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所谓资本寒冬,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破灭

其实很多内容我以前都写过,不过换个标题估计访问量还不少。

凛冬将至 去年提过,今年资本圈全面喊冷。最近各种自媒体,投资机构,以及一些线下分享会,也都在说资本寒冬。

但,话说回来,当我们说资本寒冬的时候,仔细看看市场状况,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一半冰封,一半火焰,也是互联网的真实现状。

一半冰封,一半火焰,也是互联网的真实现状。

互联网其实整体发展并不差,看看腾讯财报,市值是不是创新高,阿里财报够不够亮眼,网易,微博,甚至陌陌,很多巨头,准巨头,上市公司都在创下新高,或强劲反弹。巨头里只有百度状况不太好,这是另一个话题。

简单说就是,互联网现在的真相是,强者更强,寡头垄断趋势更加明显,而创业公司的市场空间则越发窘迫。

还是用我熟悉的游戏行业来说,手游时代,刚开始的时候,乱世江湖,草莽崛起,几千家上万家工作室轰轰烈烈的抢市场,现在呢,腾讯加网易,两家控制了70%-80%,一堆端游老江湖和其他上市游戏公司瓜分剩下的绝大部分,留给创业公司的份额是多少,5%有没有,我觉得都没有。市场在成长,但创业者的机会窗口非常窄了。更多创业经验:www.yangfenzi.com/tag/chuangye

所以,回过头来,所谓资本寒冬,并不是整个行业的寒冬,而是创业者和新兴企业的寒冬,这跟我们以前所说的寒冬,还是有所不同。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创业公司的机会越来越小?

我整理了一个我的认知,就是太多创业机会,都是创业者和资本方的一厢情愿,而这个一厢情愿的核心是,无视或低估流量的成本,在特定时期,流量红利期,确实有成功案例可以看到,但当流量红利破灭,巨头的流量优势凸显,创业公司被流量成本迅速拖垮,一蹶不振。 流量获取能力依然是现在创业公司最核心,最需要强调的能力,但很多所谓新领域的公司都无视了这一点,甚至藐视这一点。

这是我前几天在坡国私人分享会开场的核心观点,今天延伸一下。

雷军说,站在风口,猪都会飞起来,什么是风口,用我的说法,就是流量红利期。

什么是流量红利

1、新的平台用户快速增长,而相关资源匮乏,谁占领先机,谁就充分拥有流量红利。

早期pc互联网的时代,为什么草莽出英雄,草根站长蜂拥而起,最初就是互联网资源匮乏,而网民数一直激增,只要你能提供优质稳定的内容,流量红利期持续较长。

移动互联网刚崛起的时候,第一批去做手游的,就占了这个用户快速增长的流量红利。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太快,巨头跟进速度也太快,所以流量红利期非常的短。

微信公众平台刚起来的时候,自媒体也占了这个流量红利的甜头。

2、新的媒体,用户平台,其广告价值尚未被挖掘的时候,先入者获得流量红利。

最早淘宝刚出来的时候,电商用户激增,而淘宝本身也开始花大价钱做推广,这时候开淘宝店就是有流量红利,因为你成本很低可以获得淘宝推广的用户人群;但今天,淘宝上的用户获取成本已经极高了,再想占这个便宜真没有了。

最早做百度竞价的,最早买广点通的,都是有流量红利在,但晚了就没了。

新的广告载体,或者旧的广告载体,在新环境里,经常出现价值被低估,或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谁掌握了这些资讯,谁就拥有了这样的流量红利。

3、新的话题和新的产业出现的时候,媒体自发传播造成的流量红利。

典型的小米,为什么小米当年能成功,因为其话题效应太强,自发传播性太强,所谓风口,就在于此。

后面那么多互联网品牌想学小米,话题性和传播性都做不到,那么用户认知成本和信任成本就高上来了。

有些创新的领域,或者跨界领域,有些新的概念,新的模式,新的操作方法,会形成一定的话题热度,在这种热度下,媒体和各种社交网络会自发传播,带来流量红利。

4、新的推广途径,新的宣传方式,在用户尚未免疫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低成本宣传优势,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流量红利。

国内的典型案例有单页电商,不展开讲。只说结论,曾经很赚钱(当时连提都不敢提),但用户免疫力越来越强,现在没之前容易赚了。

微商早期也是,用户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很容易形成购买热情,现在满屏都是。

国外,我就说一个,臭名昭著的,诱导式安装和欺诈式安装,欺负外国人没见识,中国一些互联网巨头都这么干,(当然,决策者可能真不知情),安装成本低到几个美分。这也是一种流量红利,中国出海企业辉煌的业绩背后,有些东西实在不干净。

再说一下什么是流量成本,以及解释一下相关的案例。

流量成本说白了就是获取用户的成本,说起来很简单,但为什么一直被创业者低估呢?

很多成功企业,占了流量红利期的便宜,得以壮大,得以发展,但创始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认为是自己公司努力,产品出色的原因;当红利期不在,发展乏力的时候,各种怨天尤人,却总是有意无意忽略这方面的反思。

我看到去年底,到今年初,一直有一些文章说,流量为王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什么什么的时代,他们把流量红利当作理所当然,把用户自发传播当作理所当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厢情愿。

下面延伸来讲

1、从流量成本角度来看产品。

所谓好产品,有两个目标方向,第一是流量获取成本低,也就是容易传播;第二是流量转化收益高,也就是多高的流量获取成本都能hold住。更多流量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iuliang

前几天facebook的人又跟我提那个案例,某知名重度游戏,在facebook获取北美精准高质量用户的成本是多少?标到了100美元1个用户安装,这就是流量转化收益高的案例,当然,这也是facebook最乐于看到的案例,如果他们的用户都能卖出高价,那股票还不是要再翻几倍。 但我们学不来,这样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挖坑游戏,深挖大R的消费潜力; 对应的极端案例是pokeman,全球爆款,在facebook上投了多少广告?你猜猜?0! 这就是强IP和好产品的威力,流量获取成本低的令人发指。

如果说好产品,这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用户能自发蜂拥传播,流量获取成本极低。
一个是流量转化价值极高,从而在流量获取成本上可以压制所有竞争对手。

前段时间在广州,一个创业团队的投资人,给我看他们团队制作的视频,他说这个视频找了很多测试用户,收集反馈,好评率达到97%,他觉得非常有价值,我当面没好意思直说,私下我跟他那边的一个合作伙伴说,这个评估方式不对,他们的视频虽然好评度高,但是内容设计引导上缺乏传播性的考虑,很难形成用户主动传播,其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说的更直接一点,某些争议性更强的视频可能更容易传播。

我之前提游戏系列,其实也是把两边呢都说了一遍

游戏是怎么赚钱的 – 聊聊挖坑 这种,就是说走深度大R,对抗现在渠道高流量获取成本的路子,深度数据挖掘,已经被很多同行踩烂的路子。

游戏是怎么赚钱的 – 回归好玩 这种,就是说,走用户自发传播,能够降低流量获取成本的路子,但其实想做好也非常的难,需要对玩家有深刻的理解。我自忖是差不少。

2、传统与互联网的界限

当互联网崛起的时候,我总说,有两个经久不衰的说法欺骗了很多人,第一个是互联网省掉了渠道和营销的成本;第二个说法是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

然而并不是,今天只说第一个,刚才讲了,最开始,你淘宝开店,确实可以享受一些流量红利,只要你认真做一些好产品,是可以获得免费用户的,但现在,说白了,你看淘宝财报就明白,哪有一直免费的午餐。

现在,从淘宝的交易额,和淘宝财报对比,你就可以大约估算出来,流量获取成本,占整个交易额的比例是多少(实际上并不止,因为很多淘宝店家也会买百度,广点通,以及新浪腾讯的门户广告,或其他平台的广告来导流),然后你在传统零售领域数据看一看,你会发现,互联网的流量获取成本,和传统领域的流量获取成本,其实已经站在一条线上了。

传统开店面,最重要的是地段对不对,为什么地段最重要,因为有人流对不对,所谓地租,你去看,其实对应的就是这个地方你能获得的人流规模,如果你想获得更多,也有办法,在路口挂牌子,派一些业务人员发传单,或者背着门店的宣传板在附近游街,这些,你算下来,其实都是流量获取成本,然后折算你能带来的人流,平均每个潜在购买者,或者平均每个购买者,你会花多少钱,然后你的销售毛利能不能赚回来。

