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清儿:省纪委书记为何多是“异地空降”?

中青舆情监测室根据官方公开信息,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后发现,与前一任省级纪委书记相比,现任省级纪委书记有更多的人具有组织人事系统和政法系统的工作经历。异地调任或中央空降任职的省级纪委书记的比例,也从前一任的38.7%,上升至现任的64.5%。(《新华网》,3月13日)

纵观现任31省份的纪委书记,年龄、人数都基本持平,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近三分之二的省纪委书记都是“异地空降”,女性书记的比例有所提高,来源也更广。

首先,出自纪委、组织部门、政法系统的人数明显增加。众所周知,人事腐败是典型的腐败现象,而纪委书记熟悉组织人事工作,有利于预防查处人事腐败。与此同时,对于腐败官员的处理最后需要移送司法机关,而纪委书记具备一定的政法工作经验,有助于反腐制度化。

“异地空降”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当前形势。为了磨练领导才干,增加自身阅历,我国一直沿袭官员“异地任职”的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摆脱人情羁绊,防止产生血缘关系网,形成“宗族权力”;另一方面,多地多方面的任职经历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基层实情,借鉴各地经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异地空降”有利于打击腐败现象。长时间的工作经历,当上省纪委书记的人选必定认识很多部门的领导,工作交叉、职权范围内的领导一旦“犯了事”,处理难度可想而知。“力度过重”显得薄情寡义,不留情面;“力度过轻”又不能彰显打击力度,一味的隔靴搔痒非但起不了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容易形成“不正之风”,让某些官员误以为“无伤大雅”,继续“横行霸道”。

“异地空降”更有利于静下心来做实事。身在异地,家庭、亲人都远在他乡,少了“后顾之忧”,定能全心全意沉下心来做实事。为官者不怕“偷懒”,就怕“认真”二字。懒一点可能做的事不够多,不够深,可一旦“认真”起来,就有“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魅力。

总之,“异地空降”并非坏事,无需黯然神伤。

(文/凌清儿)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