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孵化”为名的媒体转型,不靠谱

传统媒体转型中的一个重要路径是鼓励内部创业,并美其名曰“孵化”。这个做法看上去不是那么激烈,“创业者”风险看似不是很大,故而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种方式。但我不得不要说的是,孵化,是一条大概率上必死的死路。

传统媒体转型中的一个重要路径是鼓励内部创业,并美其名曰“孵化”。这个做法看上去不是那么激烈,“创业者”风险看似不是很大,故而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种方式。媒体们再怎么艰难,掏个十几几十万的,还是做得到的。再加上媒体们自身还有一定的推广资源(无论是传统介质还是数字介质),把一个创业项目推起来,理论上似乎也可行。

但我不得不要说的是,孵化,是一条大概率上必死的死路。

孵化其实是一种很重的方式,国内外都有人做孵化,但成功者真得不多。美国最有名的例子是05年创立的YC(Y Combinator),《连线》杂志称它为“一个初创公司新兵训练营”,而公司创办人保罗·格雷厄姆亦被称为“新一代企业家的导师”。很明显,它的运作模式和大多数“风险投资”不同,它需要“导师”和“训练”。孵化器的优势在于此,但劣势也在于此。由于要进行指导和大量的后勤配合,它对主事者的要求很高,运营方式也非常重——当然,回报也是极其丰厚的。

中国最有名的例子是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它大概是中国最成功的孵化器之一,孵化出包括知乎、豌豆荚等很有名的项目。然而比起YC来,还是略逊一筹。格雷厄姆本身是一名很成功的创业者,但李开复不是。在创办创新工场之前,李开复一直是标准的职业经理人。如何成为创业者真正意义上的导师,格雷厄姆更有经验一些,他其实也更看重如何帮助到创业者,而不是仅仅是金钱往来。

现在来看看我们传统媒体的“孵化”,必须非常不客气地指出的是,媒体自身都已经麻烦不断,媒体的老大们一无创业经验,二来很多人观念保守或者经验不足,很难起到所谓“创业者导师”的作用。至于媒体自身内部,更遑论什么“初创公司训练营”。传统媒体限于体制,经常会有一些内部会议。一位主事某个新媒体项目的媒体人就曾经向我抱怨,动辄要去集团汇报工作,然后还要听从一些其实没啥意义的指挥。媒体庞大的后台,对创业项目来说,更多的是牵绊,不是什么助力。

媒体搞孵化,一个很大的动因在于,它以为有着成形的一套后台配套体制,可以为自己的项目减少很多成本——比如说人事、财务甚至是项目的营销推广。但这种做法其实更大的理由无非是尽可能消化这些既定的成本,对创业项目来说,未必有多大帮助。更要命的是,创业者希望引进的人才,还要去过一遍媒体集团的人事,创业者希望做的一些花费投入,还要去过一遍媒体集团的财务,有时候只好无奈地摊摊双手,苦笑一句“呵呵”了事。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不同的是,孵化器需要全方位地帮助到创业者。不过,我们大量的媒体们,其实没有这个能耐。与其硬做孵化器,不如彻底去做一名“投资者”。不下岗的内部创业有退路意义不大,索性放手,让真正有创业意愿的媒体人去放手一搏,作为媒体来说,资本占据股份就行,就别以孵化的名义,对创业者指手画脚,而且,还是不着调不靠谱毫无章法的指手画脚了。

话再说得狠一点,内部创业,这四个字,其实很荒谬的。尤其是在意识经验方法论上都非常欠缺的传统媒体里进行所谓的“内部创业”。(本文为中国新闻出版报供稿)

 

【本文作者魏武挥,博客“扯氮集”博主。欢迎于微信/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搜索ItTalks以订阅公众账号,或于钛媒体/搜狐新闻客户端科技频道订阅“魏武挥”。作者声明:本人不接受商业文章(俗称软文)撰写的合作,不要再询问我如何合作法。】

您可能还喜欢…

10 Responses

  1. 蒋志高说道:

    数据客做到今天,人脉、资本、场地也都算有一些积累了,单是这样做媒体下去,确实也会有苦恼,我们很有可能明年也会开始做孵化器,提供场地、提供资本、提供宣传报道的机会,理论上这是很美好的一个闭环!但是,国内做这些也同样遇到问题了,目前做转型做孵化器相对成功的有36氪、传媒梦工场(浙报集团)、和上海报业集团等几个比较成功的吧,但是失败的我也看到不少(具体不便举例。)其实,创业真不是有钱、有关系就能搞定的事情,涉及到的要素太多,甚至有时候我觉得运气和努力的程度要比钱和关系还重要。总之,做投资确实是传媒转型一条很好的路径,但是不是唯一的,我们往往只看到成功的案例,很多失败的案例却被忽略了。。
    X报有什么:
    1.资本
    2.政府关系
    3.企业关系(偏国企事业单位)
    4.媒体渠道
    以上四项的作用:
    1.资本:(还用说?)
    2.政府关系:
    提前了解行业政策;灰色地带不怕出问题;面对竞品依靠政策打压;还能找国家融资(资本“无穷尽”)
    3.企业关系:多少民营企业想吃国家饭,荫庇政府;多少辛辛苦苦打下小块江山的创业者为了套现圈钱把自己企业卖给国字号背景的衙门。这些民企都是跪舔国企的,老大哥一两个指示,不得屁颠屁颠去完成。大国企的私企关系比大部分私企都要强得多。
    4、媒体渠道:
    国字号媒体渠道永远有两个优势:再怎么减少都不会消失的用户群、公开化的官方口径的平台(广播台、电视台、报纸、杂志)
    以浙报为例:
    1+3=X锋 1+2+3=X苑 1+3+4=早期X旗 1+2+3+4=现在还活下来且稳步上升的X旗
    目前浙报通过自己的资本和渠道,轻度休闲游戏用户的积累(XX杀)、有了高活跃屌丝用户的积累(XX游戏平台)、有了竞技娱乐向用户的积累(X旗)、有了重度棋牌用户的积累(X苑)、甚至有自己的电视节目(XX游戏栏目)、有自己PC端的入口(X更X)。
    入口+生态+生态保护伞,现在浙报唯一缺的就是人才了。
    下面的纯属我个人观点:
    1.企业孵化粉多种情况,对于浙报这种生态圈已经搭建完成的企业来说,更多把自己当做vp,找项目或者等着项目来找它,查漏补缺,填补生态链上的短板。比如他们的X更X入口还没用完全站稳,就需要更多的精品游戏产品介入,撑起入口的效果。
    对于压根儿还没生态的企业,想转型就找个风口蹲着,但是眼光得独到。比如VR火,全国人民都在做VR,要嘛押注在多个团队上等成果,要嘛就反过来看哪家有成功项目经验的团队还没用做,过去和他们聊。任何行业,做到中后期,靠的都不是点子,而是人,人才。靠谱的人能做靠谱的事儿,成功率大。
    2.找到一个风口做起来以后就有了用户,接下来搭建生态和格局都容易了。
    3.人才比什么都重要,一直看到有人做企业孵化器,很少看到真正以人才为中心的孵化器,项目跟着牛人走,而不是让牛人跟着项目走,恐怕才长远。以前资本不积极,小团队都为了赚钱过活,现在,可以学学人谷歌了不是。别谈创新了,想创新找几个私营网企出来的C什么O,随随便便帮国企的吹出几千米高的格局几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出来,照着那些BP写政府项目成果报告,好多时候都能算不错的政绩。有钱有背景,收人团队就行了,别人的就是你的,创新、互联网+就都有了。格局什么的没什么谈的必要,那都是虚的,转型挣钱,还是妥妥儿的办法不少。再细说就是业务范畴的了,得另说。1. 传统媒体旧链条断裂,新链条初现。传统媒体依靠渠道,占据通路的内容——发行——广告链条已经在眼前断裂。在调研中,几家转型媒体的拼图,让我们看见新链条隐约的影子:杂志(品牌载体)——>网站(聚合平台)——>线下(服务场景)。
    2. 新媒体业务模式逐渐现形:业务模式与商业模式分开。传统媒体的业务模式(报道)与商业模式(广告+发行)浑然一体,都发生在纸张上:通过内容和渠道聚集注意力,将读者的注意力二次贩卖,获得收益。而转型中媒体的业务模式与商业模式逐渐分离,去向截然不同的收费场景。
    3. 转型中的团队建设、团队激励是共同的挑战。一方面,内容团队需要迅速转型,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媒体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销售与经营团队需要适应新链条,熟悉业务模式与商业模式,并且与内容团队建立更加紧密的连接。而如何保持团队紧密的向心力与共同成长力,是现有的媒体激励模式无法满足的。