现在,互联网上的电商用户获取成本,和传统店面比,如果跟二线,三线城市的旺铺比,你真以为互联网便宜么?自己去算算吧,早就不是了。

知乎有个好问题,vivo和oppo,性价比那么低为啥卖的这么好。

有个回答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首先当然这两家产品其实并不差,很多所谓配置低只是IT人士的一种偏见;但更重要的是,人家算了一下线下渠道的营销成本,其实并不比线上贵很多,实际上很多线上品牌或互联网品牌,除了小米,还有锤子可以说是拿了流量红利外,基本上都是要花大价钱做营销,成本并不低。

那么我这里可以补充一点答案,正因为vivo和oppo有利润空间,所以才可以支撑足够的流量获取成本。虽说是线下的营销,但其实本质没什么区别。

这答案你们想想是不是,那些把价格和利润率压倒极致的产品,反而很难获得用户,特别是线下渠道。凭什么你卖的便宜用户就会知道你,就会信任你。

在线上,只有暴利产品才能买的起百度竞价排名,在线下,也只有有利润支撑的产品才能搞得起渠道推广。当线上单位用户获取成本开始超过线下成本的时候,互联网不再是唯一或者说是必须的选择。

3、规模效应的一厢情愿

很多创业项目,其美好的愿景在于,如果烧钱,各种补贴,各种推广,实现规模效应后,形成用户依赖,取消补贴和推广,就赚钱了。

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这事是你一家的生意不?如果你一家独大,没啥说的,如果市场上有很多竞争者,你真的以为,你钱多就能赢么?

今天我们说团购最后剩者为王是美团,当然,美团直到今天整体并不盈利,但我们先不说这个,回过头来看,美团当年是最有钱的?肯定不是,当年市场老大拉手网怎么死的? 说白了,还是你能用尽一切办法,控制住你的流量获取成本,比拼的是什么,是有限资源里,谁能把握更多用户的信任。

规模效应的成功案例也有,比如滴滴,总算熬出来了,但你也看到了滴滴之外尸横遍野。滴滴为啥撑下来了,巨头为了打通移动支付,在后面撑腰,当年恶战的时候,资金抗的住。就烧钱这事,投资人真没法跟巨头比。

打到后来,美团,点评,糯米,你看活着的,都要靠巨头输血,投资人已经玩不起了。而巨头输血,除了钱之外,流量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糯米是个典型,百度如果不给量,基本就是死了。

所以,想形成规模效应,钱多固然重要,流量获取成本依然是核心竞争力。

第二,这个用户真的是你的用户么?

很多用户看在你补贴,看在你各种优惠的份上,来用你的产品,来享受你的优惠,等你正常收费,正常想赚点收益了,分分钟抛弃你没商量。

所以,如果不能形成用户持续的留存和依赖性,一些数据指标只是账面好看。

很多创业公司烧钱买用户,买流量,为了节省成本,买各种垃圾流量冲用户数,但没有留存,没有依赖,骗一轮投资算一轮,现在投资人也受到教育了,知道很多数据虚的没法看,一到流量变现这块,全部原形毕露。

还有就是服务行业o2o,跑单基本上是躲不开的问题,作为中间平台,你要想明白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三,边际成本怎么算

有些事情规模后边际成本会下降,有些则不然。
比如上门厨师,上门洗车,上门辅导,上门按摩,这些边际成本根本下不来。

甚至有些从整体来说是很糟糕的资源损耗,比如上门做饭,一个优秀的厨师上门做饭,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这种事情规模化对整体社会成本来说都是非常坏的开销。

4、新概念的核心

粉丝经济,网红经济,所谓影响力变现,说白了,不依然是流量获取的能力。
这个之前讲过,第一是获得用户认知,第二是获得用户信任。

额外说句百度的问题,百度流量变现的能力在前几年,在财报的压力下,被透支的很厉害,也就导致了流量的信用下降,这是往下百度最大的困境。

我们讲流量的价值,除了获得用户认知,还有一点是获得用户信任。
参见旧文

谈谈创业这点事之 流量的价值 ,其实这里说的也很多了。

自媒体,新媒体,这玩意也是一样,跟着用户的浏览习惯走,依然是流量获取能力的问题。

所谓IP为王,各种翻情怀,翻故事,也是因为这玩意能降低流量获取成本,说白了,还是套路。

前几年,我跟很多身边的朋友讲,apus这玩意厉害,了不起,移动时代的hao123,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很多人觉得移动时代,流量入口这个概念不存在了,今天我们看,在所谓资本寒冬里,apus不仅仅估值上去了,而且快速盈利了。

5、谁可以不依赖流量

这个以前也讲过,重述一下

第一,你有独特的资源,而且是紧缺型的独特资源,比如12306,独家经营,这个可以。

第二,你有独特的技术,比如我说有个很好的朋友做的公司,业绩不咋样,销售能力一般,市场能力几乎是0,但人家核心技术就是强,就算不赚钱,依然被巨头收购。

独特的模式啥的就别提了,可复制型强的东西是没门槛的,中国聪明人太多太多。

最后是旧文推介

创业者的技能树 -上篇

再度强调,今天说的其实都是旧东西,但我觉得,真有这个意识的创业者,还是很少。

所谓资本寒冬,就是一批试图在新概念,新领域抢一波流量红利的创业企业,因为流量红利快速破灭,而自身又缺乏流量获取方面的竞争力,所以被高昂的流量获取成本拖垮的故事。

所谓概念,所谓情怀,所谓讲故事,你其实都可以理解为,一种试图降低流量成本的方法。

而随着用户免疫力的增加,一些新的营销手段,推广方式的效果也直线下降,各种段子手和营销专家的价值已经迈过了巅峰。所以,试图复制流量红利期的成功故事,已经越来越难。

最后再说一个真相,掌握流量获取能力的创业者,据我所知,目前活得都挺滋润,也许有些不够风光,但基本上一直都在赚钱。

现在什么人才特别紧俏?会做Facebook投放优化的,会做ASO优化的。

插播广告,自己家的广告

1、流量运营高手,
SEO,ASO,SEM,Facebook投放有经验,有深刻认识的。

2、流量运营学徒,
数据感强,好琢磨,经常分析行业数据,对流量运营有一定了解和基础。

3、游戏前端开发工程师
有手机游戏开发经验的,cocos2d-x 或者u3d都可以。
学习能力强,肯钻研,有成功上线产品的。

4、游戏策划
有热门游戏策划经验的,愿意接受挑战的。

请简历发送到 caozheng#gmail.com (别说为啥写错了,我成心的)

工作地点
厦门市软件园二期。

工作待遇
工资,奖金,业绩分红。
工作满一年,表现出色的直接配股(不提期权,直接股权)。
其他应有福利。

必须坦白说,公司不是很有钱的,特别贵的要不起,如果您在巨头公司有份非常不错的待遇和福利,我建议您真别来,匹配待遇我给不出,也不敢给您画饼忽悠您,不过如果有兴趣也欢迎给我们当个外部顾问,万一以后我们发达了,给的出价码了,再深入合作。

【文/曹政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川:人要学会否定自己

➤ 投资人源码资本曹毅:构建“码会”生态系

➤ 火山石资本章苏阳:逻辑太严谨的投资人,往往投不出伟大的公司

➤ 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在创业和投资之间轮回

➤ 王静宇:马许“资本风暴”难救中国男足

➤ 志成资本邓海韬 “屌丝”投资记

➤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投资与自行车艺术

➤ 成败陈一舟:最大标签人人慢了 玩资本收之桑榆

➤ 光源资本:奥运不是终点,体育行业投资方兴未艾

➤ 创业合伙人被BAT“连接”的秘密武器:人、资本、法律

您可能还喜欢…

9 Responses

  1. 楠爷说道:

