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起诉知乎,这场跨界掐架你看懂了吗?

吃瓜群众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尤其是摩拜起诉知乎这种强强对抗的互联网大戏。5月18日,@北京海淀法院 通报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起诉知乎侵犯名誉权,一时间网络炸开了锅,有人庆幸、有人慌张、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落井下石。

事情还要回到5月11日,网络各平台大面积流传“摩拜ofo被曝贪腐上亿!共享单车沦为捞钱平台?”。早前,ofo前员工爆料,ofo从高层到基层贪腐现象严重;而后,在知乎平台“如何看待摩拜单车的成本高达6000元?”问题下,某匿名用户毫不隐晦地指认摩拜高管洗钱、贪污。大量媒体、自媒体截图转发,并冠以吸睛标题。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起诉知乎,这场跨界掐架你看懂了吗?

11日,@摩拜单车mobike 发表声明控诉网络谣言恶意诽谤,表示已向警方报案。

18日,@北京海淀法院 通报后,@摩拜单车mobike 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诉讼诉求之一是平台方提供造谣者详细信息。

16分钟后,@知乎 回应声明,表示知乎无权将用户隐私信息转交给他人,需司法机关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清博舆情监测系统(免费、每两周迭代的舆情系统、近20000用户的选择,yuqing.gsdata.cn)监测“摩拜起诉知乎”,数据获取时间段为5月19日14时至17时,舆情大屏集中显示关键信息,动态呈现、一目了然。情感属性图显示,舆论负面情绪较高,占比45.67%,在新媒体环境整体向好的情况下,网民对谣言的耐受力越来越低,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27.42%的正面情感主要来源于舆论对摩拜法律维权的支持。媒体分布图中,网页占比高达67.2%,各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司法领域的垂直网站均参与报道;微信平台占比22.1%,由于摩拜明确谴责自媒体文章传谣,掀起了不少微信讨论。

匿名机制助推热点事件的爆发,客观上也助长谣言滋生。匿名性作为网络社交平台特征之一,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某些热点事件的爆发,知乎的匿名功能上线后,也导致知乎成为了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引爆地。最典型的案例如此次摩拜单车被指高管腐败,此前,阿里巴巴中秋节月饼门事件也源于知乎上的一个匿名用户的曝光,后才在微博上引发激烈争议。

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

匿名规则无疑让知乎及其他社交平台在活跃度上大大提高,人们通过匿名功能,此前不敢随意分享的秘密或隐私,通过该功能均可随意发泄,即便是造谣传谣,也会在平台的规则下,个人信息不会被随意暴露,甚至因网络传谣成本低,也不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因而客观上助长了谣言的滋生。

如“爱范儿”在文章《知乎被告,摩拜索赔 10 万元》中列举的案例,即国内某知名社交软件上曾出现过这样一则爆料:北京一 IT 大佬被抓,关键词:「朝阳区、CEO、很瘦」。

就是这样一则语焉不详、含糊不清的爆料却掀起了一阵颇大的舆论波浪,微博舆论场中,网民纷纷猜测谁是当事人。后史玉柱、周鸿祎两位IT 大佬迫于无奈发博自证自由,搜狐ceo张朝阳甚至在当天下午专门拍视频自证。

目前,此种不负责任的网络传谣,仍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时上演,甚至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值得高度警惕。更多知乎解读:www.yangfenzi.com/tag/zhihu

知乎和摩拜立场一致,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应有权利和义务。摩拜起诉知乎,看似是掐架,实则处处透露出和谐的旋律。

18日的摩拜声明中,摩拜表示在第一时间根据知乎的投诉流程对诽谤言论进行举报投诉,当晚知乎就及时受理并进行处理。双方表现得有礼有节,摩拜没有盲目“手刃”知乎,而是走足流程进行投诉,知乎也礼尚往来,及时受理且有所行动。

