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下一个移动支付的场景?

从两方面看,个人认为,这个支付场景来的并不那么容易,也不会那么容易进入公众视野。除了上述部分分析的中石化自己的小算盘以外,还有更多移动支付的自身问题。主要是,移动支付目前还存在很多行业内的标准和安全问题,在支付行业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之前,支付场景的扩张面临较大的监管困境。

石油支付在哪个阶段?

对于加油这个极其普遍的应用场景而言,支付方式的改变也反应了支付技术的发展进程。目前,加油站支持的支付方式有传统的现金支付,加油卡支付,以及POS机刷卡支付,但是却并没有进入移动支付的阶段。对于石油支付而言,目前是正在第二个阶段发展,模式和覆盖面还不广,这个时候移动支付概念开始冲击加油这个传统的商业环节,又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呢。

在价值链条上,石油这种大宗物资如果能采用移动支付的方式,则是迅速提高支付媒介流量,快速占领传统行业的有效办法。和打车市场的支付不同的是,加油场景的支付将会带来更大的,更充足的资金量,资金流动的活性也更高,两者的数量级不在同一个级别。此外,石油行业是国家的命脉行业,目前也是垄断国企掌控着石油冶炼、销售和结算环节,外部力量介入的难度颇大。

对于体制外的第三方支付而言,如果能采用技术合作或者入股的方式进行移动支付的合作,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支付场景的市场热点,这块蛋糕足以让所有的支付服务公司都垂涎欲滴。和其他支付场景有所不同,石油加油的场景支付服务是一种生活必须的支付服务,流量大,粘性高,竞争少,而且能借助中石化央企的信用来进行一次成本最低的移动支付营销。可以这么说,傍上了央企石化企业,支付公司基本上可以实现余额宝式的奇迹再现,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再次树立一个成功的案例。

但是,问题也正在这里。由于目前石油支付的线上比例不高,大多数还是通过传统的现金和加油卡来实现支付,石油公司也一直没有放开支付和资金流水这一块核心利益。即便石油公司有合作的意愿,从双方的谈判力量对比看,支付服务企业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根源在于石油行业的垄断性太强,并不像打车市场这样高度竞争,外部力量可以介入的空间就小得多。

因此,此次中石化在公开媒体场合表示欢迎各种支付来一起卖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处在支付第二阶段的传统行业,在面临新型支付概念冲击的背景下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姿态。但是,这种姿态不免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嫌,所有也就有了中石化一边传出和阿里在洽谈移动支付服务,另一方面又传出要收购裕福支付的消息。哪个是栈道,哪个是陈仓,相信会有公论。

中石化如何打小算盘?

个人认为,中石化这个生产资料的上游环节企业此次在公开场合显示进入互联网金融支付环节的意愿,可能出处于以下几个因素,并且基本上可以定性为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改良。当然,这种改良是在不触动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其一,金融改革趋势开始逐步推行,国企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对于石化这个传统行业而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已经成为政策上的既定方针。如果前一个改革期间放开了邮电、通信、铁路,那么这个改革窗口期间将逐步放开金融、石化等领域,提高效率的同时保持经济的活力。与其在外界压力下放开,不如自己主动,放开一小部分口子,进行合作或者收购合作方,给自己加进行一场危机公关。

其二,互联网金融概念是眼下最有市场感召力的热点之一,而支付是互联网金融诸多模式的核心要素,支付的便捷和安全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来实现。而石化销售环节大多还没有进行线上支付的尝试,如能克服技术难题,移动支付将提高加油站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三,对于支付环节这块大蛋糕,中石化不可能轻易割让给第三方。之前就通过现金、加油卡的方式牢牢掌控资金沉淀,后来进入的POS支付方式也是经历各个分公司和不同收单机构的利益博弈而进入。此次移动支付的概念,最可行的方式是中石化自己收购一家小型的支付公司,然后进行自建支付体系的尝试。

综合以上因素,中石化更多的考虑是借着互联网金融的热度,搭上阿里金融的概念号召力,来进行自我掌控的支付流程建设。也就是说,和支付宝可能最多是技术上的合作,而真正的目的可能在于收购裕福支付。

石油支付会是下一个支付场景吗?