    寒冬当然是投资资产和并购资产的好时机了,难道等到牛市用不着边际的流动性溢价去瞎买那些没脑子的VC项目和拍脑袋做业绩承诺的并购项目吗?资本寒冬有两个最大的好处
    1.甄别真正牛逼的团队和公司,能在这个寒冬里活得好的,一定能在牛市活的更好
    2. 资产价格便宜,最近我砍价都是膝盖斩另外,寒冬归寒冬,冬天气温低,有助于投资人群体吃口屎冷静一下。我多说一句,最近看到几个PreIPO转让股份和增资的,我反而觉得这个冬天不冷了:A公司,本轮估值相当于2016年预测数据的16.4XPS或2020年预测收入的8倍PS,B公司,本轮融资估值相当于今年利润的35倍,未来三年利润增长25%左右这种案子还有人投的,真的要吃口屎冷静一下了,现在有些PE投资人的脑子比那些二级市场按卖方研报买股票的散户还不理智,太多的幸存者误差让VC投资人前赴后继当烈士,从投资角度来说,当过烈士的投资人和当烈士的创业者其实差不多数量,究其原因都是被幸存者被忽悠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多的是流动性溢价,并非价值投资,所以我喜欢冬天,最后活下来的,才是值得信任和投资的人。06年入行做FA。12-14年的时候做过一年多投资人,现在带着一个团队在做早期FA,谈谈感受。其实这两年创业和投资实在是太热了,热到大家都已经忘记真正的严冬是什么样子的了。09年最残酷的时候,有大半年的时间市场上几乎是没有投资人会出ts的,连开心网那种业务火到无法无天的公司,融资的时候也是一波三折,没什么人出手。现在嘛,说起来资本寒冬,每个月统计一下,市场上少说也有50个A轮(包括Pre A)及之后的案子close。只不过因为去年和今年市场最好的时候每个月有150个,所以大家才会觉得,哇,现在好冷。当然啦,降温是降温,不过其实资本市场并没有严峻到那种程度,所以才会不时看到各种公司融到钱。本质上,现在投资人对于优秀的有潜力的项目还是挺愿意出手的,只不过决策周期长、投资金额小、条款严苛一点而已。但是想想看,一个A轮的项目,平均的退出期大概在6-7年,这么长时间,寒冬早过去一波又一波了,优秀的项目挑个市场最热的时候退出,保管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中后期的案子就没这么好受了,一方面本身估值已经被哄抬上去了,很难往下走,那么中后期的投资人自然会非常谨慎,因为他们会期望更短的时间退出,对于估值已经很高的公司就会觉得特别难受。最近有好几家独角兽融资困难,都是因为投资人觉得这个价格在最近的市场环境下,挣钱的空间很小了。在资本趋冷的时候,早期的融资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一些,相比而言中后期的财务投资人会比较谨慎,所以感受更明显。总体而言,投资人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决定,有更多的标的去挑选,也有更宽松的空间去谈更好的条件,这些都是现在投资的优点,也正因如此,很多平时出手本来就不是特别猛的基金,投资节奏基本没有变化。当然弊端也有,最重要的就是,接盘侠很难找,所以千万小心不要投进去公司融不到下一轮,那会很容易就挂了的。。。

  2. 青锐吴斌说道:

    即资本寒冬和投资项目,鉴于工作内容、所处行业等关系,我把这个答案的范围稍作限制在“风口“上的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事实上,我近期自己所投项目也在深刻地体验到这个词,也有某个风口项目遇到融资困难,其他所有项目,要么具有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洋气的词叫造血,土气的词叫赚钱)能力,要么拥有足够撑过这个所谓资本寒冬的充沛的现金流,于是逗趣的事情来了,在2015下半年至今,依然有数以百计的创业公司获得数以几十亿计累计的资金,比起2008年都见不到什么像样的融资记录之时(我们不考虑彼时没有知乎、36kr等创投媒体)强上太多,难道是今天的的冬天不够冷?答案显然是扯淡的,当前中国的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环境是前所未有的,注意,这里的形容词是前所未有,并不能简单的用差或者好来形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当前的状态倒回到2008年,如果你有1亿美元,你愿意拿出多少投资京东呢?所以,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历经长时间大跌,并以中国股市领跌最为显眼,在这个资本寒冬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倒逼所有投资机构,尤其是以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的为重点投资方向的机构,在作出投资决策之时,回归投资的本质:回报。投资这个行为的最终目标,所有人都一样,管你人民币还是美元,管你投天使、Pre-A还是Pre-IPO,核心都是赚钱,真金白银到你口袋里的钱,而不是赚估值上涨and etc.做个简单的案例设计,在不考虑其他投资理由的前提下,你以2的资金获得某创业公司A的20%的股权,A公司的定价是10,在资本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以2.5、3甚至4的资金,获取A公司20%甚至更低比例的股权,此时,A公司的定价会在20,30甚至45,50。但是很多人忽视的是,不管是资本夏天、冬天还是西天,这个定价是估值。估值的意思就是,投资机构没有变现。那么大家为什么还要投呢?因为夏天的时候,资本市场热啊,A公司的目标上市公司的定价是500,哪怕我以50的价格买,我也能获得10倍回报,结果winter is coming。冬天下,所有人都发现,我擦,A公司的目标上市公司定价变100了,甚至很多变到80,60,50了,我花大价钱买的股权,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居然用脚想都知道,还没变成现金到我兜里都已经赔到姥姥家了,那我还投个P啊,赶紧收手。夏天时,投资机构们抢项目之默契无以伦比,冬天时,投资机构们一起休憩地默契也是非来电的。事实上,在这个资本冬天我们先不要讲投项目的体验,看项目的体验已经很开心了。每个公司的老板都会告诉你,他们的业务有怎样的更接地气的创新,他们准备了什么方法降低成本,用了哪些手段找谁开始收钱 ,他的公司价格非常便宜,乃们这些吸血的投资人肯定能大赚特赚,同时,也再没有一些没有听过名字的奇葩的投资机构从企业家的嘴中冒出来,这家给了我一个什么什么价格,你才报价多点多点,你可以去再去问问等等。冬天我充分地告诉我投资的所有企业,你们的机会来了,因为夏天大家都在裸奔比谁跑的快出汗(钱)多,冬天只要你活下来,你竞争对手都死了你就赢了。同理,夏天花了太多钱以50的价格投资一家内在价值只有10未来最大也就到100的公司的投资机构,在冬天也失去了以12甚至10的价格购买一家内在价值15的公司的机会,哪怕这家公司未来最大只能到80。2015年,美国玛氏位列媒体评选全球100家族企业第36名,2011年销售额162亿美元,2014年销售额330亿美元,2015年的我还没查到。这公司1911年成立,至今105年而且还未上市。我们的华为,1987年成立,2014年销售额约460亿美元,2015年则有约600亿美元,也是未上市公司。哪个投资机构不希望投资出这样,拥有横跨多个春夏秋冬实力的公司呢?资本冬天大家惊恐万分,资本夏天大家热情似火,其实一年四季都是轮回,被吓到或者吓死或者冻死或者热死的企业和机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都是经济轮回。博傻的投资就是击鼓传花,跟股票一样,谁也不能保证抄底逃顶,所以一级市场要赚企业增长的钱,以及由此带来的估值提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哈哈哈哈你去死吧!”“银河杂碎!”资本寒冬更多是对创业者来讲的,这个问题问成在资本寒冬下融资的体验是什么会更加恰切。对于投资机构而言,资本寒冬意味着大家的出手会更加谨慎,思考商业本质层面的问题会更多,对于投资项目的把控会更严格,同时也会更加注重项目价格的谈判。在资本寒冬之中,投资机构在投资烧钱的项目会更加谨慎,因为这类型的公司在进行下一轮的融资会遭遇到更为严酷的挑战。总体来说,短期的资本寒冬对于机构来讲是一件利好的事情,能够有机会更加冷静的判断问题,也有更长的时间来评估投资的机会。其实做投资的大部分同学,对“资本寒冬”是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更多的人只是人云亦云,一个人喊着“狼来了”,另外一个人也接着喊“狼来了”,一个传一个,结果大家都吓得够呛,都逃回家躲了起来,即使后面的人根本没亲眼见过狼。记得有好几次,听到某些同学一本正经的和我说:“听说,资本寒冬来了,你们还投项目吗?”真的很想笑。什么叫”资本寒冬“?有多寒?怎么来的?你想清楚了没有?大部分的人啊,都是从媒体上看来的,从朋友处听来的,然后就去传,大体这种水平吧。然后更有意思的是,一般这种言论都是从国外一路传过来的,国外的狼,和中国的狼,完美同步。要定性判断的话,国内的大部分投资人,往往喜欢走极端,有时候极端乐观激动,有时候有特别悲观,资本寒冬论就属于后面一种。我觉得中国的资本寒冬论往往是悲观过于实际的。虽然说中国在全球化,但事实上中国市场还是存在非常大的独立性的。虽然说美国市场会影响中国,二级市场会影响未上市的股权投资,PE会影响VC,LP的问题会影响基金募集,但这里夹杂着太多的情绪恐慌,从而导致判断失误,实际情况往往没有那么糟糕。我个人的感受是,早期投资依然火热,这是绝对状态,根本没什么寒冬,这才是事实情况。打个比方,去年融资案例1万,今年8千,这种能叫寒冬吗?最多算降温。现在这几个月,就是这个情况。

