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让公车的轮子在预定的轨道上行驶

《指导意见》还要求严格执行《成都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借用、占用下级单位和其他单位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的车辆,非公务活动不得使用公务用车。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登记、统计报告和统一调度制度,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单车核算、公示和集中(定点)停放规定。(《人民网》,3月24日)

规范公务用车一直都是走在改革的路上,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都“说的说”、“行的行”,没有落实真正下硬指标执行,此次《指导意见》严格规定了非公务活动不得使用公车,用硬框框把公务用车装进了制度的笼子里。深化了公车改革,真正要遏制住“车轮上的腐败”。

公车腐败浪费触目惊心。从干部成长角度来说,公车腐败滋生了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腐败诱导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公车腐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助长了领导干部的不正之风,抹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造成了党群干群关系的疏远和脱节。因此,可以说公车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公车私用”是多年来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被称为“车轮上的腐败”,少数领导干部连探亲访友,接送小孩等,都使用公车,严重违背了党的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要想有效治理“车轮上的腐败”,除了完善监督机制和渠道,更应该在推动公车改革方面做文章。只有将公车消费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车私用。

公车理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中驾乘人员往往不计成本,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就用公车。再加上用公车办私事绝大多数是个人不必付任何费用,造成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车辆。如此说来,公车治理势在必行。

(文/孙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