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委宣传部长张雄:让网络成为正能量发散地

“网络时代多元化的舆论生态格局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全新挑战。我们的做法是:加大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的主流声音;强化舆论引导,促进正能量的延展转换;回应群众关切,涵养正能量的生成活力”

        

  网络时代多元化的舆论生态格局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全新挑战。如何通权达变,掌握规律,让网络成为正能量的发散地,使之更好地为民服务,为湖南株洲发展升级服务,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加大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的主流声音。我们始终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作为总要求来展开工作。2013年,组织网络媒体开展了奋力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优环境提效能促升级、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10多个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大量专题、新闻、网帖、博客、微信等形式的宣传,发挥了网络在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突出网络特色宣传,利用湘商大会、网络名博三湘行、全国广场舞大赛等重要契机,对外推介展示株洲;主动设置议题,着力营造网上正向舆论景观。如组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网上巡展和网络签名寄语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融入网络世界,促推教化、示范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强化舆论引导,促进正能量的延展转换。2013年,株洲市网络舆情“多快猛”,集中表现在密度大、领域广、关注度高、影响深,其中影响较大的负面舆情就有87起。经协调努力,大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没有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做到三点:一是情况早发现。24小时值班,密切监测舆情,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二是问题快处置。迅速协调涉事单位,核查情况,找准问题,制定对策,妥善处置,形成有效的应对合力;三是局面稳调控。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综合措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舆论,及时消解杂音、噪音。

  回应群众关切,涵养正能量的生成活力。我们将群众工作延伸到网上,把网络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落实。在工作中,我们注重规范三个环节:一是让群众诉求上得了。在株洲新闻网、株洲网等地方主流网站均开设民生专栏、微博平台,畅通渠道,引导网民本地诉求本地表达。株洲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先后10余次就当下热点问题召开网友座谈会,听取网民意见;二是让管事领导看得到。健全制度,通过多条途径及时将重要信息送达或交办涉事单位和主管领导;三是让涉事单位落得实。舆情交办实行了挂号销号制度,回复办理情况每月通报,并与年终考核挂钩,确保涉事单位对回应群众诉求足够重视。2013年,仅株洲市网宣办就从网络平台筛选、交办各类民生问题648件,90%以上都得到了解决或答复,有效发挥“减震器”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本报记者 侯琳良整理)

  读者反馈

  @李喻:网络问政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无论网络问政有多大优势,问题解决途径主要还是在网下,最终还得靠领导干部“上门”服务。只有通过不断“上门”,才能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而群众基础牢固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网事现境:运用网络可以随时发布群众关心的信息,听取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反馈,实现良性互动。实践证明,一些领导干部在网络上开通个人微博、微信,不但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也直接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湖南李志美:领导干部用网关键在于落实“三真”:一要真信,相信网络在了解民意、处理政务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洪水猛兽;二是要真学,认真学习有关上网、用网的知识,学会如何用网络与网民打交道;三是要真用,真正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而不是“打酱油”“赶时髦”。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4日   14 版)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清哲木:泸县事件 再证宣传部长的重要性说道:

    4月6日下午,距离泸县一初中生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泸州市有关部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通报了该起事件的有关情况。中共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泸州市公安局、泸县政府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通报有关情况。

    泸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何绍朋在会上透露,会前,负责尸检的一个工作组负责人告诉他,尸检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当中,死者胸腔、腹腔已经打开,脾脏、肝脏都有破裂伤,尸检工作人员对死者胃内容进行了提取,用于检验。死者家属也请了第三方专家和律师在现场见证。

        何绍朋说,我以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的身份保证,绝对依法、公正调查。相关调查是在我的组织、指挥、监督下进行的,不会隐瞒任何真实情况,绝对没有任何私人情形在里面。

    泸州市的介入可以说逐渐为泸县学生意外坠亡事件,画上句号。这是一个好结果,也是我昨天在文章中谈到:“要相信中国会朝着法治、文明的方向前进,只不过囿于各种原因,会有一些曲折,时间可能会慢一点,但是,中国的法制与公平在每一个地方并不缺失,因为,它正在来时的路上”。随着泸州市的介入,泸县这个事件的主角已经成为不在重要,但是,泸县在此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应对能力不足才是根本,泸州市的介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泸县没有能力处理相关事宜,其实,这在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只是想不到泸县把应对“不足”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那么荡气回肠,成为全国一个应对舆情不力的生动教材,在这里哲木观察觉得,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给大家一个以镜为鉴案例,泸县宣传部长陈佳、政法委书记李盛春功不可没,他们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充分诠释了一个叫做“能力”的东西是怎么写成的。

    此前,哲木观察曾写过《宣传部长配不好 等于给领导挖坑跳》的一文,受到很多地方领导的认可,意在说明,在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百姓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看问题的差异,存在着话语体系的差异,存在着沟通障碍,存在着群体隔膜,这些问题都需要一名合格的宣传部长去根据新的历史特点,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为领导出谋划策,提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如果一名宣传部长连这些都无法做到“知己知彼”又如何当好决策者的参谋?又怎么做好舆情引导?

