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文化,雷军是叶公好龙吗?

关于著名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可能接受雷军系投资传闻,在整个“宅”文化圈传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关于著名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可能接受雷军系投资传闻,在整个“宅”文化圈传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尽管Bilibili站长对此否认,并希望外界“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但不久前,他晒出去小米公司拜访照片还是让外界遐想。

尤其稍早前Acfun站长赛门因与投资方(奥飞动漫)意见不合离职背景下,这一动作很难不让人介意。

好吧,我们来看看传闻两端都是什么人:

雷军,1969年生,小米科技创始人、金山董事长、人大代表,仅旗下小米估值就超过百亿,一言以蔽之,大佬;

徐逸,1989年生,哔哩哔哩站长,身价未名,简单来说(也是自称),宅男。

两者如果有交集,除了投资并购很让人有别的想法,不过鉴于当事人否认,作者就不延伸猜想了。不过,到底为何小米能对B站产生兴趣呢?

答案从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所作《亚文化是产品经理必修课》中可窥测一二。在《亚》文中,黎万强表现出了对日本二次元文化的良好了解,同时毫不掩饰对B站,及B站所代表的“亚文化”现象的关注,其中也清楚无误地透露出小米科技的发展理念:面向亚文化群体,重视产品及服务的参与感。

这样看来,B站确实有足够多吸引小米的理由。

然而,二者合作带来的利益,是否值得雷军掏出支票本,把口头的支持和关注,落实在股份——或者更进一步——经营权上呢?笔者将在下文试做探讨。

小米玩得就是亚文化

小米的目标用户群体非常明确:年轻人,针对年轻人期盼更多表达自身观点,获取社会认同的群体心理诉求,小米科技从发展之初就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参与感”。这对于年轻人群体来说不啻于一次精神回报丰厚的集体狂欢,他们则奉献给小米极高的用户忠诚度。

这样的发展路线也注定了与纯粹的手机公司相比,小米身上有了更多文化产业的影子。因此小米做大后,必然会尽力向平台式的产业巨头方向发展,这样的例子远有谷歌微软,近有百度腾讯。

小米科技可能在用户基数上有所欠缺,然而在用户忠诚度和购买力上却不遑多让,这也是小米叫板其它巨头的最大资本。巨头的诞生必然伴随着收购,如何能准确地找到符合企业文化而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收购目标,便直接决定了小米科技未来的发展是否顺利。

这样看来,在小米的“亚文化”发展方向上,用户群庞大且一直游移于市场灰色地带的哔哩哔哩,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小米的视线。

哔哩哔哩:进退维谷的独角兽

哔哩哔哩创办于2009年,作为日本知名网站“NICONICO”的模仿者,一直以二次元文化爱好者的交流平台自居,5年的发展历程中,未曾经历过大规模的资本注入。

B站面向的用户群体非常明确:宅文化爱好者。尽管在发展历程中B站一直在增加科技、游戏等板块的比重,但宅文化的核心地位实际上一直未变。而宅文化的核心,日本动漫,一直是国内版权领域的灰色地带。

B站的定位是“弹幕网站”,站内所有视频资源全部来自外链,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选择向日方购买动画版权,并不提供视频服务的B站日益陷入进退维谷的境界。不久之前,视频网站爱奇艺就曾因B站评论区广泛流传的屏蔽广告插件,而一度关闭了对B站提供的视频服务。

失去了播放新番的资格,无异于B站的切肤之痛,依托于此的原创内容,例如AMV、鬼畜(可以理解为某种艺术形式)等,也自然成了无根之木。

引入资本获取版权,似乎成了一条美好的出路。

然而这一条路并不容易,其阻力恰恰来自B站的基石:宅文化爱好者。宅文化爱好者长期浸淫二次元文化,将B站视为灵魂的寄托者不在少数,而资本的注入自然就与出卖灵魂无疑,为此而发出的反对声音不在少数。而深究B站用户的消费方式,可以说他们的特点完全是“人傻钱多”的反义词。

精神层面上高度理想主义,除“本命”相关产品之外购买倾向极低;普遍的低龄化则使得他们从根本上消费力不足。

如此看来,收购B站似乎又成了一桩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商人与独角兽:双输还是共赢?