  2. 张远翔说道:

    传统媒体转型和新媒体创业有很大区别,应该尝试能扬长避短。
    近些日子接触了一些北美和国内的传统媒体,都有遇到不小的转型难题。常见的困惑是将纸媒移动到微信平台和微博上流量不如同质新媒体平台可观,收入相比于之前也大幅下降了。从2014年开始的APP和微信公众号井喷加大了尝试转型后的竞争,压缩了信息提供的价值。事实上,传统媒体至今仍保持着相较于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更高的社会知名度和信用背书。转型中要尽量扬长避短,运用好纸媒的优势拓展新领域。
    整合现有媒体资源和行业人才开展广告和企业公关业务是个不错的选择。浙报集团入股的腾讯大浙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传统纸媒和门户网站的收入比例逐年降低,颇有起色的是强强联合的媒介代理业务。纸媒的社会信誉度相比于新媒体冷冰冰的报价单,更容易梳理出一整套社会化营销的体系。由70后主导的大型企业更愿意合作的是有数十年传媒领域声誉的知名媒体,而不会倾向于直接对接近年才新兴的一些90后创业公司。和奥美等广告公司原理相似的是纸媒的品牌溢价,能够更好的说服甲方促进项目的顺利。整合优势企业客户资源的同时,积极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梳理自己的媒介体系可以是一条不错的转型道路。
    和在互联网浪潮下遇到困难的纸媒相对应的是,以好声音为代表的电视节目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借助流量较大的浙江卫视频道,中国好声音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跨越平台界限的超级IP:视频门户首页置顶,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纸媒也可以尝试做IP塑造的转型,比较好的例子是打造诸如“天下霸唱”的写作型Kol等。前些日子拜访了腾讯大浙的一位频道总监,和我提起近年来新人媒体素养的下降。她和我说在纸媒时代,记者基本不容忍自己在新闻稿中出现错误,而现今新媒体平台的报道中却时有纰漏。传统纸媒的行业素质事实上不逊于新媒体,如果能尝试做一些胆大心细的互联网化转型或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媒介投资和出版业也是值得尝试的方向,传统媒体可以考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一些新兴媒体,借助自己的优势孵化他们。图书市场也是一个在互联网浪潮下生存下来的幸运儿,近年来读者版权意识逐渐增强催生了电子书市场的发展。用户会愿意花一些钱买“阅读豆”,在读书类APP上买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像前些年一般在论坛上求资源,“不免费不买”。前些天回答了一个“纸媒是否会被取代”的问题,答案下也得到了很多知友的反馈。愿意在读书上花钱的人仍旧不在少数,而电子书的便捷和纸媒的质感形成了良好的互补而非竞争。传统媒体在出版领域具有的优势可以和新媒体进行良好的合作,或许可以碰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近日可能会和搜狐媒体平台签约共同策划出版一本90后新媒体人相关的书,也期待与传统媒体合作中碰出不一样的火花。有相关意向的知乎小伙伴们,也欢迎随时私信我讨论交流,提出建议。有个孩子(老媒体),去看精神科医生,他对医生说,我弟弟(老媒体做的新媒体)病了,他总以为自己是一只母鸡。医生说,那你怎么不把你的新媒体弟弟带来看病呢?小孩子(老媒体)说,我想要鸡蛋啊。——这是个笑话。
    还有个相声,侯宝林说的醉鬼,一个人拿手电筒,让另一个爬上去,另一个说,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了。我做杂志的体会就是,拿着个手电筒,顺着光柱往上爬呢。
    不过,你们老年人总爱搞维新变法新花样,我们年轻人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行了!
    还有当年吴伯凡说的一句话深入我心——中国传统媒体的问题在于,做得不够传统!
    是啊,即使国内最好的报纸杂志,其质量,实话说,相当糟糕。6. 提问者问到的“如果新媒体单纯的就是将纸媒直接转移到移动或者是PC终端,那么这种转移的价值有多大?”这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但如果你真存在这个疑惑,那么答案就是“价值不大”。传统媒体转型,很容易就将议题变为应该压宝哪种具体的产品形式,而参考依据往往是“某个同类产品已经成功,所以我们走这条路,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套用网络热词,就是“不明觉厉”。这种惯性思维是转型的一大天敌。如果真的不明,那就真的不厉害。
    什么是新媒体?在中国的传统媒体,通常可以有两个理解:新媒体、单位一把手认为的新媒体。后者有非常大的可能是“比我们现在正做着的这份纸媒‘新’一些的媒介形式”。如果是这样,可以将宝贵的精力和人生投入到慢跑、仰卧起坐、养只猫、寻找美食等等更有意义的方面。
    如果不是多年前工商审核不通过“数字媒体”,我真不希望我们的名字中挂上“新媒体”字样。这个词挺傻的,当时看上去似乎很潮,其实什么都没说清楚。
    :将原有的、面向印刷品这单一传播介质的的生产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的、可能会面对无数种传播介质的生产模式。这比讨论到底哪种产品形式要重要得多,而做起来,绝对比字面上显示的要困难得多,所以基本上全世界没有哪家传统媒体已经完成这个过程。
    另一件重要并且基础的事情是“用户”。传统媒体,尤其是市场化只有不到2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媒体,绝大部分只有“读者”而没有“用户”,只知道有人读了,而不知道是谁读了、读了什么、还想读什么,在哪读的、读完想干什么……一方面,这比较有中国特色,中国的订阅主要由邮局负责,而邮局不告诉你读者是谁;另一方面则是全球普遍的,印刷媒体先天就比较难获取用户的更多信息。转型的进程是否健康,看到底获得了多少真正的“用户”,这是一个不错的指标。
    传统媒体的严谨态度和品牌积淀,对转型起积极作用,其他都是拉后腿的消极因素,尤其是在中国。一位国内知名杂志的新媒体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说“做媒体,或为传统媒体转新媒体,尤应警惕智力上的先发劣势”,话虽刻薄了点,却在要害上。

  3. 怪木西西说道:

    其实【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呼吧,这个概念只有与其他媒体放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意义,相对已存在的【传统媒体】的概念。如果要定义的话,确实是符合“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具有一定互动性”就可以算作是【新媒体】了。不过我比较好奇,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传统媒体的移植是不是就等于转型新媒体呢?统媒体仅有的机会是垄(zheng)断(fu)资源垂直细分的挖掘和本媒体属性的再利用,不要学着去互联网+。如果是广电媒体,就去做广电+。如果是报媒,就去做报纸+。能+出什么,要看有什么样的人才,再好的项目没有人才也会失败。体育、教育、医疗、文创、交通等方面还有机会,其他完全市场化的比如旅游、孕婴童、演艺、游戏、会展竞争惨烈,成功的机会不大。怎么左脚踩着右脚上天梯?怎么揪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既然新媒体是互联网服务,那就得以互联网标准去竞争。传统媒体人得想清楚,自己半心半意(至少一半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怎么和全身心投入的互联网同行竞争?我在一本杂志试过做网站,我也发起过 http://Apple4.us 这一博客媒体。最后,当我参与知乎时,我已经离开媒体业,我不再对比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我眼里,知乎不是新媒体,而是未来的媒体。听我奉劝,想转,就彻底转。别让屁股决定脑袋。其实,从来没有过“新媒体”。
    数据驱动?传统媒体一样做读者调查,至少,会看发行量的变化。
    UGC?传统媒体一样会有投稿。
    弹性渠道?传统媒体其实也有传阅号外什么的。
    主观视角?传统媒体一样有专栏。
    互动?传统媒体一样有读者来信编辑反馈啊。。做了一段 iFanr 加魅族的营销,虽然都是所谓“新”媒体为主。但是,我最后发现,所有有效的东西,某种意义上,都不是“新”东西。
    比如热度的重要性,传统媒体早就知道。比如编辑选择的重要性,所谓新媒体,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呢。。。当我把几百年的行业所积累的经验,在新媒体上逐一验证,吃惊的发现,几乎都经得起考验(除了少数几个,比如文章长度,平衡报道等)。只不过,新的技术手段可以让他们发挥的更大胆,更极端。所以传统媒体的问题在于对他们的旧,不够自信。他们觉得什么都变了,可其实很多东西没有变。他们以前的信仰,自己没有仔细检验过而已。而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快速收集精准的传播反馈。所以,把所有旧规矩都拿到网络上来试一试吧。有效与否,很快就知道。你怎么知道今天在网络上的新新人类,不喜欢“老派”?有人问咪蒙,你的公号文章阅读量每篇都数十万上百万的,怎么做到的?她回答道:我本来就是媒体出身。我做了 12 年编辑,做的版面涉及各个领域,文化、教育、城市、时尚、家居、旅游,等等。我本来就是选题上很强的编辑,我专门做过演讲《如何在吃喝玩乐中寻找新闻选题》。我写了 10 年的专栏,出了 3 本书,我写过的内容,跨越历史、爱情、亲子、剧评、书评等各种领域。我每周看两本书,我遇到的好句子都随时会记下来,背下来。我电脑中整理出来的书摘都有几十万字。老兵不死,甚至不会凋零。
    众账号:一条
    主编:徐沪生
    背景:曾任《外滩画报》执行主编
    淘公号显示粉丝数:1000万
    淘公号显示非头条报价:105000元

