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讲堂开讲:韩启德略谈医学技术应用不当引起的过度医疗

4月8日,九三学社中央第22期九三讲堂开讲。本期讲堂的主讲人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科院院士韩启德,他系统阐释了医学技术应用不当引起的过度医疗这样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讲座由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主持,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丛斌、印红、原副主席王志珍出席讲座。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

韩启德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现代医学科学取得的突破性发展,他说,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目前的医疗技术还难以应对来自疾病的挑战,出于无奈和过高的期待,加上其他种种非技术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过度医疗正在产生。韩启德围绕针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治疗、危险因素或疾病诊断标准的确定、当前的癌症筛查、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的应用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因技术应用不当引起过度医疗的表现形式、原因以及代价。韩启德认为,针对低概率事件做出决策或进行干预时,应该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主要针对危险基线程度高的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寻找特异性更高的疾病易感性标记或疾病(恶性肿瘤)标记,以缩小筛选范围和干预范围;采取更加安全、更低成本、更加有效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预方式方法。韩启德建议,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时,要考虑医疗综合效率与社会效率;摆正医疗定位,采取提高健康水平的综合措施,加强公共卫生事业,改善生活方式。更多九三学社解读:www.yangfenzi.com/tag/93

韩启德与听众围绕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患者、一名有良知的医生;医学共同体在避免过度医疗中如何发挥作用;中医治未病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部分在京社员以及来自九三学社中央、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共100余人聆听讲座。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韩启德,男,汉族,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1962-1968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学习
1968-1979年,陕西省临潼县多所基层医院临床医师
1979-1982年,西安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硕士研究生
1982-1985年,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教师
1985-1987年,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理系进修
1987-1988年,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讲师
1988-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
1995-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副主委(1997年)
2000-2002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01年)
2002-2003年,九三学社中央主席(2002.12按部长级待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3-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200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2008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2008-2013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2013-2016年,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2016年-,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第三次科技领军人才跨学科交流活动

➤ 九三学社主席韩启德致信祝贺张永莲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九三学社50名社员获国家科技奖励

➤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宫声凯

➤ 吕爱辉:我的梦想是帮助更多女性实现她们的梦想

➤ 彭实戈、张益唐获2016年度“求是”大奖 | 孙家栋、杨振宁点评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林绍彬:一位名医和他的履职情怀说道:

    林绍彬,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导。1982年8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长期工作在基层医院临床岗位。心血管内科、二维超声心动图、电生理、心脏起搏器是他的特长。他担任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委会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心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分会常委;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急救分会主委、心血管分会副主委等。1995年4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副主委,九三学社福州市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福州市政协副主席。

    林绍彬以广阔的视野积极建言献策,聚焦百姓关切,呼吁医疗体制改革和探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其执笔撰写提案达100多件。其中,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6年多来,共提交了46件提案,提案中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采纳。

    ■■“半夜院长”

    林绍彬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东瀚镇。其父亲是村里的老支书,父亲的勤劳朴素、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身为一个地道农民的儿子,他从小与大海田畦为伍,无论是上山种地瓜花生,还是下海捞鱼虾养殖,风里来雨里去,他都能坚持边劳动边读书,艰苦的生活环境也磨炼出林绍彬坚毅果敢的性格。有一次,他骑着自行车在山路上摔了个头破血流,缝了十多针,住院半个月,乡村欠发达的卫生条件让他从此立下了从医的志愿。

    1977年高考恢复后,他如愿考上了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五年的刻苦学习为他今后成为一名好医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成为莆田市医院内科住院医生、福州市第二医院心内科、急救中心主任医师等,开始了为病人解除痛苦忙碌劳累又无怨无悔的职业生涯。

    医生的工作让他感觉到如鱼得水,来自农村的他特别能体会到农民看病的困难,在门诊时常常为了病人的诊疗而工作到下午两三点还顾不上吃饭。特别对从边远山区慕名而来的病人,他是宁可不下班也要把病人看完。林绍彬所从事的心血管专业原本风险就很大,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他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曾经有人问他:“你一天到晚这么忙,不累么?”他总是说:“累!但是把病人看好了,再累也值得!”

    勤奋和努力成就了机遇,林绍彬走上了副院长的领导岗位。作为副院长,他所分管的业务是医院里最艰苦的工作之一。上任之后,他更没有了下班的概念,特别在出现突发事件、群体伤亡时,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有一次福州连江县发生重大车祸,转来20多个伤员,林绍彬在医院一口气呆了三天两夜,回家时疲劳得连路都走不动了。重危急难病人往往在夜间发病,所以常常在三更半夜接到电话,他总是立即动身前往医院,一干就到天亮。当黎明的晨曦印上天际时,他才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但脸上总会多出一份欣慰的笑容,因为生命又一次战胜了死亡。他的辛劳为他在医院里赢得了一个美誉:“半夜院长”。

    1996年,林绍彬主动申请参加援藏医疗队,工作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高原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是林绍彬用精湛的医术和忘我的工作博得藏族同胞的好评。有一天夜间十点,突然一位中年藏胞因肝硬化大出血昏迷休克送到医院。林绍彬闻讯赶来边抢救边求援,大家群策群力,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病人出院时藏胞们感激地把雪白的哈达献给了林绍彬和他的同事们。藏胞们称赞他们是雪域高原的神医,在他们离开西藏时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地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医疗工作是一项集体劳动。林绍彬深知只有大家共同提高才能形成一个高层次的知识团队,才能发挥更高更好更有效的作用。为此他带头组建了第二届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急救学会,团结仁人志士,广纳人才,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把中西医结合急救工作在学术上规范整合起来,经常开展闽台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由于他工作出色,该学会连续几年被省医学会评为先进学会。同时在内科领域,他也因为自己出色的业绩与资历担任了省、市有关学会的许多重要学术职务,他把这些看成荣誉也当成一种责任,鞭策自己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分钟就是一条命”

