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晨:黎瑞刚CES谈话,内容变革驱动媒体转型

“过去几个月,我已慢慢卸任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务,更多关注CMC(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昨日,黎瑞刚现身亚洲消费电子展,在一场名为“炉边谈话:亚洲媒体的未来”的对话中,对论坛主持人说。

文/王如晨

他如今的身份是CMC董事长。他被现场西方主持人视为全球媒体业的风云人物。但他谈论话题,显然难以回避过往在SMG的经历。在他看来,没有这段,很难看到到中国媒体的变革进程。

  SMG是中国媒体变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黎瑞刚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海电视台。最初他是一名记者、编导,很快成为制片人,从事新闻调查。他自称当时“非常快乐”,特别喜欢这个,因为可以经常“出差旅行”。

后来,他曾经制作一档关于长征主题的纪录片,那是一段“冒险”的旅程,经过后期制作,喜获国家重大奖励。之后他获得一些资助,也开始尝试海外纪录。

在一些人眼中,黎当年的政治洞察力、开阔的视野似乎他的年龄有些反差。他言谈简练,气场强大,常有不容置辩的风格。几年后,他很快被发掘、提拔到政府部门,任上海市广电局总编室副主任。

许多人说黎那段并不舒服。但昨日他表示,那段让他“大开眼界”,有了“很多洞察”。2001年夏,黎被中组部选派,以访问学者身份考察美国,研究传媒运营管理。这一段外界知道的是他访问了美国许多媒体,留下一个受辱的案例,从此发誓要留青名在中国媒体业。

回来后的黎瑞刚,任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小文广”)总裁。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希望在方面展示开放气质。黎瑞刚说,组织之所以把他放这个位置,应该是想进行一番探索。

“SMG是可以体现中国媒体的开放,它是一个缩影。”黎瑞刚说。

当时,部分国际资本开始投资本地市场化的媒体行业。中国政府也有提案,尝试将本地小的媒体型公司纳入大型国有媒体中。“大文广”的形成,导致整个SMG出现后来复杂多变的局面,就在这个阶段。

黎瑞刚说,这是早期很简单的媒体整合,完全由政府驱动,不是真正的商业化,也不是法律规定的媒体兼并。在他看来,还有一层束缚,上海“大文广”这一整合,仍是“按地区区分”,而不是立足全国的整合,不可能出现全国性的媒体集团。

黎瑞刚后来担任总裁、董事长,试图统筹大小文广,形成活波的机制,尤其集中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业务上。

“那时还是有许多新的趋势。”黎瑞刚说,尽管中国缺乏英美那种平衡广播与有线的法案,国有体制,仍有一些新的动向,比如内容端,已经开始出现外包的私有化服务。

即使整个媒体集团都由政府掌控,但“变大后也在试验不同的道路”。过去SMG主要是电视与广播,内容单一,后来体育、电影、电视剧、少儿节目越来越多,就倒逼出许都新的分发渠道,从卫星到有线,从有线到IPTV,“服务也扩展到电视购物、金融数据服务、金融服务”,所有媒体集团,开始出现一波“私有化”动向。

“现在许多新媒体、制片公司都上市了,政府也很支持。”他说,这一过程里,有许多发自市场自身的力量。

  未来新媒体三大战场,内容新生产推动媒体转型

那么未来呢,尤其是新媒体领域,整个市场需要关注什么?

黎瑞刚说,这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10年前,中国进入IPTV,当时所有电视信号还都是卫星、有线。当年,SMG与联通建网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也在分发内容。如今SMG旗下百视通与央视CNTV主导的中国IPTV市场,已经有3000万用户。

“但这只是过渡性的产品,”他表示,在这之外,还有OTT与智能电视、有线、互联网等若干战场,尤其三大战场。

1、互联网视频。他提到了优酷土豆、爱奇艺们。他也提到美国YouTube,说这是美国一个非常强大的基础设施。中国优酷、爱奇艺们虽然多家竞争,但是没有一家具有YouTube的规模。中国企业主要还在吸引最多流量,买优质内容,尤其是西方的内容。

“腾讯买了5年NBA独播权,吸引了很多流量。”他说,优质内容有品牌,能提升竞争力,但也导致视频网站非常尴尬,就是没有钱的话,很难获得内容。

2、移动端就不一样。相比视频领域,这个市场开始一家独大。

“中国需要注意腾讯,微信的作用越来越重大,一家独大。”黎瑞刚说,几乎覆盖整个中国,支持许多视频分发,尤其是微视频,移动端未来竞争越来越集中。

3、OTT。中国有许多品牌TV,小米与乐视等。

“我坚信OTT有未来,我看好它。”黎瑞刚说,OTT市场是视频分发的整体方案,结合了硬件、软件、内容服务,这一竞争刚刚开始,它们的“未来如此重要,以致会决定中国媒体的格局”。

但黎瑞刚似乎更侧重内容变革驱动的媒体转型。他不否认OTT与智能电视能定义部分市场。但在他看来,真正符合市场趋势与品位的,必须是内容服务商。加载了许多应用的智能电视,不过单一纯粹的渠道,市场需要组合的方式,需要为受众定制,有用户界面,有内容分发平台,电视制造商做不到。

前段时间,黎瑞刚在印尼碰到了YouTube总裁,他们都认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UGC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这是商业化时代内容生产与经营的趋势。

过去,内容价值的变现、商业化,主要是植入式广告,尤其是产品广告。但是现在的趋势是,广告主越来越喜欢投资内容生产。

他透露,一家5、6年前在纳市挂牌的中国最大电视广告商(不说也知道是谁),去年已私有化,目前,CMC正帮助它们管理,尤其是帮助它产生新的内容,CMC不是植入模式,而是开发产品,这不但是生产体验,也是一种组合。未来,将很难定义到底是内容业务还是广告业务,但他显然很看好这一趋势。

CMC的业务也越来越侧重内容端。黎瑞刚说,现在CMC投资主要包括三块:媒体和娱乐,侧重内容;移动端,侧重技术与平台;生活方式,侧重电商与消费电子等。此外,还有电视剧、视频投资。

黎瑞刚透露,他与团队越来越从后期走向早期。之前团队人马更多具有运营背景,投资偏后期,比如东方梦工厂、中国IMAX。此外,也有一些“绿地投资”模式。目前则开始做早期投资,主要是移动端、视频分享、移动端数据服务。他认为,优酷土豆们与移动端会殊途同归。但前者仍需要巨大的投资。

黎瑞刚没有忘记他曾长期关注的有线领域。他说,中国跳过了很多阶段,在电视发行地领域,没有一个统一的有线发行领域,中国没有典型的付费有线电视模式,很难赚钱,但未来一定会大声巨大变化。尽管路途崎岖,他依然非常有信心。

  中国媒体能输出、走向海外吗?

熟悉黎瑞刚经历的人知道,他有一个屈辱的例子。当年他在美国访问学习时,曾在福克斯新闻网做见习。

有次做一档关于中国的节目,内容里充满傲慢、偏见。黎瑞刚向对方建议,这个事件中国已经报道很多,应该平衡一下。但对方的新闻总监告诉他,今天这个时代,“是美国新闻媒体说了算”。

黎瑞刚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走出新闻集团,在寒风中,他决定要赶快回来,要让中国的媒体立身全球,创造全球梦想。黎瑞刚能在中国媒体业留下如此名声,并开始成为影响全球的媒体风云人物,大概这个情结一直鼓励着他。

大小文广的整合已告一段落。这是黎瑞刚的起身之地,也是他名气辐射全球的空间,但他显然不会停留在这里。过去几个月,他已经慢慢卸任,重新转向CMC。

昨天,当主持人问他,中国媒体尤其是内容是否已经到了向世界输出的时代。他说,如果面向世界输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比如东方梦工厂,在上海建立了工作室,是一个典型的标准的动画工作室,大约有300多名员工,正在做《功夫熊猫3》,发布时间与美国同步,可能在明年1月,以后会有一些中国制造、上海制造,最后一定是要输出到国外的。

但这类内容,整个动画的1/3在中国制作,2/3在美国制作。黎瑞刚表示,未来会侧重国产的,侧重“中国制作”,甚至是“上海制作“,当然会与国际团队达成技术合作。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钟布:当媒体内容不再为王

新媒体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大热的新媒体影视,内容生产者的陷阱

胡舒立: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做内容还是做平台?

靠UGC模式产内容,能帮助传统媒体找到出路吗?