    公众账号:咪蒙
    主编:马凌
    背景:原南方都市报深圳站记者。
    淘公号显示粉丝数:107万
    淘公号显示非头条报价:155100元

    公众账号:秦朔朋友圈
    主编:秦朔
    背景:《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公众账号:吴晓波频道
    主编:吴晓波
    背景:财经作家
    淘公号显示粉丝数:130万
    淘公号显示非头条报价:100000元

    公众账号:罗辑思维
    主编:罗振宇
    背景:历任CCTV:《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

    公众账号:混子曰、年糕妈妈、编程猫
    投资人:张泉灵
    背景:,2000年,张泉灵任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栏目主持人

    公众账号:六神磊磊读金庸
    主编:王晓磊
    背景: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
    淘公号显示粉丝数:38万头条
    淘公号显示头条报价:104000元

    公众账号:占豪
    主编:占豪
    背景:《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黄金游戏》、《货币战争背景 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作者。
    淘公号显示粉丝数:84万
    淘公号显示非头条报价:20000元

    公众账号:衣锦夜行的燕公子
    主编:龚燕
    背景:畅销书作家,著有《迎男而上》《恋爱口语》

    公众账号:石榴婆报告
    主编:石榴婆
    背景:《新闻晨报》国际版编辑
    淘公号显示粉丝数:61万
    淘公号显示非头条报价:125000元

    公众账号:玩车教授
    主编:姚俊峰 
    背景:IT168网站编辑部,2004年加入IT世界网,历任编辑、主编、总监、总经理等职位
    淘公号显示粉丝数:300万
    淘公号显示头条:100000元
    淘公号显示非头条报价:77000元

    公众账号:雾满拦江
    主编:崔金生
    背景:《企业红宝书》、《总裁韦小宝》、《像青蛙一样思考》、《职场动物进化手册》、《大商圈·资本巨鳄》作者。

    公众账号:连岳
    主编:连岳
    背景: 原《南方周末》记者,现为专栏作家。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第一财经日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等媒体开设专栏。出版作品有《来去自由》、《我是鸡汤》。

    公众号:牛弹琴
    主编:刘洪
    背景: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

    搜狐网总编辑陈朝华
    背景:原南方都市报报系总经理,南都周刊及南都娱乐周刊出品人

    爱奇艺出任首席信息官郑蔚
    背景: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副总监、《开心辞典》制片人

    好奇心日报创始人伊险峰
    背景:《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

    新榜创始人徐达内,
    背景:《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专栏作家。曾就职于《文汇报》、《东方早报》。

    文章《传统媒体记者:我们只有做公众号这一条出路吗》中写到:我所在的杂志社有感于纸媒的衰退,想做个新闻类App,做来做去没有人满意,同事们互相挑刺,激得其中一个同事把App和杂志发过的稿子重新编辑,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现在,这个号成为百万大号,这个同事也早已独立,创下的效益应该超过了整个公司。

  4. 神原说道:

    在数字媒体的时代里,一家新媒体要新内容、新渠道、新模式,哪个不新都不能称作新媒体。这里我们应该模糊媒体、科技、公关广告的行业界限,并努力去协同各个方面的优势形成企业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新内容首先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多元化、更加符合新的时代特点的内容,其背后是能够产生这些新内容的机制和能力。比如用户众包编辑流程,比如ugc,比如语音内容等。
    新的渠道包括说触及用户的载体和第三方渠道。包括客户端、新浪微博等。用户群注意力和阅读习惯的转移需要媒体能够提供与其相匹配的产品。比如ipad如此好的阅读体验下,你仍然在用pdf,实在不能恭维你是新媒体的心态。
    新模式是由于以上的改变带来了之前模式的不适用,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模式的新机遇。具体的模式就因人而异,关键是找到你自己的模式。
    问题的关键之一是,以上的新是协同的新,老内容新渠道恐怕是自娱自乐,老渠道新内容是坐以待毙,没有新模式以上都得喝西北风。
    问题的关键之二是,所有现在的新都会变成就。要有真正创新的需求,要能迭代。
    我们为传统媒体和大型企业提供新媒体服务,常常一个新的创意,被用传统手段阉割直到毫无新意,其实并不是他们真有创新的需求。因为领导不创新不会死,创新反而有可能有风险。还有就是一个新产品的推出,没有配套运营,只有开始漂亮,应付领导看一下,产品的创新迭代无从谈起。
    另外,专门针对现在的传统媒体来说,如果所有地方的内容是一样的,你能叫新吗?如果所有的尝试都不能做,这能出新吗?时代变了,组织机构变了,如果连个新人都进不了这新能落地吗?1.交互性。
    传统媒体是典型的单项中心传播。跟读者交流互动也就是什么读者调查反馈、读者来信等等。新媒体的网友评论则是交互性的一大特色。凡是能够评论的新闻和新媒体当中都不缺乏的神评论。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神在民间,这也是最能直观反应受众真实想法的方式。(你也可以把水军看成另一种真实想法的表达。)
    甚至很多时候,有些人看新媒体,直接就说,我是来看评论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数的新闻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怎么觉得、怎么看。交互性直接对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再也不是“一言堂”,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明显传统媒体失去了绝对的“话语权”,而大多数传统媒体人并不适应。始终还是“我写你看,我说你听”的思维模式。
    2.事前审查变为事后举报
    文化审查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文化制作者来说从来都是灭顶之灾。传统媒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文化审查,而新媒体显然要宽松的多,而且从事前审查变为事后举报。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事后举报也是文化审查的一种方式,但在中国,哪怕一丝一毫的前进其实都来之不易。想要更好,就唯有更突破、更创新、更努力,别无他途。言论自由的权利从来不可能是谁的恩赐,而只能是靠自己争取的。
    3.免费性尽管新媒体并非是完全真的免费。但传统媒体对用户一张报纸几块钱、一本杂志十几块钱乃至几十块钱的方式实在是太low了。
    新媒体时代“二八法则”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百分之二十的核心用户带来百分之八十的利润。
    在筛选和发现核心用户的能力上,传统媒体已经被新媒体落下十万八千里了。1、彻底抛弃传统媒体高高在上指导用户阅读输出观点的思维方式,从搜索引擎用户行为、站内用户行为、其他竞争性平台用户行为等大量数据中整理用户的阅读需求到底是什么。这涉及到天翻地覆的网站信息结构的改变,极其依赖团队对网站分析的重视和用户行为分析的重视,不再是现阶段的信息类网站简单的抢及时、海量、态度这些对信息处理的或浅层或空泛的要求可比拟的。2、由始至终要贯彻UGC的理念来做新媒体,切实地围绕用户去设计互动类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给文章加评论。如何鼓励用户贡献信息(注:信息不一定是长篇大论的内容)?让有效信息流动起来,让无效信息消沉下去,让优质用户发光发亮。这年头做UGC固然很难,但不做UGC早晚一死。

