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过季之后,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呢?

中国的互联网圈,总是吹着一个风潮接着另外一个风潮。

如今说“互联网思维”的少了,说“互联网+”的多了;现在说创业的少了,说创新的多了。说做个APP的少了,谈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多了。

中国互联网C2C(copy to china)式的“Copy+”时代已经过了,未来中国的互联网该从“技术和创新”上走向世界,赢得更多尊重。

文/陇之江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专栏作家

首富王健林这么说:根本不存在互联网思维 不能神化

互联网在2000年曾经有过一次泡沫破裂,现在又重新热起来了。前段时间出现了的互联网热潮甚至到了神化互联网的阶段,还出现一个新词叫“互联网思维”。其实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我就批判了这种说法。我认为根本不存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怎么可能出现互联网思维呢?

许小年教授的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说,出现了蒸汽机,能说蒸汽机思维吗?出现了电报,能说电报思维吗?所有新的科技工具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工具而已,运用工具叠加了实业当中能产生巨大的价值,但是不能说这个工具叫互联网思维,其实“创新思维”比较合理一点。

中国现在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叫互联网+”,我觉得这是非常英明的一个口号。如果单纯搞互联网经济,这就错了,应该是互联网+经济。把互联网这个工具+到所有的行业上去,就会产生真正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转型要跟互联网结合的原因。我觉得互联网+有前途,我本身就是这个看法,我们集团内部就是这么做的,我们成立的万达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它不是简单的买卖商品关系。

互联网思维到底有没有?

我想认真你就输了,任何一个互联网热词的出现背后都有不少受益者鼓吹造势。至于这个词到底有没有用、有没有价值,我想很多人都不在意,只要能用这个词忽悠人,能造势就够了。

百度无人驾驶车、大疆无人机、微信等已经在引领中国技术创新

随着中国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涌现出少量优秀的产品和技术耀眼海外互联网市场。

提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我们总是听到来自大洋彼岸谷歌、苹果、特斯拉等企业的捷报,中国却迟迟没有一家企业有实质性成果。好在12月初华丽亮相的百度无人驾驶车,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车的发展进入里程碑的新阶段。在国内,百度无人驾驶是唯一一家通过功能安全26262国际标准的全自动驾驶研究项目。

百度无人驾驶车项目于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导研发,其技术核心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百度无人驾驶车均实现自动驾驶,并实现了多次跟车减速、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调头等复杂驾驶动作,完成了进入高速(汇入车流)到驶出高速(离开车流)的不同道路场景的切换。测试时最高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

再说最近比较火的无人机,我们总是听到亚马逊用无人机送货等,殊不知,中国的大疆无人机企业也是享誉国际的。大疆曾荣获美国《时代》杂志发布了2014年度“十大科技产品”,美国华尔街日报曾这么评价大疆,大疆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而大疆方便表示,大疆正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大疆希望通过创新,向世界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概念。

说起产品创新,那就不得不提及如今几乎人人都离不开的微信了。10月低,美国主流网络媒体BI盘点了世界上最好的100大应用,它们正改变我们的沟通、旅行、学习以及做事方式,而微信位居“改变世界的10大最具创新精神应用“之首。美国硅谷创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合伙人陈宝珠(Connie Chan)说:“微信是集所有功能于一体的绝好应用,体验一流,堪与Facebook以及其他领先通信应用相媲美。”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科学科技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模式的创新

不管是百度无人驾驶车、还是大疆无人机或微信,已经给国内的互联网环境起到不少的带头作用。

而从年初中国成立的“未来论坛”来看,企业家和科学家跨界联合也会为中国科技创新起到不少促进作用。“未来论坛”聚集了中国顶级的互联网企业家、投资人,以及各大领域的科学家。科学家和企业家携起手来,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定会为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万众创新下的大众创业也已经过了仅仅做一个app的时代,资本寒冬下的互联网更看重科学技术的创新。而今天新一代的创业者,很多都是具有国际性的视野80、90后,也有很多海外工作丰富的经验包括研发的经验。

以“科学科技”去创新去创业,相信一定会引领中国下一个风口,一定会产生一批优秀的全球性的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本文作者:陇之江,氧分子网专栏作家,首发氧分子网,微信公众号:iyangfenzi。个人微信:ihuwairen,转载请将本段话版权申明一并带走,谢谢。)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萧三匝:我们还是把互联网思维看小了

小米为何成功?参与感,互联网思维?别逗了

用温情干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即“知本家”思维

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徐小平:科技创业是最伟大的创业

除了在革新汽车业,你该知道“特斯拉”背后还有的科学故事

经济学家、未来论坛咨委高西庆:传播科学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当APP淘金热退去,下一个野花盛开的时代是什么说道:

    苹果、谷歌、微软们都在寻找新的开发者平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杉汇”(ID:Sequoiacap)

    你手机里的许多APP都已经生锈了吧?

