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之际,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中国歌剧舞剧院受中共中央文化部邀请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成功上演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陈紫妍担纲主持。本次舞剧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不仅展现了王昭君“落雁”的美貌,还用唯美的方式展现了王昭君出塞的心路历程,表现了其在汉匈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及深远的影响,塑造了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民族舞剧,该舞剧从战争到和平的演变发展中,刻画了昭君在面临无奈与苦楚、家园与个人的种种心路历程,体现了她在面对“和亲”这一政治行为时的大义与勇气,从而表现出华夏民族的大爱情怀。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著名主持人、青年女高音陈紫妍受邀担纲本次舞剧的主持人,作为目前在歌坛中既能演唱又能主持的少有的“全能型”青年歌者,陈紫妍清新大方、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她扎实的主持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观众再一次领略了她卓越的主持风采,受到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王昭君的故事,代代相传,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而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小说、戏剧也多得数不清。唐朝诗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在人们心中,昭君最美就在怀抱琵琶出塞那一幕,千古幽怨,尽在其中。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据悉,这部民族舞剧《昭君出塞》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打造了无数优秀的民族舞剧剧目,而《昭君出塞》无疑又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艺术盛宴。作为中国民族舞剧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昭君出塞》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融合多种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创新演绎这个经典历史故事。该剧由于平编剧,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舞剧导演孔德辛担任总导演,青年舞蹈家唐诗逸、朱寅等领衔主演。实力团队,超强阵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中国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和艺术魅力。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陈紫妍主持大型民族舞剧《昭君出塞》展现家国情怀

带着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重托,陈紫妍研究大量史料,为了能够更真切的感受这段故事,找准这个故事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陈紫妍认真地准备主持词,不断的琢磨、研究,使之精益求精。通过她的描述,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有感动、有思考、有启迪。

陈紫妍(Diana),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持人、女高音

近年来,陈紫妍不但在声乐艺术方面成绩卓越,同时还在主持及公益方面表现出超凡的才能。她追求艺术的无限,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这个年轻的女孩付出了无数辛苦,也收获了一路芬芳。作为歌者,她懂得用心讴歌人间真情,作为主持人,她懂得用手中的话筒诠释爱的本义,用语言展现艺术的本真;作为公益使者,她更懂得美丽与爱心并存,只有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曾经的璞玉,经过时光的雕琢,已然成为一块美玉,在追逐梦想的旅程,陈紫妍定能用最美的歌和最真的情为自己的金色年华留下最为绚丽的那道彩虹。

陈紫妍(Diana),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持人、女高音

陈紫妍(Diana),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持人、女高音。第61届中国区环球小姐,2013年中国地球小姐大赛荣获最美声奖,“青春使命”闽籍在京英才形象大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宣传大使。

陈紫妍(Diana),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持人、女高音

陈紫妍,出生于福州市,身高171cm,系詠春拳第九代“刀”字辈弟子,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詠春拳第八代传承人郑祖杰 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持人、女高音 拥有美妙德声音横跨民族、美声、 通俗三种风格,主持过多场大型文艺晚会,中央国家机关文艺晚会。荣获第61届中国区环球小姐、2013年国际地球小姐大赛中国区最美声音奖等国际奖项外,她还是一名歌剧演员,出演过《小二黑结婚》《天鹅》《红河谷》《星海》《号角》《伤逝》等多部歌剧,特别是出演了由中共中央文化部出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担任艺术指导的歌剧《白毛女》全国巡演19 场,并得到彭丽媛亲切握手慰问,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陈紫妍(Diana),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持人、女高音

陈紫妍是一位美丽的爱心使者,穿梭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将中国文化和公益之心传播在世界的土壤之中;陈紫妍是一位优秀的歌者,用最美的心灵歌唱最真的梦想;她是艺术路上勤奋的追梦者,为了梦想陈紫妍一往无限坚定执着。

出生于榕城福州的陈紫妍,性格中也秉承了福州人杰地灵的特点,温婉聪慧、柔媚安宁,也正是这种随性淡然的处世态度,使得她对待自己的梦想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梦想不断前行。陈紫妍把自己的爱不但通过歌声传递给他们,更通过实际行动,带给需要帮助的人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从风采奕奕的主持人、歌者到公益舞台上的最美公益之星,陈紫妍在不断的经历着自己人生中的一次次蜕变,她先后获得第61届中国区环球小姐、2013年中国地球小姐大赛荣获最美声音奖等,在耀眼的光环下,她还是像万千普通女孩一样,仍然保持着率直和真诚,用她明月如水的心做她觉得应该做的事。在舞台上,她用声音诠释自己,而舞台下她更愿意用行动去表达自己。无论是在第八届世界自闭症日慈善晚会,还是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善基金”帮扶视障儿童慈善活动、或是参访泰国皇家流浪狗基地等等,陈紫妍用最动人的声音给所到之处传递出爱的正能量。作为地球小姐大赛“最美声音”奖的获得者,她一直把传递爱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她也为自己的人生探索出了一种更为宽广豁然的境界。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俄罗斯芭蕾—— 用脚尖追逐梦想