    然后,再说说资本寒冬里投项目,资本寒冬的特征,无非是两个,一是钱少,二是流动性差。资本寒冬里投项目的风险,主要就在于后续融资难。后续融资难的原因,当然在于后面接盘的更谨慎,因为他们感觉无法交易出手,或者LP根本不给钱,募集资金都出问题了。所以,比较简单的是,资本寒冬里可以选择那些对后续募资要求不高,对流动性要求也不高的项目进行投资。主要特征比较容易取得正向现金流,在较长时间没有融资也能很好生存。另外,对于烧钱的大平台项目,也不用放过,只要团队够强,一样能融到资,刚才上面也说了,现在依然是很火热的,只是降温而已。看到有同学说能砍价砍掉一半,我就纳闷了,这样的项目,换做我肯定不投,因为很简单,砍价都能砍掉一半的项目,投了也没什么意义。如果非要说所谓的资本寒冬,什么类型的项目危险,我想可能是需要大额度融资,且扩张的边际成本无法快速下降的苦逼项目。非常痛苦的是,在上一次资本寒冬,我个人所在团队,正在做这一类重资产连锁服务业的创业,我想先融资2个亿人民币,但整个项目要做成,后续可能要融资20亿以上,然后,过程的艰难就不说了。还好,最后项目还是被收购了,还赚了不少钱,所以说,只要做出好公司,总是会还不错的。但,这类项目其实是很少见的。一般的早期项目,互联网类的,有创新的,受资本寒冬影响是很小的。这类项目,就好比海底的小生物,无论海面上怎么巨浪滔天,其实对它们毫无影响,不要自己杞人忧天,好好发展吧。现在大那一批独角兽,很多都是从上次的所谓资本寒冬中涌出来的。

  3. Kelin说道:

    凡事结论先行:我觉得市场目前理性偏热,之后仍会有保持;因此我个人对整个市场而言的“资本寒冬”持保留意见,但不排除个别行业的早期融资状态的确是身处寒冬。
    任何时期投资与否的决策跟几个因素有关,从(资金)供给的角度看,是否有钱;从(资金)需求的角度看,是否有源源不断的值得投资的项目。从FA的角度分别说一下这几个因素当前的状况:
    1.资金供给
    一级市场的LP不排除也投向了二级市场和其他金融产品,题主所说的资本寒冬大概是二级市场第一次大崩盘后大量出现在朋友圈的一个名词,随之而来二级市场发生了熔断、换证监会主席,全球范围内其他股指也出现巨大波动、中概股下挫,日本bond-yield为负,央行货币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
    综上,供给可能由于二级市场因素收益下降呈现暂时紧缩,但是钱总是要去往高收益率的地方流动,一级市场仍然是一个有高收益率的地方。
    那么,一级市场是否是一个有相对高收益率的地方呢?
    不如回顾一下楼市和股市的成长到繁华,思考一下热钱涌入的原因;然后再看一下经济增长的构成,实体经济的情况;最后思考一下一二级市场上项目的质量和退出机制……
    从资金供给方的角度来看,既然投资回报e=ax+by+cz(xyz表示宏观中观微观,abc表示这三方面的影响因子,即权重)所谓的投大势所趋,就是投在一个up-rising market的萌芽期(ax的乘积远大于by+cz),自然回报就会节节高。
    那如果是在一个上升期呢?顶点是否到来?顶点什么时候来?下降的底部在哪里?反弹的势能有多大?那么对by和cz的考量就会多,之前的一拍脑袋和之后的三思而后行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VC对行业的研究更加透彻,对潜在可投资企业的观察期更长,见到了12345号公司,不急不急,我们找找是不是还有6…N号公司,都一起来聊聊看吧。那之前出了ts和口头offer的公司不然也就先暂缓推进一下吧。
    这些突然到来的“群体理性”在创业者看来,真的是如寒冬般严酷。
    2.资金需求(即项目供给)
    1)宏观看环境
    政策上对一级市场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一级市场的基础设施(各种创业服务,包括行政流程、投融资、数据、办公场地等)建设力度一直也不小,大互联网公司孵化了大量人才,人才流动也相对容易,投融资环境更加开放、简单和透明,新三板成为新退出渠道,项目清算、团队变动、spin-off变得普遍……这些因素导致了项目供给增强。
    所谓的“资本寒冬”对项目供给的传导有时滞,项目资金链断裂,加速了人才的流动,也许反而催生了更多的早期项目。
    2)中观看行业
    一级市场板块轮动的时间间隔在缩短,O2O目测火了得有1年,B2B差不多大半年,一些更加细分的领域,一旦热闹起来就起来一片,势如破竹般各自绑定几家基金迅速融到大几百万美金量级。这样的市场里,跟风者和执行力不高的团队只能羡慕;变革者虎视眈眈等待破绽的发生;大公司也没有办法高枕无忧,需要通过创新和对创新的投入(包括参股、兼并、收购)巩固市场地位。
    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创新的最好的时代。不同的行业的热度的确能把相似的团队推到不同的高度上,有的成了风口浪尖,有的沉没在船底。踏对风口这个事情在我看来可遇而不可求,我的经历中,融资顺利的团队绝大部分想做这件事,是因为对事情本身有信心,有些甚至筹备了1年(当时还没有风的影子),而不是草率地随风飘荡。
    3)微观看企业
    我在判断项目的时候,通常看三个方面:行业、团队和模式(如果对应到英文的话,会是practice,指做法和结果),通常聊完一个项目我心中对这3个维度会有分数值,单项分和总分同样重要,但是会有权衡。
    行业和团队相对比较好理解,关于模式变量很多不太好归纳,但是因为在写这篇答案的时候,我正在听张士超之歌,因此拿《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首歌的传播性或魔性不在于行业(交响乐)和团队(with due respect,彩虹和金承志此前不是特别出名),而在于模式(把合唱搞得这么棒棒哒以至于我们小组都做了一个藏spa版本的表情包啦(●’◡’●)ノ♥ )
    3.均衡点
    可被投资项目的数量和市场愿意给出和接受的价格形成了均衡点,而技术革新、对未来的预期、成本等因素会导致供需曲线的移动。过程中,有人理性有人感性,人来也有人往;一些人基于当下决策和自身诉求需要离场观望,一些人加码下注。
    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创新的最好的时代。
    所以我把我的career发展下注在这个激动的、闹腾的、喧嚣的、嘈杂的、需要激情、需要思考的早期投资市场。

  4. 余攀说道:

