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雄:BAT全入场,内容平台成互联网最大战场

想知道一个领域市场前景大不大,就看看BAT三家是不是都在玩。

而智能算法支撑的内容资讯平台,百分之无穷大的是拥有宏远前景的大市场。从去年智能资讯成为强势焦点开始,今日头条、腾讯OMG等群雄轮番引领的重磅消息可说是应接不暇,智能资讯或者说智能内容平台不出所料变成了如今互联网产业争夺的最热点之一。

而根据最新消息,阿里移动事业群召开了发布会,宣布旗下UC将进行全面升级,也要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内容平台,将与腾讯百度以及头条号、一点资讯等多家对手展开针尖对麦芒的血拼。

为何如此白热化的战场阿里还是执意入局?UC进场带着怎样的野心和底气。今天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内容平台即将迎来的战国时代。

【一超多强:内容平台的白刃战时代】

其实说来,目前国内内容资讯平台的局势有点像是足球界的西甲。处在一个一超多强,群雄逐鹿的热闹态势里。

2015年,根据进TrustData、速途、Questmobile、猎豹、易观智库、等机构发布了有关资讯客户端用户规模的排名。绝大多数机构都把腾讯新闻列为该类目的首位。

原来一超多强的局面,随着今日头条的技术优势逐渐被用户认可,推广和宣传力度也同步猛涨,腾讯一家独大的优势已经被打破。整个市场看起来更多元,变量也更大。

腾讯就像皇马,占据着社交软件导流的巨大优势和长时间丰富内容积累,依旧显示着银河战舰的地位。而今日头条更像巴萨,依靠更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强势投入开始改变整体格局。但要知道,这个战场远不是只有两家,其他各方诸侯也都实力雄厚虎视眈眈。这次阿里强势入局,将UC由原本的浏览器升级为千人千面的新媒体平台,能否成为搅局的马竞。智能内容平台是否也会如西甲一样进入三强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百度新闻客户端依靠百度搜索产品的大流量和贴吧、知识平台的内容导流同样发展迅猛。一点资讯的内容优质化和战略国家化布局也在显露威力。老牌门户如搜狐、网易、新浪也都加大了这一领域的投入。天天快报、知乎日报等后起之秀也颇具冲击力。

目前这个形式下,接下来两方面的争夺战将持续升级:一个是对用户的争夺,这方面将主要集中在算法技术的和大数据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上。另一个是对内容源的争夺上,从各家轮流推出的自媒体自助计划就可见一般。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阿里UC在这场白刃战中准备了什么利器。

【电商、支付、浏览:阿里在大数据上不差事】

智能资讯算法的核心是大数据支撑,而这也是阿里敢在战局已经如此火热的档口杀进来的最重要底气——大数据上,阿里从来不怕谁。

阿里入局凭借的,最直接就是UC浏览器提供的数据支持。目前,UC浏览器拥有超过4亿月活用户,稳坐国内手机浏览器第一。而2016年3月的数字显示,去年八月推出的UC头条的日曝光量已经超过60亿,日均阅读次数超过5.7亿,累计每日超过650万次的用户评论。这样的用户基础,数据基础和已养成阅读习惯,成为了UC进化为内容平台的关键跳板。但更关键的,是UC还有阿里生态的庞大支撑。

阿里独有的大数据能力也许会成为接下来内容平台扭转趋势的关键。首先是多维度的数据资源,UC不但拥有信息流产品共有的浏览偏好数据,还通过神马搜索和PP助手掌握搜索数据和应用使用数据。这些对大数据分析用户起到着关键的补充作用。

此外,更重要的是阿里独家的电商数据,高德地图的地理位置数据,微博的社交数据,优酷土豆的娱乐数据等等,这些是打通目前资讯平台算法痛点的核心。目前的大部分资讯推介算法,都是基于用户点击和收藏的数据所做的分析。事实上这种逻辑推导下来就会变成用户点过什么就不断出现什么,最终很多无意识点击或者非兴趣点击都会影响推介。

而阿里的大数据核心来自于电商,用户购买、收藏商品的兴趣点是更贴近用户需求的关键数据,基于此产生的推介会更精准有效。

大数据和流量优势,是阿里能把“千人千面”打造成“千人喜欢的千面”的机会所在。也是未来资讯平台进一步人性化升级的关键所在。

我一直说,大数据是技术,但大数据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人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赋能媒体计划的底气】

通过大数据和算法争夺用户,是智能内容平台的一方面,但如何把争夺来的用户留住则是另一方面。

这需要的就是优质、有生命力且基数足够大的内容生产者。随着自媒体进入内容为王时代,对内容端的重视得到不断强化。腾讯OMG提出“芒种计划”宣布资助内容生产者,紧接着今日头条高调宣布成立 2 亿人民币规模的内容创业投资基金专门针对早期新媒体项目,优先关注视频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在人民币 30 万元至 100 万元范围内。

这场平台补贴内容端的战斗刚刚拉开帷幕,阿里就宣布入局。而阿里也在这个领域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即授人以渔的赋能新媒体计划。UC推出了“赋能媒体计划”,推动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转变,让媒体像天猫品牌商家一样拥有自己的“内容店铺”,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媒体新生态。