➤ 彭丽媛与丹麦女王朗读童话《丑小鸭的故事》 第一夫人风采回顾

➤ 朱军、周涛、康辉、董卿、张泽群、李梓萌朗诵《亮剑湄公河》

➤ 刘黎平:史记《G20西湖赋》 附张艺谋导的文艺演出演出节目单

➤ 甘肃籍明星:这些大红大紫的名人明星,都来自甘肃,你知道吗?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纯粹说道:

    最近刚看了高阳的《王昭君》,虽说是历史小说,但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价值。
    1.久居深宫得不到皇帝宠幸(当然毛延寿的作用让汉元帝无意点名也有被动之嫌)
    本来是用韩文代替昭君以长公主之名,可昭君终不愿意逆天下人以一己之私赢得宠幸。
    2.王嫱深明大义,为皇帝考虑。虽然汉强而匈奴弱,但朝廷上下一致反对用兵,加上太后的执意赐死,昭君不愿让皇帝背负为一女子而劳民伤财的历史罪名。
    3.为自己和父母家族考虑。如不出塞,将自己背负历史和天下人的骂名,也必将连累自己的父母和家族。生离总好过死别
    4.既然不出塞,于皇,于国,于民,于家,于己都不利,不如自己“主动”出塞,那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貌似有点像金陵十三钗?)
    总之四个字:身不由己

    补:那么多该有作为的人不作为,确让一弱女子肩负如此大任,还得共侍呼韩邪父子二人。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可从历史角度看这也不是件坏事。

  2. 陈记姑娘铺说道:

    这里先安利一部汉剧《王昭君》。编剧为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导演为国家一级导演石玉昆,武汉汉剧院院长陈伯华为艺术总监。青年演员王荔饰主角王昭君。

    看完汉剧之后我觉着昭君不是自愿出塞的啊。
    的确是有心怀家国的姑娘,但是在那个韶华正好,渴望爱情的年纪,谁会一门心思地选择孤寂呢。

    “出塞如进鬼门关。我静心参,深宫无可恋,寂寞又孤单。画图遭涂颜,无缘见龙颜。怕看天上双飞燕,羞望池中并蒂莲。花儿都盼雨露怜,姑娘谁不盼郎儿怜。”
    是有着浓重的不舍,但昭君还是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水袖一挥,去意已决。“欲自救敢自荐觅生机。”与其终老深宫,不如放手一搏。借这次机会,或许能够得到意中人的注意与垂怜,总比老死宫中,人比黄花无人问好,不是吗?

    “掖庭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塞和亲。”她一字一顿念得纠结矛盾,似有万般不舍,终还是说出了口,直叫人肝肠寸断,却也图便宜了那奸诈小人。

    胡人使者觐见那天,昭君一身红装,以公主身份款款上殿,步步坚定;却也美得惊心动魄,别有一番英气。看到如此如花美眷,帝王是惊愕,是懊恼,是后悔;胡人是惊艳,是欣喜,是满意。“八日之后,遣嫁新娘。但愿从此,边境永宁。”

    一时间千头万绪方错乱的帝王还是后悔了,舍不去自己的美娇娘。于是他打算寻觅貌似昭君者替嫁边塞,并封昭君为昭仪。雀跃,欣喜,感动瞬间涌上昭君心头,终于可以伴君左右不用远嫁边塞。但片刻后,她还是拒绝了。“不,不可。”昭君说自己身以属胡,大汉不能言而无信。

    这时的昭君大概是开始有了家国情怀的,至少不能言而无信啊。但多少有些可惜。

    到底还是造化弄人,心心念念多时的场景出现得如此不合时宜,而胡人在知晓实情后的举兵又加剧了悲剧的发生。再不舍,昭君终是要踏上边塞的路途了。

    所以说,至少在这部汉剧中,王昭君的初衷并不是出使边塞,也就不存在自愿的问题了。但是后来,可能还是多少深明大义了吧。不然王昭君的故事如何传唱流年。

  3. 刘博 杨柳说道:

    王昭君远嫁匈奴并非悲剧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朝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名列我国历史四大美人之一。

      昭君的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无数文学,艺术作品,都以她作为主角。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从大汉族主义以及大男人沙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难。甚至还有文学作品称,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蛮荒,在呼韩邪单于死后,不愿再嫁而自杀。更有版本说,王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投水自尽了。

      这些传说可能是中原人士一厢情愿的杜撰,真实情况可能是,王昭君自愿嫁入匈奴汗国,在那里所受到的是顶尖享受,终老于幸福之中。

      悲剧的传说

      我们来看一个流传最广的传说。

      传说两千多年前在长江西陵峡秭归县宝坪村,住了个叫王忠的庄稼人,这个庄稼人因为一直没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庙进香许愿,祈求得到一个像屈原那样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的后代。结果真的很灵验,八月十五夜里,他的妻子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不久便生下一个比天仙还标致的姑娘,这就是王昭君。昭君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心地善良,忧国忧民,特别喜欢望月吟唱,父母就为她建了一座楼,起名望月楼。