摩拜起诉知乎最大的诉求就是获得涉嫌造谣者的详细信息,之所以起诉知乎平台而非个人,也是有先例可证的。知乎曾作为原告起诉微博营销号“知乎大神”,在法院要求下从微博获取了被告人的个人信息。平台方保护用户隐私是基本底线,法律途径对诉讼双方来说是相对双赢的策略。

而面对摩拜的声明,知乎回应也是不卑不亢,多次强调依法行事。首先,在法院主持下双方交换初步证据;其次,平台保护用户隐私合法合规,除非司法机关提出明确要求,否则不能满足摩拜的诉求;最后,知乎将在《网络安全法》的施行下,进一步落实实名制,更好地服务于司法机关的办案需要。

目前来看,走法律途径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摩拜可以伸张自己的维权正义,知乎方面既不会因随意披露用户隐私而陷入公关危机,也不会因包庇造谣者受到道德谴责。同时,此事或许能发挥示例作用,警醒那些擅长低成本无责任造谣的匿名者。
【文/清博研究院 清博舆情(微信ID:web_idea)】

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摩拜声明原文:
关于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女士起诉知乎一事的说明:

1、5月10日晚19点左右,摩拜单车注意到微信公众号为“李安嶙”的自媒体发布一篇文章,引用来自知乎某用户的一条评论,毫无根据地诽谤、中伤包括胡玮炜在内的摩拜单车管理层。摩拜单车第一时间依据知乎的投诉举报流程,对该诽谤言论进行投诉,并在当晚得到知乎方面的及时受理和处理。
2、此后,仍有数百篇自媒体文章、网站无署名稿件大肆传播上述“知乎用户评论截图”,误导舆论、损害摩拜单车商誉及管理层名誉。
3、为维护个人名誉和公司合法权益,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女士已保留相关证据,并于5月12日通过正规法律诉讼流程,对该用户评论发出的平台提起诉讼,诉求之一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平台披露该用户及其造谣行为的详细信息。
4、摩拜单车坚决反对一切造谣、诽谤行为;对于任何恶意造谣诽谤的媒体平台、公众号和个人,摩拜单车将坚决采取法律行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知乎声明原文:
有关“摩拜单车创始人起诉知乎”相关事宜,知乎方声明如下:

5月10日当晚,知乎接到被侵权方依照上述流程所提交的侵权投诉。根据被侵权方提供的具体资料,在确认该内容的确侵犯了企业合法权益后,知乎于当晚对该回答内容进行了处理,设置为「建议修改」状态。今天下午4点,在海淀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已完成了初步证据交换工作。

一直以来,知乎都不欢迎侵权、谣言、诽谤类信息。我们也从未借助自有渠道主动传播或间接鼓励过任何谣言和及疑似诽谤内容。遇个人及品牌正当、合法权益被侵权的情况,权利人可通过「举报」功能及侵权举报邮箱进行投诉,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处理。

同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是知乎平台的义务。因此在未接到司法机关要求前,知乎无权将用户个人的隐私信息转交他人。如后续司法机关基于案件案情提出明确要求,配合司法机关工作也是知乎的应尽义务。

遵循即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要求,知乎将在近期进一步强化帐号实名认证。 基于「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经过实名验证的用户,可在前台选择实名或匿名形式展示。如因发表的内容引发纠纷,知乎将配合司法机关依法提供用户信息。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清博舆情:敏感事件在知乎上的演变特征及抢占舆论制高点的原因

➤ 贴吧事件和错失知乎后,百度最该投资或者收购今日头条

➤ 为什么知乎会成为“魏则西”、“雷洋”等事件发酵的温床?