从两方面看,个人认为,这个支付场景来的并不那么容易,也不会那么容易进入公众视野。除了上述部分分析的中石化自己的小算盘以外,还有更多移动支付的自身问题。主要是,移动支付目前还存在很多行业内的标准和安全问题,在支付行业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之前,支付场景的扩张面临较大的监管困境。

此次,央行叫停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移动支付,也主要是出于流程规范,材料报备和安全合规问题。在监管问题的天花板没有完全消失之前,移动支付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有落刀的可能。

另外,在移动支付市场的拓展上,第三方支付公司所受到的线下支付渠道的抵制也不容小视。早在去年,支付宝的线下支付在商场推广的时候就受到全国数家卖场的联合抵制,最后导致线下推广不了了之。而移动支付最大的冲击方,银联也必然会动用线下支付的资源优势来进行阻扰。因为,目前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支付所采用的模式是线上支付模式的衍生,通过二维码和支付设备的连接来跳过了银联,这种模式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定论,但被视为一种互联网金融创新。

而回到石油行业,本身已经存在加油卡和POS支付等服务,此外,占据交易主要比例的仍旧是现金支付,这个行业进行移动支付的转移成本将会很高,除非中石化花大力气进行支付设备的配备和自我控制的移动支付流程研发。还可能需要对用户提供一定比例的支付优惠来进行移动支付的引流。这些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对于石化这样一个利润稳定的行业,在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下,未必会有这么大的魄力和精力去进行移动支付的全流程建设。

移动支付在不同的行业有它发展的规律,就目前的阶段而言,石油行业移动支付普及的可能性不大。在电商和社交行业,移动支付可以获得很大的市场认可度,一来消费物品具有小额,频繁,以及成熟的支付模式和支付信用作为绑定;但是在石油支付行业,移动支付涉及到的利益链条较多,技术也不成熟,目前作为一种试点的支付方式更为合适。可以采取自建支付控制体系,并引入外部技术合作方的模式。

作者:拯迪,财经作家,金融分析师陈凯歌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xiepu说道:

    2015年的国庆黄金周,将是中国移动支付第二场大规模战役。支付与电商一样,没有决战,讲究步步为营,日拱一卒,但无论是支付宝抑或其他,都不愿错过黄金假期这种集中性人流、大规模推广的时机。

    移动支付第一场战役,是红包大战。

    2014年春节,凭借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到了2015年春节,支付宝推出“红包口令”,也由此衍生出“淘宝口令”,蚂蚁金服与阿里集团扳回半局。

    移动支付的核心战场,不在线上,而是线下——线上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电商的顺势迁移,支付宝也因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加持,得以铁锁横江。只要无人撼动阿里电商优势,蚂蚁金服支付宝便从容。

    不过,线下、O2O,或者说移动支付与现金、POS机刷卡的竞赛,却胜负尚未分明。

    移动支付的竞赛,从目前来看,支付宝在战略与布局上,领先腾讯一程,不过,腾讯在资源上强支付宝半个身段。事实上,移动支付的竞赛,从来不是支付本身的较量,而是场景与服务的系统竞争。

    移动支付,概而言之,“场景即支付,支付即服务”。

    场景——无处不在

    何谓场景?近期支付宝为十一黄金周假期的布局,可以一窥究竟。

    黄金周前,支付宝陆续签订了几个重大合作;1、与丽江市签订了“互联网+旅游”的战略合作;2、支付宝与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等国内机场签订了战略合作;3、香港以莎莎、百老汇、周大福、谢瑞麟、OK便利店、美心等为代表的一共5000家商铺接入支付宝扫码支付。

    从前几年的打车软件大战,到出口退税,再到与各大医院合作的“未来医院”,乃至上述为国庆黄金周备战的线下接入,支付宝种种尝试,概括起来,就是要覆盖衣食住行,五湖四海,一张密不透风的支付场景之网。

    一句话,只要涉及到现金或是POS机刷卡的场景,移动支付都要覆盖。

    今年6月,阿里与蚂蚁金服宣布,投资60亿,重启“口碑网”,在此之前的淘宝旅行“去啊”、独立运营、“淘宝电影”划归阿里影业,都也可以视为支付宝对于场景覆盖的渴求——食、住、行,是移动支付的高频需求,巨头的商业布局,都是寻求绝对的安全边界,核心场景在开放支付平台的同时,必须亲历亲为,不敢假手于人。

    事实上,从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到招财宝、芝麻信用等产品的推出,蚂蚁金服成立后,支付宝越来越不再是单纯的“支付工具”。它是理财平台,是衣食住行、购物入口,也是各种理财或服务信息查询入口。