      后来汉元帝挑选天下美女做后妃,昭君被选中。王昭君到京城长安后,和其他被选的秀女一样,先到画师毛延寿那儿画像。有的美女为了得到皇帝的青睐,重金贿赂毛画师,画师就将她们画得美貌非凡。王昭君不信这个邪,没有给毛画师金银财宝,毛画师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面点了一点,结果王昭君没能入汉元帝法眼,寂寞于后宫。

      几年之后,匈奴汗国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向汉廷求亲,汉元帝决定在不受宠的美女中物色几位,赏赐给他,并许诺谁愿意前往,就给予公主的身份。王昭君挺身而出。临行前,汉元帝召见昭君,一见面就惊呆了,如此美丽的美人,我怎么没有发现呢?一席谈话,更觉昭君才智过人,整个后宫无人可及。元帝深深后悔,两眼望着昭君,不忍离开。昭君进宫多年,第一次见到多情而又年轻的皇帝,却又要离他而去,也是心酸不已。可是为了国家利益,昭君不得不北上。

      送走昭君后,元帝立即翻看美人画册,终于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细细一看,原来昭君眼下多了一个疵点,掩盖了昭君的美貌。皇帝大怒,下令将那个弄虚作假的画师毛延寿杀了。

      昭君随呼韩邪来到塞外,在匈奴又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二人感情很深,但不久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久旱不雨,水草枯死,牧民饥饿混乱,朔漠飞沙中又夹着一股邪风。当地居民说这些灾难都是汉女王昭君带来的,只有用她的血来祭奠匈奴先灵,草原才能化险为夷。呼韩邪终日愁闷,惶惶不安,昭君也愁眉不展,忽然她想起父母在她进宫前曾送给她一个锦囊。昭君打开锦囊一看,原来里面装有庄稼种子、金剪子和一张黄纸。昭君百思不得其解,伤心地流下了一串串泪珠。这泪珠滴落在冰凉的沙子上,沙地上竟然奇迹般地出现了一股蓝晶晶的小清泉。昭君又惊又喜,有了水,还要有牛羊、水草、庄稼。她拿起了金剪用黄纸剪了一只小羔羊,想不到刚剪成,小纸羊就变成了真羊。昭君又用黄纸剪牛羊、水草花瓣,顿时,身边出现大片的绿草香花,成群的牛羊在其中吃草、休息。最后昭君又将锦囊中的种子撒在沙地上,顷刻便长出了庄稼。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世代传送着昭君的恩德。昭君最后死在漠北,也就是现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呼和浩特是“青色之城”的意思,所以昭君墓也被称作青冢。

      再说元帝,因为思念昭君,一病不起,五个月后就死了。

      关于昭君的结局,除了上面这个圆满的结局外,还有自杀说、投水说等。无论什么版本,在大汉族主义者的眼中都是一个悲剧,理由是:王昭君被毛延寿这个小人所害,被迫远离故土,就算她赢得了单于和匈奴牧民的尊敬和爱戴,但一个聪慧的水乡女子怎么可能和野蛮人有共同语言呢?

      千百年来,人们就是在这种心结中感叹着王昭君的悲惨命运。然而,我们不得不打断延续了千百年的一厢情愿式的意淫。

      塞外的幸福生活

      关于王昭君的传说中,一切“悲剧”的源头来自宫廷画师毛延寿这个“奸臣”。京剧上就有“骂一声毛延寿卖国奸臣”“你不该投番邦丧尽了良心”,并且认为他被杀是大快人心。然而,王昭君传说中的一个最大破绽正是毛延寿。查《汉书》《资治通鉴》均无毛延寿画宫女画以及被杀的记载。在历史上,汉宫是否存在皇帝按图召幸宫女的规矩,也未见正史记载。

      《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对昭君出塞的记载是这样的: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逃到汉朝来,向汉宣帝请求援助。因为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于是,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后,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同时送给他三万四千斛粮食。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

      汉宣帝死后,他的儿子刘奭,即汉元帝即位。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意思是自愿当汉朝的女婿,以便有所依靠。汉元帝同意了。以前匈奴强大,汉朝和匈奴和亲,都是挑选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现在呼韩邪的匈奴已成了汉朝的附庸,于是元帝决定挑五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民间选来的宫女,进宫后就像鸟儿进笼一样,都希望出宫,但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宫女王嫱,即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也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好,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呼韩邪临辞之前,元帝召见五女,只见“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汉元帝虽然阅美女无数,也大为震惊,想改变主意,却不能开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去了匈奴。