您可能还喜欢…

10 Responses

  1. 王瑨说道:

    黎瑞刚白手套,为顶层跑马圈地的高阶马仔。

    从最近一些列事件看,其背后的势力比马云还大

    从去年运作收购AC米兰
    到今年4亿美金入股曼城
    从华人文化投资80亿购买中超转播权
    到控股运作中国好声音

    踩点总是踩到最关键的地方,一招一式都精准无比,无丝毫拖泥带水
    以民间草根资本的沸反盈天、大张旗鼓相比,安静、沉着、冷静、警惕,吐吸间蕴藏着浑厚的内力

    一般的低端政治势力已经无法拿他怎么样了,这种人即便是政协也是坐前排的

    但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日红,尤其是天朝朝野,到处都是机关陷阱
    一粒灰尘也足以令其殒命
    有可能是棋子,也有可能是弃子。横跨政治、商业、文化的低调大佬,中国默多克级别的传媒教父。

    首先先说一句,恒大、上港、华夏幸福、万达、中信,(也许还要算上鲁能)五家出发点不同的大集团看来是要在未来5-10年里,在足球这片战场拼出个你死我活了。
    我是稍微有点担心恒大的未来——毕竟学习再好、奖状再多,庶出的孩子也难当皇上。

    part 1:
    如果从国安球迷的角度出发,隐约觉得这是一笔罗宁要坑酋长、坑球迷、坑中信甚至要坑了大大的生意。
    毕竟我们当年是坑过皇马的著名有钱不花俱乐部,之前我们还坑过北京现代。
    而且每年这个时候——国安准备给套票涨价的时候,重度雾霾都能让他们给吹散了。

    我这么说的原因,是这次的中方资本里面据说有中信,而且从这几天的各路报道看来是肯定的了。考虑到去年就有各种传言说曼苏尔要收国安,整件事情看来也是郎有情妾有意,勾搭了相当长的时间,最后以一种很模糊的“我先成了你的股东,回头再让给你部分国内资产”的方式结束。

    part2:
    之所以觉得大家被坑是在所难免,也是因为公关稿里有一句 “CFG said the cash from the share acquisition will be used by City Football Group to fund its China growth, further i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pansion opportunities and further develop CFG infrastructure assets.” 说白了就是,酋长赚的这些钱还是要回来投资给国内的——感觉就是CFG拿13%的股份换了个准入资格,钱不过是中信变相撒给国安的,顺便让CMC继中超转播权之后出了一回名。当然,理想的状况是,中信的大老板终于发现国安的管理层太废物,一咬牙花了大价钱请个外国干爹过来整治---如果CFG最终能实际操盘国安俱乐部运营的话。

    另外有一句“The CFG/CMC partnership is predicated on the opportunity to create new value for CFG in China and beyond by working with CMC, CITIC Capital and the Chinese football industry”,这里面指名点姓的说到了中信资本,而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应该就是中信资本旗下公司——看来是要拿国安开刀了。

    只不过如果CFG不能操盘国安(假如真的是国安的话),这样的合作除了给套票涨价和让酋长在国内媒体露露脸之外,并不会有什么O用。这个可以参考一下CFG投资的其他俱乐部,日本横滨水手基本就没占到光,同样状况下国安只会比横滨更难搞。

    part 3: 整个投资里面唯一给人些许希望的事情,是CFG未来给北京青训、中国青训带来的注资。目前想搞足球的学校千千万,可是基本都是一没有补贴二没有师资三没有参照体系,所以中信拉着酋长这次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功在千秋了。

    说句心里话,外资直投中超球队的话,买国安不如去投恒大,投绿城、投建业、投申花——同等难度下,投个鲁能也是好的嘛——别说是酋长,先知再世估计也能让我安的高层干部给忽悠瘸了。

  2. 柳如婳说道:

    杂志报纸的文章虽然专业,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他们真的只需要消磨时间+了解时事话题。网上的粗糙的信息就足够用了。

    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游戏媒体的变迁。
    游戏圈无非需要4种信息:新闻,推荐评测,攻略,其他知识。
    新闻不说了,网上都是即时的。纸媒体因为要赶时效所以深入程度也有限。
    推荐评测,因为覆盖面更广,所以网友间的讨论组要比纸媒和专业网站都强。可惜普通玩家根本加入不到讨论组里去。
    攻略,虽然网上的攻略远远不如纸媒体的攻略全,但实际上90%的人都不需要很详细的攻略,他们能勉强打穿就行了。至于10%的高玩,在网络时代靠互相交流就能解决问题。
    其他知识,除了一些必要的硬软件知识外,其他的其实都不是必须的。比较专业的文章,虽然网上的质量远远不如纸媒的标准,但一般人看看也就够了。

    换句话说,纸媒体时代,所有人花一样的钱,获得一样的信息,虽然90%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高质量的内容。网路时代,90%的人只需要低质量的信息,他们也不愿意花钱。而10%的高玩即使愿意花钱也养不活媒体,最后就是大家靠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说起来这很像是传统游戏和手游的差别。大部分手机用户有的玩就行了,哪怕是吃屎也不在意,人家生活里还有很多其他事,并不是非游戏不可。倒霉的自然是离开游戏就活不了的高玩们。

    BAT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和执政拱卫力量(徽投资本董事长蔡伟在第八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演讲实录)

    【出席者】
    2015年11月21日,徽投资本董事长蔡伟应邀出席第八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国有传媒集团如何与BAT赋能集团博弈》的主题演讲。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中国十大顶级新闻学院联合主办。参加本次论坛的有中宣部出版局张凡副局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尹明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匡文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陆地,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兼社长覃晓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余红,上海大学教授、博导张祖建,中共铜仁市委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报业、广电机构的两百多位领导。

    尊敬的各位领导、报业和广电同仁、新闻学院专家教授,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过去两年,徽投资本的主要客户是国有传媒集团,现在已很少,变成以TMT公司为主,还有一些券商、研究机构,我也给政府部门提供服务,还有一些基金的业务。今天是以一个中立身份来的,按照彭总的要求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准备汇报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闻业的现状,我的看法;二是战略方向的审视;三是我们研究一下官方态度的变化;四是BAT为什么成为赋能集团;五是国有传媒集团如何与BAT博弈。

    A:纯新闻业早已不再是大生意
    纯新闻业早已不再是大生意,这句话,我在很多传媒集团作报告都讲过,大家听了都不爽,可这是事实。请看这张表,这是我们与一家机构在上海做的采样调查,在新闻分发市场上,微信已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传统报业和广电的分发只有3%。如按照资本控制来计算,BAT集团实际上已经垄断了新闻分发市场。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不仅不看报纸,也远离电视。再看财务问题,这张表,是2014年BAT与国有传媒集团的营收和利润对比,我选了浙报传媒、新华传媒、和华媒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几家之和连BAT的零头都不到了。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关键指标,Mkt Cap,总市值,这是采样日的数据图,就更一目了然了,在商业价值创造上,我们国有传媒集团已经远远的落后于BAT。
    现在,谁是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对手?是BAT。他们击垮了我们曾经悠然自得的生意模式,抢走了我们的用户注意力、抢走了用户通路、抢走了我们的钞票。所以我们的记者失业了,要找的应该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而不是社长台长常委部长。是不是?刘部长?
    B:审视我们的战略方向

    报业的价值链已崩溃,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结论。我给不少集团做顾问,其实从财务上来说,大多数报纸早就撑不住了,按照目前的速度,24个月之内,都市报将全线倒闭,东南沿海可能连24个月都用不了。我刚刚协助处理一起报纸清盘,股东财力雄厚,上周,最后一个股东完成签字,准备年底关门,全国首屈一指的周报,迅速就OVER。
    那么我们来看,报业现在采取的主要策略,PC、APP、两微,主要是力图寻找连接用户的手段,这种方法行吗?不行,即使能赚钱,也是小钱,无法养活集团那么多人,新闻晨报有个女孩子,做了个微信公众号,叫石榴婆报告,现在一年收入要接近千万了,1000万养活她一个人,相当开心了,养活一个报社那是不可能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尹明华教授、人民大学的匡文波教授前面都讲过这个问题,他们比较委婉,我们的结论,真不行。
    我们预测,在财务困境和战略困境下,大多数报业集团将会全线收缩,大量子报子刊将关闭,党报可能回归财政供养体系。

    广电方面,主要是IPTV、DVB、IP、APP这四个方向,其突围路径与报业相同,面临的是同样问题。
    坦率的说,我个人认为,绝大多数国有传媒集团领导人没有认清危机的来源,没有认清当前复杂的形势,还在迷迷糊糊,在战略方向设定上也有严重偏差:一是谋求自成体系,小国寡民,没有看到BAT携裹执政力量带来的巨大商业杀伤力;二是对抗BAT等巨头,幻想依靠政策托底;三是围绕BAT找零食(如微博微信),主动布局不够。
    C:官方态度的变化

    这20年,执政党从警惕、怀疑、惊慌、迷茫到利用,到现在,习总接班后,技术官僚已重新调整认识,现在已确定把互联网尤其是BAT作为执政拱卫力量。
    这个暗线,只有很少的国有传媒集团领导人意识到了,能看到并善加利用的更少了。黎瑞刚属于此类,所以黎把马云拉来入股第一财经,黎自己完成韩正交给的任务,又拍屁股,辞职走了,他去做微鲸电视,把马云、马化腾都拉过去。当然,对于BAT来说,纯新闻业不是大生意,他们会寻找很少的标的来合作,比如此次阿里巴巴入股第一财经,入股川报集团的封面新闻项目,其主要价值诉求还是扮演执政协防角色,帮执政者处理媒体资产麻烦,以此换取官方隐性红利让渡。希望各位领导不要误判,以为新闻业的大好时光可借助BAT再回来。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媒体监管部门的博弈力量的再平衡;二是监管手段的变化;三是控、管、用适度分离的监管趋势。具体需要大家自己体会。比如,网信办已经成为超级权力机构。这次习大大去美帝做客,参访团都有谁啊?鲁伟部长,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等,一干互联网大佬,我们国有传媒集团领导人一个都没带,也没带我去。
    D:BAT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
    据我们根据官方资料统计,2012年到现在,中国大陆7成TMT并购事件背后都有BAT在支撑,他们为什么这么牛B?因为BAT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这个马云不久前也在美国使用了这个理论,赋能。