  5. 应泽胜说道:

    .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中的“传统媒体”指的是什么?
    是行业?如报业?
    是机构?如报社?
    是品牌?如“南方都市报”?
    是产品?如南方都市报?
    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应的答案自然也就不同。大家讨论类似问题时,往往不予区分,因此在归结所谓报业转型的路径时,无所不包一团浆糊,有战略层面的,也有产品层面的。
    我想多数人说的是介于品牌和机构之间的东西。2.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中“转型”的目标是什么?
    当然,传统媒体面临很多问题,用户和广告的流失、收入和利润的下降,这是作为生意的失败;公信力受挫、社会影响衰弱,这是作为社会公器的失败;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数量、速度、互动的需求,这是作为传播模式的失败。毋庸置疑,必须革新。
    那么革新的目标是什么?
    以报纸为例,转型求的是新闻纸的新生,还是广告纸的新生?也就是成为赫芬顿邮报,还是成为Craiglist?
    如果是想要机构的延续,那河南日报的房地产、浙江日报的网游都能算是成功的转型,也有人管这叫”转身“(华商传媒),我管这叫”转行“;
    如果是想要品牌和影响力的延续,常被人提及的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刚刚上路、正在探索。
    3. “新媒体”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也不能作为一个清晰的方向。可以忽略不计,只说“传统媒体转型”就好。
    4. 糟糕的转型是什么样子大家都见过了,成功的转型则多是吹出来的。
    PDF版的报纸、二维码、云报纸……传统媒体的同行过去十几年不可谓不努力,却广种薄收。电子商务也做过,搜索引擎也做过,但谁都清楚,成为不了阿里和百度,甚至连变成新浪都是妄想。更何况,成为新浪又怎么样呢?常被谈及的19楼和新近热门的创业家算是成功案例吗?或许算,但除此之外,乏善可陈。5. 功能是社会存在的理由。
    传统媒体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不能,固守无益。
    前互联网时代,物理和行政的制约营造的半垄断环境,使大量媒体机构有了生存空间。温室被拆,死一批是正常的。大部分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是非常痛苦的。可以说是不转是等死,转了是找死。等死大家都可以理解,因为整个传统媒体所依赖的广告市场在萎缩;找死是说如果单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转移到新移动或者PC终端的话,传统媒体的订户会减少,广告收入会降低。因为新增的新媒体平台,即便是做了CPCCPACPS,要做到传统广告的量,是相当困难的,更别说原有传统媒体客户往往不认可这个价值。所以如果要转型新媒体,前期不能直接将传统媒体内容转过来,而是要做差异化内容,尽可能的将互联网用户转化为传统媒体订户,从而为转型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否则,新媒体部门如果烧钱烧得厉害,又不能有反补的话,内部阻力会变得非常大。从中长期来看,传统媒体的优势还是在团队和精品内容上,所以不要过度的依赖UGC,而是要加大对人和内容的投入,以及相关商务模式的开发(内容授权、培训咨询、品牌定制等等)。相信在市场逐步规范化的未来,会有一席之地和新的天空的。家成熟的平媒公司也是新媒体部门,也是和你一样考虑的方向 是新媒体部门,也是和你一样考虑的方向
    从公司战略来说,传统媒体是内容和信息的发布,但是互联网是内容和信息的交互,所以运营的思路是很大区别的。
    传统媒体讲究的是发行量,内容,用内容来提高发行量,因为发行量就是用户数
    网媒,特别是实际证明成功有效的网媒与综合平台如腾讯,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体系这样一个大战略,首先是圈住用户,然后基于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从而获得收入和效益。比如FACEBOOK,腾讯等都这样,如今GOOGLE和百度企业战略级也在往这方面发展,
    但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形成整体的效应的商业模式,目前市场暂可分析和借鉴的有个前程无忧。
    传统媒体如果要转型网络平台(不是单纯网媒,单纯网媒意义不大了)从以下方式入手:
    1.传统媒体建立品牌与用户筛分,传统媒体可以通过现有的成熟渠道来挖掘用户群和品牌,通过本身平媒的定位和内容挖掘出具体的用户群体
    2,用户群体的细分和网络平台的导入,用户群体对活跃用户、忠实用户和一般用户等各种特性用户进行细分,建立合适的用户模型,并能有效组织起来(如各种读编往来、读者群等)形成强互动,通过网络平台的产品实现大社区黏住与维系。
    3.确定商业模式,比如广告是一方面,可以根据用户的接受度进行减少或者转化为品牌植入等,同时开发有效的网络产品(比如电商平台,产品库等)实现媒体和商家客户的渠道结合,因为Google和百度的搜索产品的风行,按效果付费以及相关衍生的CPACPS等模式深入人心,为用户筛分商品、提供有效、质量好,价格有竞争力的商品来获取收入。
    4.平媒与网媒内容的结合,在平媒上注重内容特征与加强互动的展现形式,在网络平台实现社区化效果,为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传统媒体要活下去的唯二途径(唯一途径是继续努力做内容,把自己做成小众的内容提供者)。当前时代,媒体对自己的概念要变更——媒体不是内容性的(说白了是做好内容,吸引读者,再把读者卖给广告主),就是用网络产品提供信息服务的(其实也还是把用户卖给广告主,只不过提供信息服务时可能涉足多个行业,而不再只是提供传统的新闻、资讯等)。不管怎么说,都是裹挟一堆用户,再转卖给广告主,只是深入到行业中的程度不同。传统媒体目前的唯一优势就是最后的一点权威性和影响力。趁早将自己植入各个行业,将用户资源、最后的影响力转化成资源,而不是抱着不放。才能有所发展……合社会形态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与趋势来说,以后肯定是互联网将目前各种社会形态进行参透、磨合、重组,目前来说社区、媒体、SNS等形式本质也是将社会中同类相近(知识面、职业、思维、价值观、兴趣各种维度)的人从无序中筛分出来,然后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团体与团体间因为人的原因形成有机联系,形成矩阵,当然,这些是最理想的状态。
    小众化领域的媒体运营虽然人少,但是核心是凝聚力强,如果一个媒体要规模大,则结构上有很多这种小众的群体,而不是表面人数堆起来的乌合之众大众化的全媒体方法
    传统平面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从现在开始,它们必须尝试拥抱新的技术和平台,必须尝试生产崭新形态的内容,必须逐步改变自己业已习惯了的商业模式。传统媒体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是否需要改变,而是如何改变;对它们来说,没有数字化生存就没有生存。  问题是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数字化?把纸媒体放到网上就数字化了吗?办个手机版的杂志就数字化了吗? 现在谈论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和数字化生存时很容易钻进苦思冥想新媒体商业模式的牛角尖而忽略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转型? 其实,驱动我们转向新媒体的最根本的推动力量只有一个,那就是受众行为发生了变化。 受众接受信息和接受影响的方式正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地发生着改变。因此,全世界传统媒体共同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受众因为新生活方式的诱惑而与它们渐行渐远的时候保持住同他们的亲密接触,因为从本质上说只有保持住这种接触,媒体才能保持住它们作为广告载体的价值。
    广告客户永远是现实而功利的:目标受众远离媒体的那一分钟,就是广告客户抛弃媒体的那一分钟。
    所以,传统平面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根本不在于你是否开通了互联网和手机版的报纸或者杂志,而在于你如何通过新的技术平台了解和满足你的受众的愿望和需求,触摸并打动你的受众的视觉与内心。不是简单的新媒体平移,而是立体的跨媒体营销。
    来源:《新智囊》

  6. 陈虹说道:

