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二十四孝” 殷殷寸草报春晖

作者:乔雨田

亲尝汤药、卧冰求鲤、尝粪忧心……旧时二十四孝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日前,永嘉桥下一企业主戚成轴花了几年时间,结合日常生活点滴,整理出当下“新二十四孝”。(和讯网1月23日)

在见仁见智的语境下,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几乎都伴随着各种热议,新“24孝”也不例外。上网键入新“24孝”搜索,议者众多:有人觉得很具体,很切合实际,与时俱进;也有人表示惭愧和无奈,现实的压力让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逐条做到;更有人吐槽“标准”太高,无法实现;甚至不乏质疑者,认为给“孝”定标准实在没有意义,有作秀之嫌。

有争论,没关系。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生活境遇各异,理解就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毋庸置疑,议论者都不会质疑“孝”本身的是非,而这正是新“24孝”标准传递的正能量:不在于标准执行得不折不扣,而在于提醒大家要有一颗随时随地尽孝的心,并尽自己所能付诸行动。

其实,仔细揣摩这24条标准不难发现,新“24孝”很全面,几乎考虑到了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首先是关心其物质生活,比如说给老人零花钱、做顿饭、买保险、带子女回家送点东西、旅游。这是满足老人的物质生活,有较好的生活状态,衣食无忧他们才能安度晚年。其次是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比如聆听父母说往事、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让老人不因年事已高,而感到被时代抛弃。再者是尊重老人,比如支持单身父母再婚、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活动等,让老年人体会到自己的意愿受到儿女的理解和尊重。

时下,仍有个别不奉养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新闻见诸媒体。新“24孝”的应运而生,也是物质极大丰富之后,养老文化更新强化的现实之需。

传统孝道中有一部分“事事顺从父母意愿、孝丧孝祭礼仪烦琐僵化”等愚孝内容,无法取得当下年轻人内心的真正认同,简单的说教灌输,甚至还会换来逆反心理,而使得倡导孝道遇阻。新“24孝”摒弃了愚孝的训教思维,不搞没有内容的空洞说教,而是触及了很多现代人容易忽略的部分,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能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听得进去,又做得到。

至于有质疑者认为,孝是一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觉”,怎能有一定之规?不妨换个角度看:新“24孝”行动标准不是法律,不必纠缠于标准是否科学,不必纠结于标准的执行程度。新“24孝”的规定动作仅供参考,因为特殊情况、客观条件做不到的条款,无人怪罪、更不会揪着不放,参照“条款”找到自己的不足,足矣。而真心想孝敬父母的人,总能想到更多的自选动作。

如果仅仅拘泥于孝的行动标准,那么,连父母的衣食都无法满足的贫穷人家,是否都该被划为不孝之类?这正是“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所说的道理,也是新“24孝”的真正价值所在——提醒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用心孝敬老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