    那么BAT靠什么赋能呢?是技术的突破,这20年,由于芯片的摩尔定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产生了重大的突破,一是计算普及化了,计算普及催生了商业变革,二是IP协议主导TMT行业的变革,造成商业利益格局重构,包括我们报业的式微、广电的困局,都是IP协议造成的,三是TMT行业的融合速度在加快,对于媒体的定义,越来越模糊,BAT都有媒体属性,但他们赚钱主要不是靠所谓偷我们传统媒体的内容,而是持续的技术和商业创新。第四能够IP化的传统生意,未来都会被互联网颠覆掉,很不幸,我们报业、广电,还有印刷、公关和传统广告代理,都属于这个领域。
    从赋能角度来看,创新企业的赋能价值,是判断其商业模式是否具有爆发性的先决条件。BAT等互联网集团增强了整个社会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差异直接反应了商业竞争力,比如:纸媒落后于门户,门户落后于微博等社交媒体,微博又落后于微信,是因为微信的赋能价值更大。我在上海,住在莘庄,也就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尹明华院长原来的解放报业办公室附近,买咖啡、水果,超市购物,甚至去医院,都是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已很少用现金,昨晚肚子饿,我去锦江宾馆对面去吃酸汤鱼,结账发现没有现金,就很尴尬,幸亏老板娘掏出手机,互加微信,转账,走人,不然我还得过河对岸的贵州银行来取钱。
    BAT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后,对整个社会的运作影响非常广泛,这远远超出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能力,用户向主要赋能公司集中,是因为用户对赋能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已成为计算赋能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淘宝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小企业广告投放地,在线投放,尤其是PC端,被百度牢牢控制。社交方面,是腾讯垄断,另外,社交赋能也是全球性趋势,这也是支持Facebook和微信等高估值的核心秘密。对于官方来说,BAT不仅是执政协防者,也是国家网络信息和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创新基础设施外包商。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都是事实上的党员,只是不交党费而已。
    马云不是一夜长大的,如果没有资本和技术,马云可能还在办英语补习班,资本和技术是支撑赋能型企业崛起的基础。只有资本和技术集中的公司才能有机会推进大规模的赋能创新,才能获得用户支持,这也是我们国有传媒集团斗不过BAT的核心原因,即使是目前放开体制,我们也机会渺茫了,这个大势一定要看清楚。
    E:国有传媒集团如何与BAT赋能集团博弈?
    那么我们国有传媒集团面对如此可恶的BAT赋能集团,就只能举手投降了吗?当然不是,即使我们投降,执政党未必会批准。

    我们国有传媒集团必须立足于和BAT长期博弈,贴身博弈,在战略设定上,我给出一个路线图,供各位集团领导参考:
    一是要进入资本跑道,没上市的要尽快上市,能整体上市的不要分拆,不管是借壳还是IPO,都可以,上不了主板,新三板也行,反正一定要上市。当然,这有政策难题,可是浙报杭报不也做到了嘛!事在人为。几年前纸媒有线网络估值很高时,我们没上去,现在一定不能再迟疑。
    二是抓紧时间窗口,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定向增发,购买资产,购买什么样的标的资产,首选是平台型公司,如新浪微博,它其实是非常好的标的,120亿就能拿下,此前我给三家大型传媒集团提供过方案,他们领导最终还是风险太大,现在阿里已经不让了,要全资拿下。二是拥有充沛现金流的公司,有利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标的,如边锋浩方,巨人网络等,边锋浩方已经被高海浩社长拿走了,巨人私有化回A股,还有机会。三是拥有领先性技术的公司,如科大讯飞等,这需要发起战略性并购。有领导问没钱怎么办?这个想法太土!只要你想干,财务就是技术问题。

    三是要抓紧权力变现,我多次说过,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核心优势不是新闻,不是内容,而是隐性权力,这个权力是执政党让渡给我们的红利,一定要用好,体量靠前的几家,最终都会成为投资控股集团,要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者,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难以实现以资本驱动增长。我们利用隐性权力,拿到的项目,再与BAT合作,互惠互利,把权力转换成股权权益,或者直接投资,或者最后放到上市公司盘子里,利用资本杠杆放大价值,比如,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覃晓光社长前面发言,谈到的买地盖楼上市,我非常赞赏。我们很多集团花了那么大精力去做微信公众号,为什么不去投资徐达内新榜这种公司呢?在与BAT的流量交易和权力转换上,我们国有传媒集团肯定比徐达内有优势。在基金方面,我举几个具体案例,东方网,徐世平最近牵头设立的马赛资本,10个亿的盘子,首期参与了沪江网10亿元的定增,如果上交所明年战略新兴板能上,他这笔投资至少赚6倍,还能在业务协同上获得战略价值。浙报传媒出资1亿参与孚睿基金,广州日报的粤传媒设立了德粤基金,5个亿的盘子,湖北日报楚商互联网+产业基金,盘子10个亿,中南传媒的泊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盘子5个亿。上报集团的八二五新媒体产业基金,盘子是12个亿,是与元禾资本合作的,华映资本在管理。这些基金大部分都委托专业团队管理,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困难是巨大的,但前途绝非一片黑暗,只要共产党不倒台,我们就有饭吃。我今天就汇报到这里,请领导批阅。

  3. 20年国米球迷说道:

    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咱投人家,而是人让咱投。CFG之所以让中资进来并不是他缺钱,而是希望通过股权合作,进一步拓展在华的市场。

    看似是国人投资CFG,实际是CFG寻找在华合作伙伴。

    尽管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卫报等传统媒体龙头早就开始成立各种以大数据或者内容营销为目的的创新实验室,试图创造更多广告营收,依然改变不了大势所趋。今年7月的时候,培生集团继出售金融时报股份之后又酝酿出售经济学人。在我们这情况也差不了多少,不论是杂志、报纸、出版社甚至电视台,所有的传统媒体全部在下滑。

    传统媒体主要收入来源一部分是广告,另一部分是销售。广告收入比较直观,平面媒体就卖平面广告、电视媒体就卖视频广告;销售收入则是指销售报纸、杂志与出版物。而传统媒体的收入下滑是广告与销售同时都下滑,也就是广告卖不出去,内容(报纸、杂志和出版物)也卖不出去。

    在未来趋势揭晓之前,没有人知道会发展成怎样。我的观点是,“媒体”本身不会消失,但是“传统媒体”会消失大半。

    让我们先来看媒体本质——“媒体”无非是指“传播信息资讯的媒介与载体”,更直白地说,大众整天会主动浏览、观看或者阅读,主动以此获得资讯的存在,就是媒体。再换个角度来说,大众不会主动去看的,就不是媒体。

    你现在会主动“看”传统媒体吗?以前你天天看电视,现在你越来越少看电视,反而比较常看各种网络视频平台;以前你固定或者偶尔看报纸杂志,现在你越来越少看,甚至不看;以前你每个月都固定买书,现在你越来越少买书。互联网改变了你吸收资讯的习惯,现在网络才是最大的媒体。

    尽管传统媒体也早在互联网大举布局,但不论网站发展有多迅速,新业务的成长总是不及平媒营收的衰退,可以看到几个较为明确的趋势:

    1.网络上的内容免费。目前虽然仍有少数传统媒体采取付费或者部分付费的机制,但效果都相当差,几乎没办法带来什么营收。

    2.广告预算随着观众眼球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但平台吃掉了绝大多数广告费。绝大多数内容网站都不太赚钱,甚至还要花钱在平台买广告才能维持流量,可谓惨烈。

    事实上,如果从人类与互联网的关系来看来,科技业正在成为媒体业。

    是不是觉得逻辑很奇怪?“科技业”本身是一个与其他产业的分类逻辑完全不同的概念,不管你做什么生意、符合人类怎样的需求,只要你使用了“最新科技”且“短期内无法分类”,都会先被放到科技业里面。直到有一天,这些科技已经变得理所当然,而且正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类就会把这些“科技”重新归类。

    且让我们把时间拉回1900年代,看看当时的汽车产业。当时的“车”,等同于马车。虽然德国工程师Karl Benz已经发明了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但绝大多数人类还是无法想像车这东西怎么可以不用马做为动能。如果你告诉他们,以后的车子全部都不需要马了,只需要一种神奇的东西叫做引擎,大家还会嗤之以鼻。时间推进到1927年,美国人Henry Ford发明了福特T型车,这是全世界第一台能够大量生产、平价销售的汽车,同时也改变了市场。

    汽车业的本质是“运输”,特别个人汽车市场的本质是“方便、快速的交通工具”,传统马车最大的麻烦就是照顾那匹马,引擎显然方便多了。因此,汽车从发明到正式取代马车虽然花了50年的时间,但终究抵达终点──马车消失,汽车存活。好吧也许你会想告诉我,在英国一处美丽的皇宫还有一群侍卫仍会驾驶马车,但那个地方叫做白金汉宫,很遗憾地我们多数人都不是王子公主,那并不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媒体的本质是信息处理,因此媒体业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产业。