➤ 魏则西事件后,辱骂马蓉宋喆心疼王宝强 网络舆论暴力的几大表现

➤ keso:共享单车这桩生意 打车软件大战之后ofo与摩拜的对决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起诉知乎背后的三大焦点,听听律师怎么说说道: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摩拜被曝内部贪腐事件日前有了新的进展。5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官网消息显示,因认为知乎平台上发表的帖子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将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即“知乎”经营者)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目前,海淀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官网消息显示,胡玮炜称,2017年5月9日发现一名匿名知乎用户以所谓“爆料人”的身份在被告经营的知乎网站上关于“摩拜单车”话题中排名第一的问题下发布造谣网贴。其后,知乎平台“摩拜单车”话题下又进一步出现如“你如何评价摩拜、ofo高管们集体贪腐的问题”等侵权网帖。

    胡玮炜称,网帖发布第二天起,各网络自媒体和网站平台便开始大量出现标题如“网曝摩拜惊天丑闻:胡玮炜、王晓峰吃回扣贪腐数亿”等后继侵权网文,极其一致地引用以上所谓知乎网友爆料、大肆污蔑原告等摩拜创始人及高管“卷入贪污丑闻”、“贪腐上亿”、“吃回扣”、“触犯刑法”等。

    胡玮炜认为,上述毫无事实根据的造谣、污蔑行为情节极为恶劣,给原告个人的名誉及摩拜的商誉均造成了惨重的、难以挽回的损害,依法已经构成了利用信息网络侵犯原告名誉的重大侵权行为。因此起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披露侵权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并赔偿损失10万元。

    根据胡玮炜的起诉,其要求知乎披露侵权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合理合法?知乎对在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和言论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法院对此将会如何审理?记者就此采访了广东文佩律师事务所主任梅春来。

    此外,这场由匿名曝料引发的官司让不少目光投向了知乎的“匿名制度”上,记者调查了解到,该平台的“匿名制度”在网络上引起不少争议,有互联网业内人士指出,知乎如何让“匿名制度”真正保护人们的畅所欲言,但又不沦为网络暴民的武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焦点一:胡玮炜要求知乎披露涉嫌侵权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合理合法?

    梅春来表示,根据国家网络管理部门的要求,网络平台应当对注册用户采取实名制,注册用户可在前台使用昵称,但平台应该掌握注册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若平台核实了信息披露的正当用途和理由,或者涉及相关司法诉讼,平台有义务披露涉案用户的信息。

    焦点二:知乎对平台上发布的言论和信息承担怎样的责任?

    梅春来表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有责任审查其提供内容的合法性,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查判断该信息是否存在侵权或者非法诋毁他人的情形,若被侵权方提出要求删除该侵权的内容,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有义务协助的。如果拒绝删除,则被视为涉嫌和内容发布者共同构成侵权行为。“如果履行了这个义务,责任就是内容发布者的,如果拒绝的话,被侵权人可以起诉该网络平台。”记者从知乎的回应中发现,知乎在确认该用户发布的内容的确侵犯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后,对内容进行了处理,设置为“建议修改”,而并没有删除。

    焦点三:法院对此将会怎样处理?

    梅春来表示,摩拜胡玮炜起诉知乎,是因为知乎拒绝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以便她可以进行维权,这被视为共同侵权。法院的受理可以证明披露信息的正当性,法院接下来或将会开具调查取证函件或是补充材料的函件,要求平台提供注册用户的身份信息。他认为,摩拜对知乎的起诉合法合理。

    另外,记者查阅了解到,通过知乎匿名“曝料”而影响他人名誉的事件已经不止一次。

    2016年8月,丁香园CTO冯大辉离职后,有个自称丁香园员工的人在知乎上匿名曝料称,“冯大辉不是一个合格的 CTO,不写代码不做Code Review,主要精力在发微博运营微信公众号上……”这引发了创投圈一起大站队事件,对冯大辉和丁香园双方都形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随后冯大辉在各种渠道进行了回应和解释。