小米注资B站,绝对不会仅限于获得一点股权以求分红,B站背后的用户群体才是真正吸引小米的目标。那么如果注资成功,小米会通过给B站带来什么变化,又会从B站获得什么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方向考虑,小米收购B站,但不干涉B站的经营权。这样,小米对B站的期望便只有一个:想办法让在B站看视频的人去买小米手机。可以想象的是,这种推广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B站的用户和手机消费者的交集实在不高,至少不会高到值得花钱收购的地步——也许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另一种情况,小米收购B站,同时获得了B站的经营权。与这种情况相类似,有一个现成的例子:Google收购Youtube。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认为,小米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将B站打造成中国“亚文化”的核心区,成为展示小米企业文化的一个活动窗口,实现“共赢”。

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如前文所述,如果要在不撼动B站根基的基础上发展,版权无法绕开。而弹幕网站显然无法获得视频版权,如果保持弹幕网站的经营策略,那么必将在未来处处受到掣肘,难以更进一步。而如果一口气转型成视频网站,又必将陷入更大市场的竞争泥潭。分一杯羹也许容易,但要成长为文化核心级别的产业,压力将会倍增。

当然从乐观的方面说,这些都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尤其小米现在还收了有视频网站基础的迅雷,如果小米确实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统合中国的亚文化圈,也能得到不错的结局。

那么从另一方面考虑,B站会因此发生什么变化呢?截止目前,针对这一可能发生的收购,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B站的用户群体,因为大量用户担心外部资本的注入会影响B站的纯洁性。对于小米,B站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用户群体,修改B站运营方式而流失用户,无异于削足适履、买椟还珠,对于一向标榜重视用户参与度的小米来说,自然不会做出如此蠢事。

话已至此,回过头去想,哪怕仅仅花钱去买曝光率,其实效果也不会很差。B站并没有达到与用户基数相匹配的发展规模,以不大的投入换回在亚文化圈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顺带塑造一下企业形象,也许回报已经足够好。毕竟,千金买马骨,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

最后,我想用一句二次元的歌词作为本文的结语:

最后一幕一定是大团圆,

就在掌声响起之时

相信这也是,每名二次元同好共同的愿望。

作者自媒体[氩媒体],公众号:argonmedia,关注互联网亚文化。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丧文化”风行,青年亚文化的又一次“逆行”?说道:

    第1666期文化产业评论:2016年年初,《我爱我家》中的“葛优瘫”奇袭网络后,一大批压力重重的年轻人仿佛一时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组织,不约而同地给自己贴上「丧」的标签。2017年过半,“感觉身体被掏空”、“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生无可恋”仍在霸屏网络,「丧文化」依旧势不可挡,不少人认为“丧”可以登顶2017年年度汉字。同时,各个公司与品牌也紧跟热点借势营销,UC近日还发布了一份有关「丧文化」的大数据报告《“小确丧”是年轻人温和的反击》。那么,「丧」之于我们,到底是一种怎样特殊的存在呢?小编认为,只有“丧”出价值,“丧”出风格,“丧”出流量,才能算“丧”出了水平,“丧”出了境界。其实,“有高度的丧”从来不缺丧之外的思考和价值。来吧,让我们“即使站在污泥里但也能仰望星空”。

    作者:梁鑫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还会顺手帮你把窗户也关上。”

    “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

    “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么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可不努力会很轻松哦~”

    “没有人能放弃梦想,你自己想想就会放弃了!”

    以上这些听起来很丧气的毒鸡汤你要不要先干一碗?由去年红极一时的“葛优瘫”到“自嘲气质流行”的当下,从村上春树的“小确幸”演变为反其道而行之的“小确丧”,“丧文化”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它披着泛娱乐的外衣正获得越来越多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

    今天也是丧气满满的一天 ⊙∀⊙ !

    百度百科中释义,「丧文化」是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地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

    除了葛大爷外,丧文化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式青蛙 PEPE,马男波杰克,还有日漫懒蛋蛋等形象,他们无不例外都是在传递一种“我已经是个废物”自嘲式的信息。丧文化在国内虽然有“葛优瘫”、“拄拐杖的咸鱼”这样的本土化载体,实际上却并非是中国大陆地区原生的一种文化现象。

    “丧文化”从何而来

    一种说法认为,“丧文化”其实和20世纪90年代末在香港开始流行的“Hea”文化差不多。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又一次周期性“发作”。“Hea”有一种说法是源自英文的“hang around”,意指“游荡”,“漫无目的地消耗时间”、“懒散”、“无所事事”。