    传统媒体的价值主张是“我们选择/创造了我们自己最感兴趣以及我们以为你会感兴趣的内容,你如果有兴趣就来看看吧”。换言之,传统媒体是以媒体本身为核心,这就是为什么新闻伦理对媒体人而言很重要、为什么媒体是“有灵魂”的存在。传统媒体人以自我为核心处理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各类大小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与他们价值契合的读者。

    搜索网站同样处理信息,但搜索网站处理信息的价值主张则是“你想知道什么信息,我就给你什么信息”,完全以读者为核心。因此,搜索引擎把重心放在通过资料分析出读者想得到什么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最精准的信息上。

    而社交网站的价值主张则是,“我们知道你需要的信息有八成是身边亲戚朋友的大小事,我们给你这些大小事,同时还附赠两成你顺便想知道的国家大事、明星八卦……和广告”,不仅完全以读者为核心,同时更进一步厘清了读者真正想知道的信息。

    理解这些事情之后,许多困难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如同汽车提供了更高的便利性进而取代了马车,搜索网站与社交网站则提供了更精准的有效资讯,而且会取代传统媒体。我认为绝大多数的传统媒体会彻底消失,少数存活者可能依靠着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创造出不输给社交网站与搜索网站的精准内容,或者通过和社交网站与搜索网站的暧昧关系在夹缝中生存。然而,不论如何,传统媒体不再可能是大众关注的窗口,而传统媒体创造出的内容,不过也就是社交媒体提供的内容之一,或者搜索网站的搜索结果。

    真正存活下来的媒体,将是社交网站与搜索网站,因为人们会不断主动关注这些网站,而不会主动上内容网站。在Alexa排名世界第98大网站的纽约时报,其首页过去曾占整个网站三成流量,如今仅剩下一成;如果从纽约时报流量的绝对值仍有成长看来,大家不是不看,而是不会把它加入我的最爱,每天上首页看一下有什么新闻。那人们怎么看到纽时这些新闻呢?从Alexa上看,Google导流了26.1%的流量,Facebook则是8.3%,第三名的Yahoo也有2.8%。

    科技业取代媒体业,这件事情不仅正在发生,而且不可逆转,你认为车子一定要有马来拉吗?

    那么媒体该如何应对呢?如今,要把媒体视为一种服务,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科技公司经常将自己视为零售商,从而获得对消费者的更深层的理解。而传统媒体公司则总是将自己视为批发商,在产品销售环节,他们很愿意将产品卖个出价最高的那个人。而问题是,零售商的优势是,他们了解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也了解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而批发商很难做到这一点。

    了解消费者需求,是做内容营销的基础。可能你没有看《蚁人》这部电影,容我剧透一段不太重要的小剧情。蚁人与黄蜂人在儿童房里战斗,蚁人丢出手上的变大道具没打中黄蜂人,却意外打中了玩具轨道上的小火车;小火车突然变得跟真实火车一样大,冲出窗外,把街道上一群警察都吓坏了。这是一段非常成功的操作。一方面,小火车串接了剧情;另一方面,小火车成功制造出一个小高潮让观众发笑;最后,这更是托马斯小火车成功的植入广告。而这个广告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满足了电影观众的需求——娱乐。

    事实上,近几年来好莱坞电影的植入营销技巧越来越娴熟,基本上都远远把中国电影那种品牌硬插入的做法抛在脑后──当然,好莱坞电影也有被投资方带坏的,比如《变形金刚4》里烂广告简直骇人听闻。

    电影、动画、或者游戏中的植入营销,大不了就是让你在享受娱乐的过程中,增加对某个品牌或者某种商品的印象,进而影响你的消费行为。但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媒体中呢?

    目前有许多主流媒体都已经纷纷接受原生广告的概念,开出一条模糊的灰色地带。原生广告是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媒体把广告主需要的传递的概念,用出色的说故事手法将其包装成值得一读、具有含金量的内容”。这当中的先锋当属BuzzFeed。原生广告之所以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观众不愿意付费给媒体。

    如果观众持续不愿意付出成本,那么商业渗入媒体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没有人应该无偿地提供优质内容,如果观众不愿意付费,那么造成品质低劣,甚至使内容被渗透,都只能说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结果。从收入模式来看,假设媒体不直接以内容跟观众收费,另一种可能的方式就是接受赞助──简单地说,就是不把媒体当做营利企业,而是当做非营利组织。但赞助的问题其实跟广告一模一样,说到底,如果一家媒体得完全仰赖广告商或者赞助商而活,又怎么可能回过头来抨击这些金主?

    传统媒体对观众提供内容(to C)并通过到达率向广告商收费(to B),虽然到达率高的媒体有实力能拒绝特定广告主的要求,但媒体恐怕还是无法拒绝观众偏好。从本质看来,媒体与群众是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有能存活下来的媒体,必然都对着某一群人发声。观众会选择与他们信念相近的媒体,或者赞助商、广告主选择与他们相近的媒体,通过购买、赞助与买广告的方式支援这些媒体,使这个媒体能够存活。

    当媒体因为失去观众而开始出现生存危机时,可能只剩下三种选项。第一、转向那些愿意付费的利基市场的观众;第二、转而寻求赞助商或者广告商的支持;第三、关门大吉。我相信,多数媒体都会在前两种选项中不断挣扎,直到商业模式完全失效,才会走向倒闭之路。而对于新媒体而言,不论是走付费机制、打赏机制还是广告机制,都显得毫无顾虑,反正大家各自爬山,最后就看谁赢得观众的信任以及利润;对于传统纸媒而言,一方面是纸本销售下滑、另一方面又缺乏管理新媒体的人才与能力,几乎不可避免地都因为纸本包袱而显得进退维谷。

    说到底,是观众决定了媒体的生死、媒体的内容、媒体的品质。如果可以轻易名利双收,谁又甘愿牺牲理念、走在灰色地带把自己弄脏?当一线媒体都开始投向内容营销时,这个趋势恐怕会像电影饿植入营销一样,冲击又深又强。有些时候你会发现某些你在读的内容原来是广告,但其他时候,你可能无法分辨。我认为观众没有什么资格批评哪家媒体堕落,如果这个媒体的做法能存活,就表示观众已经做出选择。

    在观众已经被互联网深深影响的当今时代,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恐怕除了让自己加入到随科技本身自我进化、更深入了解用户的大潮之中,其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4. 知识混子说道:

    一句话回答问题:纸媒是属于上个时代的信息结构:内容采集、生产加工、组织呈现和分销一体化。这种信息结构已经被移动互联网以更先进的生产力和更集中的资本力量联合摧毁。这种摧毁:1.是不可逆的;2. 反映了民众在当下的基本需求。

    人话版:纸媒乙烷。纸媒没有出路,而纸媒的编辑有。

    尝试简短地概括解释逻辑链条上的几个点。

    1. 人类的社会发展水平与信息流通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科技水平的提升了信息的保存能力(冶金-石板,造纸,磁盘)、复制能力(雕版、活字、激光、计算机)、传播能力(电报、移动通讯技术),反过来这些信息流通能力的提升催生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推动了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

    2. 广义的媒体,是一切信息的载体;狭义的媒体,则是我们平时说的『纸媒』、『大众媒体』、『新媒体』、『网站』、『知乎广告位』等。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其原有运作模式(采编、制作、发行、销售等)的惯性太大,涉及利益环节太多,其进化速度远远被资本大量涌入的信息技术产业的进化速度甩出好几个数量级。

    3. 在这个时点上,媒体的内容生产(记者、编辑、作者等)、内容组织(论坛、微博、视频网站、电视专题节目等)和内容呈现(手机、平板、电脑、影院等),以移动互联网的逻辑而不是传统媒体本身的逻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分离和分化。

    4. 这种分离和分化几乎摧毁了原有行业。从行政管理部门(广电总局)到内容生产(报社、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杂志社等),再到内容分发渠道(报刊亭、出版社、书店等),在这种代差的进化面前,除了行政管理部门依靠行政权力螳臂当车,以及少数视频制作方以外,毫无抵抗能力。

    5. 20年前,电视就是用来看电视节目的;现如今,手机是当代人类生存的核心枢纽。以前的媒体是和同业竞争人们休闲方面的注意力,而现如今,纸媒需要和人们的通讯、社交、购物、出行等等需求一起竞争——只有瓜分到极为有限的注意力残渣,以及深度阅读需求。

    整体来说,中国不是一个崇尚专业精神的社会,媒体行业也是这样,在美国的记者队伍里,有四五十岁,还活跃在前线的战地记者,深度专访记者等各个工种的媒体从业人员,干这行虽然不至于发家致富,但是经济上属于中产阶级,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可是中国呢?媒体记者都是靠写稿量来保证收入,你积累几十年经验,经过多方调查采访,吭哧吭哧的写出来的稿子,比刚毕业的小朋友写的稿子稿费高不过五十块钱(千字)。你的经验毫无价值,干二十年记者没有升职去基本就被认为是LOSER了,没有人尊重你的专业经验,也就没有人去钻研专业经验,资深媒体人干到三十五六岁都开始转行了。媒体成了吃青春饭的行业,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欠火候啊。去年马航失联,有人挖出了纽约时报几年前一篇关于之前法航的一篇深度报道,你一看就服气,觉得这家媒体值得你掏银子埋单,读者愿意为这样的报道买单。因为这信息的深度,你一看就是一个老记者多年积累的人脉(要是在中国,那就是得吃多少饭,喝多少酒才混出来的),专业经验挖掘出来的,不是键盘侠随便人肉一下就能写出来的呀。但这种特稿,得花时间,花精力去挖,去调查,再加上写,可能写出来得用几个月甚至一年了,在中国,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哪个记者要这么认真做稿子,就得喝西北风去。再加上众所周知的政策原因,所以今天媒体上的内容,和网友做出来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没办法让人掏钱,也没办法让客户掏钱啊。