      汉元帝为什么没有见过昭君呢?《汉书》只说“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怨”,并未提毛延寿作伪的事。事实上,皇宫是美人窝,如果没有特殊的际遇,从民间选来的王昭君见不到皇帝是非常正常的事。而史书中也根本看不到王昭君对西汉宫廷和皇帝的恋恋不舍,相反,却看出了她的大彻大悟、自愿脱离。

      汉元帝时,宫女为取宠皇帝,用重金贿赂画工,画工向宫女索赂的情节,来源于西晋葛洪写的笔记小说《西京杂记》。这笔记是好事文人掇拾而成的杂记,不一定符合真实历史。《西京杂记》等文学作品将毛延寿与王昭君联系在一起,可能因为当时西汉政府恰巧处决了一批宫廷画家,毛延寿是其中之一且画技最高的原因吧。

      王昭君到了塞外后,并不像传说那样,日日思念中原、思念皇帝,郁郁而终,甚至自杀而亡,而是享尽顶级待遇。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与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被封为“宁胡阏氏”。据《汉书·匈奴传》等史书记载,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所生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被封为右日逐王。婚后三年,呼韩邪去世,嫡子雕提模皋继位。依照匈奴汗国的风俗和律法,嫡子有跟庶母结婚的义务,于是王昭君再嫁给新皇帝。二人年龄相当,新单于更加爱慕王昭君。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昭君继续当皇后,跟新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匈奴贵族。由于王昭君的原因,匈奴和汉族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至于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的爱情则根本没有可信度。后宫佳丽无数的汉元帝面对绝世美女,产生刹那间的眩晕是可能的,但产生爱情的可能性极低。并且,就在王昭君辞行之后五个月,汉元帝就死了。如果王昭君留下,哪有幸福可言。事实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她的幸福才真正开始。

      至于王昭君卒于何年,不得而知。昭君死后,葬于青冢,而专家考证说,这只是她的衣冠冢,王昭君到底埋葬在什么地方,只能是一个永远的谜了。

  4. 白衣天使说道: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赦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请注意,呼韩邪一死,她就立马要求离开了。
    如果这位姑娘真的那么热爱和平,大义凌然,那么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可能再次出现动荡的前提下,还吵着要回家?
    大家有没有想过,她知道人家想娶自己就立刻请求回家,这做法明显是打了新单于的脸。倘若惹恼了他,他会不会用这个作为打仗的新借口(虽然按照当时的情况可能性很低很低很低很低)?
    无法忽视的前后矛盾,这并不像是一个自愿和亲的人的做法。
    甚至可以说,有一种“老东西你终于死了老娘要回家”的既视感——那么这样的和亲,到底是自愿更有可能,还是被迫呢?
    我们不得不去怀疑史书里自愿的分量。

    我们再次回顾一下王昭君出塞的过程。
    按照历史书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
    王昭君,字王嫱,开始在汉元帝,凭借着良家子女的身份被选入掖庭。那时,呼韩邪来到我大汉朝,汉元帝命令将五个宫女送个他。王昭君进宫多年,不能见到龙颜,悲愤积怨已久,于是请求去掖庭的命令。呼韩邪单于的践行大会,汉元帝召集五个宫女送个他,王昭君美丽华贵,照亮了整个宫廷,看看周围,群臣惊动。汉元帝吃惊,想要留住她,但是不能失信,就给了匈奴。
    明石认为自愿的点是在加粗的那句,但是,请注意我划线的地方:周围人的反应。
    很显然王昭君艳惊四座,不管皇帝有没有那么做,他终究是动了毁约的念头。自负美貌的王昭君,在辞行之前,真的对周围人的反应没有预估吗?
    不可能。
    要知道汉元帝的评价可是“柔仁好儒”,面对这样一个娇滴滴的美人,他有可能不后悔吗?
    而且在这里,咱们要补充一点:汉元帝的怦然心动,可不仅仅是怦然心动。
    历史记载汉元帝此人也算专情(一个皇后四个妃子,真心不算多),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司马良娣,可惜这妹子也是福薄,早早就死去了,汉元帝难过不已,从此对美女毫无兴趣。
    有人估计要问那王政君和她孩子怎么来的?
    事情是这样的。
    她妈看他这样,担心不已,就挑选了五个美女给他选。汉元帝呢,看都懒得看,随手指了一个,就是王政君。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也算是专情了吧——这样的男子倘若恋慕,又会掀起多大的风浪(事实上昭君出塞同年汉元帝就去世了,有说法就是汉元帝看着心爱的女人离开了抑郁死的)?
    我不相信王昭君不知道司马良娣,相反,她很清楚,很自信,所以才敢拒绝贿赂(我并不认为这可以体现她品格多么高尚)。
    那么,这次的辞行,让事情有转机的几率有吗?
    还真有。
    而且不少。
    失去了司马良娣的汉元帝,真的愿意再次失去心爱的女子吗?
    难说。