    支付宝也好,腾讯的财付通也好,百度钱包也好,它们的终极形态,谁也无法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终极目标,是取代现金、取代POS机,取代一切冗余且无效的交易方式。

    支付背后是服务

    提及移动支付,大家都愿意将蚂蚁金服的支付宝与腾讯的财付通做比较。前面我们也说,支付宝在战略与布局上,领先腾讯一程,不过,腾讯在资源上强支付宝半个身段。

    腾讯的资源优势,其实不在QQ、微信关系链,而在“微信公众号”,确切地说,是微信服务号。腾讯做支付,最近两年的战略两部曲:1、通过红包、社交关系链,激活用户;2、再以服务号的形式,覆盖线下场景。

    腾讯的资源优势是,微信、QQ庞大用户群,高举“粉丝经济”的旗帜,吸引线上或线下商家入驻微信或QQ,借此沉淀用户,提高黏性。

    不过,腾讯财付通绕过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难道消费一次,我就要关注它,成为“粉丝”——不是所有的商店都使用于“粉丝经济”的,并且,每个用户关注的公众号始终有限。

    支付宝的优势,在战略与布局——最为简单且直观表现是,场景覆盖,支付宝远远甩下了腾讯财付通。

    场景即支付,支付即服务。腾讯财付通对支付宝的战略与布局的滞后,不是体现在支付宝覆盖的衣食住行场景更多,而是体现在一个不经意发现的产品上——芝麻信用分。

    今年上半年,央行发放了8张个人征信牌照,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与腾讯征信有限公司同时获得,蚂蚁金服很快在支付宝上线了“芝麻信用分”,不过,腾讯财付通迄今为止,尚未推出类似产品。

    事实上,财付通的战略布局,总会滞后于蚂蚁金服半拍,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尽享红利大半年后,财付通才上线类似产品“理财通”,支付宝推出“二维码扫码支付”后,财付通也是滞后推出。这或许与腾讯战略有关,它并不一个战略激进者,更喜欢做一个战略跟随者。

    “芝麻信用分”看似一个并不显著的产品,将是移动支付的核心基础——它是让支付宝,从支付平台,蜕变成“生活方式”的核心。

    支付宝也好,腾讯财付通也罢,未来将是由两端组成:一站式场景平台、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生活方式”,其实是移动支付的下一步:信用生活,信用服务。

    以支付宝与丽江、首都机场的战略合作为例:支付宝想要的是,用户可以在出行之前,在“去啊”上来定丽江的航班、丽江的客栈,用支付宝支付门票、商品、服务。用户下飞机,需要租车,无论是一嗨租车、神州租车,可以通过“芝麻信用”信用租车,以前租车一定要去刷信用卡交押金,但今天不需要,只要你的信用分达到一定的分值以上。而在登机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芝麻信用”走特殊通道加紧值机。

    移动支付,不仅限于支付,不止是应用场景的广度竞争,更是服务的深度竞争。

    场景上的无处不在,确保的是“一站式场景平台”的广度,基于个人征信的“芝麻信用”确保的是,“生活服务”的深度。

    移动支付四个维度:广度、深度与高度、硬度

    移动支付场景上的无处不在,称之为“广度”;从支付到生活服务,称之为“深度”。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指标:高度与硬度。

    高度,是用户规模,月活跃用户数、日活跃用户数,各类服务的活跃度;硬度,是指支付安全性,以及它的频率,是否是用户联想到的第一品牌。

    简单地说,移动支付现在是广度与深度的竞争,最终伯仲之分就看支付宝与腾讯财付通的“硬度”。支付宝与腾讯财付通,在高度上处于同一数量级,支付宝实名认证用户4亿,腾讯财付通用户超过1亿,微信月活超4亿。

    最终的“硬度”,靠的是广度与深度结合,步步为营,日拱一卒,“常态覆盖+定期推广”。“常态覆盖”不必多言,诸如支付宝覆盖了衣食住行、理财、旅行、酒店等等,而“定期推广”,也有几个例子,譬如每月28日的“支付宝日”,超市扫码打折,譬如覆盖丽江后的优惠活动。