    这个道理,时尚杂志也是一样的,战斗在第一线的老编辑留不住,纷纷改行,有网络媒体竞争,杂志的制作水平就不可以仅仅比网络高一个段位。有个纪录片叫《九月刊》,记录了时尚杂志美国版九月刊出刊的前前后后的事,在第一线拍片的Grace Coddington是1941年生的,更别说女魔头本人,真的都不要太拼了,女魔头本人对客户的品牌营销,品牌形象管理介入极深,不是你花钱买我给你做个广告那么简单的。而我们的时尚杂志留不住资深时尚大编辑,拍片多累啊,你干了二十年,经验再丰富,片子拍得再好,资深编辑从杂志得来的收入高不出新人编辑多少,所以资深的时尚大编辑,没升职的最后也都改行了。我很爱看的法国版vogue,现在100页能有80页是广告,这个广告量,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死吧。但是虽然是80页的广告,也制作得非常值得一看,特别有想法有意思,我是真的每一页都看,有的还要仔细研究琢磨 一下它的搭配啊,风格啊,还存图,我觉得广告客户买的其实是这群老妖精的千年道行,是她们的绝佳创意和品味啊。这不是网红能比的。

    举例说明为啥人家还活得很好,这是我在另一个问题里的回答:
    Vogue 杂志在各个国家的发行版为何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取向?是受到哪些人文因素的影响? – 水木丁的回答

    问题是,国内的时尚杂志,把本土化做好了吗?一做本土化,就直接把淘宝上的呛口小辣椒弄上去拍个大片,难道这就算是创意?那客户不如直接去找淘宝,找呛口小辣椒做广告好了,何必找你呢。

    所以,网络冲击是原因,阅读方式都是原因,但是作为前媒体从业人员,我始终认为,这么不堪一击,归根结底是媒体内部制度的问题太多,体制不灵活,对专业重视度不够,留不住人才,观念固步自封,制作的产品不够好。说到底,不值得购买,当然大家都不买了。再加上中国的版权保护实在是太差了,不经授权就免费转载人家辛辛苦苦的原创稿件的臭无赖网站比比皆是。这样的情况下,消亡是再正常不过的。

  5. 天南星说道:

    1. 传统纸媒阅读成本相对过高.

    因为信息的获取途径多样,新闻网站、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等,也就是说,单就新闻(NEWS)来说,传统纸媒的时效性反而显得很低,而且需要费用。而且纸媒无法搜索,用户无法快速获取想要的内容。

    所以整体看,获取内容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便利性都不好。

    2. 非纸媒内容的不断丰富

    纸媒的传统优势是内容的可读性和相对高水平对事件的挖掘。这个是社交软件的劣势。但是传统纸媒一方面受到了众所周知的禁锢,很多内容无法深挖和涉及,长期自我审查的约束。内容上无法明显超越,形式上全彩纸媒的成本又太高,何况不论是读图时代,还是视频时代,纸媒都是落伍的。同期呢,互联网的兴起,动态、视频、更快速方便的排版,门户网站推出自有品牌的深度栏目,以更丰富的题材和内容,更美观快捷的阅读形式。不论是时效和形式还是载体都完胜传统纸媒。

    何况在内容上,纸媒怎么翻墙?

    3. 载体的便携性

    以前地铁是这样看新闻。
    现在大家都是这样看新闻。

    随着手机尺寸的变大和4G的普及,从便携性、容量方面,也是手机比纸媒更强。
    何况,手机可以完成随时完成新闻和微信的切换。纸媒和手机来回切换是个神马场景?

    那么是不是纸媒一定会消亡?答案却未必。

    当年,广播出来的时候,人们以为可以消灭报纸,结果他们错了。
    后来,电视出来的时候,人们以为可以消灭广播,结果他们错了。
    后来,网络出来的时候,人们以为可以消灭电视,结果他们错了。

    告诉你们吧,能消灭电视的只有广电总局,挽救电视的其实是盒子。

    反应速度。这点我不说大家也懂。当天发生的新闻,你在城市日报至少第二天才能看到,在《南方周末》下周才能看到。

    现在发生的事件,比如昨天成都的两声巨响,微博上五分钟就几万条,朋友圈十分钟就可以看到。重大事件,知乎半小时内就有大篇幅回答,公众号1小时内就有长文推送。在响应速度上,传媒体24小时,现在5分钟-1小时,被碾压24-288倍。

    2. 反馈互动。传统媒体几乎做不到反馈,而你发一条微博,读者有阅读、评论、转发、点赞种种行为;你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读者有点赞、评论、感谢种种反馈;你在公众号发一篇文章,读者有阅读、点赞、评论、转发等各种行为反馈。

    别看现在的技术,这种反馈很简单。但在纸媒是根本做不到的,读者喜欢什么,有哪些反馈数据,纸媒无法知道。降维打击,没办法。

    3. 病毒传播。传统你发行一份报纸,一份报就是一个读者,最多几个读者,很难扩散传播。但是微博、微信、知乎不同。你发一条微博,如果你被读者姚晨、李开复转发了,那可不得了,一会就扩散几千万上亿人。普通读者转发也会影响身边几百人。

    这一点报纸也完全做不到。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才100多万份,顶多影响几百万人。而微博、微信、知乎影响几千万几亿人。这是不同量级的影响力。

    纸媒被降维打击,倒闭是必然的。

    未来在哪里?在新的平台和渠道,微博、微信、今日头条、腾讯新闻、读读日报已经发生,虚拟现实新闻还在路上。

    三年前,我家连手机都不给我买,用的是儿童机(大家自己搜一下)但是反正在读高中,学习为重,我的课余爱好就是看看电视和杂志,因为租的房子里没有电脑,电视一般都是阿姨再看,所以只能看小说和杂志。
    之前最喜欢看的杂志是“看天下”,十块钱一本,还有一本有关历史故事的,我现在连名字都不记得了。反正这些杂志还挺贵的,所以同学之间也是借着看,因为上课不可能玩手机,实在听不进就是看杂志和小说。
    到了大学,终于买了手机,才会在手机上登录qq,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就看看微博,看看知乎,更大一部分是看各种视频。其实发现虽然字数短,但同样能传递差不多的消息。反观之前杂志上的专栏,却没有这些消息劲爆,久而久之,碎片化的信息摄入时间太长,还不能适应大段的文字了!所以还是保持读小说的习惯,可是其实我连小说都舍不得买了,因为最便宜也可能要20几,而网上的电子书可能不要钱,但是手机上的诱惑更多,我甚至无法专心在屏幕前阅读一本小说。其实都说读书好,看文章好,可是现在手机上太多东西都是免费的,而且伸手即来。
    最后总结一下:
    1.杂志小说纸质版的东西大都要付费,而且价格是电子版的几倍。
    2,网络上的消息更加多,甚至没必要通过看杂志来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杂志被替代了。
    3、现在人太浮躁难得静下来,看看速成以及肤浅的信息就可以满足,没必要深入了解,也就不愿意花费额外的金钱去获取信息。

    电灯被发明后蜡烛被彻底淘汰了吗?当然没有——礼品店里还是有许许多多漂亮的蜡烛,烛光晚餐绝对是约泡利器。即使一般情况下,家家户户也会备几根蜡烛预防停电吧。
    随着科技发展,新生事物取代老旧事物这是自然规律。但是我相信传统纸质媒体还是会有它的一席之地,只不过单位缩小,逼格更高。

  6. 嗷嗷待哺的攻城狮说道:

    湖北日报和腾讯09年合作大楚网,现在年收入和用户规模等同于一个准上市公司;
    同样湖北日报收购湖北本地知名棋牌企业襄阳棋牌游戏(卡五星),获利多少就不清楚了,我了解的情况月流水500-800w
    浙报和边锋,茶苑棋牌的关系,包括下面的网吧软件企业云更新。这部分真在做公私改制,说多了有问题,不细说。
    知音投资游戏竞技和视频直播。(找过我,我从小看我爹的知音长大的,造化弄人)
    河南电视台投资双升棋牌节目(关键词:豫游、双升英雄会),不细说。

    我自己的合作项目投河南电视台某频道,还是tm棋牌类的。只看传统传媒企业如何起死回生,实际上很多私企是想进入“国字号”大门的,这是个双向选择,合作起来以后也是双赢的局面。只要会利用自己的国字号背景,来跪舔的 私企一大堆。权利的游戏嘛。

    包括报纸类,时装杂志类,或者经济周刊要么其他时事周刊,除了售价低页数高的,其他的只要10块钱以上的杂志(报纸在4块钱以上的话),下一期刊物来了,上期刊物的退刊率能达到50%到100%(这取决于价格以及这期杂志有没有什么好的赠品),这么高退刊率换你是杂志老板你怎么办?