    它们就像是寒冷、孤寂的小行星带,感受不到你的注意力如太阳光般的明亮和温暖。在这场关于注意力时间的权力游戏中,不仅每一类别的APP你可能只保留了一个;而且,像社交、游戏、电商这样的大类别应用甚至已经抢夺了许多小类别的用户时间。

    流量红利结束、APP淘金热退去,让我们看到了裸泳者,也让许多开发者和投资者空囊而回。现如今,对于那些仍想在移动应用领域画饼的人,投资者应该会捂紧钱袋了。

    在此,有必要反思一下,是什么导致应用程序世界繁花坠落,以及哪些剩者将继续为王。正如主文最后所言:用户体验很重要,但要记住,用户“在哪里”才能有如此体验。否则,任何好的APP都像是被扔进数字荒漠。

    今年是iPhone诞生10周年。10年之间,与iPhone相伴而生的App Store更是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应用生态系统。移动数据分析公司Flurry年初的一份报告显示,该行业现已成熟,并达到了饱和的临界状态。虽然仍有增长的势头——APP的使用率比去年增长了11%,但增速却正在放缓。许多APP目前是通过牺牲其他APP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增长,而在此之前,所有类别的APP都在同步增长。

    这表明APP已经在占用有限资源即用户时间上达到了最大极限。换言之,一个新的APP想要吸引关注,意味着它必须从其他的APP那里夺取用户。这对于新的APP而言可能会成为一个的问题,它们将与目前的行业领跑者相较量,比如Facebook、Messenger、Gmail、Instagram等。

    APP淘金热可能已消退

    毫无悬念的是,对于社交网络和消息类APP来说,2016年是一个大好年头,其使用量的增长率比2015年攀升了44%,使用时间同比猛增了394%。

    增长归功于以下几种因素:智能设备的普及、更快速的移动宽带、支持语音和视频呼叫的新功能、支持集通信和娱乐于一身的组合、直播实况内容的添加和“I一代”(指智能手机面世时仍是小孩而现在则拥有移动设备的青少年)成长等等。

    然而,社交网络和消息类APP的增长是以牺牲其他类别APP的利益为代价的。

    例如,个性化类别的APP已失去最大的增长动力,使用率下降了46%。

    游戏类APP的使用时间也减少了4%——这个下跌虽然微小,却道破了它们的短暂性。

    在2016年实现增长的其他类别APP还包括商业和金融,用户使用时间增加了43%;购物类增长了32%;体育类增长了25%。

    总体而言,APP使用率增长的放缓,标志着淘金时代的结束和市场的成熟。新APP将更难获得用户,更多的创业公司不得不使出各式花招,例如按用户通讯录来发送垃圾信息以推动使用率的增长。或许这一领域将出现更多并购,而依赖风险投资支持的APP则将在耗尽资金之后关门大吉。

    苹果、谷歌、微软等都在寻找下一个开发者平台。有望脱颖而出的是那些针对可穿戴设备、联网电视、媒体播放器、机器人的APP,最具前景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似乎是语音交互,2017年,亚马逊很可能将会凭借其Alexa语音助手及许多附加组件在“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中一展身手。

    击垮APP世界的并非下一代计算

    有人说,现如今市面上的APP将逐渐被虚拟机器人所代替。“正如客户端已被网站所取代一样,移动APP很快也会被聊天机器人所代替”,TechCrunch在2015年度报告中这样说。

    但其实,将虚拟机器人和APP两者对立起来的做法毫无意义。虚拟机器人不能够解决如今APP的问题,反之亦然。真相是,下载量的缩减是因为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垃圾APP。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APP,可以让生活更便利,可以提供无缝对接的服务,可以让生活更丰富多彩。然而,人们却对许多APP的体验感表现出极其失望和不满,这才是APP下载量下降的原因。

    用户并非要远离移动设备,而是希望其体验更加深入。美国互联网公司Dscout称,用户平均每天点击手机的次数为2617次。Gartner预测,全新的数字体验将通过VR、AR以及混合现实(MR)将人们带入无休无止的虚拟互动中。

    或许更重要的是,用户将相当多的时间花在了他们最常使用的APP上。那么,那些新的APP该如何突出重围,赢取用户的青睐?