    特别是记者向县委宣传部部长陈佳、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提问,问及网民关心的案发前是否有报案行为、证明不是他杀的证据是什么、是否存在霸凌现象等问题时,两位地方领导一致表示,这是网上谣言,根据法律,当地有理由不予回应。在网络谣言四起的情况下,作为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口子的负责人,未能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澄清相关事实,未主动组织任何媒体对事件进行客观报导。不有效回应公众疑问,任凭负面信息蔓延,在新华社记者的采访过程中竟然蛮横地说,根据法律,当地有理由不予回应。笔者不知道这是规矩那条法律规定,你不予回应的利益?

    当然,泸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同志,也绝对是制造“舆情”的一顶一的“高手”, 当记者提出采访死者母亲时,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表示找不到人,问手机说没有死者母亲电话,问地址说不清楚地址。记者采访所到之处都有人“陪同”。老百姓的担忧和疑问得不到答案的情况下,贸然动用大批警力封锁道路,抓捕抗议群众,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在新华社记者问及大量用警的理由时,一会说赶集应急,一会说演练,无正当理由使用警力即为滥用。这为泸县再生分层舆情不断“添砖加瓦”,成功的把泸县打造成全国热点。此乃大功,足显泸县宣传部长独领风骚。

    从山东聊城的辱母事件,到四川的泸县学生坠亡事件。宣传人员媒体素养的缺失是直接导致群情愤怒的最大导火索,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既能传播真事儿,也能高速散播谣言,人是有理性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可能反思谣言背后的问题比谣言表面的内容更重要。谣言,往往产生于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或公开得不及时,透明得不到位,群众的知情权受阻,网络上各种小道消息盛行的背后,暗含了群众对真相的渴知以及对知情权的渴望。“谣言止于知者”,抵制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群众的知情权,“给群众一个明白,还政府一个清白”。

    这个简单的道理,恰恰很多官员还没有意识到满足群众知情权的重要性,出了问题,总想绕过知情权一手遮天,还想用“捂、堵、瞒”的常规套路来解决,这些老路子在过去可能一时有效,但是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不仅行不通,甚至会贻害无穷。纵观这些年的社会热点事件,这些舆论风暴的产生无一不是循着“由群众的知情权受阻而起,网上各种传言井喷,官员出面澄清告结”的轨迹运行,最终总是要回到知情权这个原点上来解决问题。而泸县宣传部官员和政法委官员故做矫情的掩饰和对媒体的态度,忽然让人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这使不明真相的群众继续不明真相,再通过网络的推波助澜,最终演变成“围观起哄”的群体性事件。

    此次,泸县应对舆情,再次证明一名优秀的宣传部长是何等的重要,甚至是地方的无形宝贵的财富,宣传部长作为引导网络舆情,掌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一方。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要发挥其领导统筹媒体阐释功能,及时公开信息,正确引导舆论,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公开、透明、负责地向公众公布事件的真实信息。而不是惜字如金,因为有真相才有信任。一名优秀的宣传部长面对地方汹涌的舆论环境中,绝对能够找到快速出击、随机应变,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不会缺席、失语、妄语,会立足于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月6日泸州市委亲自召开媒体通气会,澄清事实,表明态度,正面回应社会质疑,这说明市领导已对泸县的处置能力已经非常失望。在此次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应对不力、能力不足的部分官员或将被追责或换岗是顺理成章的事。网络时代的开放透明、信息共享,使我们有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身的知情权。作为一名宣传部领导干部在网络时代,不能和群众的知情权“躲猫猫”,而是要和群众坦诚相对,同心协力共创一个公开、公正、宽容、善治的和谐社会才是根本。
    透析社会现象,理性洞察新闻背后的新闻,多视点涵盖网民关注的话题,让思想有温度,让道德有厚度,让公民见证有力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