    这家报社是省委机关报下属的一个都市报,称它H报吧,算是本省做的比较大比较好的报社了,我被分到的是社会新闻部。
    说是早上九点到,其实坐在位子上的都是实习生..记者们都还没来(据说应该是直接从家里出去跑新闻了什么的,一般下午才能见到人影,有的时候几天都见不到人。)
    我跟的那个记者是报社里资历比较深的,首席记者,30岁左右,在我看来,聪明,外圆内方,脾气好,人缘也好。
    作为一个对新闻还是半桶水还不到的人,遇到这么好的老师,肯定要抓紧机会跟着学。于是就在我和他出去跑新闻的路上,就拿出了这个经典的、被问烂的问题,问他:“老师,现在大家都说,纸媒要没落了,您干了这么多年,怎么觉得?”

    老师说,『大热天,现在谁还想出来跑新闻啊。。。』(傲娇抱怨状)
    我以为他会和我说纸媒没落啊新媒体崛起他们就要失业了balabala..就像网络上一样唱衰纸媒..可是他又接着说:
    『虽然很多人都说新媒体会替代传统纸媒,可是其实说实话,我觉得纸媒的优势还是在的。』
    『比如你看,像我们现在出去跑的新闻,明天发到报纸上,与此同时,新浪、腾讯、凤凰等,他们的新闻网页有可能会转载我们采的文章,有的时候,他们的新闻源很窄,一些不是那么紧急的,或者说更日常的一些的新闻,他们也只能通过我们这些纸媒记者去路上跑出来,然后再被他们拿走。』(有的时候还会涉及到版权的问题,他们也经常和tx交涉吵架,都已经混熟了hhhh)。

    其实他说完,我也还半知半解,毕竟没什么经验和概念。不过后来实习的日子我倒是慢慢懂了,有的时候我们纸媒出去采访的东西,比较落地,接地气一些,消息源很窄,窄到如果没有人打电话来给我们新闻线索,可能基本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记者也不会去采访报道,见报,而这些手机网络媒体也不会转载,而只爱看手机的我们可能会错过很多新闻。
    不仅仅是网络新闻客户端,甚至一些微博的本地大V自媒体人的消息源,也是从纸媒而来的,就是从那些在路面上跑新闻的记者来的,就是从那些人打新闻热线来的。
    (虽然很多人遇到事情会发微博什么的,但是毕竟个人的能力有限,微博大v也不是天天能遇到什么事)

    所以我目前觉得,新媒体和纸媒还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一方可以脱离另外一方取得绝对的优势和独立。
    不过倒是有点偏题,再说纸媒停刊的问题。在报社的时候也接触到这一类的问题,听记者老师们几个聊过。

    还是我们城市一个前几年相对较大的报社,称它D报吧,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跑新闻的人不超过8个,而带我的这位老师,也是从这个报社跳槽到现在的报社的。至于跳槽的原因–薪资少,部门不团结,而且报社经济状况不好,大家都没法专心、安心跑新闻,感觉没前途,他就跳槽了。
    其实对纸媒来说,肯干的人是很重要的,跑消息的、做纸面排版工作的,一环扣一环,走了一个就能带走一大片,再加上现在纸媒的士气比较低落,都在唱衰,大家心里也都没谱,自然都走了,人走了,报社也基本散了,再招人,也不好招,现在大家都知道纸媒辛苦,普遍也没有什么好感。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报社收入不好,为什么呢。带我的这位老师,前东家,D报,和他现在工作的H报,报道内容几乎是重叠的,都是社会性为主的都市报,现在买报纸的人都少了,更何况我为什么还买两份差不多内容的报纸呢?前面也说了,H报是在省机关报下的,名气、知名度各方面都大过D报,所以销量可想而知。其次,则是广告赞助了。光靠卖报纸是赚不了什么钱的,广告商也是纸媒很重要的收入渠道,不夸张地说,特别是房地产广告几乎是养活了半个报社。那么广告商自然也是选择销量好,名气大的报社了。D报的未来,也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新的转折,也就难逃停刊倒闭的路。

    对于未来的路,很难走,真的很难走,纸媒除了要和新媒体竞争消费者和受众外,还要和同类型的纸媒竞争本来就很狭小的市场,除了提高一下可读性,确定一下自己独立的风格,再做做市场推广拉拉大赞助支持一下,我目前是想不到什么机智的办法了,也许未来,一个地区可能只会有限地存在,生存,一些知名度大,辐射范围广,和新媒体能够良好配合的纸媒了。
    纸媒的再度繁荣,怕是很难看到了。

    部分纸媒的消失源于互联网的冲击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虽然不少刊物的停刊会让我们感到一点伤感,但这也确实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

    新媒体的成长得益于它的传播速度。以前的事情想要成为新闻,搜集定稿印刷派送,到读者手中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但现在的新闻,只要编辑动动手指,就可以马上出现在各大网站的首页上。新媒体的特点就是这样,而它也利用好了自己的特点。

    纸媒同样也有生存的空间,但是不得不面临一个转型:把即时性的消息转交给新媒体,将深刻的反思留在纸面上。这应该就是信息碎片化的年代,纸媒的出路吧

    大众网络报,高中时期与学校要求订的英语周报一样,属于必备良药,或者不能称之为药,那是一场文字盛宴。彼时魔兽世界处于tbc年代,s3和 s4赛季打得火热,高中狗胆小怕事,不敢总逃课打副本和竞技场,在家基本上也只有周末有时间能开电脑,满身对魔兽世界的激情只能通过收集一切相关的报刊杂志释放。大网只有两个版面(具体几个忘了,有时会不一样)是专门留给魔兽世界的,有时候是某个职业天赋和装备攻略,有时候是某个副本各个阶段打法及职业搭配建议。

    最精彩的当然是我最爱的竞技场视频解析,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能把戒律牧玩到这种境界的hydra,第一次知道了灭破羊、预读大驱散这种意识流操作。虽然在后来全民竞技场年代这样的操作对于更多的竞技场大神已经属于标配,但是在信息来源匮乏的当时,上自习课时偷偷看上一段精彩的文字视频解析带来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只是后来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和我步入了大学生活令报刊这种近乎唯一的接受信息方式被打破,打开17173就是各种视频集锦,装备和手法遇到瓶颈了直接去nga,一本杂志一份报纸再也无法满足我对信息的需求。情况类似的还有篮球先锋报,大众软件,vista看天下,再者就是读者青年文摘一类,现在回想起这些的瞬间还会有一种电流击穿整个身体的感觉,那不就是我的高中生活吗。后来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路过高中门口的国民教育书店,无意间看到一本电子竞技,毫不犹豫掏钱买下,只为信仰和回忆。

  7. 邢杳渺说道:

    广告收入锐减
    纸媒主要靠广告为生,加上政府扶持,卖报卖杂志的钱根本不值一提。一份千万级报纸,最多一千万的报纸收入,楚天都市报一份一块钱还送一包卫生纸,这还只是零售价。而如今广告都被互联网巨头抢走了,没有收入,如何生存。
    同行竞争激烈,加上新媒体杀来。中国很多城市的报纸、杂志都太多,都是政府养着,不管是党报、行业报还是都市报,任何一个市场化的行业总会不断有人死去,有人活下,只是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大多是政府托底,没有退出机制。

    内容不行,质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速度比不上,图文加互动反馈转发不如新媒体,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浅阅读,要求图文并茂加吐槽,图片要大要漂亮,吸引眼球,纸质媒体比不了。
    做深度时间长收益小又易犯规,所以越来越不行了。
    传媒做为一种媒介,无非是通过各种有形工具,报纸、杂志、广播,把它自己生产的内容传达给受众,拥有受众,就有了影响力,就相当于有了粉丝和注意力,有了收入,就能生存。如今还有几个人看报纸看电视,看报纸的人有多少是你定位的受众,还是老人或者单位订购的。
    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国家地理、南方周末,我还是很喜欢纸质版的,毕竟和电子档感受体验不同,可是钟情于纸质报纸杂志的人还有多少,只会越来越少传统媒体不转型,难以为继。

    很多朋友从成本、技术等方面分析纸媒难以持续的原因,都非常有道理,这几年,大家对于纸媒的前途基本都有了共识,也意识到纸媒转型是有必要的,但直到现在,成功的纸媒转型案例几乎没有,反而是越来越多的纸媒在关门大吉。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认为,原因在于很多纸媒根本就不想转型,也转不好。