    垃圾APP好比毒药

    现如今,市面上几乎所有的APP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而这些缺点并不都是显而易见的。每个应用都没有将重点放在为用户创造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上,并没有在那些极细微的交互设计上注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设计心理学》一书作者唐纳德•诺曼(Don Norman)认为,“用户体验包含了终端用户与一个企业、它的服务以及它的产品交互的所有方面”。

    这话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是,要在用户体验设计上达到心理学中“正念”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可惜的是,正如诸多科技流行语一样,人们完全误用以及滥用了用户体验这一词汇,甚至混淆了它与用户界面的概念,造成很多麻烦。

    就像一辆汽车,华丽内饰好比用户界面。而用户体验的根本在于,操作界面的位置要合理,汽车不仅能开动,而且还让驾驶者感受到无穷乐趣,这才是精髓所在。

    那些粗制滥造的APP对整个移动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应用商店里,一个4.5分的应用和4.3分的应用看起来差距不大,但其中的利润之差却是相当惊人的。

    在哪里创造用户体验?

    App革命已死?事实上,数年前就已沉寂。

    而今,一种全新的运动正在取代它的位置——体验革命。

    市面上有如此多的APP,但真正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是那些超越设备层面、影响你的日常体验的应用。以Uber为例,其APP虽然不能改变游戏规则,但在影响用户打车体验上的强大力量,足以给整个出租车行业造成震荡。现在,可穿戴设备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可穿戴设备已经将体验革命推入高速,但是有一点对体验革命甚至更重要,开发者一定要牢记于心:体验的效果在于你在什么地方进行体验。你是否曾经试图用iPad在强光下读电子书籍?如果是,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

    把“在哪里体验一款APP”作为基本开发原则,是几年前我在肯尼亚时领悟到的。当时,我和同事参观了一处贫民窟,一家公司正在致力于把生态厕所带给当地居民,每个生态厕所都有一家特许店来管理和经营,它们需要跟踪使用情况,以安排合理的厕所分配和废物清除时间表。但它们都是用笔和纸来记录。

    于是,我建议应该开发一款移动APP来提高效率。这时,伙伴提醒我,这是在肯尼亚的贫民窟,你的移动设备被抢劫的速度比你说“iPhone”这几个字还要快。

    是的,我可以写出世界上最好的应用程序,给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但是,我忘记了“在哪里”用户才能有如此的体验。忘记这一点,就注定会将任何好的APP扔进数字荒漠。

  2. 葛甲:互联网思维已是过去,AI时代的思维方式登场说道:

    今年的百度联盟大会于5月23日在山城重庆举行,继去年百度联盟大会李彦宏发表“下一幕: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讲之后,李彦宏今年的演讲题目是“AI时代的思维方式”,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从移动时代到AI时代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未来做出了前瞻性预测,李彦宏还宣布百度将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变身为一家AI公司。世界本已变化很快,而百度正在身体力行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入一个更快的轨道。

    关于人工智能的意义,百度从几年前就已无数次反复重申,直至今天变为一种普遍共识了。互联网时代不独百度,所有公司做的事情不外乎信息与信息连接,人与信息连接,人与人连接,但到了AI时代,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与沟通将成为主流,而这将启动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也正是李彦宏认为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的原因,机器理解人的意图,执行人的意愿将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一前景预判下,很多过去的一些固有认知将得到彻底改变,例如移动时代的手机和AI时代的手机,在功能上将完全不同,运作方式也不同,人们看待两者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在百度联盟峰会现场展示了一个AI场景,静静忘了带钱包、手机和工卡,在担心自己今天会饿死时,靠刷脸吃上了饭。这实际上是在展示AI的刷脸技术,但李彦宏当场对此提出了看法,认为这与自己的想法还有距离。他认为刷脸后还要点个确定才生效,那是移动时代的做法,AI思维下应该是刷完以后立即生效才对。

    但实际上,这一设想在百度联盟大会的入场处是成立的。经过几次进出测试,刷脸入场基本已能实现很快的响应速度,且不需确认,前一个人刷进去了,后面一个人还没走近对准摄像头,机器就已实现准确识别。目前百度大厦的进门闸机和食堂已用上了刷脸识别,这项技术当然还没成熟到能放在ATM机里让人们刷脸取钱的地步,但在企业和机构内部等一些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进行全面应用,是完全可行的。刷脸的应用,在百度大厦这个相对的小环境内对百度员工在思维观念上的转变则是,进门和买饭如入无人之境,做各种事情带着脸去就行,不需要任何其他多余动作。