    纸媒迁移到新媒体=传媒出版物转变成互联网产品,这个需要先认识到。
    如果新媒体单纯的就是将纸媒直接转移到移动或者是PC终端,那么这种转移的价值有多大。
    对于忠实读者而言,在设备和应用场景不是问题的情况下,相比于内容没有变化而仅更改了阅读方式而言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忠实读者重视的是内容。
    对于线下和线上读者而言,在阅读方式和内容的权衡选择上就会有所改变了。
    在传统杂志的购买阅读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过程是了解杂志-购买-阅读-决定是否再次购买。这个消费路径里读者的行为成本很低,因为基本都是在报刊亭书店机场火车站等第一次接触到杂志,在这个场景下面利用闲暇时间的居多,潜在读者可以很随意的决定是否购买,购买只要现金付费即可,不买走人。
    而对于新媒体杂志而言消费路径和行为成本明显提高,消费者在apple store需要银行卡支持,需要杂志app下载,需要长链条的交互过程。这其中的时间等待和点击交互都是成本。
    很明显,新媒体杂志的消费成本要远高于纸媒杂志,那么在这样的消费场景更改下而内容没有变化只是Offline to online的意义在哪里?
    毕竟你没有给读者提供与其消费成本提高所匹配的价值提高,那么你的转移价值在哪里原来看纸媒的读者现在看移动或PC终端了吗?
    基本上,在没有任何推广努力的情况下,做了新媒体工作和数字化工作就觉得有读者看的想法和大妈们以为开了淘宝店就能点点鼠标月入上万的想法差不多。
    想让纸媒读者看自己的移动端渠道只有一个直接有效的办法:强力复读机式推广,不要心疼一个版面黄金位置的广告费。这是一个前辈聊天说的。
    这一点,请参照你们的某竞品杂志,做的很好。它对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又有什么大的帮助? 还有,我们是不是要考虑把这种新媒体的终端做成一个能够实时更新的平台呢?
    学生暂且理解为贵社想用自己杂志的品牌建立线上网络和APP,然后及时更新。我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考虑有没有“平台”,而是你这个“平台”有没有人,以及,你这个平台能不能称为平台。
    在回归根本,我觉得这个平台的必要前提条件是,杂志现有的工作流程能够适应新媒体渠道的工作,并且整个杂志社将新媒体定义为和内容同样高度的位置上,而不是从上到下都认为新媒体就是发发微博告诉读者我们这期有什么这么简单。并且,如果你能及时更新,但更新的内容都是读者刷刷微博就能出现的内容,那你的更新就没有价值。还有别的更有创新的模式来带动新媒体的“新”么?
    用这个问题作为本篇答案的结束语吧。
    当想不开的杂志编辑还在开会定稿,社长在愁销量,在想着怎么让某个角落的微博专员发微博的时候。牛文文领着创业家在三年前815送杂志送疯了今年领着酒仙网玩,线上上了微博热度榜的同时牛文文本人粉丝突破230W又带动了线下杂志销量。现在创业家做的黑马营已经成为媒体玩转互联网的典范。为什么?玩法变了。
    好运Money创刊的时候在糯米网开了团购卖出去2万多本。(虽然现在因内容和广告等问停刊了,但是他们的创刊团购可是当年很火的事情)
    36Kr作为科技媒体办了线下的36kr开放日,投资者和创业者直接对接。今年互联网大会期间开在了国家会展中心,他们的团队才多少人。时尚集团的杂志线在App store的报刊杂志分类里几乎天天在热门里。杂志本身的制作精良优秀到广告是针对iPad和移动特别设计的。201407更新,马佳佳加入时尚COSMO。
    总之,对于变成互联网产品的杂志而言,
    工作流程和架构能适应互联网,内容和推广能玩懂新媒体,才是正道。

  7. 宝木大人说道:

    纸质书会被削弱,但很难被取代。这些年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和各个读书应用的逐渐成熟,用户已经逐渐开始习惯于花一些“阅读豆”买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在IPad或手机上阅读。但看电子书的阅读偶尔会有分心,和在线教育产品一样的是移动端阅读被微信微博等切断成平均少于15分钟时间碎片,导致了阅读体验的下降。纸质和电子书有着不同的使用场景,更多程度可以是优势互补的。例如在等地铁或高铁上的时候,手机信号往往不是很好这时候之前下载好的电子书就可以派上用处了:等待时候翻上几页,不失为一种碎片时间合理利用。但是电子书要求读者长时间看着屏幕,尤其是有轻微远视的用户会很容易产生疲惫而被打断,因此会无形中“催促”使用者快速阅读。读书本身是一种慢体验,电子书的阅览往往会无意中造成一些“消化不良”的反应。纸质书的应用场景往往是闲暇的下午,点上一杯绿茶,看着静静地看完一本书写一些随笔。很多习惯于看电子书的用户仍旧认为纸质书的触感更让人容易融入期间,“有读书的感觉”。接受了数十年纸质媒介的网络深度用户们,对获取知识的最原始形态依然存有好感。正因为纸质书的“慢”,阅读体验会得到不小的提升,加上书籍电商的成熟性价比也不低。让人颇有感触的是,身为互联网城市的杭州,坐落了数十年的浙江图书馆鲜有受到冲击仍然人气十足。
    互联网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可以反映在很多细分场景上效率的提升。例如我在洛杉矶傍晚开车出行路上往往会遇到不逊色于北京的堵车,心情烦躁的时候听歌也很难获得愉悦:这时候用语音读书APP听上一本书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开车的时候能分配给“读书”的精力最少所以APP最适合,等车的时候稍多因此看电子书,而纸质书则是在闲暇时间全身心投入的阅读享受。纸媒更多程度上,比起竞争更应当迎合读者不同的需求,来稳住一席之地吧。
    最后说一说收藏价值,这也许是纸质书总能保有的最后一道防线吧。印象深刻的是在三四年前,由优质纸媒主导的微信公众平台如“意林”和“读者”往往会在底部放上二维码和免费订阅的字样。在那个时候读者还习惯于付费购买纸媒品读,内容还没因为信息爆炸变成免费。短短三年时间纸质书的信息价值降低了很多,近年来用户对版权付费的认可勉强托起了纸质书和电子书相辅相成的书籍市场。但书籍,向来都不止是有内容价值,敢问有多少电子书读者丢弃了家中的书橱?哪怕抚摸着扉页,看上几眼数年前的批注,也有区别于若干KB大的电子书吧。很喜欢中青报曹林前辈的一篇文章,反驳纸媒已死的,
    在周末的午后泡上茶,关上手机静静地品读喜欢的书也许不会过时吧新产物替代旧事物只有等到各方面都稳定好与旧物,电子书现在相对于纸质书的优势还不至于让纸质书沦落到只是收藏品的田地。但我个人认为,纸质书作为阅读工具生存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了我自己用kindle又快三年了,但现在已经放弃kindle,我发现我看电子书总想跳着看,并且更容易分神。本来以为既然内容是不变的,电子书和纸质书也是一样的,但看了 娱乐至死 后才发现,有一种东西叫媒介意识,媒介会影响我们接受信息的质量吃着新媒体的饭,骂着新媒体的娘。为何要从纸媒过渡到新媒体?从纸媒过渡到新媒体是很正常的现象,包括许多知名的媒体都不止纸媒这样一个介质了。
    就像从黑胶唱片到随声听到MP3,不变的都是满足听歌的需求,改变的只是传播的介质。
    而传播的介质的进化,从来就是越来越让人易得、方便的试用。
    我也爱纸质书,也认为并且希望纸质书不会消亡。但是平媒的影响力下降是毋庸置疑的。
    过去可能你需要十个领域的资讯可能要订购十分相关领域的杂志。
    但如今你可能只需要在网络上搜索这些领域较为优质、权威的网站、公众号等。
    无论是购买成本、选择成本、储藏成本,都在大大的降低。
    而且除了看到这些内容之外,我还能实时跟其他看过相同内容的人进行沟通。那纸媒如何过渡到新媒体?并不是把所有的内容从纸媒转移到新媒体就算了!!!场景很重要!传播介质的特质也很重要!!!即便都是新媒体,如微信和微博,彼此之间的传播介质特性不同都决定了不能完全一模一样。
    可以去看看36kr的内容,是否是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一模一样?肯定不是。虽然有很多一样的东西。因为微信公众号是有限定每天发送的次数(不止是一天一次),所以做的内容必须是精。而微博却每天推送的数量不受限制,但是字数却只有140(我知道即将要取消140字的限了),与是不大适合做深度的分析,而是即时的消息的更新。有什么是纸媒也许做不到的而新媒体能做的?
    传播信息与更新速度的及时性。例如贵刊是做的是半月刊或者是周刊,当你遇到一个热点话题的时候,从撰写到印刷到出版。可能当你出街的时候,这些热点已经被新媒体玩烂了。我知道肯定有人反驳说那如果是日报或者是号外呢?即便如此,反应的速度也很难比新媒体快的。举个栗子,当“熔断”“十点下班”这个点一出来,看到朋友圈开始刷屏,新媒体人会立即反应过来,搜集素材,撰写观点,当时我用一个死号(长期没更新,没多少粉丝)做了试验,从观点到发布大概只用了半个钟(当然是比较粗糙的)。转发收藏量达到了三四十。其实我很赞同上面答案的某些观点。现在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不止在于传播介质。
    而是本身就做得不够“传统”,不够好。相信我,在某个领域,做到独一无二的时候(当然在这个时代很难),其实是不需要管什么新媒体和旧媒体,别人都会买你的帐。也许无法做到新媒体的及时性,但可以向专业性和深度拓展。

