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分享数据,中国还要从欧美各国“取经”

今年两会,雷军的提案中提到“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建议”,其中之一就是政府分享数据。纵观欧美各国,网络透明化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安全战略实践,而中国的大数据开发刚刚起步。美国组织的“五只眼睛”联盟是什么?欧美各国如何将大数据用户国家安全?

今年两会,如火如荼。业界明星雷军作为两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加快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建议》,里面有不少亮点。其中有一个引起了 我的兴趣,即政府分享数据。按说,大数据方面的提案更适合马化腾或马云来做啊,这二人都不提,唯独雷军一马当先,莫非雷先生又站到了风口上?

雷代表不解释,咱也不好妄加猜测。但提案是很有价值的。

对中国而言,发展大数据需要什么?是缺人,缺钱,缺技术,缺设施吗?不错,这些基础条件几乎都没有,这也是要发展大数据的必要性所在。更重要的是,缺数据。有人要问,怎么会缺数据呢,中国互联网、各部委、各大500强公司,数据明明不少啊?但很可惜,这些机构都是数据孤岛,彼此不流通不链接不共享,数据白白地存在各种档案里长毛,太浪费了。数据分享是建设大数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在报道中看到李彦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10多年前,美国有一本书《市场就是谈话》,书中说,21世纪的竞争的战略都隐藏在各个公司的服务器里,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它。10多年后,我们知道了,这些数不清的服务器,已然构成了海陆空太空之外的第五空间,服务器上隐藏的秘密(数据),关乎全球信息化格局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关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战略优势。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国家深谙“读服务器”之道,那么必然会在国际竞争中形成优势。

今天我们还知道,所有服务器上的数据,就是大数据。要读取这种数据,得用相当专业的工具,来打通各个数据孤岛。这种“读服务器”的能力好比是传说中的读心 术,它的形成有赖于三点:1.能够进入有关的服务器,2.能够对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解读,3.能够根据解读出来的数据进行预测。要实现这三点,除了 牛B的信息技术,还要有近似无穷的国家资源的支持,这些资源包括政策、法律、技术、人才、财政投入等等。

因此,大数据这事从概念变成实践,必须有 国家背后托盘才好。美国显然觉悟的甚早,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意在“通过收集、处理庞大而复杂的数据信息, 从中获得知识和洞见,提升能力,加快科学、工程领域的创新步伐,强化美国国家安全,转变教育和学习模式”。

注意关键词:国家安全。美国人突然之间指出大数据关乎国家安全、并且将之列为政府工作发展计划。通俗的说,就是为了国家安全,政府要像开采石油一样,对大数据资源进行开发。哪些数据资源能开发,哪些不能开发,哪些即使不能开发也必须开发,这就形成了国家安全战略选择问题,由此也引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安全要走哪条道路的思考。

事实上,大数据已成为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国家 ICT 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跨界领域,美国实际上已经确立了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网络安全战略,目的在于解决当前的大数据核心技术挑战,全面强化未来的信息网络安全战略优势。

考察美国大数据战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种战略的起点,所谓采集数据(原本就是网络监控)最早发端于针对局部的电子监控,现在演变成针对全民全网的全局监控。打个比方,把数据变成透明的水,就能发现水里的鱼,我将这种全局监控称为网络透明化。网络透明的程度,往往决定了数据的质量。如果采集到了足够的好的信息后,就需要交给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与信息技术专家,由他们一起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地归纳和分析,这种分析工作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合作,能否顺利实现,是大数据技术实际应用中的另一个难点。

我们如果将眼光放的再长再远一些,纵观欧美各国,就会发现网络透明化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安全战略实践。详细的情况可以参考《第五空间战略–大国间的网络博弈》一书中记载的许多案例。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分析。

 

美国组织的“五眼联盟”

从诸多案例来看,美国大数据战略,致力于网络透明化。“老大哥”监控全民监控全球,无所不用其极,棱镜门事件也掀开了冰山的一角,自然不用多费笔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春殇反思:反恐会不会成为网络透明 化的催化剂?》一文进行研究。

更厉害的是,美国为加强大数据资源的开采,早就联合有关盟友,组建了“五只眼睛”联盟(下文简称五眼联盟)开展全球“掘金”。

斯诺登说,配合“老大哥”进行全球监控的还有四个“小兄弟”,分别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五个国家聚在一起秘密打造了一个“五眼”情报联盟 (“Five Eyes” intelligence alliance)。