    “常态覆盖+定期推广”,沿袭了“天猫双11”的风格,一年一度的大力促销,使电商购物成为一种习惯。不过,电商与线下零售竞赛,电商有价格优势,也有服务优势,移动支付取代现金或POS机的革命,却没有电商对峙线下零售那么多优势,培养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需要更为持久的刺激,而这也是“支付宝日”每个月都有的原因所在。

    回到开篇的那句话,“支付无决战”,移动支付的场景革命,漫漫且修远。经营者,无论蚂蚁金服的支付宝,抑或是腾讯财付通、百度钱包,每一日、每一次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她们之间的竞争战场,硝烟四起,却又悄然无声。

    于无声处。

  2. xiepu说道:

    2015年的国庆黄金周,将是中国移动支付第二场大规模战役。支付与电商一样,没有决战,讲究步步为营,日拱一卒,但无论是支付宝抑或其他,都不愿错过黄金假期这种集中性人流、大规模推广的时机。

    移动支付第一场战役,是红包大战。

    2014年春节,凭借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到了2015年春节,支付宝推出“红包口令”,也由此衍生出“淘宝口令”,蚂蚁金服与阿里集团扳回半局。

    移动支付的核心战场,不在线上,而是线下——线上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电商的顺势迁移,支付宝也因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加持,得以铁锁横江。只要无人撼动阿里电商优势,蚂蚁金服支付宝便从容。

    不过,线下、O2O,或者说移动支付与现金、POS机刷卡的竞赛,却胜负尚未分明。

    移动支付的竞赛,从目前来看,支付宝在战略与布局上,领先腾讯一程,不过,腾讯在资源上强支付宝半个身段。事实上,移动支付的竞赛,从来不是支付本身的较量,而是场景与服务的系统竞争。

    移动支付,概而言之,“场景即支付,支付即服务”。

    场景——无处不在

    何谓场景?近期支付宝为十一黄金周假期的布局,可以一窥究竟。

    黄金周前,支付宝陆续签订了几个重大合作;1、与丽江市签订了“互联网+旅游”的战略合作;2、支付宝与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等国内机场签订了战略合作;3、香港以莎莎、百老汇、周大福、谢瑞麟、OK便利店、美心等为代表的一共5000家商铺接入支付宝扫码支付。

    从前几年的打车软件大战,到出口退税,再到与各大医院合作的“未来医院”,乃至上述为国庆黄金周备战的线下接入,支付宝种种尝试,概括起来,就是要覆盖衣食住行,五湖四海,一张密不透风的支付场景之网。

    一句话,只要涉及到现金或是POS机刷卡的场景,移动支付都要覆盖。

    今年6月,阿里与蚂蚁金服宣布,投资60亿,重启“口碑网”,在此之前的淘宝旅行“去啊”、独立运营、“淘宝电影”划归阿里影业,都也可以视为支付宝对于场景覆盖的渴求——食、住、行,是移动支付的高频需求,巨头的商业布局,都是寻求绝对的安全边界,核心场景在开放支付平台的同时,必须亲历亲为,不敢假手于人。

    事实上,从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到招财宝、芝麻信用等产品的推出,蚂蚁金服成立后,支付宝越来越不再是单纯的“支付工具”。它是理财平台,是衣食住行、购物入口,也是各种理财或服务信息查询入口。

    支付宝也好,腾讯的财付通也好,百度钱包也好,它们的终极形态,谁也无法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终极目标,是取代现金、取代POS机,取代一切冗余且无效的交易方式。

    支付背后是服务

    提及移动支付,大家都愿意将蚂蚁金服的支付宝与腾讯的财付通做比较。前面我们也说,支付宝在战略与布局上,领先腾讯一程,不过,腾讯在资源上强支付宝半个身段。

    腾讯的资源优势,其实不在QQ、微信关系链,而在“微信公众号”,确切地说,是微信服务号。腾讯做支付,最近两年的战略两部曲:1、通过红包、社交关系链,激活用户;2、再以服务号的形式,覆盖线下场景。

    腾讯的资源优势是,微信、QQ庞大用户群,高举“粉丝经济”的旗帜,吸引线上或线下商家入驻微信或QQ,借此沉淀用户,提高黏性。

    不过,腾讯财付通绕过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难道消费一次,我就要关注它,成为“粉丝”——不是所有的商店都使用于“粉丝经济”的,并且,每个用户关注的公众号始终有限。