    “对于危重病人抢救来说,一分钟就是一条命。应该尽快出台、实施相关措施,让医生可以放心地救死扶伤。”林绍彬委员在2008年全国政协会议小组发言中的这句话,被媒体评为当年全国两会上最动听的十句话之一。林绍彬对此谈起记忆深刻的一件事:一次120送来一个大动脉断了大出血的危重病人,当时患者失血性休克、性命垂危,家人又不在场,无法办签字手续。为治病救人,医院急救中心立即冒着风险给他输血、抢救,终于把他的命保住了。但没想到病人苏醒过来后居然兴师问罪:“你们没经我同意,为什么给我输血,万一我感染艾滋病怎么办?”医生们听了心里特别难受。

    这件事给林绍彬触动很大。“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在全国都很普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既不利于病人的抢救,也给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和隐患,增加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他说,医院经常碰到“三无病人”(无名字、无职业、无亲属),特别是急诊室,面对意识不清的危急重症病人,家属又不在场,无法对手术或急救措施签字。“遇到这种情况,医生们常常是左右为难:当机立断抢救吧,有违法律程序,说不准就会被告上法庭;见死不救吧,有违职业道德;当然,我们通常是选择救死扶伤,冒着风险抢救病人,但却给医生造成了很大麻烦:一是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危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二是医疗费拖欠,影响了医院救死扶伤的积极性。”林绍彬深有感触。

    为此,林绍彬委员经过深入调研和周密思考,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提案,建议全国人大应对医师法进行修订,赋予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自主决定抢救病人的权利,并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免予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要提供专门的“三无病人”救治经费,国家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为急救“三无病人”提供资金保障。

    2008年下半年,国家卫生部就此问题进行联合调研,并于2010年3月1日,出台了修订完善后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十条明确了“……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为医务人员早期、快速、有效抢救“三无病人”患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又出台了《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明确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中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为医务人员应急救治“三无病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许多急危重及“三无病人”得到及时救助。同时,《规范》也促进了全国的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的软硬件建设。而备受关注的执业医师法修订已列入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的立法计划,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的相关法规也将有望纳入修订范围。

    ■■“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医疗救助体系”

    “关于完善农村‘新农合’工作的几点建议”、“加快我国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尽快制定《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林绍彬提交提案的着力点,大多是关切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民生主题进行议政献策。

    2011年,林绍彬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建立,但由于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少,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使得救助资金明显不足,救助门槛过高,不能有效覆盖全体城乡困难群众。特别是低保边缘困难群体的救助政策仍缺失,造成大多数患有重病人员家庭存在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十

    分严重。

    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提案,建言要多渠道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采取多种形式使困难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就医、进一步降低医疗救助门槛,提高救助标准等4点建议,得到民政部等部委的积极回应。

    民政部等6部委对此开展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联合调研,并于2012年初,会同财政部、卫生部和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安排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部署各地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同年5月,民政部下发《民政部办公室关于确定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单位的通知》,在全国确定了273个试点单位。民政部表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既可以按照贫困患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确定救助范围,也可以按照其“所患病种”确定救助范围。对于政策范围内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到“十二五”规划期末不低于70%。

    “提案得到民政部的明确答复,我国城乡一体医疗救助体系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给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带来好消息,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林绍彬委员露出笑容。

    ■■为了两岸美好的未来

    从2008年初到2009年,林绍彬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先后两次向大会提交了“在平潭建立两岸经济贸易的实验区”的提案。

    “提出平潭岛作为两岸经济贸易先行先试实验区这个构想并不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当年,政府和老百姓十分关注平潭岛,都提出过开发平潭岛,但当时条件不够成熟。”林绍彬告诉记者。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讲故事,说的是台湾像是一个百宝箱,里面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而平潭则是打开这把百宝箱的钥匙。”林绍彬说,虽然不知道这个说法的缘由,但是却不无道理。平潭距离台湾的新竹只有68海里,地理位置的优势很明显,而且自从明清时期两地就有通商史,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的先行试验区是非常适合的。

    林绍彬认为,“平潭四面环海,不受外界干扰,可以开发很多深水港、高科技开发区、农业开发区、旅游服务区。而且,平潭自古就与台湾有贸易往来,改革开放后还设有台商接待站,十万吨以上的深水港码头就有十几个,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条件。”林绍彬表示,“深水港建成后,将对福州、乃至全省、全国起到辐射作用,整个省会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都会攀升。”

    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后,2008年5月18日,在林绍彬委员的积极推动下,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抗甫带领国台办、科技部、发改委、建设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到平潭作了专门调研,而后形成调研报告上报中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加强海西建设,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提案,被全国政协推荐作大会发言。

    各民主党派和林绍彬等人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市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海西的若干意见》。8月,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下发,明确了在未来的几年里平潭岛会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提供支持和保障。听到这个消息的林绍彬感到格外欣慰:“虽然前前后后奔波了1年多时间,但只要建议被采纳,对海西建设有一点点促进,也是值得的。”

    林绍彬委员正是以他这种爱国和为民的履职情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风华人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