    追溯到“丧文化”更早的源头,可以发现,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运动、70年代在英国诞生的朋克音乐、80年代初在我国发生的由潘晓一封信引发的人生大讨论,以及日本一度流行的“宅文化”“干物女”等,都与当下的“丧文化”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丧文化”似乎更为温婉地表达了一种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无可奈何不如凑合”的戏谑心态。

    “丧文化”缘何而起

    其大幅兴起的背后,是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对现实产生的无力之感。随着经济发展缓慢,青年失业率上升,工作贫穷渐成常态。据国际劳工组织报道,发达国家的青年人正在取代老人,成为面临贫困风险最高的群体。

    另一方面,进入2010年后中国中产阶级群体数量壮大,同时其自我意识也开始觉醒,一系列迎合中产阶级趣味及自我标榜、自我界定的文化现象开始出现:如宣传精英文化取向的网站知乎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微博上大量以输出特定价值观闻名的博主受到热捧;以及诸如“女孩地铁站蹲下是否不文明”、“你穷你有理”这样的讨论、观点的出现,实际上都反映了新兴的中产阶级群体迫切的、独立于他者的自我认同需求。

    尤其对于青年来说,即使他们涉世未深,也能从周遭人们的经历感知到,随着社会阶层固化,凭借自身努力实现阶层跃跨越来越难。而耳濡目染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们,价值观和想法更多元:既然仅凭努力不一定能成功,那为什么不能偶尔“瘫着缓口气”呢?

    “独丧丧,不如众丧丧”,这是青年亚文化的又一次“逆行”

    在我们90后成长的路上先后经历了几种亚文化,过去的非主流已经没人再提起,曾经的心灵鸡汤横扫网络。而20岁左右的我们处于成人初显期,也就是不断探索人生可能性的阶段。在这个最为混乱、最容易迷茫、最容易被亚文化影响的年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丧只是我们的保护色

    充满负能量的“丧文化”,让不少老夫子看不惯。他们认为,青年人就应该朝气蓬勃,拼搏奋进,沉迷“丧文化”,青年人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人民日报》此前就曾发表评论文章《青年人应该远离丧文化侵蚀别当没志向的行尸走肉》。

    同一个亚洲,同一种“丧”。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提到,日本年轻一代向下流动的趋势非常明显,不但不力争上游,工作意愿、学习意愿和消费意愿全面下滑,“对全盘人生热情降低”。

    韩国社会也有一群“N抛世代”:

    2011年,没有经济能力、上升无望的年轻人选择抛弃了恋爱、结婚和生小孩,被称为“三抛世代”。2015年,现实又绝望了一些,他们接着抛弃了人际关系和购房,被称为“五抛世代”。紧接着2016年,大家算是看破了红尘,不但抛弃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把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也给扔了,成了“七抛世代”。后来,年轻人觉得还不够,为了不给自己留任何念想,自称“N抛世代”,代表什么都可以放弃,及时享乐,过一天算一天。

    对比中国的90后,这十几年,经济发展的步伐稍微放缓了那么一点点,反应不就来了吗?其实,“丧”的背后,是一片接受面对自我的坦然。当我们以独特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不再人云亦云地盲目你追我赶,寻求内心最本真的希望,最终结局反而更为理想。

    加油,你是最胖的

    大多数中国青年只是表面“丧”,内心并不“丧”。“丧文化”流行是一回事,但对未来绝望,准备践行“丧文化”的中国青年很少。

    据《参考消息》报道,2017年英国瓦尔基基金会发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资质调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乐观。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

    显然,“青年问题”不是“青年人”的问题,而是青年人对社会系统性问题的解构与思考。一味地打压或张扬“丧文化”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引导青年人定位正确的人生坐标。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奋斗的支持和幸福感,为他们营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空间,透明的上升渠道和看得见的职业预期。而青年人更应在血气方刚之时迸发出自己的“洪荒之力”,当困境和压力无法回避,也可以去承担它,努力改变它。

    “从丧中来,到丧中去”,丧文化也可以是文娱产业的强心剂

    总的来说,“丧文化”发端于以青年一代为基础的意义系统和生活风格表达模式,在与主流价值观的对抗和协调过程中,它未必没有可能实现主导文化和从属文化之间的转化。且主文化也总是千方百计地引导、收编青年亚文化,实现其符号语言的商品化。依此来看,丧文化也可以为文娱产业实现新的创意入口与流量输出。