阿里之所以敢说对新媒体授之以渔,底气还是来自于无匹的电商、支付业务优势和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

自媒体变现一直都是讨论争议不断的短板,众多内容优质的自媒体就因为变现渠道问题导致后继乏力最后不了了之,针对这个问题各家都提出了解决方案。但阿里却独有三方面渠道全打通的商业优势。

首先是广告,阿里妈妈将会为升级的UC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支撑,为广告双方搭建快捷平台。其次是增值服务,阿里支付宝的强大优势将成为内容打赏的优质渠道和出发点。再次是社群电商,淘宝和天猫是阿里的大本营更不需提。

通过多渠道的变现渠道开通,阿里要在内容平台做“内容的电商也做内容的淘宝”,说不定很快会成为现实。

事实上,现在的内容平台的另一个痛点就是内容端只能提供单纯的内容展现,而整体平台的设计气质和品牌特质却很少能体现出来。阿里有淘宝天猫的成功运营经验,由他们支撑打造的平台,或许会给内容生产者提供更多建立、成长为品牌的机会。

【结束语】

没有垂直新闻客户端包袱的阿里,将更专注于内容服务的拓展,成为更加本质的“内容平台”已成定局。而携带着巨大优势和先进玩法进场的UC,会对行业生态产生怎样的改变则是后续更大的看点。

未来内容平台市场是会竞争更加激烈,进而演变成快滴滴滴大战的盛况?还是被阿里的很多玩法导向全行业升级?我们还只能拭目以待,但是我的另一条预言却又被阿里的行动给证实了。

那就是——内容价值正在被彻底重估。内容营销,刚刚来到上半场。

【文/王冠雄(微信号:wang-guanxiong)】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B站、百度、知乎…实名制后互联网内容会往哪走?说道:

    近日,bilibili(B站)发布公告称,“应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要求,从7月5日开始,UP主(视频创作者或上传者)上传视频内容(包括新增、编辑、换源等)需通过实名验证,方可编辑视频稿件。国内UP主可绑定国内手机号进行验证,一个手机号限绑定一个账号;海外UP主需上传有效的身份证件进行验证(如护照、通行证、居住证等)。”

    不过,此公告一出,大众立马就联想到前段时间引起业内广泛讨论的新闻:因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新浪微博”、“ACFun(A站)”等网站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责令关停视听节目服务。不过,一直被业内视为A站竞争对手的B站,因为已经获得相关“牌照”而躲过一劫。

    但随着月初微信、微博等多家娱乐八卦类大号的封停和禁言、总局责令腾讯网视听节目深入整改,再到前几日几家网站被责令关停视听服务,都表明相关部门对于互联网内容领域正施以重拳。刚刚躲过一劫的B站或许想主动出击,以免在之后的其他整改中“遭殃”。值得注意的是,B站在公告中直言,实名制举措是“应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要求”。

    刚“躲过一劫”的B站,下个月要实行实名制

    除了B站外,近期已经有不少网络平台推出实名制政策,并且已经开始实施,包括百度、知乎以及独家手游等。不过,这波网络平台实名制的风潮并不是各平台心血来潮,而是像B站所说的那样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该规定要求,“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要知道,B站是业内出了名的跟着国家政策的方向“立正看齐向前走”。早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通知包括: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用户提供充值或者消费服务等。

    在这一政策的号召之下,《阴阳师》、《王者荣耀》等热门游戏纷纷推出实名制政策,B站所代理的游戏,如《命运-冠位指定》、《妃十三学园》、《幻游猎人》等也接连开启实名认证要求,并且对于没有认证的用户会强制进行填写。

    同时,B站对于国内的各“主流活动”也是非常的看重。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二次元爱好者的“聚集地”,B站用户的平均年龄为17岁,70%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为此,其非常乐于在各大活动扮演“95后、00后的代言人”的角色,积极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比如B站董事长陈睿曾在出席活动时,发表过“让B站成为下一代的文化乐园”、“每个二次元都有一个中国梦”等言论。

    因此在内容上,B站也是倾向于传播具有正能量、人文价值的作品。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那年那兔那些事》、人文科教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上都有着较高的人气。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专家、海军少将“局座”张召忠也进驻B站,并称为“站宠”。

    同时,B站还专门从SMG挖人处理与政府间的关系。所以这也就难怪了,此次B站会在“关停风波”之后,紧跟政策推出实名制政策了。

    网络实名制成大趋势,网友怎么看?

