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驴友太多,珠峰不够用了

罗辑思维:驴友太多,珠峰不够用了

罗辑思维:驴友太多,珠峰不够用了

驴友太多,珠峰不够用了

摘自BBC新闻杂志  作者:Jon Kelly

 

亲爱的,我很好,正堵在去珠峰的路上,氧气快用完了……

珠峰被征服60年后,登山者开始抱怨现在上珠峰就好比上班去二环路——没有个不堵的时候。

1953年5月,Edmund Hillary和Tenzing Norgay第一次站在世界屋脊,而现在这个地方却是挤满了人。

感谢北脸,感谢GTX,感谢登山如爬楼的尼泊尔带路党,让那么多人轮了世界之巅一遍又一遍。

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的统计,1990年登顶成功率为18%,到了去年,猛窜到56%。

所有有人吐槽说,现在去珠峰就跟周六晚上去南京路一样。2012年的某个艳阳天,就有不少于234人登上顶峰,1983年,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有8个人成功。

西方驴友只需支付1万美刀,就能取得上珠峰的执照,还附带一个尼泊尔向导,庞大的上山产业带了了严重的垃圾卫生问题。

“山上全是人!”31岁的,来自英国的职业登山家Ayisha说道。在附近的小村Namachi,他描述说:“村里也都是为洋人准备的商业服务。”

对于骨灰级珠峰轮家,这些都是羞煞珠峰的东西。

“这就不是珠峰般的体验,这是猪圈般的体验。”Graham吐槽道,他是职业登山家,也是《The Last Hours On Everest》一书的作者,讲述1924年George Mallory 和Andrew Irvine的不幸登山故事。

珠峰气候多变,驴友们只能挤在几个好天气里集体登顶,这无疑加剧了排队的情况,对于高原反应的研究和对策,帮助更多的人能盘上8848。

洋人有钱,哐哐砸钱买氧气罐,加上职业的尼泊尔向导,想不上去也挺难。驴友还组团用登山绳,这也让骨灰级登山家所不齿。这些优渥条件,让珠峰从1953年到现在被3000多名老少驴友轮过无数次。

这其中包括加州人Jordan Romero,2010年成功登顶的时候只有13岁!!还有80岁的日本人Yuichiro Miura。另外一个81岁的尼泊尔老人被堵在半路上,等待刷新Yuichiro的记录。

珠峰登山史学家Eberhard Jurgalski说道:“只要你不傻不笨不病还有点钱,珠峰你就随便登吧!如果连着几天坏天气,那么一旦放晴,珠峰上就老热闹了。”

一些人也开始担心,太多业余驴友涌向珠峰,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小觑。Hoyland说道:“如果在上面的人不熟悉怎么操作绳索和钉鞋,那倒霉事儿就会接踵而来。”

1996年那次,36小时内就有8名登山者遇难。2012年,就有10名驴友丧生,其中还有3个夏巴尔人。

所以,业余驴友的紧张气氛开始加剧也就不奇怪了,老手Hoyland说道:“怕死的驴友使用固定绳索往上爬,这样减缓了队伍前进的速度”

排队轮山等上火的两位著名登山家,Ueli Steck和Simone Moro 干脆直接在海拔7,470米的地方打了起来,还有他们的尼泊尔向导也加入了群殴。

除此以外,还有对于污染和乱扔垃圾问题的抱怨,虽然垃圾快递服务已经稍稍改善了这种情况。

但尼泊尔当局,已经必须去面对登山排队的问题,这已经造成了登山者之间的分裂。

一家登山服务公司建议,干脆在珠峰上安装一个梯子得了,这样大家上山拍照,下山厕所可以麻利点,但驴友表示,爬梯登顶太辱斯文,不可取也。

唯一可行的方式,只有限行了。在1983年以前,尼泊尔当局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支登山队上山,或许现在是恢复这项制度的时候了。

还有些建议,包括登山资格认证:“如果大家都专业一点,有点徐霞客的精神,情况或许会好点。”

但这些建议都会冒犯那些赤手空拳的自由登山者,Sir Chris Bonington,他在50岁,1985年的时候,等上了珠峰,那个时候真是珠峰最美好的时光,但他也反对政府进行登山管制,把登山者拒之门外:“如果说,每年只有100~200人登山,那就代表有更多的人无法体验的登顶珠峰的快感……”

限制措施,亦会减少当地人的旅游收入,靠山吃山嘛。

 

罗胖曰:

小时候听说——用算盘比计算器快。

大了又听说——手动挡汽车比自动挡汽车更能享受驾驶乐趣。

这篇文章说——不用绳索和梯子登山更有范儿和专业精神。

难度在精神上总是藐视方便。

方便在现实中又总完爆难度。

这是人类文化一景吧?嘿嘿。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