在监控范围上,“五眼”各有分工:英国负责欧洲和俄罗斯西部;美国负责加勒比地区、中国、俄罗斯、中东和非洲;澳大利亚负责南亚和东亚;新西兰负责南太平洋和东南亚;至于加拿大,负责监听俄罗斯和中国,兼顾拉丁美洲、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

2013年11月24日晚,荷兰《新鹿特丹商报》登载了一张美国国安局的绝密地图,地图上清楚标明美国及其“五眼”间谍联盟伙伴国在世界各地铺设了20处高速光纤电缆。至于其信息拦截行动,则需寻求电缆所在地的政府和通讯公司提供“隐蔽的、偷偷摸摸的”帮助。

海底电缆拦截信息行动是“五眼”间谍联盟构建的全球监听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张地图显示,通过在该国西海岸、夏威夷岛和关岛设立拦截设施、窃听太平洋海底所有通讯电缆以及连接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电缆,美国已把跨太平洋的通讯渠道牢牢攥在手中。

从监控能力来说,如果说美国第一,那么英国可以坐第二把交椅。英国是大数据的积极拥抱者。无论是政府、研究机构,还是企业,都已经开始行动,抢占“数据革命”先机。2013年1月,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宣布,将注资6亿英镑(约9.12亿美元)发展8类高新技术,其中,1.89亿英镑用来发展大数据技术。

【加拿大:五眼联盟成员】

从政府来看,加拿大通讯安全局和美国NSA在监控活动上密切合作,甚至应美方要求在全球设立隐蔽的间谍站并实施间谍行为,并在“约20个高度优先的国家”参与美方的间谍活动。据外媒2014年1月31日报道,加拿大情报部门曾在该国的一座主要机场利用机场免费提供的wi-fi系统收集旅客情报信息。

【澳大利亚:五眼联盟成员】

2013年8月,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AGIMO)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也是五眼联盟成员,斯诺登爆料,澳情报机构曾试图窃听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和他的妻子,并还曾监听印尼部分高级官员的通 话。自然,印度尼西亚非常不满,印尼外长当即(11月1日)召见了澳大利亚驻该国大 使,就报道称澳大利亚驻该国使馆参与美国窃听强烈抗议。

【新加坡:五眼联盟南亚据点】

新加坡是世界十大高速网络架构之一,并承载了东南亚地区半数以上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储存量。新加坡已确立其作为全球数据管理枢纽的地位,汇集了东南亚超过50%的商业数据托管及中立运营商数据中心。新加坡从70年代开始成为“五眼”的眼线。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等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使用的海底通讯网都经过新加坡。

【韩国:五眼联盟东亚据点】

或许是因为五眼的新成员,韩国人非常重视大数据战略。在2011年,首尔就提出“智慧首尔2015”计划,首尔市将努力打造“首尔开放数据广场”。韩国是“五眼”联盟设在东亚的一个重要信息拦截据点。借由铺设在太平洋港口城市釜山附近海域的海底电缆,“五眼”间谍联盟可获取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的外部通讯信息。长期以来,韩国国家情报院一直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安局,以及澳大利亚情报机构的亲密合作伙伴。

【法国棱镜:DGSE的监控】

2013年2月,法国政府发布《数字化路线图》,列出5项将会大力支持的战略性高新技术,其中一项就是大数据。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 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2013年7月,法国《世界报》爆出猛料,法国对外情报总局也在大规模拦截计算机和电话数据。世界报》称:“我们的所有通信都被监听,包括电子邮件、短信、电话记录、Facebook和Twitter活动等,这些信息都将被保存多年。”《世界报》称,法国情报部门的这种行为与之前曝光的美国“棱镜”(PRISM)项目 基本一致。

【日本的棱镜计划】

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 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 术的社会”。2011年6月17日日本“悄然”通过了类似于美国《外国情报活动监视法》的法案,以实施日本的“棱镜”计划 。
直白地说,该法案等于赋予了政府一柄尚方宝剑,将全日本的所有网络信息,不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司的,民众的还是官方的,都置于政府的“摄像头”下。

【印度棱镜:国家网络协调中心】

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2012年初,印度联邦内阁批准了国家数据共享和开放政策。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 data.gov.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日本《外交学者》6月14日报道称,印度政府目前仍在成立一个类似棱镜的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网络搜集国内情报,来监控国内外网络安全威胁。印度政府正在建立一套接受统一管理的机制,用以协调和分析从全国各地的互联网账户收集到的信息,该机制被称为“国家网络协调中心”(NCCC),它将赋予执法机构所有网络账号的访问权限,如博客、邮件和其他社交网络数据等。