  8. 班思明克斯说道:

    客户的需求:主打本地的新闻客户端,依托客户(纸媒)的新闻资源优势,积累读者大数据
    存在的问题
    需求不明确,一旦提了需求,恨不得第二天就能用上
    只知道一个点就是本地新闻,完全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未来app最终的走向;任何提出的需求都约定很短时间内必须搞定,摊手~
    感觉app就是客户端的事情
    客户属于技术方面比较陌生的类型,对app的理解就是客户端,后台的概念比较薄弱,完全不知
    领导
    领导任何无理的需求都会作为必备功能
    商业化迫切
    在新闻没有做好之时,就迫切的想要商业化变现,加各种广告,推各种活动,完全不顾及体验
    我理解的纸媒
    纸媒的移动化,尤其是本地纸媒的移动化,绕不开两个维度,横向内容的拓展;纵向服务的延伸。
    内容是生命的基础,任何媒体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内容,内容的全面、深度、及时这些因素都影响着app的正常存活;而纵向的服务(本地)是活力,给app带来更多样性的活力,给用户带来切实的便利和实惠。横向内容:对内容要专注,本地生活就应该将本地的新闻内容深挖,给读者用户提供全面及时详细的本地生活报道,这是一般通用性新闻app触角还尚未触到的地方,也是本地话媒体app生存的根基。纵向服务:依托本地新闻,借助本地商铺、本地服务等等多种资源,从新闻作为出发点延伸出去,更直接的提供服务、优惠,才能维持app的活跃,这里百度的直达号可以在新闻中变身,成为连接新闻和商业化的桥梁,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传统媒体真的能转型成功吗?移动互联网越来越火,特别是在微博、微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平台的搭建中,传统媒体追逐着互联网公司的脚步,不断地将自己媒体内容扩展到其他互联网平台中。也有很多知名媒体开始外包制作自己的app,如南方报业、财经、三联等等,但是效果一般,只是将自己的部分读者从纸上转移到了手机上。早些年各大报社一窝蜂的都做了自己的网站,希望能从互联网时代分一杯羹。这么多年过去了,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什么太成功的互联网产品,有几个不错的也是本地论坛。传统媒体转型困难,但还是盲人摸象一般对移动互联网进行尝试。笔者总结了几个传统媒体转型的壁垒1.不懂互联网产报纸杂志干久了,会认为只要内容好就会有人看。在推广上也固守线下推广方式,以为凭借自身传播渠道可以转化很多读者。以上都忽视了互联网产品本身,而把精力放在运营和推广上。2.内容-广告变现模式不能突破
    固有的卖广告变现模式已经落伍,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想办法讨好资本市场的行业,一买一卖的方式对于互联网产品似乎不是很适用。况且,传统媒体有很好的营收,也不能因为一个毫无盈利前景的互联网产品而投入过大资金。由于自身体制原因,引入一些投资可能也会出现问题。3.管理方式差异
    大部分报社还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虽然有的报社将网站独立公司单独运营,但一些陈旧的管理方法和体系还是制约了整体发展。传统媒体该怎么办?
    1.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在与纯互联网公司合作产品的过程中,更主要的是培养互联网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不要苛求出彩,只要顺利推进,相信对报社新媒体团队是有很大锻炼的。在内容上,可以先在微博、搜狐新闻客户端、微信此类成熟产品上做,既推广了内容,也不用过多的资金投入。

    2.请一些互联网大牛产品经理作为顾问。当然想做什么,就要找什么样的大牛。可以聘用一些产品大牛指导一款产品,作为团队的师傅来参与互联网产品整个研发过程中。现在据我所知已经有一些类似的公司为传统行业提供此类服务,例如「触盟」等。也可以定期请互联网行业专家来做讲座,讲授什么才是互联网。
    3.千万不要整体外包
    这点最重要,有一批app就是这么死的,领导一拍脑门决定做新媒体,就直接外包出去,个把月搞定后,就运营推广。一段时间后发现没人用,就荒废了。
    没人去分析产品哪里出错,没人分析需求进行迭代,就一个app扔在那了,能做好才怪。
    传统媒体建新媒体中心,不是找俩微博运营,弄几个网编那么简单。也需要有一个研发团队,这点人力成本不能省。宁愿合作研发也不要纯外包。
    4.听天由命
    诸如体制、资本、官场、待遇等,有的事情不是报社自身可以解决的,哪怕有先见之明的领导也不会有突破的。只能听天由命,一些对新媒体有感觉的传统媒体从业者,如果觉得无法在自己所在媒体施展拳脚或者改变现状,那就自谋出路吧。
    之前所在报社的新媒体发展就是很不错,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也祝愿老东家能够在互联网大潮中转型成功。

  9. 盛硕丰说道:

    其实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有信息可看就行了,并不想为更高质量的文章付钱。杂志报纸的文章虽然专业,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他们真的只需要消磨时间+了解时事话题。网上的粗糙的信息就足够用了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游戏媒体的变迁。
    游戏圈无非需要4种信息:新闻,推荐评测,攻略,其他知识。
    新闻不说了,网上都是即时的。纸媒体因为要赶时效所以深入程度也有限。
    推荐评测,因为覆盖面更广,所以网友间的讨论组要比纸媒和专业网站都强。可惜普通玩家根本加入不到讨论组里去。
    攻略,虽然网上的攻略远远不如纸媒体的攻略全,但实际上90%的人都不需要很详细的攻略,他们能勉强打穿就行了。至于10%的高玩,在网络时代靠互相交流就能解决问题。
    其他知识,除了一些必要的硬软件知识外,其他的其实都不是必须的。比较专业的文章,虽然网上的质量远远不如纸媒的标准,但一般人看看也就够了。
    换句话说,纸媒体时代,所有人花一样的钱,获得一样的信息,虽然90%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高质量的内容。网路时代,90%的人只需要低质量的信息,他们也不愿意花钱。而10%的高玩即使愿意花钱也养不活媒体,最后就是大家靠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说起来这很像是传统游戏和手游的差别。大部分手机用户有的玩就行了,哪怕是吃屎也不在意,人家生活里还有很多其他事,并不是非游戏不可。倒霉的自然是离开游戏就活不了的高玩们。AT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和执政拱卫力量(徽投资本董事长蔡伟在第八届中国品牌体高峰论坛演讲实录)

    【出席者】
    2015年11月21日,徽投资本董事长蔡伟应邀出席第八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国有传媒集团如何与BAT赋能集团博弈》的主题演讲。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中国十大顶级新闻学院联合主办。参加本次论坛的有中宣部出版局张凡副局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尹明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匡文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陆地,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兼社长覃晓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余红,上海大学教授、博导张祖建,中共铜仁市委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报业、广电机构的两百多位领导。

    【正文】
    (徽投资本蔡伟论坛演讲实录 来自微信公号徽投资本)