    不过,《首席娱乐官》对于此次B站推出的实名制政策,其实还有另外一层解读。毕竟,这次实名制的对象仅限于UP主,对于一般的用户尚未做要求。

    数据显示,目前B站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亿,活跃UP主超过百万。而每天B站上用户投稿的视频也达到万集以上,官方表示其中90%为自制原创的视频。

    但在《首席娱乐官》询问了周遭一些经常使用B站的朋友,并且在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看了一些网友的发言后发现,对于B站即将实施的UP主实名制政策,多数人表示就像B站所言,这就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很多平台也都实施了,可以理解。而且只是要求手机号认证,此前很多UP主的资料已经比较齐全,此举对于国内UP主影响不大,海外UP可能会比较受影响。还有用户表示,实名制会一定程度上维护网络环境,减少“打广告”、“乱喷”等现象。

    但还有一大部分人提到了版权这个问题,“感觉字幕组会受到影响吧,之后不知道还有没有翻译了,特别是某些会涉及版权问题的……”、“感觉好多东西又要消失了”、“会不会ssa的live没有特效字幕看了”……

    其实,上传到B站的很多视频都是有版权持有者的。像小官身边很多使用B站的朋友并不是二次元的爱好者,对于弹幕文化也不“感冒”,而是为了看一些国内的影视剧。

    此前,B站就多次被举报存在“盗播”行为,并上升到诉讼层面。比如2014年,爱奇艺、斗鱼等9家视频网站状告B站侵权;2016年,搜狐视频起诉B站未经其许可提供电视剧《张小五的春天》的在线播放服务,并取得终审胜诉;同年,乐视、台湾导演蔡明亮也状告B站侵权……

    如果你说这都是陈年旧事,B站已经改了,那就错了。今年6月17日,直播版权属于A站的洛天依演唱会遭到B站盗播,直到直播结束前不久B站管理员才切断。盗播之后官方保持沉默,态度暗指跟此前的侵权行为一样,都是UP主自主的行为。

    除了频频侵权外,B站还被指对于内容监管不力,平台上的舞蹈、游戏、动画等频道都混进了软色情,并且能够上首页;许多弹幕和评论也经常被带偏,充斥着色情、低俗的语言,也就难怪有的网友说,“其实最该实名制的,是弹幕发言这些人”;此外,B站上的不少直播内容也经常打监管的“擦边球”……

    今年5月份的时候B站便撞上了枪口,因内容违规,被文化部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B站此次不管是因为纯粹配合国家的新政策,还是为了协助监管,推出了实名制政策,对于维护网络环境、减少网络侵权现象,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助推作用。

    不过,实名制的实施或许会影响到B站上经常“搬运”海外影视剧的UP主,或者定居海外的UP主的数量的减少,进而导致观看此类作品的用户减少,但对于B站的运营以及盈利都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毕竟这些只是少数,大多数B站的忠实爱好者都是本着二次元内容和弹幕文化来的。

    同时,目前B站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五种,广告、游戏、二次元衍生消费、直播以及活动等,其中游戏业务足以撑起半边天,贴片广告、会员等依靠会员的盈利模式反倒实施不畅。

    网络审查与电视趋同标准
    靠标题和低俗取胜已经没戏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首席娱乐官》讲道,“网络实名制肯定是一种趋势。这是互联网管理的一部分,是加强管理的措施,也包含着对于内容的管理(净网行动)。另一方面是要搞清楚责任主体,避免不负责任的言行。”并补充说,不过登记用实名,发言的时候可以用笔名、艺名等。

    其实,实名制的推行对于网络环境的净化以及我们的生活都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因为实名认证,大众会对于在网上的言行更谨慎,对于网络诈骗、网络暴力、谣言等会有一定的监管作用,并且有“源头”可查。

    不过,对于网络内容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实名制这么简单。之后,监管部门对于内容、版权、资质等的要求都会越来越严格。

    近年来,互联网内容迅速成长,包括微博、微信、网生内容(网剧、网综、网大)、网游、直播等,给予内容创作者极大的机会和空间进行发挥。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内容制作方、平台为了博眼球、吸引更多的用户,不惜进行低俗、无下限……的炒作,充满着色情、低俗的内容。

    为此,相关部门对于互联网内容的监管一直在收紧。早在去年,就有几十部的网大、网综被责令下架;今年三月份百余部网剧再次被责令下架整改;同时诸多直播平台也因涉嫌违规内容遭受处罚;一直被大众深恶痛绝的假药广告,总局也出手进行了整治……

    陈少峰强调道,“网络内容的监管肯定以‘正能量’为主轴,同时监管会逐渐趋严,和电视审查趋同标准。为此平台需要加强监管,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不符合规定的内容、言行)。低俗的东西今后肯定会逐步淘汰出局,网大或者网剧等靠标题和低俗取胜已经没戏了。”

    近期,新广电办发布了一则消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设立电视剧精品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而这里所指的“精品”总的来说就是价值观积极向上、作品本身有质量和内涵,以及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以网生内容与电视剧日渐趋同的标准来看,同样可以适用于网生内容的方向。

    虽然不少互联网内容的从业者在日渐收紧的政策下怨声载道,认为内容创作的格局在缩小,其实不然。近年来,我们太过于追求“娱乐至上”,在内容创作上追求搞笑、大IP、“粉丝效应”、百亿点击量……“走心”的作品成为稀缺。

    在这样的环境和政策下,在没有过多可以“博眼球”的虚内容,内容创作者和平台更应认真地去打磨作品质量,给予大众更多有新意、内涵和价值的内容,比如《人民的名义》、《摔跤吧!爸爸》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