    倘若事实真的是如此,真得说:王昭君打得一手好算盘!
    让他对自己一见钟情,然后立马面对生离死别。一个痛失所爱,好容易再次坠入情网的男人,为了第二次情缘,不做出什么才怪了!
    这样,不仅仅可以给自己博个热爱和平的美名,也能顺理成章地留在后宫——妙,太妙了。
    可惜的是,她终究是忘记了,这是个柔仁好儒的皇帝——爱又如何?终究不能失信。
    这步棋,走得精妙无比,可惜还是失败了。

    既然我们已经解释了王昭君的不乐意,那么我们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王昭君立马要回去?为什么她明知道匈奴的风俗,明知道新的单于想要娶她,却还是上书离开?她哪来的底气?
    难道因为她为了和平作出的贡献?
    别扯淡了。
    那么多和亲的公主,有的甚至派出了真正的宗室女子(感兴趣的可以查查书,汉朝一开始派出去和亲的,全是宗女),人家都回不来,王昭君一个宫女怎么敢那么大胆,上书乞求回家?就不怕触怒新的单于吗?
    我个人的理解是:公元前33年,刘骜登基了。
    刘骜是谁?历史上出名的汉成帝,精尽而亡死在赵合德怀里的酒色帝王,男女通吃淫乱无比。
    而王昭君呢,此时二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褪去了少女时候的青涩,恐怕容貌变得更加美丽,又因为已经结婚生子,多少也带了少妇的妩媚风情。
    前面也说了,王昭君这人心气很高,自恃美貌是能做宠妃的,甚至骄傲得拒绝贿赂画师(这个真假有待讨论,拒绝毛延寿这个梗出自西京杂记,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本小说集,虽然历史价值颇高,可是终究不好说),最后被现实啪啪打了脸。
    那么,为什么王昭君敢于在这样一个新单于年轻英武(当时继位的他才二十多岁,且历史上对这位单于的评价也很高,两人非常登对,事实上最后他们夫妻恩爱,生了两个孩子),已经明确表示想娶她的前提下,还要回去呢?
    我们敢不敢做出这样一个假设:
    她想依靠自己的美貌,再赌一次。
    这时候的王昭君,早就不是那个默默无名的小宫女了,而是一个名动内外风情万种的大美人——如此人间绝色,汉成帝真的不会心动吗?
    汉元帝不同,他就算喜欢,也不能失信于人,所以宁可难过也要把王昭君嫁过去。可是这时候的刘骜,他可没有爸爸的束缚感,喜欢的男宠被臣子逼着流放,他一次又一次地带回来,哪怕送回去,也经常写信互诉衷肠。而且,呼韩邪已经死了,宫女自请回乡,真不能算太过分。
    或许那时候的王昭君,就是如此去想,所以面对追求自己的曾经的儿子,她依旧请辞——或许,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对新皇帝有信心。

    然而刘骜让她失望了,他只回了三个字:从胡俗。
    就这么三个字,决定了这个女子悲哀的一生——她再也回不去了。

    【插一段停不下来的脑补:为什么刘骜要拒绝王昭君的回归?个人根据历史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1.年轻气盛,更喜欢结发妻子。历史记载刘骜即位之初非常宠爱许皇后,专宠了将近二十年。可惜许皇后虽然也是只下蛋的母鸡,却保不住自己的孩子——一儿一女全部夭折。
    2.忙于制衡,无暇顾及。此时他的母亲王政君一家子一手遮天,且宦官势力也很大,为了抓住手中的权力,刘骜两边制衡,希望从中渔翁得利,可惜失败,造就了王莽之祸。
    3.忌惮匈奴。新单于继位,汉室对他并不了解,也不知道是不是个热爱和平的主儿。他已经明确想娶王昭君了,皇帝也没必要为个没见过的还被人睡了的美女添堵。
    4.担心名声受损。这个我觉得按照他荤腥不忌的尿性应该不太可能,可是也未尝不是个理由,王昭君回来了,面对这么个大美女刘骜没理由不下手,且不论成功与否,对于帝王家的名声,都不是个好事。
    想不出了囧,欢迎讨论。】

