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反腐“药”医治“处长经济”“科长经济”

作者:向秋

两会内外,网上网下,不只一人感慨:要想经营好企业,首先要“经营”好部门;“经营”好部门,必先“经营”好处长。不少人把这种“经营”归纳为“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现象。(3月11日新华网)

所谓“处长经济”“科长经济”,是指在科长、处长层面发生的权力寻租,有行情和价码,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处长经济”“科长经济”以谋取私利为目的,实质上是“权力经济”,本质上是“腐败经济”。既然“处长经济”“科长经济”是“腐败经济”,医治它们需用反腐这道“药”。

一是保持高压力、零容忍。“处长经济”和“科长经济”现象都有共性,那就是职位不大不小,但处于权力运行的关键位置——虽不拍板,但具体经办;虽不是部门一把手,但一把手的所有指令都得靠他们执行;虽没有进入决策核心层,但在材料审核等方面绝对是“人微”而“言重”。“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直接损害群众和企业生存利益或公共利益,并可形成小官大贪,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因此,对“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现象必须保持高压力、零容忍,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烈震慑,真正使“处长经济”“科长经济”失去市场。

二是坚持“瘦身”和透明并行。“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处长、科长们掌握了太多的权力而且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握行政审批和处罚权的个别处长、科长们,有时像拦路虎,对吃拿卡要这一套运用得非常娴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有时一个处长或一个科长,利用手中的权力,就能导致一个项目拖很长时间,或者把项目拖黄了,甚至让企业债台高筑,把企业直接拖垮了。防止发生“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现象,需削弱和约束他们手中的权力。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尽量减少审批。另一方面,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中,要改善审批的过程,让审批透明,让审批受到监督。通过审批的公开透明、群众和媒体的全面监督,给“处长经济”“科长经济”以致命的打击。

三是纳入反腐体系统筹考虑。“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现象反映处长、科长岗位权力边界模糊、自由裁量权过大,要通过完善制度,明晰处长、科长的岗位权限,压减权力空间。“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现象是“县官不如县管,官大不如管大”封建思想残余的表现,要加强教育管理和廉政文化建设,增强他们对腐朽思想文化的“免疫力”。“上梁不正下梁歪”,既要治理“处长经济”“科长经济”,也要治理“厅长经济”“局长经济”,要使所有的“腐败经济”都无处藏身。

总而言之,要用反腐“药”医治“处长经济”“科长经济”,让处长、科长们回到依法行政、合理行政上来,从而达到廉洁行政的目标。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