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羽毛球正在重走乒乓球老路

林丹在比赛中
林丹在比赛中

响鼓不用重锤,好马不用加鞭。如果一项运动屡次三番修改竞赛规则,恰说明其苟延残喘沉疴难起,不放弃治疗初衷是好的,但病急乱投医只会让痼疾更严重。

世界羽联推出计分制改革计划,准备了三种预案供讨论,第一,三打两胜,前两局21分制,决胜局11分制;第二,三打两胜15分制;第三,五打三胜9分制。羽联官方表示,这是为了缩短比赛时间,避免冗长拖沓,并不针对任何国家、任何球员。

大满贯巨星林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炮轰这是“不自信”的表现,羽球名宿李矛讽刺改革是“瞎折腾”,倒是向来不把世界羽联放在眼里的国羽总教练李永波,并没有公开抵触,而是放言无论规则怎么改,中国都是第一。李永波的“配合”与国内羽超联赛有关,因为这项赛事早就11分制了,并且把李永波发明的“3打3”列入比赛单元,李总与其说不想抽羽联的脸,倒不如说不想自己打脸。

羽毛球运动似乎从来没有一定之规,15分制、11分制、7分制、21分制变换个没完,并且还要继续变下去。不消停的计分改变,只会让这项运动越来越不严肃,朝令夕改的做法加剧了羽毛球的轻薄感和边缘化。

林丹是21分制的最大获益者,他此前一直被印尼的陶菲克压制,直至2005年底世界杯试验21分制,超级丹赢得职业生涯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头衔。2006年羽联正式实施21分制,林丹同年世锦赛登顶开启王朝,与之对应,陶菲克再未获得世界冠军。21分制每球得分,有利于超级丹直接而极具侵略性的打法,相反,失去了换发球制荫护,陶菲克不像以往那么敢“表演”了(在换发球规则下,他发球时往往天马行空的表现,即便失误也不丢分)。印尼元老苏吉亚托曾哀叹,21分制扼杀了艺术型球员,给体能型球手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其实,世界羽联倒没有国际乒联那般狭隘,无遮挡发球、小球改大球等等都是明摆着遏制国乒,而计分制的改革,不会触动国羽的根本利益。新规则至少有三大益处,第一,减少运动员身体损耗,第二,增加比赛偶然性,第三,顺应电视转播和推广。林丹、李宗伟等球星多次抱怨羽联赛事频繁,计分制变革或许会给林、李减负。

那么,羽联的好意为何被吐槽?因为羽联致命错误是把心思都花在计分制之类的皮毛问题,真正生死攸关的包装赛事、打造球星、提高比赛观赏性、招揽赞助商投资等环节却没有作为。放眼当今羽坛,真正能吊球迷胃口的赛事,只剩下林李大战,这才是羽毛球的最大悲哀。通常30-60分钟的羽毛球比赛,新规则下只进行20分钟左右,如果路上就要耗费几个小时车程,谁还会为这平庸无奇的20分钟买单?

羽联的确是不自信,他们不得不将比赛压缩,制作成快餐,以免令观众厌烦,生怕比赛拖长,耽误了别人的宝贵时间。小德、纳达尔一场网球鏖战6小时,球迷称之为惊心动魄的史诗对抗,而羽毛球最多1小时,却还是不招人待见。羽联直到现在还没搞明白,如果比赛不吸引人,1分制也是惹人嫌的。

国乒、国羽一家独大垄断资源,而又没有将乒超、羽超做强做大的担当和办法,市场化遥遥无期、去行政化困难重重,乒超北京女乒改到山东安家,羽超李宗伟因赞助商被禁赛等咄咄怪事频出,乒超、羽超都是国家队的点缀陪衬,羽超国手在总决赛还避战玩消失已成为“传统”。一项运动,美国出现高水平选手往往会风起云涌,比如泰森、霍利菲尔德、里迪克-鲍时期的拳击、比如刘易斯、乔伊娜时代的短跑。一项运动,中国选手独霸多半会演变成自说自话,这就是商业运作和造星的巨大差距!

总有鼓吹国粹者,言必称乒乓球在国内的群众基础,没错,乒乓球不但遍布中国街头巷尾,就是在欧美也是比较常见的室内热身运动。但是,乒乓球就像散步、跳绳、举杠铃、广场舞,越来越像一种健身方式,而不是一项竞技运动。羽毛球面临乒乓球式的尴尬,既得利益者的短视和功利,使得它丧失了应有的庄重和精彩,昏聩无能的世界羽联难辞其咎、唯成绩论的国内金牌生产系统亦难辞其咎。

(大公体育杨华)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