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朝新]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二): 爆粗口与官员形象

爆粗口与官员形象

中国官员的形象怎么样?

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二): 爆粗口与官员形象

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二): 爆粗口与官员形象

除在重庆赵红霞“女侠”秘拍的雷政富12秒等类似不雅视频和照片上,我们在各地各级党报党刊和电视上看到的官员,大多数都衣冠楚楚、文质彬彬,即便是那些不久就被发现犯下令人发指罪行之辈比,如在台湾猥亵男侍应生的深圳街道干部。

有时看电视,偶尔会看到一些认识的人。那画面里的人,儒雅得让人震惊,与亲见的判若两人。

因工作的缘故,见了不少官员。当然,我等屁民,见到的高官有限,即便见到也是在有摄像机拍摄的那类场合,自然都斯斯文文。故这人私下如何,难以判断。书籍和影视里,爆粗口最有名的当属蒋介石先生,一句“娘希匹”风靡各类内战剧。

基层官员,见得比较多。见得多,就有机会见识其更丰富的面孔。5月中下旬,随湖南某地一副县长去现场处置一个纠纷。临行,副县长笑着说:你跟着,我有点紧张。万一我动了粗,你不要写哈。

基层官员爆粗口,其实容易理解。在基层干事,接触的都是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村,你斯斯文文、客客气气,在群体事件现场或处置突发事件时,就容易让人觉得软绵绵,缺乏控制力和影响力。

当然,在官场权力还是最重要的,光有气场没有权力,爆再多粗口也无济于事,只会让人觉得粗鲁。有点权力,再配合上个性鲜明的粗口,工作效果就强多了,还可能给人留下“霸气”的印象。

重庆市公安局一名厅级官员曾跟我讲过一个亲身经历。一次党组会上,他向该局当时的一把手提了一个建议。该位居副部级的一把手拍案而起,指着他的名字骂道:XXX,你他妈给老子闭上你的臭嘴。你信不信,老子可以一天之内把在座的任何一个拿下!效果很好,副职们再不敢公开反对一把手了。

不可否认,中国基层的乡镇、县级官员,工作环境比较粗放,他们的工作对象平日里讲话多多少少都来点粗口,你过于书面、过于斯文,很难融进当地的地方文化,也难以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这,可能算是一种基层工作策略,情有可原。重庆市公安局那位原一把手,则是用爆粗口的形式炫耀权力,属于赤裸裸侮 辱下属和同事。

也有一些官员,爆粗口是因为愤怒。大约在去年,东莞市一个水库出现大面积死鱼,有关部门报告说是天气原因所致。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当场开骂,痛斥“天气说”是“放狗屁”。原来,这位副市长,在暗访中发现了不少往水库偷排污水的污染源。“放狗屁”一传出,不少人高声叫好。可见,官员有些时候爆粗口 也会有人支持。

有些官员,善于看人办事、看脸说话,爆粗口看人、看场合。官场上,一般是上级对下级爆粗口,我几乎没见过下级对上级爆粗口的。湖南衡阳,出现过两起正职与副职大打出手的事,武斗现场副职们除了想多揍上级几拳外,恐怕也抓住机会骂了上级两句。这种下属公开骂上级,当然只是特例。

也有相熟的官员,偶尔会在我面前爆粗口,但一般都是跟下属聊天,我只是在现场围观。最近见了一个认识多年的地方官,在某市任市委书记。饭桌上,他跟我说,到该市后他要求当地干部都说普通话。我暗想,到底是地位高了,开始注意形象了。没过一会,这位老兄跟下属聊天时,操着普通话爆出了“他妈的”,让人暗笑。综合以往跟这位老兄的交往经验,他还算亲民、任地方官还算有所作为,所以他笑呵呵抽着烟跟下属们这么闲聊胡扯,并不太讨厌。

根据最高检披露的数据,最近几年,落马的处级以上官员每年都在2000人左右。如,201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494人。这里面,不少人都是文质彬彬、不爆粗口的。由此可见,官员们爆不爆粗口,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并无直接关系。

所以,今天要说的“与官员打交道的尺度”,是一句老话:判断一个官员怎么样,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还是得看他做了什么。行走江湖,切不要因为一个官员爆了粗口就轻易去否定他,更不要因为一个官员衣冠楚楚、言辞客客气气、满口仁义道德,就以为他是个好官。

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就是那种不讲分寸、不看场合和乱爆粗口的必是素质不太好的。某县委书记,第一次见,边称我“老弟”边嘴巴里不时蹦出“他妈的”。此县委书记,不久因经济问题落马。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