    很多人都在争论谁家的技术更强,但实际上技术的意义在于应用,单纯进行横向对比是没意义的。百度的人脸识别技术在今年4月帮助被拐27年的重庆“孩子”付贵找到了亲人,而在本次百度联盟峰会上,人脸识别寻亲有了第二个成功案例。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张军宏在父母带领下从陕西来北京求医后走失,志愿者将照片上传至百度寻人平台进行对比,仅用四天就确认目标身份,张军宏在走失8个月之后与家人团聚。

    李彦宏演讲中还说到了From thinkmobile to think AI,不过若将mobile和AI分别写成mobilely和AIly,或许会更在另一个层面说明更多问题。移动时代人们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达到更优化的效果,例如用户手机中的浏览器无法分屏浏览,只能关掉一个再打开一个。而在AI时代人们思考的范围更广,已并不满足于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是要突破资源限制瓶颈,调动更多资源投入实际应用。

    技术到了那个时候,边界已不那么明确了,各项技术会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掌握单个门类的技术人才将没有用武之地,技术人员考虑问题会更多从软硬结合的角度出发。移动时代有手机厂商认为现有的软件和设计太烂,在手机软件和手机设计方面做出了很好的东西,但到最后硬件和工艺不支持,之前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失去了意义,只好不停地妥协乃至流于平庸。就以语音识别技术为例,有了好的语音识别算法,没有一个好的麦克风加以支持,其优势也发挥不出来。自动驾驶技术也一样,那是需要各种传感器和红外设备加以配合的,即便这一切条件都具备,也还要看有没有能够在复杂条件下稳定工作的芯片和其他硬件设备。

    李彦宏在演讲中提出的一个最重要论断,则是对算法的肯定。算法在数据样本低的时期发挥出很大作用,对提升效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到了数据丰沛时代,很多人通过实践发现数据样本越充足,深度学习能力就越强,因此百度工程师得出“数据秒杀算法”的结论。但李彦宏却对此做出明确表示,“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算法而不是数据”。并引用了一个工业革命时代的例子,可以把工业革命之前出现的各种蒸汽机算作是数据,但那些蒸汽机并没有引发工业革命,反而是瓦特利用算法重新发明了蒸汽机,这才真正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算法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论断,与技术回归本源是有关系的。数据在几何式增长阶段,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深度学习提供了运作能量,但仅依靠数据的深度学习是粗放式的,相当于烧煤供暖。数据可以作为煤炭填到炉子里实现供暖,但唯有算法才能经过精确设计将煤炭的热能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将污染降到最低,提供最佳的社会运行效率,而这才是人类发展人工智能的初衷和理想。也许在某一段时间内,如假数据横行时,算法会暂时失灵,但随着高质量数据的增长,最终解决问题的一定会是算法。

    在李彦宏的演讲中,还委婉地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出提醒,“手机还会长期存在,但移动的机会不多了;用AI思维做互联网产品,就实现了降维攻击”。这两句话看上去平淡如水,但内涵却相当复杂,包含着对未来的一个准确预判。原本是暗藏杀机的两句话,但被李彦宏心平气和说出来时,却不容易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危机。

    手机当然会长期存在,但未来的手机也许并不是现在的手机了,将从移动互联网的管道变身为AI的管道,从获取信息的工具变身为个人随身AI助理。这并非危言耸听,如果运算能力和其他硬件技术能够在今天获得突破,如果刷脸可毫秒过,如果你发出的每一个音节都能被捕捉的同时排除外界杂音,即便是把现有看似还不成熟的AI技术应用到手机中发挥个人AI助理的作用,也能给用户带来翻天覆地的体验。

    降维攻击是什么意思,其实不必纠结其中的精准定义,形象化的比喻就是,汽车比马车、骑兵战步兵、工业化对阵农业化、热兵器PK冷兵器。当人工智能下的语音识别迈过了效率的临界点,谁还会用打字输入;当人工智能可以把信息精准推送到有需要的用户前,再高级的广告平台恐怕也失去了作用。在人工智能逐渐登场之后,与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爆发的只能是不对称战争,与骑兵列队攻击坦克集群没什么区别。届时有多少现存的网络商业模式将会被摧毁并重塑啊!人工智能的这一天还没到来,但这段旅程,已经上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