    支付宝的优势,在战略与布局——最为简单且直观表现是,场景覆盖,支付宝远远甩下了腾讯财付通。

    场景即支付,支付即服务。腾讯财付通对支付宝的战略与布局的滞后,不是体现在支付宝覆盖的衣食住行场景更多,而是体现在一个不经意发现的产品上——芝麻信用分。

    今年上半年,央行发放了8张个人征信牌照,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与腾讯征信有限公司同时获得,蚂蚁金服很快在支付宝上线了“芝麻信用分”,不过,腾讯财付通迄今为止,尚未推出类似产品。

    事实上,财付通的战略布局,总会滞后于蚂蚁金服半拍,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尽享红利大半年后,财付通才上线类似产品“理财通”,支付宝推出“二维码扫码支付”后,财付通也是滞后推出。这或许与腾讯战略有关,它并不一个战略激进者,更喜欢做一个战略跟随者。

    “芝麻信用分”看似一个并不显著的产品,将是移动支付的核心基础——它是让支付宝,从支付平台,蜕变成“生活方式”的核心。

    支付宝也好,腾讯财付通也罢,未来将是由两端组成:一站式场景平台、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生活方式”,其实是移动支付的下一步:信用生活,信用服务。

    以支付宝与丽江、首都机场的战略合作为例:支付宝想要的是,用户可以在出行之前,在“去啊”上来定丽江的航班、丽江的客栈,用支付宝支付门票、商品、服务。用户下飞机,需要租车,无论是一嗨租车、神州租车,可以通过“芝麻信用”信用租车,以前租车一定要去刷信用卡交押金,但今天不需要,只要你的信用分达到一定的分值以上。而在登机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芝麻信用”走特殊通道加紧值机。

    移动支付,不仅限于支付,不止是应用场景的广度竞争,更是服务的深度竞争。

    场景上的无处不在,确保的是“一站式场景平台”的广度,基于个人征信的“芝麻信用”确保的是,“生活服务”的深度。

    移动支付四个维度:广度、深度与高度、硬度

    移动支付场景上的无处不在,称之为“广度”;从支付到生活服务,称之为“深度”。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指标:高度与硬度。

    高度,是用户规模,月活跃用户数、日活跃用户数,各类服务的活跃度;硬度,是指支付安全性,以及它的频率,是否是用户联想到的第一品牌。

    简单地说,移动支付现在是广度与深度的竞争,最终伯仲之分就看支付宝与腾讯财付通的“硬度”。支付宝与腾讯财付通,在高度上处于同一数量级,支付宝实名认证用户4亿,腾讯财付通用户超过1亿,微信月活超4亿。

    最终的“硬度”,靠的是广度与深度结合,步步为营,日拱一卒,“常态覆盖+定期推广”。“常态覆盖”不必多言,诸如支付宝覆盖了衣食住行、理财、旅行、酒店等等,而“定期推广”,也有几个例子,譬如每月28日的“支付宝日”,超市扫码打折,譬如覆盖丽江后的优惠活动。

    “常态覆盖+定期推广”,沿袭了“天猫双11”的风格,一年一度的大力促销,使电商购物成为一种习惯。不过,电商与线下零售竞赛,电商有价格优势,也有服务优势,移动支付取代现金或POS机的革命,却没有电商对峙线下零售那么多优势,培养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需要更为持久的刺激,而这也是“支付宝日”每个月都有的原因所在。

    回到开篇的那句话,“支付无决战”,移动支付的场景革命,漫漫且修远。经营者,无论蚂蚁金服的支付宝,抑或是腾讯财付通、百度钱包,每一日、每一次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她们之间的竞争战场,硝烟四起,却又悄然无声。

    于无声处。

  3. 自我驱动践行者说道:

    分析一家即将上市企业的行为不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宏观经济、行业与地域分析、企业分析。
    看到上边四十大盗的行业了没?阿里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我们慢慢来拆解阿里与石油大佬的故事。

