布”16.94%;“主动听取民意,积极接受监督”14.79%;“热点事件解读,及时引导舆论”12.14%;“回应社会关切,强化互信机制”10.72%。而能够体现“服务号”功能的“微信平台数据查询办事功能”恰恰在功能排名中居后,仅占比10.34%。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缺失了对微信这一新锐媒介功能不断调整、规则持续变化的观察研究和理性判断,盲目跟风、行政动员,难免让政务微信陷入“刻舟求剑”式的发展尴尬局面。所以,面对当前政务微信所表现出的这一超高速增长率,是令笔者所隐忧的。在游戏规则和功能尚处于高度不稳定、不确定性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大干快上”,其风险是巨大的。因此,政务微信的深化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适应性调整和策略转型。

政务APP悄然兴起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高速宽带网络的覆盖以及智能手机日渐普及,中国手机网民正在迅猛增长,新媒体的应用逐渐趋向于移动化。与此同时,基于独立业务流的小、快、多的高效政务办公模式的移动电子政务,也成为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据目前观察,已有不少的党政机构开发出了自己的政务APP客户端,如:掌上即能预知风云变幻的深圳市气象局APP“深圳天气”;为广州市民提供路况、交管、出入境、户政等领域业务查询和定制服务的广州市公安局手机客户端“警民通”;既有法治信息又具备举报、申诉、投诉等功能的湖北省人民检察院APP“湖北检察”,以及用手机即可辨识发票真伪的北京市国家税务局APP“发票查询”等。

政务APP的悄然兴起,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手机上形成了独特的政府移动政务服务模式,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简洁便捷化等特点。不过,政务APP的发展目前由于行业限制、专业性精准目标相对受众少、地域性局限等因素,用户量和发展规模相对较小。

谋定而后动,按需选择新媒体

当前,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科技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政务新媒体平台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组合的发展格局。除了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客户端,一些政务机构也正在“试水”应用其它类型的新媒体公众平台。例如,易信公众平台上的“政务易信”、来往公众平台上的“政务来往”、飞信公众平台上的“政务飞信”等。目前,主要因为平台用户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尚未形成主流。

同时,在近期以来所涌现的可与既有新媒体政务平台实现功能互补,且附合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政务新媒体中,社交短视频应用正呈现上升趋势。诸如,新浪秒拍平台上的“政务秒拍”、腾讯微视平台上的“政务微视”,以及“喜马拉雅”等自媒体网络有声电台上的政务电台等。

从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形态多样化、功能个性化的整体化发展路径可以看出,“政务新媒体”已不是某一个政务单位的“个体”概念,而是政府部门追求高效率政务工作的“群体”行为。这也势必为未来种类日趋繁多、琳琅满目的政务新媒体的管理和运营带来一定的考验,甚至于已经有不少的政务机构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全媒体信息采编能力不足等制约而叫苦不迭。

因此,对于政务机构而言,面对新媒体平台时,既要顺势而为,也要谋定而后动,在加强媒介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冷静分析和研究自身需求,评估自身职能与新媒体功能的适配性,以便更好地借助新媒体发挥政务服务水平。而如果盲目跟风,或以红头文件、行政命令来推动政务新媒体的发展,难免遭遇“瓶颈”而陷入政务新媒体发展的“青春沼泽地”。

(作者:侯锷/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注:本文发表于2014年4月24日《中国税务报》,见报内容有精简。】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新时代的政务新媒体#盛会胜利闭幕,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和领会报告精神,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政务新媒体的实践和深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即日起,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新媒体实验室将从媒介应用与社会发展的视角,结合报告解读进行碎片化的系列专题探讨,以期与广大网友共同思考、互动讨论,把握政务新媒体在新时代的方向与内涵。此为开篇。

    政务新媒体公开课 | 新时代的政务新媒体(开篇)政务新媒体公开课 | 新时代的政务新媒体(开篇)

    【关键词:变化、规律、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务新媒体应当有新气象和新作为。
    互联网应用日渐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和全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变化”中发现、总结并掌握“规律”,只有充分和准确地把握规律,才能“在理论上跟上时代”并指导伟大实践。

