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举:30万年薪的公务员招聘仅仅是形式

在去年年底,浙江相关部门在义乌发布了《浙江省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公告》,宣布面向全国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聘期5年,指导年薪为30万元。时间过去半年,近日,根据很多媒体的报道,浙江义乌招聘到了这几个岗位的公务员,年薪最高甚至要到60万。根据这几位公务员与招聘单位之间的协议,他们有行政编制,但无行政级别,也无续约保障。

30万的年薪,是义乌当地公务员年薪的3倍,放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自然会引起媒体热议、公众关注。不过,从事情本身来看,义乌的招聘没有什么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则更是如此。如张五常所言,县域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因素,政府本身的很多岗位,都与生产密切相关,这就对政府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专业人才才能胜任。

义乌民营企业发达,这种需求自然更迫切。从岗位来看,义乌此次招聘的岗位分别是交通信号灯管理,智能交通调度高级主管,电子商务办电子商务分析师,规划局规划编制高级主管,交通运输局港务管理高级主管,物流办信息规划高级主管,都是专业技术岗位,职位要求也非常高。

以交通运输局港务管理高级主管为例,要求应聘者是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专业,有中层以上高级职称,5年以上的年吞吐量20万标箱以上港口的中层管理经验。且不说前面的学历与证书要求,单凭这个职业经验,收入就已经不止30万,甚至60万这个范围了。拟任义乌市交通局港务管理主管李金龙就告诉记者:自己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以前在企业的收入,也不会比这个数字低的”,吸引他的是,“干事创业的氛围”与“搞国际陆港业务,相对来说它比较新,比较有挑战性”。

目前,聘用制主要应用于专业性、技术比较强的岗位,根据《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聘用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工资按月支付,对一些特殊岗位可实行年薪制。

所以,义乌此次高薪招聘,对于岗位要求与应聘者而言,不过是市场同类人员的待遇水平,并没有什么猫腻。换一个角度看,与舆论密切关注的高薪养廉,其实也并没有太大关系。不过,这种招聘制度本身,的确存在一些隐忧。

首先,以义乌招聘为例,这六个岗位有编制,由财政出钱,但都没有行政级别,六个人空降当地,虽然是技术岗位,但高级技术岗位也需要做一些决策。这个时候,没有行政级别、没有人脉关系,就很可能成为制约他们发挥才干的弱点。从更大层面上看,这也是聘用制与现有公务员体系文化的不兼容之处。

其次,过去大家追求公务员,大多数都是因为公务员的稳定、隐形收入,如今,义乌打破了这个惯例,高薪变为阳光下的行为。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义乌的高薪有理有据,第一个吃螃蟹注定要被媒体关注的预期,也使义乌方面不敢有什么桌下交易,但随着招聘制的广泛开展,失去媒体关注之后,招聘制的高薪就有可能变为输送利益的渠道。

义乌的招聘,请来的人都是高级人才,甚至,如应聘者李金龙告诉记者,钱不是主要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能由此及彼,所有的地区都是如此。公务员的招聘制如何合理地提出岗位要求,准确地鉴别人才,合理的制定聘用制的薪酬体系,都亟需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

第三,聘任制公务员的工资和公务员一样,分为基础工资、考核工资、年终奖三部分。基础工资占协议工资的50%,考核工资占30%,年终奖占20%。试用期考核、季度、半年度、年终考核的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工资的发放程度,较差的考核成绩甚至会导致被辞退。不过,在实际执行中,情况并不理想。以深圳为例,四万多名公务员中聘任制超过了三千二百名,但在首聘3年期满后,无一人解聘。如果招聘制度没有良好的考核、解聘,公务员聘任制实际上就流于形式。按照《劳动合同法》,几年之后,聘任制的公务员就能拿到无固定期限合同,重新变成事实上的“铁饭碗”。

另外,聘用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在公务员“逢进必考”的高门槛下,聘用制打开了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另外一扇门。使一些具有关系的人,可以用这个途径免试进入公务员体系。虽然“定向招聘”、量身定做、面试猫腻各种乱象充斥于中国公务员招考,但聘用制无疑大大降低了桌下交易的风险,刺激这种现象的加剧。

正因为应聘制的这些弊端,难免令人对其产生一些疑虑。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就坦言:现在有些地方为了激活公务员队伍而推行聘任制,这是不对的,反而有搅乱公务员队伍的隐患。

不过,虽然聘用制还存在诸多弊端,受现实状况的制约,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但聘用制终归是一种更好的形式,有更好的形式,总比没有好。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明白的是,好的形式只有遇到好的实质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中国的公务员系统,和中国的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中国特色。国外的公务员系统,是区别于政治家的政治中立系统。不过,虽然中立于政治家,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却由政治家领导,受政治家的管理,接受政治家的压力,而政治家的压力来自于人民。不管是国家、省州,还是市县,大大小小的政治家接受者人民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转到公务员系统中,全面的督促公务员体系的薪酬、考核、服务。这个压力转化体系,才是公务员系统改革的实质。

所以,改革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但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新瓶装旧酒,须知道,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容。

作者:刘远举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经济之声《财经名人堂》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