    宏观层面
    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安全的石油业,行业地位举足轻重
    作为资本投资入股石化行业,不同于短线持有的散户交易策略,阿里的投资不仅能实现保值增值,更能从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获益。并且阿里能获得更为健康的资产结构。
    政策因素,石化行业市场准入制度、资本进入监管政策都比较严格,难得能有机会进入…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2014年中央政府要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石油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这为中石化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行业分析
    能源行业尤其是石化业,属于近乎完全垄断。在分析行业市场结构,通常会使用到行业集中度这个概念。行业集中度是指行业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论文】我国石油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显示2005年三家石油生产企业占行业95.6%,属于极高寡占型。
    产业价值链分析。石化行业属于产业链集中的行业,从中石化的原油开采到提炼到销售都是整个集团一体化经营的,入股中石化的终端销售网络在战略意义上,对上游产业链的进入有很大的作用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根据波特五力模型,阿里入股的是油品销售公司,本身这个行业从五力分析上就能看出中石化本身的优势,行业结构十分稳定。尽管现在国家倡导新能源建设,但是离成长期还早。能替代石油作为汽车等动力能源的成熟产品的出现还为时尚早。
    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石化行业中的油品销售是属于防守型行业,在经济周期的上升和下降阶段,都非常稳定,该类型的行业产品需求相对稳定,需求弹性小,有时候还会出现卖方市场——油荒。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所谓行业生命周期是指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从成长到衰退的发展过程。石化行业油品销售现在处于成熟期,虽然行业增长速度会放缓,但是行业利润由于一定程度的垄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再加上国家调控油价与国际成品油价格接轨,风险因市场结构稳定、新企业难以进入而较低。
    3.公司分析
    中石化行业地位(请参阅中石化各年财报)。
    中石化油品销售网络竞争能力分析:①成本优势②技术优势(自家一体化石油生产销售技术)③质量优势(嘎嘎嘎)④市场占有率情况(只能选中海油、中石油、壳牌、其他小油厂)2008年 国内 中石化 中石油和民营加油站得市场占有率分别是多少?2004年全国大约有8.1万座加油站,其中中石化约有3万多座,约占37%,市场占有率约在52%左右。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指标。⑤产品品牌战略:世界五百强企业算不算?
    公司经营能力分析。不分析了,最近石油行业反腐力度挺强的。国家应该不会让它倒闭吧?
    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长性预测(略)。大致内容涉及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管理和销售费用,对着财报慢慢把数据找出来算一下就行,涉及到入股的时候估值用的。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还是需要对着财务报表把油品销售公司的财务数据看全算一下,公司别赔钱就行。这个地方那么认真干嘛,反正又不会倒闭。
    公司财务分析,也就是对着财务报表把一些比率指标计算一下,别太难看就行,包括变现能力、营运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投资收益能力、现金流量等。
    好了从上面分析看起来中石化油品销售这个项目还是值得入股的(请忽略我偷懒省去的那些财务分析以及中石化财报解读,因为具体展开的话就涉及投资建议估值金额等问题,与本题无关),最起码阿里作为投资方把钱放进去不会亏本。接下来看阿里业务如何与之结合、成长。
    4.先看阿里的组织架构
    阿里集团组织架构调整 七剑下天山布局CBBS·杭州日报
    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ICBU),阿里小企业业务(CBU)和阿里云
    不然说马总高瞻远瞩,2012年的时候就筹划ALL IN ONE,结合昨天的最热新闻-阿里准备美国上市,你懂的。抱歉,跑题了。
    结合上图来看,阿里结合石化全国各地的石油销售终端网络可以做至少以下几件事:
    物流最后一公里深度整合。还记得菜鸟网络宏伟愿景吗?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称,这将是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即年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目标是“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马总又说“阿里巴巴不会自己去做快递公司,这不是我们擅长做的事情。”那最后一公里的事让中石化帮忙做做好不好?如果全国各地的中石化加油站能变身24小时的快递收发站,会怎样?想想空间巨大!由此带来的人流量,岂止是以前那个只卖食品饮料矿泉水的加油站营业厅!
    线下O2O支付平台。凭借阿里出色的支付宝线上支付解决方案,阿里有能力将O2O的使用场景从打车转移到每个车主的加油消费上由此带来的支付红利等。这个想象空间又足够大了:针对油品销售提供独家的支付优惠、类似微信上的电子会员卡都可以在支付宝的电子钱包上实现,这些措施都会进一步巩固阿里金融的行业地位,结合最近很热的阿里要做民营银行,想想吧,再发行些什么中石化专属银行卡,你的钱会不会在阿里的体系里不停循环着,从线上到线下——把用户线上线下支付消费习惯打通了,哼哼,阿里还怕不赚钱么?光这个画出来的大饼,还不得让资本市场为之疯狂!哎呀说的我都好想买阿里的股票了。
    阿里云大数据支持。合作更进一步,中石油的加油机通过软硬家升级实现用户自助加油等行为数据分析,为油品销售提供更科学的销售建议,比如通过后台大数据整理实现全天24小时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分析,何时加油站人流量大,何时人流量小,自助加油比例,通过汽车加油的型号判断汽车排量,更科学的促进加油站整体营销计划等,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空间。通过阿里的大数据来增进油品销售终端的盈利能力。更加细化的事甚至可以想象到,通过加油站入口摄像头来实现24小时入站汽车牌号识别,通过一定数据积累后,可以扩展让汽车带快递的模式,比如从南京带到上海的同一石化加油网络,看把快递的活都干了,还不需要浪费时间和资源。
    中石化是五百强可以继续在海外进行并购其他油品销售公司,进一步扩展阿里的电商业务合作网络,这些是比较远的合作空间。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阿里的电商基因与线下终端网络的结合的的确确会做出比较大的事,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阿里巴巴已与中石化展开接触,并开始招聘精通线下加油卡销售运营的专业人才。这说明阿里想提前投入资源抢到这张入场票。招聘线下加油卡销售不只是做实体销售这么简单,一定是要具备电商化营销思维的年轻人才行,因为是他们担当了O2O教育消费者的重任。路还很长,要实现阿里商业帝国梦任重而道远~

