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价值观:数字化地球

Matrix_007

在前不久我们报道 Google Glass 运营团队和 GuidiGO 合作,将 Google Glass 引入到博物馆导览服务的新闻后,爱范儿的老朋友 Uglee 梨叔发表高论:

“Google 的价值观很明确:让用户成为传感器帮助他数字化地球。”

一语中的!

数字化地球不仅是 Google 的价值观,更可看做是 Google 的一个终极目标。而将 Google Glass 带到博物馆,提供方便直观的导览讲解服务是这一宏大目标的小小一步。

glass-ir

按照比较广义说法,数字化的定义是“将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听起来就和 Google 的工程师气质非常契合。

数字化地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制造一个虚拟的大同世界,因为二进制代码是世界通用的计算机语言,不存在地域和文化的隔阂。回顾 Google Glass 的应用轨迹,不难发现,这个目前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设备在数字化地球中的作用可不轻。

今年 5 月, Foursquare ,TripIt(旅行助手应用)和 OpenTable(网上订餐平台)纷纷登陆 Google Glass 平台。很明显,这些应用都适合室外使用,这或许会鼓励用户佩戴者 Google Glass 逛街旅行。在 Google Glass 的官方 Google+ 上,他们说到:

“无论你想要在机场找到你的登机口,或是寻找奥斯汀最好的咖啡馆,还是在纽约预定一个双人间,Google Glass 都能帮到你。”

看起来,按照这种发展趋势,Google Glass 今后将会取代旅行社和导游的位置。Google 前不久收购了 Quest Visual,这个团队开发了一个实用实时的翻译软件 Word Lens。在未来,Quest Visual 的技术将和 Google Translate 广阔的语言覆盖面和翻译能力结合在一起。

World Lens

Lens 有镜头之意,体现的是人的视角,Google Glass 正好就是这样的设备,Word Lens 正是利用设备的镜头来进行所见之物的翻译工作。简而言之,通过 Word Lens 应用,Google Glass 可以将视线内的字符替换成想要的语言,类似于一种增强现实功能。这也意味着,造成各种交流障碍的语言壁垒被 Google Glass 砸开了一个大洞。

而 Google 翻译的终极目标则是终结人类语言的壁垒,和现代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泰斗人物 Frederick Jelinek 的玩笑名言“我每开除一名语言学家,我的语音识别系统错误率就降低一个百分点”类似,Google 翻译团队十分倚重算法和数据,但是几乎没有语言学家。

消灭语言壁垒无疑是数字化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算法和数据,以图像、文本和语音等各种形式存在的语言在今后的计算设备中将不存在差异。

同样是和博物馆的艺术品相关,Google 在此之前还启动了一个 Project Art 项目,旨在为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艺术精品拍照记录,留下 70 亿像素精细度的图片。

以梵高的名作《星空》为例,Project Art 提供的图片精细度令人惊奇,下面两幅图中,上图是下图红色小框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fangao

2013031

Google 这种把现实世界数据化行为还有很多,包括在 4 月份在 Google 街景中添加的“时光回溯”功能,借助这个功能,用户可以在 Google 街景中看到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状况,比如巴西世界杯主球场的建设历程,日本 2011 年海啸前后的灾区的鲜明对比。

JapanEarthquake

可以看到,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Google 正从多个维度记录现实,转化成服务器里存储的数据。

关于数字化的想法,我想许多人也会想到《龙珠》中可以显示战斗力的眼镜,不过依靠 Google Glass,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多,去年年底在汉堡举行的 Chaos Communications Congress 黑客大会上,24 岁的 Balaban 和他的创业公司 Lambda Labs 计划发布一款未经授权的 Google Glass 应用 FaceRec。

FaceRec 能通过定位坐标整合数据,从而让佩戴者获悉自己何时何地所看到的何人何物。在这个应用的成熟阶段,运用面部识别技术,只要看到某人,便可知晓他的姓名,职业等个人资料,堪称加强版的《死亡笔记》中的死神之眼。很明显,这个黑客应用涉及到了严重的隐私问题,好在因为资料库和 Google Glass 运算能力以及续航时间的短板,FaceRec 暂时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严格地说,FaceRec 只是借助了 Google 出品的硬件,其行为不代表 Google 官方,Google 也表示,只有当能够保证他人隐私权不被冒犯的机制出现时,此类功能才会被开放。但是它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地球在被数字化的同时,他人也是如此,我们在社交网络上上传照片,分享生活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点一滴数据化自己。

试想一下,有了 FaceRec 这样处于灰色地带的隐蔽面部识别应用,就应了那句话,世间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只需一眼,他人的各种信息就在眼前,人人都可以善解人意。那时候,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大号的“世纪佳缘”。互联网中的各种“门”事件已经告诉我们,隐私问题日益严重,而更新的设备,更智能的搜索引擎,更活跃的社交网络,更多的数据资料会进一步恶化这个问题。

由此看来,英剧《黑镜》那样对于未来科技的讽喻并不是幻想。

从博物馆的文物,到造成隔阂的语言壁垒,再到地球各个地理位置的过去现在,还有我们每个人的信息,正在被 Google 处理成数据,以数字化的形态存在着。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