    2016年7月13日,知乎上有一则匿名爆料帖,直指罗永浩和锤子内部在锤子T3、坚果2以及Smartisan OS 3.0在产品路线图上,高管之间,尤其是罗永浩与高管之间的分歧、矛盾。短短1个半小时,该回答已经获得了1800多个赞,该爆料还涉及了原锤子科技CTO钱晨离职的内幕。这个匿名爆料引起了钱晨的注意,他在微博中愤怒地作了回应。

    另外,记者也在网上搜到普通用户的举报,指出知乎对于诽谤诋毁内容的投诉没有受理、没有作出反馈。据了解,知乎有设立针对涉及到诽谤、商业机密的匿名爆料的投诉处理。记者也给知乎相关负责人发送对这类情形如何处理的采访请求,截至记者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认为,匿名带来了自由,但是没有约束的自由,却是灾难。在社交场所的言论,特别是涉及到利益相关部分,就有立场就会有企图,躲在匿名功能背后的造谣,成为避免不了的情况。能保护人们没有枷锁的畅所欲言的匿名制度,同样也能够成为网络暴民的武器和堡垒。知乎式的匿名社交,这把能成事也能惹事的双刃剑如何用,如何在保护用户和刺伤用户之间寻找平衡,需要平台的大智慧。

  2. 王冠雄:多项核心数据ofo领先,共享单车进入用户争夺新赛点说道:

    共享单车之火的燎原之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向众多“小风口”一样过去。反而由于共享单车本质上的刚需解决优势与资源配置合理性,把整个市场持续打开,甚至进入了生态化、平台化的互联网经济新模式当中。

    随着整个市场的持续开放,到底如何有效引领共享单车市场进一步释放潜能;如今的共享单车之战到底争夺的是什么;哪家品牌在如今的战场中更有可能胜出,都成为了媒体与评论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数据才是唯一不会说谎的指标。只有理性可观地综合了多项数据,才有可能透彻认识共享单车这个迷雾中战场的真相。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2017年的最新数据,一同走进共享单车之战的解答。

    【2017Q1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迎来用户争夺关键期】

    随着2016年的火速蹿升和用户认知铺开,进入深度争夺市场的2017年,共享单车的战略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但与大部分所谓“风口论”者想象的不一样,共享单车并没有快速消退热情,关闭新玩家的入场通行证。反而进入2017之后,市场数据告诉我们整个市场更加热络了起来,新玩家和新模式、新产品还在源源不断地洗刷着市场供需结构与用户认知。

    根据Trustdata发布的《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17年Q1共享单车整体日活跃用户飙升了6.5倍,峰值用户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00万。

    整个3月,共享单车新增用户首次突破千万(1093.5万),月活用户数也突破2000万,环比增速超过100%,3月日活用户峰值达到了581.8万。同时根据报告预测,全网用户覆盖率呈快速增长态势,一线城市用户规模已与出行用车持平,二三线城市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这说明了,共享单车目前依旧享受着,并将长期为用户增长红利所加持。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基本认知和付费意愿已经形成,接下来的主要争夺点将集中在对深耕用户群落的争夺上。

    而另一份数据报告,iiMedia艾媒发布的《2017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则预测,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12.3亿元,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将达102.8亿元,增长率为735.8%,2017年用户规模将达2.09亿人。

    从中可以看出,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而目前这个关键时期可以被看做是进一步爆发的跳板期。因此目前的市场渗透率、用户基数和用户粘度,就形成了下一步市场深度争夺的基础砝码。而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些关键数据中,ofo竟然全面占据了整个市场的榜首位置。

    【多项数据ofo领先,昭示共享单车市场排位】

    我们再来看一下市场竞争方面的相关数据,了解一下在真正关键数据上的各家表现如何。

    猎豹智库《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APP排行榜》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行业,ofo活跃渗透率排名第一。另外,极光大数据《2017年4月APP风云榜》数据显示,中国APP市场渗透率方面,ofo排名总榜第86位,位居共享单车行业第一。

    用户增速方面,Trustdata4月数据显示,ofo新用户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领先友商,新增用户数量也领先同行业。极光大数据也显示,ofo4月新增用户为1830万。