    或许你可以说:既然你这篇文章如此主观,那么明石根据史料推测,就没什么错呀,你又为何要反对呢?
    那请问,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
    如果王昭君真的是为了和平宁可牺牲自己,那么,面对着年轻英俊、迷恋自己、并且愿意继续和大汉交好的如此符合自己的和平梦的新单于,不是接受,而选择要回去呢?
    要知道,她如果回到大汉,那么她的政治价值,也就没有了。
    这样的她,一个曾经的小小的宫女,一个匈奴的遗孀,她的日子能过的多好?
    就算按照我的推测,她真的有委身汉成帝的想法,那么,比起如果从了就一定会被宠爱的新单于,这个男女通吃寡廉鲜耻的新皇帝,真的对她那么有吸引力?
    当然,我们可以说,礼教让她无法容忍匈奴的制度——那这不还是不愿意吗?和亲的时候,她真的可能对匈奴一无所知?
    最重要的是,从古至今,所谓的正史,还不是要符合统治的需要?比起一个不情不愿三天两头吵着要回去的女人,一个大义凌然热爱和平牺牲自己的女性显然更符合史官的喜爱——当然,这也仅仅是猜测罢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的看法是:王昭君并不愿意出塞,她主动参加只是一步面圣争宠的失败的的“险棋”——或许一开始真的有自愿的成分,但是总体上,绝不愿意。
    她本想靠着这次“冒险”让皇帝注意到自己,结果踢到了铁板被呼韩邪一把选中;本指望着皇帝留住自己,却没想到汉元帝虽然遗憾却什么也没做;本指望着呼韩邪单于死了自己可以回来,却没想到好色的汉成帝却对她一点兴趣都没有;只好嫁给老单于的儿子,孙子,最后羞愤自杀。
    你让我怎么评价这位姑娘?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权者的政治玩偶,就这么简单。
    可怜金玉质,终陷沼泥中。
    这是时代的悲哀吗?
    想起那位嫁给大山的女人,或许,真的是。

    现在看历史书,从古至今,人人都称颂这个女子,她是美丽的传说,是和平的使者,甚至成为了历史中不可否认的四大美人,让后人永远牵挂。
    然而,我并不认为王昭君温柔善良。相反,从史料可以看出,这个姑娘并没有那么美好:狂的像极了红楼梦的晴雯,做作不知轻重,冲动不计后果,情商低而心比天高,故作清高可是并不是真正的清澈,虽然没做好可是也有自己的小心机,最后了得个命比纸薄的结局完全是活该——如果真的呆在后宫里,估计也是被玩死的份儿。
    可是,谁理解她的不情愿?谁发现了她的痛苦?那么美丽骄傲、娇艳得如同一朵花儿一般的姑娘,却被迫以色侍人,侍了一个又一个。
    然后,在她最需要故乡的时候,没人帮她。
    是啊,死后得了个虚名。
    但这些名声能把她十六岁时候的青春和憧憬还给她吗?

    今天查找关于和亲公主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段话:
    当然,和亲本身也必会给和亲公主本人(即个体)带来的一些影响,有些和亲公主担负起民族友好使者的形象,如自愿和亲的王昭君,不但能够“从胡俗”,将自己毕生致力于匈奴与汉朝的安定团结,被尊为“宁胡阏氏”,而且还教导其子女也要为汉匈团结关系的稳定作出贡献,事实证明其子女确实也为此作了不懈努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和平使者?不但能够从胡俗?
    容我说一句:滚你妈逼丰容靓飾 昭君对自己颜值很有信心呢 搞不好开始就希望两个男人为其掐架 争交配权 以最大化自己的价值(那时代女人的价值仅有此体现渠道) 可想她极可能是和平使的反身 有着女王梦的野心家哎

    中国古时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个美女的故事至今也流露在世间传递,其实就属昭君的故事最为坎坷波澜。因出塞而闻名,自愿合番。自己出塞匈奴的一举,为名族友好,为边疆和谐安宁做出了奉献自身的贡献。她的大义之举也使得她的地位在每个人高于其他三人,受到人们万分尊重以及深深的怀恋。那么,王昭君当初为何选择抛弃汉室安逸生活,选择去寒冷又荒凉的匈奴出塞呢?

    ·王昭君,西汉时期南郡人,祖籍在今湖北省秭归一带,她在十七岁的时候便被汉元帝选入宫中,服伺皇室。在当时,众多的宫女在进宫后,一般见不到皇帝,而是由画师画像之后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师叫毛延寿,在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总会送点礼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于是,这些宫女纷纷贿赂他,以求能把自己画得更美一点,以此增加让皇帝召见的机会。

    但是昭君因为自傲没有买通画师毛延寿,因此被丑化,没有受到皇上的宠幸觉得自己在宫中也没有意思,于是自请去匈奴。经过汉元帝统一后,昭君便出塞和亲。

    这一点,主要是现在人们所流传在言语见的历史真相,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不然,王昭君出塞的原因其实是由毛延寿设下的一个救国大计,为什么这么说?

    毛延寿在给每个选妃画像时发现了王昭君的美艳,害怕汉元帝贪念美色,步入纣王的后尘,于是便故意将之丑化,又由于边塞问题,便将这一美人拱手出塞。在当时汉元帝看见王昭君美艳之后也想着反悔,但是想了一想国家问题,于是只有忍痛割爱。

    毛延寿这个历史人物,至今在历史学界都有着美誉,他的这一举动,解救了万千民众。

    这种具体的作品的年代考订,是需要大量的查阅文献才可能得出结论的,我个人并不是专攻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更没有专门做过针对庾信的研究,因此没有办法准确的回答这首作品的年代,只能提供一些思路,首先,这首作品是咏昭君的,更像是北方常用的诗题,因此作于554(梁承圣三年)之后,是庾信已经身处北方之后的作品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其次,这首作品题名“应诏”,说明是应上命而作的诗,那么同时还有其他文学侍臣也作了同题诗,甚至有同题御制诗的可能性都是比较大的,那么可以通过对这一时段他人同题作品的考察,结合这些人与庾信生平经历的交集,来大致确定这首诗的大概创作年份。