    中国经济宏观上暖风频吹,微观上寒意逼人。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谈宏观经济时,给出了明确的信号,现在的增速来之不易,去产能、调结构的痛苦过程才刚刚开始。对于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来说,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将会很冷。2回想一下,李嘉诚好像在4年前就在卖出中国资产了,跨国公司往往是那只能预知冷暖的鸭子,我们也应当更多未雨绸缪。3度过严冬最重要的是备足冬衣和粮食,对于企业而言,建议把经营性现金流放到最重要的地位,谨慎进行资本扩张或大规模人员扩编。对于上市公司或三板公司,建议融资方式更多关注公司债。
    4互联网英雄和跨国公司也在抱团取暖了,中小企业更要用开放的心态进行资源互换,活着才是硬道理。5保持充裕的现金流,在寒冬里可能买到好东西。我坚信投资人既不是傻瓜,更不是疯子。那么,既然都不是傻瓜,为什么还要在零下五十度的寒风中裸奔呢?只有两种可能:就像去南极科考的scientist一样,早就做好了300%的准备,不仅武装到牙齿,更有一个巨大的政府/财团在后面支持,在全球7X24小时同步直播的同时更已做好海陆空全方位增援准备,还TM早就买好了保险,就算万一考察队全军覆没也绝没有任何财务损失。要是一不小心挖到了外星黑科技,嘿嘿…胸前贴肉死死死死绑着一个火红的巨大烙铁,不到零下五十度的寒风中裸奔,眼前没有任活命的机会,投资人聪明的小脑袋早就算清楚了,烫死比冻死可要难受一千倍,万一老子被冻成狗之前烙铁先被冻成冰了呢?拼了!市场经济进去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选对的项目其实更考验的是选对人。选到合适的对象进行投资,回报率是要远高于现在的普遍基本运作,身为一个投资者,现在是地位投资的一个好时机,永远在市场动荡混乱的时候才最有机会,最出人才!在这寒冬投资项目不一定是鲁莽或者傻,可能他正是发现金子的那个人。这个时候投资的有三种人。一种是傻。一种是精。一种是稳,这又不是股市今天买明天卖。投进去钱,最快也要两三年才能变现,长的可能要七八年。冬天,每年都要来的。至于你觉得的寒冬,一个是没有什么可以投了。二是金主没钱了。所以才会让你觉得该拿到钱的还是拿的到,拿不到的始终是拿不到。挺好的,垃圾企业的泡沫被挤压掉了。剩下的都是真正的强者。越冷真正好的企业越吃香。首先不论是否真的“寒冬”,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环境总体而言是不缺钱,缺的是优质的项目,经历过14、15年融资过热的情况,“”资本寒冬“的”到来是理性和专业的回归,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而言我觉得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市场在教育大家回到商业的本质,其实该庆幸,人傻钱多的气息终于是消散一些了~~
    创业不是越来越难,而是越来越简单。因为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做创业投资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戏言,在中关村,随便扔块砖头,可以砸到3个联合创始人,2个投资人。
    因为越来越简单,所以很多人来创业。人多造成了泡沫,国际经济形势造成了泡沫的破灭,所以看起来很寒冷了,其实不然。
    真正健康的鱼,在潮水退掉之后,依然可以向更深处游去。不健康的鱼,才会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们很幸运,家好科技、趣孕,目前还是一条健康的鱼。
    请注意,我用的是“健康”,而不是“厉害”。现在说谁厉害,为时尚早,BAT厉害吗?我觉得未必。不是有那么多人天天喊着要颠覆BAT吗?要成为BAT吗?
    但是呢,每个公司的确都会遇到困难。要说遇到的困难,唯一的困难其实就是人才的招聘。每年市场上流动的人才,绝大部分都去了大公司,只有很少的人选择创业公司,而去创业公司的人中,又有大部分去了C轮D轮之后的公司,很少人留在B轮前,我们要跟无数个B轮前的公司竞争人才。

  5. 何静说道:

    冬资谷,夏资皮。经济寒冬请抄底。WTI都历史低价了,抄底石油产业吧,前几天休斯顿开的各种会,各种油田资产包,简直是风投的盛宴百里挑一变成千里挑一,作为“资本”本身就是涌动的,否则那就是守财奴+定期存款,就不叫资本了;“成功”的“资本”会继续涌动,而且波涛汹涌;“失败”的“资本”,需要俯下身来,擦亮眼睛,理清头绪,换个姿势,继续涌动;寒冬能活着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大环境已经帮你筛选了啊,资本的寒冬并不是说资本家不想投资,而是说资本家投资非常谨慎。资本家可是很渴望把钱投到靠谱的公司的。
    现在来点题,我想说的是:我们一直都在“最好”的时代,而“寒冬的阴影”任何时候都在。
    说到创业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创始人决定一切的事情”。
    讲到CEO这个职位,其实,就是一个苦力活。
    “你”能融到资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也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我们今天也不说“你”是如何死的。
    融资金额数字后面多加一个零,把单位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再或者直接夸大三五倍,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创业公司融资造假调查:80%创业者都在说谎》)
    当“你”真的看清楚了,“你”就应该清楚,你的死和“资本寒冬”有个毛线关系。
    上一条大新闻是“获得了巨额融资”,不到一年就上了死亡名单,这种事情,我见得太多了,但把原因归在“寒冬”,呵呵,我都替“你”脸红。
    “想想自己为什么XX,再出来吹好吗?”
    这话,是以前有人骂我的,我现在送还。话说,我尽管有所隐藏,但我没有吹过啊。
    最早创业的时候,有人问我,初创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远景目标要足够大,短期计划一定一定要能挣到钱”,大概我这句话没有涉及一个专业术语,被他一脸嫌弃,他当时回答我的原话我也不记得了。大概就是“公司的目的不是挣钱,是梦想,是情怀,有铜臭味的公司早晚得死”。
    我当时没有接他话,随他去赢。然后,不尊重商业的他就死了,可以实话实说的是,他的天使投资人我还是认识的。没有等我开口问,这个朋友主动开口说“没有现金流,所以死啦”。
    然后还后悔没有听我劝。我当时的感觉是,装B成功的感觉不过是“索然无味而已啊”。
    资本有周期吗?当然有。
    市场会回暖吗?肯定会。
    寒冬什么时候过去,肉厚的人不怕寒冬。
    用户有需求吗?一直没有被满足过。
    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你擅长的。最好是无可取代的。
    商业有规律吗?真的没有。
    关键是,大家再想想“资本寒冬”这个词语是谁造出来的,事情一下子就清楚了。
    更重要的是,“热了就要冷,这就是资本的本质,从最热到最冷,资本,从来,没有中间态”。
    但,我今天要说的是,资本寒冬的时候,创业者是不是就得死。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投资人终于学会了理性,创业者没有一点点防备,资本寒冬就这么来临了。
    然后,很多创业者开始哭泣,产品也忘记做了,团队也不管了,市场也不研究了。抱着团在那里唱着“资本寒冬的歌谣”。这。。。言外之意,就是等着人家的钱,来实现你的梦想是吧。
    如果这个时候,谁敢提醒他“亲,赶紧地摸索出盈利模式啊”,他还会高高在上看你一眼说“我是创业者,不是商人,别和我说这种话,会让公司发展降速的。”(不尊重商业,你创的什么业?)
    矮马,真的如此自命清高干嘛还指望“浪费”别人的钱,去成就自己的梦想呢?然后,“他”又要说了“我能力好,我等人家来投,是人家的荣幸”,我再矮马,你真的有本事,怕的那门子“资本寒冬”。—-所以,我要说的第一是:赶紧收了“神通”好吗?资本热的时候,凭一张嘴,确实能“骗”到钱,资本脑子发热的时候、本质就是赌。
    时时刻刻要清楚的是,创业本身就是商业,商业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他人,然后挣到钱”,如果单一抱着一个“我要飞得更高”的梦想,你可以一个人去上啊,没有人拦着你,拉着别人和你一起“去死”,你有什么资格?
    对项目不负责,对团队不负责,对别人的前途不负责,你希望外人如何评价你,看到比你成熟的创业者,你这水平又要如何评价别人?
    CEO存在的价值难道不是:擅于发现问题,于是研究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我要说的第二是:须要承认的是,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带来无数机会无数福利,很多很多的创业者都是资本和红利市场宠坏的,要不然,雷军会说“猪在风口都飞起来的”。
    现在,投资人出手越来越谨慎,对于真正做事情的创业者来说是好事情,如果他们阿猫阿狗都投,能说会道的也投,那我们这些靠实力说话的算个啥?
    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春天结束了吗?
    没有,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投资人拿着钱在旁边看着”给创业者带来的是机会还是陷阱?
    当然是机会。
    创业公司现有商业模式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优化?
    当然,留意我们团队。
    什么样的产品更利于得到投资?
    资本都是趋利的,只要你有潜力。有本事挣到“钱”。(此处不单指现金)
    如何在资本寒冬中获得资本的青睐?
    做好你的产品,建好你的团队。我要说的第三是:(这一条利益相关,不敢展开说,点到为止)有人说,“资本寒冬”的出现原因的“好项目越来越少”,这。。。。
    一直以来,移动互联网创业是没有什么门槛的,很多产品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个不展开说,不想被人喷。好啦,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已经结束,擅长搞短期投资的风险资本(也可以理解为:专门投生命周期短但能快速上位的产品)。真的要休息一下了。现在是下半场,移动互联网下半场靠什么?技术创新、工业制造、科技。
    这种健康的投资项目是需要观望才能出手的。
    (下一阶段的投资重点应该是:科技创新、工业4.0、智能化、高科技医疗,内容产品,各种人性化平台)

