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这一个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是一名美籍和加籍企业家,他于南非出生。因他为SpaceX的创办者,及特斯拉汽车和PayPal(原X.com)的联合创办人而闻名。目前,马斯克担任Space X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设计师、特斯拉汽车首席执行官兼产品架构师、以及SolarCity的主席;与此同时,他还是现代第一辆可行电动车Tesla Roadster的联合设计者之一。

埃隆·马斯克

文/假装在纽约(微信ID:mr-jiazhuang)

看了很多关于伊隆·马斯克的报道,印象最深的是他年少时如何逃出南非的故事,这段经历在他的一本传记里有详细的记录。

马斯克出生在南非比勒陀利亚,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国家,原因是:当时的南非太乱了。

2013年时他曾经做过一次鼻子矫形手术,就是因为小时候他在学校里被别的孩子殴打留下的旧伤。当时他的父亲在Facebook上这样描述七八十年代的南非:

“即使是白人之间也没有人讲规则。两个人把你按住,另一个人抡起木棍对着你的脸一通猛砸,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在酒吧里礼貌性地看别人一眼,可能就会让你被揍得要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住上三天。如果你的眼光里稍微露出那么一点不服,那就不是住三天,而是三个月了。”

少年马斯克是班级里最小最聪明的学生,他狂热地读书,自学编程,12岁就用BASIC语言写出了一个电子游戏卖了500美元——但也正因为这样,让他成为了学校里的小流氓们欺负的对象。有一次他甚至被踢下楼梯,昏迷了两天。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 )

马斯克深深地知道,如果留在南非他将一事无成,如果要做出点什么事,就必须要离开南非——他的梦想之地是美国,是硅谷,虽然那时他对硅谷根本一无所知,只知道那是一个神奇之地。

1988年,马斯克即将年满18岁,面临服兵役,他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逃出南非最后的机会。

他设计了一条先去加拿大再去美国的曲线路径,因为他的母亲是在加拿大出生的,按照法律可以申请加拿大国籍,也可以帮子女申请加拿大国籍,而从加拿大再去美国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于是他取得母亲的同意,给母亲和自己填了申请表格。几个月以后,他拿到加拿大护照,马上头也不回地跳上了飞机,彻底告别了这个只给他留下痛苦回忆的国家。

他原本的计划是去投奔一个住在蒙特利尔的舅老爷,但下了飞机才知道,这个舅老爷早就已经移居到美国明尼苏达了。

于是,他又花100美元买了一张可以在加拿大境内随意搭车的长途汽车通票,开始挨个去寻找散居在加拿大各地的远房亲戚。

在坐了3000公里的长途汽车、辗转了很多城市之后,他终于在一个只有1500人口的小镇找到了一个远房表弟,在他家临时安顿了下来。那之后的一年,他打各种零工,从种菜、伐木到清洗锅炉。

第二年,他进入加拿大皇后大学读书。又过了两年,他申请到美国常青藤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奖学金,转学到了宾大——从此,他的人生才开始真正地走上正轨。

2002年,在他到美国的第十年,他终于拿到美国身份,正式宣誓入籍成为一名美国公民。

这个故事最大的价值在于显示了,当一个人拥有足够强大的意愿和决心,他就一定能够发挥想象力,找到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今的马斯克,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重要的企业家”。

有人把他的成功归结为天才和学习能力,他对太阳能、火箭、电动车的研究几乎都是靠自学成才。

也有人归结为他的勤奋,据说他连续15年每周工作7天100多个小时,每天都在思考和阅读,经常几小时就读完一本书。更多埃隆·马斯克解读:http://www.yangfenzi.com/tag/elonmusk

但我觉得真正让他成功的,就是这种“我一定要做到”的决心。是这种决心,让他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性和解决办法。

这种决心,在他年少的时候,是要逃出南非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后来当他手握巨额财富、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那群人之一时,他的决心就变成了——要改变人类的命运。