    三嫁匈奴单于后服毒自尽,只是将其生平传奇化时,增加的悲剧色彩,使其更有故事性。

    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她是四大美人历史评价最高的一位。(个人观点力评价过高,名不副实)

    关于她的生平正史记载有6处,均未记载其服毒身亡。且只嫁了两次,没有三嫁之说。
    (史实资料,可略过,看结论)

    《汉书》班固 元帝纪 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汉书》班固 匈奴转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后汉书》范晔 南匈奴列传 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资治通鉴》司马光 卷二十九 ●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单于号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资治通鉴》司马光 卷三十 呼韩邪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复株累若鞮单于以且麋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资治通鉴》司马光 卷三十五 王莽欲悦太后以威德至盛,异于前,乃风单于令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云入侍太后,所以赏赐之甚厚。

    关于记载昭君服毒自尽的记载,我找到两处,但都为民间记载。
    (史实资料,可略过,看结论)
    (2)《汉魏遗书钞本·琴操》 王昭君者,齐国王穰女也。端正闲丽,未尝窥门户。穰以其有异于人,求之者皆不与。年十七,献之元帝。元帝以地远,不之幸,以备后宫。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娼乐,乃令后宫妆出。昭君怨恚日久,乃便修饰,善妆盛服,光辉而出,俱列坐。元帝谓使者曰:“单于何所愿乐?”对曰:“珍奇怪物,皆悉自备。惟妇人丑陋,不如中国。”乃令后宫欲至单于者起,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妾幸得备后宫。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帝大惊,悔之,良久太息曰:“朕已误矣。”遂以与之。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遣使报汉白璧一只,騵马十匹,胡地珍宝之物。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颜色皎洁,闻于国中,

    献于孝元帝,讫不幸纳。昭君至单于,心思不乐,乃作《怨旷思惟歌》。昭君有子曰世达,单于死,世达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达:“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达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

    《乐府解题》音乐著作。唐吴兢撰
    王昭君
      右旧史王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匈奴入朝,诏以嫱配之,号胡阏氏。一说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及后匈奴入朝,选美人配之,昭君之图当行。及入辞,光彩射人,悚动左右。天子方重失信外国,悔恨不及,穷案其事,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狗马,人形不逮延寿。下杜阳望、樊青,尤善布众色。皆同日弃市,籍其资财。汉人怜昭君远嫁,为作歌诗。始武帝以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昆莫,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然。晋文王讳“昭”,故晋人改为“明君”。石崇有妓曰绿珠,善歌舞。以此曲教之,而自制《王明君歌》,其文悲雅,“我本汉家子”是也。《琴操》载:昭君,齐国王穰女。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穰以其有异于人,求之者皆不与。年十七,献之元帝。元帝以地远不之幸,以备后宫。积五六年。帝每游后宫,昭君常恐不出。后单于遣使朝贺,帝宴之,尽召后宫,昭君乃盛饰而至。帝问:“欲以一女赐单于,谁能行者?”昭君乃越席请往。时单于使在旁,帝惊恨不及。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遣使者报汉,送白璧一双,骏马十疋,胡地珠宝之类。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单于死,子世达立。昭君谓之曰:“为胡者妻母,为秦者更娶。”世达曰:“欲作胡礼。”昭君乃吞药而死。

    上述记载均有史实错误。
    均未记载昭君第二任丈夫复株累若鞮单于。都是赐婚后,单于死,子娶其母,吞药而死。但
    赐婚后,,呼韩邪单于(昭君第一任丈夫)去世,其子复株累单于(昭君第二任丈夫)即位。昭君遵从匈奴习俗嫁于他,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生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2.亲子娶母说。根据上文《汉魏遗书钞本·琴操》记载“昭君有子曰世达,单于死,世达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达:“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达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从其“汝为汉也,为胡也”的问话看,应该是王昭君的亲生子(否则本无一半汉人血统,又何来“为汉”之说)。要娶亲生母亲,昭君无法忍受而自杀。
    这个更加荒谬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昭君第一任丈夫)有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匈奴右日逐王、右谷蠡王,没有当过单于,后反而因王位继承问题,被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杀害。
    (注:呼韩邪单于(昭君第一任丈夫)生前立长子雕陶莫皋(昭君第二任丈夫)为左贤王(继承人,太子的意思),并与他约定要传位给弟弟,雕陶莫皋及之后五位单于均为呼韩邪单于之子, 到了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时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昭君儿子)按次序应该担任左贤王,但是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希望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于是杀死了伊屠智牙师。)
    3.嫁孙自杀说。来源于很多门户网站的历史频道
    第二个丈夫也先她而去了,她又受命嫁给新单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昭君终于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她最后选择了自杀。
    这个我只能呵呵了,上面嫁子自杀,还有点历史依据,她真的嫁她名义上的儿子。而嫁孙纯属乱编了。更据上文注雕陶莫皋(昭君第二任丈夫)与其父约定传其弟,他之后五位单于均为呼韩邪单于(昭君第一任丈夫)之子。
    所以接替雕陶莫皋(昭君第二任丈夫)单于,不是孙子,是小叔子搜谐若鞮单于在位8年(前20年-前12年)。
    至于他和昭君是否有关系,那就不知道了,没任何记载。只知道一点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人生的最后五年,是在她小叔子搜谐若鞮单于统治下去世的。