  6. Capone Ji说道:

    看看现在的有色煤炭酿酒,这才叫寒冬。实质上是一个资本层面上的去泡沫的过程。
    所谓“寒冬”这个说法,其实不是很准确的,因为行业周期下行往往和冬天没有特别多相似之处,如果非要说我觉得用“角斗场”形容更合适。
    行业下行初期,如果不是特别差马上就支持不住的企业基本上还有一段特别幸福的时光,成本下降,人力成本往往比业务减少的还快,这段时间简直是巨头们的狂欢,随着中小型企业经营逐步困难,市场上到处是便宜又优质的资产。而中小型企业如果竞争力不错耶趁机吃进了不少优质资产,这一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分化。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一般为整个周期的1/4以上。
    在以上这个时期,大多数企业可能会觉得像过家家一样,原来所谓的行业下行没什么可怕,我大xx行业还能再战五百年这样的愚蠢的想法。然而当宏观环境进一步恶化,到达普通企业的临界线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倒闭潮。某些行业可能还能凭着特殊情形,如补贴,如贷款续个命,然而出现这种情况的结果是行业生态直接被破坏,替代行业开始崭露头角,需求减少,资本供给收紧,到了这一步,大多数企业前期吃进去的优质资产马上就变成了毒丸,缺少资本滋养大量的优质资产全变成了负担,不等盈利就马上得砍掉或者雪藏。这个阶段可以概括为:过剩。下一步就是减产了,砍掉多余的产能,巨头互咔,砍慢了就是个死,这个阶段最后总以几家巨头的死亡作为收尾,旁的人的感觉是,好好的企业说倒就倒了。最后行业重整,优质资产慢慢被收拢,最后幸存者迎来一个新的上行周期。被熊市打败的人不是在炒股,是在赌博。被寒冬打败的人不是在创业,是在做梦。暴力裁员就是公司先不裁员工,然后不加工资,无理要求加班,每天六点下班变到七点下班。双休改单休,工作量加大。老板就是不主动裁员,这样就可以不赔钱给员工,压榨员工的劳动力,逼员工自己辞职走人是吗?我所在的行业是医疗保健行业。尽管人们说是资本寒冬,说裁员。但是我们公司不仅没有裁员,反而飞速的壮大。员工人数一年时间翻了十倍。现在有四千多名员工。工资水平在当地超过平均工资百分之二十。感觉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大众点评自从和美团合并,这工资降的8月12日,央行公布7月金融数据显示,2016年7月,中国新增信贷、社融、M2全面不及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预期8500亿元;社融规模4879亿元,预期1万亿元;M2增10.2%,预期11.0%。在4636亿的新增贷款中,新增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为4773亿元,占比水平创历史新高,居民中长期贷款是购房的主要资金来源。4636减4773,是负数啊…某国企,福利全砍,收入大减,基本上相当于减了一半,比公务员还低,已经活不下了。同样的国企,同学金融的,完全不受影响,日子过得滋润的要死,年薪50万比比皆是。。
    无论外界是否承认,但是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内,整个互联网行业确实在经历着“资本寒冬”。这个资本寒冬,其实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反差。
    第一个是在投融资层面。去年下半年开始,投融资的企业数量与万众创业的热潮出现严重反差。2015年年初开始的互联网创业潮,堪比当年八九十年代的“下海潮”一样火爆,我国全民创业蔓延到了北上广深之外许多地方。但是2015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诸多细分领域的投资却出现了停滞,比方说大批的O2O企业因为融资没有跟上,项目死掉的时间比这些创业者想象的要早得多。
    第二个是二级市场层面。2015年的上半年国内A股是一个失去理性的牛市,被戏称为“疯牛”,连暴风影音这种在互联网行业不入流的公司都能获得连续20余个涨停板。这与在异国他乡背负着惨淡市值陷入冰点的中概股公司,形成第二个反差。随后,大批量的中概股公司,在这时班师回朝,开启了私有化之路,但却遇到了六月份的股灾,进退维谷。
    而从财务状况来看,目前中概股尚存的企业中,日子过得好的也不算多。体量最大的百度正在为其利润率不停下滑犯愁,奇虎360准备回归A股,还有一部分在美国二级市场上苟延残喘,没有交易量,沦为“僵尸股”。
    在我看来,资本寒冬的存在与否与公司的业务内容与发展前景有极大关系。
    目前,美股市场上“尚存”的中概股公司,活得好主要有两类公司。一类如携程、网易等,在各自领域中仍然能够出彩的公司:携程自梁建章复出之后才逐渐走上了现在的正轨;网易由于手游战略的成功,支撑起了网易的市值。
    第二类公司则是具有未来想象空间的公司,其营收增长速度迅猛,比如猎豹移动和搜狗。猎豹的话,其营收目前主要来自于海外,因此海外市场是其主要的发展空间。搜狗虽然目前还未独立上市,但是2015年全年净利润已经超过了1亿美金,且已连续8个季度盈利,加上他们在移动搜索上的一些突破,比如跟知乎的合作类似的,因此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中国互联网行业格局在我看来,并不会因为资本寒冬的到来而发生本质性改变,因为一些行业的中坚力量已开始向巨头方向转变,而一些虽未盈利但有发展空间的公司也都与巨头进行了合并,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创业公司们,但所谓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也是有他相应的道理的。

  7. Kevin Zhang说道:

    企业家和娱乐结合,以及各种娱乐明星参与创业,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那个某某学校出身的著名投资人,更是以搞笑娱乐见长,据说每次出场都能萌翻一群拥趸,一张胖脸上永远堆砌着童叟无欺人畜无害的笑容,知名度直追一线明星。将创业的苦逼和严谨以娱乐的方式进行到底,不知又能给年轻人们以什么启发。话说这位老师的英文课我20年前就有幸听过,当年就是以多才多艺又唱又跳著称,堪称开心果一枚,但每次看到他的耍宝卖萌,我都是一身鸡皮疙瘩,今天仍然如是。两周之前的一个周五晚上,我和一个创业的兄弟相坐无言,默默抽烟。他的B轮融资刚刚被通知黄掉了,无数次的尽调,无数次的会议,无数次的不眠不休,在那一刻,都没有了意义。TS已经签了,但最终还是被投委会打回。我看着他一遍一遍地拿起手机,翻看着上面的通讯录,再一遍一遍地把手机放下,我知道他是想抓一根稻草,让自己的焦虑可以有处存放,但终究还是无望。我很想提议去大醉一场,但醒来之后呢?
    同样的失望或绝望的故事,我亲历的,我听到的,今年以来不下十几起。去年秋天开始的资本寒冬,我本以为又是和前几年那样的数月轮回,但今天看来,可能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大的估值逻辑出了问题。老K是98年入行互联网的,正赶上互联网行业最初的资本泡沫。那时候,国外还没有谷Facebook,国内也没有今天的BAT。那是被称为互联网发展元年的时代,国外被追捧的是雅虎、亚马逊和网景(第一代浏览器,古董一样的东东,今天还知道这家公司的至少是70后了),相对应的国内则有新浪、搜狐、当当、8848等公司。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时无论是门户、搜索还是电商,用户体验都是一塌糊涂,但架不住对于未来的预期,资本汹涌地往里进入,直接把纳斯达克炒到了5000点。记得国内互联网公司那时特别热衷于搞什么72小时、48小时网络生存体验,意思就是说你足不出户,看是不是能够通过当年的互联网手段来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可想而知,做试验的人差点饿死,今天习以为常的外卖、网络支付、快递到门、LBS等,在那时还都是天方夜谭。
    于是,资本在疯狂进入了几年之后,发现各种模式距离变现还很遥远时,市场的崩盘就出现了。从2000年到2001年,纳斯达克一路狂泻,从5000多点跌倒了1000多点。第一次互联网资本寒冬就以这么惨烈的方式来临,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寒冬竟然持续了整整将近4年。