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将会有三个领域改变人类世界,这三个领域就是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太空技术。

他后来做的事,正是集中在这三个领域。

1995年,在他到美国的第三年,他创办的Zip2公司被康柏以3亿美元收购。

2002年,他创办的PayPal公司——开创了全新的网络支付方式,阿里的支付宝就是向PayPal学来的——被Ebay以15亿美元收购,他个人套现1.8亿美元。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人生的巅峰,但对他来说,真正的游戏才刚刚开场。

那之后,他投资特斯拉造电动车,投资研究和生产太阳能电池的SolarCity,是因为他看到清洁能源才是未来地球真正能够依赖的能源。

投资超级高铁Hyperloop,是因为他看到交通堵塞和长途旅行是困扰全人类的大问题,他想用地下真空管道连接地球上的每一个城市,让列车在地下畅通无阻高速前进。

至于发射火箭,那是因为他坚信人类最终要走向太空。

过去几年,在很多次媒体采访里,他都谈起过自己的星际移民计划:在火星上建起建筑物,然后发展成一座能够自给自足的火星城市。

而在未来,人类会成为多行星物种(Multi-Planetary Species),创造真正的太空文明。

所以他的SpaceX,目标不仅仅是把几个人送上火星,更不仅仅是为了帮NASA发射卫星赚钱,而是为了让人类走出地球。

spacex

虽然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许看不到这一幕发生,但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未来的地球人一定会记得马斯克这个疯狂的造梦者。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你看他孤注一掷,把自己之前赚的钱全都投进这几个项目——2008年,特斯拉还看不到盈利的前景,而SpaceX三次火箭发射失败,他几乎被逼到破产的边缘——

多么像当年的少年马斯克,放弃一切,孤注一掷,最终逃出南非。

昨天,全世界亿万人在谈论马斯克和他的猎鹰火箭。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登月时刻,在阿波罗计划之后,在美国政府不再激进地探索太空之后,这是少有的能够如此激动人心的震撼时刻。

但让这件事更美妙的是:这个星球上运载能力最强的超级火箭,是由一家私人企业制造的。

相对于之前由各国政府主导的登月和航天计划,这是个人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伟大胜利,意味着我们真正来到了一个个人英雄的时代。

不知道当马斯克看着那辆伴随着Space Oddity的音乐在太空中无尽飞行的特斯拉,看着坐在驾驶座上极富象征意义的假人时,他会不会想起——

当年那个搭长途汽车在加拿大辗转3000公里寻找人生下一站的少年。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视频:看哭万千创业者,马斯克回顾特斯拉艰辛过往)

埃隆·马斯克 SpaceX “重型猎鹰(Falcon Heavy)”火箭的「压舱物」

可以说火箭是送给太空的礼物,而如下这些压舱物是马斯克送给自己的礼物。

1、特斯拉的初代电动跑车Roadster,电池板上印着“Made on Earth by humans”。车的显示屏写着“Don’t Panic”,“Don’t Panic”出自“科幻圣经”的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电子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意思是“不要恐慌”,这是马斯克最爱的一句话。

2、一张镭射唱片,上面刻录了一首来自英国已故摇滚歌手大卫·鲍威(David Bowie)的成名作《太空怪咖》(Space Oddity)这张唱片用的是5D镭射刻录,可以完好保存非常长的时间,而这首歌将在太空不断循环播放。

3、放在Roadster底下的一块铭牌,上面有SpaceX的LOGO,更刻上了SpaceX超过6000名员工的名字。

4、一个穿着SpaceX宇航服,坐在Roadster驾驶座上面的人体模型,马斯克把他命名为「Starman」(星际游客)。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特斯拉马斯克:每次都知难而退,永远在给自己创造机遇

➤ 马斯克20年前就看好这五大领域 已参与三个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他的机器人管家OpenAI