    我在大概两年前虚拟运营商牌照讨论期间,和朋友探讨过中石油中石化利用加油站网点开展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可行性。如今一心想从线上走到线下,为商业活动送水的阿里入股中石化销售公司,无非也是看中了其终端网点数量,覆盖面,客流量及客户质量(都是车主啊,消费能力不言而喻)的价值。说白了,在石油石化这种土鳖行业,加油站非油业务开展还远远不够,哪怕利用好等待加油和加油过程中那几分钟,业务想象空间都令人激动。

  4. 自我驱动践行者说道:

    分析一家即将上市企业的行为不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宏观经济、行业与地域分析、企业分析。
    看到上边四十大盗的行业了没?阿里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我们慢慢来拆解阿里与石油大佬的故事。

    宏观层面
    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安全的石油业,行业地位举足轻重
    作为资本投资入股石化行业,不同于短线持有的散户交易策略,阿里的投资不仅能实现保值增值,更能从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获益。并且阿里能获得更为健康的资产结构。
    政策因素,石化行业市场准入制度、资本进入监管政策都比较严格,难得能有机会进入…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2014年中央政府要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石油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这为中石化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行业分析
    能源行业尤其是石化业,属于近乎完全垄断。在分析行业市场结构,通常会使用到行业集中度这个概念。行业集中度是指行业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论文】我国石油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显示2005年三家石油生产企业占行业95.6%,属于极高寡占型。
    产业价值链分析。石化行业属于产业链集中的行业,从中石化的原油开采到提炼到销售都是整个集团一体化经营的,入股中石化的终端销售网络在战略意义上,对上游产业链的进入有很大的作用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根据波特五力模型,阿里入股的是油品销售公司,本身这个行业从五力分析上就能看出中石化本身的优势,行业结构十分稳定。尽管现在国家倡导新能源建设,但是离成长期还早。能替代石油作为汽车等动力能源的成熟产品的出现还为时尚早。
    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石化行业中的油品销售是属于防守型行业,在经济周期的上升和下降阶段,都非常稳定,该类型的行业产品需求相对稳定,需求弹性小,有时候还会出现卖方市场——油荒。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所谓行业生命周期是指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从成长到衰退的发展过程。石化行业油品销售现在处于成熟期,虽然行业增长速度会放缓,但是行业利润由于一定程度的垄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再加上国家调控油价与国际成品油价格接轨,风险因市场结构稳定、新企业难以进入而较低。
    3.公司分析
    中石化行业地位(请参阅中石化各年财报)。
    中石化油品销售网络竞争能力分析:①成本优势②技术优势(自家一体化石油生产销售技术)③质量优势(嘎嘎嘎)④市场占有率情况(只能选中海油、中石油、壳牌、其他小油厂)2008年 国内 中石化 中石油和民营加油站得市场占有率分别是多少?2004年全国大约有8.1万座加油站,其中中石化约有3万多座,约占37%,市场占有率约在52%左右。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指标。⑤产品品牌战略:世界五百强企业算不算?
    公司经营能力分析。不分析了,最近石油行业反腐力度挺强的。国家应该不会让它倒闭吧?
    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长性预测(略)。大致内容涉及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管理和销售费用,对着财报慢慢把数据找出来算一下就行,涉及到入股的时候估值用的。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还是需要对着财务报表把油品销售公司的财务数据看全算一下,公司别赔钱就行。这个地方那么认真干嘛,反正又不会倒闭。
