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执行政策“走样变形”如何承载得起群众信任?

近日,记者根据群众举报,到海南临高县和舍镇龙贤村进行调查。村民吴潘(化名)从2010年开始申请低保,3年来每次申请均被拒绝。“低保指标都在村干部手里。”吴潘说,“其他人说申请低保要给村干部有所‘表示’,但家里穷实在拿不出来。去年孩子打工回来,带了些礼物送给村干部,今年才领到低保金。”多位村民反映,村干部会告诫已领到低保的人不要对外声张,否则明年将不再批准申请。(3月21日 人民网)

“低保”也称最低生活保障,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政府为保障城市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按其公布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居民实际收入之差进行差额救助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从申请标准来看,只有均收入低于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才有资格拿到低保名额。就这两点来说,低保应是政府的良心和责任,承载着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而如何让有限的低保份额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直接关系着民生,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

而在海南临高县和舍镇龙贤村,不“表示”就申请不到低保的现象让原本“扶弱”的惠民政策完全“走样变形”!一名村干部表示,“能否取得低保资格,关键环节取决于村委会。”像这样,因掌握审批权利,进而借此向群众索要“礼物”的怪象实则是权利的变相寻租!“低保”已经彻底成为某些村干部借机敛财的工具!这样的低保已经与政府本来的意图南辕北辙!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村干部”或许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干部,但对于群众来说,掌管着整个村的大小事务,甚至是一些政策最终的审批者、落实者和推动者,那他就是“群众父母官”!像海南舍镇龙贤村这样“走样变形”的低保又如何承载得起群众的信任?

“走样变形”的低保让真正有困难人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反而让一些不困难的人“富上加富”,实在不该!而作为一名为低保“资格”把关的村干部,将“礼物”大小作为“资格过关”的考核标准,如此滥用权力,伤害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还有整个政府公信!

如何让惠民政策毫不走样地到达基层,传递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感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应是对当下所有干部能否在巨大诱惑面前保持定力的巨大考验。因此,对于干部本身来说,应该加强党性修养,在名利面前抵住诱惑,在是非面前站稳脚跟,不随波逐流,不该拿的拿了,不该要的要了,避免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同时,相关职能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于违法犯罪干部,一旦发现,绝不留情。

(文:圈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