➤ 马斯克发表骇人言论:我们活在真实世界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

➤ 马斯克对话李彦宏:起初认为做电动车会失败

➤ 揭秘Elon Musk的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可以改变世界的工厂

➤ 除了在革新汽车业,你该知道“特斯拉”背后还有的科学故事

➤ 终年32岁的印度传奇数学家拉马努金让硅谷领袖们集体落泪致敬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2018年2月20日,新年,我在吴晓波频道分享了《马斯克: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聊了聊《硅谷钢铁侠》,网友们的提问都很有水平,激发我把更多的感想进一步写出来。

    问:怎么判别马斯克这样的人一定会成功?
    要说到“一定”,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后论成败,不要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前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知道他一定会成功还是失败的。

    风险投资天天盯着类似像马斯克这样的创业者。做风投的人都很聪明,经验也非常丰富,但为什么他们的工作还要带上“风险”二字,这就是因为“未来”就一定意味着“不确定性”,不确定就意味着风险。

    我也会总结马斯克的特质,但不意味把握这样的特质就一定能够识别出肯定会成功的人,也许下一次他就输了呢。再成功的赛车手也难保未来会有翻车的时候,何况更复杂的创业创新。

    当然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能力,过往取得的成绩等等,来判别一下他未来可成功的概率,但这些努力只能降低而不能消灭不确定性。

    所以

    未来=不确定。

    问:未来会是什么样?
    我可以试着描述,但不能够肯定未来是什么样,未来是不确定的。

    人类有多少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就有多少未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到今天,很多疾病还是没有被攻克,所以战胜这些疾病就会成为我们最期待的未来。

    今天我们谈到创业创新就会谈到类似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人物,其实他们备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创富的代表。但坦率地说,我认为在类似医疗这样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幸福安康领域的创新突破其实更关键,不要忘了乔布斯才仅仅56岁时就被疾病夺去了生命。

    而你要问每年诺贝尔医学奖都是谁获得,他取得了什么成就?

    恐怕除了屠呦呦之外大家也数不出几个了。其实这些杰出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我们相关的密切程度,一点不亚于乔布斯和马斯克。但可能他们没有一波三折的创富故事,或者直白点说他们没有创造巨额财富,而多埋头在实验室里,所以影响力远远没有那么大。诺贝尔奖那点奖金也就勉强在北京三环边上买套普通的房,不足以让多数人惊羡。

    所以有时,我们对创新的关注度是来自故事的感染力(在商业故事里其实是冒险和创富的联系)而不是这项创新真正会为我们创造多大的福祉。如果真要对创新本质有更深的洞察,我们需要克服这个局限。

    塑造未来的另一项因素就是技术的突破,尽管今天很多企业强调,要围绕市场需求去做技术创新,贝尔实验室常被作为一个警醒的教训,这里走出了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贝尔实验室取得的商业成就远远不能与技术成就匹配。

    但纵观人类历史,很多早期看似无用的技术发明其实之后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技术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而且出现了跨界交融的倾向。所以有理由认为技术正在加快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

    人类所面对的很多问题,无论是我们直接意识到的,还是没有能够意识到但其实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很多会在技术进步中得以解决。

    但我不能肯定的是,是不是所有人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方式解决掉。

    最近我看了根据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的《解忧杂货铺》就有这样的感悟,你所寻找的恰当的人,或者问题恰当的答案,未必正好出现在恰当的时空里,《解忧杂货铺》提供了类似时空隧道这样科幻的解决方案,但也没有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

    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把人的力量延伸到什么样的范围,他始终是有边界的。

    问:马斯克有什么样的特质,这么迷人?
    如果我来总结,马斯克至少有三个特质:

    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马斯克在不到而立之年时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按理说他就应该退休享受生活了,但他没有,而是一直在折腾。马斯克之所以成为乔布斯之后新一代的硅谷精神领袖,就是因为他和乔布斯在这一点上非常的相似。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看我的一篇演讲《何谓嬉皮士精神?》

    创造未来
    马斯克可为什么想到要移民火星?