    另根据iiMedia艾媒发布的《2017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ofo在用户使用偏好、用户粘性指数、用户使用满意度等多维度数据方面都领先于同行业。举例来说,用户品牌选择偏好上,ofo以40.8%的用户偏好占比位居第一;粘性指数排行中,ofo以7.4分居于首位。

    用户粘性这组数据体现并非孤立的,比如根据权威数据报告机构艾瑞5月发布的共享单车市场周度数据来看:ofo周度日均独立用户达439.82万,并且ofo日均独立用户数是第二位的一倍之多。同时,ofo用户周度日均总使用次数高达2561.13万次。

    从这几项数据中不难发现,ofo在市场渗透率、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和用户反复使用度这几个关键数据上都遥遥领先于行业竞品。

    在共享单车度过了概念推广的第一阶段后,2.0时期的共享单车将主要在用户的数量、使用频次和认同心智上展开新一轮争夺。而这些数据目前ofo都毫无疑问地保持着领先,或许,这也昭示出未来共享单车生态化、平台化阶段的市场排位顺序。

    【高频、高粘度是未来钥匙,共享单车排位战直指生态战】

    我在很久之前就提出了“入口级产品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任何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都是以一种需求、一个优势或者一个亮点打开了一个广泛的入口。这个小的入口可能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互联网产品与用户生态的加持下,入口却可以快速通入到背后广泛的市场空间当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阿里电商、腾讯社交莫不如此。

    而对于共享单车产品也是一样,占据了足够的使用心智和用户契合度之后,共享单车品牌很可能会成为用户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就为整个产品进入生态化与平台化打下了基础。各种玩法、功能甚至电商连接,都可能在共享单车这个生活中的高发场景中打开,通向物联网时代大生态矩阵的未来。

    但这个未来必须以足够的用户忠诚和市场渗透率为基础。今天这些关键数据的遥遥领先,就是未来共享单车进行3.0升级的钥匙。而ofo显然在今天具备了无可争议的排位赛优势,未来的ofo,显然更加令人期待。

  3. 李瀛寰:共享单车下半场,比拼的是眼光和战略说道:

    6月16日一大早,摩拜完成超过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这一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本轮。

    其中,最引发关注的不只是6亿美元这一共享单车行业诞生以来的单笔融资最高纪录,还有腾讯对摩拜的持续加持,继C轮投资、D轮领投摩拜单车之后,腾讯继续领投摩拜本轮融资。而此前腾讯与摩拜单车已经开始多维度合作,今年2月,摩拜单车首批入驻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扫一扫”直接扫码解锁用车;3月,摩拜单车全面接入微信,入驻微信钱包“九宫格”。

    马化腾在这一轮领投摩拜时更直接表示:“腾讯非常认同和赞赏摩拜单车的愿景,并看好和支持摩拜单车的未来发展。过去近一年里,摩拜单车的成长速度突出。腾讯将继续开放包括微信在内的核心资源,为摩拜单车持续提供成长动能,助力摩拜单车的创新和业务扩张。”

    腾讯对摩拜的All in式支持无疑更值得深思,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激烈,玩家众多,要说巨头关注共享单车的连接价值,像阿里支付宝那样支持多家共享单车的接入才是正理,而腾讯却独独只青睐摩拜一家。

    这是为什么?腾讯到底看中了摩拜什么?