    本人在纸媒里干了好几年,平常耳濡目染,对一些事多少有点感触。与人们想象中不同,很多媒体机构其实是一个极为封闭落后的圈子。以自己所在的媒体为例,一把手是50后,自上任后搞小团伙啥的不必多提,受其带动,从上到下基本形成了“一言堂”的风气,随之出台各种规章制度,满纸却只是各种处罚措施,只看得大家脖颈发凉。如此一来,做事的人总出错,不做事的人永远不出错,谁还敢去自找不痛快,提什么转型呢,凡事按照规章,循规蹈矩就行了。这样的组织能有多少生机活力?与外界隔绝,与互联网什么的更是搭不上边。
    这样的组织中,成员最渴望的是做官。没错,就是当官。我国坚持党管媒体,因此各媒体都具有政府部门和企业双重属性,媒体的领导干部全都是有级别的。与地方政府官员靠政绩上位,大学教授靠发论文评职称一样,新闻报道和经营业绩等东西,就是媒体官员们晋升的途径,每年获得多少新闻奖项,广告经营达到多少数额,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搞得好了,媒体领导调到其他实权部门当一把手,或者在仕途上更进一步都是很有可能的。身边就有一位,30多岁被破格(任职年限和转正时间都比常规情况下短得多)提到了处级,按说年轻领导该是思维活跃,但追求进步的这位,说话行事绝对“政治正确”,比政府官员还更甚几分,这样的人,能好好思考纸媒转型的问题?(同样是受互联网冲击,国外的媒体人无非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为什么国内媒体人总是先要哭天抢地、痛不欲生一番。个人感觉,对其中一些人来说,纸媒衰落,不仅断了他们“财路”,也断了他们的“官路”,当然很痛苦啦。)

    这样的媒体人,能做的事无非也就是官场上那一套,不能指望他们写出什么好报道。举个例子,前几年,本地一家大型钢铁企业风头正盛,企业老总是各种政府活动的座上宾,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有大量报道吹捧那老总。这几年钢铁行业惨不忍睹,那位老总及其家族也被查出利用职权,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因而受到严厉查处。而此时,媒体就全都装聋作哑。这样别提什么“内容为王”了,连合订本都看不下去,还指望读者去看一眼吗。
    对纸媒的领导层来说,眼下最稳妥的办法是转头去找政府寻求体制上的庇护,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在很多纸媒也正是这么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有能力、有想法的个人自然会脱离组织另寻别路,但作为掌握大多数传播资源的媒体组织,是没多大兴趣对自身做大改变。

    小编都去办自己的时尚自媒体去了。多年的压榨换来的专业能力,在自媒体时代那就是稀缺资源。
    纸媒时代,才华小编只能依托纸媒平台施展,而自媒体时代,从博客开始,就挖走了大量的纸媒人才,再到微信的移动自媒体时代。
    一个行业的衰落,必然是顶尖人才的流失造成的。

    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改变了,阅读的习惯也改变了。现在老师们上课都会说还有什么不懂的你们可以百度谷歌一下,想看的文献资源之类的也可以下载电子书看,我们还会听到一些诸如建立自己的电子阅读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在里面检索资源的这种讲座报告之类。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开始接触网络了,他们都懂得上网获得信息了,想买什么公司的保健品都知道去网上搜索一下看看可不可靠。记得好像05年就有报业寒冬的说法了,现在纸媒的发展的确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报纸是否会真的消没在公众视野也未可知。
    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在想也许在不久的时间以后会有一种新的内容与报纸能够产生无缝连接,让报纸重新夺回领地,抑或者报纸可以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进化成一种新的力量,可能报纸会换上新装再回大众视野。

    未知的世界,风云变幻的一切。任何事情都有无尽的可能。
    纸媒在10年前就被预言死亡了,网络发展太迅猛了,时效性和信息量甩纸媒八条街,而且网络又可以看视频又可以看高清图片还可以评论和编辑或者直接互动,甚至自己可以发新闻。读者阅读习惯也变了,都是别特么给我搞议程设置,老子想看什么点什么,爽爽爽。这些导致读报读杂志的人越来越少。
    以前都喜欢搞什么报网融合,也是个办法,但是拯救不了纸媒。
    不过纸媒是不会消失的,它会变成一种小众的、高逼格的存在品。那些报业集团会优胜劣败成功的变成新闻集团,电视和网络变成主战场。建议是趁着还有影响力公信力知名度赶快转变载体吧。

    俗话说得好:
    paper式微了,news是永恒的。

    他们资源这么多,手下会写会拍会编会约稿的人才多的是。开个公众号,把文章搬到公众号上发。广告费照收钱照赚,平台从纸变成了手机。

    想想以前大家都看报纸新闻,现在你是不是还是有看新闻的需求?现在大家都有了手机,看文字新闻的客户量实际是有增无减,只不过媒介从过去的XX日报XX晚报变成如今的XX新闻APP。

    有一个问题是,运营自媒体的成本比办杂志成本低。谁能持续策划好文章,掌握好文章,就能自己开个号甚至做个APP吸粉招广告了。
    但放心,人还是那些人,传统杂志从业人员被打散,转身投入所谓的互联网,继续工作罢了。以前在时尚芭莎工作的主编,现在自己出来搞个XX娱乐的APP,手下也是一队编辑好手,就是一个转型的例子。

    当今媒体的发展趋势在于,新媒体不断更新出现,尤其是数字化时代,使得旧媒体逐渐衰退,但是并不会消失,而是有所融合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报纸媒体转型升级出现报纸数字化,杂志也是如此。传统媒体要抓住受众,势必要花更多的时间物质成员成本,抓新抓异,抓读者感兴趣的高质量新闻点,同时还要已更高的印刷成本出版,要渠道去推销售卖,可是同样的电子版成本低,受众更广阔,何乐不为呢?參照 紐約時報 收費牆制度。人家已經把原有的高忠誠度讀者轉移到移動終端上,一樣保質保量。
    对于作者来说,所写所著都一样被看见。
    对读者来说,电子版往往便宜过实体,而且方便,随时携带移动端。
    还有,杂志报纸很大程度上盈利在于广告主投资,纸媒销量下降,广告主也有所不满。现在广告主投入数字化营销增加,纸媒转型也是分瓢羹。

  8. 刘鹏说道:

    其实细致的看下来,杂志停刊大致原因主要是在两个方面吧,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市场问题。
    在讨论如今的杂志怎么了,以及怎么走之前我们得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好的杂志
    好杂志在每个人都评判标准都不统一,我就来说说我的吧。
    首先一个好的杂志,它必须内容好的杂志。
    这句话听起来像一句废话,但其实不然,好是有相对性的,你的文写的好,和你的文别人读着好是两回事,好杂志的内容能够很好满足读者。这个是很关键的东西,在后面的讨论会提到。
    然后是好的杂志要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通俗点就是这本杂志放出来要特别的王霸之气,让别人觉得你这本和别人不同。让别人感觉到你的特别。

    最后是名声
    你靠什么宣传自己,不要说啥我就认真做我的杂志,做得好了到时候自然都有人知道了,在当下的时代,连口碑营销都得好好策划一下,等着自然发酵,那是很不实际,甚至是很浪费资源还没有效率的事情,不说让天下知道你的存在,至少得在你定位的读者圈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样才行。
    好了,说了这么多,有人这样有毛卵啊!大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是啊~大家之前都是这样做的~~时代在变化,如天上风云难测,指不准下个时刻,连当下火的新媒体突然也都不火了。
    但是,时代在变化, 杂志一些本质的东西还是会留存下来一些的。
    下面我们就结合之前说的两个停刊原因和好杂志三个标准来探讨探讨吧
    1.首先是成本问题。

    当下网络技术发展的迅速,大大方便大家,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办公,甚至约会(异地恋的苦逼们啊。。。)而这样的方便带来许多成本上节约,而对于一些内部组织结构已经成型的杂志来说,这样的网路便捷也同时意味着他们的体系结构如果跟不上这样的便捷,那就存在着资源的浪费,本来一个微信解决的事情,需要三两通电话或者隔两三天解决的事情。这样的浪费导致其运作成本和原来比起来变得高了。而在当下迅速崛起的新兴组织,则是很有效的利用这样的网络便捷,一前一后,一慢一快,前者结局将是慢慢拖死,后者则是越战越勇。(当然一个成熟的纸媒成长成一个巨人,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想要有所改变,就难免会有壮士断腕了)

    而这样的网络便利,在文章的内容上也起到很大的帮助,从前做一个读者调研室很花时间和经济成本的。而现在不同了,通讯很方便的现在,连淘宝都可以和每一个自己的顾客说上一句话“亲 我们不包邮~”,你说现在做读者调研不方便吗?这样的方便将让你的文章跟贴近自己的定位用户,甚至彼此之间很亲切~。这样低成本沟通,在以前可是很难的。
    说到宣传,我们得提到一下发行渠道。
    发行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而现在这个意图也被网络所取代了,早期的罗辑思维就是一个例子,在互联网上发行自己的内容的话,会将其成本缩短很多,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发行渠道的维护费用,早期的销售维护有的是与邮局合作,而有的则是自己建设发行渠道,而在网络上的发行成本有的最低可以是零成本,而余下的钱其实是可以用作宣传上,而同样的道理,在宣传上的渠道,因为互联网,它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许多(因为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这里就不做叙述),但这样也意味着当下的时代对杂志有了更多的要求,它要求杂志迅速的对读者的感受做出回应,要懂得运营营销,同时还得兼顾自己的老本行。而前前几者是传统纸质媒体所少有甚至没有的。