    二、在新媒体传播与媒介执政环境下,当前我们所面对的变化:
    1. 话语权力格局与”去中心化“的议程设置规则的变化。网络技术赋权,所带来的社会(人民)话语权力格局的解放与重新分配。即,开放的互联网新媒体前所未有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民话语权力实现理论与媒介操作上的平等。同时,新媒体“去中心化”的议程设置,不再由官方或官媒垄断和掌控,不再是“你说我(只能)听”,而是“你说我也可以说”,“(即便)你不说,(并不影响)我能说”。当说不说就是错,说得不及时不准确不具体,或许更能引发舆论危机。

    2. 网络参与主体“同一性”的改变。依法治网,“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使得网络空间不再“虚拟”,因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线上的“网民”即是线下的“人民”,两种身份,同一主体。

    3. 参政议政方式的变化。互联网进入中国后,先是政府上网(官方网站),随后网民上网(新媒体),尔后政府追随人民群众的脚步,进入新媒体空间。舆论的围观和政民直接的对话与应答机制,突破了传统政府行政权力系统的边界,民意可以直接“关注”各层级各职能的政务新媒体,并通过公开的评论参与、交互讨论,特别是利用“@”机制进行“短路式”呼叫,从而实现民意直达“上听”,实现参政议政的社会化民主政治协商。

    4. 政府公信力和形象评价方式的变化。是否“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否对民意关注和社会关切进行积极主动、及时有效的回应,事关媒介执政的自信和能力。领导干部的形象好不好、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强不强,不完全再由官办媒体说了算,而是“人民群众说了算”。线上的网络舆论场,与线下传统媒体主导的舆论场,构成了同一主体参与的同一个中国社会舆论场,线上线下的舆论认知如何贯通一致,成为新时代的新命题。

    三、媒介传播机制的变化,产生新的传播规律:
    1. 政务新媒体是“人媒体”。政务新媒体是党政主体授权本部门公务人员或其它相关业务机构进行管理运营、编辑和发布的官方平台,每一个ID的背后是具有价值观、思维和情感的人在操作,并面对同样鲜活、体量更大的“草根”网民所代表的网络社会群体。官方话语方式(信息、情感、态度)及其策略表达(时、效、度),关乎并影响着社会民众对政党职能作风和形象的真切感知、认知与判断。

    2. 政务新媒体是“活”的“互动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宣传和“灌输”,新媒体(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出版”发布之后,并非政务传播的终结,而是传播的肇始启动。面对发布之后,民众以转发、评论、赞的媒介功能所参与的舆论意见即时开放呈现,意见、建议、询问、诉求、质疑等待立体的表达,迫使政务新媒体必须进行“点-点”“点-面”的回应解读和答疑解惑。人为或故意的视而不见、闭目塞听、熟视无睹,势力导引舆论对政务新媒体主体单位的误判,产生“官僚主义”“脱离人民群众”的认知。

    3.政务新媒体,既是党政部门的“新媒体”,也是新媒体空间的党委和政府。因此,政务新媒体除了媒体发布和宣传的基础功能外,更大的价值应用空间,是线上线下协同的媒介行政行为,听民言、汇民意、知民困、解民忧。因此,对于政务新媒体的综合用策略,应当也必须是:以发布为基础,互动为核心,服务为根本。

    四、政务新媒体的创新,是基于应用和实践的全面的和全方位的创新。
    政务新媒体开辟了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线上线下融合的系统性、多层次的立体创新,包括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新媒体是亿万网民直接参与的一门传播应用与实践的科学,而不应囿于表象定位于传播理论学科。

    政务新媒体的创新,必须牢牢坚持和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将政务新媒体置身于社会化实践与应用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引自报告原文)”

    政务新媒体的创新,既包括了新闻舆论传播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层面的理论创新与网络文化治理创新,也包括了积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放管服”,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的制度机制创新,更涵盖了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络,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网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的应用型创新。

    (转自@政务微博观察 作者:侯锷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政务新媒体实验室 主任 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 教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