    引爆文化营销的“第七种力量”

    沃顿商学院教授约翰·伯格认为引爆流行的六个关键是: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触发点(Triggers)、情感唤起(Emotion)、公共价值(Public)、实际价值(Practical Value)、故事(Stories),强调的是正面并且被大众一直认可的价值和情感共鸣。但负能量和丧能量却被忽略了。经过“丧茶事件”之后,我们差不多可以说服自己,“丧”将成为引爆流行的第七种力量。

    2017上半年,最抢眼的四个“丧文化”营销案例,非以下列出的品牌莫属:

    喝完别在店里自杀的丧茶。4月底“网易新闻”和“饿了么”联手推出一间只营业4天的快闪店——“丧茶”。其原本只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却没想到“饿了么”不可思议地将其付诸了实施。丧茶的门店装修风格主打黑色,给人阴暗感,它的产品名字更是让人满头黑线,“你的人生就是个乌龙玛奇朵”、“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乌龙茶”……

    拆穿生活尴尬瞬间的“没希望酸奶”。今年年初,位于成都的创意团队“试物所”推出的“没希望”酸奶就是四川某著名乳品企业的一次成功典范。他们将包装袋上的“新”涂改成“没”,看似恶搞,“歪打正着”促成了一个新品牌的诞生。

    负能量爆棚的“消极杯”。无独有偶,台湾的月叶红茶和网红插画家“消极男子”合作的“消极杯”,以超级消极的“段子”及淡漠的人物表情漫画,在奶茶的外包装上也玩起了反鸡汤。如“体重,不会因为少喝一杯饮料就变轻”这样简单的文字和配图。脑洞大开的负能量,不仅没有令消费者产生反感,反而引起围观,瞬间成为“网红”奶茶。

    每天来点负能量的UCC Coffee。日本咖啡品牌 UCC 曾在台湾发起过一场叫做“大人的腹黑语录”营销活动,来宣传旗下的无糖黑咖啡UCC BLACK。通过将台湾的网络红人吐槽正能量的语录印制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选择此种形式进行推广,又与产品的定位相关:无糖、零卡路里和非速溶的卖点适合那些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又要追求生活品质的初入职场的都市人。

    由此可见,“丧文化”凭借新媒体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与之前的正面宣传相比,“丧文化”使营销广告的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情感表达和互动性更强。这样的理念经过新媒体传播体和表达的数字品牌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深受网络原住民的欢迎。这使得产品本身有机会塑造最好的自媒体。

    “有高度的丧”,打破题材限制的口碑之作

    丧文化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丧是真实生活的体现,“有高度的丧”从来不缺丧之外的思考和价值。许多口碑之作借由反差使其本身释放和传播能量,演变成可转换为经济价值的一种标识性的娱乐化符号,在人群中广泛铺开,逐渐变成一个可以普世消费的产品。

    美国20世纪70年代“垮掉的一代”在丧中创作了令人深思的作品,《猜火车》让人在丧中思考生命的意义,《迷雾》让人明白即使在绝望中也不应该失去希望。丧文化传递的最大价值不是让人失落失望,而是让人勇于面对失败,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在丧中寻找价值和意义。

    2017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授予了在《海边的曼彻斯特》扮演李的男主角卡西·阿弗莱克,李在一次不可原谅的错误中失去了3个孩子,他选择不与自己和解,而是得过且过,虽然整部电影基调悲观,消极,甚至绝望,但电影最打动人的一个镜头是在结尾,当李和他的侄子走在从哥哥丧礼回来的路上时,他们充满欢声笑语地来回玩着一个棒球,这时候李似乎忘了过去的伤痛,忘了未来的艰辛,这让我们在这部绝望的电影中看到了希望。

    结语

    凡事无绝对,不管是听信鸡汤还是任凭自己“丧”下去,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终究会成长起来。上一代的“嬉皮士”把科技当作他们反对体制和造梦的工具。所以,现在的我们有了PC,有了苹果,有了互联网……与当前大热的“耽美”、“二次元”、“宅”等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一样,“丧文化”总有一天也会形成自己的文化圈,产出更多属于这代人的文娱内容。

    让野心勃勃的人去奋斗,让吃瓜路人安静地做咸鱼,与其说“丧文化”是消极的,不如说是对这个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尊重和体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