    那什么时候开始恢复的呢?又是怎么恢复的呢?简单地讲,就是第一代互联网商业模式全面成立,并且盈利,资本才又活跃起来。这第一代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以门户和搜索为代表的,谷歌在2004年的上市,预示着第一代商业模式彻底走出了泥潭,也带来了资本的春天。
    所以不要小看那些老牌的互联网公司,各种综合门户和垂分门户,仍然是最靠谱的变现模式,像新浪、网易、搜狐、58、汽车之家等。注意力经济和流量经济所阐述的第一代互联网商业模式,仍然是今天互联网盈利的主流,简单来讲就是卖广告,门户如此,搜索引擎如此,再到淘宝和Facebook,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本质上说,也还是广告。为什么京东挣点钱辣么费劲,而淘宝天猫身不动膀不摇地就把钱给赚了,实质上还是重模式和轻模式之间的区别——你是卖广告,还是卖商品。
    简单小结一下,从96年到2000年,互联网初出茅庐,前景毋庸置疑,资本大举进入,大伙上啊,然而投了4年的第一代商业模式之后,发现变现都还那么遥远,于是退潮,我们不再给钱了,你们自己慢慢练吧。于是在2000年到2004年之间,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倒闭、并购、整合,(是不是和去年今年的状态特别像)终于,找出一条路了,注意力经济搞定了,广告模式成立了,上市的上市,资本退出的退出,套现的套现,手里又有钱了,于是开始了从2004年直到2015年这长达11年的互联网资本热潮。本质是什么?就是孕育第二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整体成立,大家注意是整体哈,小小的个体突破不会对大的资本趋势形成影响。
    在这11年当中,资本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社交啦,视频啦,团购啦,不过在14年之前,总体的风险是可控的,那时我们看到的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就是大单了,而且以第一代商业模式为根基的各家互联网巨头也参与进来,大家手里都握有重量级的现金牛业务,随便投点都不是问题。总体来看,还是小打小闹,大家也都想在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二代商业模式卡位中占得先机,投入点也不算什么。所以我说总体风险可控。
    落实到市场上,我们于是看到从08年开始,虽然每年都会有小规模的资本寒冬,但恢复期都很快,长则8、9个月,短则2、3个月,都能很快地又起来了。即使像千团大战那样的烧钱,资本也不过就是半年的时间就又蠢蠢欲动了。及至去年的春节前后,曾经有一波小小的资本低谷,但随着国内股市的红火,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又迅速疯狂起来。
    但,黑洞级的资本杀手,终于还是来了,那就是O2O。可以说,各种O2O是互联网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怪兽。刚开始看到的是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然后是上亿规模的,我们当时都觉得是不得了了,再往后看,一轮又一轮的往里砸钱,都是数十亿美金起。以Uber、新美大和滴滴等为代表的资本黑洞,动辄就是几十亿的融资额,而且融资的间隔越来越短。最可怕的是,如果不砸钱,他们的数据和市场份额分分钟就会下降,根本就没有可进可退的台阶,而规模持续盈利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我想,资本是彻底地含糊了。这种含糊,不是对于个体企业的含糊,而是对于整体模式的含糊。我们必然可以看到O2O的整体盈利,但,资本得先等等了,就像当年它们等待第一代模式成立一样,而且,国内股市跌的一塌糊涂,经济进入L型,战新版夭折,新三板垃圾,各种因素凑在一起,我判断这轮资本寒冬应该是以“年”来计算的,1-2年的冷却是目前的基本估计,但很有可能更长。
    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呢?很简单,滴滴、优步、新美大什么时候可以不靠烧钱活着了,下一轮资本的春天也就来临了。你猜会是哪一年呢?

  8. 鲸书说道:

    《中国经营报》的节选回答前半个问题:来自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VC风险投资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因经济环境不明朗,风投金额降至72亿美元,同比第三季度下降29%。该机构同时预测,全球范围内风投下降,这意味着投资者思路转为保守态度,且这种趋势将在2016年第一季度延续。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大环境下,资本是否会放缓放投资的脚步?创业热潮会不会退去?《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投资领域人士,大家虽然对“资本寒冬”的到来判断基本一致,但多数认为不会影响创业的热潮。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格局是否会随之发生显著改变?
    互联网行业基本还会延续BAT的格局,只因为他们手中掌握巨量的现金,可实现大量的模仿和并购。但可能会在一些新的领域出现突破,尤其是金融领域,如今年的p2pE租宝,保险业中的某能和某邦等,它们能得到超乎寻常的急速发展,和金融监管的腐败和效率低下有关。
    我第一次见到邓强时场面混乱:新浪网录节目,主题是创业,几百人挤着,空调坏了,现场又闷又臭,每个人都是一身黏呼呼的汗。
    最后一个环节是向投资经理提问,他举着手,一直没被抽中,仍举着,表情倔强,带着轻微的不甘和怒意。
    节目录完,所有人都热得受不了,拼命往外挤。他却不走,朝着我们大声提问,说自己专程从外地赶来,能否给个机会。投资经理被推裹着,还是尽力站稳,请他讲。
    他说,给真格基金发过10余次创业计划书,回复都是“我们在考虑是否推进,在观察”,他问,我的计划书到底哪里不完善,这是被拒了吗?
    同事有点尴尬,斟酌了一下才说,这的确是拒绝了,抱歉,大概是我们的话术太委婉,让你误会了。
    他脸色一沉,又立刻切换回轻快的样子,挤过人群,把一份计划书塞给我,礼貌地坚持,说,请务必看看。
    我随手翻看,才意识到,这份计划书我是看过的——是来公司的第一天,扔我桌上的文件,应该是他快递过来的。
    Word格式都没统一,乱七八糟的,说是刚毕业的中专生,要做蓝领社交的APP。字体奇大,也没说融资金额,不太专业,我看了几眼就扔下了。
    说来残酷且不道德正确:经常收到学生创业的计划书,基本全是做校园兼职/外卖/辅导班/学生交友APP的。视野决定格局,很难跳出学生视角,成功率也极低。
    名校和大城市的学生有优质资源可以充电,顶不济也有个自我包装的噱头,但小城市的学生只能写邮件给风投,“我有一个创意,你们会给我打钱吗?我好迷茫……”
    晚上回家,我又细看了一次:93年的农村男生,刚中专毕业。大学时做兼职赚过10多万,最骄傲的“跟我对象处了8年”——一种直愣愣的天真。
    我被逗笑了,觉得他比我大学时厉害多了,假以时日,也许能成事,又隐约担心他会跑偏——这事太难,容易把人逼得偏执。就按上面的电话,给他发短信,问能否见面聊聊。
    他半夜才回复,语气激动。约好次日下午,那日北京极热,他很早就到,一脸的汗,衣服也湿了,人却体面干净。
    他有点拘谨,递两本书给我,做见面礼,其中一本是《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聊下来,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2万现金(他大学赚的),近10名员工,租住在小民宅内。员工有技术、地推,都没要工资,跟他白干了小半年,有的已经结婚生子,奶粉钱都没领到。
    项目是做给蓝领的APP,功能分3块:社交,学习,招聘。我觉得这事太悬:没钱,没人,没创业经验,APP功能太多,推广难……又生怕是自己的偏见,不敢瞎劝。便问他,万一有58同城、赶集网的负责蓝领招聘这块的高层出来创业,做跟你一样事,你怎么赢?
    他迟疑了会儿,说,他们没我了解农村,了解蓝领,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
    有相关经历,不意味着你就懂。我怕这话太狠,没讲。
    又聊到如何推广,他准备发地铁口发传单,QQ群发红包,老乡推荐。各个步骤都有了些模糊的主意。
    比起不靠谱的大学生创业者,他已成熟太多:做过市场调研,在智库买调研报告;中国蓝领每年换工作频次是人均2.7次,创业项目需要的所谓“高频、痛点、刚需”,每一点都符合。
    APP尚未搭建,没数据,甚至都没注册公司,很难拿到风投。我建议他,去加入做类似项目的创业公司,负责地推,会轻松些。想去其他公司,我也会尽己所能牵线。
    客气地拒绝了。聊了2个小时,谁也没法说服谁。
    他一口水没喝。把之前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我于是把我的建议又说了一遍。明明是面对面,但却已很难抓住对方在说什么,感觉像是对着空气握手挥拳,开始扯毛衣线团一样说车轱辘话。都感到疲倦了,我俩都脸皮薄,谁也不好意思先说『改天再聊吧』,僵着,场面尴尬。
    恰好赶上里屋大会议室正在录节目:一位上过春晚的著名魔术师,在给我的同事们表演魔术。
    我们稍微聊的大声些,他的助理悄悄出来,做『嘘』的样子,用台湾腔普通话提醒,『麻烦小声点喔这样子』。
    他突然语塞,楞了几秒,拼命道歉。我讪笑着打哈哈,想把这场尴尬撑过去。看着他努力道歉的样子,心里有点难过:如魔术一般的奇迹很少降临在普通人的人生中的吧。
    他像是终于用光力气,低头抠手,不再说话。我俩面面相觑,谈话终于彻底结束了。二当夜凌晨2点,我收到他邮件,说白天没讲好,后悔了,他回家紧急赶出了份PPT,讲为何他会坚持创业之类。
    之后我们偶尔微信聊几句,他说聊聊进展,说打算借钱,把APP做出来,先跑出一些数据再说。去参加一些论坛活动时,常看到一些年龄低于25岁的创业者,指点江山侃侃而谈。
    他们要么撂狠话『你们都不懂90后、我们才是未来』,营销厉害到每句话都可以直接做新闻标题,把在场的60后、70后投资人吓得诚惶诚恐地争着给他们送钱。要么是少年极客,名校金融之类极其精英的背景。在现场闪光灯忽闪、宾主尽欢的某些瞬间,我会觉得出离,想到邓强,想如果出身平凡甚至寒微,没有名校学历、名企背景,轰轰烈烈的创业巨浪,以及各种看似诱人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就像此前所有的资源分配游戏一样。
    邓强不能讲一个“毕业于名校,为了蓝领工人而放弃百万年薪”的故事自我包装。在创业公司讲诉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里,他们要么被遗忘,要么永远是“穷苦、愚昧、被拯救”的:我司研究出更好的商业模式,整合了产业链,让穷苦的农民/家政工/大山里的某某赚到钱了;我司擅长搞“屌丝经济”,专门赚18线小城市乡村非主流的钱,他们人傻钱多爱乱买;我的产品有监督/定位/远程遥控功能,你家月嫂再不敢克扣菜钱瞎涨价了……
    8月以后——在某个谁也无法确切的时刻,突然间就人人自危,恐慌蔓延:『资本寒冬』来了,融不到钱了;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对线下的商业模式要垮了,外卖上门服务不行了,成片成片的公司死掉。
    邓强也再不回我消息。
    我翻他只有8个粉丝的微博,看到定位都在老家农村了。7、8月份的微博,有自我激励的话,有对『优衣库事件』的愤怒,认为对女生太过残忍,还有些模糊的对投资人的批评。
    我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了,更不知道他以后会怎样。所有的血泪挣扎,只有当事人清楚吧也许连他自己也无法算清得失——而我不过只是个跟他聊过一次的陌生人。
    是突然一飞冲天,还是在家养羊,或者跟他所有同学一样,在老家县城的不咸不淡糊口。
    这也许是一个过于平淡的故事吧,平淡到每天都在上演和结束。一些故事在8月之后结束了,希望这个才刚刚开始。

