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走”的出成效,还需“三要三不要”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店里来吃包子。”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庆丰包子铺月坛店店长贺媛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时,还是显得很激动, “一抬眼,进门的是总书记。”昨天中午12时20分左右,与往常一样在就餐高峰时间在店内招呼客人的贺媛丽,碰到了一位特殊的顾客——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人民网  12月29日)

习总书记这样亲民近人“暖心”的举动不仅深深打动了广大普通老百姓的心,也是为我们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对“走基层”作出了亲身示范,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新要求,也提醒了我们领导干部应该比对自己的实际作出深刻反思。

作为国家总书记,都能这样亲近于民,那么,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人民公仆,又该如何寻找正确的工作方向?如何打破日常“坐、等、说”的工作常规?坐,即成天坐在办公室,等,即等着群众来反映,说,即群众问到才说。

笔者认为,在中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领导干部要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求,还得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把“坐、等、说”的死板工作态度切实转变成“走、访、问”,走,即“走基层”解难题,要走出办公室,深入下基层;“访”,即访实情,要主动走访群众,切实了解群众需要;“问”,即问所需,办实事,要转变“群众问,我才说”的工作作风,要主动询问群众所需所求,才能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惠民生。笔者认为,只有领导干部的感情要下去,情况要上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思考要下去,思路要上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把思路变成行动;责任要下去,信任要上来,让群众看到干部的担当,而不是简单的走过程走形式,“走基层”,才能走的“知民意”,走的“暖民心”。

那么,领导干部该如何把服务送到基层去,扎扎实实的做到“走基层、知民意、暖民心”呢?还需我们从以下方面做出深思,坚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领导干部去傲气不要涨脾气。领导干部因长期坐机关办公室,平时处事讲规格、讲排场、讲气势,个人“英雄情结”膨胀,导致部分领导干部高傲自负、看不起人、盛气凌人等现象。这样既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违背,又影响领导干部自身的发展。要深入下基层,着实出成效,就要磨砺干部自身的品格,要心中装着群众,要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多听群众讲,多说实在话,真正把群众当家人作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贴心人。

二要领导干部用真心不要存私心。只有领导干部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将“走基层”当做是“走亲戚”,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做好群众的贴心人。要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知心朋友,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切实走下去,将干部、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用百姓的笑脸来检验工作的满意度,而不要把走基层当做是一场“秀”。

三要领导干部多用腿不要只用嘴。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干部们只有多走、多访、多听,才能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才能踏实当好“躬行者”,才能收集到准确的一手信息。领导干部要走向有困难的地方、有矛盾的地方、存在问题的地方以及任务压力大的地方,要真走不能假走。只有多“走”才能走出“问题”,走出“实效”,走出“境界”。只有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才能给基层群众带来直接好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切的为百姓排忧解难。

笔者认为,“走基层”确实不是一场“秀”,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三要三不要”,常用脑、多用心、勤用腿才能“走”的“知民意,暖民心”,才能“走”出大成效。

作者:葱花汤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