    接下来谈谈,独特的气质
    其实这个点是可以换一个说法,核心竞争力
    你有什么别人能无法抄袭的,或者说是无法复制的东西。在纸质媒体,新媒体相互参杂,眼花缭乱的时代,你怎么和别人区分开来?你有别人无法复制的东西或者能力吗,这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又或者是将来,这是一个不变的问题,说他是你的独有的气质其实一点不为过,但说直白了,就是核心竞争力。我相信世上,哪怕有人再抄苹果的东西,也不会有人当它和苹果一样厉害,又或者说,我们要有一个“只有自己能做的”竞争力,再举个栗子~会摄像的有好多,但是能拍出好电影的没几个,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总结一下吧,当下的纸质媒体为什么会有当下的现状呢?主要是这几点
    1.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经济的内部体系结构,而老旧的体系让成本只高不降。
    2.无法快速的回应读者,缺乏运营营销推广的部门
    3.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要相信抄袭目前在国内是很普遍的现象,虽然现在好多了)
    其未来的发展也是在于上述三点。

  9. 萌面赵圆圆说道:

    黎叔在体制中还是体制外?
    现在黎叔的体制内职务,能看到的应该是东方明珠的名誉董事长,这个职位大家都懂得。但是作为一个局级领导,从体制出来,我想不应该象高管离职这么简单,党内职务、组织关系、各种节目的制片人身份,不是在一时一刻就能完全脱离开,我想1-2年的时间可能是有的。所以黎叔从体制内出来的事实是无可置疑的,因此他不会如此高调的在微鲸发布会上讲内容合作的这些关系,否则就是国有资产的变相转让,这个问题,黎叔一定已经处理妥妥。
    2、黎叔离开体制,如何保证体制内的资源为微鲸所用
    这个布局,从11年黎叔与怀宇密谋硬件开始,已经有所布局了,例如,上海迪斯尼在华人的名下,东方梦工厂在国内开始国内布局动漫,电影、TVB成为华人控股,而这些不是好莱坞看中上海,或者上海电视台,而是仅仅看的是黎叔这个人,因此黎叔的离开体制,这些资源一定跟随黎叔,而不是跟随东方明珠。更不要说灿星的达人秀、好声音、中国好男儿、蒙面歌王、舞林大会……这些都是黎叔手上的资源。电视台需要的是灿星,因为有了灿星就有广告商。
    3、关于微鲸的团队
    微鲸的团队,大家看到的是黎叔、封新城、李怀宇这几个传媒业大佬,但是背后还有康佳的团队、创维的渠道团队,这些人都是在水面下,不用拿到台面上的。邓礼帆,大家可能不认识,但是说起电视猫,大家可能知道吧。所谓的瀑布页面,所谓的内容运营,是这个团队擅长的。其他就不更多漏了
    4、关于投资方
    阿里、腾讯可不是投资而已,阿里有团队为微鲸定制开发yunos,阿里云为内容提供网络资源,天猫为线上渠道做流量。这些,你们可能说所有电视可能都是这样,我再提一点,阿里曾经希望投资百视通,但是后来辗转12亿元投资了一财。其中时间节点的拿捏,还请自行寻找端倪。

    5、关于牌照
    这次特别的一点是,微鲸用了央广的牌照,请注意,不是银河。为什么是这样,大家再想一下,黎叔是smg出来,不用百视通的牌照?而是跟央广合作,我大胆猜测一下,这次微鲸又奇袭了牌照,所有的牌照都是发给台的,央广、国广、央视、百视通、南方、华数、芒果,但是实质运营的都是下面的合资公司,诸如银河、国广东方、未来电视、快乐阳光……不一一列数,而这次黎叔走了胡志明小路,直取央广牌照,自己组织内容、自己做运营,其中意味不可不琢磨。
    综上、这次微鲸电视,真正发力的不是浮在水面的这些内容,在水下的力量可能更加不可预测。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华人的提前布局,看好微鲸电视。

    今年入局互联网电视行业的颇多,据我所知,就有17TV、PPTV、暴风科技等等,而这次中国媒体产业标志性领军人物黎瑞刚『黎叔』又将在813新品发布会上携55寸『微鲸电视』强势杀入,可以说,互联网电视是大势所趋。

    这其实不是一件坏事,民众接受了这个概念,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但是,事实证明,智能电视并不像智能手机一样是快消品,毕竟,只要电视不坏的话,一般我们不会为了赶新潮而一两年换一个。

    也就是说,硬件上的创新,除非是划时代的黑科技,否则的话,很难让用户有大的改变。

    那么,现在的互联网电视拼什么?

    只能是内容。

    在内容上,乐视一直是占优势的,也是核心竞争力。今年雷军砸10亿美元邀请陈彤加盟,力求打造中国最全的电视影视片库,补齐小米的内容短板,也因此而有了之前小米和乐视那场声势浩大的针对内容的撕逼。

    但是,小米和乐视的内容,更多的还是合作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生态。而微鲸在内容上是自带三板斧的——电影方面有时代华纳和东方梦工厂;电视剧方面有 TVB;综艺方面有中国好声音;还有 B 站和格瓦拉这样的大 IP,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但是,国内做互联网电视的,都不得不面临广电这个最强的『竞争对手』,我觉得微鲸与其与小米乐视叫板,不如与政策博弈,争取更多的原汁原味的内容能在电视中看到。

    毕竟,一个能看 HBO 的互联网电视,我是会毫不犹豫地买回家的。

    我觉得就目前的智能电视行业而言,黎瑞刚做电视将很可能给行业带来一场“降维打击”,该领域中的厂商都会受到冲击。

    在中国传媒界,黎瑞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很能“折腾”。他曾将上海文广一拆为二,又在后来将大小文广合二为一;他曾和电信合作IPTV(百视通前身),被“传统电视人”骂成“历史的罪人”;他曾首创“制播分离”,被各地效仿;他也曾领导创立华人文化投资基金(CMC),穿梭于体制内外。

    他的“读一无二”就在于很多人“折腾折腾”就“挂”了,而他似乎越”折腾”过的越滋润,每次都能取得不错的成果,这次他要来智能电视行业“折腾”,我认为还是颇有搞头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团队,就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作为传媒大亨,黎瑞刚进军智能电视行业,在调动人才方面有先天的优势,日前从《新周刊》跳出来的封新城便是其中之一,帮他负责内容,类似于陈彤在小米的位置。硬件方面,目前已知微鲸请了GoogleTV 系统负责人、红点、iF设计大奖获奖团队等,总之,在团队这一方面黎叔应该砸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很多对口的专业性人才还是其他互联网智能电视企业很难寻获的,属于黎叔的独占资源。

    其二便是内容,目前的智能电视行业以内容为导向,各家都在打内容牌,乐视一直在打“乐生态”,小米呢?又是请老沉,又是“十亿美金”计划。内容对于现在的智能电视来说是命脉,毕竟用户看的是电视中的内容,而非电视本身。黎瑞刚身后的CMC体量庞大,时代华纳、TVB、东方梦工厂、灿星制作、IMAX中国、财新传媒、体奥动力、盛力世家等传媒大户都是等一大批内容商都有CMC的投资,这阵容在国内再无二家,换个说法的话,你常看的、你不常看的都被已经黎叔给承包了。

    其三便是资本,微鲸背后的资本CMC并非上市公司,因此他们不需要像小米与乐视那样不断开展新业务,以维持他们估值的增长。今天你一个净水器,明天我一个电视枪,接连不断的发布会让人眼花缭乱。这样的背景让微鲸可以回归电视本身,专注于做产品。

    以上三点来看,黎瑞刚真正想要做好智能电视的话其实并不难,就看他的野心有多大了。

    黎瑞刚手握TVB,中国好声音,Bilibili各种大IP,应该是围绕内容做的电视机
    所以微鲸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目多吧
    不过这个是真的内容多
    因为毕竟是
    做电视节目的人做的电视机

    有底气是因为
    老贾的乐视
    雷军的小米电视
    说白了都还是硬件厂商的电视机
    但电视机这玩意又不是手机
    大家还跑个分拼个内存cpu什么的

    电视就是遥控一按打开看有啥节目
    节目多,屏幕清晰,遥控好使
    基本上这台电视就大卖了

    加上黎瑞刚的影响力
    估计拉几百个明星来吆喝也不是什么问题

    我倒是想看看微鲸会不会有bilibili版
    毕竟55寸电视上跑弹幕想想都酸爽

  10. 想吃天鹅的蛤蟆说道:

    不管是微鲸还是乐视,不管是黎瑞刚还是贾跃亭,作为一个准备入手智能电视的消费者,我想说的是,这些对我其实都不重要。我只想买一台靠谱点的智能电视。

    朋友家用的是小米,因此他是坚决抵制我买小米的。首先,小米盒子里面的节目几乎没有多少能看的,想看个新闻联播,可以把你卡到想砸掉电视(ps:信号源问题,非网速原因)。其次,乱加广告的现象非常严重,大家花了钱买的电视,可不是为了来看你几个破广告的。

    说老实话,乐视一开始我是看好的,也曾经买过乐视股票。但是自从贾跃亭出了传闻之后,我还有一些担心的,万一哪天乐视倒闭了也说不定。同时我个人而言,对他们拍的那些个自制剧实在无感。

    黎瑞刚我有一点点印象,华人文化基金收购TVB时在报道中看见过他。我以前一个曾经在百视通工作的朋友评价,黎瑞刚是一个极具理想主义的老传媒人,但出来做电视靠谱不靠谱,还有待市场检验。

    总体而言,目前我对互联网电视还是再观望一阵子吧,或许微鲸电视发布后会去体验一下,希望后来的人能做出真正对老百姓受益的产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