    尊敬的各位领导、报业和广电同仁、新闻学院专家教授,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过去两年,徽投资本的主要客户是国有传媒集团,现在已很少,变成以TMT公司为主,还有一些券商、研究机构,我也给政府部门提供服务,还有一些基金的业务。今天是以一个中立身份来的,按照彭总的要求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准备汇报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闻业的现状,我的看法;二是战略方向的审视;三是我们研究一下官方态度的变化;四是BAT为什么成为赋能集团;五是国有传媒集团如何与BAT博弈。
    A:纯新闻业早已不再是大生意
    纯新闻业早已不再是大生意,这句话,我在很多传媒集团作报告都讲过,大家听了都不爽,可这是事实。请看这张表,这是我们与一家机构在上海做的采样调查,在新闻分发市场上,微信已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传统报业和广电的分发只有3%。如按照资本控制来计算,BAT集团实际上已经垄断了新闻分发市场。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不仅不看报纸,也远离电视。再看财务问题,这张表,是2014年BAT与国有传媒集团的营收和利润对比,我选了浙报传媒、新华传媒、和华媒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几家之和连BAT的零头都不到了。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关键指标,Mkt Cap,总市值,这是采样日的数据图,就更一目了然了,在商业价值创造上,我们国有传媒集团已经远远的落后于BAT。
    现在,谁是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对手?是BAT。他们击垮了我们曾经悠然自得的生意模式,抢走了我们的用户注意力、抢走了用户通路、抢走了我们的钞票。所以我们的记者失业了,要找的应该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而不是社长台长常委部长。是不是?刘部长?
    B:审视我们的战略方向
    报业的价值链已崩溃,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结论。我给不少集团做顾问,其实从财务上来说,大多数报纸早就撑不住了,按照目前的速度,24个月之内,都市报将全线倒闭,东南沿海可能连24个月都用不了。我刚刚协助处理一起报纸清盘,股东财力雄厚,上周,最后一个股东完成签字,准备年底关门,全国首屈一指的周报,迅速就OVER。
    那么我们来看,报业现在采取的主要策略,PC、APP、两微,主要是力图寻找连接用户的手段,这种方法行吗?不行,即使能赚钱,也是小钱,无法养活集团那么多人,新闻晨报有个女孩子,做了个微信公众号,叫石榴婆报告,现在一年收入要接近千万了,1000万养活她一个人,相当开心了,养活一个报社那是不可能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尹明华教授、人民大学的匡文波教授前面都讲过这个问题,他们比较委婉,我们的结论,真不行。
    我们预测,在财务困境和战略困境下,大多数报业集团将会全线收缩,大量子报子刊将关闭,党报可能回归财政供养体系。
    广电方面,主要是IPTV、DVB、IP、APP这四个方向,其突围路径与报业相同,面临的是同样问题。
    坦率的说,我个人认为,绝大多数国有传媒集团领导人没有认清危机的来源,没有认清当前复杂的形势,还在迷迷糊糊,在战略方向设定上也有严重偏差:一是谋求自成体系,小国寡民,没有看到BAT携裹执政力量带来的巨大商业杀伤力;二是对抗BAT等巨头,幻想依靠政策托底;三是围绕BAT找零食(如微博微信),主动布局不够。
    C:官方态度的变化
    这20年,执政党从警惕、怀疑、惊慌、迷茫到利用,到现在,习总接班后,技术官僚已重新调整认识,现在已确定把互联网尤其是BAT作为执政拱卫力量。
    这个暗线,只有很少的国有传媒集团领导人意识到了,能看到并善加利用的更少了。黎瑞刚属于此类,所以黎把马云拉来入股第一财经,黎自己完成韩正交给的任务,又拍屁股,辞职走了,他去做微鲸电视,把马云、马化腾都拉过去。当然,对于BAT来说,纯新闻业不是大生意,他们会寻找很少的标的来合作,比如此次阿里巴巴入股第一财经,入股川报集团的封面新闻项目,其主要价值诉求还是扮演执政协防角色,帮执政者处理媒体资产麻烦,以此换取官方隐性红利让渡。希望各位领导不要误判,以为新闻业的大好时光可借助BAT再回来。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媒体监管部门的博弈力量的再平衡;二是监管手段的变化;三是控、管、用适度分离的监管趋势。具体需要大家自己体会。比如,网信办已经成为超级权力机构。这次习大大去美帝做客,参访团都有谁啊?鲁伟部长,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等,一干互联网大佬,我们国有传媒集团领导人一个都没带,也没带我去。
    D:BAT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
    据我们根据官方资料统计,2012年到现在,中国大陆7成TMT并购事件背后都有BAT在支撑,他们为什么这么牛B?因为BAT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这个马云不久前也在美国使用了这个理论,赋能。
    那么BAT靠什么赋能呢?是技术的突破,这20年,由于芯片的摩尔定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产生了重大的突破,一是计算普及化了,计算普及催生了商业变革,二是IP协议主导TMT行业的变革,造成商业利益格局重构,包括我们报业的式微、广电的困局,都是IP协议造成的,三是TMT行业的融合速度在加快,对于媒体的定义,越来越模糊,BAT都有媒体属性,但他们赚钱主要不是靠所谓偷我们传统媒体的内容,而是持续的技术和商业创新。第四能够IP化的传统生意,未来都会被互联网颠覆掉,很不幸,我们报业、广电,还有印刷、公关和传统广告代理,都属于这个领域。
    从赋能角度来看,创新企业的赋能价值,是判断其商业模式是否具有爆发性的先决条件。BAT等互联网集团增强了整个社会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差异直接反应了商业竞争力,比如:纸媒落后于门户,门户落后于微博等社交媒体,微博又落后于微信,是因为微信的赋能价值更大。我在上海,住在莘庄,也就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尹明华院长原来的解放报业办公室附近,买咖啡、水果,超市购物,甚至去医院,都是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已很少用现金,昨晚肚子饿,我去锦江宾馆对面去吃酸汤鱼,结账发现没有现金,就很尴尬,幸亏老板娘掏出手机,互加微信,转账,走人,不然我还得过河对岸的贵州银行来取钱。
    BAT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赋能集团后,对整个社会的运作影响非常广泛,这远远超出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能力,用户向主要赋能公司集中,是因为用户对赋能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已成为计算赋能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淘宝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小企业广告投放地,在线投放,尤其是PC端,被百度牢牢控制。社交方面,是腾讯垄断,另外,社交赋能也是全球性趋势,这也是支持Facebook和微信等高估值的核心秘密。对于官方来说,BAT不仅是执政协防者,也是国家网络信息和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创新基础设施外包商。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都是事实上的党员,只是不交党费而已。
    马云不是一夜长大的,如果没有资本和技术,马云可能还在办英语补习班,资本和技术是支撑赋能型企业崛起的基础。只有资本和技术集中的公司才能有机会推进大规模的赋能创新,才能获得用户支持,这也是我们国有传媒集团斗不过BAT的核心原因,即使是目前放开体制,我们也机会渺茫了,这个大势一定要看清楚。
    E:国有传媒集团如何与BAT赋能集团博弈?
    那么我们国有传媒集团面对如此可恶的BAT赋能集团,就只能举手投降了吗?当然不是,即使我们投降,执政党未必会批准。
    我们国有传媒集团必须立足于和BAT长期博弈,贴身博弈,在战略设定上,我给出一个路线图,供各位集团领导参考:
    一是要进入资本跑道,没上市的要尽快上市,能整体上市的不要分拆,不管是借壳还是IPO,都可以,上不了主板,新三板也行,反正一定要上市。当然,这有政策难题,可是浙报杭报不也做到了嘛!事在人为。几年前纸媒有线网络估值很高时,我们没上去,现在一定不能再迟疑。
    二是抓紧时间窗口,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定向增发,购买资产,购买什么样的标的资产,首选是平台型公司,如新浪微博,它其实是非常好的标的,120亿就能拿下,此前我给三家大型传媒集团提供过方案,他们领导最终还是风险太大,现在阿里已经不让了,要全资拿下。二是拥有充沛现金流的公司,有利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标的,如边锋浩方,巨人网络等,边锋浩方已经被高海浩社长拿走了,巨人私有化回A股,还有机会。三是拥有领先性技术的公司,如科大讯飞等,这需要发起战略性并购。有领导问没钱怎么办?这个想法太土!只要你想干,财务就是技术问题。
    三是要抓紧权力变现,我多次说过,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核心优势不是新闻,不是内容,而是隐性权力,这个权力是执政党让渡给我们的红利,一定要用好,体量靠前的几家,最终都会成为投资控股集团,要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者,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难以实现以资本驱动增长。我们利用隐性权力,拿到的项目,再与BAT合作,互惠互利,把权力转换成股权权益,或者直接投资,或者最后放到上市公司盘子里,利用资本杠杆放大价值,比如,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覃晓光社长前面发言,谈到的买地盖楼上市,我非常赞赏。我们很多集团花了那么大精力去做微信公众号,为什么不去投资徐达内新榜这种公司呢?在与BAT的流量交易和权力转换上,我们国有传媒集团肯定比徐达内有优势。在基金方面,我举几个具体案例,东方网,徐世平最近牵头设立的马赛资本,10个亿的盘子,首期参与了沪江网10亿元的定增,如果上交所明年战略新兴板能上,他这笔投资至少赚6倍,还能在业务协同上获得战略价值。浙报传媒出资1亿参与孚睿基金,广州日报的粤传媒设立了德粤基金,5个亿的盘子,湖北日报楚商互联网+产业基金,盘子10个亿,中南传媒的泊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盘子5个亿。上报集团的八二五新媒体产业基金,盘子是12个亿,是与元禾资本合作的,华映资本在管理。这些基金大部分都委托专业团队管理,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国有传媒集团的困难是巨大的,但前途绝非一片黑暗,只要共产党不倒台,我们就有饭吃。我今天就汇报到这里,请领导批阅。

