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炸周鸿祎的90后CEO余佳文,无畏还是无耻?

近日,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面对余佳文的轻狂言论被气到无言以对的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在视频中,余佳文带着满不在乎的神色表示对之前一亿利润分员工的豪言“公开认怂”,周鸿祎听毕直言,“你这句话讲得很虚伪,你作为老板不能忽悠员工”。

场上火药味越来越浓,直到余佳文声称90后创业就是玩,并建议周总去一家90后公司感受一下,红衣主教彻底气到无话可说。这段视频流传以来,一时间舆论哗然,余佳文所受非议谩骂不断;周鸿祎则为此树立起正面形象,不少网友表示对他“路人转粉”。

此事并没有至此结束。也许因为舆论压力过于强大,余佳文在微博公开发文道歉道,“一亿分红本质上是令人厌恶的吹嘘炒作…完全接受周老师的批评。”尽管在表现上前后判若两人,余佳文的低姿态似乎并没能获得大众的舆论支持。

余佳文到底是无畏还是无耻?自媒体说今日为你解读此事件的是是非非。

无知者无畏:90后创业者的浮躁病

自媒体“歪思妙想”著文《周鸿祎被呛说明了年轻创业者的无知与浮躁》,作者“歪道道”对以余佳文为代表的90后创业者的弊病批判地不遗余力:

君不见,曾经热炒的马佳佳的泡否,郭列的脸萌,陈安妮的快看漫画,张天一的伏牛堂,余佳文的超级课程表,这些曾经被热炒的产品和创始人们,很多都或主动或被动的贴上了两个很光鲜标签:90后和特立独行的创业者。

这两个标签让他们包括产品在创业红海中迅速提高了识别度,而他们的产品也还算不错,可是,却依旧泯然于众人矣。而当下云视链、一亩田、游侠电动汽车也正在被花样吊打,能否挺过这次风波也未可知。是什么让这些创业者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痛失良机甚至一蹶不振的呢?

在我看来,一个人不是只有激情热情和专业技能就能成功,更不可能靠玩玩和吹牛就能成功。在创业圈日渐浮躁的今日,更应该静下心来。有些产品之所以没有未来,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他们的产品理念出了问题,也不是他们的能力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无知和浮躁导致创业的态度越来越来越偏离初衷造成的。

最近几天,知名90后创业者和老牌互联网剧大佬周鸿祎的一段视频似乎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从现场来看,一直以战斗力强悍著称的红衣教主被余佳文的无赖言论气的不轻。尤其是余佳文的“玩玩而已”言论,摆明了说投资人的钱就是拿来玩的。还有比这更可气的吗?

对于这次视频的内容,不太可能是炒作。因为就炒作的效果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自杀。以周鸿祎作为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他不会不知道一旦余佳文爆出那些言论后带来的毁灭性的后果。所以这个视频更像是一个中二少年在自我膨胀之后,受到指责时反咬一口的狡辩。

创业者敢当着投资人的面说办公司就是玩玩,甚至狂妄到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育资方、教育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周教主,不管余佳文有没有道歉,事实上这件事对于余佳文和超级课程表来说已经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因为此事之后,我想再怎么也不会有投资人敢接盘,试问哪个投资人会脑残到去投一家只是“玩玩的公司”?他以为是在颠覆,实际上却是让所有人失去了信任,成为了一个笑话。

父辈看不懂:“余佳文们”产自何方?

自媒体“磐石之心”则更进一层,深入物质基础、教育方式、互联网背景等角度深入挖掘造成“余佳文们”的雷人面目的诸多因素。《70后、80后为何看不懂余佳文、张天一?》一文认为:

是因为年轻导致的么?