    我推荐大家去看一部纪录片,叫做《两小时讲述世界历史》(英文名: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wo Hours)。这部纪录片浓缩了138亿年前宇宙诞生至今的历史,看完你会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先不说小行星撞地球这种玄乎的事情,多少次地貌和气候变迁,已经足以让生物几近灭绝,恐龙曾经统治了这个星球几亿年之久,最后也只能销声匿迹。

    人类在这个里星球上出现才不过百万年的历史,现在就要谈统治地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未来说不定哪一天,一次地动山摇就足以让人类灭迹。如果真有一天地球不适合我们的生存了,离我们最近还有一线生机的也只有火星。

    显然,我们不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才去寻找移民火星的方案。从现在开始去探索火星是显得有些荒谬,但终有一天我回过头来看,会发现今天显得荒唐的探索其实很关键,也很必要。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不要低估一些看似现在无用的技术发明的远大价值。

    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未来的到来,而要能创造未来。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锻炼看见未来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去读科幻小说。你如果翻翻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科幻小说,发现近些年我们才实现的创新,其实早就被我们的前辈们所预见了。

    第一原理思维和想象力的结合
    但多么奇幻的科幻小说,都不能违背最基本的科学原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塑造了一种科学的典范——从5条不证自明的公理,依靠严谨清晰的逻辑,推演出了庞大的几何学体系。这成为后来科学的典范,物理学的崛起和发展,也遵照了同样的精神。

    如果有空大家可以去看看诺委会设立经济学奖时的说明。大家要知道最早诺贝尔并没有设立经济学奖,经济学奖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加上去的。当时诺委会给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因为数学这门学科在经济学中的渗透,采用经济学摆脱了那种模棱两可的诗意解读,而成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对现实发挥重要的影响。

    所以要改变世界,只有激动人心是不够的,有些富有感染力,富有文学性尤其是诗性的故事,其实本质违背了科学的精神,对此要警惕。因此,马斯克才推崇第一原理思维,这一点可以再读读《马斯克: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除了第一原理和逻辑,我还要特别提到另一种能力——想象力。这里的想象力绝不局限于一种写出《哈利波特》一样奇幻小说的能力,这里的想象力指的是基于对人性或者技术的洞察,而把一些逻辑关系不是那么强,甚至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逻辑联系的事情整合到一起。

    以特斯拉为例,过去百年中,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是以发动机为主线推进的。如果你要创办一个汽车厂,你应该首先考虑底特律,这样你可以便利地获得汽车的相关技术、人才和供应链。

    但特斯拉却诞生在硅谷,他是数字和轮子的融合,这两者在过去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强联系的,现在要把他们整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想象力。

    关于思考力的锻炼,可以去看我两篇文章。《大量读书究竟是不是提高能力的捷径?》以及《知识是分层的,要关注“知识中的知识”!》

    问:中国何时能出马斯克这样的人物?
    已经有了。

    每年我都要拜访大量的企业家、思想家和很多领域独立特行的人。我已经看到了在不少领域里出现了看见未来,创造未来;疯狂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拥有第一原理思维和想象力;以及富有冒险精神的人。

    只是他们目前没有创造出如马斯克一样炫目的财富,因此关注度远远不够。

    不要把马斯克机械偶像化,我也看到有人刻意去学他和乔布斯——张狂,自我,固执,对待周围的人粗暴,内心里极其渴望和享受他人的崇拜……

    我不认为这是马斯克或者乔布斯的精髓。相反,这有些像东施效颦,东施看着西施很美,就去刻意效仿。西施可能心脏不好,总是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然后更加惹人怜爱。东施一看这个套路很不错啊,于是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结果变得更丑了。

    最后,再次推荐大家阅读《硅谷钢铁侠》这本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