  10. 李雨丹说道:

    在新媒体时代,纸媒的衰退似乎是一种共识,但是最近这段时间,纸媒广告突然扑面而来,轮番轰炸,给我一种错觉,纸媒是要雄起了吗? 还是设计好的套路?不管是以上哪种,纸媒们,广告费,你们应该拿到手软了吧纸媒真的雄起了吗从三月份开始,广告就开始占领各大纸媒头条版块,纸媒们玩得也蛮high,未等到七日后,方太的竞争对手华帝就在羊城晚报上拆了对手的台。
    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纸媒广告都不再是原来单一的平面广告模式。不仅内容更具创新性,而且增加了线上线下的互动性,这种全新的方式值得传统纸媒借鉴。但仔细一想,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营销套路吗?肯定有。
    套路一 "撕逼"营销引围观
    撕逼营销是营销者最爱搞的套路,品牌者可双赢,坐收名和利。像阿里丁丁撕逼腾讯,尽管是暗指,明眼人都知道是在挑事。先是主动撕。而后故意道歉。搞出一连串事件,博人眼球。再比如方太和华帝,先是华帝搅局方太的猜谜游戏,开启二者撕逼的高潮,方太借华帝的势吸引关注,华帝运气也不错,拆台拆的好,让更多人知道了自己的品牌。
    套路二 "悬念"营销引猜想
    为什么很多品牌商选择在报纸上大做广告?你以为他们疯狂砸钱是因为任性,实际上人家只是把报纸当成事件传播的小开端,造个势而已,别人看重的是二次传播。
    二次传播就是在一次传播的基础上再传播,而要做好二次传播,一次传播的源头决不可小视。
    520咸鱼节的四张头版图,由一个红唇引发的无尽遐想,吊了观众三天胃口,微博微信都被这红唇引爆了,谁还不知道520咸鱼节马上要开始了,不去买点东西咋行呢,对吧。
    套路三 "话题"营销引联想
    做话题营销必须要有梗,怎么有梗?树联想。
    学神州,神州专车的冇一例,深圳报纸的头版刷屏,声称自家司机没有一例是有吸毒前科的,不就让人联想到了这3086例都是滴滴,Uber的司机,坐神州就是坐平安,坐其他的车就是去地狱,这就是梗。如果你的企业想做类似的营销该怎么做呢?
    以上撕逼营销 悬念营销 话题营销三个套路任选一个。马上父亲节就要到了,来啊,造个势啊,提前站在风口,和其他猪猪一起飞。就话题营销怎么玩举几个例子
    1.用其他品牌(竞争对手)作对比
    众说周知的神州Beat U(U 指的是Uber)广告,将Uber类比成怪蜀黍是时候跟你的竞争对手假装撕一下了;前段时间的电竞选手滴滴打车被挑手筋事件;还有小学生手机充电致死的事情,是时候夸你的产品多么安全,让别人联想到你的对手多么多么的可怕;是时候学拍卖节买断整个版面制造悬疑事件了,来一场恐怖营销有何妨?2.制造违和感
    违和感就是赋予人和事物不同的意义按常理出牌,没有人会记住你。
    前段时间的王思聪在节目里隔空展示女主播被震床,如果你是做直播的,还不赶紧的在报纸搞个头版,我们有很叼的硬件,震床算什么,我们可以顶上天。
    如果你啥都没有,就搞点其它的噱头,在报纸上搞个比脸大吃瓜子大赛,打破吉尼斯纪录。
    如果有一天迪士尼走进了武汉热干面,还出了土豪金版热干面,要不要赶紧的在报纸上搞个寻1000份迪士尼限量版热干面启事?3.纸媒怎么选你选择的一定要是普通观众都能接触到的,简称接地气,受众面广的纸媒,如果你的受众是普通大众,你整个VOGUE的满屏广告有卵用?别人根本看不到。但如果你有钱,当我没说。目前传统媒体目前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举个例子:在8月7日中国选手夺得首枚金牌后,在成绩出来后的极短时间,在距离里约半个地球距离的中国网友们就陆续收到了手机各类新闻客户端的推送消息……张梦雪首金的消息也迅速得以被扩散。对比速度时效如此之强的新媒体,传统纸媒直到第二天才陆续刊登类似新闻和图片。由于传统媒体的本身的流程属性,往往略显滞后,在互动性、即时性、广泛性等方面不及新媒体。虽然有网友会说纸媒的更容易照顾到不会上网的老年群体等,但随着互联网门户及各式流媒体狂飙突进,传统纸媒必定要转变,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大环境和服务受众群体。 中国人喊纸媒已死 美国纸媒在干啥?尽管传统媒体的地位随着技术革命一度被认为岌岌可危,甚至不少中国人喊出“纸媒已死”的观点,但是从宏观来看,整个传媒产业却在快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势头也被看好。美国媒体的转型要先于中国。这背后既有技术的推动,也有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影响。三年前,人们哀悼亏损的《华盛顿邮报》不得不被大亨贝索斯收购,三年后,拥抱互联网的《华盛顿邮报》访问量已达6690万,击败《纽约时报》(6580万)。
    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令接近1/5的美国大富豪从大众媒介分一杯羹。而在1982年,排名前400名的美国富商中,靠大众传媒获取财富的只有9%。由此,观察整个纸媒行业近来的调整变革,不难发现,纸媒也许并不会消亡,而是正在借助新媒体重生。 有效运用大数据传播手段是关键面对日益成为信息消费主体的互联网新媒体,唯一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方法或许只有寄希望于大数据。2013年被有关专家称为大数据元年,2016年我们已经全面踏进了大数据时代,这或许就是纸媒振兴的良好机遇。 关于大数据的概念,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对数据资料进行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达到积极目的的资讯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给大数据下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分析处理后才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 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国内报业对于大数据转型升级的探索,在国内,一些传统媒体早已开始尝试拥抱大数据,进行升级转型。以荆楚网大数据应用一体化产业平台为例,荆楚网媒体产业转型创新是烽火普天ImageQ大数据的重大项目之一。了解具体项目关注公众号“ImageQ舆情学院”回复荆楚网即可。荆楚网以大数据应用一体化产业平台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关联分析与共享、人工经验知识分享与机器自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实时抓取与处理。与ImageQ大数据陆续出品了《2016湖北高校网络关注度排行榜》《湖北公办本科高校CP指数》等一系列榜单。纸媒转型升级仍需更多努力搭建信息技术平台,打造过硬技术人才团队。纸媒要想在大数据时代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就必须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并不断拓展数据库规模。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各个环节实现统合。同时,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的大数据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培养适合本行业特点的数据分析师。有了这样一支技术人才团队,才能为实现大数据时代纸媒的战略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