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清儿:防“新三公”,将权利关进“制度牢笼”

随着反腐进入“治本攻坚”深水区,该如何擦亮反腐利器?怎样织密制度铁笼?2014年全国两会新华社首推的“微信访谈”,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公权、公产、公信等领域出现的“新三公”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新华网》,3月4日)

随着“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反腐倡廉进入“治本攻坚”深水区,防“公权”谋“私利”,防“公产”变“家产”,防“公信”变“失信”的“新三公”现象渐渐浮出水面,成为新一轮“反腐”的主要问题,公权、公产、公信等领域出现的“新三公”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官不大,为何能如此霸气?有些为官者,虽然官职卑微,却能在官场“翻云覆雨”,仅仅是因为手握实权。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修房、结婚等大事儿,他却能变着花样儿的不批准。不是手续不完善就是哪个步骤不对,滥用权力设障碍早已是“隐形规则”,当真应了那句“有钱好办事,无钱难上天”的古话。对于企业也是如此,办个行政许可或年审不是抓着小瑕疵不放就是反复折腾,“揪着小辫紧折腾”早已是家常便饭。

土地本就是国家所有,可为了敛财,竟堂而皇之的将“公产”变“家产”,几百万元一亩的土地竟以区区几万的廉价转手相赠,这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一旦“公产”失去了有效监督,就可能给各种“乱花钱”行为留下空间。本属于群众的利益,却进入了个人的腰包。

“公信”本来是安抚民心的一种方式。只有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消除群众的顾虑,也是树立政府公信最有效的方式。今年,虽然各部门纷纷晒出“权力清单”,可公众也难免担忧:公开会不会“晒”的不全面、“亮”的不彻底,甚至是到了地方,会不会掺杂“部门利益”走了样?群众的种种担忧并非妄加揣测,而是曾经上演过的尴尬事实。在不少地方,信息公开仍是避重就轻、遮遮掩掩、做表面文章,信息公开的效率和质量还不令公众满意。应主动公开的信息“要么不公开、要么不全面公开、要么不及时公开、要么公开了难以查找”,这都是当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今年,“公权、公产、公信”新三公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应提高警惕,做好反腐倡廉的同时更要有效防止新问题的产生,真正按章办事,将权利关进“制度牢笼”。

(文/凌清儿)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