    结论:
    三嫁匈奴单于后服毒自尽是假的,只是将其生平传奇化时,增加的悲剧色彩,使其更有故事性。

  5. 陈紫妍受邀出席2017迪桑特新品发布会 展运动精神说道:

    近日,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女高音、著名主持人 、环球小姐陈紫妍受邀参加世界顶尖运动品牌迪桑特2017新品发布会,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迪桑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梁夏凖、迪桑特全球零售事业CEO Kim Hoon Doo、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韩国著名艺人申敏儿、前奥运冠军中国乒乓球女队总教练孔令辉、国际地球小姐选美大赛中国冠军相扬等为新品发布和品牌升级强力造势,精彩的新品秀,令到场的所有来宾感受到迪桑特的专业与品质。

    活动现场,陈紫妍以一身迪桑特新品黑白运动装亮相,青春活力不失优雅大气,非常符合她的个人气质。

    据悉,一直以来陈紫妍都与运动有着不解之缘。不仅因为她爱运动,也缘于她系咏春拳第九代“刀”字辈弟子,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第八代传承人郑祖杰。这么多年,她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广和传播咏春拳。她坦言:“咏春拳是中华民族的精粹,除了强身健体外,更多的是塑造人的内心,咏春的精神是弘扬正气,我一定会为弘扬福建咏春拳竭尽全力。”

    活动结束后,陈紫妍告诉记者:“迪桑特这个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各大重要赛事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如1974年“Demo pants”滑雪裤、1984奥运会迈克尔乔丹比赛球衣、瑞士国家滑雪队比赛服等。相信其优质的品质和高端专业的运动属性一定会博得广大运动爱好者的追捧,令每一位运动达人都能在运动中感受到迪桑特独特设计带来的舒适与人性化,也使每一个迪桑特的消费者在运动中重塑自己,唤醒卓越本我!”

  6. 陈紫妍主持2017玉林新年音乐会 带来暖冬盛宴说道:

    盛世颂和谐,丰年歌欢庆。1月5晚,由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玉林市委宣传部、玉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2017玉林新年音乐会”在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隆重上演。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著名主持人、青年女高音陈紫妍受邀担任本次音乐会的主持人,著名指挥家洪侠携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共同为玉林观众奉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艺术家们用美妙的音乐为玉林带来新年的第一声祝愿和“国之瑰宝”的美妙旋律。一首首奏响历史回声、抒发中国情怀的经典曲目为玉林观众送去了新年的祝福。

    作为本次音乐会的主持人,陈紫妍的主持风格自然、亲切,具有感染力,她青春靓丽的外型,饱含深情的主持风格,让现场观众都给予热烈的掌声。灵动清脆的音乐中有天地,有日月,有真情,有希望,有昂扬奋进、策马奔腾,更有壮志豪迈、一往无前。陈紫妍的主持如一根彩线,将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牵引在一起,她极富魅力的语言为本次新年音乐会注入了温馨的气息,通过她的主持让观众领略到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伟大祖国,弘扬了民族文化和精神,营造了喜庆红火的节日气氛,抒发了人们拥抱新年的喜悦和对祖国、对明天、对未来的热切期盼与祝福。现场,艺术家们沉醉于忘我的演奏,现场观众们情醉于天籁之音。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建立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数十年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演奏家,是海内外一支享有盛誉的国家级乐团。

    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音乐会的最后,在陈紫妍极富亲和力的主持中、在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音乐会最后,记者有幸采访到陈紫妍,她表示:“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荡气回肠,令人心潮澎湃。本次2017玉林新年音乐会,集结了国内最著名的指挥家以及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可谓强强联合,阵容豪华。演奏出的那一首首深入人心的旋律,凝雕成记忆中的经典,怀着这份对经典的崇敬之心,将经典在新时代再现,可以说本次新年音乐会既有历史厚重的积淀,又有创新的跨越。希望这场独具特色的音乐会,作为2017年伊始最动听的声音,能够成为经典,也希望我能与指挥家洪侠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在2017年为更多观众献上了更多致敬经典的恢弘之作,也希望本次音乐会能够成为玉林观众最为难忘的新年记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