年龄并不能解释为何这群90后创业者如此张扬,如此浮躁,如此夸夸其谈。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为何70后看得懂80后,甚至60后们也看得懂70后、80后?为何大家对这几位90后都完全看不懂,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习相远”。

不同的物质基础

90后的父母出生在1960年之后,他们都吃过苦,即时是城市出生的人也基本上与农村的生活水平相差不大。而这一代人与50后的区别在于,他们基本上都受过教育,而到了生孩子的年代,1990年的时候中国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这些60后们由于上过学,所以在接近30而立的年龄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里,都是较为富有的人群。

所以70后、80后们的物质基础其实相差不大,而他们与90后之间所享受的物质条件却有天壤之别。不同的物质条件下,人的价值观会有极大的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同的教育方式

轰轰烈烈的扩招开始了,70后们没有赶上这一波浪潮,80年初的人也没有几乎没赶上,我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们省重点高中的班级里,本科的升学率也只有25%。然而到了2006年、2007年,升学率高达60%以上,加之各类民营院校招生,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这对于90后们来说,他们正是享受这种扩招盛宴的人,同时他们高考升学的压力也远远小于70后,80后们。这意味着“勤俭、努力、拼搏”的精神不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出现,也不会成为他们一种生活习惯。

长在互联网上的一代

中国千年文化很多都来自儒家文化,对历朝历代都有极为深远影响。而到了互联网发展的2000年后,我认为“长在互联网”上的很大部分90后,00后们很难再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因为互联网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海量的信息,嘈杂无序的知识迅速充斥大脑,而且每天都有这样海量的信息进来,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时间沉淀,他们已经成为信息和数据的奴隶,而留下的只有浮躁。

作者最后的结论同样中肯:

当然这几位90后创业者们的浮躁并不能代表所有90后,我们不应该为他们贴上共同的标签。但是掌握话语权的几位90后创业“导师”在媒体的聚光灯下,确实为其他90后,甚至00后们制造了一些坏榜样。

“捧杀”与“棒杀”:媒体吹起气泡

如果说上述主要从内因角度探讨90后创业者的弊病,自媒体“超先声”则别出心裁地从不实报道角度来看媒体方对90后创业者的“捧杀”与“棒杀”。在《谁在吹起气泡》一文中,作者王超认为:

通过简略分析,大约可以得出创业者走红的脉络。

1、先是传统媒体对产品和创业者的发现发掘,接着是创业网媒对产品的详细解读、对投资的报道,引起电视媒体栏目的关注爆红,随后再被专业深度媒体详细剖析,如果有欺骗就会被打脸。

2、传统媒体对产品报道比较谨慎,但对行业缺乏更深刻的认知,无法求证创业者自己提供的数据;垂直创业媒体已经全面接管互联网创业的舆论高地,在36氪等新媒体的报道可以左右一个产品美誉度。

3、谨慎跨界,互联网娱乐频道最好不要参与专业互联网报道,即便报道,也不能发通稿,成为吹泡沫的帮凶和鼓手,须知新闻就是历史底稿,信口雌黄难免会遭到清算,看看那些言犹在耳的话是否感到脸红?

4、电视媒体是制造泡沫的最大机器。电视媒体对创业和行业都不甚了了,为了制造眼球,不核查参选项目和人员的背景,成为谎言放大器。如果不提高制作人员的水平,吸纳更多懂行的人加入,电视台还将闹更多的笑话。即便CCTV也是如此,经历有瑕疵的火箭小子胡振宇以及余佳文都是在《青年中国说》亮相走红全国然后被质疑,作为最权威的央视,应该审慎对待,否则损失的是自己的公信力。

5、世间自有公道,互联网去中心化,人人掌握发生渠道,自媒体兴起,知乎等知识社区大行其道,让专业知识和传播渠道都不再垄断,对疑点做分析然后发布变得成本极低,这就制衡了说谎者。自媒体作者三表、李东楼、朱翊以及知乎上众多的作者,做着非常有益的工作。

对于90后创业者风口浪尖上的是是非非,你怎么看?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马海平:“吹牛逼”有风险,创业者需慎重

简江:我眼里的90后和马佳佳

温城辉:为什么被“扒皮”的总是“马佳佳们”?

关注90后创业者:除了卖概念更应担负责任

90后“霸道总裁”余佳文如何当场气炸周鸿祎:我认怂怎么了

互联网江湖上周回顾:马云圈地买房忙花钱,大佬频显江湖跨界融合多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