【德国:国内通讯网】

德国感到了羞辱,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美国监视的对象,在棱镜门事件得知真相后,默克尔非常激愤,提出了独立于美国网络的发展设想。2013年10月,德国提出建立“零监控”网络——德国国内通讯网。2014年,默克尔又大着胆子提议建设欧盟互联网,向美国外交宣战,以此来抗议“五眼”对德国的监控。其实,在德国,地方刑事检控机构和德国联邦情报局也完全能够监控本国网络。甚至能够直接访问像德国电信、沃达丰、1&1之类ISP的数据和流量。”据统计,在2010年约有3 700万封email因一个或多个关键词,被德国联邦情报局过滤掉。
2013年6月17日,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联邦情报局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亿欧元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目前,德国政府已批准首笔500万欧元用于名为“技 术成长计划”的项目。

【伊朗棱镜:“清洁网络计划”】

伊朗不属于欧美,但是伊朗走的路线跟欧美有关,也具有参考意义,所以本文也将之从《第五空间战略》摘录过来,加以分析。由于跟美国处于敌对关系,伊朗吃了震网病毒的大亏,所以选择关闭互联网大门,以“绝缘”的姿态抵抗美国的攻势。
伊朗政府开发出了世界一流的互联网控制和审查系统,该系统使政府可以大规模地检查个人网上通信内容。伊朗和其他国家的技术专家在采访中说,伊朗监测互联网信息的努力远远超过了屏蔽网站或切断互联网连接的程度。
2010年12月,塔基普尔正式提出建造“全国互联网”的设想。2011 年6月22日伊朗通讯与信息技术部长礼萨·塔基普尔在德黑兰宣布,伊朗将于近期测试其自主研发的“全国互联网”,又名“清洁网络”,目的在于取代国际互联 网。

 

中国的道路选择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对数据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套上大数据的光环后,原本那些存放在服务器上平淡无奇的陈年旧数一夜之间身价倍增。按照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的看法,“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正如大数据之父维克托所预测,“虽然数据还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今天的国家将大数据视为国家战略,并且在实施上,也已经进入到企业战略层面,这种认识已经远远超出当年的信息化战 略。我们上面介绍了许多国外的动态,末了自然也要落脚到本国,思考本国可能采取的发展道路。但是,尚未见到网络安全战略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全文(据说两会期 间公布,也就是这几天),我们也不妨先总结国外的情形,以便进行比较。

综合国外情况,可以看出,大数据战略和国家网络安全,实际是 一个硬币的两面,要加强网络国防,离不开大数据建设和开发。就大数据战略而言,各国都在进行着网络透明化努力,当然这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从其战略意图来说,基本可以分成三大流派,分别是:美国系,德国,伊朗。其中,美国系实力最强,势力最大,在美国带领下正在以五眼为核心,通过结盟的方式全球布控。 伊朗属于美国对立派,意图网络独立,跟美国对抗。德国呈现出来的趋势则是要走一条中间道路,既要求一定独立又不跟美国对抗。

中央对我国大数据战略会是什么态度?对于这个问题,天马认为,必须得好好消化中央网信小组会议上习近平讲话。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怎么干?有5个关键词,分别是:技术、文化、经济、人才和合作。习近平说,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 国际交流合作。

按照缺啥喊啥定律,天马来解读了一下,发现这个话里另有玄机,原来: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有也不过硬;现有的信息服 务不丰富不繁荣,网络文化还有点问题;基础设施太差了,根本不及格,信息经济实力弱;人才队伍素质低,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牛人太少了;偌大一个国家竟然 没几个盟友,赶紧拉几个小兄弟啊。

毫无疑问,中国的底子太薄了。但是,大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石油”。开发大数据资源的能力将影响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它依赖自身能力的形成,这种能力就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和知识的速度与技术,而这种转化速度和技术,则决定了大数据技术能力的高低。另一方面,它也依赖国际合作。网络的开放性、跨国性决定了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显然,单靠一国之力难以有效应对,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破解这一难题。

但是,天马认为,如果要加强国际合作,至少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应该承认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地位,并予以尊重;其次,各国要和平利用网络空间,停止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和对抗;再次,国际间要尽快缔结共识,要依法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中国的国际合作之路是不是也显得有点艰难呢?

天朝会走那条路?加入美国五眼阵营不太可能,学习伊朗也不现实,借鉴德国貌似条件也大不充分。而今,网信小组已经成立,掌管天下大权。无论是信息化、信息消费还是宽带中国战略,都需要以网络安全为基础,我们要选择的,亦或是另有一条摸石头过河的路?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goto5way】

作者:@张之笑容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