    技术基因下构建一张智能物联网

    “我不是自行车租赁公司,而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事实上,从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对摩拜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单纯地瞄准单车投放数量或者日活、月活这些表层数据,摩拜一直要构建的是由物联网和智能化串联起来的未来城市生活。

    做的是共享单车,但从成立的第一天起,摩拜就选择了技术这一方向,随后摩拜开始了连续的技术突破——全球第一款基于物联网、第一个完全使用轴传动、第一个可以实现远程升级固件的智能共享单车,也是全球第一个设立共享单车智能推荐停车点的共享单车……

    现在的摩拜单车已经是行业唯一拥有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的企业,通过全球首创的智能共享单车模式,为每一辆单车独家配备了“北斗+GPS+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定位芯片和物联网芯片,实现对车辆位置和状态的实时精准掌控,每天处理超过5TB的出行大数据。

    今年初,摩拜开始联合中国移动、沃达丰、高通、爱立信、华为等一起打造全球无缝连接的移动物联网系统,启动中国首个多模外场测试,并行业首次实现NB-IoT物联网技术的实景应用。当时,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黄刚就曾表示,与更多像摩拜单车这样的创新企业合作,打造更多新的物联网应用,这正是用最新科技服务大众的有效方式。

    换言之,对于摩拜而言,前端的智能单车更像一个入口,后端的运营平台是核心,由此摩拜升级了技术平台布局,更形成了对共享单车业务模式突破的可能性。

    一连串技术第一的背后,带来的不仅是“摩拜好用”的用户体验,更带来了市场份额的突破,在2017年上半年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摩拜单车在城市拓展、用户数、订单量等多个维度都取得了十到几十倍的增长,并提前半年实现年初定下的覆盖100城目标。

    今天,摩拜单车在海内外超过100个城市运营超过500万辆智能单车,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注册用户超过1亿,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共享单车平台、第一大互联网出行平台,这更为构建一张巨大的智能物联网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在共享单车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能从技术底层开始架构、注重智能化的企业唯有摩拜,当其它竞争者只是聚焦投放量、日活月活时,摩拜的技术派大格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物联网发展的推动,更显得独树一帜。

    “摩拜+”开放平台战略走向单车生活方式

    这一轮融资之后,王晓峰表示,摩拜将关注三大领域的提速:1)摩拜将加速国际化进程,计划到2017年底服务全球200个城市,将出行智能解决方案带给更多用户;2)摩拜携手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合作伙伴,加速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3)摩拜将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壁垒,给用户带来更多体验。

    由此可以看到的是,摩拜不仅在技术驱动的路上继续狂奔加注,用创新科技加深护城河,同时也让摩拜有了打造走向生活方式的竞争力。

    今年5月,摩拜单车发布 “摩拜+”开放平台战略,全面布局“生活圈”、“大数据”和“物联网”三大开放平台。中国联通、中国银联、招商银行、微信、百度地图、京东商城等数十个顶尖品牌成为摩拜“生活圈”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将与摩拜携手为数亿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城市出行和时尚生活服务。

    开放平台战略并不罕见,这是平台级公司的常规打法,但谁能做得更好,或者说谁能真正给用户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这需要的就是技术实力。就好比,很多企业都在模仿今日头条的新闻智能推荐,但至今无人超越。

    结合单车用户的行驶路线,所到地点,给智能用户推荐衣食住行玩,这需要的就是微观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实力。目前摩拜已经走入正循环发展轨道,用户数增加,一张更大的物联网正在形成,大数据积累越来越多,这样摩拜的未来新玩法也会越来越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腾讯看中摩拜,相中的还是其核心技术,未来想像空间巨大。而对摩拜来说,从共享单车走向生活方式的打造,这无疑让摩拜有了超脱共享单车表层胶着竞争的可能性。

    对于摩拜而言,共享单车是前端入口,其核心发力点是技术平台的打造、是智能物联网以及新移动生活的构建,这是远比共享单车更大、更有前景的未来,也更符合腾讯对“连接一切”目标的设定。

    总结:共享单车下半场,比拼的是眼光和战略

    共享单车行业因为门槛不高,这一领域不仅有摩拜和ofo两大巨头的竞争,还有不断加入的新玩家。

    市场的快速拓展、资本的密集投入,共享单车下半场已经开启。到底谁能胜出?

