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蓉:让“亲民秀”真正亲民爱民

什么样的“亲民秀”才有解释力、说服力,不容易招质疑?这是所有想“秀”而未“秀”的官员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个“亲民秀”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难,亲民他就是亲民而不能去“秀”,因此建议干部放下“尊严”,放下“官架”,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诚心诚意了解民生疾苦,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新京报网社论2月11日)

亲民就要爱民为民:亲民活动能否让群众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对民怨较多的问题有所回应、有所推动。如果真的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哪怕解决一件,都会赢得群众的赞扬。相反,如果对已经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就很难得到群众认可。因此,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就是亲民爱民。而不是为了亲民而亲民,让群众在新闻媒体上看到领导干部的“亲民秀”——扫扫大街、扫扫雪、公交、桥上的“偶遇”、春节送点慰问品的“秀亲民”,真正亲民爱民要对群众常怀要有敬畏之心,在利益面前多为群众想想、多为群众做点事,用自己的真情打动群众、感染群众,让群众自觉地信任我们,形成干群良好互动的局面,这才是亲民而不是“秀”。

亲民爱民的重要性: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然这句话乍一听觉着十分的富有调侃的味道,但是仔细想想,确实折射出了某些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亲民爱民形象问题。作为在基层工作的基层干部,怎样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应该是我们时常思考的问题。我们首先思想层面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带着热情去工作、带着感情服务群众。爱民不能光只停留在口号上,更要注重落在行动上,光说不做嘴把式,光做不说假把式,又做又说才是真把式。爱民之心是这样显现出来:深入群众,了解真相,明白群众所需所想,要抓住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在掌握社情民意、理顺群众情绪方面下功夫,在协调各方利益、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下功夫,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像这样在群众中开展工作时才能成竹在胸,这才是亲民爱民的重要之处。

亲民爱民要带上笑脸: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与群众握手拉家常,总能看到一张发自内心的笑脸,让人们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中央领导人亲民爱民的作风。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领导干部在群众心里总是一副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的形象,这种表现实际上是拉大了与群众之间的心里距离。不能老让群众感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党员干部在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时,带上笑容话语亲切,才能真正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群众的想法才会在轻松的倾诉中表达,困惑才会在深入的沟通中消除,情绪才会在真挚的交流中理顺,努力把话说明,把理讲透,怨气才会在有效的疏导中化解。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给群众一个不被质疑的“秀”的理由,才能让这个被广大群众质疑的“亲民秀”真正回归本义,问心无愧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曾丽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