  9. 温城辉说道:

    最近我见了很多中后期基金老大,国内各种金主,强烈感觉到市场在变冷,融资越来越难。不管是基金,还是公司,很多都会出现金问题。已经拿到至少1.5年现金的创始人们,恭喜你们;还没融到的,极力加油提速降价,灵活处理以拿到钱为唯一目的;但还盲目乐观的那些公司,你们在等死。
    我几乎隔几天就在这里啰嗦提醒大家,就是因为我看到太多失败案例,手上有太多实时据,知道哪几家公司现在面料巨大现金问题,为什么一手好牌现在会这样。才会厚着脸皮在这里一次两次提醒大家早点不介意估值,小步快跑搞定融资。
    我和我们团队持续提醒了,如果公司还不听还不重视还很固执,我们绝望的那天,我会把投资投后融资帮忙全部停掉,让那家公司自生自灭。商业环境本来就这么残酷。对我们的损失也就是1/330,330家公司之一。我得承认现在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投资人想要知道的都是你如何收支平衡,别再跟我说太多增长和GMV。不管是什么行业,如果你能处理好增长和收支平衡,过了那个点,你就是赢家。盲目乐观,还在追求高估值,还在为自己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还在扩张补贴,现金低于6个月了还没有凶悍调整,融资还没有当第一大事,还在幻想有投资人巨额支持,都是死翘翘前夕的症状,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资本寒冬,冻死了太多的公司,昨天还牛逼哄哄的公司,明天说死就死了。融资不顺利造成企业发展受阻可以理解,但是直接导致破产还是有点夸张,但如果你深入了解每家公司的情况的话,你会发现破产真的是应该的,因为许多创业公司融了资之后一下子就忘了起步的时候的艰辛,养成了骄奢淫逸的氛围,烧到快死了才恍然大悟,但都已经无力回天。互联网行业因为最早都是抄硅谷的,所以也会流行照搬硅谷的文化,大家以对标硅谷为名搞起了豪华的办公室,丰盛的下午茶,多种多样的员工活动,动不动出国旅游,大多数钱都还没赚到的公司,你看着一群人在办公室里办公,戴个耳机刷个微博,到点就下班,就好像扔一堆钱在一个巨大的火炉里烧一样。
    我也不例外,最夸张的时候,还实行过比硅谷的弹性工作制还要弹性的“随意工作制”,大家上下班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要完成工作就行,结果他妈9点钟一个人都没来,做不完工作随便找个借口就搪塞过去了。
    文化这东西就跟直接民主制度一样,不能不考虑国情就随便乱搞,它的背后有很多人性和习惯的不同。就好比因为国内信用体系不健全,在国外很火的Airbnb就没法直接复制到中国来,中国要是搞全民公投,分分钟就是新一轮打土豪分田地。人是有惰性的,但互联网人似乎都喜欢标榜自己自驱力高。你让他加班吧,他跟你说效率。我就好笑了,工作时间和效率是有多矛盾?你就不能做到既工作很长时间又很高效率吗?真的是,偷懒还不忘找个装逼的理由。很多公司工资也乱开,而且喜欢超过需要去引入高管,动不动年薪60、70万,你的公司什么时候能赚回大家的工资啊?制度宽容是没用的,员工表面上看起来和乐融融,赚钱的时候是他的功劳,公司一倒他就开始骂被你这个傻逼老板给坑了,浪费了大好青春没活干,技能得不到提升。反正横竖都会被骂,还不如制度严格一点,让大家多做点事情,多提升能力,至少离职的时候去到别的公司还能加薪升职,做个中流砥柱,作为老板你才算对得起他。
    我总是觉得,人才跟公司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否匹配最重要,而不是这个人才牛不牛逼。你明明公司业务还在早期,在探索,就找一些大牛来,这明显就不符合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人家在BAT能创造巨大的价值,拉来这里只能为你不靠谱的想法在试错,对大家都不好。
    什么阶段用什么人,什么庙供什么菩萨,才早期,就扎扎实实招普通的人,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把业务做大的过程中让大家都升值,这才是商业本质。
    成败的要素里,运气占了99%,剩下那1%,取决于多数人的努力程度。努力绝对是有用的,你扪心自问一下,你做12个小时是不是肯定就比8个小时要有产出一些,如果不是,那你也太弱了吧,就别来创业,去大公司养老吧。
    创业就是有一个好的机会点,可能在未来有比其他就业方式更大的收益的一种高投入高风高回报活动,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你朝九晚五,一天能做多少事情,你怎么在残酷的市场中竞争?最后说两句:一句说给同是创业的人听:出来混,总要还的。不要再装逼了,踏踏实实做好公司,自我血才是硬道理。一句话说给职场的同龄人听:活少钱多的事情这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不要总是骂老板傻逼公司坑爹,好好干活提高能力,赚最多的肯定是自己。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