    今天来看,摩拜已经逐渐脱离单纯的共享单车概念,朝国际化、物联网生态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发展,这是不仅是摩拜与其他共享单车平台拉开距离的重要超车点,更是腾讯独家看中摩拜的关键因素。

    而在摩拜成长的背后,其实更值得总结的则是摩拜从成立之初就选择的技术路线。四年前,连福特汽车都对媒体喊出了“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更不要说今天的阿里、京东都在强调技术能力,拥有技术实力才能拥有颠覆商业模式的可能性,也是一家公司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壮大的基础。

    可是,这两年间相继创业的共享单车企业却只有摩拜看准了这一方向,摩拜成立之初的眼光决定了其发展想像力,而此刻走向生活方式的战略,让摩拜走入全新格局,有可能成长为1000亿级别的公司。

    腾讯投资的其实不是摩拜,不是共享单车,而是连接一切、智能物联网、国际化全球布局、城市新生活的未来。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就是今天腾讯All in摩拜给我们的启示。

  4. 单车大战,芝麻信用入局将决定什么?说道:

    摩拜又完成了新的一轮融资:E 轮超 6 亿美元近 41 亿人民币。

    这已经创下了行业内的单笔融资最高记录。本轮融资再次由腾讯领投。算下来,今年内摩拜总融资已经超 10 亿美元。

    共享单车界的竞争,在腾讯和阿里的进入之后,显得更加激烈了。今年 4 月下旬,ofo 宣布获得蚂蚁金服 D+轮战略投资。虽然没有透露金额,但双方表明将在支付、信用、国际化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芝麻信用与共享单车的结合,将初步改变行业的局面。对于双方来说,这也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1
    消除单车用户的
    选择门槛

    共享单车的押金,一直是群众选择使用的一个门槛。即使从一开始的价格到 ofo 最后的 99 元,但是这仍然是大众口中的一个诟病。

    随着蚂蚁金服进入赛道,免押金的模式终于开始推行。信用体系与共享单车的结合,毫无疑问将加大这一家单车的竞争力。后入场的同行,在没有结合信用体系免押金的情况下,将在用户选择门槛这一栏上就流失大波用户。

    上个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表示,要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对违法失信者限制使用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信用评估也将纳入市民的征信信用体系。在这个背景下,共享单车与信用体系的结合会不会是日后的标配呢?

    2
    结合信用体系
    来增加违约成本

    共享单车的治理一直是一个被大众视野聚焦的问题。今天在河里捞出了几辆单车,明天又发现有单车被从高楼丢下,被藏入地下车库和天台以“私有”的车数不胜数……这样的案例的曝出,无不在重申治理上的漏洞。

    此前的押金模式,在考虑到用户选择门槛之后,不得不一降再降。而押金模式下的惩戒,不足以对违规用户追责,更不足以让用户做出改变。同时,众多押金聚集之后金融监管也是一个问题。

    押金模式下的共享单车,可谓仅仅成立了半个“信用孤岛”:封闭,不完全。而与信用体系相结合之后,用户的行为将与整个信用体系对接,大大增加了违约成本。一旦违约,承担的后果将不再仅限于单车平台。

    3
    芝麻信用+共享经济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给单车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用问题解决方案。对于单车行业来说,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行业竞争力,还能很好地解决治理难的问题。

    而对于芝麻信用来说,单车将提供一个迫切需要的落地场景,方便芝麻信用在城市里做进一步的布局。

    同时,共享单车结合芝麻信用的案例,毫无疑问将对其他行业做出一个不错的范例。第三方征用体系的健全,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对于用户们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将提供很好的品质保证。在支付宝客户端,已经可以看到芝麻信用的应用,已经布局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共享经济往后的发展,一定与信用体系会有更加密切的关系。

    6 月 23 日,初橙·阿里校友创业黄埔榜之共享经济峰会上,蚂蚁金服芝麻信用资深总监 王曦将出席圆桌论坛:共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