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生态红线筑牢四川“生命屏障”

作者:山西雪

2014年2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2月20日四川新闻网)

四川是全国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四川人民拥有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不甘人后的追逐探索精神。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四川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四川将紧紧追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牢牢把握时代变化革新的命脉。率先着手划定生态红线,为环境保护和人民生命健康筑牢“生命屏障”,是顺应革新潮流,更是彰显改革亮点。

这次全会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完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科学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建立耕地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其中涉及到生态保护的内容占了4条,包括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及完善生态经济发展机制。每条分量都很重,是历次改革中最多的,足以看出四川此次全面深化改革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划定的生态红线势必成为环境保护的铁线,成为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线。

生态环境保护是最基本的民生,呼吸清新的空气更是群众最基本的权利,近一年来北京雾霾以及全国各大城市雾霾问题已经到了非治不可、刻不容缓的地步,划定生态红线,对破坏红线者无论是谁都零容忍,大气治理中涉及到的几大方面: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扬尘、秸秆焚烧等带来的雾霾,一项项抓好落实。那么降低PM2.5浓度,治理好雾霾将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笔者认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坚持铁心保护、铁腕治理、铁面问责,使红线成为不能踩、不能碰、更不能逾越的“高压线”,从而为四川构筑一面牢不可破的“生命屏障”。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