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成“龙”还是成“虫”,谁能做主?

作者:唐糖糖

有人说给多钱干多少事,但是大学生村官不一样,他们的工资只有公务员的一半甚至不到,但是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甚至更加的“杂、乱、多”。找到一个五年的“老村官”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付出,平时的挣表现,就是为了各种考试之前能够多请几天的假去复习准备考试。

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呼在现如今的说法当中包含着无尽的讽刺和意味深长的叹息。为何笔者要这样说呢?纵观现在中国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膨胀,高校收生比例是越来越高,只要是你坚持读完了高中的毕业生,巨大部分都是可以上一所高校的。先不论这是一本二本还是重本,光是看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仗。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由来,很多人会与在过去数十年间的知青下乡相互结合在一起,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基层就是干着和当年知青下乡所干的事情是一样的道理。虽然笔者是不会有什么否定之词,但是大学生志愿者更多的哦意味还是在缓冲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路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样的做法无非是从正面的影响力出发的,但是换来的到底是何种效果呢?这就是需要时间的验证了。

对于大学生村官在网络上的所发出的“求救”信号,笔者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笔者可否用“弱势群众”一词来代替呢?其实在大学生毕业者当中,真正的佼佼者是不会选择做大学生村官的,因为他们的优秀是不需要让基础来证明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的,都不会是能够到达基础,然后真正意义上的让农村基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正如开头所讲的,有些真的就是来过渡一下的,良好的表现只是为了换来一个机会而已,一个可以脱离这里的机会而已。那么这样的情况还是少数吗?绝对不会的。以目前的每年国家所招聘的大学生志愿者下基层的人数来看,是逐年递增的,所以这样的类似情况还是会接连发生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耗费在了这个服务基层的岁月里面的。有的地方是三年到期,有的地方是四年到期,这样的日子是有尽头的,但是最美好的年华已逝,还有什么可以留念的呢?笔者所知晓的就是一些服务期限到了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男的就选择了再就业,女的就选择了嫁人生小孩了。这样的机会到底能够给他们创造什么呢?

无可否认,有的大学生志愿者确实是利用上了这个机会,他们自己创业,自己努力向上爬,但是这样的例子绝对是少之又少的。满天繁星,看到的永远是最亮的那几颗而已。对于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的机会,到底是有多少人是珍惜的呢?无从而知。

现在是开年没过几天,关于这里面的话题那就是可丰富了。年终绩效的发放对于村官来说,那是致命的硬伤的。难道是他们工作没有完成到位吗?当公务员能够百分之百的拿到手中的时候,对于村官来说只有百分之三十,拿着的还算幸运,没有的还不敢吱声。这样的体制,是在锻炼大学生志愿者吗?笔者确实不懂。

本来的好意在时间的推移当中,渐渐的变味了,早已不是当初的宏伟蓝图,那是不是就应该立马纠正呢?少数者的呼唤是不够的,更多的苟延残喘的人,应当加入到其中来,看看什么才叫做“改革”。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毋庸置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