    公司财务分析,也就是对着财务报表把一些比率指标计算一下,别太难看就行,包括变现能力、营运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投资收益能力、现金流量等。
    好了从上面分析看起来中石化油品销售这个项目还是值得入股的(请忽略我偷懒省去的那些财务分析以及中石化财报解读,因为具体展开的话就涉及投资建议估值金额等问题,与本题无关),最起码阿里作为投资方把钱放进去不会亏本。接下来看阿里业务如何与之结合、成长。
    4.先看阿里的组织架构
    阿里集团组织架构调整 七剑下天山布局CBBS·杭州日报
    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ICBU),阿里小企业业务(CBU)和阿里云
    不然说马总高瞻远瞩,2012年的时候就筹划ALL IN ONE,结合昨天的最热新闻-阿里准备美国上市,你懂的。抱歉,跑题了。
    结合上图来看,阿里结合石化全国各地的石油销售终端网络可以做至少以下几件事:
    物流最后一公里深度整合。还记得菜鸟网络宏伟愿景吗?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称,这将是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即年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目标是“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马总又说“阿里巴巴不会自己去做快递公司,这不是我们擅长做的事情。”那最后一公里的事让中石化帮忙做做好不好?如果全国各地的中石化加油站能变身24小时的快递收发站,会怎样?想想空间巨大!由此带来的人流量,岂止是以前那个只卖食品饮料矿泉水的加油站营业厅!
    线下O2O支付平台。凭借阿里出色的支付宝线上支付解决方案,阿里有能力将O2O的使用场景从打车转移到每个车主的加油消费上由此带来的支付红利等。这个想象空间又足够大了:针对油品销售提供独家的支付优惠、类似微信上的电子会员卡都可以在支付宝的电子钱包上实现,这些措施都会进一步巩固阿里金融的行业地位,结合最近很热的阿里要做民营银行,想想吧,再发行些什么中石化专属银行卡,你的钱会不会在阿里的体系里不停循环着,从线上到线下——把用户线上线下支付消费习惯打通了,哼哼,阿里还怕不赚钱么?光这个画出来的大饼,还不得让资本市场为之疯狂!哎呀说的我都好想买阿里的股票了。
    阿里云大数据支持。合作更进一步,中石油的加油机通过软硬家升级实现用户自助加油等行为数据分析,为油品销售提供更科学的销售建议,比如通过后台大数据整理实现全天24小时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分析,何时加油站人流量大,何时人流量小,自助加油比例,通过汽车加油的型号判断汽车排量,更科学的促进加油站整体营销计划等,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空间。通过阿里的大数据来增进油品销售终端的盈利能力。更加细化的事甚至可以想象到,通过加油站入口摄像头来实现24小时入站汽车牌号识别,通过一定数据积累后,可以扩展让汽车带快递的模式,比如从南京带到上海的同一石化加油网络,看把快递的活都干了,还不需要浪费时间和资源。
    中石化是五百强可以继续在海外进行并购其他油品销售公司,进一步扩展阿里的电商业务合作网络,这些是比较远的合作空间。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阿里的电商基因与线下终端网络的结合的的确确会做出比较大的事,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阿里巴巴已与中石化展开接触,并开始招聘精通线下加油卡销售运营的专业人才。这说明阿里想提前投入资源抢到这张入场票。招聘线下加油卡销售不只是做实体销售这么简单,一定是要具备电商化营销思维的年轻人才行,因为是他们担当了O2O教育消费者的重任。路还很长,要实现阿里商业帝国梦任重而道远~

    我在大概两年前虚拟运营商牌照讨论期间,和朋友探讨过中石油中石化利用加油站网点开展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可行性。如今一心想从线上走到线下,为商业活动送水的阿里入股中石化销售公司,无非也是看中了其终端网点数量,覆盖面,客流量及客户质量(都是车主啊,消费能力不言而喻)的价值。说白了,在石油石化这种土鳖行业,加油站非油业务开展还远远不够,哪怕利用好等待加油和加油过程中那几分钟,业务想象空间都令人激动。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